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4 MB
- 2022-04-29 14:38:58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与招募ppt资料
工作分析与职位设计工作(职位)分析工作说明书工作规范
工作(职位)分析有关职位分析的基本概念工作分析的目的及应用信息搜集的内容、方法和步骤工作分析方法:定性的工作分析方法、定量的分析方法
工作分析的步骤确定工作分析信息的用途搜集与工作有关的背景信息(组织架构图、业务流程表)选择有代表性的工作进行分析搜集工作分析的信息同承担工作的人共同审查所搜集到的工作信息编写工作说明书和工作规范
搜集工作分析信息的方法访谈法问卷法观察法现场工作日记/日志法工作分析程序定性与量化的工作分析技术
定性的分析方法工作实践法直接观察法面谈法问卷法典型事例法
定量的分析方法职位分析问卷法管理岗位描述问卷方法功能性工作分析方法
工作描述与工作规范工作描述也被称为工作说明,它是以书面叙述的方式来说明工作中需要从事的活动,以及工作中所使用的设备和工作条件的信息。工作规范则被用来说明对承担这项工作的人员所必须具有的特定技能、工作知识、能力和其他身体和个人特征的最低要求。
工作说明书的编写工作标识工作综述工作联系、职责与任务工作权限绩效标准工作条件工作规范编写工作说明书的准则
工作规范的编写以受过训练者和未受过训练者为对象的工作规范以判断为基础的工作规范以统计分析为基础的工作规范
工作设计工作分析与工作设计科学管理与工作设计人际关系运动与工作设计工作特征模型方法优秀工作业绩工作体系辅助工作设计方法
人力资源规划与员工招募组织战略规划与人力资源规划人员需求预测及预测方法内、外部候选人供给预测工作候选人的招募工作候选人的来源
人力资源规划的基本概念人力资源规划的含义人力资源规划的功能人力资源计划的层次
人力资源规划的含义人力资源计划是预测未来的组织任务和环境对组织的要求,以及为了完成这些任务和满足这些要求而设计的提供人力资源的过程。人力资源计划应该包括未来目标、人力资源活动的发展趋势、理想结果与实际情况之间的缺口等内容。
人力资源计划主要基本成分人员工作时间资金人力资源计划工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人力资源计划的基本问题现在我们的情况怎样?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我们怎样才能实现目标?我们做得如何?
人力资源规划的功能为填补空缺及早做准备有效控制流动率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减少未来的不确定性
人力资源计划的层次环境层次组织层次人力资源部门层次人力资源数量层次具体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层次
人力需求预测影响人力需求的因素(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人力需求的预测方法:集体预测、发展趋势预测、转换比率分析人力供给预测--内部人员供给预测(盘存、人事档案、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管理人员置换图)--外部人员供给预测(人力市场、经济状况)
人力资源规划程序(模型)收集有关信息,做好预测准备预测组织的人力需求和组织内部、外部)人力供给确定人员净需求确定人力资源目标制定具体规划(招聘、培训、晋升、调职、换岗、工资、精简等)评估
影响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因素组织的业务量或产量预期的流动率提高产品或劳务的质量或进入新行业的决策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方式的变化所能拥有的财务资源
人力资源计划的控制和评估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协调人力资源计划的整体性人力资源计划的评价人力资源计划的跟踪与审核
招募与选任招募与选任的含义招聘过程管理招募的形式(内部、外部)招募、选任的方法:内部:查阅人事档案、发布公告外部:广告、就业服务机构、猎头公司、校园招募、推荐与自荐
招聘过程管理制订招聘策略的4个问题招聘人的选择招聘过程中候选人的比例控制招聘过程管理与招聘周期招聘评价
制定招聘策略的4个问题招聘工作的目的是什么?需要招到怎样的员工?需要工作申请人接收到什么样的信息?这些信息怎样才能最好地传达给工作申请人?
