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3 MB
  • 2022-04-29 14:27:53 发布

最新学校公共卫生案例及卫生监督措施PPT课件PPT课件

  • 5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学校公共卫生案例及卫生监督措施PPT课件 一、卫生监督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防治法》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4.《广西壮族自治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5.《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6.《学校卫生工作条例》7.《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监督办法》8.《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 四、校园突发公共卫生 事件食物中毒2004年我区学校食物中毒报告:共报告11起,中毒588人,其中,细菌性食物中毒7起,中毒445人,无死亡;不明原因食物中毒1起,12人,无死亡;有机磷中毒1起,中毒38人,无死亡;生物性食物中毒2起,中毒33人。 四、校园突发公共卫生 事件传染病疫情2001—2002年我区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30起,细菌性疾病16起,其中伤寒、副伤寒8起;病毒性疾病15起,以麻疹为主的出疹疾病9起,还有腮腺炎、流感、乙脑等疾病,这些疾病主要分布在乡村中小学。 四、校园突发公共卫生 事件2004年全区学校传染病疫情据区疾控中心细菌科统计,共发生26起细菌性传染病,发病552例,无死亡。其中,细菌性痢疾15起,发病142例;腹泻10起,发病72例;甲型副伤寒1起,发病338例。其它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农药污染校园空气引起吸入性呼吸道炎症反应、花粉过敏性皮炎、误种卡介苗等疫苗或药物不良反应。 五、原因分析食物中毒1.影响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的突出问题:⑴管理:制度不健全,职责不明确⑵食物原料采购、储存不当⑶食品加工、烹调过程存在交叉污染 五、原因分析⑷备餐、销售:备餐间不清洁,食物放置时间超过二小时,剩余食物回锅加热温度不达70℃⑸季节和气候:高温食品易变质,天旱时蔬菜农药残留农药浓度高.⑹防投毒意识不强,没有具体的防范措施。 五、原因分析传染病疫情㈠水源卫生问题1.饮用水质量我区农村大部学校采用自备水源进行集中式供水,由于饮用水没有经过严格的过滤、沉淀和消毒处理,卫生质量难以保障。2.传染病疫情以伤寒和副伤寒为例,有疫情暴发的学校98%是使用自备水源的寄宿学校。据不完全统计,发生疫情的学校74%的饮用水源有卫生问题,82%为饮用水无消毒措施,18%为消毒未达到卫生要求;71%的水源与周围污染源距离未达到卫生要求,29%为水源地势过低或无保护设施。 五、原因分析3.开水问题发生疫情的学校中35%存在开水供应问题,其中开水供应量不足(如学校锅炉不够大,烧水量少)的占63%,有的是开水供应时间不长(12%),有35%的学校无开水供应。㈡饮食卫生发生疫情的学校52%存在食堂问题。主要是食堂卫生设备简陋,无“三防”(防蝇、防鼠、防尘)设施(83%)、食堂与污染源距离不符合卫生要求(25%)、食堂卫生环境差25%),无餐具消毒设施和保洁存放柜。 五、原因分析㈢学生宿舍环境卫生差发生疫情的学校有75%的学生宿舍拥挤,拥挤的住宿环境为病原菌通过日常接触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㈣厕所卫生问题发生疫情的学校30.43%存在厕所卫生问题。有71%的厕所无三级化粪池,粪便未经无害化处理即排到外环境,使含有大量病原菌的粪便直接污染环境和水源。 五、原因分析(五)早期传染源管理不善在发生疫情的学校中,从首例病人发病至疫情发现往往需要15-55天,在疫情发现前,因症状不典型,造成医务人员误诊,使病人未能及时隔离和彻底治疗,传染源不断增加,从量变到质变,疫情从散发演变为暴发。(六)疫情报告迟缓⑴病人就诊分散,发生传染病流行时,虽然病例集中出现于一个学校,但因传染病有不同时间的潜伏期,发病时间和就诊时间不集中,其次是就诊地点分散。 五、原因分析⑵医生误诊:临床表现不典型医疗条件差如学校医务室、村医务所等。医生对现在的传染病临床表现不熟悉。⑶学校无校医有校医的学校比无校医的学校发现疫情早。据我区疾病控制中心统计,以细菌性痢疾为例,有校医的学校发现疫情的时间平均为6天,无校医的学校则需要19天。⑷学校无外出就诊学生的登记制度,使学校无法早期发现疫情。⑸部分校医是外聘人员,业务水平有限,也影响传染病的正确诊断。 六、管理责任一、学校领导是学校卫生安全保障工作的宏观管理者,负责学校卫生行政管理,对学校卫生工作的运筹和决策有直接责任。二、主要管理职责:把卫生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建立健全各项卫生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和落实;制定食品卫生责任追究制,并且要奖罚分明; 六、管理责任重视学生年度体检工作,及时掌握学生健康状况;要重视学生传染病预防接种和“六病”防治工作,积极配合当地卫生部门或学生健康保健所开展工作;支持校医和保健教师开展卫生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有效地开展传染病防治的宣传教育和预防保健工作及对学校食堂的卫生监督指导。 