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5.50 KB
  • 2022-04-29 14:37:20 发布

最新光的反射多彩的光PPT课件共31张PPT课件PPT.ppt

  • 7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光的反射多彩的光PPT课件共31张PPT 【体验1】认识光源①恒星 ②月亮 ③太阳 ④钻石 ⑤点燃的蜡烛⑥电灯⑦电视屏幕 ⑧萤火虫 ⑨灯笼鱼,上述物体中(1)一定发光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定不发光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可能发光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1)①③⑤⑧⑨(2)②④(3)⑥⑦ 【体验2】光的传播活动1:把激光笔发出的光射到空气中。活动2:把激光笔发出的光射到加一些烟雾的空气中。活动3:用激光笔照射加有少量面粉搅匀后有少许沉淀的水中。活动4:尝试完成下面的手影游戏。 2.月亮是光源吗?为什么?提示:从物体本身是否发光方面考虑,如果物体本身能发光,则是光源,若“自己”不能发光,只是反射别的物体的光,则不是光源。参考答案:不是 月亮反射别的物体的光,自己本身并不能发光,所以不是光源。 探究2光的传播路径结合“体验2”中的活动1、2、3以及“观察光在水、玻璃中传播的路径”,思考以下问题:1.实验中,用什么方法显示光的传播路径?提示:探究光在水中的传播时,可以在水中滴入牛奶或蓝墨水;探究光在玻璃中的传播时,可以借助白纸来反衬;探究光在空气中的传播时,可以在空气中喷烟雾、水雾等方法来显示光路。参考答案:在水中滴入牛奶或蓝墨水,让光在黑板或白纸表面掠射,在空气中喷烟雾等。 2.实验现象:(1)将激光射向空气中,观察到光的传播路径是:;(2)将激光射向水中,观察到光的传播路径是:__________;(3)将激光射向玻璃中,观察到光的传播路径是:。综合分析,可以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通过实验观察到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是直线;光在水中的传播路径是直线;光在玻璃中的传播路径是直线;综合分析,可得出结论: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参考答案:(1)直线(2)直线(3)直线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结合活动4,利用光的传播的知识解释手影的形成原因。提示:手影是光在传播过程中,被手阻挡而形成了影子。参考答案: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光在传播过程中无法绕过手而射向后面,所以形成了影子。 4.交流与评估:(1)实验中为什么让光分别射入三种不同物质?如果只让光射入一种物质中,就得出实验结论,可以吗?提示:若只做一次实验就得出结论,会具有偶然性,而没有普遍意义,为了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应使光射入多种物质中来显示光的传播路径。参考答案:为了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应使光射入多种物质中来显示光的传播路径。 不可以。 (2)我们在物理中是怎样用光线来描述光的传播路径的?光线真实存在吗?提示:为了便于描述光传播的路径,在物理学中用光线(一条带箭头的直线)来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光实际存在,而光线实际并不存在。参考答案:我们用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用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光线实际并不存在。 探究3光的传播速度1.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说明光的传播不需要。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________。提示: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说明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大小为c=3.0×108m/s。参考答案:介质3.0×108m/s 2.