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5 MB
- 2022-04-29 14:35:26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健康状况评估ppt2重点
教学目标了解健康评估的概念与特点掌握健康评估的方法熟悉健康评估的步骤及内容掌握临床几种常见疾病的评估
第一节评估步骤一、健康评估的概念健康评估是研究诊断个体、家庭或社会对现存的或潜在健康问题或生命过程的反应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的学科。简而言之,健康评估是一个有计划地、系统地收集有关被评估者的健康资料,并对资料的价值进行判断的过程。二、健康评估的特点(一)对象的复杂性(二)时间的紧迫性(三)资料的不完备性(四)诊断的概然性
第二节健康评估方法一、健康评估方法的概念健康评估方法指对疾病现象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过程中的一系列思维活动,由此认识疾病,判断鉴别,做出决策的一种逻辑推理方法。它不仅是一种诊断过程中的基本方法,也是随访观察、治疗决策、预后判断及健康指导等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逻辑思维方法。
二、常用的健康评估思维方法(一)顺向思维评估法(二)逆向思维评估法(三)肯定之否定评估法(四)否定之否定评估法(五)差异评估法(六)治疗评估法
三、健康评估思维的基本原则(一)整体性原则(二)具体性原则(三)动态原则(四)一元论原则(五)首先考虑常见病和多发病(六)首先考虑器质性(七)首先考虑可治性疾病(八)实事求是原则
第三节健康评估的内容一、健康评估的种类(一)健康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了四维健康概念,即“一个人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健康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皆健全”。(二)亚健康一般来说,亚健康状态由四大要素构成:即排除疾病原因的疲劳和虚弱状态,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或疾病前状态,在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上的欠完美状态,以及与年龄不相称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的衰退状态。(三)疾病(非健康)状态疾病状态指非健康状态,应当注意有这样几个现象:第一,心脑血管疾病人数仍在增加且年轻化,脑供血不全、高血压、心脏病等病症及早期症状患者增多。第二,以2型糖尿病患者为首的代谢系统疾病患者增多,从前患者年龄集中在40~50岁间,现在30~40岁的患者不在少数。对于疾病状态的被检者应当进一步做出诊断进行评估,诊断包括:①直接诊断②排除诊断③鉴别诊断
二、健康评估的内容(一)身体评估是指评估者通过自己的感官或借助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等辅助工具对被评估者进行细致观察与系统检查,找出机体正常或异常征象的评估方法,是获取护理诊断依据的重要手段。身体评估以解剖生理学和病理学知识为基础,且具有很强的技术性。正确、娴熟的操作可获得明确的评估结果,反之,则难以达到评估的目的。(二)心理、社会评估从自我概念、认知水平、情感和情绪、个性、压力与应对、角色与角色适应、文化以及家庭和环境等方面全面阐述如何对被评估者进行全面评估。
二、疾病评估的内容和方法综合的疾病评估是医生制定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必须是概括、全面、重点突出。包括的内容有:(一)病因评估(二)病理解剖评估(三)病理生理评估(四)疾病的分期与分型评估(五)并发症评估(六)伴发疾病评估
第四节临床常见疾病的评估一、原发性高血压二、心力衰竭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四、糖尿病五、高脂血症
一、原发性高血压(一)概念原发性高血压也称高血压病,是一种主要由于高级中枢失调引起的全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及靶器官(心、脑及肾)的损害等。(二)诊断标准在不同时间(不同日)测量血压3次,凡收缩压大于或等于140mmHg,或舒张压大于或等于90mmHg,均可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三)病因病因未明,可能与下列因素有一定关系:①脑力劳动者尤其是从事紧张脑力工作人员;②食盐过多;③肥胖;④遗传。(四)分类高血压按照其发病的急缓,可以分为缓进型高血压和急进型高血压两种。临床上以缓进型多见。
