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3 MB
  • 2022-04-29 14:30:47 发布

最新OpenGL编程技术光照课件PPT.ppt

  • 6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OpenGL编程技术光照 (d)理想镜面反射方向与视线方向的夹角(a)漫反射(b)理想镜面反射(c)一般光滑表面的镜面反射图6-6光学反射模型光学反射模型通常物体表面的反射光可以认为包含三个分量:对环境光的反射、对特定光源的漫反射和镜面反射。 环境光的反射:环境光(ambientlight)来自周围环境(如墙面)散射的光,在空间近似均匀分布,入射至物体表面后向空间各个方向均匀反射出去。物体对环境光的反射分量表示:其中Ia是入射的环境光亮度,Ka是环境光漫反射系数,它与物体表面性质有关。如果简单光照模型中仅考虑环境光的反射分量,则物体表面的亮度是一个恒定值,没有明暗的自然过渡。散射(diffusereflection):散射分量表示特定光源在物体表面的反射光中那些向空间各个方向均匀反射出去的光。兰伯特(Lambert)余弦定律指出:当点光源照射到一个散射体时,其表面反射光亮度和光源入射角(入射光线和表面法矢量的夹角)的余弦成正比,即其中Il是来自点光源的入射光亮度。Kd是漫反射系数,与物体表面性质有关。是入射光线和表面法矢量的夹角(如果>90?)。 明暗处理图6-7(a)多边形表示的物体(b)Gouraud明暗处理光照计算时需要用到多边形上点的法矢量,如果多边形上点的法矢量总是取多边形的面法矢,则由于不同平面片之间法矢量不连续,最终绘制出来的图像看起来呈多面体状。解决方法:首先多边形的顶点法矢量不再简单的取为其所在多边形的面法矢,而是取为共该顶点的所有多边形的面法矢的平均值;其次多边形内部点的法矢量也不再简单地取为多边形的面法矢,而是利用多边形顶点的法矢量通过双线性插值计算出。 图6-8对P点进行双线性插值Phong明暗处理(插值法矢)如图6-8,P1、P2、P3是多边形顶点,其法矢量视为共该点的所有多边形法矢量的平均值。由P1、P2的法矢量可以线性插值计算出A点的法矢量,由P1、P3的法矢量可以线性插值计算出B点的法矢量,于是P点的法矢量可以由A、B点处的法矢量线性插值计算出,计算出P的法矢量后应用简单光照模型可以计算出P点的光亮度。Gouraud明暗处理(插值颜色)由于每个像素点都需要法向量插值和光照计算,Phong明暗处理计算量较大,一种简化的处理方法是先利用光照模型计算出多边形顶点处亮度,然后对亮度进行双线性插值,直接获得像素的颜色,如图6-8,P1、P2、P3是多边形顶点,其亮度已经计算出。A点的亮度可以由P1、P2点的亮度线性插值计算出,B点的亮度可以由P1、P3点的亮度线性插值计算出,于是P点的亮度可以由A、B点的亮度线性插值计算出。Phong明暗处理计算量远大于Gouraud明暗处理,但效果好。 5.2OpenGL中的光照OpenGL提供的函数可以方便地实现隐藏面消除、光照计算、纹理映射。OpenGL中隐藏面的消除采用的是Z缓冲器算法。glEnable(GL_DEPTH_TEST)和glDisable(GL_DEPTH_TEST)打开和禁止深度测试。OpenGL进行光照计算时采用的是简单光照模型,只考虑光源直接照射下物体表面的反射,不考虑光在物体间的反射和光的透射。glEnable(GL_LIGHTING)和glDisable(GL_LIGHTING)打开和禁止光照计算。 OpenGL认为物体表面的反射光包含三个分量:物体本身发出的光、对环境光的反射,对特定光源的反射。①物体本身发出的光。OpenGL认为物体本身是可以发光的,但是这种光只会对物体本身的亮度产生影响,不能影响其它物体的光亮度。物体本身发出的光记为。