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4 MB
  • 2022-04-29 17:24:03 发布

2017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附教学计划】

  • 13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2017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全册教案目录教学计划31.草原72*丝绸之路133.白杨16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21口语交际习作一265.古诗词三首286.冬阳、童年、骆驼队367.祖父的园子388.童年的发现409.儿童诗两首44口语交际习作二4810、杨氏之子5011.晏子使楚5312.半截蜡烛5713.打电话60口语交际·习作三6314、再见了,亲人6515.金色的鱼钩7116桥7517梦想的力量80口语交际习作四8318.将相和8619草船借箭9020景阳冈9621.猴王出世100口语交际习作510222人物描写一组10523.刷子李10924金钱的魔力112口语交际·习作七114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11726威尼斯的小艇12127*与象共舞12528彩色的非洲128口语交际习作八132第133页共133页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本班共有学生人,其中男生人,女生人。绝大部分学生的语文成绩比较稳定,10人左右的成绩很不理想,时有不及格的现象发生,这与他们的基础差、家庭不和、学习习惯差有着密切的关系。本学期仍将写作、阅读作为重中之重,尽心辅导,力求质量为先,面向全体学生。以训练促思维,促进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二、教材分析:(一)教材结构:本册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分别是:第一组“走进西部”,第二组“永远的童年”,第三组“语言的艺术”,第四组“他们让我感动”,第五组“中国古典名著之旅”,第六组“走进信息世界”,第七组“作家笔下的人”,第八组“异域风情”。全册共有课文28篇,精读和略读各14篇。这七组教材,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在每组课文之后设“词语盘点”。其中“读读写写”的词语,是由会写的字组成的,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的词语,只要求认记,不要求书写。一些课文的后面还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共安排了五次“资料袋”,两次“阅读链接”。全册还编排了8篇选读课文,并附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200个字。至此,完成小学阶段认识3000个常用字的识字任务。生字表(二)是要求写的150个字,至此累计写字量为2300个。(二)教材特点:1、加强目标意识,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学习目标2、教材内容在丰富人文内涵、拓宽题材体裁方面,继续作出努力;在发挥语文教科书育人功能方面,进一步加强3、专题设置更加灵活,编排形式在继承中又有发展4、导学和练习系统地设计,更好地发挥导学、导练的功能5、顺应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口语交际习作”的类型发生一定的变化6、在“综合性学习”中,指导学生设计和开展语文学习活动,引导探索和研究的过程,提高语文综合运用的能力(三)单元重点、难点第1单元:一是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和搜集资料了解西部,激发热爱西部的情感;二是引导学生学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语言的表达效果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提高理解语言的能力,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三是引导学生了解文章一些比较简单的、适于他们接受的写作方法,并试着将这些写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第2单元:一是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童年时光的珍贵,丰富情感体验,更深切地感受正在经历着的童年生活;二是通过对比阅读,领悟文章的一些表达方式;三是丰富语言积累;四是交流和描绘自己的童年生活。第3单元:一是让学生通过读书感受精妙语言的魅力,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二是通过对不同体裁文章的阅读,了解不同体裁文章表达方式;三是引导学生积累优美的语言。第4单元:引导学生潜心读书,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体会作者的情感脉络和表达方法,继续培养学生的速读能力。第5单元:让学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第133页共133页 第6单元:引导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信息世界,感受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体会信息在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作用,学习搜集和处理信息,初步学会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第7单元: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第8单元:一是要抓住主要内容,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特点,增长见识;二是要揣摩作者是怎样写出景物、风情特点的,学习运用作者的写作方法;三是要注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四是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各自条件,通过多种途径尽可能多地搜集资料,以丰富对异域风情的感受。三、教学目标:(一)识字与写字教学本册识字200个,写字150个,把字写端正。在强调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可适当要求提高写字的速度,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二)阅读教学1、继续加强阅读基本功的训练。2、发现语言规律,学习表达方法。3、把握每个单元丰富的人文内涵,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落到实处。(三)口语交际教学1、激发兴趣,引起学生交流的欲望,体现双向互动。2、不断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四)习作教学1、进一步明确小学生作文的性质。小学生作文的性质是练笔,是习作,不是创作。2、培养观察、思维、表达三种能力。(五)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要提高学生策划、规划自己学习的能力,用多种途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四、教学措施:(一)识字与写字教学1、对于生字新词,要及时听写检测。2、鼓励快速浏览,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的意思,3、在强调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应适当提高写字的速度,并养成良好写字习惯。(二)阅读1、在以前的基础上,继续加强阅读基本功训练。2、阅读教学中,要注意表达方法的学习和积累。3、教师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三)口语交际1、首先要激发学生兴趣,2、要创设特定的情境。创设情境要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情境的创设要真实、有意义,体现学生实际交际的需要,让学生了解在不同的场合、针对不同的对象,围绕不同的目的,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二是考虑到儿童的年龄特点,情境的创设还要注意趣味性,要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激发学生。3、要体现双向互动。交际的过程并不是要学生一个一个挨着说的过程,而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要在互动中使交流逐步深入。4、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如,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说话要使用礼貌用语;要针对不同对象,文明地进行交际。(四)习作1、进一步明确小学生作文的性质。小学生作文性质是练笔,是习作,不是创作。第133页共133页 2、作文指导从内容入手,作文讲评重在激励。作文指导,要从内容入手,首先解决写什么的问题,使学生都找到想写、要写的内容。“放”开了,学生就有东西写。再就是讲评的时候,要概括全班此次作文的优点与成绩,肯定大多数同学的努力和进步。使每个学生通过讲评看到成绩与进步,享受习作成功的快乐,更真切地懂得应当怎样写。3.观察、思维、表达三种能力结合起来培养。4、加强平时练笔的指导。(五)综合性学习1、阅读单元导语,激发学习兴趣。2、阅读前四篇阅读材料,了解信息改变着我们的生活。3、根据主题,搜集有关信息,并写报告。五、教学时间安排:周次日期具体内容周课时备注1教师开学会议、学生报到、领书21、草原22、*丝绸之路13、白杨2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163口语交际.习作一4回顾 拓展一2645、古诗词三首26、冬阳童年骆驼队27、*祖父的园子18、童年的发现1658、童年的发现19、*儿童诗两首1口语交际.习作二466回顾 拓展二210、杨氏之子211、晏子使楚26712、*半截蜡烛113、*打电话1口语交际.习作三468回顾 拓展三214、再见了,亲人215、*金色的鱼钩116、桥16清明节放假一天916、桥117、*梦想的力量1口语交际.习作四4610回顾 拓展四218、将相和26第133页共133页 19、草船借箭21120、*景阳冈121、*猴王出世1口语交际.习作五4612回顾 拓展五2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3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16五一放假一天13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322、人物描写一组223、*刷子李161424、*金钱的魔力1口语交际.习作七4回顾 拓展七1615回顾 拓展七1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226、威尼斯的小艇227、*与象共舞161628、*彩色的非洲1口语交际.习作八4回顾 拓展八1617回顾 拓展八1机动5618总复习6619总复习6620期末考试第133页共133页 课题1.草原教学内容第2页——第五页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2.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二自然段。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并感受内蒙古草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4.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教学重点认识4个生字,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背诵第一、二自然段。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预习要求认识字词,熟读课文。学法指导自读||分角色读,小组合作交流,谈谈对草原的感受.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组织学生讨论..教具准备搜集有关草原的风光、资料。教学课时两课时1.草原课题1.草原教学内容第2页——第五页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2.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二自然段。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并感受内蒙古草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4.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教学重点认识4个生字,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背诵第一、二自然段。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预习要求认识字词,熟读课文。学法指导自读||分角色读,小组合作交流,谈谈对草原的感受.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组织学生讨论..教具准备搜集有关草原的风光、资料。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行为学习行为备注第133页共133页 1.学生自读,说说学习本组课文要注意些什么? 要把握主要内容,还要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的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 2.这节课我们首先走进西部草原,去内蒙古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风俗民情。一、新课导入 1.欣赏音乐《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这是一首歌唱草原的歌,听了之后,你有什么感受?你去过草原吗?你对草原有哪些了解?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草原的资料。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草原的文章,板书课题:1草原我们和作家老舍一起,走进内蒙古大草原,去领略那里美丽的风光和独特的民族风情。3.【简介作者】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代表作有《骆驼祥子》。二、检查预习,理清课文条理1.检查生字认读情况以及课文朗读情况。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草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能用一个字概括出来吗?(板书:美)师:草原的美主要体现在哪两个方面?(板书:风光(景色)美人情美) 师:被誉为“人民艺术家”的老舍先生,是如何把草原的美妙风光展现出来呢?现在,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这一段文字,可谓描绘草原美景的经典之作了。三、品读课文,感受草原的风光美1.学生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指名展示读。学生自读,说说学习本组课文要注意些什么?欣赏歌曲,思考问题。生字认读,要求读准字音.默读课文,思考:草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学生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指名展示读第133页共133页 2.师:这段文字非常优美,读着读着,让人仿佛置身于辽阔的大草原之中。说说你觉得哪些语句写得美?品读句1:“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词语比较:“空气是那么(清鲜、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晴朗)。”出示草原图片体会清鲜、明朗的准确。品读句2:“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出示草原图片理解“一碧千里”。积累词语:你能否说一些四个字的表示“绿”的词语来?(郁郁葱葱、苍翠欲滴……借机理解“翠色欲流”意思。)品读句3:“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出示草原图片体会“柔美”的感觉。 知识拓展:中国画(按照范围来分;分为人物画、花鸟画、山水画。笔墨纸砚是中国画的工具,中国画的技法分为工笔和写意,中国画的线条美、构图美、章法美,所表达出来的意境美、形式美、艺术美。) 品读句4:“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说话练习:用“既……又……”说一句话,能连用两次更好。品读句5:“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学生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句子。读句子。读句子。第133页共133页 句子比较: ①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②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通过句子比较,引导学生体会这一句看似写骏马和大牛的,实际上是写作者自己的感受,因为作者被草原的美丽景色陶醉了,所以他感到周围的一切事物也同他有一样的心情。 师:不同的心情对周围环境会有不同的感受,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感受?如果此时你就置身于草原之中,你会怎么做?想象画面欣赏音乐《天堂》 3.师小结:从天到地,从小丘到羊群,到骏马、大牛,草原的无限乐趣令人愉快,令人惊叹,令人回味无穷。让我们一起仔细品味、用心赏读吧。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4.师:多么优美的景色,多么生动的语言,让我们把这一切永远印记在脑海之中吧,请同学们练习背诵第一段。读句子。句子比较。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练习背诵第一段。第二课时教学行为学习行为备注 一、复习引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老舍先生的《草原》。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作者围绕草原写了哪两部分内容?(草原景色美,草原的人美)欣赏草原风光图读课文。第133页共133页 师:草原独特的风光,孕育了具有独特性格的蒙古族人民。现在我们就走入草原,走进蒙古包,去了解那里的民族风情。二、品读课文,感受草原之“大”1.作者初入草原欣赏了草原美丽的风光,还感受到了草原另一个特点,请你快速浏览第二自然段,用一个字概括出来,并说说你是从哪个句子、哪个词中体会到的?2.品读句子。 出示:“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①你怎样理解“洒脱”?(本指言谈举止等自然,不拘束。文中指草原辽阔平坦,在开车时可以随心所欲,而不必担心有什么危险。)②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三、品读课文,感受草原人情之美。1.师:草原的美景,令人陶醉;行车的洒脱,令人向往;而草原的民族风情,更是令人难忘。让我们跟老舍一道,走进蒙古包,去会会蒙古同胞。 2.自由读课文2—5自然段,边读边想:草原人民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如果要你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你会用哪个词?(板书:热情好客)3.品读课文,从课文的哪些词句中可以体会到草原人民热情好客?4.交流讨论。有感情朗读课文。思考:草原的特点。读句子。思考:你怎样理解“洒脱”?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默读课文,感受草原人情之美。自由读课文2—5自然段,边读边想交流讨论。第133页共133页 句1: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出示图片体会“襟飘带舞”——师:瞧,热情好客的草原人民,身着节日的盛装,骑着骏马,从几十里外飞奔前来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体会写法:在这里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将飘舞的衣襟衣带比作彩虹,不仅形似而且神似。 句2:奶茶倒上了,……手抓羊肉。……敬酒──回敬──再回敬”、“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还表演了精彩的节目。 师:草原人民热情款待远方的客人。与客人一起联欢,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太阳已经偏西,可是谁也不肯走。这真是“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体会句意:这句话的意思:是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大家站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师:这句话既是全文的中心句,也是作家情感的集中体现,同时也给读者以回味的余地。是呀,从迎客、联欢到话别,处处洋溢着“蒙汉情深”;千里草原,芳草萋萋,举目皆是诗情画意,所以才让人留连不已,难分难舍。四、总结全文,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 1.课文具体写了作者见到的草原美景和草原人民热情款待客人的情景。草原的静态美和蒙古族人民欢迎客人、款待客人,热情欢腾的动态美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在写作时也可以学习作者的这种表达方法。 小组交流讨论。小组交流讨论。有感情地朗读相关段落与句子。第133页共133页 2.草原的美丽风光让我们深深陶醉,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更使我们深受感动。我们真心希望蒙汉两族人民的深情厚谊永存,也祝愿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永远和睦。让我们齐声朗读课文的最后一句话作为我们这堂课的结束语作业1.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2.记忆本课生字新词。3.完成本课练习。4.预习《丝绸之路》板书设计辽阔碧绿景美草原热情好客蒙汉情深人更美教学后记检签记录课题2*丝绸之路教学内容第六页——第九页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西部灿烂的历史,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3.感受丝路的美丽风光,激发了解西部历史的兴趣;交流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理解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教学难点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了解西部历史的兴趣,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第133页共133页 预习要求解决字词,初步理解课文。学法指导自读,自悟,想象画面,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课文重点句.教学方法让学生自读,自悟,想象画面,组织学生交流。教具准备搜集有关丝绸之路的资料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行为学习行为备注一、新课导入 1.师:有一条路,它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向西一直延伸到罗马。出示地图教师根据地图讲述。 师:这条路,承载了无数的驼队与商旅;这条路,传播了东西方的古老文化;这条路,传承了东西方的友谊与文明。它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通道。这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今天,让我们随着一座古朴典雅的巨型石雕,穿越时空一起认识丝绸之路. 2.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课文1.指名轮流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解答上课开始提出的简单问题。师: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开辟了这条丝绸之路。这条路在历史上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它在沟通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方面具有什么样的重要价值呢?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在文中找到依据。三、精读课文,交流体会出示探究问题问题:丝绸之路在东西放物质文化交流方面具有什么样的价值?1.认真读课文,探究问题。齐读课题。轮流读课文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在文中找到依据。1.认真读课文,探究问题。2.交流体会。第133页共133页 2.交流体会。句1:“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从这个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因为有了这条路,从此,两过人民友好往来,互赠礼品,进行经济、贸易与文化的交流。)3.默读课后“资料袋”。同学交流搜集到的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师:老师也有一个小小的资料和大家交流。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执政官恺撒,穿着中国丝袍进入剧场,轰动一时,因此古罗马出现了中国丝绸的热效应。从此以后,罗马城内的豪华市区内就设有专售中国丝绸的店铺。而当时中国的丝绸,全部都是经过丝绸之路进入罗马城内的,而这条路的开辟者就是张骞。4.齐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说说你有什么体会?四、总结全文。古代的丝绸贸易,骆驼与商旅的情形,我们没有机会再看到。而现在矗立在西安市玉祥门外的巨型石雕,在默默地给我们讲述着丝绸之路上那古老而美丽的故事。这是古老的中国西部地区的发展史,而今我国西部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同学们有兴趣,课后可以去做个了解。读课文同学交流搜集到的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齐读课后“资料袋”交流搜集到的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齐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作业同学们而今我国西部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有兴趣课后可以去做个了解.