(五)原发性高血压的评估1、按照血压高低进行评估: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基本采用的是世界卫生组织诊断高血压的标准。其中,将120~139/80~89mmHg列为正常高值是根据我国流行病学数据分析的结果.血压处于此范围内者,应认真改变生活方式,及早预防,以免发展为高血压。类别收缩压舒张压正常血压〈130〈85正常高值120~13980~89高血压≥140≥901级高血压140~15990~992级高血压160~179100~1093级高血压≥180≥110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40<90
2、按照临床表现进行评估(1)原发性高血压Ⅰ期(2)原发性高血压Ⅱ期(3)原发性高血压Ⅲ期(4)高血压危象(5)高血压脑病3、综合性评估即将高血压看作病人心血管病总危险的一部分,全面评估病人的心血管危险性。心血管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血脂、体重指数、吸烟和心血管病家族史。
二、心力衰竭(一)概念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指在静脉回流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心脏功能显著减弱,不能有效地将静脉回流的血液排出,以致心脏排血量减少,不能满足人体代谢的需要,出现动脉系统缺血、静脉系统淤血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二)病因心力衰竭是一组临床上极为常见的心血管综合征,是多数器质性心脏病人几乎不可避免的结局。如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风心病等,发长到一定阶段,均可出现心力衰竭。
(三)诱因1、感染2、心律失常3、血容量增加4、过度体力劳累或情绪激动5、治疗不当6、原有心脏病变加重或并发其他疾病(四)分类1、按照心衰发生的部位分类:左心衰、右心衰、全心衰2、按照心衰发生急缓分类:急性心衰、慢性心衰3、按照血液动力学分类:收缩性心衰、舒张性心衰(五)临床表现(略)
(六)心力衰竭的评估1、按照患者自觉的活动能力进行心脏功能评估按照心脏对劳动负荷的承受能力,把心脏的功能分成四级:Ⅰ级:患者患有心脏病,但活动量不受限制,平时一般活动不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Ⅱ级:心脏病患者的体力活动受到轻度的限制,休息时无自觉症状,但平时一般活动下出现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Ⅲ级:心脏病患者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小于平时一般活动即引起上述症状;Ⅳ级:心脏病患者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状态下也出现心衰的症状,体力活动后加重。
2、按照客观检查进行心脏功能评估根据客观的检查手段如心电图、负荷试验、X线、超声心动图等来评估心脏的严重程度,分为A、B、C、D四级:A级:无心血管疾病的客观依据;B级:客观检查示有轻度的客观证据;C级:有中度心血管疾病的客观依据;D级:有严重心血管疾病的表现。说明:至于在各种不同的检查中轻、中、重的标准如何规定,完全由医生作出判断。
3、根据患者运动耐力进行评估常用6min步行试验.6min步行试验是一项简单易行、安全、方便的试验,用以评定慢性心衰患者的运动耐力的方法。要求患者在平直走廊里尽可能快的行走,测定6min的步行距离,若6min步行距离<150m,表明为重度心功能不全;150~425m为中度;426~550m为轻度心功能不全。本实验除用以评定心脏的储备功能外,常用以评价心衰治疗的疗效。
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一)概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它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一起,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
(二)冠心病的分型本病可分为5种临床类型:1、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型心脏病2、心绞痛型冠心病3、心肌梗死型冠心病4、缺血性心肌病型冠心病5、猝死型冠心病上述5种类型的冠心病可以合并出现。近年来提出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包括了不稳定型心绞痛(UA)、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及ST段抬高心肌梗死。
(三)冠心病的评估(1)稳定型心绞痛的评估根据典型的发作特点和体征,含用硝酸甘油后缓解,心电图的动态ST-T改变,结合年龄和存在冠心病易患因素,除外其他原因所致的心绞痛,一般即可建立临床诊断。必要时可行动态心电图负荷试验,诊断有困难时可依靠冠状动脉造影。稳定型心绞痛一般病情稳定,在近期之内无发生心肌梗死或发生致命性心律失常的危险。