②对环境光的反射。这里的环境光指的是全局环境光,它不依赖于任何特定光源。全局环境光概念的提出使得即使场景中没有任何光源,观察者也可以看到物体。假设全局环境光亮度Iglobal,物体表面的环境光反射系数为Ka,则物体对全局环境光的反射为。③对特定光源的反射。在OpenGL中,光源被定义为聚光灯。定义一个聚光灯需要指定光源的位置(即锥顶),聚光灯的方向(即圆锥轴的方向),聚光灯的散射角(即圆锥中轴和边的夹角)。聚光灯将光的发射形状调整为圆锥形,此时空间光强度分布可以用聚光灯光强分布系数乘以锥顶处聚光灯光强给出。 图6-15视线和反射光线夹角图6-16聚光灯综合三个分量,在OpenGL中物体表面的反射光亮度为:参照P170做解释。 为减小计算量,OpenGL采用Gouraud明暗处理方法。glShadeModel(GL_SMOOTH)和glShadeModel(GL_FLAT)形式的函数调用来设置。图6-15视线和反射光线夹角图6-16聚光灯 6.6.1、光照模型◇介绍例程:ep_7_1_光照球 6.6.1、光照模型◇OpenGL光组成在OpenGL简单光照模型中的几种光分为:辐射光(EmittedLight)、环境光(AmbientLight)、漫射光(DiffuseLight)、镜面光(SpecularLight)。辐射光是最简单的一种光,它直接从物体发出并且不受任何光源影响。   环境光是由光源发出经环境多次散射而无法确定其方向的光,即似乎来自所有方向。一般说来,房间里的环境光成分要多些,户外的相反要少得多,因为大部分光按相同方向照射,而且在户外很少有其他物体反射的光。当环境光照到曲面上时,它在各个方向上均等地发散(类似于无影灯光)。 6.6.1、光照模型◇OpenGL光组成漫射光来自一个方向,它垂直于物体时比倾斜时更明亮。一旦它照射到物体上,则在各个方向上均匀地发散出去。于是,无论视点在哪里它都一样亮。来自特定位置和特定方向的任何光,都可能有散射成分。   镜面光来自特定方向并沿另一方向反射出去,一个平行激光束在高质量的镜面上产生100%的镜面反射。光亮的金属和塑料具有很高非反射成分,而象粉笔和地毯等几乎没有反射成分。 6.6.1、光照模型◇创建光源(LightSource)光源有许多特性,如颜色、位置、方向等。选择不同的特性值,则对应的光源作用在物体上的效果也不一样,这在以后的章节中会逐步介绍的。下面详细讲述定义光源特性的函数glLight*():   voidglLight{if}[v](GLenumlight,GLenumpname,TYPEparam)创建具有某种特性的光源。其中第一个参数light指定所创建的光源号,如GL_LIGHT0、GL_LIGHT1、...、GL_LIGHT7。第二个参数pname指定光源特性,这个参数的辅助信息见表10-1所示。最后一个参数设置相应的光源特性值。 6.6.1、光照模型 6.6.1、光照模型◇创建光源举例(1)指定光源的位置:GLfloatlight_position[]={1.0,1.0,1.0,0.0}; glLightfv(GL_LIGHT0,GL_POSITION,light_position);GLfloatlight_ambient[]={0.0,0.0,0.0,1.0};   GLfloatlight_diffuse[]={1.0,1.0,1.0,1.0};   GLfloatlight_specular[]={1.0,1.0,1.0,1.0};   (2)指定环境光颜色、散射光、镜面反射光glLightfv(GL_LIGHT0,GL_AMBIENT,light_ambient);   glLightfv(GL_LIGHT0,GL_DIFFUSE,light_diffuse);   glLightfv(GL_LIGHT0,GL_SPECULAR,light_specular); 6.6.1、光照模型◇启动光照在OpenGL中,必须明确指出光照是否有效或无效。