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2 MB
- 2022-04-29 14:30:46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oldschool神经系统检查ppt课件PPT课件
第一节运动功能检查(motorfunctionexamination)(一)肌力(213页)(二)肌张力(213页)(三)自主运动(四)不自主运动(213-214页)(五)共济运动和共济失调(214页)
简单复习基础知识神经——肌肉收缩——运动运动包括:随意运动——椎体束不随意运动——椎体外系、小脑
(二)肌张力(muscletone)(2)4、肌张力异常表现:(1)肌张力增加:表现:肌肉坚实感,伸屈肢体阻力增加。两种情况痉挛状态(spasticity)——椎体束损害铅管样强直(lead-piperigidity)——椎体外系损害(2)肌张力减少:表现——肌肉松软,伸屈肢体阻力降低,关节运动范围扩大。见于——周围神经、脊髓前角灰质及小脑病变等。
肌张力减低(图片)
(三).随意运动(voluntarymotion)(1)1、随意运动定义:即主动运动(activemovement),它是受大脑意识支配下的动作,由随意肌肉收缩实现。2、临床意义(clinicalsignificance):正常:活动自如。异常:表现为随意运动功能减弱或丧失,称为瘫痪。3、肌力与随意运动关系:肌力正常是随意运动顺利完成的前提和保证肌力减退致使随意运动功能减弱或丧失,致瘫痪。
(三).随意运动(voluntarymotion)(2)4、瘫痪分类命名根据随意运动功能减弱程度,瘫痪分为:完全性瘫痪和不完全性瘫痪根据瘫痪的不同部位和不同组合,可分为单瘫:单一肢体瘫痪,多鉴于脊髓灰质炎。偏瘫:一侧肢体瘫痪,见于脑溢血、脑血栓形成、脑肿瘤等。截瘫:双下肢瘫痪,见于脊髓横贯损伤(外伤、炎症、肿瘤)交叉性偏瘫:一侧肢体瘫痪及对侧颅神经损害常见于脑干疾患。
(四).不随意运动——不自主运动(1)(involuntarymovement—abnormalmovement)1、定义:意识清楚时,随意肌不自主收缩发生的无目的的异常运动。2、包括:①震颤(tremor)②舞蹈运动(choreicmovement)③手足搐搦(tetany)④手足徐动(athetosis)
(四).不随意运动——不自主运动(2)(involuntarymovement—abnormalmovement)震颤(tremor)定义:两组拮抗肌交替收缩引起的不自主动作。见于:老年性动脉硬化、小脑疾患、甲亢等类型:静止性震颤(statictremor)——见于震颤麻痹意向性震颤(intentionaltremor)——即动作性震颤(kinetictremor,motofacienttremor)——见于小脑疾患
(四).不随意运动——不自主运动(3)(involuntarymovement—abnormalmovement)舞蹈样动作(舞蹈运动)(choreicmovement)定义:是面部肌肉及肢体的快速、无规则、无目的、不对称的不自主运动,看似舞蹈样动作。表现:做鬼脸、转颈、耸肩、手指间断性伸屈、摆手、伸臂等,睡眠时减轻或消失见于:儿童期脑风湿性病变。
(四).不随意运动——不自主运动(4)(involuntarymovement—abnormalmovement)手足搐搦(tetany)见于:低钙血症碱中毒等典型表现:助产士手注意:患者意识清楚
(四).不随意运动——不自主运动(5)手足徐动(athetosis)定义:手指或足指的一种缓慢持续的伸展扭曲动作。见于:脑性瘫痪、肝豆状核变性、脑基底节变性。
(四)共济运动和共济失调(1)(coordinationandataxia)1、共济运动(自学):定义:机体完成任一动作时,某一组肌群协调一致的运动。多系统参与协调机制:小脑协调肌肉活动、维持平衡、帮助控制姿势;运动系统肌力正常;前庭神经系统的平衡功能;眼、头、身体动作协调;感觉系统对位置的感觉。
(四)共济运动和共济失调(2)(coordinationandataxia)2、共济失调(自学):定义机体作某一动作时,负责该动作的那组肌群不能协调一致的运动,使该动作不能准确顺利完成任,即共济失调。