结合光在空气、水、玻璃中传播速度与真空中速度的关系,说明光在空气、水、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有什么关系?提示:光在空气中的速度非常接近于真空中的光速,通常取3.0×108m/s;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是真空中速度的,即2.25×108m/s;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约是真空中速度的,即2.0×108m/s。参考答案: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于玻璃中的传播速度。 一、光源1.定义:_________的物体。2.举例:_____、_____的电灯、_____的蜡烛等。正在发光太阳发光点燃 二、光的传播1.规律:光在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光线:一条带箭头的直线。(1)直线表示光的_________。(2)箭头表示光的_________。3.平行光:光线_________的光。4.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一种透明、均匀介质传播路径传播方向互相平行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 三、光的传播速度物质光 速真空_________(最大)空气略小于真空中的速度,约等于_________水真空中的___玻璃真空中的___3×108m/s3×108m/s 【拓展延伸】理想模型法对所研究的对象进行合理的简化、抽象,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理想模型,使问题的处理大为简化。这种方法有助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如:光实际存在,而光线实际并不存在,我们可以用一根带箭头的直线来建立模型,使问题形象、直观、简单。 考点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典例】(2012·巴中中考)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A.蜡烛的正立像B.蜡烛的倒立像C.三角形光斑D.圆形光斑 【思路导引】抓住两个关键点: 【精讲精析】选B。本题考查光沿直线传播。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物体经过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像,而不是光斑,像的形状与物体相同,而与小孔的形状无关。故选B。【方法归纳】小孔成像的特点(1)形成原因:小孔成像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亮斑。(2)“成像”特点:物体通过小孔所成的像是与物体形状一样的倒立的像,与小孔的形状无关。 1.如图所示的各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解析】选D。本题考查对光源的理解。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光源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亮的物体不一定是光源,亮的物体很可能是反射其他光源的光。萤火虫尽管发光很微弱,但本身也能发光,是光源;月亮是反射太阳的光,露珠也是反射光,钻石也是反射光,这些不是光源。 2.下列例子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A.日食和月食B.小孔成像C.在开凿大山隧道时,工程师用激光引导掘进方向D.发生雷电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解析】选D。本题考查的是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实例。日食、月食的形成和小孔成像都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在开凿大山隧道时,工程师用激光引导掘进方向,利用激光的直线传播;D选项是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快导致的。 3.在运动会上百米赛跑时,请你做终点计时员,你是看发令员的枪冒烟开始计时,还是听到枪声开始计时()A.