如果光照无效,则只是简单地将当前颜色映射到当前顶点上去,不进行法向、光源、材质等复杂计算,那么显示的图形就没有真实感(举例“光照球”)。要使光照有效,首先得启动光照计算,即:glEnable(GL_LIGHTING);若使光照无效,则调用gDisable(GL_LIGHTING)可关闭当前光照。然后,必须使所定义的每个光源有效,即:glEnable(GL_LIGHT0);其它光源类似,只是光源号不同而已。 6.6.2、材质◇材质颜色OpenGL用材料对光的红、绿、蓝三原色的反射率来近似定义材料的颜色。象光源一样,材料颜色也分成环境、漫反射和镜面反射成分,它们决定了材料对环境光、漫反射光和镜面反射光的反射程度(或者说成反射系数与前面的理论对应)。在进行光照计算时,材料对环境光的反射率与每个进入光源的环境光结合,对漫反射光的反射率与每个进入光源的漫反射光结合,对镜面光的反射率与每个进入光源的镜面反射光结合(相乘)。对环境光与漫反射光的反射程度决定了材料的颜色,并且它们很相似。对镜面反射光的反射率通常是白色或灰色。镜面反射高光最亮的地方将变成具有光源镜面光强度的颜色。例如一个光亮的红色塑料球,球的大部分表现为红色,光亮的高光将是白色的。 6.6.2、材质◇材质定义   材质的定义与光源的定义类似。其函数为:voidglMaterial{if}[v](GLenumface,GLenumpname,TYPEparam);定义光照计算中用到的当前材质。face可以是GL_FRONT、GL_BACK、GL_FRONT_AND_BACK,它表明当前材质应该应用到物体的哪一个面上;pname说明一个特定的材质;param是材质的具体数值,若函数为向量形式,则param是一组值的指针,反之为参数值本身。非向量形式仅用于设置GL_SHINESS。pname参数值具体内容见下表。 6.6.2、材质◇材质定义   材质的定义与光源的定义类似。其函数为:voidglMaterial{if}[v](GLenumface,GLenumpname,TYPEparam); 6.6.2、材质◇材质举例voidCALLBACKvoidmyinit(void)   {     /*设置材质的各种光的颜色成分反射比率*/GLfloatmat_ambient[]={0.8,0.8,0.8,1.0};     GLfloatmat_diffuse[]={0.8,0.0,0.8,1.0};     /*紫色*/GLfloatmat_specular[]={1.0,0.0,1.0,1.0}; /*亮紫色*/GLfloatmat_shininess[]={50.0};     GLfloatlight_position[]={1.0,1.0,1.0,0.0};     glMaterialfv(GL_FRONT,GL_AMBIENT,mat_ambient);     glMaterialfv(GL_FRONT,GL_DIFFUSE,mat_diffuse);     glMaterialfv(GL_FRONT,GL_SPECULAR,mat_specular);     glMaterialfv(GL_FRONT,GL_SHININESS,mat_shininess);     glLightfv(GL_LIGHT0,GL_POSITION,light_position);     glEnable(GL_LIGHTING);     glEnable(GL_LIGHT0);     glDepthFunc(GL_LESS);     glEnable(GL_DEPTH_TEST);   } 6.6.2、材质◇材质举例voidCALLBACKdisplay(void)   {     glClear(GL_COLOR_BUFFER_BIT|GL_DEPTH_BUFFER_BIT);     auxSolidSphere(1.0);     glFlush();   }以上程序运行结果是一个紫色的球 6.6.2、材质◇材质RGB值和光源RGB值的关系材质的颜色与光源的颜色有些不同。