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8.50 KB
  • 2022-04-29 14:38:53 发布

最新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写作学习仿写课件2新人教版课件PPT.ppt

  • 5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写作学习仿写课件2新人教版 二、学习目标:1.了解仿写的基本类型,领会形同神似的仿写要求。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通过仿写训练,初步掌握仿写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教学重难点明确仿写要求,掌握仿写技巧。2 三、什么是仿写所谓作文仿写,就是模仿某些范文的语言、立意、构思、表现手法等技巧,进行写作训练的一种方法。《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初中生写作“力求有创意地表达”。要想“有创意地表达”,首先要学习有创意的文章,模仿人家创意地表达。3 示例:惠风和畅,莺飞草长,是生命的萌发;明月朗照,五谷飘香,是生命的纯熟;7 (二)语段仿写所谓“语段仿写”即“片段作文”或“小作文”是局部模仿范文的作文方式,模仿的相对内容(如句段语体语感、句式结构、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等)较多,范围较广,是提高学生写作的有效途径。8 训练二:当你身临暖风拂面,鸟语花香,青山绿水,良田万顷的春景时,一定会陶醉其中;当你面对如金似银,硕果累累的金秋季节时,一定会欣喜不已。你可曾想过,那盎然的春色却是历经严寒洗礼后的英姿,那金秋的美景却是接受酷暑熔炼后的结晶。9 示例:当你置身郁郁葱葱,碧空万里,百花争艳,万类竞绿的热烈夏季中时,一定会发自内心的赞叹;当你忘情于白雪皑皑,银装素裹,梅花吐芬,一片素洁的纯洁冬季时,一定会物我两忘。你可曾想过,那热烈的夏景,却是在烈日骄阳似火下成长,那凌寒的梅花,却是在萧条肃杀的酷寒中绽放。10 (三)结构仿写所谓结构仿写就是仿照范文的结构进行作文训练的方式。比如张中行的《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作者由得知叶圣陶先生逝世的消息写起,回忆了关于叶圣陶先生的一些事。在写这些事情之前,先总说叶圣陶先生品德高尚,然后分别从叶圣陶先生为人“宽”和“严”两方面展开叙述。文章虽然写了不少事情,但都围绕“宽”和“严”两方面选材,篇章结构比较清晰,这些事情并不显得杂乱。写人物时,可以模仿这样的篇章结构,围绕人物的特点,从多个方面组织材料进行刻画。11 (四)写作手法仿写写作手法,包括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主要包括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五种,修辞手法主要包括象征、夸张、拟人、比喻、借代、对偶、反问、设问、双关、谐音、用典、互文、叠词等。表现手法主要包括:开门见山、前后照应、伏笔铺垫、设置悬念、承上启下、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以动衬静、欲扬先抑、衬托对比、正面侧面、烘托渲染、实写虚写等。12 《安塞腰鼓》中的“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喻体放在本体前面,突出喻体,渲染了安塞腰鼓的“野性”。我们在写作中也常会用到比喻手法,不妨试着模仿这种句式,看看表达效果是否更好。又如茅盾的《白杨礼赞》,作者将自己的情感寄寓于白杨树这一客观的事物,赋予它伟岸、质朴、坚强等精神品质,从而使白杨树具有了独特的象征意义。13 需要注意的是:1)写主要是仿写例文的写作结构、顺序或方法,决不能照抄内容,也不能改头换面,文章的题材自己要重新选择。2)写前要认真研读例文,理解内容,总结出例文的写作结构和方法,然后再仿照它考虑自己的选材、布局和表达。3)仿写的题材必须是自己熟悉的,千万不能生搬硬套。要在叙述顺序或表现手法上符合例文的样子,其他的方面可以大胆创新,不受约束。14 写作训练15 《安塞腰鼓》中运用反复、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描写黄土高原上人们打腰鼓时的场景,形成排山倒海一般的气势。试选择文中的一个片段,模仿其中的修辞手法,描写一个场景。200字左右。文题一16 1.找出所选片段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分析作者是如何使用这些修辞手法的。2想想你要描写一个怎样的场景,如何使用这些修辞手法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提示:17 在各类描写中,心理描写是难度较大的一种。因为它的描写对象“无影无踪”。鲁迅写“我”看社戏过程中的心情。