招聘策略负责招聘的人员招聘的来源招聘的方法
考试录用与甄选测试的基本概念测试的类型与测试技术如何使你的测试有效面试
测试的基本概念效度与信度(有效性与可靠性)测试的步骤-分析工作-选择测试-实施测试-将测试分数与效标联系起来-交叉验证与重新验证测试准则
可靠性与有效性什么是可靠性什么是有效性(准则有效性、内容有效性)准则有效性的论证内容有效性的论证
什么是可靠性测评的可靠性指的是测评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即用两项类似的测试去衡量同一个人,得到的结果应该基本相同,在不同的时间,同相同的测试去衡量同一个人,结果应该基本相同。
什么是有效性招聘工作的有效性是指根据工作申请人在进入组织之前的特征来对申请人进入组织之后的工作表现进行预测成功的程度。准则有效性是指测评的结果和测评的目标准则之间的相关程度。内容有效性是指测评的内容与测评的目标的相关程度。
测试准则将测试当作补充使测试在组织中有效保留准确的记录现在就开始验证测试方案的工作利用持照心理学家测试环境很重要
员工录用方法背景调查与推荐信核查申请表设计和使用雇佣前信息服务测试方法选择面试选择录用决策
测试的类型认知能力测试(智力测试、特殊认知能力)运动和身体能力测验个性与兴趣测验成就测验
测试方法用于雇员选拔的工作样本法管理评价中心法替代方法小型工作培训和评价方法其他甄选方法
其他甄选方法测谎器和诚实性测验笔迹分析身体检查药物甄别
面试面试的重要性面试的过程面试的类型常见的面试错误面试步骤实施有效的面试受试者须知
面试过程面试准备建立和谐气氛提问结束面试回顾面试
面试的类型非定向面试和定向面试情景面试系列面试小组面试压力面试评价面试面试与法律
常见的面试错误轻易判断强调负面信息不熟悉工作雇佣压力求职者次序错误非言语行为隐含工作任务和要求与公司管理风格不一致
干部竞争上岗操作实务竞争上岗的意义和作用竞争上岗的过程管理竞争上岗中的干部考察与人事测评如何参与竞争上岗活动
竞争上岗的意义与作用人力资源改革的发展趋势干部选拔机制的重大改革推进民主管理进程利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对干部的激励和监督
竞争上岗的过程管理准备阶段实施阶段跟踪阶段
竞争上岗中的干部考察与测评干部资格审查笔试面试人事测评(无领导小组讨论、文件筐、案例讨论)演讲,如何写好你的演讲稿;演讲技巧内部测评(360度测评)
竞争上岗的配套工作结合绩效考评后备干部甄选与储备干部的能力培养
如何参与竞争上岗活动对竞争上岗的认识积极准备,提高自身能力上岗与否并不重要,得到锻炼更重要。
固定资产折旧
一、固定资产折旧的概念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摊销。应计折旧额是指应当计提折旧固定资产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还应当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
二、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1、固定资产原价,指成本。2、预计净残值,是指假定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已满并处于使用寿命终了时,企业从该项资产处置中获得的扣除预计处置费用后的金额。3、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是指固定资产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4、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是指企业使用固定资产的预计期间,或者该固定资产所能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数量。
三、计提折旧的范围除下列情况外,企业应当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a、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b、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
在确定计提折旧范围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固定资产折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提折旧,从下月起停止计提折旧。2、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不论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计提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所谓提足折旧是指已经提足该项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3、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估计价值确定其成本,并计提折旧;待办理竣工决算手续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4、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如有改变作为会计估计变更
四、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固定资产。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一)平均年限法(直线法)1、含义:年限平均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均是等额的。2、计算公式:年折旧额=(原值-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二)工作量法1、含义: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算每期应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2、计算公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加速折旧法采用加速折旧法,使固定资产在有效使用期的前期多提折旧,后期少提折旧,有利于加速企业的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和技术装备的提高。
(三)双倍余额递减法1、含义: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年年初固定资产净值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的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2、计算公式:年折旧率=2÷预计的使用年限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年初帐面余额×月折旧率在折旧年限到期的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净值平均摊销,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已提折旧-净残值)/2,即最后两年改为直线法。
【例1】甲公司某项设备原价为120万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预计净残值率为4%;假设甲公司没有对该机器设备计提减值准备。甲公司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折旧,每年折旧额计算如下:
答案:年折旧率=2/5×l00%=40%第一年应提的折旧额=120×40%=48(万元)第二年应提的折旧额=(120-48)×40%=28.8(万元)第三年应提的折旧额=(120-48-28.8)×40%=17.28(万元)从第四年起改按年限平均法(直线法)计提折旧:即最后两年折旧额=(120-48-28.8-17.28-120×4%)÷2=10.56(万元)
【例2】企业2012年3月购入并投入使用不需要安装的设备一台,原值8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5年,预计净残值2万元,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则企业在2013年应计提的折旧额为()万元。A.344B.240.8C.206.4D.258
答案:B解析:企业在2013年应计提的折旧额=800×40%×3/12+(860-800×40%)×40%×9/12=240.8(万元)。
(四)年数总和法1、含义:年数总和法,又称年限合计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的余额乘以一个以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寿命为分子、以预计使用寿命逐年数字之和为分母的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2、计算公式: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数÷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100%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尚可使用年限=(折旧年限-已使用年限)
【例1】某企业一台高科技设备原价1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4万元,要求采用年数总和法计算该设备各年的折旧额。
答案:
五、对比三种折旧方法
本节课完,谢谢大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最新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同步课件:第4章-第2节-课时2-镜面反射和漫反射课件PPT.ppt
- 最新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课件(新版)新人教版课件PPT.ppt
- 最新八年级英语完形填空解题技巧课件课件PPT.ppt
- 最新八方课题经验交流PPT文稿课件PPT.ppt
- 最新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写作学习仿写课件2新人教版课件PPT.ppt
- 最新八纲辨证病案分析课件PPT.ppt
- 最新公共卫生安全课件PPT.ppt
- 最新公共关系学第九章和十章课件课件PPT.ppt
- 最新公共标志课件PPT.ppt
- 最新公共营养师7月22日课件-人体测量课件PPT.ppt
- 最新公务员考试面试技巧(含历年来广东省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及答案).doc课件PPT.ppt
- 最新公司企业组织架构图PPT模板课件PPT.ppt
- 最新公司月度工作总结课件PPT.ppt
- 最新公司合同法培训课件课件PPT.ppt
- 最新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PPT课件3-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课件PPT.ppt
- 最新公开课-What-color-is-it9课件PPT.ppt
- 最新公开教案Unit3Springbeginsfrommarch课件PPT.ppt
- 最新公差等级的选择1课件PPT.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