◇对于光源,R、G、B值等于R、G、B对其最大强度的百分比。若光源颜色的R、G、B值都是1.0,则是最强的白光;若值变为0.5,颜色仍为白色,但强度为原来的一半,于是表现为灰色;若R=G=1.0,B=0.0,则光源为黄色。◇对于材质,R、G、B值为材质对光的R、G、B成分的反射率。比如,一种材质的R=1.0、G=0.5、B=0.0,则材质反射全部的红色成分,一半的绿色成分,不反射蓝色成分。也就是说,若OpenGL的光源颜色为(LR、LG、LB),材质颜色为(MR、MG、MB),那么,在忽略所有其他反射效果的情况下,最终到达眼睛的光的颜色为(LR*MR、LG*MG、LB*MB)。◇对于两束光,相应的值分别为(R1、G1、B1)和(R2、G2、B2),则OpenGL将各个颜色成分相加,得到(R1+R2、G1+G2、B1+B2),若任一成分的和值大于1(超出了设备所能显示的亮度)则约简到1.0。下面一例程就说明了二者之间的关系。 6.6.2、材质◇材质RGB值和光源RGB值的关系举例GLfloatmat_ambient[]={0.8,0.8,0.8,1.0};     GLfloatmat_diffuse[]={0.8,0.0,0.8,1.0}; /*紫色*/GLfloatmat_specular[]={1.0,0.0,1.0,1.0};     GLfloatmat_shininess[]={50.0};     GLfloatlight_diffuse[]={0.0,0.0,1.0,1.0}; /*蓝色*/GLfloatlight_position[]={1.0,1.0,1.0,0.0};     glMaterialfv(GL_FRONT,GL_AMBIENT,mat_ambient);     glMaterialfv(GL_FRONT,GL_DIFFUSE,mat_diffuse);     glMaterialfv(GL_FRONT,GL_SPECULAR,mat_specular);     glMaterialfv(GL_FRONT,GL_SHININESS,mat_shininess);     glLightfv(GL_LIGHT0,GL_DIFFUSE,light_diffuse);     glLightfv(GL_LIGHT0,GL_POSITION,light_position);     glEnable(GL_LIGHTING);     glEnable(GL_LIGHT0);     glDepthFunc(GL_LESS);     glEnable(GL_DEPTH_TEST 6.6.2、材质◇材质改变(例:材质设置) 6.6.2、材质◇颜色改变当需要改变场景中的单个材质时,最好调用glColorMaterial();当需要修改不止一个材质参数时,最好调用glMaterial*()。注意,当不需要颜色材质时一定要关闭它,以避免相应的开销。例:ep_7_4_用glColorMaterial改变材质的颜色 痢疾中医内科学---脾胃系病证 【概述】一、定义定义:痢疾是以大便次数增多,腹痛,里急后重,痢下赤白粘冻为主症。是夏秋季常见的肠道传染病。特点:1、季节性——夏秋季2、传染性——肠道传染(粪口),或疫疠患者接处史。 二、文献摘要(一)病名和临床表现:1.《内经》称本病为“肠澼”、“赤沃”。2.《诸病源候论,痢病诸候》有赤白痢、脓血痢、休息痢、蛊注痢等二十一候。3.宋代严用和《济生方·痢疾论治》正式启用“痢疾”之病名,“今之所谓痢疾者,古所谓滞下是也”,一直沿用至今。