(四)共济运动和共济失调(3)(coordinationandataxia)3、检查共济失调的试验(自学):指鼻试验(finger-to-nosetest)根膝胫试验(heel-to-knee-to-skintest))轮替动作(alternatingmovement)闭目难立征(Rombergtest)
指鼻试验(finger-to-nose-test)方法:患者手臂外展伸直,再以食指指鼻尖,动作由慢到快,先睁眼作,后闭眼重复作。正常人:指鼻准确。异常:1、小脑半球病变时,同侧指鼻不准确。2、感觉性共济失调:睁眼指鼻准确,闭眼指鼻不准确
第二节感觉功能检查(1)(sensoryfunctionexamination)(一).浅感觉(superficialsensibility)(二).深感觉(deepsensibility)(三).复合感觉(synaesthesia)
第二节感觉功能检查(2)(sensoryfunctionexamination)(一).浅感觉(superficialsensibility)痛觉、温度觉、触觉
(一).浅感觉(superficialsensibility)(1)1、痛觉:方法:大头针尖轻刺患者皮肤,两侧对称比较记录:正常、过敏、减退、消失痛觉障碍:见于脊髓丘脑侧束损伤;
(一).浅感觉(superficialsensibility)(2)2.温度觉:检查方法:用热水(40~50度)或冷水(5~10度)的试管交替测试皮肤的温度觉。温度觉异常:见于脊髓丘脑侧束损伤;
(一).浅感觉(superficialsensibility)(3)3.触觉:方法:棉签轻触患者皮肤或粘膜。异常见于:后索损伤。
第二节感觉功能检查(3)(sensoryfunctionexamination)(二).深感觉(deepsensibility)1、运动觉(kinesthesis)2、位置觉:3、震动觉(seismesthesia)深感觉异常见于脊髓后束病变。
(二).深感觉(deepsensibility)(1)1、运动觉(kinesthesis)方法:轻轻夹住患者手指或脚趾两侧,上或下移动,令患者说出运动方向。异常见于:脊髓后束病变。
(二).深感觉(deepsensibility)(2)2、位置觉:方法:将患者肢体摆成某一姿势,请患者描述该姿势,或用对侧肢体模仿。位置觉障碍:见于脊髓后束病变。
(二).深感觉(deepsensibility)(3)3、震动觉(seismesthesia)方法:用震动着的音叉柄,置于骨突起处,询问有无震动感觉。震动觉异常:见于脊髓后束病变。
第二节感觉功能检查(4)(sensoryfunctionexamination)(三).复合感觉(synaesthesia)1.皮肤定位觉2.两点辨别觉3.实体觉4.体表图形觉
(三).复合感觉(synaesthesia)(1)1.皮肤定位觉:方法:用手或棉签轻触患者皮肤某处,让其指出被触部位。皮肤定位觉异常见于皮质病变;
(三).复合感觉(synaesthesia)(2)2.两点辨别觉:方法:用钝脚分规轻刺激皮肤上两点,检查辨别两点的能力。再逐渐缩小双脚间距离,直到患者感觉为一点时,侧其实际距离。注意:两侧比较意义:触觉正常,两点辨别觉障碍时,提示额叶病变;
(三).复合感觉(synaesthesia)(3)3.实体觉:方法:单手触摸熟悉的物体,并说出物体名称。注意:先侧功能差的一侧,再侧另一手。意义:功能异常见于皮质病变;
(三).复合感觉(synaesthesia)(4)4.体表图形觉:方法:患者闭目,在其皮肤上画图形或写简单的字,观察其能否识别。感觉障碍:见于丘脑以上水平病变。
第三节神经反射检查(reflexesexamination)(一)浅反射(二)深反射(三)病理反射Babinski征、Oppenheim征、Gordon征(四)脑膜刺激征颈强直、Kerning征、Brudzinski征(五)神经根刺激征.拉塞格氏征(Lasegue′ssign)
(一).浅反射浅反射定义——刺激皮肤、粘膜或角膜引起的反射浅反射包括角膜反射(cornealreflex)腹壁反射(abdominalreflex)提睾反射(cremastericreflex)跖反射(plantarreflex)肛门反射(analreflex)