(2)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评估由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的严重程度不同,其处理和预后也有很大的差别,在临床分为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低危组是指新发的或是原有劳动力性心绞痛恶化加重,发作时ST段下移≤1mm,持续时间<20min;中危组是指就诊前1个月内(但48h内未发)发作1次或数次,静息心绞痛及梗死后心绞痛,发作时ST段下移>1mm,持续时间<20min;高危组是指就诊前48h内反复发作,静息心绞痛ST段下移>1mm,持续时间>20min。但不论分为何组,近期内均有发展成为心肌梗死的可能性,健康医生应当高度警惕。
(3)心肌梗死的评估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特征性的心电图改变以及实验室检查发现,诊断本病并不困难。对老年患者,突然发生严重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竭而原因未明,或突然发生较重而持久的胸闷或胸痛者,都应考虑本病的可能。心肌梗死的预后常与梗死的面积及严重并发症有关。常见的并发症有以下几种: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泵衰竭、急性乳头肌功能不全、心室破裂、心室壁瘤、心肌梗死后综合征。
四、糖尿病(一)概念糖尿病是一种由遗传基因决定的全身慢性代谢性疾病。由于体内胰岛素的相对或绝对不足而引起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的紊乱。(二)病因糖尿病的病因至今尚未阐明,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不足是本病的基本发病机制,至于胰岛分泌不足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可能性。1、遗传因素2、病毒感染3、自身免疫4、胰岛素拮抗激素5、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异常6、胰岛素受体异常、受体抗体和胰岛素抵抗
(三)糖尿病的分型1997年以美国糖尿病协会(ADA)为代表提出了新的分类法,将糖尿病分成四大类型:(1)1型糖尿病:这一类患者有胰岛B细胞破坏,引起胰岛素绝对缺乏,呈酮症酸中毒倾向。这种1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年,但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甚至80~90岁高龄。(2)2型糖尿病:多发于成年人或老年人,患者起病较慢,许多患者早期无典型症状,但却有发生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的危险性。发生这一类型糖尿病的危险性随着年龄、肥胖以及缺乏体力活动而增长。(3)其他特殊类型的糖尿病:包括一系列病因比较明确或继发性的糖尿病。(4)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间发生或首次发现的糖尿病。
(四)糖尿病的评估糖尿病的评估应该包括3方面的内容:①是否有糖尿病;②是哪种类型糖尿病;③有无糖尿病的并发症。
①评估是否有糖尿病。1985年WHO公布了糖尿病评估的新标准,得到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认同,在中国正式执行:有糖尿病的症状(多食、多饮、多尿、消瘦)者符合以下三条之一者为糖尿病:(1)随机(一天中的任意时间)血浆血糖≥11.1mmol/L。(2)空腹血浆血糖≥7.0mmol/L。(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h血浆血糖≥11.1mmol/L。评估说明:(ⅰ)无症状者诊断为糖尿病应有2次血糖测定结果达到以上标准。(ⅱ)在急性感染、外伤、手术或其他应激情况下,严重高血糖可能是短暂的,不能作为诊断糖尿病的根据。(ⅲ)理想情况均应进行OGTT试验,如果因某种原因不适于进行OGTT,或儿童糖尿病症状重、血糖高、尿糖阳性、尿酮体阳性,可不进行OGTT试验。
②诊断是哪类糖尿病(1)1型糖尿病:胰岛B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缺乏,具强烈遗传倾向。一般18岁前起病,多为消瘦,发病较急,糖尿病症状明显,需要胰岛素治疗才能控制病情。患者常出现酮症,尿酮体阳性,血胰岛素、C肽水平低,甚至测不出,体内胰岛B细胞抗体常持续阳性。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属于1型糖尿病的亚型,其特点为:成人起病,病情进展缓慢,早期可不依赖胰岛素,发病时多不肥胖,血胰岛素、C肽水平偏低,体内胰岛B细胞抗体常持续阳性,具有1型糖尿病的易感基因。