(二)病因病机:1.《内经》指出感受外邪和饮食不节是两个致病的重要环节。2.《丹溪心法·痢病》进一步阐明痢疾具有流行性、传染性,指出:“时疫作痢,一方一家,上下相染相似”,并认为痢疾的病因以“湿热为本”。(三)临床治疗:1.张仲景有效方剂白头翁汤等一直为后世沿用。2.《丹溪心法·痢病》提出通因通用的治痢原则。 三、范围1.以西医学中的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为主。2.临床上溃疡性结肠炎、放射性结肠炎、细菌性食物中毒等出现类似本节所述痢疾的症状者,均可参照辨证处理。 【病因病机】痢疾的病因有外感时邪疫毒和饮食不节两方面,病机主要为邪蕴肠腑;气血壅滞,传导失司,脂络受伤而成痢。一、病因1.外感时邪2.饮食不节(洁) 疫毒之邪内侵胃肠发病骤急疫毒痢;外感时邪湿热之邪湿郁热蒸肠胃气机阻滞湿热痢;夏暑感寒伤湿寒湿伤中胃肠不和气血壅滞寒湿痢嗜食肥甘厚味食积饮食不节(洁)误食馊腐不洁之食物酿生湿热夏月恣食生冷瓜果损伤脾胃,中阳受困寒湿湿热或寒湿食积之邪内蕴,肠中气机壅阻,气滞血瘀,与肠中腐浊相搏结,化为脓血,而致本病。二、病机 1、基本病机为:邪蕴肠腑;气血壅滞,传导失司,脂络受伤而成痢。2、病位及涉及脏腑:在肠,与脾胃密切相关,可涉及肾。3、病性:痢疾的病理性质主要有虚实两方面。三、病因病机小结 本病初期多实证1.疫毒内侵,毒盛于里,熏灼肠道,耗伤气血,下痢鲜紫脓血,壮热口渴,2.疫毒上冲于胃,使胃气逆而不降;或久痢伤正,胃虚气逆3.感湿热或湿热内生,壅滞腑气,下痢赤白,肛门灼热4.寒湿阴邪,内困脾土,脾失健运,邪留肠中,气机阻滞,下痢白多赤少疫毒痢噤口痢湿热痢寒湿痢 下痢日久,可由实转虚或虚实夹杂,寒热并见。1.疫毒热盛伤津湿热内郁不清,日久则伤阴、伤气素体阴虚感邪阴虚痢者2.脾胃素虚而感寒湿患痢湿热痢过服寒凉药物致脾虚中寒,寒湿留滞肠日久因脾胃虚寒,化源不足,累及肾阳关门不固,下痢滑脱不禁,腰酸腹冷,表现虚寒征象3.痢疾失治,迁延日久正虚邪恋治疗不当,收涩太早,关门留寇阴虚痢虚寒痢休息痢 四、病势至于痢疾的预后与转归,古人常以下痢的色、量等情况判断。下痢有粪者轻,无粪者重,痢色如鱼脑,如猪肝,如赤豆汁,下痢纯血或如屋漏者重。同时应根据其临床表现,分别病情轻重,判断病者预后,特别注意观察其邪毒炽盛情况,胃气有无衰败,阴津是否涸竭,阳气虚脱与否。一般来说,能食者轻,不能食者重。因本病虽在肠,但肠与胃密切相连,如湿热、疫毒之气上攻于胃,或久病伤正,胃虚气逆,噤口不食,表现人口即吐,则称之为噤口痢,实属危象。下痢兼见发热不休,口渴烦躁,气急息粗,甚或神昏谵语,或虽见下痢次数减少,而反见腹胀如鼓者,常见于疫毒痢及湿热痢邪毒炽盛,热人营血,邪陷心肝之重证,如不及时救治,可发展为内闭外脱证。 【诊查要点】一、诊断依据1.主症:腹痛,里急后重,大便次数增多,泻下赤白脓血便。2.兼症:暴痢起病突然,病程短,可伴恶寒,发热等;久痢起病缓慢,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疫毒痢病情严重而凶险,以儿童多见,起病急骤,在腹痛,腹泻出现之前,即有高热神疲,四肢厥冷,面色青灰,呼吸浅表,神昏惊厥,而痢下,呕吐并不一定严重。3.诱因:多有饮食不洁史,或疫疠患者接触史。4.发病时间:急性起病者多发生在夏秋之交,久痢则四季皆可发生。5.实验室粪便检查对本病诊断确立,非常重要。主要是大便涂片镜检和细菌培养等项目。 二、病证鉴别痢疾与泄泻共同点不同点病因病机大便性状里急后重痢疾多发于夏秋季节,由外感时邪内伤饮食而发病,病位在胃肠,主症以大便次数增多为特点。