莫顿·享特写“我”爬下悬时的心态,都德写“我”上课时的心理,方法不一,却都做到了真实可感。选择其中之一加以模仿,写一个心理描写的片段。200字左右。文题二18 1.重读《社戏》《走一步,再走一步》《最后一课》的相关段落,归纳心理描写的方法,如综合运用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等,作为自己仿写的指导。2.选择自己熟悉的写作素材,最好是亲身经历过的心理历程。提示:19 在众多表现亲情的散文中,《背影》《秋天的怀念》都是非常典范的作品,以平实的语言叙写平凡的事件,传达真挚的情感。模仿这两篇课文的写法,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文题三20 1.重读这两篇课文,借鉴其具体写法。如选择某一形象凝聚情思,推动情节,贯串全文;注意表现自己对所写人物态度、情感的变化等。2.注意观察,调动记忆,迹取印象深刻、确有感想的事件细节。3.安排好文章的线索与结构,并注意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让文幸更有表现力。提示:21 例文赏析1.守护着泪都说女人是水做的,泪水也如水般,可却深深灼痛着我的心。妈妈的泪,就如妈妈的爱似得,流也流不完。——题记印象中,母亲总是那么乐观,受再大的委屈也都忍着,咬咬牙、挺一挺,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是,就这么位坚强的女性,令我不能忘记的却是她的泪水。那年夏天,小学毕业的我褪去了青涩,充满着朝气。中学—是每位学生都梦寐以求的地方。这里,是我们走向成熟的转折点,是我们充满理想放飞希望的圣地。我,也不例外。自小,妈妈总是对我寄以厚望,与普天下的父母一样:望女成凤。就带我去市外中报名。可这一切却因它打破了。许是我太贪玩,忘记了复习;许是我记性差,学22 过的却都忘了。导致在外中的考试不堪入目。那日,妈妈陪我去看班,找来找去都没有看到我的名字,问来问去都说不清楚。明白了,就如过去的科举一样,我“光荣“的名落孙山啦。那日,老天爷也为我痛惜,洒下了雨。我望着母亲,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儿。我十分愧疚地说:“妈妈,对不起,我没有考上。”妈妈开口了:“宝贝,别伤心。这次没考好不能代表以后,妈妈相信咱们家宝贝是最棒的。”说着说着,滴滴泪珠从母亲那黯淡的眼中淌下,那么刺眼。我抱着妈妈,泪水也喷泄出来,心随之更强烈的抖动起来,因为我深知,这一切都是我的错,是我太自满,是我太贪玩……那刻,我在心中暗自许下了诺:我要好好学习,不要让母亲再为我流泪。可是,因为我的缘故,再次让母亲为我流泪了。因为在学校的成绩好,我领得了奖学金。我深深地记着把钱给妈妈时情形:她在看到钱时呆呆的愣着,眸中闪烁23 着不可思议的的目光。我高兴的告诉她:“妈妈,我领到奖学金了,女儿没有让你失望。”接着,我握住她的手,那双手已没有过去那么细腻了,那么粗糙,把钱放进妈妈的手里。妈妈笑了,欣慰的笑了。我端详着妈妈:额头上已添上了条条皱纹,像一个个音符,跳动在妈妈的头上;皮肤已不如原来那么好了,添上了点点斑纹;发丝间夹杂了根根的白发,像一条条银线丰富着母亲的发丝。哦,妈妈老了。忽然,目光被什么刺了一下,定睛一看,妈妈又在流眼泪,不同的是这是喜悦的眼泪。我为妈妈擦拭着泪,轻声安慰道:“妈,你怎么又哭了。这是很高兴的呀。”“对!是该高兴,是该高兴呐。”24 ……一卷宽得能狂奔的草地,曾经来到过我的生命里;一泻落如长绢的飞瀑,曾经来到过我的生命里;一泓波澜不惊的湖水,曾经来到过我的生命里;一片广阔无垠星空,曾经来到过我的生命里……妈妈,你知道这是什么?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你对我的爱。教师点评:作者的写法表现了《背影》的风格,选择了两次真实的事件来表现,母亲的泪这个线索贯穿始终,这是作者心中最珍贵的珍宝。就如魏巍《我的老师》中所说的“一个孩子纯真的心”,而作者通过文章表的对母亲的感激和爱,有这些,足矣。25 2.流年匆匆,母爱相随天空依旧蔚蓝,远山依旧爽朗。踏着羊肠小道,按捺不住满溢的思念之情,加快了脚步……哦,我日夜思念的慈母,一定在焦急地倚门而望……母爱,又何只会在短暂的分别后凸显,当记忆的涓涓细流静静淌过,我发现,原来它一直与我相随。小时候,母亲是那温馨的小屋——我静静地坐在小屋内,小脑袋不时向窗外探望着。每天的此时,妈妈总会那么神奇地出现。脚步声!我惊喜地跑到门前。“吱——”门被轻轻推开,门外是那熟悉的身影。虽然夜色已深,我却感觉到那身影带着光亮,带着温暖。“我回来喽——”妈妈快步向我走来,微笑着,轻轻蹲下,紧紧搂住我。26 “肚子饿了没?”“冷不冷?”“一个人在家想妈妈吗?”妈妈的双眸中充满无尽的担忧与心疼。温馨的小屋内,无尽的母爱在荡漾。后来啊,母爱是那双拭泪的手——我拒绝一切光亮,关掉所有的灯,独自忍受着考试失利的心痛……“啪”,灯照亮了眼前的试卷,我又一次看到了那刺目的分数。于是,我再也无法忍耐,放声大哭。泪眼朦胧中,妈妈的身影悄然走近,伴我而坐。抬头,妈妈的眼眸中分明满含着疼惜……“妈妈——”我更加心痛。突然,一双印记着劳累的手慢慢伸向我,瞬间,我的脸好温暖。