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6 MB
  • 2022-04-29 14:38:46 发布

最新八年级数学下册-3-数据分析初步阅读材料-数据分析应用举例课件-(新版)浙教版(1)(1)课件PPT.ppt

  • 2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八年级数学下册-3-数据分析初步阅读材料-数据分析应用举例课件-(新版)浙教版(1)(1) 3.某校九年级(1)班全体学生今年初中毕业体育考试的成绩统计如下表:根据上表中的信息判断,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该班一共有40名学生B.该班学生这次考试成绩的众数是45分C.该班学生这次考试成绩的中位数是45分D.该班学生这次考试成绩的平均数是45分成绩(分)35394244454850人数(人)2566876D 4.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家庭的基本情况,加强学校、家庭的联系,梅灿中学积极组织全体教师开展“课外访万家”活动,王老师对所在班级的全体学生进行实地家访,了解到每名学生家庭的相关信息,先从中随机抽取15名学生家庭的年收入情况,数据如表:(1)求这15名学生家庭年收入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2)你认为用(1)中的哪个数据来代表这15名学生家庭年收入的一般水平较为合适?请简要说明理由.年收入(单位:万元)44.55671115家庭个数1352211 7.为响应“书香成都”建设的号召,在全校形成良好的人文阅读风尚,成都市某中学随机调查了部分学生平均每天的阅读时间,统计结果如图所示,则在本次调查中阅读时间的中位数是____小时.8.在一次捐款活动中,某班50名同学人人拿出自己的零花钱,有捐5元、10元、20元的,还有捐50元和100元的.如图的统计图反映了不同捐款数的人数比例,那么该班同学平均每人捐款()A.32.4元B.31.2元C.31元D.32元1B 9.某公司欲招聘一名公关人员,对甲、乙、丙、丁四位候选人进行面试和笔试,他们的成绩如表:如果公司认为,作为公关人员面试的成绩应该比笔试的成绩更重要,并分别赋予它们6和4的权.根据四人各自的平均成绩,公司将录取()A.甲B.乙C.丙D.丁候选人甲乙丙丁测试成绩(百分制)面试86929083笔试90838392B 10.公司销售部有销售人员15人,销售部为了制定某种商品的月销售定额,统计了这15人某月的销售量如下:(1)求这15位营销人员销售量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2)假设销售部把每位销售人员的月销售定额规定为320件,你认为是否合理,为什么?如果不合理,请你从表中选一个较合理的销售定额,并说明理由.解:(1)平均数是320件,中位数是210件,众数是210件(2)不合理.因为15人中有13人销售额达不到320件,不利于调动大多数销售人员的积极性,销售额定为210件较合适,因为210件是众数也是中位数,是大多数销售人员通过努力,能完成的一个目标每人销售件数1800510250210150120人数113532 11.一次期中考试中,甲、乙、丙、丁、戊五位同学的数学、英语成绩等有关信息如下表所示(单位:分):(1)求这五位同学在本次考试中数学成绩的平均分和英语成绩的标准差;(2)为了比较不同学科考试成绩的好与差,采用标准分是一个合理的选择,标准分的计算公式:标准分=(个人成绩-平均成绩)÷成绩标准差.从标准分看,标准分大的考试成绩更好,请问甲同学在本次考试中,数学与英语哪个学科考得更好?甲乙丙丁戊平均分标准差数学7172696870英语888294857685 12.我们约定:如果身高在选定标准的±2%范围之内都称为“普通身高”.为了了解某校九年级男生中具有“普通身高”的人数,我们从该校九年级男生中随机抽出10名男生,分别测量出他们的身高(单位:cm),收集并整理如下统计表:根据以上信息,解答如下问题:(1)计算这组数据的三个统计量:平均数、中位数、众数;(2)请你分别选择其中一个统计量作为选定标准,找出这10名男生中具有“普通身高”的是哪几位男生?并说明理由.男生序号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身高x(cm)163171173159161174164166169164 杀菌剂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生命科学学院韩庆国 目的:了解抑菌剂对微生物生长影响;学习抑菌实验的基本方法。菌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化学消毒剂:75-100%酒精;大蒜水;氨苄青霉素(80万单位/ml)。 实验原理微生物的生长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物理因素(紫外线、高温、离子强度等)、化学因素(pH值、盐度、化学消毒剂如乙醇、甲醛、酚等)、生物因素(抗生素、病毒等)。研究或观察这些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可用抑菌圈法。在固体平板培养基上接入实验菌,接入实验菌的量以能长满整个平板为宜,同时以合适的方式加入抑菌剂。 实验原理接种后在平板的某些位置放置含抑菌剂的载体(滤纸片、牛津杯等),抑菌剂会由载体的位置向周围扩散,中央的浓度最高,周围逐渐下降。中央浓度高的位置微生物不能生长,周围浓度低的位置菌可以生长,形成抑菌圈。在同样的浓度下,抑菌圈的大小可反映样品的抑菌能力。若是相同的样品,则可反映抑菌剂的浓度。 实验原理抑菌剂 实验步骤1.菌液制备:提前18小时培养50ml;2.混菌:无菌吸取1ml菌液到固体肉汤培养基中混合均匀;3.倒平板:把已经混有菌的固体肉汤培养基倒平板,每组2个;4.贴滤纸片:用无菌镊子取浸有化学消毒剂滤纸片,在容器内沥干多余溶液,取出贴在平板上,并标记。5.培养和观察:37℃保温24小时,记录抑菌圈大小。 作业1.完成实验报告。2.根据抑菌圈的大小,比较我们使用的微生物对三种抑菌剂的敏感性,并分析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