抄写优美语句;背诵第一自然段.板书设计丝绸之路_______是一条伟大的路。 第133页共133页 教学后记检签记录课题3.白杨教学内容第十页——第十三页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戈壁、清晰”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3.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4.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教学重点认识本课6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教学难点抓住重点语句,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掌握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预习要求自学生字,熟读课文,提出质疑。学法指导读、议.相结合,掌握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教法指导引导学生读、|议.教具准备白杨的图片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行为学习行为备注一、新课导入 1.祖国西部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有灿烂的历史文化,更有那茫茫的大戈壁。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板书:白杨去了解生长在戈壁滩上的白杨。2.齐读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保留两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写白杨?难道只是为了介绍它吗?)齐读课题第133页共133页 二、检查预习,理清课文条理 1.指名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白杨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请找出书中的句子来回答。理解句子:浑黄一体,都是浑浊的黄色,分不出界限。文中指隔壁自然环境的恶劣,没有山没有水没有人烟,只有漫天黄沙,连天和地的界限也无法分清。 感情朗读: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3.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课文中的三个问句,用“——”画出来。 三、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出示三个问句①从哪儿看得出列车在前进呢?②为什么它那么直,长得这么大? ③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 师:默读课文,思考这三个问题,看能否在文中找到答案,把解决不了的问题做个记号,呆会提出来大家讨论。 2.交流讨论,并朗读相关段落。 讨论问句1:那就是沿着铁路线的一行白杨树。每隔几秒钟,窗外就闪过一个高大挺秀的身影。 感悟体会:闪过的白杨树说明列车在飞驰。 理解词语:高大挺秀,高大笔直,挺拔秀丽超出一般。文中用来形容茫茫戈壁上的白杨树,在那样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仍能够长得如此高大,令人赞叹。 讨论问句2: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出示白杨图片再一次体会白杨树的高大挺秀,高大笔直。讨论问句3: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理解词语:表白,解释说明。感悟体会:这是一个设问句。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指名回答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画出中的三个问句。 1.默读课文2.交流讨论,第133页共133页  师:爸爸不仅仅在介绍白杨,他还在表白着自己的心。他在表白着自己什么样的心呢?下节课继续讨论。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行为学习行为备注一、复习引入。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爸爸在介绍白杨的同时,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那么白杨究竟有什么特点?爸爸又在表白着自己怎样的心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二、精读课文,品读感悟1.默读课文,用~~画出描写白杨特点的句子。 出示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①仔细读这段话,说你体会到了白杨的哪些特点?特点一:直、粗壮(板书:高大挺秀);特点二:哪儿需要它,就在哪儿生根发芽(板书:无私奉献);特点三:不怕风沙雨雪,不怕干旱与洪水(板书:生命力强)。②师:从这段话中可以体会到作者对白杨树的赞美,可是爸爸只是在赞美白杨吗? 不,他还在赞美具有白杨精神的人。那就是像白杨一样无私奉献、坚强、不怕困难的人。师:课文中指的是什么人?(板书:边疆工作者)③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全班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读准字音.画出描写白杨特点的句子。.指名回答有感情地朗读板书出的词、句。第133页共133页 2.父亲其实是在通过介绍白杨来表白自己的心。父亲表白的是什么样的心呢?(板书:扎根边疆建设边疆)你从哪儿体会到的?3.对于父亲的表白孩子们能理解吗?(不理解)他们只知道些什么?出示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还要坐几天汽车。师:那他们不知道什么?(学生自由阐述)引读课文。他们只知道——。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要在新疆工作。只知道——不知道为什么要接他们到新疆去念书。只知道——不知道爸妈为什么要到这么远的地方工作。师:你知道父亲为什么父亲要到这么远的地方工作吗?为什么父亲要把我们接到新疆去念书?(希望我们能适应边疆的生活,长大能为建设边疆出力。)师:父亲的心愿能实现吗?从哪儿看出来的?4.出示: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迎着风沙成长起来。①“高大的白杨”指什么?“迎着风沙成长的小树”指什么?(作者用小白杨的茁壮成长,来暗示在父母的影响教育下,孩子们一定能够像白杨那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成为祖国建设需要的人。)②感情朗读相关段落。三、总结全文,体会写法 1.课文表面上是写白杨的,实际上是借白杨来赞美具有白杨精神的人——无私奉献,不怕困难,顽强的边疆工作者们。这种表达方法就是(板书: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全文没有直接歌颂这些无私奉献的建设者,而是将戈壁上高大挺秀的白杨与扎根边疆的建设者形象逐步交融在一起。 1.默读课文交流讨论,朗读出示的句子。感情朗读相关段落第133页共133页 2.全文人物的描写也非常传神。主要抓住了人物的语言、神态来描写。请默读课文,圈出描写人物神态的词语,想想:这些词语是描写谁的?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出神沉思——微笑严肃——沉思微笑师:从父亲神态的变化,我们可以体会到父亲心情的变化。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第一次因为父亲看到车窗外高大挺秀的白杨树触景生情,想到环境,想到战友,浮想联翩;第二次因为听到孩子的争论是那么天真幼稚。同时他在借树喻人,抒怀言志;第三次是由树想到了子女,从自己想到孩子的未来,想到孩子们也将扎根边疆,为事业后继有人而感到欣慰。3.分角色朗读全文。思考:诗中的“我们”指的是谁?他们与课文中的父亲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师:这些地质队员们与边疆建设者们一样,具有服从需要、建设祖国的奉献精神。2.其实在我们的身边,在祖国的建设事业中有许许多多像文中爸爸那样的人,他们服从祖国的需要,为祖国甘愿奉献了自己的一切。默读全文描写人物的语言、神态的句子。吗j分角色朗读全文作业课后同学们可去阅读茅盾的《白杨礼赞》,杨朔的《荔枝蜜》,陶铸的《松树的风格》等文章,进一步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板书设计戈壁滩上的白杨浑黄一体高大挺秀借物爸爸心中的白杨不择环境坚强白杨爸爸眼中的白杨直高服从需要,扎根边疆喻人第133页共133页 教学后记检签记录课题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内容第14页——第16页教学目标1.默读全文,了解青藏铁路是一条怎样的铁路,建设者在修建中遇到了哪些困难。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建设者对修筑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满腔热情。3.认识本课14个生字,搜集和交流青藏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相关资料教学重点了解青藏铁路是一条怎样的铁路,建设者在修建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感受新一代建设者遇到的困难以及克服困难的艰巨与顽强毅力。教学难点理解冰碴子、冻土区、高原缺氧、混凝土喷射等术语的含义。预习要求熟读课文,根据收集的资料理解课文。学法指导自读、分角色读、小组合作交流,谈谈对拉萨的了解。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组织学生讨论..教具准备青藏铁路有关资料图片,西藏风光图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行为学习行为备注一、《天路》引读  1.师:同学们,听过《天路》这首歌吗?来,随着这动听的歌声,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青藏铁路。播放《天路》。1.学生欣赏歌曲《天路》。第133页共133页 2.师:这就是青藏铁路,1958年,在毛主席的关怀下开工,但是半个世纪过去了,这条铁路还没有进入西藏,直到今天,西藏依然是中国惟一不通铁路的省份。这到底是为什么?是什么困难阻挡了这条铁路的前进?请同学们跟着筑路工人走进青藏铁路施工现场,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想画面,你看到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二、初读感受  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检查个别难读的字音是否读准。如械(xiè),不读jiè“狰狞”读准后鼻韵。  2.师:读着课文,想着青藏铁路的施工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心里有什么感受?  3.师:这是一条艰难的铁路,(师生补充资料,青藏铁路要经过海拔4767米的昆仑山,要经过海拔4000米以上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全长1142公里,要经过550公里的永久性冻土区。解释冻土区:一年四季覆盖着坚硬的冰,有些坚冰厚度达一百多米,是高原地区修建铁路遇到的最大难题。)而风火山是最难的难题,但是最终,这只巨大的拦路虎却一次次低下了高傲的头。  4.(出示句子:“这只巨大的拦路虎一次次低下了高傲的头。”)你们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1)为什么说风火山是只巨大的拦路虎?(因为这里有三大难关:多年冻土区,恶劣天气,极度缺氧) (2)为什么风火山一次次低下了高傲的头?  ①因为科技人员找到了喷射混泥土的最佳温度,制服了冻土区。  ②因为青年突击队员顶住了恶劣的天气,继续顽强的工作。  ③因为科技人员建起大型制氧站,攻克了极度缺氧难关。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读准后鼻韵。2.学生自由交流3.生听。4.读出示句子:“这只巨大的拦路虎一次次低下了高傲的头。”生回答你们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第133页共133页   (3)你们说这是一批什么样的建设者?(勇敢的、坚强的、智慧的,不怕苦不怕累……)  (4)是啊,他们的确是一批勇敢坚强、充满智慧的青年突击队员。你们谁想成为这样的一名突击队员?我们就请这位突击队员来读1~2自然段,要读出你们的决心来。  (5)同学们,让我们也象这位突击队员一样“严阵以待”,准备迎接风火山的挑战。(齐读1~3自然段)  5.师读:“然而,一次次爆破,……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1)西方的媒体说明了什么?  (2)他们认为不可能,那你们认为可能吗?  (3)我们的青年突击队员是如何把外国人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的?让我们把自己当作中央电视台的一名记者,走进工地,去采访筑路工人攻克风火山的艰难历程。  三、读后采访  1.合作要求:  (1)自己边读边画,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工程的艰难和建设者的勇气与智慧。  (2)根据采访提纲上的问题提示,把自己的同桌当作青年突击队员互相采访。  (3)按“冻土区”“恶劣天气”和“极度缺氧”分成三个事件,做三次报道。  2.采访提纲  (1)你们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  (2)这些困难给你们造成了什么影响或者后果?  (3)你们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5.师读:“然而,一次次爆破,……是根本不可能的事!”生思考:(1)西方的媒体说明了什么?(2)他们认为不可能,那你们认为可能吗?(3)我们的青年突击队员是如何把外国人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的?让我们把自己当作一名记者,走进工地,去采访筑路工人攻克风火山的艰难历程。1.小组合作,交流探讨。第133页共133页   四、现场报道  1.攻破“多年冻土区”。(结合看课件中的图)  (1)请学生解释“下马威”。(2)其他人通过读句子理解“下马威”。  ①什么是下马威?  ②风火山给青年突击队员什么下马威?  ③这些下马威可能给工人和工程带来什么危害?  ④但是,这一切难得倒我们的筑路大军吗?为什么?  (3)是的,因为这群勇敢坚强的青年突击队员心中装着一个坚定的信念:“把铁路修到拉萨去!”(齐读第7自然段)  2.克服“恶劣天气”。  (1)请学生想象“七零八落”“不翼而飞”和“劈头盖脸”是什么样子。  (2)导读第8自然段前5句(老师读前半句,学生跟读后半句,强调突出作用)  (3)看图,想象工人们在这样恶劣的天气面前可能会怎样?  (4)是啊,房子吹倒了,屋顶掀翻了,头砸破了,脸流血了,冷啊!疼啊!可是,当队员们想到西藏人们贫困的日子和迫切的期待,他们咬紧牙关,在心里一遍一遍地呼喊:“把铁路修到拉萨!”(齐读两遍)  3.解决极度缺氧。  (1)请学生解释什么是“杯水车薪”?为什么会杯水车薪?  (2)看图,想象工人背着氧气瓶在隧道里工作是什么样?(1)请学生解释“下马威”。(2)其他人通过读句子理解“下马威”。(3)(3)齐读第7自然段.(1)学生解释想象“七零八落”“不翼而飞”和“劈头盖脸”是什么样子?(2)读第8自然段前5句。(3)看图,想象工人们在这样恶劣的天气面前可能会怎样去面对。第133页共133页   (3)胸闷,头痛,呕吐,四肢无力……生命受到严重威胁,这是多么可怕的难关啊!但是建筑大军硬是让风火山,这只巨大的拦路虎一次次低下了高傲的头。为什么?他们的胜利依靠的是什么?  ①是工人们的勇气和毅力。  ②是科技人员的智慧。  ③是党中央的关怀。  ④是西藏人们的支持。…… (4)因为,“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是铁路工人的坚强决心,也是全国人们的共同心愿。同学们,带着全国人民的心愿,让我们大声地呼喊出铁路工人的决心。(齐读10~11自然段)  四、总结升华  1.(出示最后一个句子:青藏铁路这条“铁龙”在不断地向前,向前,拉萨已经遥遥在望……)从最后的省略号里,你们读懂了什么?(介绍青藏铁路最新进展:工程进展顺利,全线路基、桥涵、隧道等主体工程基本完成,累计铺轨743公里,今年年底铁轨将铺到拉萨,明年7月进行列车试运行。届时将开通拉萨至西宁、北京、成都、上海、广州等多条线路,并装备当今世界最豪华的旅游列车。到那时,从拉萨乘座火车到北京,仅需48小时。)  2.想不想坐上这趟列车去拜访神秘的青藏高原?来吧,跟老师一起踏上这段神奇的天路。(播放韩红的《天路》。)(4)、齐读两遍“把铁路修到拉萨!”3.思考:他们是怎样解决极度缺氧问题的?(1)请学生解释什么是“杯水车薪”?为什么会杯水车薪?(2)想象工人背着氧气瓶在隧道里工作是什么样的?生解释:①是工人们的勇气和毅力。②是科技人员的智慧。③是党中央的关怀。④是西藏人们的支持。(4)同学们,带着全国人民的心愿,让我们大声地呼喊出铁路工人的决心。齐读10~11自然段。1.齐读:青藏铁路这条“铁龙”在不断地向前,向前,拉萨已经遥遥在望……思考:从省略号里,你们读懂了什么?第133页共133页   3.同学们,为了建设这条铁路,40多万各族同胞远离亲人朋友,奋战在这荒凉恶劣的高原,多少年轻的生命永远地长眠在皑皑的雪山下,还有多少人奉献着自己的热血和青春,但是正因为有了他们的付出,才可能彻底改写西藏不通铁路的历史,西藏才可能真正走向繁荣富裕。  4.面对着这样一群铁路工人,你想对他们说什么?(写下来)2.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欣赏,韩红的《天路》。3.生听。4、小练笔。面对这样一群铁路工人,你想对他们说什么?作业 交流搜集到的关于青藏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相关资料板书设计教学后记检签记录课题口语交际习作一教学内容第18页——第20页教学目的1、策划一次“手拉手”活动,商量、讨论活动的方案。第133页共133页 2、能通过书信的方式与他人沟通,并把“手拉手”活动开展下去。3、能在信中把自己对活动的打算做具体清楚的描述。教学重点能通过书信的方式与他人沟通,并把“手拉手”活动开展下去。教学难点策划一次“手拉手”活动,商量、讨论活动的方案。预习要求收集家中的信件了解书信的内容及信封的格式。学法指导同学间互相交流,再大胆说。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多说多练。提高学生说话的能力。教具准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口语交际)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二、合作讨论,汇集精华三、选择方案,付之行动谈话:你希望自己有一个在远方的同龄朋友吗?那如何才能联系上呢?1、联系上以后,我们可以开展哪些活动呢?同学合作讨论,策划活动方案。2、老师到各组听取方案,参与讨论、合作。3、全班交流活动方案:1、同学们逐一讨论刚才提出的方案,选择最可行的活动。2、走好第一步:确定对象,用书信建立联系。交流汇报:打电话、写信等方法讨论、汇报:小组内轮流说话.第二、三课时(习作)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上节课我们已经讨论过活动的方案了,今天就开始行动,第一步——第133页共133页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二、讨论内容,激发写作灵感三、动笔写作,开启心扉写信,建立联系。信的内容包括哪几方面?教师巡视让对方了解自己的情况(学习、生活,生活的小环境、大环境)把自己班级策划的方案详细地进行介绍。希望以后能如何进一步地相互了解。想了解对方的哪些情况。开始写作,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修改。作业作文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检签记录第133页共133页 课题5.古诗词三首教学内容第22页——第25页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正确、流利朗读、背诵古诗。2.理解词中字词的意思以及整首词的意思。3.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教学重点学会本课7个生字,正确、流利朗读、背诵古诗。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牧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思想感情。预习要求熟读诗词,初步理解诗意。学法指导自读、小组交流、边读边想、背诵。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朗读、看图、查阅资料、理解诗词大意,重点训练学生有感情吟诵,并在读中体会、理解。教具准备了解作者的生平,搜集、背诵以前学过的他写的古诗。教学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行为学习行为备注(一)介绍诗人,激发兴趣大家听说过“八仙过海”的故事吗?谁知道“八仙”是哪八个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牧童》相传就是八仙中的“吕洞宾”写的。吕洞宾到底是不是神仙我们不知道,但历史上确实有吕洞宾其人,他原名叫做“吕岩”,是唐代人。吕岩考过科举,做过县令。后来唐代暴发了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时局动荡,吕洞宾就带家人躲入山中修道。最后不知去向,传说他已经得道成了神仙。(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自由读古诗,读通顺,读流利。2.小组齐读古诗、互评、互相正音。生边听边思考。第133页共133页 (注意强调“蓑”字的读音和写法)3.再自由读诗,把不理解的词语勾画出来。4、学生反馈并质疑。(师适时板书并回答学生的质疑)铺,铺开。弄,逗弄。饱饭,吃饱了饭。蓑衣:棕或草编织的外衣,用来遮风避雨。卧月明:躺着观看明亮的月亮。(三)再读古诗,交流学习1.再读古诗,利用工具书和学习资料进行“小组学习”。2.反馈:你读懂了什么?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出各诗句的意思: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晚风中隐约传来三四牧童声悠扬的笛声。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黄昏时分。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的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4.全班齐读此诗。(四)想象画面,体会情感1.教师朗读,学生闭目想象。2.学生反馈,把所想象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3.学生朗读,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4.体会到什么,迅速写下来,与小组同学交流。5.全班交流所体会到的思想感情,教师加以引导:(诗人向往宁静淡泊,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生活。)(五)感情朗读,背诵古诗1.自由读诗,带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思想感情朗读。1.自由读古诗,读通顺,读流利。2.小组齐读古诗、互评、互相正音。3.再自由读诗,把不理解的词语勾画出来。4、学生反馈并质疑。(师适时板书并回答学生的质疑)1、再自由读诗,小组进行自主学习,交流讨论。,2、学生回答,你读懂了什么?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出各诗句的意思。学生齐读诗意。4.全班齐读此诗。1.教师朗读,学生闭目想象2.学生把所想象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3.学生朗读,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第133页共133页 2.比赛读诗,单个比,小组比,男女生比。(教师适当点拨抑扬顿挫)3.全班一起诵读全诗。4.体会到什么,写下来,与小组同学交流。1.自由读诗,带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思想感情朗读。2.比赛读诗,单个比,小组比,男女生比。3.全班一起诵读全诗。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行为学习行为备注(一)激趣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写儿童的诗,这节课我们还要学习另外一首写儿童的诗。和前一首诗有所不同的是,前一首《牧童》只写了一个小孩子,而这首诗中写了两个十分顽皮的小孩子。你们想知道他们怎样顽皮吗?想,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杨万里写的《舟过安仁》(板书课题)(二)自读感知,理解诗句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注意强调读准字音:篙、棹)2.小组赛读,看谁把这首诗读得最准,最流利。3.自读理解,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诗句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句子。生听并背诵《牧童》这首诗。1.自由朗读,,读通、读正确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篙、棹第133页共133页 4.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诗句、解决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巡回指导)篙:撑船用的竹竿或者木杆。棹:船桨。怪生:怪不得。遮头:为头部遮挡住风雨。使风:借助风的力量。5.汇报交流,小组指派代表交流,疏通整首诗的意思。(一只小渔船里坐着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划船用的篙和桨,而撑开了一把伞。难怪他们会在没有下雨的时候打伞,原来是想借助风的力量来驶船。)(三)再读感悟,以画悟情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想象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小组内交流,互相说说你所想象的画面。3.请学生描述画面,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4.请学生用彩色笔把想象的画面画出来,再把想对两个顽皮的孩子说的话写在下面。(诗中两个孩子的顽皮举动,肯定会让学生有话想说,把这些话写下来,老师加以点拨就是思想感情)5.汇报展示:展示部分学生的画,并让学生加以解说。(以伞借风力让船行驶,肯定是行不通的,但这种举动却反映了两个孩子的聪明和顽皮,同时诗人对两个顽皮孩子的喜爱和赞赏。)(四)感情朗读,背诵古诗2.小组赛读,看谁把这首诗读得最准,最流利。3.自读理解,借助课后注释理解诗句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句子。4.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诗句、解决不理解的问题。5.小组交流,小组指派代表交流,疏通整首诗的意思。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想象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小组内交流,互相说说你所想象的画面。3.请学生描述画面,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4.请学生用彩色笔把想象的画面画出来,再把想对两个顽皮的孩子说的话写下来。5.学生加以解说,用彩色笔画的画面。