1、浅反射——角膜反射(cornealreflex)反射弧:角膜→三叉神经核→桥脑→面神经核→眼轮匝肌。方法:睁眼向内侧注视,细束棉絮轻触外侧角膜正常:为被刺激侧迅速闭眼,为直接角膜反射;未被刺激侧也出现眼睑闭合,为间接角膜反射。异常及临床意义直接与间接反射皆消失——见于三叉神经病变(传入障碍)、深昏迷等;直接反射消失,间接反射存在——见于患侧面神经病变(传出障碍)。
2、浅反射——腹壁反射(abdomenalwallreflex)方法:仰卧、下肢屈曲,使腹壁松弛,钝头竹签分别于肋缘下、脐平、腹股沟处,由外向内轻划皮肤。正常反应:被刺激局部腹肌收缩。反射中枢:胸髓7~12节段肋缘下(胸髓7~8节)脐平(胸髓9~10节)腹股沟处(胸髓11~12节)
腹壁反射(abdomenalwallreflex)异常反应意义:上、中、下部某一部位反射消失,提示相应的胸髓平面病损。双侧上中下部反射均消失,见于昏迷和腹膜炎患者。一侧的上中下部反射均消失,见于同侧椎体束病损。注意:肥胖、老年、经产妇也可出现腹壁反射减弱或消失。
腹壁反射检查示意图反射中枢:胸髓7~12节段肋缘下(胸髓7~8节)脐平(胸髓9~10节)腹股沟处(胸髓11~12节)
3、浅反射——提睾反射(cremastericreflex)方法:竹签由下至上轻划股内侧上方皮肤,可引起同侧提睾肌收缩,睾丸上提。反射中枢:位于腰髓1-2节段。异常意义:双侧反射消失,为腰髓1-2节段病损;一侧反射减弱或消失,见于同侧椎体束病损。腹股沟疝、阴囊水肿也可影响提睾反射
图19腹壁反射和提睾反射
4、浅反射——跖反射(plantarreflex)方法:仰卧、下肢伸直,检查者手持患者踝部,用钝头竹签划足底,由足跟向前至小趾跖关节处转向拇指处。正常反应:足跖屈曲反射中枢:位于骶髓1-2节段。
5、浅反射——肛门反射(analreflex)方法:用钝头竹签划肛周皮肤。正常反应:可引起肛门外括约肌收缩。反射中枢:骶髓4~5节异常意义:反射障碍为骶髓4~5节、肛尾神经病变。
(二).深反射(deepreflex)深反射定义又名腱反射,是刺激骨膜、肌腱引起的反射称为深反射。深反射分为:生理性深反射、病理性深反射
(二).深反射(deepreflex)深反射包括:1.肱二头肌反射(bicepsreflex)2.肱三头肌反射(tricepsreflex)桡骨膜反射(rdioperiostealreflex)膝腱反射(kneereflex)跟腱(踝)反射(anklereflex)霍夫曼氏征(Hoffmann′ssign)阵挛(clonus)1~5为生理性深反射,6~7为病理性深反射
1.深反射——肱二头肌反射(bicepsreflex)方法:患者:前臂屈曲,医生以左拇指置于肱二头肌肌腱上,右手持叩诊锤叩击左拇指,可使肱二头肌收缩,前臂快速屈曲。反射中枢:位于颈髓5-6节段。
肱二头肌反射检查示意图
2.深反射——肱三头肌反射(tricepsreflex)方法:外展上臂,半屈肘关节;医生左手托住其上臂,右手用叩诊锤直接叩击鹰嘴上方的肱三头肌腱正常反应:肱三头肌收缩,前臂伸展。反射中枢:颈髓6~7节段。
3.深反射—桡骨膜反射(radioperiostealreflex)方法:患者前臂半屈半旋前位,医生左手托其碗部,使腕关节自然下垂,以叩诊锤叩桡骨茎突。正常反应:肱桡肌收缩,发生屈肘和前臂旋前动作。反射中枢:颈髓5-6节段。
4.深反射——膝腱反射(kneereflex)方法:患者坐位小腿完全松弛下垂,或仰卧位医生以左手托其膝关节使之屈曲120度,医生右手持叩诊锤叩击膝盖髌骨下方股四头肌腱。正常反应:小腿伸展。反射中枢:反射中枢位于腰髓2-4节段
膝腱反射检查示意图
5.深反射——跟腱(踝)反射(anklereflex)方法:体位:仰卧、府卧、跪位仰卧时,髋及膝关节稍屈曲,下肢取外旋外展位,医生将其足背屈成直角,以叩诊锤叩击跟腱,腓肠肌收缩,足向跖面屈曲。反射中枢:位于骶髓1-2节段
生理性深反射上述1~5,5个反射均可在正常人中引出,故称为生理反射。生理性深反射的减弱或消失多系器质性病变。深反射亢进——两个异常深反射即Hoffmann征和阵挛。
6、异常深反射——霍夫曼氏征(Hoffmann′ssign)上肢锥体束征一般多见于颈7~胸1节脊髓病变。阳性表现:其余四指轻度掌屈见于:深反射亢进病人、腱反射活跃的正常人图26霍夫曼氏征检查法
