• 4.11 MB
  • 2022-04-29 14:33:37 发布

最新X线投照基础原理课件课件PPT.ppt

  • 8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X线投照基础原理课件 X线质、X线量、X线强度X线质(X线硬度)管电压越高、波长越短、穿透力越强。X线质在0.008~0.06nm。 X线质、X线量、X线强度X线量X线量是指X线光子的多少,常以mAs表示。重机枪○○○○○○○○○○○○○○○○○○○○○○○○○○○○○○○○○○○○○○○○○○○○○○○○○ 对比度的概念胶片对比度:胶片对射线对比度形成的信息进行放大的能力。它取决于胶片的最大斜率(r值)或平均斜率。胶片对比度对影像对比度影响 对比度的概念X线照片对比度:1.X线照片上相邻组织影像的密度差,称照片对比度。2.被照体不同组织吸收所产生的射线对比度。3.胶片对射线对比度的放大结果。 X线照片对比度 影响照片对比度的因素被照体本身因素射线对比度——被胶片放大——被照体对X线吸收的结果。照片对比度的差异:物质的原子序数Z、密度P、厚度x和X线波长即被照体各层组织对X线吸收差异的存在。 影响照片对比度的因素射线因素线质:通过管电压改变可调整对X线的吸收差异。管电压升高,波长短,线质硬,吸收差异变小,照片对比度降低。 影响照片对比度的因素射线因素X线量:X线量(mAs)对照片对比度没有直响接影,但随着线量增加,照片密度增高时,使照片上密度过低的部位对比度好转。散射线:使胶片感光产生灰雾,致使照片对比度下降。 影响照片对比度的因素照片因素增感屏、IP板:可提高照片对比度。IP板使用时间过长可降低对比度。胶片:反差系数高或平均斜率高的胶片可提高照片对比度。胶片本体灰雾度大时可降低照片的对比度。 增感屏结构 IP板结构 照片锐利度定义:锐利度就是在照片上相邻的两种组织,其影像界限的清晰度。即两部分影像密度的转移是逐渐的还是明确的程度。 影响锐利度的因素几何模糊X线焦点面积越大,半影越大,锐利度越差;焦点-胶片距加大,半影减小,锐利度提高;被照体与胶片贴的越近,半影会减小,锐利度可提高。 影响锐利度的因素移动模糊一是设备移动、二是被照体移动(如呼吸、心脏搏动、胃肠蠕动) 密度、对比度、锐利度的关系密度是对比度、锐利度存在的基础。锐利度必须建立在对比度的基础上。照片对比度可以随密度的改变而改变。(感光不足或感光过度的照片,对比度低下) 照片影像的放大与变形影像放大与变形的因素取决于中心线、被照体、胶片三者间的关系。减小放大率的原则:一是物体尽可能接近胶片,二是焦点与胶片保持足够远的距离。75~150~200cm 照片影像的放大与变形影像变形:影像变形是同一被照体的不同部位,产生不等量放大的结果。影像变形的类型:1.放大变形、2.位置变形、3.形状变形 照片影像的放大与变形摄影原则:被照体平行胶片时,放大变形最小;接近中心线,并尽量靠近胶片时,位置变形最小;中心线入射点通过被检部位,并垂直于胶片时,形状变形最小。1.2.3. 散射线及其消除散射线:由焦点外X线或X线穿过被照体时产生的与原发X线方向不同的,且比原发X线波长长的X线,称为散射线。 影响散射线含有率的因素管电压:散射线含有率随管电压升高而加大。80~90kvp以上时,散射光子能量增加,散射角变小。是产生灰雾的原因。 影响散射线含有率的因素被照体厚度:散射线含有率随被照体厚度增加而增加。对照片的影响要大于管电压。 影响散射线含有率的因素照射野:照射野是产生散射线的主要因素。当照射野增大时,散射线含有率大幅度上升。人体是一个散射体,照射野越大,散射线越多。 减少散射线、提高照片清晰度严格控制照射野,减少原发射线,从而减少散射线。利用虑线栅能穿透照射部位的前提下,选择较低管电压。 摄影条件选择的可变因素管电压的选择:正确曝光条件下的影像对比度大,但组织结构层次相对少。因此,常提高摄影管电压值来显示更多的组织结构。软组织摄影:25~40KV普通摄影:40~100KV高千伏摄影:120KV左右 摄影条件选择的可变因素管电流的选择:管电流加大,影像黑化度增加,对比度也相应增加。不改变线质,仅增加mAs,是不能明显改善对比度的。 