妈妈的手指轻轻在我的眼角滑过,带走那已变凉的泪水,带来了那满是鼓励的话语:“从头再来,哭泣不属于你,要赢得微笑,妈妈相信你!”27 那双手,总在黯淡的日子里为我擦亮心情。而现在,母爱是那幸福的叮咛——吃完早餐,妈妈早已为我拿好了书包,在清晨的阳光中,笑着送我。她阳光下的笑容闪耀着金色的光辉,我被幸福地触动着。“到转弯处要小心啊”“中午早点儿回来吃饭啊”……于是,我带着清晨阳光般的幸福,奔向学校……时光点滴逝去,母爱如泉涌来!思绪从记忆中回到现实,猛然发现,我离家更近了!离母亲更近了!我不由得加快了脚步,想一下子飞到家中,依偎着母亲,继续让那爱包围着我,永随着我……28 点评:巧化名诗领片段,镜头分呈著华章。像电影镜头一样,作者为我们截取了三幅简单小巧、温情弥漫的画面:“小屋守望,母爱荡漾”“痛哭流涕,母亲拭泪”“离别之际,叮咛不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者选用了余光中先生的《乡愁》诗中的三个经典句子“小时候……”“后来啊……”“而现在……”领起下文,完美和谐地将几个再平常不过的生活片段串接起来,线索清晰洋溢着浓浓的流年匆匆之感叹、母爱相随之幸福。29 小说阅读 如何学习小说? 小说阅读的考查着重围绕其体裁特点进行,具体说就是从人物以及人物的语言、表达技巧、情节、环境等方面设题考查。同时,注重考查考生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鼓励考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探讨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对作品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知识链接 揣摩人物形象注意环境描写把握故事情节分析写作技巧理解小说主题考查趋势、考查重点 《后生可畏》 1.本题考查对小说情节的概括。阅读文本,整体理解全文情节发展的脉络,是解题的必要前提。根据已有情节,找出相应的段落,从而推断出空缺处的情节内容,是解题的基本方法。 (1)“被逼备考律师”前常远是干什么的?(2)选文第⑥~⑾段写了两件什么事。 2.(1)题考查小说的描写手法及其作用。(2)题考查对句意和文章内容的理解。 3.本题属于文意理解、信息提取题。解答时要建立在对选文深度阅读的基础上,通过文中写到的有关主人公常远的一些情节故事来分析。 ☆4.本题考查写作手法及其作用。答题分两步:第一步,先判断这样写所运用的写作手法。第二步,分析运用这种写作手法的作用。这要从文章写作目的的达成、主题的表达、情节的需要等方面综合分析。 参考答案:作者运用了间接描写(侧面描写)的手法(1分),通过“我”和老李的眼睛看常远,侧面描写了常远这个有个性、敢于担当的人物形象,真实可信;(2分)“我”和老李先前误解常远,后来敬佩他,前后的变化,使故事情节更曲折,(1分)主旨更突出,表现了要正确看待年轻人这一主题。 《你不能头发蓬乱地走出我的店》 3.本题考查文章段落的作用。解答本题要先概括段落的内容,再看段落和文章中心的关系。 参考答案:不能。第⑦段是插叙(1分),补充交代了“他”的经历,使文章内容更充实(1分),既解释了“他”无偿帮助年轻人的原因(1分),也表现出“他”是一个懂得感恩并能传递善良,向社会报恩的人(1分)。 4.本题考查的是人物形象的分析。“一个理发匠的根本”即作为理发匠的职业操守和道德操守。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段,从关于理发匠的行为、语言等描写中,概括出理发匠所具备的美好品德即可。“一个理发匠的根本”在“他”身上的具体表现,从手艺和为人两方面作答即可。 5.本题考查现代文的对比阅读能力。(对比的点是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的作用有很多①从与人的关系看:可以暗示人物身份、性格、命运;衬托人物形象、心情、精神品格等;为人物的出场做铺垫;为人的活动提供背景。②从与事的关系看:可以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营造某种氛围;象征某种社会现状;暗示或推动情节的发展(为情节发展做铺垫)。③从与情的关系看:可以渲染某种气氛;烘托某种情绪;为抒发某种情感做铺垫。回答这类问题可以从以上角度进行思考,并结合人物的心情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1)本文中的雨:①推动了故事情节发展,引出了下文躲雨、进店、理发等情节。(2分)②烘托人物心情,由“说下就下”到“一直在下”再到“慢慢小了,停了”的过程,烘托出年轻人由“茫然”到“若有所思“再到充满信心的变化过程。(2分)(2)材料中,雨直砸着祥子的头和背,横扫着他的脸,展示了人物生存的恶劣环境,衬托出祥子等人力车夫拉车的艰辛和痛苦。(2分) 小试牛刀题型新编 你是否喜欢常远这样的“后生”?请说明理由。(6分) 展开合理想象,描绘出年轻人“若有所思”时的心理活动。(4分) 眼到心到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