1.感情朗读,带着顽皮、喜爱的情感自由朗读古诗。第133页共133页 1.感情朗读,带着顽皮、喜爱的情感自由朗读古诗。2.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3.诵读古诗。2.赛读、评读等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3.诵读古诗。作业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儿童的诗,下去请读给大家听听板书设计坐船中童真舟过安仁都张伞稚气是使风聪明教学后记检签记录第三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行为学习行为备注(一)导入,解题1.板书课题,读题。2.解题:“清平乐”是词牌名,并不是题目。词是诗歌的一个种类,因为句子长短不一,所以也称“长短句”。古代的词,都可以伴乐歌唱,词的曲调名称叫词牌。“清平乐”的“乐”要读成“lue”读课题。第133页共133页 清平乐本来是一种音乐歌曲,后来才用来当做词牌。“村居”才是这首词的题目,意思是“农村闲居的人家”。《清平乐村居》这首词是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的描写农村生活的著名作品。(二)初读,正音1.自由读词,注意读准字音。2.难字正音,引导学生读准:茅、檐、相、媚、翁、媪、亡赖、剥3.全班齐读,男女生赛读,同桌互读。4.且读且点评,读出韵律节奏。(三)再读,解意1.自由读文,自主理解词语意思2.自由汇报自己第一次读课文的收获,老师引导学生解释重点词语:茅檐:茅草搭的屋子。醉里:喝了酒后,微微有点醉意。吴音:吴地的方言。这里泛指南方方言。相媚好:彼此之间很亲密和睦的样子。翁媪:老翁、老妇人。锄豆:在豆田里锄草。无赖:音同“无赖”,这里指顽皮、可爱。3.小组合作,结合插图和注释,疏通句子意思屋檐低,茅舍小。小溪潺潺,岸上长满了茵茵绿草。一阵吴音,絮絮叨叨,还带着几分醉意,亲切,美好!这是谁家,一对白发苍苍,公公,姥姥。大儿子,在小溪东岸,豆地里锄草。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手艺可巧!小儿子,躺在溪边剥莲蓬,一个逗人喜爱的顽皮佬。4.再读全文,学生质难问疑(营造民主课堂,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争议之处,还可以展开讨论)1.自由读词,注意读准字音。2.难字正音,引导学生读准:3.全班齐读,男女生赛读,同桌互读。1.自由读文。2.自由汇报自己第一次读课文的收获,老师引导学生解释重点词语。3.小组合作,疏通句子意思第133页共133页 (四)精读、悟情1.教师范读,学生闭目想象画面。2.请学生自由谈所“看到”的画面。3.学生自由读,边读边悟。4.请学生自由谈所悟到的思想感情。安宁、悠闲、快乐、恬静、幸福的平淡农村生活让人陶醉使人向往。(五)熟读,成诵1.小组内互读,把所感通过朗读表现出来。2.全班朗读,注意表达思想感情。3.熟读成诵。4.再读全文,学生质难问疑1.教师范读,学生想象画面。2.请学生谈所“看到”的画面。3.学生自由读,边读边悟。4.请学生谈所悟到的思想感情。1.小组内互读。2.全班朗读,3.熟读成诵。作业背诵课文。默写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解释古诗词三首。板书设计茅草屋清平乐村居白发夫妻人情之美三儿生活之趣教学后第133页共133页 记检签记录课题6.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内容第26页——第30页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基本读懂课文,感受作者对童年的怀念之情。教学重点从作者忆童年生活的几个片断中体会童趣,感受作者的怀念之情。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最后两段。预习要求认识字词,读通课文,提出质疑。学法指导读、说、写相结合。教学方法引导、点拨、评议相结合。教具准备学生收集作者的相关信息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行为学习行为备注(一)、解释课题这个题目与我们平时学过的课文题目有何不同?(题目的三个词语中间有两个间隔符号)。老师读题目,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感受一下,在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在温暖的冬阳下,一群骆驼队从远处走来,驼铃声悦耳动听,童年的“我”站在旁边静静地看着。)学生齐读课题第133页共133页 这个题目把三种事物编织在一起,充满诗情画意,会令我们产生许多遐想。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童年发生的事往往充满稚趣,又很有意思,它们像一颗颗闪亮的珍珠收藏在我们的记忆里,今天就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回忆他那充满稚气的童年往事吧,齐读课题。(二)交流信息,简介作者与背景1.全班交流课前收集的相关信息。2.教师总结,出示:“冬阳下的骆驼队”是作者林海音女士童年记忆最深刻的一个画面。林海音女士根据在北京生活的点点滴滴写成了《城南旧事》一书,深受读者喜爱。《冬阳?童年?骆驼队》一文正是《城南旧事》这本书的序言。(三)初读课文,理清思路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①借助文中注音和工具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②思考:课文以什么顺序记叙了作者的童年生活?作者回忆了童年生活中的哪几个片断,分别在课文中的哪些自然段?(教师及时板书)①注意指导学生区分文中两个“嚼”字的不同读音。②课文以季节的推移为顺序记叙了作者的童年生活。作者回忆了童年生活中的这几个片断:先讲冬天“我”看骆驼咀嚼(4自然段);再讲了“我”关于骆驼系铃铛的想象(5—9自然段);然后讲冬春之交骆驼脱毛的情景(10自然段);最后讲夏天不见骆驼的影子(11—14自然段)。全班交流课前收集的相关信息。生自由读全班交流课文以什么顺序记叙了作者的童年生活?反复读第4自然段,细细地品味,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词句,简单地写出自己的体会感悟,然后带着自己的理解试着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本段。全班交流。第133页共133页 作业拓展延伸──进行小练笔。写出自己童年趣事。板书设计6.冬阳·童年·骆驼队学骆驼咀嚼(4)想象驼铃用处(5—9)想替骆驼剪毛(10)追问骆驼去处(11—14)} 对童年生活无限怀念教学后记检签记录课题7.祖父的园子教学内容第31页——第34页教学目标1.会认读“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圆滚滚”等词语,通过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2.仔细阅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出“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3.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作者当时的感受。教学重点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教学难点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预习要求按自学要求读通课文,理解课文。学法指导自读小组交流、边读边想。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阅读、看图、查阅资料、理解大意、重点训练学生有感情朗读并在读中体会、理解。教具准备预习课文、制作生字卡片。教学课时一课时第133页共133页 教学过程教学行为学习行为备注一谈话导入新课童年冬日下的一队队骆驼,给作者留下了难忘的记忆,下面这篇课文中的哪些童年生活的情景让“我”对童年生活久久不能忘怀呢?板书课题:祖父的园子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1.找出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2.查字典,联系上下文,与同桌探讨,理解课文中的词语。3.分小组讨论,交流,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在祖父的园子里快乐玩耍的哪些情景?4.全班汇报交流,师根据学生交流。板书:1观赏小昆虫,大榆树2跟随外祖父栽花,拔草,种菜,铲地3误把狗尾草当谷穗留下不铲除在祖父的园子里玩耍的情景:4摘吃黄瓜,追逐蜻蜓,捉玩蚂蚱5用瓢舀水往天空扬6沐浴阳光,感受花、鸟、果、虫的自由7用草帽遮脸睡觉三体会作者在园子里的心情1默读课文,体会“我”在园子里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用笔勾出相关句子,并在旁边批注自己的体会。2全班交流读课题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整体感课文内容.1.学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2.查字典,与同桌探讨3.分小组讨论,交流,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在祖父的园子里快乐玩耍的哪些情景?4.小组交流,师根据学生交流进行板书。1.默读课文.用笔勾出相关句子,并在旁边批注自己的体会。2.全班交流,有感情朗读,体会到“我”在园子里的心情。第133页共133页 让学生通过找句子,谈体会,有感情朗读,体会到“我”在园子里的心情,达成共识:“我”在祖父的园子里是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我”的童年生活是多彩有趣的,令人向往的。四领悟表达特点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白,作者留心观察生活,并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是写好童年生活的根本原因,要求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感受生活中的人、事、物。四、师生交流,经老师点拨,明白作者留心观察生活,并用心感受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作业讨论:1.作者为什么能将她的童年生活写得那样有趣,真实,吸引读者?2.课外阅读有关写童年生活的文章,如高耳基的〈童年〉,为口语交际学习作准备。板书设计7祖父的园子──“我”的乐园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表达感受教学后记检签记录课题8.童年的发现教学内容第35页——第38页教学目标1.学会14个生字,会认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胚胎、祸患、滑翔、天赋、妨碍、岂止、痴迷、厘米、羞愧、幸亏、驱逐、随心所遇、运转自如、绞尽脑汁”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33页共133页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领悟作者童年是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4.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想象能力。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入情入景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等含义深刻的句子。预习要求查字典解决字词,熟读课文。学法指导自读自悟、交流合作,抓住问题体会情感,领悟作者童年是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多方面的发表自己的看法,充分理解感悟本文。教具准备自学生字词。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行为学习行为备注一、联系实际、激趣导入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说说童年生活中有哪些有趣的发现。2.以激发学生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发现的学习兴趣进入新课学习。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2.找出生字,注意读准字音;理解词语。3.课文课讲了一件什么事,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课文重点写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再读课文,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作者围绕着童年的发现先讲了些什么?再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1、生听。2、思考:童年有什么发现?1.自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2.找出生字,注意读准字音。3.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第133页共133页 课文先概述了作者童年的发现,然后具体叙述这项发现的经过,最后讲了这个发现在几年后老师讲课时得到了证实。2.激趣朗读,作者的发现有趣吗?选择最感兴趣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四、阅读理解“‘我’发现了什么?”1.自读课文一、二自然段,说说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发散开去,以课文内容为切入点展开讨论。2.朗读体会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发现胚胎发育规律时的欣喜和自豪,及当众受到惩罚的愤懑。读中评价,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入情入景体会作者的感受。1.再读课文,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童年的发现是什么?2.激趣朗读,选择最感兴趣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1.自读课文一、二自然段,引导学生以课文内容为切入点展开讨论。2.朗读体会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发现胚胎发育规律时的欣喜、自豪,惩罚的愤懑。作业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思考:作者童年时发现了什么?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行为学习行为备注一、回忆导入引导学生说说作者童年的发现是什么。以作者是怎样发现这童年的秘密的导入新课教学。二、细读体会童年秘密的发现过程1.“我”一、引导学生说说作者童年的发现是什么?第133页共133页 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又是怎样找到答案的。分小组学习,将找到的句子读一读,并谈自己的体会。讨论交流不理解的问题。(1)“我”是在做梦中发现自己总在飞翔,并且发现其他同学也具有“飞行”的天赋,于是便产生了好奇,想解决这个奇妙的问题。(2)我们一起找到老师,请他给我们解答。(3)老师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便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4)“我”想得是那样痴迷,以至于亲自抓来鱼,仔细观察,想从鱼身上发现人应具有的某些特征。(5)“我”经过思考、推算,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2.从“我”的发现过程中,那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找出来读一读,谈谈自己的体会。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中体会作者执著探究的精神。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作者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这个秘密的,并结合自己的实际回忆讲述生活中探究秘密的小事。三、体味作者秘密被证实后的感受1.学生自读课文说说作者的秘密被是怎样被证实的。2.引导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这句话的意思。引导通过朗读体会作者内心愤懑的感受。四、从课文中,看出作者是个怎样的孩子?二、细读课文体会童年秘密的发现过程1.分小组学习,将找到的句子读一读,并讨论交流不理解的问题。指多名学生回答。(1)(2)(3)(4)(5)个小问题。2.读一读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句子。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作者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这个秘密的,并结合自己的实际回忆讲述生活中探究秘密的小事。1.学生自读课文说说作者的秘密被是怎样被证实的。2.让学生通过举例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第133页共133页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是个怎样的孩子。通过学生的读书,感悟,交流,知道费奥多罗夫是个天真无邪、求知若渴、善于探究和想象,并有着执著精神的孩子。五、总结交流通过学习课文,受到了什么启发?引导学生说说学习这篇课文后受到了怎样的启发。在生活中要养善于观察的习惯,遇到问题要敢于动脑思考,最为重要的是有坚持不懈的勤奋钻研的精神。四、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是个怎样的孩子。五、引导学生说说学习这篇课文后受到了怎样的启发作业通过朗读,感悟,交流,知道费奥多罗夫是个什么样的孩子。收集同学间童年的发现,看看谁的发现最有意义板书设计8.童年的发现细胞(一个月)——小鱼(一个月)——青蛙(一个月)——人类(九个月)——人的进化论教学后记课题9.儿童诗两首教学内容第39页——第41页1.借助拼音读准本课出现的生字“丫”,读读记记“第133页共133页 教学目标花苞、柔软、柳絮、喧闹、梳妆、虎牙、水墨画”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通过朗读课文,感受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悟儿童诗的特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儿童诗的兴趣。教学难点通过朗读课文,感受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悟儿童诗的特点。预习要求读通诗歌,体会诗所蕴含的感情。学法指导自读、小组交流、边读边想、背诵。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朗读、看图、理解诗的大意,训练学生在读中有感情吟诵,理解。教具准备学生搜集喜欢的儿童诗。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行为学习行为备注一、谈话引入出示课文童年插图,孩子们回忆童年中的趣事,讲给大家听听,一起分享快乐。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9儿童诗两首(板书)二、初读儿童诗,整体感知1.自由读诗,读通顺,读流利。2.找喜欢的伙伴读诗、互评、互相正音。3.再自由读诗,把不理解的词语勾画出来。(三)再读儿童诗,交流学习1.再读诗,把你印象最深的地方勾出来2.指名学生读自己喜欢的诗生听并读课题。1、自由读诗,要求读通顺,读流利。2、同桌读诗、互评正音。3、再自由读诗,把不理解的词语勾出来。1、指名学生读自己喜欢的诗。第133页共133页 你最喜欢哪首诗?为什么?预设:《我想》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想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想把自己种在土地上,童年美好幸福。表示动作的词既准确又形象,如“安、接、装、种、悠、长、望、飞”《童年的水墨画》使我感受到童年快乐3.小组内读诗,4.全班齐读此诗。(四)想象画面,体会情感1.教师朗读,学生闭目想象。2.把所想象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3.学生朗读,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4.体会到什么,迅速写下来,与小组同学交流。(五)感情朗读,背诵诗1.自由读诗,带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思想感情朗读。2.比赛读诗,单个比,小组比,男女生比。3.伴乐,全班一起诵读全诗。3、分组读诗。4.全班齐读诗。1、学生闭目想象。2.把想象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3.学生朗读,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五、感情朗读,背诵诗。全班一起背诵全诗。作业1.交流课前搜集的儿童诗。2.学写儿童诗3.办儿童诗主题手抄报板书设计9.儿童诗两首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我想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幻想神奇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想把自己种在土地上第二课时第133页共133页 教学过程教学行为学习行为备注一、谈话出示《童年的水墨画》图,让学生们回忆童年中的趣事,并选一、两件讲给大家听听,和大家一起分享快乐。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童年的水墨画》这首诗(板书)。二、初读第二首诗,整体感知1.自由读诗,读通顺,读流利。2.同桌互读诗、互评、互相正音。3.再自由读诗,把不理解的词语勾画出来。(三)再读第二首诗,小组交流,合作学习。1.再读诗,把你印象最深的地方勾出来2.指名学生读第二首诗。说你最喜欢哪首诗?为什么?《童年的水墨画》使我感受到童年快乐3.小组内读诗,4.全班齐读诗。(四)想象画面,体会情感1.教师朗读,学生闭目想象。2.把所想象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3.学生朗读,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4.体会到什么,迅速写下来,与小组同学交流。(五)感情朗读,背诵诗自由读诗,带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思想感情朗读。全班一起诵读全诗。生听并读第二首诗。1、自由读诗,要求读通顺,读流利。2、同桌读诗、互评正音。3、再自由读诗,把不理解的词语勾出来。1、指名学生读这首诗。2.说说你最喜欢哪首诗?为什么?3、分组读诗。4.全班齐读诗。1.学生闭目想象。2.把想象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3.学生朗读,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五、感情朗读,背诵诗。全班一起背诵全诗。第133页共133页 作业1.学写儿童诗2.诵读全诗板书设计街头——读《水浒传》的孩子——专注童年的水墨画溪边——钓鱼的孩子——————快乐江上——戏水的孩子——————调皮教学后记检签记录课题口语交际习作二教学内容第43页——第46页教学目的1、回顾本组课文内容,感受童年的快乐,勾起对往日美好生活的回忆。2、能清楚、具体地说自己童年生活中难以忘怀的事情。3、学会记事,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也可以写这件事使你明白了什么。4、通过事情表达童年的美好,旨在突出“趣”,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事,体现个性化。教学重点1、能清楚、具体地说自己童年生活中难以忘怀的事情。2、学会记事,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也可以写这件事使你明白了什么。教学难点通过事情表达童年的美好,旨在突出“趣”,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事,体现个性化。预习要求回忆童年中的美好生活,准备发言稿。学法指导口语交际时说话要抓住重点、绘声绘色。这样才能让听众体会到有趣的童年故事,达到感情的共鸣。第133页共133页 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怎样抓住重点进行说话,在说话时注意语言的逻辑性。教具准备几则童年的故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口语交际)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一、启发谈话,引出话题。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你看,那会飞的梦,那冬阳下的骆驼队,那一声“精彩”和“糟糕”……今天,老师让同学回忆一下童年那充满稚趣而又很有意思的事,用文字把它表达出来。二、明确范围,简要指导。1、指名说说,思考这次作文给我们提了哪几点要求。2、拿出事先准备的老照片,围绕老照片或珍藏的有关引起童年回忆的物品的前前后后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呢?(可以同桌互相交流)3、教师简要提示。①要突出“趣”字。(要有稚趣,要有意思,要有发现,要有反思……)②要根据我们的特点而展开。要说实话、真话、心里话,可以是钓龙虾,可以是恶作剧,可以是有趣的经历……4、全班交流:有趣的经历和故事(共同讨论,选材是否新颖,是否能突出“有趣”。)小组内讨论小组内练习说话第133页共133页 汇报第二、三课时(习作)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一、范文引路,讨论写法。1、读范文《童年趣事》。2、教师出示讨论题目(1)文章给人的感觉真实吗?有意思吗?有趣吗?(2)范文中的语言、动作、神态及心里活动的描写怎样?那些地方值得你借鉴和学习?(3)“好笑”、“有意思”中蕴涵什么呢?你有体现你个性的有趣的事吗?先分组讨论,然后各组长汇报,师生共同评议、补充。二、写出“有趣”,写出个性1、请同学们把自己想好的题目告诉大家。(材料可以是课文图中的内容)(“虎口”脱险、夏天的“雪花”、龙争虎斗……)2、全班交流自己的作品写作文课题10、杨氏之子教学内容教科书48页——49页第133页共133页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生字新词。3.能理解课文意思,体会语言的巧妙艺术。4.能主动在生活中搜集、发现、积累、运用精妙的语言。教学重点1.能理解课文意思,做到感情朗读。2.能在生活中运用精妙语言。教学难点体会语言的巧妙性。预习要求初次接触文言文,预习时能读通课文,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学法指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方法应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独立解决问题。让学生自读自悟,最大限度地还给学生较多的质疑问难,交流讨论,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时间。教具准备课文句子解释的投影片。教学过程教学行为学习行为备注一、谈话导入要是我问你,你会说话吗?一定有许多同学不以为然,认为这是一个不需回答的问题。如果我再进一步问,你能把话说好吗?你怎么回答?会说和说好可不是一回事。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将走近一些善于表达的人,看看他们是怎么说话的?