湿热、疫毒、饮食壅滞于肠中,与气血相搏,肠道传化失司,脂膜血络受伤,腐败化为脓血大便次数虽多而量少,排赤白脓血便明显泄泻湿邪内伤,脾虚湿盛,运化失职,湿浊内生,混杂合污而下大便溏薄,粪便清稀,或如水,或完谷不化,而无赤白脓血便,腹痛多伴肠鸣少有 三、相关检查1、血常规:2、大便常规:3、便培养:4、其他检查:急性细菌性痢疾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多,慢性细菌性痢疾患者血常规可见轻度贫血。 三、相关检查1、血常规:2、大便常规:3、便培养:4、其他检查:可见大量脓细胞和红细胞,并有巨噬细胞 三、相关检查1、血常规:2、大便常规:3、便培养:4、其他检查:便培养出致病菌是确诊的关键。肠阿米巴病的新鲜大便可有阿米巴滋养体或包囊。荧光抗体染色法可提供快速诊断。 三、相关检查1、血常规:2、大便常规:3、便培养:4、其他检查:必要时可行X线钡剂,结肠镜检查,有助于溃疡性结肠炎,放射性肠炎的诊断,亦可排除直肠肿瘤等似痢非痢的病证。 【辨证论治】一、辨证要点1.辨久暴,察虚实主次发病情况年龄体质腹痛性质里急后重实初起年轻体壮腹痛胀满;痛而拒按便后暂时减轻虚日久年老体弱腹痛绵绵,痛而喜按便后不减,坠胀甚 2.识寒热偏重大便形状腹痛里急后重兼症热痢脓血,色鲜红,甚至紫黑,浓厚黏稠腥臭腹痛剧烈,拒按明显口渴喜冷,口臭,小便黄或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寒痢赤白清稀,白多赤少,清淡无臭隐痛喜按,喜温不明显,有坠胀感面白肢冷形寒,舌淡苔白,脉沉 3.辨伤气、伤血伤气:下痢白多赤少,湿邪伤及气分。伤血:赤多白少,或以血为主者,热邪伤及血分。 二、治疗原则痢疾的治疗,应根据其病证的寒热虚实,而确定治疗原则。1.治则:热痢清之,寒痢温之,初痢实则通之,久痢虚则补之,寒热交错者清温并用,虚实夹杂者攻补兼施。2.兼症:如下痢兼有表证者,宜合解表剂,外疏内通;夹食滞可配合消导药消除积滞。刘河间提出的“调气则后重自除,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和血之法,可用于痢疾的多个证型,赤多重用血药,白多重用气药。而在掌握扶正祛邪的辨证治疗过程中,始终应顾护胃气。3.禁忌:对于古今医家提出的有关治疗痢疾之禁忌,如忌过早补涩,忌峻下攻伐,忌分利小便等,均可供临床用药之时,结合具体病情,参考借鉴。治法总结:清肠、化湿、解毒、调气、和血、温中、收涩、理脾等。 三、证治分类(一)湿热痢1.症状:2.证机概要:3.治法:4.代表方:主症:腹部疼痛,里急后重,痢下赤白脓血,黏稠如胶冻;兼症:腥臭,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脉:舌苔黄腻,脉滑数。湿热蕴结,熏灼肠道,气血壅滞,脂络伤损清肠化湿,调气和血芍药汤加减 (二)疫毒痢1.症状:2.证机概要:3.治法:4.代表方:主症:大便频频,痢下鲜紫脓血,腹痛剧烈,后重感特著;兼症:起病急骤,壮热口渴,头痛烦躁,恶心呕吐,甚者神昏惊厥;舌脉:舌质红绛,舌苔黄燥,脉滑数或微欲绝。疫邪热毒,壅盛肠道,燔灼气血清热解毒,凉血除积白头翁汤合芍药汤加减 (三)寒湿痢1.症状:2.证机概要:3.治法:4.代表方:主症:腹痛拘急,痢下赤白黏冻,白多赤少,或为纯白冻,里急后重;兼症:口淡乏味,脘胀腹满,头身困重;舌脉:舌质或淡,舌苔白腻,脉濡缓。寒湿客肠,气血凝滞,传导失司温中燥湿,调气和血不换金正气散加减 (四)阴虚痢1.症状:2.证机概要:3.治法:4.代表方:主症:痢下赤白,日久不愈,脓血黏稠,或下鲜血,脐下灼痛,虚坐努责;兼症:食少,心烦口干,至夜转剧;舌脉:舌红绛少津,苔腻或花剥,脉细数。阴虚湿热,肠络受损养阴和营,清肠化湿黄连阿胶汤合驻车丸加减 (五)虚寒痢1.症状:2.证机概要:3.治法:4.代表方:主症:腹部隐痛,缠绵不已,喜按喜温,痢下赤白清稀,无腥臭,或为白冻,甚则滑脱不禁,肛门坠胀,便后更甚;兼症:形寒畏冷,四肢不温,食少神疲,腰膝酸软;舌脉: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而弱。