(2)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伴或不伴胰岛素抵抗。约占所有糖尿病患者的90%以上,其病因现认为由多基因遗传和环境因素(主要为运动不足和能量相对过剩)共同促发,种族、家族史、不良生活方式、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血脂异常、老年和糖耐量异常是其危险因素,对上述人群应加强血糖监测,必要时早期干预。(3)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包括一系列病因比较明确或继发性的糖尿病,由基因缺陷、其他内分泌疾病、药物及化学品、感染等引起。(4)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间发生或首次发现的糖尿病。筛查时间一般选择在妊娠24~28周之间。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应在产后6周或更长一段时间重新进行糖耐量试验
③诊断有并发症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主要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渗性昏迷、乳酸酸中毒、低血糖昏迷。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主要包括:大血管病变(如冠心病、高血压等)、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等。
五、高脂血症(一)概念高脂血症是指血清总胆固醇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三酰甘油升高,其实质是血清脂蛋白水平升高,所以也称为高脂蛋白血症。同时,现已认定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下,也是一种血脂代谢异常。高脂血症是一种较常见的疾病,除少数是由于全身性疾病所致外(继发性高脂血症),绝大多数是因遗传基因缺陷(或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原发性高脂血症)。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发病因素。动脉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与血脂过高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病因1、原发性高脂血症和高蛋白血症:罕见,属遗传性脂代谢紊乱疾病。2、继发性高脂血症和高脂蛋白血症:常见于控制不良糖尿病、饮酒、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肾病综合征、肾透析、肾移植、胆道阻塞、口服避孕药等。(三)临床表现大多数高脂血症患者并无任何症状和异常体征发现,常常是在进行血液生化检验时被发现。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两大方面①脂质在真皮内沉积所引起的黄色瘤;②脂质在血管内皮沉积所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产生冠心病和周围血管病等。
(四)高脂血症的评估1、血脂的正常范围(1)总胆固醇总胆固醇(TC)的理想值<5.2mmol/L<200mg/dl边缘升高值5.23~5.69mmol/L201~219mg/dl升高值>5.72mmol/220mg/dl(2)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理想值<3.12mmol/L<120mg/dl边缘升高值3.15~3.61mmol/L121~139mg/dl理想值升高值>3.61mmol/L140mg/dl(3)三酰甘油三酰甘油(TG)的理想值<1.70mmol/L150mg/dl升高值>1.70mmol/L150mg/dl
2、血脂增高类型与病因评估(1)主要表现为胆固醇增高为主常见病因:①家族性高胆固醇症;②家族性复合型高脂血症;③其他未完全了解的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2)主要表现为三酰油增高为主.常见病因:①内源性高脂血症;②复合型高脂症。(3)胆固醇与三酰甘油均增高常见病因:①家族性复合型高脂血症;②家族性异常β-脂蛋白血症。
3、高脂血症的分型评估类型脂蛋白变化血脂变化ⅠCM↑TG↑↑↑TC↑ⅡaLDL↑TC↑ⅡbVLDL↑LDL↑TG↑↑TC↑↑ⅢIDL↑(电泳见宽β带)TG↑↑TC↑↑ⅣVLDL↑TG↑↑ⅤVLDL↑CM↑TG↑↑TC↑注:TG,三酰甘油;TC,总胆固醇;VLDL,低密度脂蛋白;CM,乳糜微粒;IDL,中密度脂蛋白
鑫瑞麒健康评估样本糖尿病中风肺癌冠心病在分析服务对象的健康信息的基础上,提供一系列健康及疾病危险性报告,使服务对象了解自己的健康和患病危险性及发展趋势。
《处方》针对服务对象的危险因素提供指导行动的方向、目标及建议。把对个人目前健康状况的了解转变成保持或改善健康的行动计划——健康评估的目的之所在!
谢谢大家!