7、异常深反射——阵挛(clonus)阵挛:是在深反射亢进时,用一持续的力量使被检查的肌肉处于紧张状态,则该深反射涉及的肌肉就会发生节律性收缩,称为阵挛见于锥体束以上损害。包括①踝阵挛(ankleclonus)②髌阵挛(patellaclonus)
踝阵挛(ankleclonus)方法:医生一手持病人小腿,一手持患者足掌前端,突然用力使踝关节背屈并维持之。阳性表现:腓肠肌和比目肌发生连续节律性收缩,致足部呈现交替性伸屈动作。
髌阵挛(patellaclonus)方法:下肢伸直,医生以拇指与食指控制住髌骨上缘,用力向远端快速连续推动数次后维持推力。阳性表现:股四头肌发生节律性收缩,使髌骨上下移动。
(三)病理反射病理反射是指锥体束病损时,大脑失去了对脑干或脊髓的抑制功能,而释出的踝和拇趾的背伸反射动作。临床又称为锥体束征。
常见病理反射1.巴彬斯基氏征(Babinski′ssign)2.奥苯海姆氏征(Oppenheim′ssign)3.戈登氏征(Gordon′ssign)4.查多克征(Chaddock′ssign)
1.巴彬斯基氏征(Babinski′ssign)方法:取位同跖反射,竹签沿足底外缘,由后向前至小趾跟部并转向内侧。阳性反应:母趾背伸,其余趾扇形展开。异常意义:椎体束病损。
Babinski征
2.奥苯海姆氏征(Oppenheim′ssign)方法:用拇指和食指沿患者胫骨前缘用力向下滑压。阳性表现:同巴彬斯基氏征
3.戈登氏征(Gordon′ssign)方法:用手以一定力量捏压腓肠肌。阳性表现:同巴彬斯基氏征
4.查多克征(Chaddock′ssign)(划足背)方法:用钝竹签划脚背皮肤,由脚后跟部外缘向前,到小脚趾处,转向大母趾侧。阳性表现:同巴彬斯基氏征
图20几种病理性反射检查法示意图
(四).脑膜刺激征定义:为脑脊膜及神经根受激惹的表现见于:各种脑膜炎症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脊液压力增高神经根炎椎间盘突出等。
常见脑膜刺激征:1.颈强直2.克匿格氏征(Kernig′ssign)3.布鲁金斯基氏征(Brudzinski′ssign)
1.颈强直
2.克匿格氏征(Kernig′ssign)
克匿格氏征检查方法正常:膝关节可伸达135度以上。阳性表现:伸膝关节受阻且伴疼痛屈肌痉挛
3.布鲁金斯基氏征(Brudzinski′ssign)方法:仰卧、下肢伸直,托起患者枕部,另一手按于其胸,当头部前屈时,双髋与膝关节同时屈曲为阳性。
图28-2Brudzinski征检查法示意图
(五).拉塞格氏征(Lasegue′ssign)为神经根受刺激的表现。阳性表现见于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腰骶神经根炎等。
第四节、植物神经功能检查(1)眼心反射(eyeballcompressionreflex)卧立位试验()皮肤颜色和温度皮肤划痕试验测定Valsalva动作心率变异性
第四节、植物神经功能检查(2)1.眼心反射(eyeballcompressionreflex)方法:患者仰卧、闭目、数脉搏医生左手中示指对两眼球加压20~30s正常脉搏数减少10-12次/分根据脉率变化进行判断标准减少12次/分以上,示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强;减少18-24次/分,示迷走神经兴奋性明显增强;不减少甚或增加,称为倒错反应,提示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
第四节、植物神经功能检查(3)2.体位变换试验①卧→立位试验正常人脉率会增快,但通常<10次/分增加>10-20次/分以上,示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②立→卧位试验正常人脉率会减慢,通常是4-6次/分如减慢>10-12次/分,提示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
复习思考题和预习内容思考题1.神经反射包括哪些检查?其正常表现是怎样?2.锥体束受损后,神经系统检查有哪些表现?3.脑膜刺激征包括哪些内容?如何检查?4.肌力分几级?各级的判定标准如何?预习:诊断方法与病历编写。ThanksforyourAttending!Seeyounexttime!