摄影条件选择的可变因素曝光时间选择:曝光时间增加,胶片感光量增加,黑化度增加,穿透力不会增加,对比度增加不明显。但移动伪影增加。 摄影条件选择的可变因素大小焦点选择:当选用kvp、mA较小时,使用小焦点。反之使用大焦点。~~ 摄影条件选择的可变因素焦点—胶片距:焦点—胶片距加大时,影像失真度小,但感光效应大幅降低。保持相应的效果,需增加mA和kv值。75cm150cm 摄影条件选择的可变因素焦点—胶片距减小时影像放大,失真度加大,但感光效应加大。利用斜射线,可充分显示感兴趣区组织结构。诊断床75cm中心线斜射线 X线影像质量的综合评价欧共同体(CEC)在1995年提出了“放射诊断影像的质量标准”以诊断学要求为依据。以物理参数为客观评价手段。以满足诊断要求所需的摄影技术条件为保证。同时,充分考虑减少辐射剂量。 胸部后前位显示标准1.肺门阴影结构可辨。2.锁骨下密度易于肺纹理的追踪。3.乳房阴影内可追踪到肺纹理。4.左心影内可分辨出肺纹理。5.肝肺重叠部可追踪到肺纹理。6.可显示纵隔阴影。 胸部后前位显示标准7.肺尖充分显示。8.肩胛骨投影于肺野之外。9.两侧胸锁关节对称。10.膈肌包括完全,且边缘锐利。11.心脏、纵隔边缘清晰锐利。 颅骨后前位显示标准1.颅骨正中矢状线投影于照片正中。2.眼眶、上颌窦左右对称显示。3.两侧眼眶外缘至颅外板等距。4.岩骨外缘投影于眶内上1/3处,不与眶上缘重叠。5.照片包括全部颞骨及下颌升支。 颅骨侧位显示标准碟鞍位于照片正中略偏前;碟鞍各缘程单线半月状,无双边影,;前颅窝底重叠为单线,双侧外耳孔、岩骨投影重合;照片包括所有颅骨及下颌升支,额面缘投影应与片缘近似平行。 膝关节前后体位显示标准照片包括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及周围软组织;关节面位于照片正中显示,关节间隙内外两侧等距;腓骨小头与胫骨仅有小部重叠(约为腓骨小头1/3)。 膝关节侧位显示标准膝关节间隙位于照片正中,股骨内外髁重合;髌骨呈侧位显示,无双边,,股髌关节间隙完全显示;腓骨小头前1/3与胫骨重叠;股骨与胫骨长轴夹角为120°~130° 腰椎前后体位显示标准照片包括胸11至骶2全部椎骨及两侧腰大肌;椎体序列于照片正中,两侧横突、椎弓根对称显示;第三腰椎椎体各缘呈切线显示,无双边影;椎间隙清晰可见。 腰椎侧位显示标准照片包括胸11至骶2椎骨及部分软组织;腰椎体各缘无双边显示;腰骶关节可见。 数字影像技术概述20世纪80年代初期,存储荧光体方式的CR进入临床使用。1997年以后,以平板探测器为主的数字X线摄影系统亦相继问世。 CR图像的采集与显示 成像板循环使用周期 CR成像原理 影像灰阶直方图X轴像素值,像素值的大小直接对应着衰减程度的高低。Y轴像素值频谱 DR非晶硅平板探测器光电二极管将入射的X线转换为可见光。光电二极管自身的电容上形成储存电荷。每一像素电荷量的变化与入射X线的强弱成正比。接口电路将获取的数字信号传至图像处理器。 探测器的主要性能指标调制传递函数(MTF):MTF可测量空间分辨率,是在一个空间频率范围内信号传递的度量标准,并且可对空间分辨率进行量化。(像素尺寸)探测量子效率(DQE):DQE是信噪比、对比分辨率和剂量效率的测量单位。 模拟影像模拟影像中的密度(或亮度)是空间位置的连续函数,感光密度(或亮度)随着坐标点的变化是连续改变的。 数字图像数字图像的密度分辨力高数字图像通过变化窗宽、窗位、转换曲线等技术,使全面灰阶分段充分显示。从而扩大了密度分辨力的信息量。 CR床边摄影DR无法替代的床边数字摄影、CR比屏/片成像系统有更好地动态范围及线性 CR.DR的曝光量曝光量不足:影像噪声增加,X线穿透力不足时影响最大,曝光量过高时影响较小。 CR.DR的曝光量IP板有较大的曝光宽容度范围,但要选择合适的曝光量。IP板曝光量在屏片组合的曝光量基础上减少1/5.否则噪声增加。 CR.DR的曝光量曝光量一定,适当增加mAs量时,可适当降低噪声。IP板的入射X线剂量越大,X线量子噪声越小。X线剂量过大:IP板激活能力饱和,影像灰雾度增大。 CR.DR的曝光量及后处理照片质量调节:1.