引入创业教育思想初探 --关于增添我校办学特色的探讨
一、创业教育的内涵及内容创业教育,是指以开发和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为目标,培养大学生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须具备的意识、能力、知识和心理品质等方面的教育,是具有相对独立功能和地位的一种教育理念。内涵:
包括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品质、创业能力培养和创业知识教育五个方面。创业教育的内容:
是指在创业实践活动中对人起动力作用的个性心理倾向,包括创业需要、创业兴趣、创业理想、创业信念等,它支配着创业者对创业活动的态度和行为,规定其态度和行为的方向。1.创业意识
是指创业所需的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知难而进,艰苦奋斗的精神。创业精神教育是整个创业教育的核心,是将创业愿望、理想和信念等内化为学生创业素质的教育教学过程。2.创业精神
是创业精神的直接结果和具体体现,包括具有较扎实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有较宽的知识面,较强的实践能力和一定的实践经验等。3.创业能力
它是对创业者的创业实践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起调节作用的个性心理特征,它与固有的气质、性格有密切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人的独立性、敢为性、坚韧性、克制性、适应性、合作性等方面,它反映了创业者的意志和情感。4.创业品质即创业心理品质
主要解决“怎样干”的问题。它主要包括创业如何起步,创业目标的确定,创业信息的收集,企业的人际交流和创业形象的确立等。这需要学生构建创业知识的网络,要鼓励大学生学有所长,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有所创新,这是创业教育的基础。5.创业知识
二、创业教育的目标要求1.创业教育是一种主体性的教育2.创业教育是一种高层次的素质教育3.创业教育是一种健全人格的教育4.创业教育是一种前瞻性的教育
三、职校校创业教育实施的基本途径1.专业培养模式2.公共课培养模式3.第二课堂培养模式
四、创业教育的范例和发展1.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创业教育⑴办学理念中有明确的创业教育思想:“造就有文教养,有实用价值的公民,这些人在校期间必须为今后各自选择的专业做好准备,以便成就指日可待。”
⑵有较完善的创业教育教学体系⑶有浓厚的创业氛围
⑴管理方式大胆引入产业界的方式⑵人才培养重视创新精神教育,鼓励创业实践⑶重视实践及创新精神的培养2.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创业教育
⑴起步较晚,近年来部分职校校正逐步引入创业教育课程和创业实践学分,但是绝大多数高校对此并没有表现出特别关注。少数职校校开设了一门创业教育课程。3.我国职校校的创业教育
⑵职校校在创业教育方面有着自己的优势a.与企业联系紧密,有“活教材”b.学生有创业的基本技术条件c.创业意识,动手能力较强
五、对我校创业教育的思考⑴人文环境良好⑵创业教育与我校的办学定位基本一致⑶我校学生综合素质普遍较高⑷学校设施不断完善、管理逐步规范(有现实意义,具有可行性)
从学科属性上看,创业教育实际上是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一部分。素质教育是以育人为根本,以因材施教为方法的一种现代教育思想。它的内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创业教育,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品质、创新开拓的意识等,是促使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举措。创业需要综合素质,因此,创业教育是高层次、高质量的素质教育,创业的企业家是一种职业,因此,创业教育也是一种高层次、高质量的职业素质教育。返回
专业培养模式。专业培养模式属于创业教育最高层次的教育,它是以面向经济管理类专业开设的创业教育模式,具体研究创业各阶段面临的问题和如何实施创业问题为教育内容,创业的专业性很强。公共课培养模式。公共课培养模式一般是针对缺乏创业意识的其它专业的学生,通过开设创业选修课、举行创业培训班,讲授企业管理和创办公司所需要的知识,让学生对创业有一个系统的了解。返回
第二课堂培养模式。在培养大学生创业素质与实践能力方面,第二课堂活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相对课堂教育而言它具有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有利于大学生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掌握创业技能;能够训练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可见,大力开展大学生创业活动对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对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返回
谢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最新做香囊迎端午时课件PPT.ppt
- 最新健康宣導一口腔衛生保健簡報101.10.19课件PPT.ppt
- 最新健康大数据行业分析课件PPT.ppt
- 最新健康保护耳朵课件PPT.ppt
- 最新健康手操课件PPT.ppt
- 最新健康心理学1-1导论课件PPT.ppt
- 最新健康教育服务规范课件PPT.ppt
- 最新健康教育李丽娟课件PPT.ppt
- 最新健康生活PPT课件课件PPT.ppt
- 最新健康评估--排泄-活动与运动课件PPT.ppt
- 最新健康素养66条课件PPT课件.ppt
- 最新健康评估黄疸教学课件(1)课件PPT.ppt
- 最新健康评估课件--尿液的检查(1)课件PPT.ppt
- 最新健身运动PPT课件PPT.ppt
- 最新健身俱乐部保洁工作流程课件PPT.ppt
- 最新健胸操课件课件PPT.ppt
- 最新傅健阐述多发性肌炎的治疗_图文.课件PPT.ppt
- 最新傅健概述:运动神经元特点课件PPT.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