看到枪冒烟,因为烟雾看得清B.听到枪声,因为枪声听得清C.看到枪冒烟,因为光速比声速大得多D.看到枪冒烟,因为光传播不需时间【解析】选C。本题考查光速。枪响时,运动员已经起跑,站在终点的计时员,如果在听到起跑枪声开始计时,实际上少算了声音传播100m所用的时间,所以运动员跑完100m的时间应该加上这个时间。 4.2012年5月21日,X射线太空望远镜拍摄到美丽震撼的日环食(如图所示)。当发生日环食时,透过茂密的树叶,在树下地面上形成的亮斑是()A.圆环形的B.圆形的C.树叶形的D.小孔的形状 【解析】选A。本题考查小孔成像的特点。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成像的性质是倒立的实像,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形成亮斑的现象属于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光源的形状相同,太阳被月亮遮住一部分后成为圆环形状,故所成的像是圆环形的。 5.小孔成像、手影的形成等现象表明:光在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m/s。【解析】本题考查光沿直线传播。小孔成像、手影的形成等现象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答案:同一种均匀介质中3×108 6.如图所示是某地区出现的“日全食”的示意图,其中B表示的是(选填“地球”或“月亮”)的位置。【解析】本题考查光沿直线传播。日食的形成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日食是月亮挡住了太阳照向地球的光,人们看不见太阳形成的。答案:月亮 找找你容易错在哪里?在茂密的树林中,太阳光透过树叶空隙照到地面上形成的光斑,形成原理是什么?其形状是与太阳有关,还是与树叶空隙有关?【学生自答】光的直线传播(小孔成像)其形状与树叶空隙有关 【教师点评】①原理正确。②“成像”特点错误:物体通过小孔所成的像与物体形状一样,与小孔的形状无关。【正确答案】光的直线传播(小孔成像)其形状与太阳有关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刘备语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8.当仁,不让于师。——《论语》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1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知缘斋主人14.言必信,行必果。——《论语》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第八章病机33医学课件 概述病机含义:即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意义:是用中医理论分析疾病现象,从而得到的对疾病内在本质规律性的认识,是防治疾病的依据。34医学课件 含义: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机理并揭示其规律的中医基础理论分支学科。形成:病机理论源于《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的“病机十九条”奠定了脏腑病机、六气病机理论基础。病机学说35医学课件 《伤寒杂病论》发展了六经病机,发挥了脏腑、经络、气血、痰饮病机。《诸病源候论》为最早的中医病因病机专著。《小儿药证直诀》奠定了儿科病机理论基础,阐明了儿科病机特点。刘完素认为“六气皆从火化”。发展36医学课件 李东垣确立“阴火”的病机概念。朱震亨倡“相火论”,提出“阳有余、阴不足”及阐发“六郁”病机。温病学派阐发了卫、气、营、血病机传变规律与三焦传变机理《医林改错》丰富了瘀血病机理论。《血证论》对血证与脏腑病机作出了突出的贡献。37医学课件 基本病机——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津液失常系统病机——经络、脏腑病机等疾病病机——六经病机、卫气营血病机、三焦病机等病证病机——感冒、哮证、痰饮等的病机症状病机——疼痛、发热、健忘等的病机近几十年新病机理论:病机层次说、痰瘀同源说、体质病机说等。主要内容38医学课件 第一节基本病机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常津液代谢失常内生“五邪”39医学课件 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40医学课件 实的病机——邪气盛则实含义:实,主要指邪气盛,是以邪气亢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状态。