从中体会语言表达的艺术,感悟语言表达中透出的智慧。我们先去认识谁呢?板书课题,解释课题,理解“氏”“之”的意思。对“氏”的解释可能发生分歧,学生可能认为“杨氏”是称谓杨家的女人,而理解为1、思考并回答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2、理解“氏”“之”的意思。第133页共133页 “杨氏的儿子”,“氏”在字典上也确有这样的意思。可以先存下这个疑问,在读文的时候自然会迎刃而解。二、读通课文1、试读课文,借助拼音把字音读正确,给把握不准读音的字做上记号。2、指名读课文,集体纠正读错的字音,通过教师的范读,纠正读破的句子。3、练习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三、熟读课文,读懂故事1、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故事的内容。可出示思考提示:  你对杨氏之子了解了多少?故事中除了杨氏之子,还有谁?他们谈了些什么?你从哪句中知道的?2、结合注释,逐句理解课文。教师相机在学生不理解的地方点拨。结合课文的理解,说说课题怎样理解更为准确。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的妙处。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一句体会孩子语言的妙处,从而读出孩子的聪慧和机智。  2、设想孔君平听了孩子的话会是什么反应,通过想象表达,进一步突出孩子所答言语的妙处。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五、拓展阅读鼓励学生阅读《世说新语》中其他小故事,大体了解内容,体会语言妙在哪里。1、借助拼音把字音读正确,给把握不准读音的字做上记号。2、指名读课文。3、练习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故事的内容。2、结合注释,逐句理解课文。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想象表达。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33页共133页 作业 1.写一写对精彩语言的体会。 2.默写课文。 3.看《世说新语》。板书设计10、杨氏之子杨氏之子孔君平孔雀杨梅聪慧课题11.晏子使楚教学内容教科书50页——53页教学目标1.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晏子说的话,体会晏子语言中所蕴含的智慧。2.了解晏子出使楚国国,有力的反击楚王的三次侮辱,维护了齐国的尊严的故事,由衷的佩服宴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3.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字,认识“侮辱、规矩、笑嘻嘻、大臣、柑橘”等词语。教学重点精读晏子与楚王针锋相对的话,了解楚王三次是怎样侮辱晏子,晏子是怎样反驳的,理解句子中含着的意思,体会晏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以及维护齐国尊严的思想品质。教学难点从他机智的回答中体会人物的特点。预习要求查字典自学生字,理解词语,熟读课文。学法指导观察法、读悟法。教学方法启发诱导法、以读代讲法、问导法。教具准备生字、词语卡片。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第133页共133页 教学过程教学行为学习行为备注一、解释课题,导入课文1.出示课题“晏子使楚”。理解“使”,出使。2.介绍晏子。说明“子”是古代对对有学问有贡献的男性的尊称。说说,你知道中国古代还有哪些著名的人物。比如:孔子、孟子等。3.说说课题的意思。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教师提出初读要求:(1)根据拼音,读准生字词的读音,把课文读通顺。(2)想想课文讲了哪几件事。2.课堂交流(1)课文讲了三件事,楚王三次想侮辱晏子,晏子每次都反驳了楚王,维护了齐国的尊严。(学生交流,其他同学可以补充。)(2)读一读难读的句子。3.尝试给课文分段(1)那些段落是写三件事的?(2)分段三、再读课文,走近晏子1.大声朗读课文,想想课文让你感到最气愤的是什么?让你感到最高兴的又是什么?2.课堂交流,并朗读相应的课文。(1)最气愤的是楚王“想乘机侮辱晏子,显显楚国的威风。”(2)最高兴的是“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3.从楚王的变化中,你能说说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1.生读课题。2.生思考:你知道中国古代还有哪些著名的人物。3.说课题的意思。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哪几件事?2.课堂交流并读一读难读的句子。3.给课文分段,写段意。1.大声朗读课文。2.小组交流,并朗读相应的课文。第133页共133页 四、深入阅读,体会智慧1.研读晏子和楚王间的第一回合较量(1)找出晏子面对楚王的侮辱,如何反驳的句子。(2)自由朗读这句话,你认为晏子反驳的话中哪一句最厉害。(让学生自由说理)转折点:由狗洞推想到狗国,向楚王质问:楚国到底是个怎样的国家?(3)晏子面对楚王的侮辱,他又会怎样对接待的人说这番话呢?请选择合适的提示语,然后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这样选择?(怒发冲冲地心平气和地冷静地)。2.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3.读后,你说说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1.读晏子,如何反驳楚王的句子。2.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行为学习行为备注一、深入阅读,体会智慧(一)研读晏子和楚王间的第二回合较量1.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说说你最喜欢读哪句话?为什么?2.课堂交流,随机点拨。(1)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都把袖子举起来,就连成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像下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插肩,脚碰脚。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了呢?①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齐国首都临淄的人多。②这句话为后文做好伏笔,引诱楚王上当。1.生读课文第四自然段。2.小组课堂交流。并读相关的句子。体会宴子的智慧和说话的技巧。第133页共133页 (2)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就派到这儿了。①理解这句话的推理,隐含了“楚国是一个下等国家”。②体会晏子的智慧和说话的技巧。他为什么不明说?3.有感情朗读第四自然段。(二)研读晏子和楚王间的第三回合较量 1.自由朗读第五自然段,找出宴子说的话,想想说的是什么意思?2.出示:“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这种柑橘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一到楚国就做起强盗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1)理解:水土不服①柑橘因为水土不服,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②齐国人因为水土不服,一到楚国就做起强盗来了。(2)这段话中隐含了什么意思?(楚国的社会风气不好)3.有感情的朗读第五自然段。二、感情朗读,理解晏子1.用一个词语来说说晏子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临危不惧口齿伶俐热爱祖国足智多谋能言善辩……2.想象一下,晏子长什么样?面对楚王他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让学生充分的说,并能结合课文的有关语言说出理由。3.尝试分角色朗读课文。先分组准备,再课堂朗读。三、观照全文,理解结构1.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的开头、中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抓住重点句:“3.有感情朗读第四自然段。1.自由读课文第五自然段,。想想晏子讲了哪件事?2.课堂交流并读一读难读的句子。3.有感情的朗读第五自然段。1.大声朗读课文。2.小组交流,并朗读相应的课文。3.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后你说说宴子是一个怎样的人?1.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的前后有什么联系?第133页共133页 楚王仗着自己国势强盛,想趁机侮辱晏子,显现楚国的威风。”“从此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理解首尾呼应的关系。2.比较课文中间每一次较量中楚王前后态度的对比,理解和开头结尾的关系。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理解和开头结尾的关系。作业摘录晏子反驳楚王的话板书设计11.晏子使楚楚王晏子让钻洞访问狗国齐国没有人我最不中用齐人没出息水土不同自取其辱聪明机智课题12.半截蜡烛教学内容教科书54页——56页教学目标1.通读课文,了解剧本的形式和特点,和一般记叙文比较写法上的不同。2.默读课文,明白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能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剧本提示,理解人物的行为和心理,体会伯诺德一家对德国鬼子的仇恨。第133页共133页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演一演。教学重点通过朗读,把握剧情,体会人物的对话。教学难点通过人物的对话,体会人物的机智、勇敢和爱国情怀。预习要求熟读课文,通过朗读感受本文的不同。学法指导自读、分角色读、小组合作交流。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组织学生讨论.。教具准备课前查阅、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法西斯对德国人的残酷迫害的资料。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行为学习行为备注一、初读课文,畅谈感受1.出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写法上很特殊的课文──《半截蜡烛》,请大家读读课文,看看有哪些特别的地方?2.学生读课文,自由交换意见。3.课堂交流每个人自己的看法。学生的意见会主要集中在这样几个方面:(1)课文开头列出了时间、地点和人物。(2)整篇课文是对话的形式。(3)课文的中间用括号的形式提示当时的情景、人物的动作、神态等。4.教师随机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一种新的文体──剧本。二、再读课文,了解大意1.我们今天读的是剧本,读剧本和读课文有点不一样,你能读懂这个剧本吗?轻声地读一读。想想这个剧本讲了一个怎么样的故事?1.初读课文,看看有哪些特别的地方?2.生读课文,合作交流。3.交流每个人自己的看法。4.教师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特点,认识一种新的文体──剧本。1.轻声地读课文。想想这个剧本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2.课堂交流。第133页共133页 2.课堂交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的大意。具体的说法可以有很多种,不要过于强调概括和简练,只要能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转述出来,并能说清楚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经过,都应该得到鼓励。3.说说读剧本和读课文有什么不同?你是怎么从剧本里读懂这个故事的?学生可能会有各种回答,教学重要尊重学生自己的阅读感觉和体验,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认识到(不一定能明确的说出)读剧本更要联系上下文,联系具体的情景。三、深入阅读,感受形象1.自由朗读课文,想想伯诺德夫人一家是怎样保护半截蜡烛的?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2.想象体验:半截蜡烛被点燃了,正在一点一点的熔化,如果秘密被德国鬼子发现,那会怎样呢?想象的空间很大,大致包括这样几个方面:(1)德国鬼子对伯诺德一家的迫害;(2)德国鬼子对地下活动的破坏等。对学生的想象要有引导,要求用具体形象的语言而不是用概念化的语言来描述自己的想象。3.在这样的情况下,伯诺德夫人怎么做,怎么说?她当时的神情会是怎么样?心情又是怎么样?尝试朗读“太对不起了,先生们,忘了点灯。瞧,这灯亮些,可以把这个昏暗的小蜡烛熄了。”4.在这样的情况下,杰克怎么做,怎么说?她当时的神情会是怎么样?心情又是怎么样?尝试朗读“天真冷。先生们,我去柴房抱些柴来生火吧。”5.在这样的情况下,伯诺德夫人怎么做,怎么说?她当时的神情会是怎么样?心情又是怎么样?尝试朗读“3.说说剧本和课文有什么不同?1.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有关的句子。2.想象体验。3.思考:伯诺德夫人当时的神情、心情是怎么样?4.思考:杰克当时的神情、心情又是怎么样?第133页共133页 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6.自由组合成小组,表演这段故事。四、内化形象,感悟语言1.闭上眼睛,想象故事中的每一个人物,谁给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试着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你脑中的这个人物形象,写一写。2.交流每个人印象最深的人物形象,并说一说,你的印象来自于课文中的那些词句,有感情的朗读。5.回答,伯诺德夫人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6.自由组合成小组,试演这段故事。1.试着用自己的话来写一写你脑中的人物形象。2.有感情的朗读。并说一说,对你印象最深的人物形象。作业1.讲述《半截蜡烛》的故事。2.小组合作进行课本剧的表演。3.阅读其他剧本,感悟人物语言。板书设计12.半截蜡烛点燃——————————熄灭重新点燃——————————端走夺回————————————拿上楼课题13.打电话教学内容教科书57页——61页1.边听录音边浏览课文,了解相声的艺术特点和语言特色。第133页共133页 教学目标2.通读课文,体会故事中的人说话啰嗦的特点,明白简洁明快地说话的重要性。3.了解相声是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语言表演艺术,能对相声感兴趣。教学重点在笑声中得到启迪;说话不仅要把话说明白,还要说得简练得体。教学难点了解相声语言表达上的特点。预习要求借助工具书熟读课文,初步了解相声的语言特色。学法指导观察法、读悟法。教学方法启发诱导法、以读代讲法、问导法、创设情景法。教具准备1.相声《打电话》录音。2.其他相声节目的录音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行为学习行为备注一、激发兴趣,出示课题1.文艺节目可以分成歌舞类、语言类等,其中语言类节目中有一种很受欢迎的艺术形式是相声。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一则相声──《打电话》。2.说说学习这篇课文,你有什么要求或希望。二、浏览课文,了解相声的艺术特点1.边浏览课文,边听相声《打电话》的录音。2.说说各自听后的感受。学生的感受可能来自于相声本身的特点,更多的可能是来自于这则相声的内容,教师都要充分的肯定。3.边看课文边思考:相声有什么特点?1.生听。2.说说学习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要求?1.浏览课文,了解相声的艺术特点。2.说说各自听后的感受。第133页共133页 教学中不一定要给学生一个标准的答案,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随机引导概括,比如:相声是两个人说的(其实还有一个人说的单口相声和多个人说的群口相声);相声的语言很幽默,引人发笑;相声不仅是说,还要唱……三、默读课文,体会相声中人物说话的特点1.默读课文,相声中的那个人是怎样打电话的?找出“打电话”的句子。2.把这些句子,连起来读读,有什么感受,举例说明?(1)你贵姓呀?哦,老胡呀。呃,不是老胡?老张呀。哎呀,我没听……呃,不是老张,是老刘呀。呃,不是老刘。是耗子呀。……对,是我,我找小王讲话……(2)对,是我,我找小王讲话,我的未婚妻,他是女的呀。(3)我正找你呢。今天晚上有什么事吗?学习吗?不学习呀。开会吗?……不开会。(4)……票价八毛一张的,我买了两张,一块六。是一块六,我给了他五块,他找我三块四。3.联系生活,思考如果生活中说话啰嗦,会有什么后果。四、熟读课文,尝试表演相声1.选择课文中的某一段,练习朗读。2.自由组合,学说相声。3.听听其他的相声选段。3.边看课文边思考:相声有什么特点?1.默读课文,思考:相声中的那个人是怎样打电话的?2.读句子,谈感受。(1)说话绕圈子。(2)明知故说。(3)没话找话。(4)东拉西扯。3.生谈生活中说话啰嗦,会有什么后果?自由组合,学说相声。作业熟读《打电话》,想象当时的情景,用叙述的方式写下来,并表达自己对此种现象的看法。第133页共133页 板书设计13.打电话说话的特点相声的启发相声的艺术特点课题口语交际·习作三教学内容教科书63页——65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交际中学会怎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劝说别人,了解规劝语言的特点,体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2.让学生学会写发言稿,体会发言稿在生活中的作用。3.继续引导学生练习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具体清楚,把句子写通顺。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规劝语言的特点,体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教学难点学会根据具体情景、具体需要写发言稿。预习要求收集发言稿。朗读体会发言稿的特点。学法指导交流、合作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大胆,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教具准备1.收集与水资源有关的资料。2.校内师生浪费水资源的镜头捕捉图片。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行为学习行为备注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一、创设情景、激发劝说欲望1、激发学生表演。2.提出问题:这个模拟表演为什么颖没有说服爷爷?1.学生表演。爷爷和颖的对话第133页共133页 3.让学生回忆被别人劝说的事情,思考自己是怎样接受别人意见的。4.根据学生的回答做出总结:在劝说别人时,以理压人、说软话求人都不大可能奏效,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对方心服口服。另外,劝说还要注意对象、场合、方式方法。二、交流、体会劝说语言特点1.让学生小组交流。2.把每个小组的方法进行交流,体会劝说的艺术。三、拓展、运用。1、刚才大家帮颖解决了难题,可是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的问题。如:爸爸烟瘾很大、妈妈多次劝爸爸戒烟。请大家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先说说你打算针对什么事进行劝说,再商量一下怎样劝说会更有效。2.请若干小组上讲台进行模拟表演。3.评议。第二课时(习作)一、搜集、朗读发言稿1.课前让学生收集发言稿,如:班委竞选发言稿、班队会发言稿等,课堂上让学生在全班朗诵自己所收集的发言稿。 2.朗诵学生课前搜集到的发言稿。以此调动起学生的经验积累,使学生从感性上了解发言稿,体会到发言稿的作用。二、明确发言稿的写作特点。为竞选准备的发言稿,要讲清楚为什么竞选这个岗位,自己有哪些优势,如果竞选成功怎样为同学服务)2、回答颖为什么没有说服爷爷。3.回忆被别人劝说的事情,思考自己是怎样接受别人意见的。1.假如你是颖,你会怎么劝说爷爷?2.全班交流说说哪种说法更容易奏效1.小组交流。2、小组派代表模拟表演3、让学生评一评谁的劝说效果好.1、收集发言稿2、听朗读,了解发言稿,体会作用1、说说发言稿要写哪些内容?2、明确发言稿的格式第133页共133页 三、了解发言稿教师明确写作特点:①观点鲜明。②条理清楚。。③语言简洁明快。话要说得准确、易懂,最好运用大众语言。  1.让学生选择写作情景。 2.习作要求:①内容具体、适合当时需要;②感情真实;③语句通顺。三、尝试习作。评改、交流 1、讲明评价方向:不必拘泥于字数多少,以符合当时的发言要求为评价标准,以发言稿内容是否具体、语言是否通顺为评价重点。2.巡视观察指名几个学生读习作草稿,让学生结合评改中出现的典型问题自己修改作文草稿。3.小组交流评改。4.评改后小结作文情况。3、归纳写作特点1、选择写作情景2、明确习作要求3.学生根据自选情景写作。1.全班学生互评互改。课题14、再见了,亲人教学内容教材68页——71页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战役、封锁、暂时、硝烟、”联系上下文理解“噩耗、刚强、大嫂、篮子、雪中送炭、同归于尽、深情厚谊”等词语。结合句子能用“雪中送炭”造句。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抄使自己感动的词句。第133页共133页 3.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使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国际主义的教育。4.领悟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体会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教学重点学习课文用具体事例来表达中心的写作方法,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深厚友谊。教学难点体会课文在表达方法上有哪些突出的特点,理解这样写的好处。预习要求学习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到了哪些“亲人”?从哪些事情中可以感受到他们是“亲人”?学法指导观察法、迁移法、读悟法。教学方法启发诱导法、迁移法、以读代讲法。问导法、暗示法、创设情景法。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收集有关朝鲜战争的图片。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行为学习行为备注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出示课文两幅插图):这节课,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两幅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图片,请大家认真观察,注意人物的衣着、神态、动作,用一两句话描述图意。2.指名描述。3.师小结:这两幅图描绘的就是1958年最后一批志原军离开朝鲜回国,在车站上同朝鲜人民告别的情景。人们挥着手,含着泪,深情地呼唤着──再见了,亲人!(师板书课题)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1.展示学生收集到的有关抗美援朝的资料,指名学生用一两句话介绍。1、生认真观察,注意人物的衣着、神态、动作,用一两句话描述图意。2.甲、乙、丙等学生描述。3.师小结,生读课题。思考:谁跟谁再见?第133页共133页 2.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战士浴血奋战。八年来,与朝鲜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在分别之际,他们无限深情地喊着(师指课题,生齐读)──再见了,亲人!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提出初读要求。(1)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词多读两遍。(2)思考:课文中“亲人”指谁,想想作者写了他们什么事?2.学生初读课文,思考:课文中“亲人”指谁,想想作者写了他们什么事?教师巡视,适时指导。3.反馈、交流。(1)教师抽读生词,强调“妮”(ní)、“耗”(hào)等生字读音。(2)让学生汇报本课写到的亲人有:大娘、小金花、大嫂(师板书),并用课文的语句说出她们为志愿军战士做了什么事。4.速读课文。(1)找出直接体现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段落,放声读读。(2)指名学生读直接体现依依惜别情的段落(4~6)。四、激情朗读,引发悬念1.是啊,分别的时刻令人肝肠寸断,你从这段文字又明白了什么?有感情朗读并交流汇报。2.小结:从刚才的朗读中,老师也深深地体会到志愿军战士不忍心离开朝鲜的亲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呢?按常理说,志愿军战士离开祖国,离开家乡长达八年之久,“归心似箭”,志愿军们是多么想回到妻儿身边、白发双亲身边。可是他们却希望──(齐读)列车啊,请开得慢些,……1.展示学生收集的有关的资料,指名学生用一两句话介绍。2.师指课题,生齐读)──再见了,亲人!三、初读课文1.学生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2.学生初读课文,并思考。3.生交流、反馈。(1)生读生词。(2)学生汇报本课写到的亲人有:大娘、小金花、大嫂。生说。4.速读课文。(1)生放声读读。(2)指名读。四、激情朗读。1.汇报、交流(看送别图、有感情朗读)。2.思考并回答。第133页共133页 4.那么还有什么比亲人的等待还更让人割舍不了,还有什么比祖国的召唤还令人留恋?课文1-3段会让我们明白其中的原因,下节课,我们再细细品味1~3段内容。(生齐读)生听。作业1.背诵4~6段,熟读1~3段。2.抄写本课生字新词。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行为学习行为备注一、复习巩固,激情导课1.志愿军叔叔们在回国之际,不忍心离开朝鲜亲人,火车即将开动了,他们拼命挥手,深情地呼唤。(全班齐背4~6段)2.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牵动着志愿军战士们的心呢?这节课,我们将细细品味课文1~3段。二、精读品味,体现真情(一)教学第一自然段1.请同学们放声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圈出你认为最重要的词语。并细细体会体会。2.反馈交流(师根据学生发言,出示句子)(1)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①齐读,读了这一句话,你有什么要问的吗?引导学生提出“什么事能比山还高比海还深”。②再读课文,划出能表现出志愿军展示与朝鲜人民之间比山高比海深的事例。③总结:枪林弹雨送打糕;为救亲人失孙儿;为救亲人勇献身;为了亲人失双腿。1全班齐背4~6段。2.思考: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牵动着志愿军战士们的心呢?1.学习第一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圈出你认为重要的词语。2.反馈交流,学生发言。