脾肾阳虚,寒湿内生,阻滞肠腑温补脾肾,收涩固脱桃花汤合真人养脏汤 (六)休息痢1.症状:2.证机概要:3.治法:4.代表方:主症:下痢时发时止,迁延不愈,发时大便次数增多,夹有赤白黏冻;兼症:常因饮食不当、受凉、劳累而发,腹胀食少,倦怠嗜卧;舌脉:舌质淡苔腻,脉濡软或虚数。病久正伤,邪恋肠腑,传导不利温中清肠,调气化滞连理汤加减 正如《景岳全书》所说:“泻浅而痢深,泻轻而痢重,泻由水谷不分,出于中焦,痢以脂血伤败,病在下焦”。当然,泻、痢两病在一定条件下,又可以相互转化,或先泻后痢,或先痢而后转泻。一般认为先泻后痢病情加重,先痢后泻为病情减轻。 痢疾初起之时,以实证、热证多见,宜清热化湿解毒,久痢虚证、寒证,应以补虚温中,调理脾胃,兼以清肠,收涩固脱。治疗上有清肠、化湿、解毒、调气、和血、温中、收涩、理脾等。 对迁延不愈之久痢,因病情复杂,正气已虚,而余邪积滞又未尽,若单纯补涩,则积滞不去,贸然予以通导,又恐伤正气。此时治宜兼顾,于补益之中,佐以清肠导下祛积,扶正祛邪,权衡运用。 方义:本方具有调气行血,清热解毒的作用,适用于治疗赤多白少,肛门灼热之下痢。常用药:黄芩、黄连——清热燥湿解毒芍药、当归、甘草——行血和营,以治脓血木香、槟榔、大黄——行气导滞,以除后重金银花——清热解毒少佐肉桂——辛温通结加减:热重于湿者——配白头翁、秦皮、黄柏清热解毒瘀热较重——加地榆、丹皮、苦参凉血行瘀湿重于热——去当归,加茯苓、苍术、厚朴、陈皮等健脾燥湿饮食积滞——加莱菔子、神曲、山楂等消食化滞食积化热——可加用枳实导滞丸行气导滞,泻热止痢,乃通因通用法。初起,若兼见表证——可用解表法,用荆防败毒散,解表举陷,逆流挽舟;如表邪未解,里热已盛——用葛根芩连汤表里双解。 方义:前方以清热凉血解毒为主,后方能增强清热解毒之功,并有调气和血导滞作用,两方合用对疫毒深重,壮热口渴,腹痛,里急后重,下痢鲜紫脓血者有良效。常用药: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清热化湿,凉血解毒金银花、地榆、牡丹皮——清热凉血芍药、甘草——调营和血木香、槟榔——调气导滞加减:热毒秽浊壅塞肠道——加大黄、枳实、芒硝通腑泄浊;热毒深入营血痉厥,神昏高热——用犀角地黄汤、紫雪丹以清营凉血开窍;热极风动,痉厥抽搐者——加羚羊角、钩藤、石决明以熄风镇痉;暴痢致脱——急服独参汤或参附汤,加用参麦注射液等以益气固脱 方义:本方有燥湿运脾作用,可用于治疗寒湿内盛白多赤少之下痢。常用药:藿香——芳香化湿苍术、半夏、厚朴——运脾燥湿炮姜、桂枝——温中散寒陈皮、大枣、甘草——行气散满,健脾和中木香、枳实——理气导滞加减:痢下白中兼赤者——加当归、芍药调营和血;脾虚纳呆者——加白术、神曲健脾开胃;寒积内停,腹痛,痢下滞而不爽——加大黄、槟榔,配炮姜、肉桂,温通导滞;暑天感寒湿而痢者——可用藿香正气散加减,以祛暑散寒,化湿止痢。 方义:前方坚阴清热,后方寒热并用,有坚阴养血、清热化湿作用,两方合用,可增强坚阴清热之效,坚阴养血而不腻滞,清热化湿而不伤阴,适用于湿热日久伤阴之证。常用药:黄连、黄芩、阿胶——清热坚阴止痢芍药、甘草、当归——养血和营,缓急止痛少佐干姜——以制芩、连苦寒太过生地榆——凉血止血而除痢加减:虚热灼津而见口渴、尿少、舌干者——可加沙参、石斛以养阴生津;如痢下血多者——可加丹皮、旱莲草以凉血止血;若湿热未清,有口苦、肛门灼热者——可加白头翁、秦皮清解湿热。 方义:前方能温中涩肠后方兼能补虚固脱,两方共用可治疗脾肾虚寒,形寒肢冷,腰膝酸软,滑脱不禁的久痢。