调节mAs、kv的适当曝光量可提高照片质量。2.合理使用后处理技术,可提高照片质量。 X线照片特点通过影像密度来诊断疾病。CR、DR的X线衰减量——数字信号——密度影像——曝光量宽容度大。现代摄影技术影像,可远距离传输进行诊断。废片率大幅降低。投照技术要求更高:专业技术、计算机技术、英语水平 CT图像的特点密度分辨率高(如脑灰质与脑白质)。通过16个灰阶来充分显示感兴趣区。横断轴位图像。三维重建图像。CTA、CTU、冠脉血管成像、骨密度测定等技术检查。 MRI图像特点MRI是重建的数字化灰阶图像。MRI图像的灰度只表示信号强度,反映的弛豫时间。T1WI、T2WI、PdWI像上产生不同的信号强度,具体表现为不同的灰度。MRI图像能够多种序列成像。直接多方位成像。MRA、fMRI(功能成像)、MRS(磁共振波谱)等技术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培养文学情趣;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鼓舞我们前进。 第四节噎膈中医内科学---脾胃系病证 概述一、定义:噎膈是指吞咽食物哽噎不顺,饮食难下,或纳而复出的疾患。噎——噎塞,指食物下咽时噎塞不顺 膈——为格拒,指食物不能下咽到胃,食入即吐 关系——噎可单独出现,也可以是膈的前驱症状——噎为膈之始,膈乃噎之渐  膈证皆有噎证这一阶段,但非所有的噎证皆发展为膈证 二、文献摘要(一)病因病机1.膈之病名,首见于《内经》。《素问·阴阳别论》云:“三阳结,谓之膈。”2.《素问·通评虚实论》曰:“隔塞闭绝,上下不通,则暴忧之也。”明确指出了发病脏腑与大肠、小肠、膀胱有关,精神因素对本病的影响甚大。3.隋·巢元方将噎膈分为气、忧、食、劳、思五噎;4.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噎膈反胃》又明确指出噎膈的病机为”脘管窄隘“这些理论对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二)治疗原则朱丹溪在《脉因证治·噎膈》中提出“润养津血,降火散结”的治疗大法。 怎样理解“三阳结谓之膈”《内经》早已提出“三阳结谓之膈”。但三阳结是什么,《内经》没有详述,后世医学也未论及,过了一千多年以后,到了明代,赵献可在《百贯》中说:“三阳结,谓之膈。三阳者大肠、小肠、膀胱也,结谓之热也。大肠主津,小肠主液,大肠热结则津涸,小肠热结则液燥。膀胱为州都之官,津液藏焉。膀胱热结则津液竭。然而三阳何以致热结?皆肾之病也。盖肾主五液,又肾主大小便,肾与膀胱为一脏一腑,肾水即干,阳火偏盛,热煎津液,三阳热结,则前后闭结,下即不通,必反于上,直犯清道,上冲吸门喉咽,所以噎食不下也。” 三、范围根据噎膈的临床表现,西医学中的食道癌、贲门癌、贲门痉挛、食道贲门失弛缓症、食管憩室、食道炎、食道狭窄、胃神经官能症等,均可参照本节内容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病因1.饮食不节2.七情内伤3、久病年老 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湿聚为痰七情内伤气失调达气滞血瘀气郁化火久病年老肾阴不足不能濡养肾阳不足不能温煦气滞、痰阻、血瘀食管狭窄、胃失通降、津液干涸噎嗝二、病机 三、病因病机小结1、噎膈的基本病变与发病机理总属气、痰、瘀交结,阻隔于食道、胃脘而致。2、病位在食道,属胃所主。3、病变脏腑与肝、脾、肾三脏有关。4、病性:本虚标实。 诊查要点一、诊断依据1.轻症患者主要为胸骨后不适,烧灼感或疼痛,食物通过有滞留感或轻度梗阻感,咽部干燥或有紧缩感。2.重症患者见持续性、进行性吞咽困难,咽下梗阻即吐,吐出黏液或白色泡沫黏痰,严重时伴有胸骨后或背部肩胛区持续性钝痛,进行性消瘦。3.病人常有情志不畅、酒食不节,年老肾虚等病史。 