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0.00 KB
- 2022-04-29 14:39:17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公开课课件诗歌鉴赏好分解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是中国文学花园中一朵艳丽的奇葩,仅唐代就留存诗歌四万九千四百零三首,作者共二千八百七十三人。名篇佳作历久不衰。吟诵着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可知诗仙之恃才放旷;吟诵着杜甫“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可知诗圣之关心民生,心忧百姓;吟诵着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可知五柳之弃官遁世,怡情田园。但如何体其形,味其神,这节课,我们就来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
鉴赏说明①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②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
(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背景的了解对把握人物形象有重要作用。我们可以从诗歌内容中揣摩其写作背景,更多的时候,通过注释给我们以暗示,让我们能更好地把握诗歌内容。
(2)、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方面的刻画,诗歌也不例外。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中的形象丰满、完整,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神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等等。通过精当的描写,以简练的笔法刻画人物的形象,表现人物的性格,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
小试牛刀长干曲崔颢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通过人物语言,以自问自答的形式刻画了一个热情大方、聪明伶俐的少女形象。
从军行李白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通过人物肖像及行动描写,于叙事之中塑造了一个勇武过人、凛然可敬的英雄形象。
跟踪练习鹧鸪天苏轼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注释: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红蕖,红荷花的别名。总观全词,你从中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试做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一个抑郁不得志的闲人形象。上阙借景抒情,透过幅幅画面,能隐隐看到诗人那种百无聊赖、无可奈何的心境。下阙直接描写人物的抑郁,结尾点出主题,写出了一个得过且过,日复一日地消磨岁月又无可奈何闲人的形象。
常见艺术形象类举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chuàng)然而涕下。”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如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如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
8.爱恨情长的形象。如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总结:如何分析人物形象?(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2)抓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
答案一般由三部分组成(1)什么形象;(2)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3)形象的意义。
作业:联系所讲,完成相关练习。
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⑴这首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环境⑵试简要分析“蓑笠翁”的形象(1)寒冷、寂静(或:冷峭)(2)是一个清高孤傲的形象。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渔翁不怕天冷雪大,忘掉一切,专心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这个被幻化了、美化了的渔翁形象,表现了诗人想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思想感情。
示儿“示”是什么意思?“示儿”是什么意思?“示”把事物摆出来让人知道。“示儿”可以说是告诉儿子,在这里指对儿孙们有所交代,相当于遗嘱。
示儿陆游一生创作了很多诗歌,保存下来的有九千多首,诗中抒发政治抱负,表现人民的生活,表达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示儿》这首诗是他在86岁高龄,重病在床,生命垂危的时刻写给他儿子的临终嘱咐。
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元知:本来就知道。元,同“原”,本来。万事空:什么都没有了。但:只。九州同:指全中国统一。同,统一。九州,中国的代称。王师:指南宋军队。
翻译《示儿》年代:南宋。作者: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本来就知道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但悲不见九州同”只是为看不见全中国统一而感到悲伤。
定:平定,收复。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兵占领的地区。家祭:祭祀祖宗。无忘:不要忘记。无,通“勿”,不要。乃翁:你的父亲,指陆游自己。乃,你的,你们的。翁,父亲。
“王师北定中原日”宋朝的军队向北方进军,收复中原的时候。“家祭无忘告乃翁”家祭的时候不要忘了(把收复中原这件事)告诉你们的父亲。
《示儿》这首诗写出了诗人毕生的心事和无限的希望,表达了他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热情
1.比一比,再组词。祭()乃()涕()察()奶()递()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示儿》的作者是__朝的__。“示儿”的意思是__;这首诗中作者因__而“悲”,表达了作者__。(2)《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被人称为是__朝诗人__的“生平第一快诗”。诗中具体表现“喜欲狂”的诗句有__,抒发了作者___的心情。
谢谢指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最新公开课-免疫调节课件PPT.ppt
- 最新公开课-二年级下数学广角-简单推理课件PPT.ppt
- 最新公开课-《苏幕遮》(周邦彦)课件PPT.ppt
- 最新公开课小摄影师课件PPT.ppt
- 最新公开课圆的一般方程课件PPT.ppt
- 最新公开课作文要有画面感课件PPT.ppt
- 最新公开课一等奖《人类的老师》第二课时课件PPT.ppt
- 最新公开课中考化学复习物质构成奥秘的复习课课件PPT课件.ppt
- 最新公开课《晏子使楚》教学课件课件PPT.ppt
- 最新公开课课件一年级数学下册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ppt课件PPT.ppt
- 最新公开课课件《陋室铭》1p课件PPT.ppt
- 最新公开课课件《伴性遗传》课件PPT.ppt
- 最新公开课课件PPT模板教学讲义PPT.ppt
- 最新公开课课件(高考化学复习:电解质)课件PPT.ppt
- 最新公开课认识厘米ppt课件PPT.ppt
- 最新公开课敕勒歌课件课件PPT.ppt
- 最新公开课孙权劝学优秀课件-(确定版)课件PPT.ppt
- 最新公文写作之计量单位课件PPT.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