常用药:人参、白术、干姜、肉桂——温肾暖脾粳米、炙甘草——温中补脾诃子、罂粟壳、肉豆蔻、赤石脂——收涩固脱当归、白芍——养血行血木香——行气止痛加减:积滞未尽––应少佐消导积滞之品,如枳壳、山楂、神曲等痢久脾虚气陷,导致少气脱肛––可加黄芪、柴胡、升麻、党参以补中益气,升清举陷 方义:本方有温中补脾兼清湿热的作用,用于治疗下痢日久,正虚邪恋,倦怠食少,遇劳而发,时发时止之证。常用药:人参、白术、干姜、茯苓、甘草——温中健脾黄连——清除肠中湿热余邪枳实、木香、槟榔——行气化滞加减:脾阳虚极,肠中寒积不化,遇寒即发,症见下痢白冻,倦怠少食,舌淡苔白,脉沉者––温脾汤加减以温中散寒,消积导滞;久痢兼见肾阳虚衰,关门不固者––宜加肉桂、熟附子、吴茱萸、五味子、肉豆蔻以温肾暖脾,固肠止痢。 例一怀x,30余岁。初次所下之痢,赤白参半,继则纯下赤痢,继则变为腥臭,血水夹杂脂膜,或如烂炙,时时腹中切痛,心中烦躁,不能饮食。其脉弦而微数,一呼吸约五至重按有力,知其……内热,其热下移肠中,酿为痢疾。调治失宜,痢久不愈,肠中脂膜为痢所侵,变为溃疡性而下注。……当用治疮治痢之药,合并治之,以清热解毒,化瘀生肌。金银花30克生白芍18克粉甘草9克旱三七9克(细末)鸦胆子60粒(去皮,拣成实者)。共药五味,先将三七、鸦胆子,用白糖水各送服一半,即将余三味煎汤服。当日煎渣再服,亦先服所余三七及鸦胆子(此方载《衷中参西录》名解毒生化丹)。如法服药1剂,腹疼即止,脉亦缓和,所便巳见粪色,次数亦减。继投以通变白头翁汤,服2剂痊愈。 例二XX,60余岁。患痢疾,便下脓血,呕恶频作,不食数日,神识模糊,奄奄一息,弥留床上巳二日余。认为症系湿热交阻,逆冲胃口,以致噤口不食,毒邪炽盛,导致神志昏迷。乃处以双炭饮方。金银花炭6克熟军炭2.4克板蓝根15克赤芍9克白术6克鸡内金9克黄芩6克连翘6克陈皮3 例三魏x,患署温,继转赤痢,住院两月不愈。点滴坠痛,日五、六十行。中气败坏,食不得下,频频干呕,舌绛津涸,入暮仍感热潮,精神颇觉恍惚,奄奄一息。……脉沉细而数,既坚搏,又弱涩。……内伏之邪甚炽,外之余邪未净,固当权衡轻重,里急治里,寓清外于清里之中,勿使合邪内并,而以除热者救阴,坚阴者扶正。……拟方:白头翁9克青蒿梗4.5克薄荷梗1.5克黄连、苦参各4.5克厚朴6克广木香3克炒地榆9克白芍18克甘草3克服药一周平平,似效不效,惟皮肤微似汗,暮热不作。慕方去青蒿、薄荷,白头翁加为12克,并加马齿苋12克,续服一周,坠痛锐减,痢减三分之一。前方加知母、瓜萎根各9克,再服一周,痢减三分之二,脓血渐少,食思渐佳。前方去苦参,白芍改为12克,加归身12克、生苡仁18克,又服一周,痢止,病巳向愈,惟倦怠乏力,不能久坐步履,前方去马齿苋,减芩连用量之半,守服10剂,精神食欲迭加,病渐愈。 [评按]痢疾是以腹痛、里急后重,利下赤白脓血为特征的夏秋季常见病之一。临床分为湿热痢,疫毒痢、虚寒痢,休息痢等。严重时可形成噤口痢。例一证情逐渐加重,以致泄下血水夹杂脂膜或如烂炙。张氏认为系因肠中脂膜为痢所侵,变为溃疡性而下注。瘀热生毒、肠中溃烂,治必化腐生肌,以救肠中之腐烂,本方药少力专,重用银花清热解毒,芍药、甘草缓急止痛,独特之处在于鸦胆子与野三七之用。他认为:“东西医治痢之药,其解毒清血之力,远不如鸭胆子,其防腐生肌之力,远不如野三七。且于挟虚之痢,而不知辅以山药、人参,于挟热之痢而不知重用石膏,宜其视赤痢为至险之症,而治之恒多不收全功也”。实属经验之谈,值得借鉴。例二为噤口痢。朱氏认为疫痢为湿热毒邪蕴滞于肠所致。毒肆于下,则腹痛,下痢脓血,热蒸于上,则口渴烦躁,噤口呕吐。他自拟双炭饮,其中金银花炭,熟军炭,既入血分清解血中毒热,又不失“痢无补法”之意。并认为用本方治疗重笃危症效果良好,值得推荐。 例三赤痢迁延日久,中气败坏,奄奄一息。正气虽衰而内伏之邪热尚炽,外受余邪未尽,孰能闭门留寇,固当权衡轻重,里急治里,寓清外于清里之中,勿使合邪内并,除热以救阴,坚阴以扶正,病情虽已奄奄而药当通神。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