二、病证鉴别噎膈反胃梅核气病因忧思郁怒,酒食所伤,亡血失精呕吐反复发作情志不遂病机初为气、血、痰阻于食道,久病致虚脾胃阳衰或停饮,瘀阻肝气郁结,肝胃不和病位食道胃咽喉进食始则能进流食,不能进固体食物,久则水饮难下进食顺利进食顺利呕吐食入则吐朝食暮吐,暮食朝吐一般不吐治疗早期宜解郁、化瘀、消痰,佐以生津,晚期宜补益或攻补兼施温补脾胃,和胃降逆或化饮疏肝理气化痰预后不良稍差良 三、相关检查1、胃镜检查,直视下观察食道、贲门、胃体的情况,以了解有无肿瘤及炎症、溃疡、狭窄等,若有肿瘤可进行组织活检。2、x线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可直接观察到食管的蠕动情况、管壁舒张度、食管黏膜改变、充盈缺损及梗阻程度等。3、cT检查,可了解全食管壁的结构情况与周围脏器的关系,以帮助诊断。 晚期食道癌症 贲门失弛缓症 食管溃疡 辨证论治一、辨证要点1.辨虚实实证虚证病因忧思恼怒,饮食所伤,寒温失宜。热饮伤津,房劳伤肾,年老肾虚。病机气滞血瘀,痰浊内阻。津枯血燥,气虚阳微。症状吞咽困难,梗塞不顺,胸膈胀痛。食道干涩,饮食不下,或食入即吐。病程新病久病 2.辨标本 辨证论治——治疗原则初期——治标祛邪气结——理气血瘀——消瘀滋阴润燥痰阻——化痰郁火——降火后期——治本扶正阴虚——滋阴润燥理气化痰行瘀阳虚——补气温阳 辨证论治——证治分类(一)证型痰气交阻证瘀血内结证临床表现主症吞咽梗阻,呕吐痰涎,情志舒畅时稍减,抑郁则加重饮食难下或入而复出,甚则呕吐如赤豆汁次症胸膈痞满,甚则疼痛,嗳气呃逆,或口干咽燥,大便艰涩胸膈疼痛,固着不移,肌肤枯燥,形体消瘦舌脉舌红,苔薄腻,脉弦滑舌质紫暗,脉细涩病机气郁痰阻,通降失司瘀血留蓄,阻滞食道治法开郁化痰,润燥降气滋阴养血,破血行瘀主方启膈散通幽汤常用药郁金砂仁丹参沙参贝母茯苓杵头糠荷叶蒂.生熟地当归桃仁红花甘草 辨证论治——证治分类(二)证型津亏热结证气虚阳微证临床表现主症食入格柜不下,入而复出,甚则水饮难进水饮不下,泛吐多量粘液白沫次症心烦口干,胃脘灼热,便结如羊矢,小便短赤,形瘦,皮肤干枯面浮足肿,腹胀面色huang白,形寒气短,精神疲惫舌脉舌光红,干裂少津,脉细数舌淡苔白,脉微弱病机阴津枯竭,虚火上逆阴损及阳,脾肾俱败治法滋阴养血,润燥生津温补脾肾主方沙参麦冬汤补气运脾汤常用药沙参麦冬天花粉玉竹竹茹芦根甘草芪参术砂仁苓草陈夏姜枣熟地山药萸肉附桂鹿角胶归 一、改善不良饮食习惯;二、及时治疗食管慢性疾病,防止癌变;三、加强营养;四、加强护理;五、做好心理疏导工作。预防调护 一、噎膈以吞咽困难,梗塞阻滞为主要表现。二、病因主要责之于情志内伤,酒食不节等,致使痰、气、血、火郁结食道,狭窄不通;继则郁火伤阴,生化乏源,而成阴津枯槁之证,病情由实转虚,终则阴损及阳,气虚阳微,病情危笃。三、本病属本虚标实,辨证时当分本虚与标实之别。初期属标实,症见痰气交阻、瘀血内停、火郁热结,久则以本虚为主,见阴亏、气虚、阳微。四、若病情只停留在噎证的阶段,其病轻,预后良好。若由噎致膈,其病重,预后皆为不良。结语 一、“噎膈”与“食道癌”不能等同;二、注意顾护津液、胃气,选药以清润和降为宜;三、祛邪应重痰瘀气热毒;四、及早检查,确定病性;五、久病则变证百出。临证备要 附:反胃定义:反胃是指饮食入胃,宿谷不化,经过良久,由胃返出之病。病因:饮食不当,忧愁思虑病机:脾胃虚寒,胃气上逆治疗原则:温中健脾,降逆和胃临床表现:朝食暮吐,暮食朝吐方药:丁香透隔散加减人参、白术、炙甘草—健脾益气丁香、半夏、木香、香附—降气和胃砂仁、白豆蔻、神曲、麦芽—醒脾化湿 病案分析病案:某男,31岁,因吞咽困难2年加剧1个月,于1998年2月15日初诊。患者于1996年2月份因吃冷饭而致食下梗塞,胸脘不舒,并阵发性呕吐,吐出大量粘痰,经某医院钡餐检查,示食道下端贲门处有6cm长的狭窄段,钡剂不易通过,边缘光滑,考虑为食道下贲门痉挛。病人先后服中西药治疗后症状时好时发,最近1个月因心情不畅,吞咽困难加剧,食物梗阻,汤水难下,伴有胸膈痞满,嗳气呃逆,口干咽燥,大便干结,数日一行,神疲纳塞。查:面色萎黄无华,形体消瘦,舌红,苔薄腻,脉弦滑。请回答:诊断、辨证分型、治则、处方用药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