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6 MB
  • 2022-04-29 14:31:08 发布

最新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课件PPT课件.ppt

  • 5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课件 在我国的漫长历史中,酒文化源源流长。许多脍炙人口的美丽诗句都与酒有关的。如“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借问酒家何处有,路人遥指杏花村”,现在众所周知的国宴用酒“茅台”更是享誉五湖四海。现在就请大家闻闻培养皿中的美酒_米酒吧!想一想:怎样制作米酒?一、细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 制作甜酒糯米泡水一昼夜蒸熟糯米加酒曲混合均匀培养(注意保温)冷却至30℃密封 霉菌的作用1、馒头和面包为什么有一些孔洞呢?酒是怎么来的?葡萄糖酵母菌二氧化碳酒精+<发酵>思考:2、甜酒的甜味儿又是怎么来的呢?酵母菌的发酵淀粉葡萄糖霉菌 想一想:制作酸奶和泡菜需要哪一种微生物的帮助?乳酸菌 老陈醋、白醋制醋:醋酸杆菌制豆腐乳:霉菌 (1)面粉+酵母(2)牛奶+乳酸菌(3)麸皮、小米、红粮+醋酸菌(4)糯米+曲霉想一想面包酸奶醋酒 二细菌、真菌与食品的保存1、上图中有哪些保存食品的方法?说出不同方法各依据什么原理?2、除上述方法外,你还知道哪些方法可以防止食品腐败?探讨: 香菇保存方法:脱水法 果脯果脯保存方法:渗透保存法,原理:用糖溶液除去鲜果中的水分。 咸鱼咸鱼保存方法:腌制法,原理:用盐溶液除去鲜鱼中的水分 腊肉保存方法:晒制与烟熏法。 牛奶盒装,袋装牛奶保存法:巴氏消毒法,高温灭菌 1.巴氏杀菌奶又称“市乳”,是以新鲜牛奶为原料,经过离心净乳,在低于牛奶沸点(100.55摄氏度)的温度对牛奶进行加热杀菌。巴氏杀菌奶一般都需要冷藏保存,保质期在1-7天左右,一般主要在塑料袋、玻璃瓶或新鲜屋中保存。2.超高温灭菌(简称UHT)是通过瞬间(一般3-4秒)升高灭菌温度(135-150摄氏度)来达到理想的灭菌效果。这种灭菌方式杀死了牛奶中绝大部分细菌,同时避免了对牛奶营养成分造成破坏。超高温灭菌奶一般可以常温保存,保质期可以达6-10个月,特别方便运输和储存。超高温灭菌奶一般在利乐包中保存。 真空包装真空包装:依据破坏需氧菌类生存环境的原理 罐头罐装法:依据高温消毒和防止与细菌和真菌接触的原理。 食品保存方法1干燥脱水法(蘑菇)这些方法都是依据除去水分防止细菌和真菌生长的原理。5巴斯德消毒法(牛奶):高温灭菌的原理6真空包装法(袋装肉肠):抑制菌类生长的原理7罐装法(肉类罐头):高温消毒和防止与菌类接触的原理2晒制烟熏法(腊肉)3渗透保存法(果脯)4腌制法(咸鱼)其他方法还有:冷藏、冷冻、辐射、加防腐剂等等. 课后动动手帮妈妈制作甜酒材料用具酒曲一块、糯米1500g、凉开水一杯。清洁的容器、蒸锅、清洁的筷子、洁净的蒸布一块。 第二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一、细菌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发酵的原理:有氧时:葡萄糖二氧化碳+水+能量(多)无氧时:葡萄糖酒精+二氧化碳+能量(少)二、细菌、真菌与食品的保存食物腐败的原因:细菌和真菌在食物中的生长和繁殖食物防腐的原理:杀菌或抑菌酵母菌酵母菌 练习1.在酿造和制作面包时,酵母菌起得作用是()A.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还可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并产生二氧化碳B.把葡萄糖转化为乳酸C.使牛奶变成酸奶D.使果汁或粮食发酵,产生酒精2.食品保存的方法有()①高温②低温③保水④加工减少水分⑤暴露空气中⑥隔绝空气A.①③B.①④⑤C.②④⑥D.②③⑥ 3下列真菌可用于制作啤酒的是( )A.酵母菌 B.酵母菌和青霉C.曲霉 D.曲霉和青霉4.制作泡菜时要用特殊的坛子,坛口必须加水密封。密封坛口的目的是( )。A. 隔绝空气,抑制细菌的繁殖B.阻止尘埃、细菌入坛,防止污染C.造成缺氧的环境,利于乳酸发酵D.防止气体对流,利于醋酸菌无氧呼吸 5.可以用来制酒和发馒头的菌种是()A.曲霉B.酵母菌C.乳酸菌D.真菌6.酸奶的营养价值比牛奶高是因为酸奶在发酵过程中,( )使牛奶中的营养成分转变成更易于被人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并产生多种维生素。A.酵母菌 B.醋酸菌 C.乳酸菌 D.曲霉7蘑菇宜采用下列方法中的( )保存,袋装肉肠适宜用下列方法中的( )保存。A.脱水法 B.巴斯德消毒法 C.真空包装法 D.罐藏法 E.腌制法 F.冷冻法 应收及预付账款一、应收账款二、应收票据三、预付账款四、其他应收款 一、应收账款(一)应收账款的确认与计价(二)应收账款的核算(三)坏账及其核算 (一)应收账款的确认与计价 1、应收账款的含义会计核算上所称的应收账款有其特定的范围:▲应收账款是指因销售活动形成的债权▲应收账款是指流动资产性质的债权▲应收账款是指本企业应收客户的款项 2、应收账款的计价一般情况下,企业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等形成的应收账款,应按买卖双方在成交时的实际金额记账;同时,在计算应收账款的入账金额时,还要考虑折扣因素。 (1)商业折扣商业折扣是指企业根据市场供需情况,或针对不同的顾客,对商品价目单中所列的价格给予的扣除。扣除商业折扣后的净额才是实际销售价格。商业折扣一般在交易发生时即已确定,它仅仅是确定实际销售价格的一种手段,不在买卖双方任何一方的账上反映,所以商业折扣对应收账款的入账价值没有什么实质性影响。因此,在有商业折扣的情况下,企业应收账款入账金额应按扣除商业折扣以后的实际售价加以确认和计量。 (2)现金折扣现金折扣是指销货企业为了鼓励客户在规定的期限内早日付款,而向其提供的按销售价格的一定比率所作的扣除。现金折扣通常发生在以赊销方式销售商品及提供劳务的交易中,一般用符号“折扣/付款期限”表示,写成:“2/10,1/20,n/30”,其含义为:10天内付款给予2%折扣,第11天至第20天内付款给予1%折扣,第21天至第30天内付款,则不给折扣,付款期限为30天。 在现金折扣的情况下,应收账款入账金额的计价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总价法,另一种是净价法。▲总价法是将未减去现金折扣前的金额作为实际售价,记作应收账款的入账价值。在这种方法下,销售企业把给予客户现金折扣视为融资的理财费用,会计上作为财务费用处理。▲净价法是将扣减最大现金折扣后的金额作为实际售价,据此确认应收账款的入账价值。这种方法是把客户取得现金折扣视为正常现象,认为客户一般都会提前付款,而将由于客户超过折扣期限而多收入的金额,在会计上作为冲减财务费用处理。 (二)应收账款的核算企业设置“应收账款”总账科目进行核算。企业应收的各种款项企业已收回的应收账款转作商业汇票支付方式的应收账已转销的坏账损失企业尚未收回的各种应收账款应收账款的明细账按不同的购货或接受劳务的单位或个人设置。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的核算,存在如下三种情况:1、在没有折扣的情况下,按应收的全部金额入账。2、在有商业折扣的情况下,应按扣除商业折扣后的金额入账。3、在有现金折扣的情况下,采用总价法入账,发生的现金折扣作为财务费用处理。 (三)坏账及其核算1、坏账是指企业无法收回或收回可能性极小的应收账款。由于发生坏账而产生的损失,称为坏账损失。 2、根据我国现行有关法规的规定,企业的应收账款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确认为坏账:(1)债务人死亡,以其遗产清偿后仍然无法收回;(2)债务人破产,以其破产财产清偿后仍然无法收回;(3)债务人较长时期内未履行其偿债义务,并有足够的证据表明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对于已确认为坏账的应收账款,并不意味着企业放弃了追索权,一旦重新收回,应及时入账。 3、坏账的核算方法有两种:(1)直接转销法直接转销法是当应收账款符合应确认为坏账的条件时,确认坏账损失,直接计入管理费用,同时冲销应收账款。优点:账务处理简单、实用缺点:不符合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 (2)备抵法备抵法是指先按期估计坏账损失,形成坏账准备,当某一应收账款全部或部分被确认为坏账时,再冲减坏账准备,同时转销相应的应收账款的一种核算方法。优点:▲可将预计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及时作为坏账损失入账,较好地贯彻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避免企业虚盈实亏▲便于估算应收账款的可变现净值,以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而体现谨慎性原则的要求。 企业采用备抵法进行坏账核算时,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有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和销货百分比法等。①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是根据会计期末应收账款的余额和估计的坏账率,估计坏账损失,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会计期末,“应收账款”的期末余额×计提比率=“坏账准备”科目应保持的余额。应保持的余额>“坏账准备”科目贷方余额按其差额补提坏账准备应保持的余额<“坏账准备”科目贷方余额按其差额冲回多提的坏账准备当“坏账准备”科目出现借方余额时,则按应保持的余额与“坏账准备”科目借方余额之和提取坏账准备。 ②账龄分析法账龄分析法是根据应收账款入账时间的长短,并结合以往的经验来估计坏账损失、计提坏账准备的一种方法。前提:一般来说,账款拖欠的时间越长,则发生坏账的可能性就越大。优点:可以比较客观地反映应收账款的估计可回收净额缺点:这种方法并没有把应收账款的估计坏账损失与该应收账款相应的营业收入反映在同一会计期间,而是在发生该应收账款以后的某个会计期间才反映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各个会计期间利润计算的准确性。 ③销售百分比法销货百分比法又称赊销百分比法,是根据赊销金额的一定百分比来估计坏账损失、计提坏账准备的一种方法。