ThanksforyourAttending!Seeyounexttime!
(一).随意运动(voluntarymotion)随意运动—(即主动运动)是指意识支配下的动作。随意运动功能的减弱或丧失称为瘫痪。根据临床表现分为以下几种:偏瘫:见于脑溢血、脑血栓形成、脑肿瘤等。单瘫:多鉴于脊髓灰质炎。截瘫:见于外伤、脊髓炎、脊髓肿瘤等。交叉瘫:常见于脑干疾患。
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反射示意图
桡骨骨膜反射
图28-1Kernig征检查法示意图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药剂教研室张娜83药剂学
第十二章药物制剂的稳定性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因素和稳定化方法第三节药物制剂稳定性实验方法84药剂学
第一节概述一、意义药物制剂的稳定性是考察药物制剂在制备和贮存期间可能发生的质量变化和影响因素,增加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各种措施,预测药物制剂有效期的方法等。药物制剂要求:安全、有效、稳定。85药剂学
第一节概述药物制剂稳定性包括三方面:化学稳定性:水解、氧化物理稳定性:混悬剂结块,乳剂分层生物学稳定性:微生物的污染86药剂学
二、化学动力学原理化学动力学原理研究化学稳定性中:药物降解的机理;②药物降解速度的影响因素;③药物制剂有效期的预测及其稳定性的评价;④防止(延缓)药物降解的措施与方法。87药剂学
药物降解公式:K:反应速度常数C:反应物浓度n:反应级数t:反应时间n可以等于0,1,2……称为零级、一级、二级……反应88药剂学
第一节概述级数微分式积分式0C=-Kt+C012–89药剂学
级数t0.9(有效期)t0.5(半衰期)是否与C0有关00.1C0KC02K有关10.1054K0.693K无关90药剂学
三、化学降解主要途径(一)水解反应酯类,酰胺类(二)氧化反应(自由基)酚类,烯醇类(三)其它异构化,聚合,脱羧91药剂学
(一)水解反应易水解药物:酯类、酰胺类酯类(包括内酯)盐酸普鲁卡因、乙酰水杨酸酯类水解产生酸性物质,灭菌后pH下降,有水解92药剂学
(一)水解反应酰胺类(包括内酰胺)氯霉素、青霉素类、头抱菌素类(不稳定的内酰胺环)93药剂学
(二)氧化反应酚类(肾上腺素、左旋多巴等药物)烯醇类(维生素C)芳胺类(如磺胺嘧啶钠)吡唑酮类(如氨基比林、安乃近)噻嗪类(如盐酸氯丙嗪、盐酸异丙嗪)光、氧、金属离子的影响94药剂学
第二节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因素和稳定化方法处方因素pH与广义的酸碱、溶剂、离子强度、辅料外界因素(环境)温度、光线、空气、湿度与水分、金属离子、包装材料等95药剂学
一、处方因素的影响及解决方法(一)pH与广义的酸碱水解反应,极易受H+或OH-的催化,反应速度常数为K=K0+KH+[H+]+KOH-[OH-]pH低时有lgK=lgKH+-pHpH高时有lgK=lgKOH-+lgKW+pH96药剂学
(一)pH与广义的酸碱pH速度图,最稳定pHm:lgKpHmpH97药剂学
(一)pH与广义的酸碱pH调节剂:稳定性、溶解度、药效盐酸或氢氧化钠;与药物性质相似的酸或碱:氨茶碱---乙二胺;马来酸麦角新碱---马来酸缓冲对—注意广义酸碱催化98药剂学
(二)、溶剂溶剂的介电常数()不同,K不同lgK=lgK-K:水解速度常数:介电常数K:溶剂的为无穷时的水解速度常数ZA、ZB:药物或催化离子所带电荷(+、-)99药剂学
(二)溶剂同号反应,,k,异号反应,,klgKZAZB=-lgKZAZB=0ZAZB=+1/100药剂学
(三)离子强度()lgK=lgK0+1.02ZAZB√μK:药物降解速度常数K0:=0时的KZA、ZB:药物或催化离子所带电荷(+、-):离子强度101药剂学
(三)离子强度()相同电荷,,k,相反电荷,,k,lgKZAZB=+lgK0ZAZB=0ZAZB=-√μ102药剂学
