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X-ray复习课件PPT.ppt 31页

  • 1.07 MB
  • 2022-04-29 14:33:27 发布

最新X-ray复习课件PPT.ppt

  • 3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X-ray复习 一、概述generalizationX-射线:波长0.001~50nm;X-射线的能量与原子轨道能级差的数量级相同;X-射线光谱X-射线荧光分析X-射线吸收光谱X-射线衍射分析X-射线荧光分析利用元素内层电子跃迁产生的荧光光谱,应用于元素的定性、定量分析;固体表面薄层成分分析;2021/8/12 电子能谱分析电子能谱分析紫外光电子能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Auger电子能谱利用元素受激发射的内层电子或价电子的能量分布进行元素的定性、定量分析;固体表面薄层成分分析;2021/8/12 (2)X射线特征光谱特征光谱产生:碰撞→跃迁↑(高)→空穴→跃迁↓(低)特征谱线的频率:R=1.097×107m-1,Rydberg常数;σ核外电子对核电荷的屏蔽常数;n电子壳层数;c光速;Z原子序数;不同元素具有自己的特征谱线——定性基础。2021/8/12 跃迁定则:(1)主量子数n≠0(2)角量子数L=±1(3)内量子数J=±1,0J为L与磁量子数矢量和S;n=1,2,3,线系,线系,线系;L→K层K;K1、K2M→K层K;K1、K2N→K层K;K1、K2M→L层L;L1、L2N→L层L;L1、L2N→M层M;M1、M22021/8/12 特征光谱——定性依据L→K层;K线系;n1=2,n2=1;不同元素具有自己的特征谱线——定性基础;谱线强度——定量;2021/8/12 三、X射线的吸收、散射与衍射absorption,diffuseanddiffractionofX-ray1.X射线的吸收dI0=-I0ldll:线性衰减系数;dI0=-I0mdmm:质量衰减系数;dI0=-I0ndnn:原子衰减系数;衰减系数的物理意义:单位路程(cm)、单位质量(g)、单位截面(cm2)遇到一个原子时,强度的相对变化(衰减);符合光吸收定律:I=I0exp(-ll)固体试样时,采用m=l/(:密度);2021/8/12 X射线的吸收X射线的强度衰减:吸收+散射;总的质量衰减系数m:m=m+mm:质量吸收系数;m:质量散射系数;NA:Avogadro常数;Ar:相对原子质量;k:随吸收限改变的常数;Z:吸收元素的原子序数;:波长;X射线的↑;Z↑,越易吸收;↓,穿透力越强;2021/8/12 元素的X射线吸收光谱吸收限(吸收边):一个特征X射线谱系的临界激发波长;在元素的X射线吸收光谱中,质量吸收系数发生突变;呈现非连续性;上一个谱系的吸收结束,下一个谱系的吸收开始处;能级(M→K)↓,吸收限(波长)↓,激发需要的能量↑。2021/8/12 2.X射线的散射X射线的强度衰减:吸收+散射;X射线的↑;Z↑,越易吸收,吸收>>散射;吸收为主;↓,Z↓;穿透力越强;对轻元素N,C,O,散射为主;(1)相干散射(Rayleigh散射,弹性散射)E较小、较长的X射线→碰撞(原子中束缚较紧、Z较大电子)→新振动波源群(原子中的电子);与X射线的周期、频率相同,方向不同。实验可观察到该现象;测量晶体结构的物理基础;X射线碰撞新振动波源群相干散射2021/8/12 (2)非相干散射Comptom散射、非弹性散射;Comptom-吴有训效应;X射线非弹性碰撞,方向,变反冲电子波长、周相不同,无相干=-=K(1-cos)K与散射体和入射线波长有关的常数;Z↓,非相干散射↑;衍射图上出现连续背景。2021/8/12 3.X射线的衍射相干散射线的干涉现象;相等,相位差固定,方向同,n中n不同,产生干涉。X射线的衍射线:大量原子散射波的叠加、干涉而产生最大程度加强的光束;Bragg衍射方程:DB=BF=dsinn=2dsin光程差为的整数倍时相互加强;2021/8/12 Bragg衍射方程及其作用n=2dsin|sin|≤1;当n=1时,n/2d=|sin|≤1,即≤2d;只有当入射X射线的波长≤2倍晶面间距时,才能产生衍射Bragg衍射方程重要作用:(1)已知,测角,计算d;(2)已知d的晶体,测角,得到特征辐射波长,确定元素,X射线荧光分析的基础。2021/8/12 产后病概说 1掌握产后常见病的定义、诊断方法、治疗原则;2熟悉产后病的病因病机;3了解产后病的范围、治疗要点。目的与要求 一、定义产妇在新产后及产褥期内发生的与分娩或产褥有关的疾病,称为“产后病”。孕后分娩后,母体恢复至孕前状态的一段时期,称产后,也称“产褥期”,一般约需6周。根据临床实际,将分娩后七天以内,称为“新产后”。 二、范围产后血晕、产后痉病、产后发热、产后小便不通、产后小便淋痛、产后腹痛、产后身痛、产后恶露不绝、产后汗症、缺乳、产后乳汁自岀、产后抑郁、产后血劳等。 三、历史沿革历代医家把产后常见病和危急重症概括为:三病:病痉、病郁冒、大便难。三冲:败血冲心、冲胃、冲肺。三急:呕吐、盗汗、泻泄。 《张氏医通》:“败血上冲有三,或歌舞谈笑,或怒骂坐卧,甚者逾墙上屋,口咬拳打,山腔野调,号佛名神,此败血冲心,多死。···若饱闷呕恶,腹满胀痛者曰冲胃。···若面赤呕逆欲死曰冲肺。···大抵冲心者,十难救一;冲胃者,五死五生;冲肺者,十全一二”。“产后诸病,惟呕吐、盗汗、泻泄为急,三者并见必危”。 四、病因病机亡血伤津元气受损瘀血内阻外感六淫或饮食房劳所伤产后的病机特点:多虚多瘀 1亡血伤津—分娩用力、出汗、产创、岀血元气受损—产时用力耗气,产后操劳过早,或失血过多,气随血脱。 瘀血内阻—分娩创伤,脉络受损,血溢脉外,离经成瘀。或感受寒热之邪。或胞衣、胎盘残留。外感六淫或饮食房劳所伤—产后百脉空虚,易感外邪。 五、诊断1以四诊为基础,进行八纲脏腑气血辨证2依据产后生理、病因病机特点3重视产后三审 先审小腹痛与不痛,以辨有无恶露滞;次审大便通与不通,以验津液的盛衰;再审乳汁的行与不行和饮食多少,以察胃气的强弱。 六、产后病的治疗原则:勿拘于产后。亦无忘于产后。合理运用扶正、祛邪、化瘀的方法。 治疗三禁:大汗、峻下、通利小便。禁大汗以防亡阳;禁峻下以防亡阴;禁通利小便以防亡津液。对产后危急重证,应中西医结合治疗。 《景岳全书·妇人规》:“产后气血俱去,诚多虚证。然有虚者,有不虚者,有全实者,凡此三者,但当随证随人,辨其虚实,以常法治疗。” 产后病的调护慎起居适寒温节饮食适劳逸畅情志禁房事勤清洁产伤及时修复妊娠病调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