特点:正邪斗争激烈,病理反映比较剧烈的、有余的证候。形成:外感六淫和疠气致病的初、中期,或痰、食、血、水滞留体内的内伤病。表现:体质壮实、壮热狂躁、声高气粗、腹痛拒按、二便不通、脉实有力、舌苔厚腻等。41医学课件 虚的病机——精气夺则虚含义:虚,主要指正气不足,以正气虚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映。特点:抗病力低下,正邪斗争不剧烈表现出的系列虚弱、衰退和不足的证候。42医学课件 先天禀赋不足气、血、津、液、阴阳耗伤;病后亏虚气化功能减退,精气血津液生化不足;多种慢性病损耗气化功能亢奋,但消耗精微过多。邪气损害形成表现:神疲体倦、气短、面色无华、自汗、盗汗、二便失禁、五心烦热、畏寒肢冷、脉虚无力等。43医学课件 虚实错杂含义:指疾病过程中,邪盛与正虚同时并存的病理状态。形成:实性病变失治,邪久留、损正气,形成邪实正虚的虚实错杂病变。正气不足,无力驱邪外出;或本正虚,兼内生痰、食、瘀血、水湿凝滞的正虚邪实的虚实错杂病变。44医学课件 表现:虚中夹实——指病理变化以正虚为主,又兼夹实邪为患的病理状态。(如脾气不足,运化无权之湿滞中焦证)实中夹虚——指病理变化,以邪实为主,又兼有正气虚损的病理状态。(如邪热炽盛灼伤津液,致气阴两伤证)由实转虚——实邪久留而损伤正气的病理转化过程由虚转实——正气不足而致实邪积聚的病理转化过程45医学课件 虚实真假真虚假实——“至虚有盛候”含义:病机的本质为“虚”,表现为“实”的临床假象。形成:正气虚弱,脏腑气血不足,推动、激发功能减退所致。表现:纳食减少,疲乏无力,舌淡嫩。又兼腹满(时减)、腹痛(喜按)等假象。46医学课件 真实假虚——“大实有羸状”含义:病机的本质为“实”,表现为“虚”的临床假象。形成:邪气亢盛、结聚于内,阻滞经络,气血不能畅达于外。表现:如热结胃肠,便秘腹痛拒按,潮热谵语。又兼面色苍白,四肢逆冷,精神萎顿等状似虚寒的假象。47医学课件 邪正盛衰与转归正胜邪退邪去正虚邪盛正虚邪正相持正虚邪恋48医学课件 正胜邪退含义:正气奋起抗邪,正气日趋强盛,邪日衰疾病向好转和痊愈方向发展的一种病理变化。形成:患病机体正气较盛,抗邪能力较强;或邪气较弱;或治疗正确及时。转归:为疾病向好转或痊愈发展的最常见的转归。49医学课件 邪盛正虚含义:邪气亢盛,正气虚弱而抗邪无力,疾病向恶化、危重、甚至向死亡转归的一种病理变化。形成:受邪机体正气愈虚,病势急重,无力抗邪;病邪愈盛,毒力愈强,生理功能衰惫,病情趋向恶化,阴阳离决如“亡阴”、“亡阳”。或在外感病有两感、直中、内陷等。转归:邪盛正虚,正不敌邪,病势恶化,甚至死亡。50医学课件 邪正相持含义:疾病过程中,正气不甚虚弱,邪气亦不亢盛,二者相持不下,病势迁延。形成:多见于病之中期,或慢性病迁延期。转归:正气不能完全驱邪外出,病邪稽留于一定部位(邪留、邪结),或为慢性病证。51医学课件 正虚邪恋含义:正气已虚,余邪未尽,因正气难复,致病处缠绵难愈的病理过程。为邪正相持的特殊病机。形成:多见于疾病后期,急性转为慢性;或慢病久不愈,正虚驱邪无力而致。转归:1.积极治疗和调理,正气增强,余邪散尽,病趋好转或痊愈。2.调养失当,正气难复,无力驱邪,或病邪粘滞缠绵、难以速除,使正气久而不复则转为迁延性或慢性病证,或留下后遗症。52医学课件 概念:指机体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致病因素的影响,致机体阴阳双方失去相对协调平衡,形成阴阳或偏胜、或偏衰、互损、格拒、转化、亡失等的病理变化。同时,阴阳失调又是脏腑、经络、营卫、气血等关系失调,以及表里出入、上下升降等运动失常的概括。表现:主要为阴阳偏胜、阴阳偏衰、阴阳互损、阴阳格拒、阴阳转化和阴阳亡失。阴阳失调53医学课件 阴阳偏胜含义:指人体阴阳双方中的某一方的病理性亢盛状态。阴胜则寒(实寒)阴胜则阳病表现转归阳胜则热(实热)阳胜则阴病“邪气盛则实”的病机和病证。54医学课件 阳偏胜含义: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阳气病理性偏盛,机能亢奋,机体反应性增强,热量过剩的病理状态。特点:一般多表现为阳盛而阴未虚(或虚亏不甚)的实热病证。多因感受温热阳邪形成感阴邪从阳化热原因五志过极化火气滞、血瘀、食积郁而化热55医学课件 阳邪入侵,从阳化热机理阳热亢盛邪自内生,气郁化火热——壮热、面红、目赤表现动——脉数、心烦、躁扰阳胜则热燥——口渴、便干、苔黄转归:实热兼阴亏病证(阳胜则阴病)。虚热病证(久之由实转虚)。56医学课件 阴偏胜含义: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阴气病理性偏盛,机能抑制,热量耗伤过多,病理性代谢产物积聚的病理状态。特点:一般多表现为阴寒偏盛而阳气未虚(或虚损不甚)的实寒病证。