(1)齐读: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引导学生思考“什么事能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第133页共133页 (2)出示句子:您带着全村妇女,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顶着打糕,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①学生可抓住“冒”、“穿”、“顶”、“送”等动词展开想象,体会大娘的真情。②指出“雪中送炭”这个词,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③指导学生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④指导朗读,体会感情。(二)迁移学法,合作学习第二、三段。1.总结学法:①放声读,划句子。②读重点句,抓重点词,展开想像,体会真情。③有感情朗读,读中悟情。(小黑板出示)2.按以上学法,小组合作学习第二、三段。3.反馈交流。根据学生读的句子,随机点拨。例如,(1)你回到村里,焦急地等待着妈妈。第二天传来噩耗,你妈妈拉响手榴弹跟敌人同归于尽。(抓住“噩耗”、“同归于尽”两个词品味。)(2)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抓住“代价”一词,说说“代价”具体指什么?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比较表达情感的不同。)(3)讨论:前三个自然段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都用第二人称;都先用一个称呼语;这样写好像面向对方说话,更便于表达感情,都是通过具体事例直接抒发作者的感情。)三、回归整体,感受“亲人”②再读课文,划出能表现出志愿军展示与朝鲜人民之间比山高比海深的事例。①学生可抓住动词展开想象,体会大娘的真情。②让学生解释:“雪中送炭”这个词,并理解词意。③指导学生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④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①放声读重点句,抓重点词,展开想像,体会真情。2.小组合作学习第二、三段。3.反馈交流。品味“噩耗”、“同归于尽”两个词。抓住“代价”一词,说说“代价”具体指什么?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再讨论:前三个自然段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第133页共133页 1.大娘、小金花、大嫂的事例真是感人肺腑,志愿军怎能忘怀呢?让我们走进志愿军叔叔,跟他们一起和朝鲜人民话别,愿意读的同学可以站起来读。(感情朗读1~3段)2.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板书:用鲜血凝成的深情厚谊),是经受过战火洗礼的。当年,志愿军战士雄纠纠、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在两年零九个月的战争中,有200万优秀的中华儿女奔赴朝鲜战场,其中36万余人将热血洒在了朝鲜的三千里江山。同学们可以结合学过的课文,展开想像,说一说志愿军战士为朝鲜人民做了什么?可以采用第二人称来讲。3.指名生讲志愿军战士的感人事迹。4.填空、交流,然后全班齐读。在朝鲜战场上,__________(谁)为了__________(谁)浴血奋战,__________(谁)为了__________(谁)也付出了很高的代价。两国人民用__________凝成了__________的情谊,因此两国人民不是胜似__________。5.列车越开越远再也看不到亲人熟悉的身影,再也听不到亲人亲切的叮咛,战士们在心里深情地呼唤,朝鲜人民也在心里深情地呼喊,请男生担任战士们深情背诵4-6段,女生充当朝鲜人民可模仿课文语言向志愿军战士深情话别。1.有感情朗读1~3段,体会大娘、小金花、大嫂的感人事例。2.同学们可以结合学过的课文,展开想像,说一说志愿军战士为朝鲜人民做了什么?3.指名生讲志愿军战士的感人事迹。4.出示填空题:学生在练习本上填空、交流,然后全班齐读。5.分角色读:请男生担任战士们深情背诵4-6段,女生充当朝鲜人民模仿课文语言向志愿军战士深情话别。作业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2.收集有关抗美援朝中出现的感人小故事,开故事会。板书设计14.再见了,亲人洗补衣服 → 几夜没合眼   比山高比大娘:送打糕  → 昏倒     海深的情再见了亲人 救伤员  → 失去小孙孙 谊、我们第133页共133页 小金花:和妈妈救老王→失去妈妈    的心永远大嫂:挖野菜  → 失去双腿    在一起教学后记检签记录课题15.金色的鱼钩教学内容教材72页——77页教学目标1.快速默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复述课文。2.抓住描写老班长的外貌、动作、语言等重点词句,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精神。3.认识本课12个生字和新词,理解“喜出望外、奄奄一息”等词语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对“金色的鱼钩”的理解。红军战士团结友爱、顾全大局、勇于献身的崇高品质。教学重点品读重点语段,体会人物内心的思想感情,有感情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理解“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预习要求熟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把令你感动的部分找出来,有感情地多读几遍。学法指导读、说、写相结合。教学方法引导、点拨、评议相结合。教具准备收集红军长征时期的资料。教学课时一课时第133页共133页 教学过程教学行为学习行为备注一、出示课题,初读课文1.出示课题:金色的鱼钩。(1)朗读课题,应该强调哪个词?(2)读到“金色”这个词语,你想到了什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语感,说自己想到的,教师可以引导:光明、灿烂、永垂不朽等。2.快速默读课文。(1)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语言表达可以多种多样,也不要求过分简练,大致的意思是: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一位老班长接受党的嘱托,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光荣牺牲的故事。(2)读了课文你有哪些疑问?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梳理,重点出示两个问题:①为什么说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②课文为什么以“金色的鱼钩”为题?二、再读课文,深入理解1.默读课文,思考:1935年秋天,红四方面军进入草地,当“我”和两个小同志病得实在跟不上队伍时,老班长接受了一个什么任务?当时指导员是怎么嘱咐的?2.出示句子:“他们年轻。一路上,你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员,无论多么艰苦,也要把他们带出草地。”“上级”就是“领导”,“上级”怎么会又是“保姆”和“勤务员”呢?指导员的意思是什么?老班长既是“上级”1.朗读课题。2.快速默读课文。(1)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读课文,提疑问?1.默读课文,思考指导员的嘱咐是什么?2.读出示的句子。理解“第133页共133页 ,要在遇到困难时安抚小战士的情绪,要不断鼓励病号战胜困难,走出草地,要在重重困难面前想方设法。又要像“保姆”和“勤务员”一样时时处处关心照顾小战士们。3.同学们,要完成这一任务容易吗?再读课文,想想老班长在完成任务时要碰到哪些困难?4.为了完成他既是“上级”,又是“保姆、勤务员”的任务,老班长是怎么做的?学生抓住课文句子和内容自由讨论。5.这是一位怎么样的老班长?舍己为人,忠于革命,忠于职守……三、品读课文,体会情感1.课文主要是抓住老班长的什么来表现他既是“上级”,又是“保姆、勤务员”的呢?(外貌、动作、神态等)小组合作学习,请再读课文,找出描写老班长外貌的句子,划下来,深入体会理解。交流,品读:小组汇报,出示描写老班长外貌的句子,重点讲解:◇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儿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为什么不到四十岁的炊事班长会显得那么苍老?这说明了什么?◇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老班长吃得多吗?“嚼”字写出了什么?(食物少,难吃,硬)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句,说说:读后你有什么感受?3.研读“笑”意。◇他笑着说:“吃吧,就是少了点儿。唉!一条好大的鱼已经上了钩,又跑了!”◇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疙瘩。上级,保姆,勤务员”的意思。再读课文,想想老班长在完成任务时碰到的困难。4.回答为了完成,老班长是怎么做的?1.品读课文,主要抓住老班长的外貌、动作、神态等。小组合作学习,请再读课文。2.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句,说读后的感受?3.研读“笑”第133页共133页 ◇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鱼汤这么少,为什么老班长还“笑着说”?从“笑”到“收敛了笑容”,再到“露出了一丝笑意”,你读懂了什么?4.长时间的辛苦劳累,长时间的饥饿折磨,终于把老班长累跨了,饿跨了。他终于支撑不住昏倒在黑水潭边。同学们,当我好不容易钓到了小鱼,做好了救命的鱼汤送到老班长面前时,老班长又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出示句子:“老班长已经奄奄一息了。他微微地睁开眼睛,看见我端着的鱼汤,头一句话就说:‘小梁,别浪费东西了。我……我不行啦。你们吃吧!还有二十多里路,吃完了,一定要走出草地去!’”“奄奄一息”是什么意思?既然是“奄奄一息”了,为什么他说的话中还用了两个“!”?是的,生命垂危的老班长,即使在最后一刻,也没忘记要鼓励三个小战士克服困难走出草地,也没忘记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也没忘记一个共产党员忠于职守的职责。多么可敬的老班长啊!5.把最让你感动的地方用最富深情的朗读来体现。四、前呼后应,解困释疑1.出示最后一段话。思考:“我”为什么要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包起来?“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象征着什么?用自己的话说说。一个小小的鱼钩,象征着老班长那忠于革命,忠于人民,舍己为人的金子般的心,也象征着千百万革命前辈的英雄事迹。所以,这篇课文要以“金色的鱼钩”为题。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句话。3.总结:同学们,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的革命先辈用他们的青春与热血换来的。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意,谈对“笑”的理解和感受。4.当鱼汤送到老班长面前时,老班长是怎么说,怎么做的?说说“奄奄一息”是什么意思?既然是“奄奄一息”了,为什么他说的话中还用了两个“!”5.用最富深情的语气来朗读课文中最让你感动的句子。1.思考最后一段话。2.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句话。3.齐读全文。第133页共133页 作业复述课文。板书设计15.金色的鱼钩(外表)(内心)接受任务合不拢眼喝道鱼汤喜出望外回味支吾轻声发现秘密摇摇头严厉金色的鱼钩舒展皱纹露出笑意忠于革命命令喝汤收敛笑容拧成疙瘩舍己为人别浪费光荣献身一定要走出草地鱼钩闪光金色的光芒教学后记检签记录课题16桥教学内容教材78页——81页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老支书在危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无私无畏、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和人格魅力。2.积累课文特色语言,了解课文布局谋篇、人物刻画、环境描写等方面的表达特点。3.认识6个生字,学会本课新词、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教学重点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体会和学习老支书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教学难点理解题目所云含的深意。第133页共133页 预习要求学习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想课文中的老汉是个怎样的人?学法指导通过读、画、议和感情朗读,让学生在阅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教学方法自读、质疑。教具准备搜集有关桥的文章、图片、资料。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行为学习行为备注一、以“桥”引入,初步感知1.谈话引入课题。我们在四年级学习过一篇课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桥》,也是一座生命桥。出示课题──《桥》。2.自学课文,要求:(1)自由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2)想一想:课文写了怎么样一件事?尝试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深夜,当洪水袭来时,老村支书记冒着生命危险,不存私念地指挥一百多号人有秩序地过桥,最后自己和儿子却被洪水卷走了。二、再读课文,感受“感动”1.自由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描写洪水的凶猛的句子?2.交流:(1)出示句子进行对比:①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②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挡。山洪咆哮着,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挡。1.生边听,边回忆四年级我们学习的一篇课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2.自由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1.自由读课文,找描写洪水凶猛的句子。第133页共133页 哪句话写得好?为什么?(2)理解:“咆哮”是什么意思?山洪是怎么咆哮的?理解“势不可挡”(3)知道学生读出洪水的凶猛。(4)还有哪些句子写出了洪水的凶猛?找出来说一说,读一读。(理解词语:跳舞、狞笑)3.过渡:当洪水袭来时,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踏在水里。惊慌失措的人们你拥我挤地逃跑,寻找生路?他们找到了吗?(找到了,北面那座窄窄的木桥。)这是一座普通的桥吗?不,这不是一座普通的桥,因为它窄窄的身躯上将承载一百多号人的生命,整个村庄的生命啊!于是,急于求生的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4.讨论:如果,大家就这样乱七八糟、毫无秩序地拥向窄窄的木桥,会是怎么的结果?(学生自由猜测可能发生的结果,感受形势的紧张)5.是的,在危急关头,年迈的村支书没有因为惊慌而失去理智。他是怎么做?怎么说的呢?请再读课文,找出让你感动的地方,读一读,说一说。(1)先村民到木桥前,便于指挥。(2)号召党员同志排后,体现党员同志的先进性。(3)不顾私情,支持让非党员村民先行,先人后己。(4)舍己为人,壮烈牺牲。6.你觉得这是一名怎么样的老汉?老汉用自己和儿子的生命换来了一百多号村民的生命,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共产党员先人后己、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他是真正的共产党员!2.小组合作交流。读出示的句子。(2)、解释:“咆哮”是什么意思?山洪是怎么咆哮的?理解“势不可挡”的含义。(3、4)、读洪水的凶猛的句子。3.说一说,读一读过渡句。4.讨论:如果,大家这样乱七八糟、毫无秩序地拥向窄窄的木桥,会是怎么的结果?5.读一读年迈村支书在危急关头,他是怎么做?读怎么说的句子。6.请再读课文,找出让你感动的地方,读一读,说一说。第二课时教学过程第133页共133页 教学行为学习行为备注一、抓住言行,研读体会1.指名读第七到第二十三自然段,找出描写老汉动作、神态、语言的句子,仔细读一读,然后再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感受。2.课堂交流,教师随机指导。(1)出示句子:“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大山。”①老汉“不说话”,却使人们停住了脚步,不再疯一样地拥上木桥。老汉真是“一座山”吗?为什么?老汉先村民到来到木桥前,却没有夺路而逃生,真是一个为村着想,为民着想的好书记,怪不得他受人“拥戴”,老汉在村民中的威信“像一座山”。②联系上下文,理解:拥戴。老汉为什么会受村民“拥戴”呢?想象老村书为村着想,为民着想的事例。③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2)出示句子:“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①比较句子:◇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老汉突然跑上前,从队伍里拉出一个小伙子,叫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很。“冲、揪、吼、像只豹子”写出了什么?(动作果断,不容置疑。)②老汉明知道这是自己的儿子,是自己生命的后代,为什么还一定要小伙子排到最后去?这是一个怎么样的老汉?(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不殉私情,舍己为人)③有感情地朗读句子。1.指名读第七到第二十三自然段,找出描写老汉动作、神态、语言的句子。2.小组交流,读出示的句子(1)、(2)、(3)。①生答:老汉“不说话”,为什么?②联系课文,说说老汉为什么会受村民“拥戴”呢?③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①比较句子,动词“冲、揪、吼、像只豹子”写出了什么?②老汉明知道这是自己的儿子,为什么还一定要小伙子排到最后去?第133页共133页 (3)出示句子:“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①老汉如果能喊,要喊的是什么?写下来。交流朗读学生所写的句子。②这是一位怎么的老汉?老汉是村支书记,也是一位父亲,他血气方钢,他也充满父爱。但是,当个人与大家的利益相冲突时,他毅然选择的是“先人后己”!所以,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想说的太多太多……3.再读加深感受:选择第七到二十三自然段中令你最感动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二、启发想象,体验感悟1.洪水退了,村民们得救了。但老汉却与自己的儿子却永远离开了自己的亲人。齐读最后四自然段。2.同学们,老汉牺牲后,村民们会怎么做,怎么说?想象当时的一个场景,以不同的身份,写个片断。参考题目:爷爷,我们想您!老支书,慢走!挥泪送别老支书!我们永远纪念您!洪水退后……四、领悟写法,激发情感1.自由朗读全文,想想课文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别的地方?2.根据学生的理解和领悟,随机指导学生在课文中发现。(1)巧妙的设置悬念。讨论:课文为什么最后才交代老汉与小伙子的关系?(2)用环境描写烘托紧张的气氛,突出人物形象。(3)语言简练,语句简短。③有感情地朗读句子。①、写老汉喊的句子,并交流朗读。②、生说说这是一位怎么的老汉?3.有感情地再读第七到二十三自然段中令你最感动的句子。1.齐读最后四自然段。2.想象当时的一个场景,以不同的身份,写个片断。1.自由朗读全文。2.学生讨论:课文为什么最后才交代老汉与小伙子的关系?第133页共133页 作业(1)抄写生字词,朗读课文。(2)写一段话,用上环境描写的手法。(3)摘录课文中有特色的句子。板书设计16.《桥》老汉————揪最后————小伙子小伙子———先走推—————老汉老太太——————祭奠——————丈夫儿子教学后记检签记录课题17梦想的力量教学内容教材82页——85页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了解瑞恩的梦想和他为实现梦想而做出的努力,体会瑞恩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心灵。2.认识6个生字。教学重点通过阅读,明白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瑞恩怎样做,这样做的意义何在,我们从瑞恩身上应该学到什么。教学难点了解瑞恩的梦想和他为实现梦想而做出的努力,体会瑞恩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心灵。预习要求默读课文,想一想:瑞恩的梦想是什么?他是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的?学法指导自读自悟、交流合作,抓住问题体会情感,领悟作者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多方面的谈自己的看法,充分理解课文。教具准备搜集资料了解非洲缺水的状况。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行为学习行为备注第133页共133页 一、诵读名言,激情入文  教师:今天我们要认识的一位主人公就叫瑞恩。他因为自己的一个梦想而改变了非洲一部分孩子的命运。正是这位小男孩用一颗金子般的心帮助了那些急需帮助的人们,让我们深深感动。板书课题:17﹡梦想的力量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文,要求学生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读准确,圈出自己认为最关键的词语。2.教师出示文中重点词,让学生进行说话。自由选择五个以上下面词语,并把他们连成一句通顺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非洲水井额外 水泵攒钱捐款钻井机流泪瑞恩的井三、感受梦想,感动爱心1.读第一、二自然段。(1)瑞恩产生梦想的原因是什么?(2)指名学生说并指名读“在非洲……成千上万的孩子因为喝了受污染的水死去了。”(3)出示非洲孩子生活的状况资料(图片以及文字资料)。(4)齐读这段文字。教师:所以,瑞恩才有这样的一个梦想──(齐读)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我一口井,好让他有干净的水喝。2.教师:瑞恩梦想仅仅是为了实现挖一口井让非洲孩子喝上干净的水吗?自由读课文3──13自然段。划出瑞恩实现梦想变化的句子,以及瑞恩在实现梦想过程中的所作所为。并在小组中讨论。3.学生自学。一.读课题。1.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文,初读课文。2.,让学生用重点词进行说话。1.读第一、二自然段。(1)思考:瑞恩产生梦想的原因是什么?(2)指名说并读。(3)看非洲孩子生活的图片以及文字资料。(4)齐读这段文字。2.自由读课文3──13自然段,划出瑞恩实现梦想变化的句子。第133页共133页 4.反馈。(1)小组学习,汇报,讨论。(2)教师让学生把自己富有个性的答案写再题板或纸板上,再让学生自行设计一个板书,贴到黑板上。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瑞恩实现梦想的艰难。(3)此时,你心中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交流反馈。教师:是啊,这一个梦想看是简单,其实要耗费多少心血啊!从70元钱的一个水泵到2000元“洁净的水”募捐项目到再增加钻井机。这对一位六岁的孩子来说谈何容易。假使仅仅靠瑞恩一个人的力量这个梦想永远无法实现。(4)读课文,在瑞恩行为的感动下人们都为帮助瑞恩实现这个梦想作了什么?(5)自由读划出的句子,此时你们心中最想说的话是什么! 5.瑞恩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他和父母一起来到了乌干达的安格鲁。四、设身处地,升华情感1.自由读瑞恩和父母来到安格鲁与孩子相见的情景。2.指名读句子,出示:(1)车子开进村庄,5000多名孩子……安格鲁小学社区建造。”(2)听到这里,瑞恩和父母都留下了激动幸福的眼泪。是呀,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有谁会不在此时流泪呢?①齐读,并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为什么流泪?这样大的力量指什么?②齐读,理解“对于我们来说,水就是生命。”3.假如你现在就是5000名的非洲孩子之一,你会对瑞恩说什么?小组讨论,回答。3.学生自学,并在小组中讨论。(1)小组合作学习。(2)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瑞恩实现梦想的艰难。(3)小组交流反馈。(4)读课文,谈人们帮瑞恩实现梦想作了什么?(5)自由读划出的句子,说你们心中最想说的话!1.自由读瑞恩和父母与孩子相见的情景句子。2.指名读句子。①生答:为什么流泪?这样大的力量指什么?②齐读句子“对于我们来说,水就是生命。”3.小组讨论,回答。第133页共133页 作业1.摘录瑞恩说的话。2.如果你就是妈妈的朋友,你会在文章中写些什么呢?请结合上下文,结合自己的感受,写一段话。参考题目:《执着的瑞恩》、《瑞恩的梦想》、《瑞恩的井》……也可以自己命题。板书设计17.梦想的力量梦想的力量筹集70块钱梦想是什么筹集2000块钱梦想怎样实现的筹集买钻井机的钱教学后记检签记录课题口语交际习作四教学内容教材87页教学目标1.通过交流学生看到的听到的或者经历过的感动的事,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并感受人与人之间令人感动的真情。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的习惯,做到表达时有条理、有感情;在听他人说话要认真,有耐心。3.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选一件令人感动的小事记下来。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感情要真实。教学重点在口语交际中理清思路,学会表达,完整清楚的叙述出这件感动或难忘的事。教学难点善于表达,说话有顺序,条理清楚,有重点。预习要求搜集有关让你感动、让你难忘的事学法指导交流探究互动教学方法启发指导第133页共133页 教具准备《背起父亲上学》电影教学过程教学行为学习行为备注第一课时(口语交际)一、激发情趣我们的身边,时时会发生许多令人感动的事,它让我们感到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你们看,一个五六岁的男孩,用他稚嫩的双手颤巍巍地打来一盆洗脚水,要给妈妈洗脚。(观看电视公益广告)再看,一个穷苦的学生为了完成学业,背着病患的父亲去上学。(投影书中图片)当我们被一幕幕感动着,我们的心灵也正一次次得到洗涤。二、拓展思路1.像电视广告中这样的令人感动的故事还有许多许多。古今中外有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你都知道哪些?2.小结:一切真善美的事情都能触动我们的心弦,让我们为之震颤。三、互动交流1指名回答,并说说自己为什么而感动。互动交流学生自由练说指名回答,其他同学当记者,现场进行“答记者问”。在小组里说说感动的故事,然后推选其中说得最好的一位同学参与集体交流,评选出最让人感动的小故事。评选条件:把感动的事件说清楚,说具体;表达时口齿清楚,声音响亮,语句通畅。集体交流,注意评价第133页共133页 .同学们,在你的生活中,你是否经历过让自己感动的事呢?想一想曾经看到、听到或亲身经历过的事情中,哪些深深地触动过你的心灵,令自己特别感动,难以忘记。从这些事情中选出一件最使你感动的事情,认真回顾事情的经过,要把事情的经过想清楚、想具体,然后再想一想应该怎样讲述,才会打动别人。