(四)辅料钙盐、镁盐对乙酰水杨酸的影响硬脂酸钙(镁)+乙酰水杨酸→乙酰水杨酸钙(镁)→pH→乙酰水杨酸分解聚乙二醇加速乙酰水杨酸分解103药剂学
二、外界因素(环境)(一)温度温度,反应速度T=10℃,反应速度加快2--4倍Arrhenius公式:K=Ae–E/RTK:反应速度常数,A:频率因子,E:活化能,R:气体常数T:绝对温度104药剂学
(二)光线波长越短,能量越大,紫外线药物(光敏物质)光氧化(光化降解)2%的降压药硝普钠可耐受115℃热压灭菌,5%的硝普钠葡萄糖注射液,阳光下10分钟分解13.5%,室内光线下,半衰期为4小时。105药剂学
(三)空气(氧气)溶液中、容器中(氧化药物)(1)排除氧气溶液中:煮沸(100℃水中不含氧气),惰性气体饱和溶液。容器中:充惰性气体(CO2、N2),抽真空。106药剂学
(三)空气(2)加入抗氧剂(强还原剂、链反应阻断剂)水溶性:亚硫酸盐、焦亚硫酸盐、硫代硫酸钠、半胱氨酸等油溶性:叔丁基对羟基茴香醚(BHA)、二丁甲苯酚(BHT)、生育酚等注意适用条件107药剂学
(三)空气(2)加入抗氧剂抗氧剂的协同剂:显著增强抗氧剂的效果,枸橼酸、酒石酸等。108药剂学
(四)湿度与水分固体制剂接触水分,在表面形成液膜(肉眼无法看到),药物在其中分解。----临界相对湿度(CRH)109药剂学
(五)金属离子催化氧化反应速度;0.0002M的Cu2+可使维生素C氧化反应加快10000倍。避免生产过程、原辅中带入,加螯合剂:依地酸盐(EDTA)、枸橼酸、酒石酸等110药剂学
(六)包装材料隔绝热、光、水、氧,不与药物反应,(1)玻璃,棕色玻璃(2)塑料:透湿、透气、吸着性(3)金属(4)橡胶----塞子、垫圈等“装样试验”,111药剂学
三、固体药物制剂稳定性的特点自学112药剂学
四、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其它方法改进剂型及生产工艺制成固体制剂(青霉素----粉针)制成微囊或包合物(维生素A----微囊;薄荷油----包合物)直接压片或包衣113药剂学
四、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其它方法制成难溶性盐青霉素G钾盐--普鲁卡因青霉素G(1:250)改善包装114药剂学
第三节药物制剂稳定性实验方法《中国药典》收载了药物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申报新药必须进行稳定性研究,考察原料药或药物制剂在温度、湿度、光线的影响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确定药品有效期。115药剂学
第三节药物制剂稳定性实验方法留样观察法加速实验法温度加速试验湿度加速试验光加速试验116药剂学
第三节药物制剂稳定性实验方法一、室温留样考察按市售包装,在温度(252)℃、相对湿度(6010)%的条件下放置12个月,每3个月取样一次,考察388页项目。6个月的数据用于新药申报临床研究,12个月的数据用于申报生产,12个月后继续考察,以确定药品的有效期。反应实际问题,但时间长,不易及时纠正117药剂学
二、加速试验(一)温度加速试验(1)预试验供试品开口置容器中,60℃放置10天,第5、10天取样,检测稳定性重点考察项目,同时考察风化失重情况。(2)正式试验118药剂学
(一)温度加速试验(2)正式试验a常规试验(固体制剂)恒温:40℃,恒湿:RH75%每月取样分析,3个月资料用于新药申报临床试验,6个月资料用于申报生产。119药剂学
(一)温度加速试验b经典恒温法(液体制剂)以一级反应为例120药剂学
b经典恒温法①不同温度下定时取样测定含量,C--t②lgC-t回归得直线方程,斜率m=-k/2.303得该温度下的反应速度常数k121药剂学
b经典恒温法③根据Arrhenius公式:lgk=-E/(2.303RT)+lgA;lgk--1/T回归得直线方程,求得E、lgA④将上述直线外推,求得室温下的反应速度常数k25;计算有效期t0.9=0.1054/k25(为暂定有效期)122药剂学
举例:每毫升含有800单位的某抗生素溶液,在25℃下放置一个月其含量变为每毫升含600单位。若此抗生素的降解服从一级反应,问:(1)第40天时的含量为多少?(2)半衰期为多少?(3)有效期为多少?123药剂学