感受寒湿阴邪形成原因过食生冷,寒滞中阳,遏抑阳气57医学课件 机理:阴寒邪盛、阳不制阴;寒湿内聚、阴寒内盛。表现:寒——恶寒、喜暖、肢冷静——舌淡、脉迟、蜷卧阴胜则寒以寒为主湿——水肿、泄泻、痰液清冷转归:实寒兼阳虚(阴胜则阳病);虚寒证(久之由实转虚)。58医学课件 阴阳偏衰含义:指机体阴或阳虚衰不足的病理状态.表现:阳虚则寒、阳虚则阴盛——虚寒证阴虚则热、阴虚则阳亢——虚热证“精气夺则虚”的病机和病证。59医学课件 阳偏衰——阳虚则寒以虚为主含义:即阳虚。指机体阳气虚损,机体衰退或衰弱,代谢缓慢,产热不足的病理状态。特点:一般多表现为机体阳气不足,阳不制阴,阴气相对偏亢的虚寒证。先天禀赋不足机体阳气虚损,以脾肾形成后天饮食失养阳虚为主,尤以肾阳虚衰原因劳倦内伤最为重要。(肾阳为诸阳久病伤阳之本)畏寒肢冷,脘腹冷痛、面色白光白,舌淡脉迟等温煦作用减退的寒象表现神疲、喜静瞋卧,小便清长,下利清谷等温养兴奋不足的虚象60医学课件 阴偏衰含义:指机体阴气不足,阴不制阳,导致阳气相对偏盛,机能虚性亢奋的病理状态。特点:一般多表现为阴气不足、阳气相对亢盛的虚热证。阳邪伤阴五脏皆可发生,以肺、形成五志过极肝、肾为主,尤以肾阴亏原因化火伤阴虚最为重要(肾阴为诸阴久病伤阴之本)表现:骨蒸潮热、盗汗、五心烦热、颧红升火、消瘦、咽干口燥舌红少津、脉细数等——阴虚则热(全身热象)火旺(多局部热象)。阳亢(上部或全身症状)。61医学课件 阴阳互损含义:指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到相当程度,病变发展影响及相对的一方,形成阴阳两虚的病机。形成:由于阴阳互为根本,故阴或阳之间可以发生互损;由于肾阴阳为人体阴阳之本,均以肾中精气为基础,故无论阴虚或阳虚,多在累及肾阴或肾阳,及肾本身阴阳失调时,才易发生阴阳互损。62医学课件 表现:1.阴损及阳——阴虚到相当程度,累及阳气生化不足,继而致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病理状态。(如肝阳上亢,病机为阴虚不能制阳,继而损及肾阳,现畏寒肢冷、面白而灰黯、脉沉细等阴阳两虚证。)2.阳损及阴——阳虚较重,无阳则阴无以生,导致阴虚,形成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证。(如肾阳不足,气化失司之水肿,继而发展为烦躁,抽搐等阴虚症状,形成阴阳两虚证。)63医学课件 阴阳格拒概念:即阴盛格阳,阳盛格阴。为在阴阳偏胜基础上由阴阳双方相互排斥而出现寒热真假病变的一类病机。形阴和阳中的一方偏盛至极成或阴和阳中一方极端虚弱双方盛衰悬殊,盛者壅于内,将另一方排斥格拒于外,迫使阴阳间不相维系,出现真寒假热或真热假寒之病理。64医学课件 阴盛格阳含义:又称格阳。指阴寒偏盛至极,壅闭于内,迫阳浮越于外,相互格拒的一种病理状态。特点:阴寒内盛是疾病本质。因格阳于外,现真寒假热证(严重的虚寒证)。表现:阳极虚之虚寒证——可见面色苍白,四肢逆冷,精神萎靡,畏寒倦卧,脉微细欲绝。假热证——突然面红,烦热、口渴、脉大无根等。65医学课件 阳盛格阴含义:又称格阴。指邪热极盛,深伏于里,阳气被遏、郁闭于内,不得外达四肢而格阴于外的病理状态。特点:阳盛于内,邪热炽盛为疾病的本质。由于阳气壅遏深伏于内,格阴于外,故现真热假寒证(很重的实热证)。表现外感热病,实热炽盛——壮热、面红、气粗、烦躁、舌红、脉数有力。假寒——突然四肢厥冷,脉象沉伏。66医学课件 阴阳转化在一定条件下,疾病的病理性质可发生向相反的方向转化的病理过程。由阳转阴:如急性温热病耗伤元气,则会出现阳气暴脱之危象。由阴转阳:如寒饮中阻(阴盛)日久则化热,由寒转热。67医学课件 亡阳含义:指机体阳气发生大量脱失,致全身机能严重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邪气太盛,阳损太多素体阳虚,劳伤过度阳气亏损殆尽形成汗吐下甚,气随津脱↓大量失血,气随血脱属阳的功能突然严重衰竭慢性病长期大量耗阳特点:全身属阳的功能都会衰竭,而以温煦、推动、兴奋卫外功能衰竭尤为突出表现:大汗淋漓,肌肤手足逆冷,面色苍白,精神萎靡,畏寒蜷卧,脉微欲绝68医学课件 亡阴含义:机体阴气发生大量亡失,致全身机能严重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邪热炽盛伤阴阴气耗竭形成邪热久留,严重伤阴↓长期慢性消耗属阴的功能突然严重衰竭特点:全身属阴的功能都会衰竭,而以宁静、滋润与内守功能衰竭最明显。表现:烦躁不安、口渴欲饮、气喘、手足虽温但大汗欲脱、脉数疾等69医学课件 亡阴与亡阳都是功能衰竭;在其发生过程中气的耗损都是关键;大汗不止,使病情愈来愈恶化。相应地在治疗中指导使用温阳或补阴药;大剂补气药;重用固摄药。70医学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