2.教师引导学生说说最令自己感动的地方,说清楚受感动的原因。(请个别同学讲述,教师作指导,属指导性讲述)四、教师总结。第二、三课时(习作)一、谈话揭题从同学们上一节课的讲述中,老师知道你们在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经历过一些让自己深受感动的事情,可是我无法完全分享咱们班的每一位同学记忆中精彩纷呈的感人故事。这样吧,把你们那精彩而具体的,最令人感动、难忘的事写下来,老师就全知道了。我们今天就来进行一次习作《记一件令人感动的事》。(板书课题)二、明确要求1.看了这个题目,你知道了什么?(①这是一篇记事的文章;②应把自己的感受最深的部分写具体)2.课文中又告诉我们本次习作有什么要求呢?(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我们可以选择生活中所发生的令人感动的事,包括难忘的事。要求做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实。)三、指导构思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交流讨论回忆从这组课文中学到的一些表达方法。想一想自己准备怎样写,才能把事情写清楚,写具体,写得打动人心。学生独立习作请学生把自己写的片断展示出来,读后请同学评一评,哪里写得好?哪里还可以改进?自评自改,小组互评互改。第133页共133页 四、独立试写教师巡视,重点帮助习作有困难的学生。五、讲评修改按这次习作的重点讲评。作业将修改好的习作认真誊抄到作文本上。课题18.将相和教学内容教材第91页—95页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感受蔺相如的机智勇敢、大局和大将军廉颇顾全大局、知错认错等优秀品质。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故事之间的联系3.认读“璧、蔺”等生字,会写“赵、拒”等生字。教学重点了解“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感受人物形象,把握3个故事之间的联系。预习要求学习生字、词。读课文,给三个故事加上小标题,分别说说主要内容以及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学法指导观察法、读悟法。教学方法启发诱导法、以读代讲法、问导法。教具准备生字、词语卡片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行为学习行为备注一、揭题质疑1.出示课题。理解:“和”的意思。2.质疑激趣。看到课题,请同学们思考。1.生读课题。理解:“和”,就是和好。2.思考:第133页共133页 二、初读感知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2.简单介绍历史背景。3.快速浏览全文,同时想想,这篇文章讲了几个小故事?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一下。三、理清层次1.这三件事情分别用了哪几个自然段来叙述的?2.小组交流,合作分析课文。全文共分几段,写出段意。第一段(1~10)自然段,蔺相如机智勇敢,保护国宝,立大功。第二段(11~15)自然段,蔺相如在渑池会上,不畏强暴,维护国威,又立新功。第三段(16~18)自然段,写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四、深入研读1.你觉得廉颇和蔺相如由和转向不和的原因是什么?课文中哪里开始写到了不和。(1)看到课题你们想到了什么?(2)“将”和“相”是谁?(3)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4)他们为什么和好?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听老师介绍,学生简单了解历史背景。3.快速浏览全文,把“将”、“相”的名字用____画下来。回答:这篇文章讲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等3个小故事?用自己的话简单叙述这3个小故事。1.根据提纲给课文分段,说说每段的主要意思。2.小组交流,合作分析课文。生默读课文,并给课文分段,写段义。第一段(1~10)自然段,写蔺相如出使秦国,机智勇敢,保护国宝,立了大功。第二段(11~15)自然段,写蔺相如在渑池会上,不畏强暴,维护国威,又立新功。第三段(16~18)自然段,写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请同学们回答什么叫“负荆请罪”。四、深入研读1.“第133页共133页 (1)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从廉颇的话中能读懂些什么?(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2.这样下去,廉颇和蔺相如迟早有一天会闹僵,到那时,赵国可能不能使国变成强国了。你现在的任务是劝服正在气头上的,什么也听不进去的廉颇。看看蔺相如是不是真的靠一张嘴,没什么能耐?3.出示学习提示:(1)学习任务:一边读一边感悟,蔺相如并不仅仅靠一张嘴,他是有能耐的。(2)学习建议:建议大家先划出重点句子或重点词揣摩人物特点,然后勾画说服廉颇的句子。(3)友情提醒:你可以直接从哪些地方体会蔺相如的特点?4.学生自主研读课文5.交流我廉颇功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去!”(1)自由读一读,能读懂些什么?(廉颇内心的不满……)(2)有感情地朗读。2.你现在的任务是劝服正在气头上的,什么也听不进去的廉颇。为了劝好,大家读读全文,勾画蔺相如靠一张嘴的能耐的句子。3.根据出示的学习提示:(1)一边读一边感悟,蔺相如的能耐。(2)请大家划出重点句子和重点词理解人物特点,并感情朗读,再划出摆事实和讲道理的方法,来说服廉颇。(3)蔺相如的特点从语言、动作中来体会;又能从赵王和秦王的对比中体会。4.学生自主再读课文,理解蔺相如的能耐。5.同桌交流。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行为学习行为备注一、感悟体会1.说说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了蔺相如并不仅仅靠一张嘴,他是有能耐的。1.说说蔺相如并不仅仅靠一张嘴,他是有能耐的。2.根据学生回答,理解重点句子。第133页共133页 2.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指导几个重点句子的理解。(1)“蔺相如看到这种情形,直到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大王,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说着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2)“蔺相如一看秦王这样侮辱赵王,生气极了……蔺相如也叫人记下来,所在渑池上,秦王为赵王击缶。”三、角色体验1.导入:廉颇猛然醒悟到自己的错误。于是有了动人的负荆请罪这一幕。2.引导学生看插图,书上只说:“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亲自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廉颇负荆请罪一直被后人传为美谈,我想他们当时一定说了许多感人的话。你能不能替作家把他们当时说的话还原出来。3.学生写作,交流。4.想象说话:如果当时围观的百姓看到了这动人的一幕,他们会说些什么?这件事传到赵王或秦王的耳朵里,他们可能会说些什么?廉颇的属下或蔺相如的属下看到大将军廉颇负荆请罪,又有何感想?今天的你看到了这动人的一幕,回想起生活中和他人相处的点点滴滴,又想说什么?四、总结提升,课后延伸(1)自由读这段话,谈从中你发现了蔺相如得什么特点?从哪里看出来的?读“……我指给您看”这是有谋;“我的脑袋和璧就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这是有勇。体会蔺相如在说这些话时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蔺相如说的话。(2)读读这段话,想象当时的情境?从这里可以看出蔺相如得什么特点?读“我就跟你拼了”──舍身救主“秦王被逼得没法,只好为赵王击缶。”──不畏权势1.读一读书上描述负荆请罪的句子。2.学生看插图,想他们当时一定说了许多感人的话。请你替作家把他们当时说的话写出来。3.学生写作,小组交流。4.想象说话:请你任意选择一个角色说一说。自由准备──同桌互说──指名说。1.说你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2.课后去阅读有关的书籍,了解一下后来秦国灭了六国的故事。第133页共133页 同学们,一位功勋卓著,叱咤风云的老将军,他能够脱下战袍,露着脊背,赤着脚,背上荆条,跪在相府门前认错,这需要何等的胸襟和气魄啊!所以,有句俗语叫:宰相肚里能撑船,将军背上能插荆。作业1.抄写喜欢的词语和句子。说说你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2.有条件的同学课外阅读司马迁和其他历史人物的故事。3.了解一下后来秦国灭了六国,赵国也包括在内。那么赵国后来怎么也逃脱不了被灭亡的命运呢?板书设计18.将相和将相百战百胜勇敢机智完璧归赵负荆请罪和渑池相会不畏强暴勇于改过顾全大局将相言和(以国家利益为重)教学后记检签记录课题19草船借箭教学内容教材第96页—100页教学目标1、通读课文,了解本课的情节,认识到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他的有胆有识、足智多谋。第133页共133页 2、了解学习以记事为主的课文,必须抓住事情发展的线索,理清它的起因、经过及结果,并领会事件的本质意义。3、学习本课“妒、督、鲁”等ll个生字,以及妒忌、商议、推却、探听等8个词语,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并会用“推却、轻易”造句。4、体会文章首尾呼应的写法。  教学重点学习本课“妒、督、鲁”等ll个生字,以及妒忌、商议、推却、探听等8个词语,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并会用“推却、轻易”造句。教学难点通读课文,了解学习以记事为主的课文,必须抓住事情发展的线索,理清它的起因、经过及结果,并领会事件的本质意义。预习要求学习生字、词。读课文,想一想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法指导读悟法、交流合作、教学方法以读代讲法、问导法。教具准备阅读《三国演义》第42回至第46回。了解当时魏、蜀、吴三国的形势以及周瑜为什么妒忌诸葛亮。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行为学习行为备注一、介绍名著,了解大势教师介绍名著《三国演义》的故事梗概。师生合作介绍“草船借箭”前的三国形势,以及周瑜妒忌甚至要加害诸葛亮的表现。二、揭示课题,激发兴趣1、出示课题:草船借箭2、什么叫草船?草船借箭是指什么意思?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生听了解名著《三国演义》的故事。学生小组合作了解“草船借箭”前的三国形势,及周瑜妒忌加害诸葛亮的表现。1、读课题:草船借箭2、回答什么叫草船?草船借箭是指什么意思?3、学生的回答,梳理问题:第133页共133页 三、初读课文,理清脉络1、这些问题实际让我们回答?草船借箭的原因、经过、结果。2、给文章分段:3、说说是什么顺序给课文分的段,并说说主要内容。四、自读第2至第5自然段,指导感情朗读。1、找出这几段的特点。2、根据人物对话内容,揣摩人物思想状况、性格特点,自加提示语。3、分角色朗读。在朗读中注意读出语气,探究人物特点。五、读第6至第9自然段,了解借箭经过。1、先说经过,说明理由。2、分析保证借箭成功的因素。谁草船借箭?为什么要草船借箭?怎么样草船借箭的?最后借到了箭没有?1、请用陈述句表达这些问题。2、给文章分段,并说出每段有几个自然段。一(l、2节)、二(3--5节)、三(6-9节)、四(10)3、这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并说主要内容。四、有感情自读,第2至第5自然段。1.以对话形式出现,且无提示语。2、小组交流,人物的思想状况、性格特点。3、分角色朗读。通过感情朗读,感受人物形象。五、读第6至第9自然段,了解借箭经过。1.理由(也就是因果关系。)2、1)雾的作用。(冬季,雾在四更最浓。)2)船的作用。(草人——雾中似人;相连——空隙较小,易于受箭,正反都可受箭。)3)曹操多疑之心。(不仅不轻易出动,令弓弩手射箭,不调六千名弓弩手,使箭更多。)第133页共133页 六、总结:天时、地利、人和等各方面的因素,诸葛亮都考虑到了,基于这些周全的考虑,诸葛亮作出的巧妙安排叫什么?而周瑜都没想到,当他知道这一切时,会怎么说?4)士兵作用。(擂露呐喊,虚造声势,引敌射箭。)5)水的作用。(冬季刮西北风,使船回去时“顺风顺水”。这时文章第二次提“冬季”;等到曹军发觉时,船已飞一样驶出二十多里。)六、诸葛亮的巧妙安排,就叫—“神机妙算”。而周瑜没想到,当他知道这一切时,一定是“自叹不如”。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行为学习行为备注一、快速阅读课文,找出关键的词语。通过上节课的研究学习,你认为课文中的哪个词语最有研究价值?二、精读课文,理解神机妙算。1、要求学生划出能表现诸葛亮到底神在哪里?妙在何处?2、讨论交流。知天文的句子。(1)“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①这场大雾,诸葛亮和鲁肃都看到了,请大家体会体会,鲁肃看到这场大雾会是怎样的心情?诸葛亮看到这场大雾又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②一.阅读课文,找出关键的词语。神机妙算1、精读课文,理解神机妙算。勾划出表现诸葛亮“神、妙”句子。2、讨论交流。读知天文的句子①这场大雾,诸葛亮和鲁肃都看到了,鲁肃看到这场大雾(吃惊)诸葛亮看到这场大雾(暗自高兴,因为这场大雾是诸葛亮在三天前就已料到的。)②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第133页共133页 你从哪里看出这场大雾是诸葛亮三天前就料到的,也许是凑巧碰上的呢?出示:“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的时候,诸葛亮秘密把鲁肃请到船里。”③老师觉得这个句子写得太罗嗦,前几天不是没有动静吗?没动静有什么好写,完全可以改成这样: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的把鲁肃请到船里。这样写即清楚有简练。行吗?好吗?为什么?④怪不得周瑜长叹道:“诸葛亮真是神机妙算,我比不过他。”懂地理的句子。(1)划出诸葛亮的借箭的路线,说说理由。出示:“天还没有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出示:“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头,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然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2)讨论:诸葛亮为什么要先船头朝西,船尾朝东,再船头朝东,船尾朝西?识人心的句子。(1)识曹操出示: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生读:“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的时候,诸葛亮秘密把鲁肃请到船里。”学生自由读,在读中体会诸葛亮早在三天前就已算准了这场大雾。③组织讨论。生答不行。不好。,因为诸葛亮胸有成竹,从容不迫,神机妙算。④体会周瑜的长叹:“诸葛亮真是神机妙算,我比不过他。”生读懂地理的句子。(1)勾划诸葛亮的借箭路线,说出理由。生读:“天还没有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再读:“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头,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然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2)讨论:读句子,说明诸葛亮的考虑周密,算准借箭的地理位置,以及他的巧妙安排。生读识人心的句子。(1)识曹操生读: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第133页共133页 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靠近。”《草船借箭》这篇课文中写诸葛亮说话的地方有11处之多,但只有这个地方写到了诸葛亮的笑,你们说,他在笑谁?这是一种怎样的笑?(2)识鲁肃诸葛亮明明知道周瑜暗藏杀机,鲁肃又是周瑜的心腹,为何还要请鲁肃帮忙?他不怕鲁肃向周瑜告密吗?三、进一步体会人物的特征。学了课文第二自然段中一段诸葛亮和周瑜的精彩对白,体会从他们的对话中你还可以看出诸葛亮和周瑜分别是个怎样的人。四、总结全文。草船借箭的成功使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诸葛亮的足智多谋、料事如神、宽宏大度、谦虚礼让的大将风度。使得气量狭窄、妒才忌能、才气输诸葛亮一筹的周瑜不得不叹服。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靠近。”《草船借箭》这篇课文中写诸葛亮笑自己的神机妙算,笑曹操的不敢出兵,笑周瑜的自不量力,这是自信的笑,胜利的笑;笑鲁肃的忠厚老实、不知底细,这是幽默的笑,宽厚的笑。(2)识鲁肃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小组讨论。学了课文我们知道课文第二自然段从他们的对话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个足智多谋、料事如神宽宏大度、谦虚礼让大将风度的非凡才干。而周瑜是个气量狭窄、妒才忌能的危险人物。生读;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作业1、抄写课后的积累语言。2、背诵自己喜欢的精彩句子或段落。3、抄写描写文中人物特点的词、句。板书19草船借箭识天文识周瑜妒忌第133页共133页 设计诸葛亮知曹操多疑晓地理信鲁肃忠厚教学后记检签记录课题20景阳冈教学内容教材第101页—106页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读读记记“吓唬、诡计、霹雳、酥软、踉踉跄跄”等词语。2、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3、感受武松的人物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有激发主动阅读名著的兴趣。教学重点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这部分是课文重点,也是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了解武松的英雄性格。预习要求读课文,找出打虎的部分多读几遍。再想想,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跟打虎有什么关系?学习指导先让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在组织学生重点阅读“武松打虎”这一部分,感受武松的英雄形象教学方法谈话法,导读法。教具准备《好汉歌》教学过程教学行为学习行为备注一、激趣导入,明确阅读要求第133页共133页 (播放《好汉歌》,由电视剧主题曲导出名著《水浒传》。)你们了解《水浒传》吗?认识武松吗?知道的请举手,说说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全班交流。一起读文后的“资料袋”(小黑板出示)(1)认真读课文,找出具体描写打虎的部分多读几遍。(2)想一想,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跟打虎有什么关系。(3)武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通过哪些句子感受到的。二、根据阅读要求,自读自悟1、由于课文一些语句的意思或用法与现代文有所不同,老师适当做一些提示。如,“这酒真有气力”──这酒很有劲;“筛一碗酒”──倒一碗酒;“吃酒”──喝酒;“武松把脚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武松只顾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乱踢。2、老师巡视,指导学生养成一边读书一边思考批注的好习惯。三、检查自学效果、组织交流1.学习汇报: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武松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找出相关段落。2.抽查四人小组读“武松打虎”段落。3.在描写“武松打虎”的段落中,哪些语句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读后有什么感受?(1)引导学生抓住武松打老虎的几个回合里,描写双方动作的词句进行比较体会。突遇大虫的“一扑”、“一揪”、“一剪”指名读课文前的导语,其他同学边听边想:导语提出了哪些阅读要求。学习方法交流:你准备怎样解决这三个问题?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四人小组交流学习情况第133页共133页 ,他的对策是“躲闪”、“闪在青石边”、“闪在大虫背后”、“闪在一边”……一段话里连用了许多个“闪”字,能否换成“躲”字呢?(“闪”既是本能的反应,又是防御的手段,准确刻画了武松在遭到大虫的突然袭击,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的动作。“闪”这个动作,具有突发性,用在这里很能表现人物的机警敏捷。而“躲”却显得很被动。这样,充分说明了这一个连一个的“闪”字,绝不是重复、雷同,而凸现了武松的有勇有谋、智勇双全。)描写武松时,用“抡”“劈”“揪”“按”“踢”“提”“打”等几个字,字字千钧,虎虎生风,形象生动地凸现了武松打虎的英雄气势,淋漓尽致地刻画了武松过人的高大形象。(2)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描写武松打虎的语句,进一步体会武松的性格特点。同学们可以自由发挥,你觉得怎么读像武松就怎么读(3)谁愿意选择自己最拿手的一句读给同学们听?(教师适时指导。)(4)比比看,谁最像武松。4.“打虎”部分通过对人物动作的描写,突出了英雄形象。你认为前面的内容与“打虎”内容有关吗?又是通过什么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的?通过对武松的语言描写,感受到武松的性格特点。“别胡说!难道不付你钱!再筛三碗来”体会出武松倔强、豪爽。根据交流,重点品读相关的句子生有感情地朗读。)生有感情地朗读第133页共133页 “就有大虫,我也不怕”体会到武松很勇敢。“这是店家的诡计,吓唬那些胆小的人到他家里去歇。我怕什么!”能够体会出武松的勇敢。通过对武松心里的描写,感受武松的内心变化,感受他的英雄气概。如“转身回酒店吧,一定会叫店家耻笑……”“怕什么,只管上去,看看怎么样。”这里虽有犹豫,但更多的仍然是“勇往直前”的豪气。当天将黑时,他见没有老虎,便“自言自语道:‘哪儿有什么大虫!是人自己害怕了,不敢上山。’”这是他在为自己壮胆,也很真实可信。所以这些内容看似与打虎无关,实际上与打虎的内容有着密切的关系。5.武松在这些段落里,又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小结武松的人物形象:豪爽、神威、武艺高强、江湖阅历丰富……四、自主探究、交流收获1.本单元我们共学习了三篇根据名著改编的课文,你能说说对三部名著的初步印象吗?2.小结:《水浒传》就写了108条梁山好汉,就武松还有很多章节很多精彩的故事,李逵也是《水浒传》中的一个人物,他也曾经打死过老虎,他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课后去阅读《水浒传》,你一定能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五、课外拓展1.阅读《水浒传》。2.收集一个《水浒传》人物的故事讲给同学听。交流讨论第133页共133页 作业1.阅读《水浒传》。2.收集一个《水浒传》人物的故事讲给同学听。板书设计景阳冈喝酒(语言)上冈(心理)豪放无畏打虎(动作)机智勇敢下冈教学后记检签记录课题21.猴王出世教学内容教材第107页—109页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词,能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初步感受古典文学的语言特点,理解“石猴”勇敢顽强、一心想着大家的品质,受到教育。3、体会作为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的语言美和古代劳动人民的丰富想象力。教学重点1、学习生字词,能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初步感受古典文学的语言特点,理解“石猴”第133页共133页 勇敢顽强、一心想着大家的品质,受到教育。教学难点理解“石猴”勇敢顽强、一心想着大家的品质,预习要求认真阅读课文,看看石猴是从哪儿来的?又是怎样成为猴王的?学法指导自读,自悟,想象画面,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课文重点句.教学方法让学生自读,自悟,想象画面,组织学生交流。教具准备搜集有关孙悟空的相关资料。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行为学习行为备注一、揭示课题1、揭题,在这部小说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那个人物?2、谈谈你对人物的了解。3、你知道孙悟空是怎样成为美猴王的吗?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新课文,了解孙悟空变成美猴王的经过。二、初读感知1、大声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读不懂的地方画出来。2、边读边想,这篇文章讲的是一件什么事?3、交流自学情况。三、朗读感悟1、自由读课文,你喜欢那些句子,画下来,说说你喜欢的理由,并把它们有感情的读出来。2、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1、生读课题。思考:在这部小说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那个人物?2、生谈谈对人物的了解。3、回答:孙悟空是怎样成为美猴王的?1.大声朗读课文,把读不懂的地方画出来。2.思考: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3.同桌相互交流自学情况。1.自由读课文,把喜欢的句子画下来,并说说喜欢的理由。2、小组交流。并有感情地朗读这些段落。重点读:(1)四面更无树木遮阳,左右倒有芝兰相衬……通灵之意第133页共133页 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并有感情地朗读这些段落。交流时教师相机点拨,让学生领悟古典名著的语言特色。并说说这几句各写了什么?四、课外阅读扩展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一读《西游记》,准备好召开一个《西游记》故事会,看谁讲的故事最精彩。(这几句交待顽石生成的环境,文字清新,很美)(2)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朝游峰洞之中。(这几句写石猴活动,机灵可爱,语言对仗工整很有意思。)(3)“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这一段写石猴入洞的情景,敏捷可爱。)作业1.看谁讲的《西游记》故事最精彩。2.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3.体会石猴的个性。板书设计21.猴王出世出世一块仙石迸裂产石猴探洞:我进去!成王称王:随我进来!教学后记检签记录课题口语交际习作5教学内容教材第111页—114页第133页共133页 教学目标1.学习编排、演出课本剧,尝试运用个性化语言、动作、神情展现人物特点,深化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表达能力与表演能力。2.学习缩写方法,能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适当删减,做到意思准确、完整,语句连贯通顺。3.