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7 MB
  • 2022-04-29 14:37:19 发布

最新光电探测器偏置电路课件PPT.ppt

  • 8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光电探测器偏置电路 4.2.1光电导探测器(PC)的偏置电路4.2.2光伏探测器(PV)的偏置电路主要内容 探测器的伏安特性分三种类型:可变电阻型光生电势型恒流型PC器件电阻型热探测器(加偏置,不分正负)PV器件,PMT(加反向偏置)光电池(不加偏置) b)VS与RL的关系令上式=0则时,有极大值:这时叫功率匹配,信号电压最大。 c)最佳偏置条件的确定在偏置电流Il一定条件下,由上式可知:Rl↑→Vs↑。但实际上当负载电阻RL↑时,为保持固定的Il,应该VB↑ 二、光电导探测器三种特殊偏置方式及其特点分析1.三种常用的偏置方式1)恒流偏置当选定RL>>Rs,则与Rs无关。即在工作过程中流过探测器的电流是一恒定电流。 当选RL<>G,上式简化为ΔI=SΔΦ5)计算输出功率 (二)光生电势型探测电路的静态计算Id:与温度有关的二极管结电流光电流开路电压电流-电压特性方程短路电流 当有则:得:室温时T=300K,则:利用上式,可在已知Φ、Voc时,计算另一Φˊ下的Vocˊ 1.无偏置的光电池电路:由伏安曲线,对于给定的Φ0,只要选定RL,工作点就能由负载线与光电池相应伏安曲线的交点决定。该点的IQ和VQ即为RL上的输出值。由图知:对应相同的ΔΦ=Φ1―Φ2,当RLRLS时,呈非线性,在检测电路中往往希望线性。 计算临界电阻RLS由给定的Φmax,利用算出VOC。取交于S点,得到临界负载RLS,即临界电阻RLS上的Vmax为则: 线性区工作分两种情况:1)电流放大:要求RL与后级放大器的输入阻抗尽量小,使负载线靠近电流轴以得到最大的电流输出。输出电流变为ISC和Φ有良好的线性关系2)电压放大:在保持良好线性情况下,有最大的电压输出,负载线可接近临界负载线,则输出电压为: 非线性区:当RL>RLS时,输入电路处于非线性区。这时,除在光电流较小范围内有一很窄的线性区外,V与Φ的对数成正比。对于较小的Φ,开始的信号电压输出幅度较大。这一点对于探测弱信号特别有利。 例:光电池在光照度为100lx时,开路电压为VOC=180mV,ISC=80μA,求在由50lx增加到200lx时,为保证线性输出所需最佳负载电阻值和输出电压变化量。解:(1)计算200lx下的开路电压(2)计算线性区域内光电池的电流响应度(3)计算无偏压时最佳电阻和输出电压变化量 四、PV器件动态工作状态设计交变光信号是指快速变化或各类型调制光信号。在分析和设计交变光信号探测电路时应考虑到下述几个问题:1.确定探测电路动态工作点。2.确定光信号频率不失真的动态响应。3.满足信号频率要求下的信噪比。 输入电路动态工作点的计算交变电路中首先建立直流工作点以获得最大的输出。另一方面输入电路与后续电路通常由阻容连接等多种方式实现耦合。后续电路的等效输入阻抗将和输入的直流负载电阻相并联组成交流负载。在设计和分析输入电路时,这是不同于前述静态工作点计算的主要区别之一。 1.光电二极管交流探测电路如图为反偏压PD的交变光探测基本电路。1)计算在已知偏压Vb和光照度E时,负载电阻RL应取多大才能获得最大功率和线性电压输出。设入射照度变化:光照度变化范围:在信号频带范围内,耦合电容C可以认为是短路。等效交流负载电阻: 假定交流负载线为MN,它过M点,斜率由RL//Rb决定。交流负载线与光照度E=E0对应的伏安特性相交于Q点,则过Q点的斜率为–Gb的直线即为直流负载线。为了充分利用器件的线性区间,对应的负载线应通过特性曲线的转折点M。 2)计算RL上的输出功率PL和电压值Vm交流负载上的输出功率为:Vm、Im与Em对应的幅值负载电阻RL上输出功率Vm是RL上的电压值。在ΔMHQ中,交流负载线斜率为: 由图中几何关系得:得:将PL对GL求偏微分,得最大功率输出条件为: 则有: 当已知电源电压Vb时,根据动态工作点和静态工作点重合于Q点的条件,可计算出最大功率输出条件下偏置电阻Rb。中:且比较可得:最大功率输出条件下偏置电阻Rb 在最大功率输出条件下,根据图中几何关系有比较两式得,在最大功率输出下的偏置电阻值 2.光电池交流检测电路静态工作点:通过原点作直流负载线与E=E0交点Q交流负载线:过Q点,斜率为:与最大输入光功率E0+Em对应的光电池曲线相交于M点。M点的电压VM应满足:Vm是与正弦输入光照度对应的输出电压峰值. 由图可知:输出负载RL上的功率值PL为:将PL对GL求微分,可得最大功率输出条件: 得最大功率输出时: 会计学基础 《会计学基础》课程结构第一章总论第二章会计科目和帐户第三章复式记帐法第六章会计凭证第七章会计帐簿第八章财产清查第九章会计报表第五章帐户的分类第四章借贷记帐法的应用第十章会计帐务处理程序 第一章总论教学要点教学内容复习思考题 教学要点1、会计的基本概念2、会计的对象和会计要素3、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第一节会计的基本概念第二节会计的对象和会计要素第三节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教学内容 第一节会计的基本概念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二、会计的特点三、会计的基本职能四、会计的目标五、会计的方法 二、会计的特点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会计以合法的原始凭证为依据会计以连续、系统、全面地提供会计信息为基本特征综上,可以将会计定义概括为: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每一个企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地、系统地、全面地核算和监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预测和决策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三、会计的基本职能(一)会计的核算职能会计的核算职能是指主要利用价值形式,对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综合地记录、计算、加工整理、汇总并提供和输出会计信息的过程。会计核算提供的会计信息资料是会计预测、决策、会计控制和会计分析的重要依据,是会计管理活动的基本内容。 (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2)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4)资本、基金的增减;(5)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6)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7)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下列经济业务事项,应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 (二)会计的监督职能会计的监督职能是指会计应以国家的财经政策、制度和财经纪律为准绳,以会计信息资料为主要依据,对即将进行或已经进行的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合法性进行评价,并据以施加限制或影响的过程。会计监督具有强制性、严肃性和权威性的特点。会计监督是会计管理活动的灵魂和核心。 