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5.50 KB
  • 2022-04-29 14:39:22 发布

最新公开课课件(高考化学复习:电解质)课件PPT.ppt

  • 4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公开课课件(高考化学复习:电解质) 知识内容学习水平说明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B理解各概念电离、电离方程式、电离平衡B多元弱酸的分步电离(碳酸)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常数KiB电离平衡常数的表达式,运用电离平衡常数比较弱酸的电离程度水的电离,pHB(1)水是极弱的电解质(2)pH的数字表达式(3)pH与酸碱性之间的关系常见酸碱指示剂A记住酚酞、石蕊、甲基橙变色的pH范围离子反应C离子方程式书写和离子共存盐类水解、水解的应用B水解的实质和水解知识的运用心中有考纲,做题才不慌 (2)酸和碱混合后pH=7,则溶液呈中性:强酸强碱V(酸):V(碱)强酸弱碱弱酸强碱V(酸):V(碱)V(酸):V(碱)=1:1>1:1<1:1 1、(2006上海)室温下,下列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一定大于7的是()A.0.1mol/L的盐酸和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B.0.1mol/L的盐酸和0.1mol/L的氢氧化钡溶液C.pH=4的醋酸溶液和pH=10的氢氧化钠溶液D.pH=4的盐酸和pH=l0的氨水晓考题BD 2、(2011上海)常温下用pH为3的某酸溶液分别与pH都为11的氨水、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a、b两种溶液,关于这两种溶液酸碱性的描述正确的是()A.b不可能显碱性B.a可能显酸性或碱性C.a不可能显酸性D.b可能显碱性或酸性AB 1、下图表示水中c(H+)和c(OH-)的关系,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两条曲线间任意点均有c(H+)×c(OH-)=KWB.M区域内任意点均有c(H+)c(H+),a=bB.若c(K+)>c(CH3COO-),a>bC.若c(OH-)=c(H+),a>bD.若c(K+)Vb时:c(CH3COOH)+c(CH3COO-)>c(K+)B.Va=Vb时:c(CH3COOH)+c(H+)>c(OH-)C.Vac(K+)>c(OH-)>c(H)D.Va与Vb任意比时:c(K+)+c(H+)=c(OH-)+c(CH3COO-)变形题:BC 2、常温下,在25mL0.1mol/L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0.2mol/L醋酸溶液,曲线如下图所示,有关粒子浓度关系的比较正确的是()A.在A、B间任一点,溶液中一定都有:c(Na+)>c(CH3COO-)>c(OH-)>c(H+)B.在B点,a>12.5,且有:c(Na+)=c(CH3COO-)>c(OH-)=c(H+)C.在C点:c(CH3COO-)>c(Na+)>c(H+)>c(OH-)D.在D点:c(CH3COO-)+c(CH3COOH)=c(Na+)BC 3、25℃时,有c(CH3COOH)+c(CH3COO-)=0.1mol·L-1的一组醋酸、醋酸钠混合溶液,溶液中c(CH3COOH)、c(CH3COO-)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pH=5.5的溶液中:c(CH3COOH)>c(CH3COO-)>c(H+)>c(OH-)B.W点所表示的溶液中:c(Na+)+c(H+)=c(CH3COOH)+c(OH-)C.pH=3.5的溶液中:c(Na+)+c(H+)-c(OH-)+c(CH3COOH)=0.1mol·L-1D.向W点所表示的1.0L溶液中通入0.05molHCl气体(溶液体积变化可忽略):c(H+)=c(CH3COOH)+c(OH-)BC 考试内容在试题中的比例:按考试目标划分,化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约占40%,化学思维能力约占50%,化学探究能力约占10%。化学思维能力:1、运用化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分析、判断、推理;2、从文字、图、表等情景资料中获取信息进行分析、判断、推理。 第四节 消渴9/15/202124中医内科学 【概说】一、概念消渴是以多尿、多饮、多食、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古代亦称“消瘅”、“肺消”、“膈消”、“消中”等9/15/202125中医内科学 二、古代文献《灵枢·五变》:“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外台秘要·消中消渴肾消》:“渴而饮水多,小便数,有脂,似麸片甜者,皆是消渴病也。”