通过缩写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综合、理解和概括的能力。教学重点感悟人物鲜明的个性特点,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预习要求编排课本剧教学难点课文中的叙述语言改编成人物对话,把人物的特点通过动作、表情彰显出来。学法指导练习合作交流教学方法讲解指导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电视剧《三国演义》、《猴王出世》中精彩片段。教学过程教学行为学习行为备注第一课时口语交际一、谈话激趣,畅谈演技1.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电视剧吗?有没有看过根据四大名著改编的电视连续剧?在《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四部大型连续剧中,你最喜欢哪部?喜欢里面的哪个人物呢?二、合作创编,赏析表演1.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故事,自由组合。2.分组创编,感悟角色(1)按照每个人的兴趣、爱好分组,推选出一名小导演。(2)选择角色,将自己角色的语言、动作、神情了解透彻。(3)交流讨论各自的角色体验,小组内进行整体性创编。自由说交流讨论分组表演。评价表演第133页共133页 3.欣赏表演,评价表演。请同学们仔细欣赏表演者的每一句话、每个动作、每个神情,看编排是否有创意,准备推选出最佳演员、最佳导演奖。4.评选最佳创编奖,最佳演员、最佳评论员。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多渠道,多角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二、三课时习作指导一、谈话引入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老师欣喜地发现很多同学在阅读四大名著。同学们也特别希望有交流自己阅读内容的机会,可是名著篇幅很长,不容易交流,怎么办呢?那就需要我们学会缩写,什么是缩写,怎样缩写呢?二、自主学习,相机点拨1.自读习作要求,感悟缩写方法。2.交流:①什么是缩写?②缩写前要多读抓要点,根据主要内容,考虑删减、改写。③缩写后要对照,修改。三、结合《景阳冈》缩写,掌握缩写的要领.读《景阳冈》缩写稿,与原文对照,辨析原文与改写后语言的同异。四、交流讨论怎样缩写,试写初稿教师巡视指导。明确要求:全班交流讨论,初步掌握缩写的方法。1.每位同学将准备缩写的文章(《草船借箭》、《金色的鱼钩》或其他文章)多读几遍,理出要点。2.小组讨论交流。3.试写初稿,教全班同学提出修改意见修改自己写的片断。四人小组对照要求,评价同学的片断。第133页共133页 (1)修改后的段落是否保留原文的主要内容?(2)语句是否简洁、通顺、连贯?作业1.读自己喜欢的文章,编排课本剧。2..缩写文章教学后记检签记录课题22人物描写一组教学内容教材第132页—137页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能从课文的词句中感受小嘎子、严监生、凤辣子等鲜明的人物性格,并结合自己的想象和生活经验还原人物形象,能对人物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从课文中找到描写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词句,细心揣摩,体会这些词句在表现人物性格中的作用,尝试写一段人物描写。3、认识课文中的14个生字,摘录课文中表现人物性格的句子。教学重点感受小嘎子、严监生、凤辣子等鲜明的人物性格。预习要求认识课文中的14个生字,摘录课文中表现人物性格的句子。教学难点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学法指导自读、分角色读、小组合作交流,谈谈对人物形象的了解。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读、议相结合,掌握描写人物的写作特点。教具准备了解《小兵张嘎》、《儒林外史》、《红楼梦》的故事梗概。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第133页共133页 教学过程教学行为学习行为备注一、揭示课题,通读课文1、出示课题《人物描写一组》,说说以前学过的课文或读过的课外读物中哪些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一说是怎样描写的。2、朗读课文,认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二、默读课文,畅谈感受1、默读课文,寻找印象深刻的段落,多读几遍。2、说说读了课文后的感受,学生充分发表意见。(1)可以说说对课文中的人物的评价,(2)可以说说对课文中的人物的言行的感受。(3)可以说说课文的语言在表现人物性格特点上的作用。三、深入研读,感受人物1、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人物,深入阅读短文,在阅读中尝试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1)在短文中找出特别能反映人物性格特点的词句,画下来,反复朗读。(2)你所阅读的短文中的人物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用一两个词语概括,标注在相应的文字边上。读课题,读课文1、说说以前学过的课文或读过的课外书中哪些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说是怎样描写的。2、朗读课文,学生字,把课文读通顺。1、默读课文,找印象深刻的段落。2、说说读课文后的感受:(1)人物的评价如:小嘎子很机灵;凤辣子很泼辣;严监生很吝啬……(2)人物的言行的感受,如:严监生临时前“伸着两个指头”这个动作,课文中反复出现,充分说明严监生的吝啬……(3)语言在表现人物性格特点上的作用,如:“凤辣子”这个名字很能反映她的性格1、阅读短文,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1)找出特别能反映人物性格特点的词句,画下来,反复朗读。(2)答短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用一两个词语概括,(小嘎子很机灵;凤辣子很泼辣;严监生很吝啬……)第133页共133页 (3)想象文中描写的人物形象在头脑中形成图像,尝试有感情地朗读。2、研究同一篇短文的同学自由组成小组,相互讨论切磋研读成果。(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同学自由组成小组,相互讨论研读。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行为学习行为备注一、课堂交流,分享成果(1)交流《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的学习情况。①小嘎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并说说你是从哪些词句中读出来的,说说你对这些词句的理解。②读读这些句子,想象句子所描写的形象,有感情地朗读。(2)交流《临时前的严监生》的学习情况。①严监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并说说你是从哪些词句中读出来的,说说你对这些词句的理解。——从这个简单的动作中,可以看出严监生是个什么样的人?②读读这些句子,想象句子所描写的形象,有感情地朗读。(1)小组交流《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的情况。①“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她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上风。”——可以看出小嘎子的机灵和“狡猾”。②想象句子所描写的形象并有感情地朗读。(2)同桌交流《临时前的严监生》①“……总不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越发指得紧了。”“……那手只是指着不动。”“……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没了气。”——从这个简单的动作中,可以看出严监生人都将死,仍恐费了灯油,是多么吝啬。②想象句子所描写的形象并有感情地朗读。第133页共133页 (3)交流《“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的学习情况。①“凤辣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并说说你是从哪些词句中读出来的,说说你对这些词句的理解。②读读这些句子,想象句子所描写的形象,有感情地朗读。二、反思形象,感悟写法1、快速阅读三篇短文,你认为哪个人物形象在你头脑中留下了最鲜明的印象?为什么?在文中找出理由,做好标注。2、交流讨论,学生只有发言,讲述自己的看法和理由,教师可随机点拨。点拨的要点:(1)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的描写符合人物的身份。(2)人物的动作、语言和特定的情境相结合,突出了人物形象。(3)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心理描写,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很典型。三、创设情境,尝试描写(3)交流《“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的学习情况。①“一语未完,只听后院中有笑语声,说:‘我来迟了,没得迎接远客!’”——认未到而声先至,其他人“个个皆敛声屏气”,唯有她“放诞无礼”,活脱脱的泼辣相。②想象句子所描写的形象并有感情地朗读。1、阅读三篇短文,回答哪个人物形象在你头脑中留下了最鲜明的印象?为什么?2、交流讨论,讲述自己的看法和理由,点拨的要点:(1)人物动作、如:小嘎子的动作就是一个小孩子才会做的。语言和心理的描写符合人物的身份。他的想法也是小孩子简单的“狡猾”等。(2)人物的动作、语言和特定的情境相结合,突出了人物形象。如:严监生临死前伸出两个指头,“凤辣子”在众人面前风风火火的语言,都有力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3)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心理描写,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很典型。如:“凤辣子”一下子转悲为喜时,一前一后说的话,就是典型的人物语言;严监生那伸着的两个指头等。第133页共133页 (1)小结描写人物的方法:要有一个具体的生活情境;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点,要典型。(2)回忆生活中影响深刻的人物,设想一个具体的生活情境,描写一个人物活动的片断。(3)讲评学生描写的片断,也可以让学生相互评点。(1)小结描写人物的方法:要会背诵。(2)回忆生活中影响深刻的人物,想描写一个人物活动的片断。(3)让学生相互评点。作业1、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2、写一写某人,要写出特点。板书设计22人物描写一组小兵张嘎小嘎子顽皮、机敏、争强好胜、富有心计提议摔跤————想使巧招————摔了个仰面朝天临死前的严监生伸着两根指头不断气————挑掉了一茎,才一命呜呼“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凤辣子察言观色、机变逢迎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品其音,识其人教学后记检签记录课题23.刷子李教学内容教材第138页—140页1、熟读课文,了解“刷子李”高超的刷墙技艺,想象“刷子李”刷墙时的风采。第133页共133页 教学目标2、能抓住重点句段反复朗读,体会文章是怎样表现“刷子李”的技艺高超的,感受独特的语言韵味。3、认识课文中的6个生字,摘录描写精彩的句子。教学重点了解“刷子李”高超的刷墙技艺,想象“刷子李”刷墙时的风采。教学难点体会文章是怎样表现“刷子李”的技艺高超的,感受独特的语言韵味。预习要求熟读课文,想想“刷子李”德技艺高超表现在哪儿。学法指导自读自悟、交流合作,抓住问题体会情感。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多方面的发表自己的看法,充分理解感悟本文。教具准备自学生字词。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行为学习行为备注一、解课题,初识“刷子李”1、出示课题“刷子李”,说说从课题中你可以看出一些什么?2、刷墙特别好的,姓李人叫“刷子李”,这是一种很有趣的称呼。你还知道类似的称呼吗?二、读课文,了解“刷子李”1.自由朗读课文,认读课文中的生字,把课文读通顺。2.说说“刷子李”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3、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最能表现“刷子李”技艺高超的句子,做好标记。4、课堂交流,用一个词来说说“刷子李”1.读课题,初识“刷子李”说说从课题中你看出一些什么?生答(1)课文描写的是一个姓李的人;(2)这是一个用刷子干活的人;(3)这个人刷墙特别好,所以才叫“刷子李”……2、如:做豆腐特别好的,姓王的人叫“豆腐王”,剃头特别好的,姓陈德任叫“剃刀陈”……1.自由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的生字。2.学生用自己的话说,或用课文里的话来说初读课文后的感受,谈初步印象。3、默读课文,用标记划出课文中最能表现“刷子李”技艺高超的句子。4、课堂交流,学生答形容“刷子李”第133页共133页 的粉刷技艺高超到了什么程度,并在课文中找出理由。(1)“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上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通过动作和声音的描写,写出了“刷子李”刷墙时动作的什么?(2)“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一个“天衣无缝”,一个比喻,写出了“刷子李”粉刷的墙面怎么样?(3)“这时候,刷子李忽然朝他说话……看上去就跟粉浆落上去的白点一模一样。”——这段话和文章开头的一段话有什么联系?5、选择最有兴趣,认为写的最好的句段有感情朗读。三、悟语言,体会韵味1、熟读课文,体会课文语言独特的感觉。2、通读课文,在头脑中想象“刷子李”的形象,刷墙时的样子。把想到的用自己的话写下来。的粉刷技艺高超,如:出神入化、天衣无缝、出乎意料、不可思议……(1),写出了“刷子李”刷墙时动作熟练优美。(2)一个比喻,写出了“刷子李”粉刷的墙面十分平整,质量很高。(3)这段话和文章开头的一段话联系密切。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理解了“刷子李”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真的没有白点的原因。5、读你认为写的最好的、最有兴趣的,句段有感情朗读。1、熟读课文,体会课文语言独特的感觉。2、通读课文,根据想象。用自己的话把“刷子李”刷墙时的形象、样子写下来。作业1、选择自己喜欢的句段背诵。2、摘录精彩的语句。板书23*刷子李第133页共133页 设计         (刷子李:手艺高超)        半信半疑→→→→佩服得五体投地         (曹小三:亲眼见证)教学后记检签记录课题24金钱的魔力教学内容教材第141页—144页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了解故事发生的情境,能从内心批评和唾弃托德和老板在金钱面前的丑恶嘴脸。2、通过对描写人物的语言的揣摩,把握托德和老板的特点,感受课文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的传神之处。3、认识课文中的4个生字,积累有关语言。教学重点通过对描写人物的语言的揣摩,感受课文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的传神之处。教学难点能从内心批评和唾弃托德和老板在金钱面前的丑恶嘴脸。预习要求认真读读课文,想想可以用哪些词语概括老板和托德的特点。学法指导自读小组交流、边读边想。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阅读、查阅资料、理解大意。教具准备读《百万英镑》的故事梗概。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行为学习行为备注一、初读课文,了解故事1、出示课题“金钱的魔力”。1、读课题“金钱的魔力”。第133页共133页 2、自由读课文,思考:从课文的描写中看,金钱到底有怎样的魔力?3、课堂交流。让学生朗读相应的课文,以检测学生认识生字,读通课文的情况。二、再读课文,谈谈感受1、默读课文,思考:(1)读了课文,你对托德和老板有什么感受?(2)你的这种感受来自于什么地方?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段,说说理由或有感情地朗读。2、小组讨论,形成组内意见,推选人员代表小组发言。3、课堂交流,谈谈感受。4、讨论,我们为什么要厌恶或讨厌他们呢?托德和老板有什么特点,可以用哪些词语来概括。三、研读重点,体会语言1、读读课文中有关段落,想一想:在这篇课文中,你觉得托德和老板这两个人,哪一个描写得更加传神?2、交流各自的观点,展开讨论。3、有感情地朗读第6自然段和第11自然段。2、自由读课文,回答金钱到底有怎样的魔力用课文中的描写句子。3、课堂交流。学生回答。如:金钱可以让一个人的笑容凝固;金钱可以一下子改变一个人的态度;金钱可以让一个流浪汉受人尊重……学生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读通课文。(1)默读课文,回答:读了课文,对托德和老板有如:讨厌、喜欢、厌恶等的感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的有关句段,并说出理由。2、小组讨论,3、课堂交流,学生谈谈感受。一般感受是讨厌或厌恶,但也有不同的感受,因此注意学生分析的理由是否言之有理。理由在两个地方:4、(1)托德:从刻薄的嘴脸到一脸的窘况,主要集中在托德笑容的变化。(一脸的窘况)(2)老板:从趾高气昂到过分殷勤,主要集中在他说的一场段话中。(趾高气扬)(殷勤)1、读了课文中的有关段落,我认为在这篇课文中,托德和老板这两个人中老板这个人物描写得更加传神。从老板的趾高气昂到过分殷勤刻画出了见钱眼开的小市民势力眼的丑态。第133页共133页 2、学生讨论,要关注人物的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体会描写的传神之处。3、有感情地朗读第6自然段和第11自然段。作业1、课外阅读《百万英镑》。2、背诵第6自然段。板书设计托德以衣取人傲慢无理见钱眼开市侩小人金钱的魔力丑恶的嘴脸老板惟利是图世故圆滑阿谀奉承献媚讨好教学后记检签记录课题口语交际·习作七教学内容教材第146页—148页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讲人物故事,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交际能力。2.讲述者要选择最能反映人物性格特点的事来讲,要讲得具体生动。听众听时要认真,听后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询问,还可以补充相关情节。3.运用课文中一些写人的方法写一个印象深刻的人,要求反映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教学重点在口语交际中理清思路,学会表达。第133页共133页 教学难点用课文中一些写人的方法写一个印象深刻的人,要求反映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学法指导交流探究互动教学方法启发指导教具准备组织学生开展阅读人物故事的活动教学过程教学行为学习行为备注第一课时课前准备:组织学生开展阅读人物故事活动一、引入同学们爱听故事吗?我们今天就来开一个故事会。二、明确口语交际的要求这次我们讲什么故事呢?在我们的文学作品里,在我们看的电影、电视里,有一些人物形象一直留在我们的脑海里。今天的故事会呢,我们就来讲一讲这些人物故事。看谁讲的故事给大家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听后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询问,还可以补充相关情节。三、讲故事你印象中最深刻的人物是谁?他的什么故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各小组推举一—二名同学在全班交流四、评选故事大王评评:谁讲的故事给大家留下的印象深?为什么?五、总结:要想故事讲得生动具体,要注意哪些方面?第二、三课时阅读人物故事讲故事,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听后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询问,补充相关情节。先自己说给自己听,再在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评评收集自己身边一个人的具体事例,并且对他进行进一步的观察、了解。第133页共133页 习作前准备:利用课余时间去收集自己身边一个人的具体事例,并且对他进行进一步的观察、了解。一、明确习作要求1.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写一个人,这次习作的要求是什么?2.你身边这么多人,你准备写谁,你为什么要写他,你准备抓住他的哪些品质去写?让我们先交流一下。二、学生交流:我准备写谁,我为什么要写他,我准备抓住他的哪些品质去写?先在小组内交流,再指名在全班交流。学生边交流边评议。三、指导写法我们下面讨论如何写这个问题。回忆我们学过的课文,想想写人,一般都抓住他的哪些方面来写?(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等)(教师板书这些词语)你们的积累这么多的方法,我们该怎么用呢?是不是不管什么文章,这些方法一股脑儿都用上,还是根据文章的内容,选择一些恰当的方法,进行细致的描写?(根据内容,选准方法)。为了写出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你准备用哪种人物描写方法?试着说一说。学生练习说,评议。四、学生自己练习写,写好后,同桌交换修改。五、定稿。生齐读作文要求交流学生交流小组内交流,再指名在全班交流。学生边交流边评议。回答回答说一说生练习说,评议。练习写,写好后,同桌交换修改。板书设计抓住: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第133页共133页 教学后记检签记录课题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内容教材第150页—152页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2.感受异域风情,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3.认识3个生字,会写7个。理解“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的意思。教学重点1.理解词语的意思,读懂课文,有感情朗读。2.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并从中受到教育。教学难点在训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教育。预习要求默读课文,想一想:作者在德国看到了一种怎样的奇丽的景色?学法指导读、说、写相结合。教学方法引导、点拨、评议相结合。教具准备“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画面。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行为学习行为备注一、谈话导入一、生自由读课文。交流,补充板书──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第133页共133页 在这色彩斑斓的世界,有许多美的东西。例如我们的祖国,有让我们引以为豪的锦绣山河;有远远流传的中华文化。当然,还有许多我们还不太了解的外国风光,异域文化。从今天开始,让我们同作者一道到国外的一些地方走一走,看一看。第一站──德国(板书)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通课文。2.指名读通课文,对学生读得不准,或没有读通的地方进行指导。3.想一想:作者在德国看到了一种怎样的景色?4.联系第二、三两段句子进行交流。三、细读课文,感悟“美丽”1.1980年,当季老先生在阔别哥廷根三十五年后,迎接我们的主人问他:“你离开德国这样久,有什么变化没有?”季老先生是怎么回答的?2.出示季老先生说的话:“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3.自由读,季老先生说的“美丽”并没有改变指什么?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花之美?4.读第二自然段。从哪里看出德国人爱花?他们爱花的独特之处是什么?5.交流指导:“真切”、“脊梁”是什么意思?哪些行为说明德国人爱花之“真切”?当你和季先生一样看到异国风情时,会怎么说?怎么想?引出女房东的话。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2.指名读通课文。3.思考:作者在德国看到了的景色?1.思考:季老先生是怎么回答主人的?2.读季老先生说的话。3.自由读勾画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花之美?4.读第二自然段。好好体味他们爱花的独特之处。5.小组交流。思考:”莞尔一笑”是怎样一种笑?6.听了介绍,你觉得女房东是怎么一个人?(简简单单)回答:这又说明了什么?德国人爱花,爱花就把花的美丽全部展示给大家一起享用,他们内敛而不张扬,淳朴简单的人生境界,就像花儿一样美丽。第133页共133页 6.补充材料:当时,季老先生在哥廷根租住的房子,房东姓欧朴尔。女主人欧朴尔太太大约五十多岁,是一个典型的德国家庭主妇,善良得像慈母一样。他们只有一个儿子,在外地上大学。季先生就住在他们儿子的房间,就像一位家庭成员一样,一住就是十年。德国人爱花,爱花就把花的美丽全部展示给大家一起享用。7.有感情地朗读课文。7.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行为学习行为备注一、复习课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2.说说哥廷根的美丽是什么?二、品读课文,再感“美丽”1.引出第三自然段:出示:正是这样,也确实不错。这句话前后半句都指什么?这样反复写的目的是为什么?请用肯定的语气读一读。2.让我们真真切切地到哥廷根去感受德国人爱花之“真切”吧!再读第三自然段:3.每天沐浴在“花的海洋”里,闻着花香,看着花语。身处异国他乡的青年季先生,会有怎样的感受?(怀念祖国和故乡,思念亲人)4.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用肯定的语气读出花之美。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第二自然段。。:2.指名说哥廷根的美丽指什么?。1.品读课文,2.再读第三自然段。理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体会花之多,花之美。3.思考:作者在德国看到了的景色?4.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读出花之美。5.读出示的句子。第133页共133页 5.仅仅是花美吗?出示句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6.理解:耐人寻味。这种境界指什么?你怎么理解这句话?“人人为我,我为人人。”7.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背诵这一段。三、前后呼应,三感“美丽”:1.再出示第四自然段中“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一句。读了第二、三自然段后,你对这句话又有怎样的理解?2.当作者再一次踏上他生活了十年的哥廷根,踏上他曾经留下生活的痕迹和情感的哥廷根,他会想起什么呢?3.你从文中了解了什么?使得季羡林在文中这样写道:“奇异的景色!奇特的民族!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的花的梦,做的思乡的梦。”4.