综上,会计核算是基础,离开会计核算,会计监督就失去了依据;但是,会计核算只有通过会计监督,才能保证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资料,离开会计监督,会计核算的就毫无意义。因此,会计的核算职能和会计的监督职能是密切结合、相辅相成的。会计既要进行核算,又要进行监督,唯此才能真正发挥会计在经济管理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四、会计的目标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提供会计信息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提供会计信息为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提供会计信息 五、会计的方法会计的方法是用来核算和监督会计对象,实现会计目标的手段。会计方法一般包括会计核算方法、会计预测方法、会计控制方法、会计分析方法和会计检查方法等。会计核算是会计预测、会计控制、会计分析和会计检查的基础,为此,我们只阐述会计的核算方法。 会计的核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七种方法:设置帐户复式记帐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帐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 会计核算方法体系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 第二节会计的对象和会计要素一、会计对象二、会计要素 一、会计对象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所要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企业中,会计的对象表现为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也就是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现金等货币资金原材料等储备资金在产品等生产资金库存商品商品资金现金等货币资金机器设备、房屋建筑物固定资产应收款项结算资金资金投入资金退出支付工资及费用工业企业的资金运动 二、会计要素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按其经济性质所作的基本分类。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会计要素划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大项。 (一)资产资产是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它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所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二)负债负债是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它是企业筹措资金的重要渠道。负债必须按期偿还,它反映了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一种债务债权关系,债权人对企业的资产有求偿权。 (三)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的投资人(所有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它在数量上等于企业的全部资产减去负债后的净额。所有者权益包括企业投资人对企业的投入资本以及由此形成的资本公积金、盈余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等。(四)收入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收入不包括为第三方或者是客户代收的款项。 (五)费用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耗费。包括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为推销产品而发生的销售费用,以及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管理费用和为筹措资金而发生的财务费用等。(六)利润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经营的财务成果。利润总额包括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 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二、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第三节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 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1、会计主体2、持续经营3、会计分期4、货币计量 1、会计主体(1)定义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2)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的区别与联系(3)会计主体必须具备的三大条件 二、持续经营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将继续下去,在可预见的将来,会计主体不会面临破产或进行清算。 三、会计分期1、定义会计分期是指将持续不断的经营过程划分为若干较短的、长短时间相等的期间,据以结算盈亏,编制会计报表。2、会计分期的作用3、会计分期与会计原则 四、货币计量1、定义以货币作为计量尺度来计量、记录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并将其转化为统一的以货币表现的会计信息。2、币值稳定假设3、记账本位币 二、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一、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原则客观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可比性原则、一贯性原则、及时性原则和明晰性原则。二、确认和计量的一般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和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原则。三、起修正作用的一般原则谨慎原则、重要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1、什么是会计?会计的特点是什么?2、会计的基本职能是什么?3、会计的核算方法有哪些?4、会计的对象是什么?5、什么是会计要素?会计要素包括哪些?6、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有哪些?7、会计核算应遵循的一般原则有哪些?复习思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