前提:应收账款的坏账只与赊销有关,而与现销无关,赊销业务越多,赊销金额越大,发生坏账的可能性也就越大。采用销货百分比法,估计坏账损失百分比可能由于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的不断变化而不适应,因此,需要经常检查百分比是否能反映企业坏账损失的实际情况,若发现估计坏账百分比过高或过低,应及时予以修正。 二、应收票据(一)应收票据的内容(二)应收票据的核算 (一)应收票据的内容在我国会计实务中,应收票据仅指企业持有的、尚未到期兑现的商业汇票。分类:▲按承兑人不同,可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按是否计息可分为不带息商业汇票和带息商业汇票 (二)应收票据的核算企业设置“应收票据”科目,该科目属于资产类科目应收票据应收票据的面值计提的利息到期收回的应收票据面值向银行贴现的应收票据面值企业尚未收回的应收票据面值和应计利息 1、不带息应收票据的核算不带息票据的到期价值等于应收票据的面值。企业收到商业汇票时借:应收票据贷:有关科目应收票据到期收回票款时,应按票面金额借:银行存款贷:应收票据商业承兑汇票到期,承兑人无力偿付或违约拒付,收款企业应将到期票据的票面金额转入“应收账款”科目。 2、带息应收票据的核算带息应收票据,应于中期期末和年度终了,按规定计提票据利息,并增加应收票据的账面价值,同时冲减“财务费用”。到期应计利息=应收票据票面金额×票面利率×期限 3、应收票据贴现的核算(1)贴现是指票据持有人将未到期的票据背书后送交银行,银行受理后从票据到期值中扣除按银行贴现率计算确定的贴现利息,然后将余额付给持票人,作为银行对企业的短期贷款。 (2)应收票据贴现的计算过程第一步,计算票据的到期值。无息票据,票据的到期值就是其面值。带息票据,票据的到期值=票据面值×(1+年利率×票据到期天数/360)或票据面值×(1+年利率×票据到期月数/12)第二步,计算贴现息。贴现息=票据到期值×贴现率×贴现天数/360贴现天数=贴现日至票据到期日实际天数-1第三步,计算贴现所得金额。贴现所得金额=票据到期值-贴现息 (3)核算企业持未到期的不带息应收票据向银行贴现企业持未到期的带息应收票据向银行贴现银行存款面值-贴现息财务费用贴现息应收票据面值银行存款实际收到金额应收票据账面值财务费用实收金额<账面值实收金额>账面值 贴现的商业汇票到期承兑人的银行存款不足支付,银行即将已贴现的票据退回申请贴现的企业,同时从贴现企业的银行存款中将票据款划回。此时,申请贴现的企业按所付本息,借:应收账款贷:银行存款申请贴现企业的银行存款不足支付,银行将作为逾期贷款处理借:应收账款贷:短期借款 企业持有的应收票据在到期前,除了可向银行申请贴现外,还可以背书转让,以取得所需物资。此时,借:在途物资库存商品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按应收票据的账面价值贷:应收票据差额,借记或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三、预付账款(一)预付账款的内容预付账款是企业按照购货合同规定,预先支付给供货单位的货款。 (二)预付账款的核算企业应设置“预付账款”科目,该科目属于资产类科目预付账款不多的企业,也可以将预付的货款记入“应付账款”科目的借方。但在编制会计报表时,仍然要将“预付账款”和“应付账款”的金额分开报告。企业应在“预付账款”总账科目下,按供货单位的名称设置明细账,进行预付账款的明细分类核算。预付账款向供货方预付的货款收到所购物品结转的预付贷款企业向供货方预付的贷款企业应向供货方补付的贷款 企业按购货合同的规定预付货款时,按预付金额借:预付账款贷:银行存款收到所购物品时,应根据发票账单的金额借:原材料(库存商品)按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按应付的金额贷:预付账款补付货款时借:预付账款贷:银行存款收到退回的多付货款时借:银行存款贷:预付账款 四、其他应收款 (一)其他应收款的内容其他应收款是指企业除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和预付账款以外的应收、暂付其他单位或个人的各种款项。主要包括:▲预付给企业内部单位或个人的备用金▲应收的各种赔款,包括应向过失人和保险公司以及其他单位收取的款项▲应收的各种罚款▲应收的出租包装物的租金▲存出的保证金▲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应收、暂付上级单位或所属单位的款项▲其他不属于上述各项的其他应收款项。 (二)其他应收款的核算企业设置“其他应收款”科目,该科目属于资产类科目“其他应收款”科目应按项目分类,并按不同的债务人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其他应收款企业发生的各项其他应收款收回的其他应收款结转的其他应收款企业应收未收的各项其他应收款项 企业发生其他应收款时,按应收金额借:其他应收款贷:有关科目收回各种款项时借:有关科目贷:其他应收款企业发生的其他应收款业务,同企业的应收账款业务一样,存在着难以收回的可能性。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时,对其他应收款项目进行检查,预计其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并计提坏账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