,“每发即小便至甜”;“焦枯消瘦”。《诸病源候论·消渴候》:“其病变多发痈疽”。【概说】9/15/202126中医内科学 【概说】二、古代文献《宣明论方·消渴总论》:“故可变为雀目或内障”。《儒门事亲·三消论》:“夫消渴者,多变聋盲,疮癣,痤疿之类”;“或蒸热虚汗,肺痿劳嗽”。《证治准绳·消瘅》:“渴而多饮为上消;消谷善饥为中消;渴而便数有膏为下消”。9/15/202127中医内科学 【概说】三、证候特征1.“三多一少”2.年龄体质9/15/202128中医内科学 【概说】四、与西医学的联系消渴病与西医学的糖尿病基本一致。西医学的尿崩症,因具有多尿、烦渴的临床特点,与消渴病有某些相似之处。9/15/202129中医内科学 【概说】糖尿病诊断有关知识尿崩症诊断9/15/202130中医内科学 【病因病机】一、病因1.禀赋不足2.饮食失节3.情志失调4.劳欲过度9/15/202131中医内科学 【病因病机】禀赋不足(阴虚体质)—内因过食肥甘醇酒厚味辛辣香燥脾失健运积热内蕴化燥伤津消谷耗液忧郁恼怒思虑过度肝气郁结郁久化火消灼肺胃阴津房室不节劳欲过度肾精亏损虚火内生→上燔肺胃固摄无权消渴9/15/202132中医内科学 【病因病机】二、病机1.病变机理为阴津亏损,燥热偏胜。2.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阴虚燥热3.病变关系到肺、胃、肾,尤以肾为关键。4.消渴病日久,百证变出。9/15/202133中医内科学 【病因病机】二、病机燥热在肺----肺燥津伤----多饮热壅于胃----消灼胃液----多食肾为关键虚火在肾----封藏失职----多尿9/15/202134中医内科学 【病因病机】消渴病日久病机转化:阴损及阳,阴阳俱虚病久入络,血脉瘀滞消渴病日久常见变证:痈疽---燥热内结,血络不畅,蕴毒成痈雀盲---精血不能上承肺痨---肺燥阴伤,痨虫侵入中风---阴虚阳亢,痰瘀阻络水肿---脾肾阳衰,水湿内聚9/15/202135中医内科学 【诊断与鉴别诊断】一、诊断1.特征性的临床症状,是诊断消渴病的主要依据。2.结合年龄、体质、消渴病的家族史及并发病症。(眩晕、肺痨、胸痹心痛、中风、雀目、疮痈等)3.相关检查9/15/202136中医内科学 【诊断与鉴别诊断】二、鉴别诊断1.口渴症:口渴症是指口渴饮水的一个临床症状,可出现于多种疾病过程中,尤以外感热病为多见。9/15/202137中医内科学 【诊断与鉴别诊断】二、鉴别诊断2.瘿病:瘿病中气郁化火、阴虚火旺的类型,以情绪激动,多食易饥,形体日渐消瘦,心悸,眼突,颈部一侧或两侧肿大为特征。其中的多食易饥、消瘦,类似消渴病的中消,但眼球突出,颈前生长肿物则与消渴有别。9/15/202138中医内科学 【辨证论治】一、辨证要点1.辨病位―――上消中消下消2.审标本―――阴虚为本燥热为标3.审本证与变证9/15/202139中医内科学 【辨证论治】二、治疗原则清热润燥---治其标养阴生津---治其本治分三消,立足于肾新久异治防治变证9/15/202140中医内科学 【辨证论治】三、证治分类上消---肺热津伤证主症: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舌脉: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治法:清热润肺,生津止渴。主方:消渴方。9/15/202141中医内科学 【辨证论治】三、证治分类上消---肺热津伤证肺热津亏,气阴两伤,以气虚为主者--玉泉丸;肺热津亏,气阴两伤,以肺热津亏为主者--二冬汤。9/15/202142中医内科学 【辨证论治】三、证治分类中消 1.胃热炽盛证主症:多食易饥,口渴,尿多,形体消瘦。兼症:大便干燥。舌脉:苔黄,脉滑实有力。治法:清胃泻火,养阴增液。主方:玉女煎。9/15/202143中医内科学 【辨证论治】三、证治分类中消2.中气亏虚证主症:口渴引饮,能食与便溏并见,或饮食减少兼症:精神不振,四肢乏力舌脉:舌质淡,苔白而干,脉弱。治法:益气健脾,生津止渴。主方:七味白术散。9/15/202144中医内科学 【辨证论治】三、证治分类下消 1.肾阴亏虚证主症: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或尿甜。兼症:腰膝酸软,乏力,头晕耳鸣,口干唇燥,皮肤干燥,瘙痒。舌脉:舌红苔少,脉细数。治法:滋阴固肾。主方:六味地黄丸加减。9/15/202145中医内科学 【辨证论治】三、证治分类下消 2.阴阳两虚证主症:小便频数,混浊如膏,甚至饮一溲一。兼症:面容憔悴,耳轮干枯,腰膝酸软,四肢欠温,畏寒肢冷,阳痿或月经不调舌脉:舌苔淡白而干,脉沉细无力治法:滋阴温阳,补肾固涩。主方:金匮肾气丸。9/15/202146中医内科学 【预防调护】一、注意生活调摄二、提倡病人进行适当锻炼。三、加强日常护理。四、注意精神饮食调养。9/15/202147中医内科学 1.消渴的主要证候特征有哪些?2.消渴的主要病机是什么?它是如何形成的?3.消渴的治疗原则是什么?4.上中下三消如何辨证治疗?5.消渴后期可出现哪些并发症和危重症?为什么?复习思考题9/15/202148中医内科学 谢谢大家9/15/202149中医内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