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句话。四、总结朗读全文,谈读后的感受。6.理解:耐人寻味。回答:对“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解。当我为别人付出的时候,别人也在为我付出;互帮互利,互相赠予,共同享受生活的美丽。这就是一种人生境界。花,使季羡林想到如何做人,这本身也是一种境界。花很美,人也美。7.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背诵这一段。1.读了第二、三自然段后,答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生答,他会想起什么?3.生答,从文中了解到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一个花的梦,一个思乡的梦。”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总结全文,谈读后的感受。作业读了课文,你觉得哥廷根之美,还美在什么?板书设计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自己的花是屋里养花给别人看我为人人第133页共133页 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看别人的花人人为我教学后记检签记录课题26威尼斯的小艇教学内容教材第153页—156页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4、5、6自然段,感受威尼斯的风土人情。2、能按事物的几个方面来了解威尼斯小艇的特点,理解夜景描写与小艇的关系。3、认识本课6个生字,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能模仿课文写一些家乡的某处景物。教学重点认识本课6个生字,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教学难点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4、5、6自然段,感受威尼斯的风土人情。预习要求默读课文,联系有关语句,说说小艇和威尼斯人生活的关系。学法指导通过读、画、议和感情朗读,让学生在阅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教学方法自读、质疑。教具准备了解威尼斯城有关的知识,收集介绍威尼斯小艇的图片。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行为学习行为备注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1、出示课题:“威尼斯的小艇”。1、读课题:“威尼斯的小艇”。2、看收集的图片听介绍风光旖旎的威尼斯1、自由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第133页共133页 2、观看课前收集的图片威尼斯是意大利北部的一座古城,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威尼斯以她的美丽和恬静迎接着世界各国的友人,让我们也随着作者一起去浏览风光旖旎的威尼斯吧!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新词。2、读了课文,你感受到威尼斯美在哪里?根据问题,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对学生读得不对的地方及时指正。3.全班交流:威尼斯城市风光美;威尼斯小艇的美。请学生读读描写威尼斯风光的句子。三、直入课文,感受小艇“形之美”:1、出示描写威尼斯小艇样子的句子。2、自由读这一段话,威尼斯的小艇美在哪里?3、交流指导:“二三十英尺”大概有多少长?为什么把小艇比作“新月”和“水蛇”?4、威尼斯的小艇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引出课文第一自然段。5、读出小艇的美。四、再读课文,体会小艇“坐之舒”:1、小小的一轮“新月”引起了我们的无限遐想。这弯“新月”2、回答你感受威尼斯美的情景。指名回答课文共分几个自然段。3.全班交流:读句子:河道纵横交叉,精巧灵活的小艇来回穿梭,形式不同的石桥,耸立于两岸的古建筑,夜色中的威尼斯。1、读描写威尼斯小艇样子的句子。2、自由读这段话,答威尼斯小艇美的句子。3、答“二三十英尺”大概有二三十米长。因为小艇两头翘起象新月,指样子。所以比作“新月”。速度快象“水蛇”所以比作“水蛇”4、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因为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叉,城市建筑都是依水而建,所以,威尼斯成了以船代车的城市,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在窄小的河道中自由穿梭,小艇只能设计成这样一种独特的式样。5、读小艇美的句子。第133页共133页 飘进了清清了河里,也飘到了我们的身边,同学们想不想坐坐这种小艇呢?引出第三自然段:坐在小巧玲珑的威尼斯小艇里,舒服吗?为什么?2、学生自由交流感悟。3、坐着舒适的小艇,穿梭于古老的水城威尼斯之中,你还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说些什么?想些什么?4.小结:这真是“说不完的情趣”!有感情地朗读。1、读第三自然段:感觉坐在小巧玲珑的威尼斯小艇里舒服的情景。2、同桌自由交流。3、想象回答你会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4.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行为学习行为备注一、读写结合,复习引入1、听写“小艇、操纵自如”等重点词语。2、你喜欢威尼斯的小艇吗?读读描写小艇外形之美和坐着舒适的句子。二、读、说、想、演,感受船夫“驾技之美”:1、读:自由读第四自然段,找出描写船夫一流的驾驶技术的句子。2、说:交流哪里写出了船夫驾驶技术之高超。3、想象这些句子所描写的情景。船夫在行驶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怎样的拥挤场面,船夫会怎么做呢?4、演:造型独特的小艇带领我们浏览威尼斯风光,小艇随着浪花时起时伏,我们的心也随之忐忑不安,真怕一不小心随时坠入船下水中成了“落汤鸡”1、生写“小艇、操纵自如”等重点词语。2、读描写小艇外形之美和坐着舒适的句子。1、读:自由读第四自然段,画出描写船夫一流的驾驶技术的句子。2、说:船夫驾驶技术之高超的句子。3、想句子所描写的情景。“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第133页共133页 。如果此时你就是我所坐的小艇的船夫,你会怎样来帮我?5.有感情的朗读第四自然段,进一步感受船夫“驾技之美”。三、感悟朗读,品味小艇与人们之间“和谐之美”:1、读第五自然段。从这一段你感受到了什么?2、自由想象:人们还用威尼斯的小艇做什么?3、威尼斯人是海洋的儿女,懂得欣赏威尼斯水城之美的人,应是在月夜中,招手叫一只“冈多拉”,沿着运河曲折的水道,让自己迷失在迷蒙的夜色中,领略这座水上古城永恒的魅力……引出第六自然段,静静地朗读。4、引出课文“阅读链接”,自由读后说感受。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六自然段。6、小结:白天的小艇像活泼的精灵,自由穿梭于水城之中,威尼斯是充满活力的;但晚上,当小艇载走最生一批威尼斯人,静静地停泊于码头上。整座威尼斯城就沉沉地入睡了……小艇与威尼斯,与威尼斯的人们,与威尼斯人们的生活有何关系?4、演:介绍自己的驾驶技术;唱歌助胆;介绍威尼斯风光;5.有感情的朗读第四自然段。1.读第五自然段。谈感受到的感觉。2、生答人们还用威尼斯的小艇做用“……可以……可以……可以……”说话。3、读第六自然段,静静地朗读。4、读课文“阅读链接”,读后说感受。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六自然段。6、小结:小艇与威尼斯,与威尼斯的人们,与威尼斯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作业1、背诵课文4——6自然段。2、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3、写一写家乡的某处景,要写出特点。第133页共133页 板书设计26威尼斯的小艇外形:窄、深、翘小艇的特点:行动:快威尼斯的小艇驾驶技术:特别好、操纵自如小艇的作用:主要交通工具教学后记检签记录课题27*与象共舞教学内容教材第157页—159页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文中重点句细细品味,感受泰国人与大象和谐相处的境界。2、认读课文8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写一写对大象的感想。教学重点抓住文中重点句细细品味,感受泰国人与大象和谐相处的境界。教学难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写一写对大象的感想。预习要求默读课文,想一想:在泰国,人与大象的关系是怎样的?找出有关的内容,多读几遍。学法指导自读小组交流、边读边想。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大意。教具准备泰国大象的图片。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行为学习行为备注一、激趣引入,初识泰象1、谈话:泰国有“大象之邦”1、生听思考:大象在泰国人民的心目中是吉祥像征。第133页共133页 称誉,腿粗如柱,身似城墙的庞然大象,在泰国人民的心目中是吉祥的像征。有泰国人向游人炫耀说,泰国的大象,善解人意,勤劳能干,聪明灵性,既是廉价的劳动力,又是乖巧的旅游宠物。2、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出示后,请学生读一读,读通顺说说:读了这一段,你对泰国的大象有什么印象?3、出示课题:“与象共舞”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泰象1、自由读课文,把文中的生字新词读准确。2、读了课文,说说你喜欢泰国的大象吗?为什么?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三、抓住重点,深入了解泰象1、泰国人的生活已经和大象融为一体。何以见得呢?2、自由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可以概括成这样几个方面:3、随机指导。(1)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象是泰国的国宝。课文是怎么具体写的?你了解到泰国的大象还为当地人做哪些事?②你还知道大象能干哪些事?在泰国,没有大象行吗?为什么?③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④读后说话训练:2、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谈对泰国的大象的印象:泰国的大象,能善解人意,勤劳能干,聪明灵性,既是廉价的劳动力,又是乖巧的旅游宠物。3、读课题:27.《与象共舞》1、自由读课文,学习文中的生字新词并读准确。2、说你为什么喜欢泰国的大象。如:泰国的大象勤劳、善良,有时调皮,有时乖巧,有时活泼。泰国大象已经成为泰国的一分子。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大象。1、自由读课文,划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2、学生自由交流,回答:(1)象是泰国的国宝;(2)象与人之间没有距离;(3)象是一种聪明而有灵气的动物,爱与人开玩笑;(1)朗读第二自然段。①驮着武士冲锋陷阵;为泰国人做工服役;充当旅游大使;表演杂技,带去欢乐……②大象能按摩③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④读后说话训练:在战场上,泰象与人是(第133页共133页 可见在泰国,大象与人的关系是怎么样的?(2)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①哪些地方写出了大象的聪明的灵气?②引导学生朗读课文中的描写。③如果你就躺在地上,让大象按摩,你敢吗?引导学生抓住“小心翼翼、轻轻地抚弄”等词:什么才叫“抚弄”?这个词写出了什么?④出示大象逗女士的一段话:找出描写大象动物神态的词,读一读,这些词写出了什么?⑤这一段是用哪几个句子把几层不同的事例连在一起的?这三句话可以去掉吗?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⑥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四、总结课文,领会写法:1、读了课文,你喜欢泰国的大象吗?你最喜欢它的什么?2、从泰国的大象中,你看出泰国人是怎样一种性格?泰国是怎么一个国度?3、仿照课文总分结构写一段话介绍泰国的大象。可以自己写总起句,也可以选择:)关系;在舞台上,泰象与人一样是();在国际上,泰象充当的是()角色;当遇到困难时,泰象则是();在农场里,泰象就是();可见在泰国,大象与人是和谐共处。(2)朗读第四自然段。①如果你就躺在地上,让大象按摩,它会“小心翼翼、轻轻地抚弄”。②学生朗读课文中的描写。③理解“抚弄”。这个词写出了大象的聪明的灵气。④读大象逗女士的一段话:写出描写大象动物神态的词,读一读,这些词写出了大象与人是和谐共处的。⑤a.据说象是一种聪明而有灵气的动物。b.最有意思的是大象为人做按摩。c.有趣的是,它偶然也会跟人开开玩笑。这三句话不可以去掉。它们之间是紧密相连的。⑥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1、有感情地朗读相应的段落。2、从泰国的大象中,看出泰国人是怎样一种性格?泰国是怎么一个国度?第133页共133页 泰国的大象十分热情。泰国的大象是友谊的使者。泰国的大象是劳动的能手……4、课堂交流。3、仿照课文总分结构写一段话介绍泰国的大象。泰国的大象十分热情。泰国的大象是友谊的使者。泰国的大象是劳动的能手……4、课堂交流。作业找出这两篇课文在表达上的异同。板书设计27*与象共舞象与人和谐象泰国国宝和谐的美景象与人无距离(样子、表情)象聪明而灵气(举例)象与人共舞(表演、乐趣)教学后记检签记录课题28彩色的非洲教学内容教材第160页—163页教学目的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章中优美的词句。2、了解课文从事物的几个方面来展示非洲的多姿多彩的写法,抓住重点词句深入体会非洲的多姿多彩。教学重点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章中优美的词句。2、了解课文从事物的几个方面来展示非洲的多姿多彩的写法,抓住重点词句深入体会非洲的多姿多彩。第133页共133页 教学难点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4、5、6自然段,感受威尼斯的风土人情。2、能按事物的几个方面来了解威尼斯小艇的特点,理解夜景描写与小艇的关系。预习要求阅读课文,想一想:“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都表现在那些方面?学法指导通过朗读感悟课文寓意教学方法交流、讨论、自主探究教具准备了解非洲的一般情况,搜集有关非洲的图片。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1、自由谈谈对非洲的印象。2、出示课题:“彩色的非洲”。二、整体感知,了解“非洲的彩色”1、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找出文章的中心句。2、出示句子:“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啊!”(1)理解“色彩斑斓”的意思。(2)朗读句子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非洲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4、课堂交流,引导学生概括:(1)非洲的蓝天、骄阳是彩色的:(2)非洲的植物世界是彩色的;(3)非洲的动物世界也是彩色的;(4)非洲的艺术是彩色的。4、课文中用了哪些句子把这些内容连接起来?找出这些句子。思考:这些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三、深入阅读,体验“非洲的彩色”自由谈谈对非洲的印象。自由读课文朗读句子默读课文小组讨论交流第133页共133页 1、色彩斑斓的非洲给我们的视觉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再仔细地朗读课文,划一划:非洲的哪一处地方最让你心动,读一读,品一品。2、自由交流,随机指导:(1)自由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哪些词语写出了花之多,花之艳?①出示句子:“芒果树开的是星星点点的白花,仙人树开的是金灿灿的黄花,玉兰树高擎着白色或白里透青的玉杯,火炬树绽开的花朵比绿叶还多,一棵似一团火,一排是一片霞。”“高擎”和“绽开”两个词妙在哪里?“一棵似一团火,一排是一片霞”写出了什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句话。②出示句子:“还有一种叫做花树的树,更是妙不可言,远远望去,树上像是开满五彩缤纷的花,非常壮观。走近一看,却是满树的彩叶,紫的、黄的、绿的、红的,好似含情脉脉的少女,向人们频频点头。”花树的“妙不可言”妙在哪里?这样的树你看到过吗?你仿佛听到这位“含情脉脉的少女”在对你说些什么?此时,你会做什么?你想说什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句话。③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2)自由读第五自然段,最难理解的句子是哪一句?①出示句子:“那些蝴蝶经过防腐处理,制成了精美的工艺品。其颜色不仅有赤橙黄绿青蓝紫,而且在不断地变幻着,交织着,渗透着,辉映着,令你目不暇接。”蝴蝶变成了工艺品,它们彼此的颜色怎么还会“交织着,渗透着,辉映着”呢?“目不暇接”是什么意思?我们在怎么样的情况下会“目不暇接”?仔细地朗读课文,划一划:非洲的哪一处地方最让你心动,读一读,品一品。自由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讨论交流讨论交流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句话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第133页共133页 小结:当无数的色彩斑斓的蝴蝶一下子全部呈现在你眼前时,灯光、蝴蝶的色彩,交相辉映,纷纷映入你的眼帘,你一会儿看这朵,一会儿又看那只,眼花缭乱,所以种种色彩就“不断地变幻着,交织着,渗透着,辉映着”了。②有感情朗读,把蝴蝶的多,色彩的美,你的眼花缭乱表现出来。(3)自由读第七自然段,非洲的音乐、舞蹈和非洲人的性格怎么也会是彩色的呢?①展示非洲的图片,请学生说说印象。②强悍而热情的非洲人用他们的奔放的舞蹈在向人们说着什么?③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话。四、创设情境,介绍“非洲的色彩”总结:非洲是一方热土,他古朴、自然、美丽;他吸引了世界人的目光,他更呼唤人们对和平的心态对待这片淳朴的土地;非洲人正渴望你伸出友谊之手,共同保护这片奇异的土地。自由读第五自然段讨论交流自由读第七自然段作业(1)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展示非洲的色彩斑斓;(2)摘抄描写非洲的优美的文句。(3)请你当一回导游,选择其中一个方面,来介绍非洲板书设计28彩色的非洲植物、彩色的自然景观动物彩色的生活用品彩色的非洲音乐第133页共133页 彩色的艺术舞蹈教学后记检签记录课题口语交际习作八教学内容教材第164页—167页教学目的1、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事情的过程说清楚,能有条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2、能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敢于发现自己独特的看法。3、能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或想象的内容记下来,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4、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敢于想象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1、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事情的过程说清楚,能有条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2、能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或想象的内容记下来,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教学难点1、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事情的过程说清楚,能有条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2、能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或想象的内容记下来,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第133页共133页 学法指导多说多练教学方法交流、讨论教具准备课前一周把听到的、看到的事情用一两句话记下来,作为话题本。准备一周的观察日记。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第一课时口语交际一、展示自己一周的收获说说自己一周中看到的、听到的新鲜事。先同桌交流,再选择你认为比较重要的或自己感兴趣的用一、两句话介绍一下。二、围绕话题小组交流1、讨论:这一周中,大家对什么最感兴趣呢?小组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来说说各自不同的看法。讨论的要求是:(1)把这件事说清楚;(2)你的看法是什么;(3)认真听别人发言,对他有不同看法勇于提出来;(4)人人都要发言。第二、三课时习作一、唤起记忆的小船:1、同学们,一个学期转眼已过,开学时还是春赛料梢,如今已是满目夏花。一百多个日日夜夜中,我们曾经经历过多少平凡的小事呢!2、老师声情并茂地回忆自己和学生经历的小事,以谈话的方式与学生互动。交流准备小组讨论练习说话交流收集的资料第133页共133页 3、看看自己的日记,回忆一学期来发生过的事情,也可以是点点滴滴的想法。二、学生自由创作:把自己要写的内容全部写下来。三、交流评议:1、展示自己写得比较好的地方。2、说说哪里比较难写,小组帮助,提出修改意见。3、欣赏佳作作文全班交流,学生点评作业修改作文教学后记检签记录袁节膅薂羄肅蒃薁蚃芀荿薀螆肃芅蕿袈芈膁蚈羀肁蒀蚇蚀袄莆蚇螂肀莂蚆羅袂芈蚅蚄膈膄蚄螇羁蒂蚃衿膆莈蚂羁罿芄螁蚁膄膀螁螃羇葿螀袅膃蒅蝿肈羆莁螈螇芁芇莄袀肄膃莄羂艿蒂莃蚂肂莈蒂螄芈芄蒁袆肀膀蒀罿袃薈葿螈聿蒄葿袁羁莀蒈羃膇芆蒇蚃羀膂蒆螅膅蒁薅袇羈莇薄罿膄芃薃虿羆艿薃袁节膅薂羄肅蒃薁蚃芀荿薀螆肃芅蕿袈芈膁蚈羀肁蒀蚇蚀袄莆蚇螂肀莂蚆羅袂芈蚅蚄膈膄蚄螇羁蒂蚃衿膆莈蚂羁罿芄螁蚁膄膀螁螃羇葿螀袅膃蒅蝿肈羆莁螈螇芁芇莄袀肄膃莄羂艿蒂莃蚂肂莈蒂螄芈芄蒁袆肀膀蒀罿袃薈葿螈聿蒄葿袁羁莀蒈羃膇芆蒇蚃羀膂蒆螅膅蒁薅袇羈莇袄芈蒇袇螀芇蕿蚀聿芆艿蒃肅芅蒁螈羁芄薃薁袆芃芃螆螂芃莅蕿肁节蒈螅羇莁薀薈袃莀艿螃蝿荿莂薆膈莈薄袁肄莇蚆蚄羀莇莆袀袆羃蒈蚂螂羂薁袈肀肁芀蚁羆肁莃袆袂肀薅虿袈聿蚇蒂膇肈莇螇肃肇葿薀罿肆薂螆袅肅芁薈螁膅莃螄聿膄蒆薇羅膃蚈螂羁膂莈蚅袇膁蒀袀螃膀薂蚃肂腿节衿羈腿莄蚂袄芈蒇袇螀芇蕿蚀聿芆艿蒃肅芅蒁螈羁芄薃薁袆芃芃螆螂芃莅蕿肁节蒈螅羇莁薀薈袃莀艿螃蝿荿莂薆膈莈薄袁肄莇蚆蚄羀莇莆袀袆羃蒈蚂螂羂薁袈肀肁芀蚁羆肁莃袆袂肀薅虿袈聿蚇蒂膇肈莇螇肃肇葿薀罿肆薂螆袅肅芁薈螁膅莃螄聿膄蒆薇羅膃蚈螂羁膂莈蚅袇膁蒀袀螃膀薂蚃肂腿节衿羈腿莄蚂袄芈蒇袇螀芇蕿蚀聿芆艿蒃肅芅蒁螈羁芄薃薁袆芃芃螆螂芃莅蕿肁节蒈螅羇莁薀薈袃莀艿螃蝿荿莂薆膈莈薄袁肄莇蚆蚄羀莇莆袀袆羃蒈蚂螂羂薁袈肀肁芀蚁羆肁莃袆袂肀薅虿袈聿蚇蒂膇肈莇螇肃肇葿薀罿肆薂螆袅肅芁薈螁膅莃螄聿膄蒆薇羅膃蚈螂羁膂莈蚅袇膁蒀袀螃膀薂蚃肂腿节衿羈腿莄蚂袄芈蒇袇螀芇蕿蚀聿芆艿蒃肅芅蒁螈羁芄薃薁袆芃芃螆螂芃莅蕿肁节蒈螅羇莁薀薈袃莀艿螃蝿荿莂薆膈莈薄袁肄莇蚆蚄羀莇莆袀袆羃蒈蚂螂羂薁袈肀肁芀蚁羆肁莃袆袂肀薅虿袈聿蚇蒂膇肈莇螇肃肇葿薀罿肆薂螆袅肅芁薈螁膅莃螄聿膄蒆薇羅膃蚈螂羁膂莈蚅袇膁蒀袀螃膀薂蚃肂腿节衿羈腿莄蚂袄芈蒇袇螀芇蕿蚀聿芆艿蒃肅芅蒁螈羁芄薃薁袆芃芃螆螂芃莅蕿肁节蒈螅羇莁薀薈袃莀艿螃蝿荿莂薆膈莈薄袁肄莇蚆蚄羀莇莆袀袆羃蒈蚂螂羂薁袈肀肁芀蚁羆肁莃袆袂肀薅虿袈聿蚇蒂膇肈莇螇肃肇葿薀罿肆薂螆袅肅芁薈螁膅莃螄聿膄蒆薇羅膃蚈螂羁膂莈蚅袇膁蒀袀螃膀薂蚃肂腿节衿羈腿莄蚂袄芈蒇袇螀芇蕿蚀聿芆艿蒃肅芅蒁螈羁芄薃薁袆芃芃螆螂芃莅蕿肁节蒈螅羇莁薀薈袃莀艿螃蝿荿莂薆膈莈薄袁肄莇蚆蚄羀莇莆袀袆羃蒈蚂螂羂薁袈肀肁芀蚁羆肁莃袆袂肀薅虿袈聿蚇蒂膇肈莇螇肃肇葿薀罿肆薂螆袅肅芁薈螁膅莃螄聿膄蒆薇袁节膅薂羄肅蒃薁蚃芀荿薀螆肃芅蕿袈芈膁蚈羀肁蒀蚇蚀袄莆蚇螂肀莂蚆羅袂芈蚅蚄膈膄蚄螇羁蒂蚃衿膆莈蚂羁罿芄螁蚁膄膀螁螃羇葿螀袅膃蒅蝿肈羆莁螈螇芁芇莄袀肄膃莄羂艿蒂莃蚂肂莈蒂螄芈芄蒁袆肀膀蒀罿袃薈葿螈聿蒄葿袁羁莀蒈羃膇芆蒇蚃羀膂蒆螅膅蒁薅袇羈莇薄罿膄芃薃虿羆艿薃袁节膅薂羄肅蒃薁蚃芀荿薀螆肃芅蕿袈芈膁蚈羀肁蒀蚇蚀袄莆蚇螂肀莂蚆羅袂芈蚅蚄膈膄蚄螇羁蒂蚃衿膆莈蚂羁罿芄螁蚁膄膀螁螃羇葿螀袅膃蒅蝿肈羆莁螈螇芁芇莄袀肄膃莄羂艿蒂莃蚂肂莈蒂螄芈芄蒁袆肀膀蒀罿袃薈葿螈聿蒄葿袁羁莀蒈羃膇芆蒇蚃羀膂蒆螅膅蒁薅袇羈莇薄罿膄芃薃虿羆艿薃袁节膅薂羄肅蒃薁蚃芀荿薀螆肃芅蕿袈芈膁蚈羀肁蒀蚇蚀袄莆蚇螂肀莂蚆羅袂芈蚅蚄膈膄蚄螇羁蒂蚃衿膆莈蚂羁罿芄螁蚁膄膀螁螃羇葿螀袅膃蒅蝿肈羆莁螈螇芁芇莄袀肄膃莄羂艿蒂莃蚂肂莈蒂螄芈芄蒁袆肀膀蒀罿袃薈葿螈聿蒄葿袁羁莀蒈羃膇芆蒇蚃羀膂蒆螅膅蒁薅袇羈莇薄罿膄芃薃虿羆艿薃袁节膅薂羄肅蒃薁蚃芀荿薀螆肃芅蕿袈芈膁蚈羀肁蒀蚇蚀袄莆蚇螂肀莂蚆羅袂芈蚅蚄膈膄蚄螇羁蒂蚃衿膆莈蚂羁罿芄螁蚁膄膀螁螃羇葿螀袅膃蒅蝿肈羆莁螈螇芁芇莄袀肄膃莄羂艿蒂莃蚂肂莈蒂螄芈芄蒁袆肀膀蒀罿袃薈葿螈聿蒄葿袁羁莀蒈羃膇芆蒇蚃羀膂蒆螅膅蒁薅袇羈莇薄罿膄芃薃虿羆艿薃袁节膅薂羄肅蒃薁蚃芀荿薀螆肃芅蕿袈芈膁蚈羀肁蒀蚇蚀袄莆蚇螂肀莂蚆羅袂芈蚅蚄膈膄蚄螇羁蒂蚃衿膆莈蚂羁罿芄螁蚁膄膀螁螃羇葿螀袅膃蒅蝿肈羆莁螈螇芁芇莄袀肄膃莄羂艿蒂莃蚂肂莈蒂螄芈芄蒁袆肀膀蒀罿袃薈葿螈聿蒄葿袁羁莀蒈羃膇芆蒇蚃羀膂蒆螅膅蒁薅袇羈莇薄罿膄芃薃虿羆艿薃袁节膅薂羄肅蒃薁蚃芀荿薀螆肃芅蕿袈芈膁蚈羀肁蒀蚇蚀袄莆蚇螂肀莂蚆羅袂芈蚅蚄膈膄蚄螇羁蒂蚃衿膆莈蚂羁罿芄螁蚁膄膀螁螃羇葿螀袅膃螈聿蒄葿袁羁莀蒈羃膇芆蒇蚃羀膂蒆螅膅蒁薅袇羈莇薄罿膄芃薃虿羆艿薃袁节膅薂羄肅蒃薁蚃芀荿薀螆肃芅蕿袈芈膁蚈羀肁蒀蚇蚀袄莆蚇螂肀莂蚆羅袂芈蚅蚄膈膄蚄螈螇芁芇莄袀肄膃莄羂艿蒂莃蚂肂莈蒂螄芈芄蒁袆肀膀蒀罿袃薈葿螈聿蒄葿袁羁莀蒈羃膇芆蒇蚃羀膂蒆螅膅蒁薅袇羈莇薄罿膄芃薃虿羆艿薃袁节膅薂羄肅蒃薁蚃芀荿薀螆肃芅蕿袈芈膁蚈羀肁蒀蚇蚀袄莆蚇螂肀莂蚆羅袂芈蚅蚄膈膄蚄螇羁蒂蚃衿膆莈蚂羁罿芄螁蚁膄膀螁螃羇葿螀袅膃蒅蝿肈羆莁螈螇芁芇莄袀肄膃莄羂艿蒂莃蚂肂莈蒂螄芈芄蒁袆肀膀蒀罿袃薈芀荿薀螆肃芅蕿袈芈膁蚈羀肁蒀蚇蚀袄莆蚇螂肀莂蚆羅袂芈蚅蚄膈膄蚄螇羁蒂蚃衿膆莈蚂羁罿芄螁蚁膄膀螁螃羇葿螀袅膃蒅蝿肈羆莁螈螇芁芇莄袀肄膃莄羂艿蒂莃蚂肂莈蒂螄芈芄蒁袆肀膀蒀罿袃薈葿螈聿蒄葿袁羁莀蒈羃膇芆蒇蚃羀膂蒆螅膅蒁薅袇羈莇薄罿膄芃薃虿羆艿薃袁节膅薂羄肅蒃薁蚃芀荿薀螆肃芅蕿袈芈膁蚈羀肁蒀蚇蚀袄莆蚇螂肀莂蚆羅袂芈蚅蚄膈膄蚄螇羁蒂蚃衿膆莈蚂羁罿芄螁蚁膄膀螁螃羇葿螀袅膃蒅蝿肈羆莁螈螇芁芇莄袀肄膃莄羂艿蒂莃蚂肂莈蒂螄芈芄蒁袆肀膀蒀罿袃薈葿螈聿蒄葿袁羁莀蒈羃膇芆蒇蚃羀膂蒆螅膅蒁薅袇羈莇薄罿膄芃薃虿羆艿薃袁节膅薂羄肅蒃薁蚃芀荿薀螆肃芅蕿袈芈膁蚈羀肁蒀蚇蚀袄莆蚇螂肀莂蚆羅袂芈蚅蚄膈膄蚄螇羁蒂蚃衿膆莈蚂羁罿芄螁蚁膄膀螁螃羇葿螀袅膃蒅蝿肈羆莁螈螇芁芇莄袀肄膃莄羂艿蒂莃蚂肂莈蒂螄芈芄蒁袆肀膀蒀罿袃薈葿螈聿蒄葿袁羁莀蒈羃膇芆蒇蚃羀膂蒆螅膅蒁薅袇羈莇薄罿膄芃薃虿羆艿薃袁节膅薂羄肅蒃薁蚃芀荿薀螆肃芅蕿袈芈膁蚈羀肁蒀蚇蚀袄莆蚇螂肀莂蚆羅袂芈蚅蚄膈膄蚄螇羁蒂蚃衿膆莈蚂羁罿芄螁蚁膄膀螁螃羇葿螀袅膃蒅蝿肈羆莁螈螇芁芇莄袀肄膃莄羂艿蒂莃蚂肂莈蒂螄芈芄蒁袆肀膀蒀罿袃薈葿螈聿蒄葿袁羁莀蒈羃膇芆蒇蚃羀膂蒆螅膅蒁薅袇羈莇薄罿膄芃薃虿羆艿薃袁节膅薂羄肅蒃薁蚃芀荿薀螆肃芅蕿袈芈膁蚈羀肁蒀蚇蚀袄莆蚇螂肀莂蚆羅袂芈蚅蚄膈膄蚄螇羁蒂蚃衿膆莈蚂羁罿芄螁蚁膄膀螁螃羇葿螀袅膃蒅蝿肈羆莁螈螇芁芇莄袀肄膃莄羂艿蒂莃蚂肂莈蒂螄芈芄蒁袆肀膀蒀罿袃薈葿螈聿蒄葿袁羁莀蒈羃膇芆蒇蚃羀膂蒆螅膅蒁薅袇羈莇薄罿膄芃薃虿羆艿薃袁节膅薂羄肅蒃薁蚃芀荿薀螆肃芅蕿袈芈膁蚈羀肁蒀蚇蚀袄莆蚇螂肀莂蚆羅袂芈蚅蚄膈膄蚄螇羁蒂蚃衿膆莈蚂羁罿芄螁蚁膄膀螁螃羇葿螀袅膃蒅蝿肈羆莁螈螇芁芇莄袀肄膃莄羂艿蒂莃蚂肂莈蒂螄芈芄蒁袆肀膀蒀罿袃薈第133页共1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