解:(1)求k:由C=C0eK/RT可知:K=(2.303/t)logC0/CK=(2.303/30)log800/600=0.0096天10.0096=(2.303/40)log800/CC=545单位(2)求半衰期:t1/2=0.693/0.0096=72.7天(3)求有效期:t0.9=0.1054/0.0096=11天124药剂学
(一)温度加速实验c简便法dQ10法自学e线性变温法125药剂学
(二)湿度加速实验恒湿条件:25℃NaCl饱和溶液(相对湿度75%),KNO3饱和溶液(相对湿度92.5%)样品:去包装温度:25C湿度:75%、90%时间:10天检查:第5、10天检查P388项目+吸湿量126药剂学
(三)光加速实验供试品开口放置在光照仪器内,于照度为(4500500)lx的条件下,放置10天,于第5、10天取样,考察388页项目,和外观变化。lux拉克斯127药剂学
药品的有效期国家规定:药品的包装标签上必须标明有效期,其表达方式按年月顺序。年份要用四位数字表示,月份要用两位数表示(1至9月份数字前须加0)。例如一般可表示为:有效期至2002年11月或有效期至2002.09。128药剂学
本章要求熟练掌握影响制剂稳定性的因素及稳定化方法;经典恒温法的实验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掌握药物制剂化学降解的途径,稳定性的简便实验法;了解制剂稳定性的特点及影响因素129药剂学
练习题药物制剂稳定性包括那几方面的内容?研究药物制剂稳定性有何重要意义?影响药物水解、氧化的因素有哪些?应采取哪些措施解决?130药剂学
练习题常用抗氧剂有哪些?说明其应用范围与使用浓度。药物制剂稳定性加速实验方法包括哪几方面?温度加速实验有哪些?哪些方法常用?各种加速实验如何具体进行?新药申报时要提供哪些稳定性资料?131药剂学
练习题固体药物制剂稳定性有何特点?磺胺乙酰钠在120℃及pH7.4时的一级反应速度常数为9×10-6S-1,活化能为95.72kJ/mol,求有效期。(4.13年)阿糖胞苷水溶液pH6.9,在60℃、70℃、80℃三个恒温水浴中进行加速实验,求得一级速度常数分别为3.50×10-4h-1、7.97×10-4h-1、1.84×10-3h-1,求活化能及有效期。(E=81.190kJ/mol,t0.9=13.1m)132药剂学
练习题氨苄青霉素钠在45℃进行加速实验,求得t0.9=113d,设活化能为83.6kJ/mol,问氨苄青霉素钠在25℃时的有效期是多少?(2.6年)133药剂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最新m两节课数独解题技巧2区块排除法和唯一余数法课件PPT.ppt
- 最新MyET_学英语的好帮手课件PPT.ppt
- 最新name of presentation - 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中学课件PPT.ppt
- 最新ND企业员工心理帮助计划-构建幸福感和谐社会JG课件PPT.ppt
- 最新NLP简快心理疗法(0803修订)课件PPT.ppt
- 最新No7油田污水处理剂发展应用现状分解课件PPT.ppt
- 最新NPGD导购员的心态修炼二课件PPT.ppt
- 最新NSCLC非小细胞肺癌进展课件PPT.ppt
- 最新ol一族必看的眼保健保健操课件PPT.ppt
- 最新OpenGL编程技术光照课件PPT.ppt
- 最新P-GMAW熔池轮廓图像处理算法研究[教学]课件PPT.ppt
- 最新PAC项目简介课件PPT.ppt
- 最新PAC(流产后关爱)项目申报幻灯PPT课件PPT.ppt
- 最新PCB串扰分析示例课件PPT.ppt
- 最新PCBA生产流程简介课件PPT.ppt
- 最新PCB词典21746[指南]课件PPT.ppt
- 最新PDCA循环在提高住院患者微生物送检率中的应用ppt课件PPT.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