六、管理责任三、学校对食品卫生管理的责任《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第三十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所属的卫生保健机构具有对学校食堂及学生集体用餐的业务指导的检查督促的职责,应定期深入学校食堂进行业务指导和检查督促。 六、管理责任四、学校食堂卫生的好坏与以下四项工作有关:食堂卫生管理制度及实施程度;从业人员的健康和卫生知识水平;食堂的设计、布局和卫生基础设施;就餐学生的健康教育水平。 六、管理责任五、食品卫生管理责任1.学校食堂或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健全本单位的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制定每项工作的卫生要求,如岗位责任制、采购验收、加工操作、库房保管、个人卫生、环境清洁和消毒制度。配备专职或兼职食堂卫生管理人员。2.学校法人即分管的校领导,以及委托管理人员(校医务室负责人、食堂管理员)是直接责任人员。 六、管理责任3.承包食堂没有改变法人时,学校法人和承包人是直接责任人员。4.校园内食品经营问题与食堂责任同,学校同样有监督管理责任。5.校园外食品经营,学校虽无管理责任,但仍有监督举报责任。 六、管理责任六、传染病管理(1)建立和完善学校疫情报告制度。建立学生疾病登记和外出就诊登记制度,做好因病缺课登记。出现请病假的学生不寻常增加而且临床表现相同时,应及时报告卫生行政部门(当地卫生院和卫生行政部门)。(2)加强食品、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要向学生供应开水。(3)加强健康教育,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4)要重视对校医或保健教师的业务进修。 七、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校长的责任报告疫情:以最快的方式向当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教育行政机关如实报告疫情.组织医疗救护;(提醒救护车进入校园前禁鸣警笛)组织保护事故现场(封存可疑食物等);组织维护校园秩序;有权暂缓媒体采访(事件的原因未查明前)。 七、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食物中毒应急措施临时控制措施停止食用并封存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封存被污染的食品用工具,并责令进行清洗消毒。 七、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食物中毒报告发生食物中毒的单位和接收病人进行治疗的单位,除采取抢救措施外,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上报的内容: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发生的原因及采取的措施,需要解决的问题。 七、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传染病应急控制措施⑴疫情报告⑵公共场所消毒与防护⑶隔离传染源⑷污染物消毒处理⑸应急免疫接种⑹保护饮用水水源 八、卫生监督措施学校食堂卫生监督方式(略)实施传染病监督管理疫情报告:及时、可信实施传染病隔离(设立或撤消隔离区)其它 八、卫生监督措施简介三级化粪池的作用:三级化粪池由相联的三个池子组成,中间由过粪管联通,主要是利用厌氧发酵、中层过粪和寄生虫卵比重大于一般混合液比重而易于沉淀的原理,粪便在池内经过30天以上的发酵分解,中层粪液依次由1池流至3池,以达到沉淀或杀灭粪便中寄生虫卵和肠道致病菌的目的,第3池粪液成为优质化肥。 九、案例柳州某乡中学甲肝疫情分析(一)桂林某乡初中甲型副伤寒疫情分析(二) 某中学发生甲型肝炎爆发流行的思考 学校基本情况(一)学校大门为大理石铺设;漂亮的教学楼和校园环境; 学校基本情况(二)全校学生1400人,教职工96人,28个教学班,无校医;住宿生672人,走读生728人;食堂职工6人,“三证”齐全; 学校基本情况(三)食堂环境卫生差;缺乏卫生设施:无熟食防蝇柜;无学生专用碗柜; 学校基本情况(四)学校为集中式供水;无开水供应,学生只喝生水;学生卫生间与宿舍外的排水沟堵塞,污水四溢;公共厕所无洗手设备; 学校基本情况(五)校门外为圩场,有许多饮食摊点,无防尘防蝇及消毒保洁设备;部分学生在这些摊点长期包餐。 学生发病情况(一)1998年11月下旬至于12月中旬,该校有41例甲型肝炎,患病率为2.93%,无死亡病例;住校生发病30例,占73.17%,走读生11例,占26.83%,教职工无发病; 学生发病情况(二)于11月下旬出现首例病人,至12月下旬止共发病41例。发病时间分布如右图。 学生发病情况(三)学生发病年级分布情况,其中初一年级14人,初二年级7人,初三年级20人,见右图。 流行原因分析学校未向学生供应开水,学生直接喝生水;学校食堂卫生差,无“三防”设施;部分学生长期在校外摊点包餐;患病学生未注射过甲型疫苗。迟报疫情,未能及时隔离病人; 造成的危害及影响对患病学生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和心理压力;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给学生家庭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 卫生经济学评价(一)直接经济损失:共10.28万元41名学生住院治疗费:41人x40天x20元=3.28万元;消毒药品、预防用药品5万元;检验器材、诊断试剂1万元;宣传费用、交通费用1万; 卫生经济学评价(二)间接经济损失:共2.14万元学生家长误工费:41人x40天x10元=1.64万元;扑灭疫情出动人员费用:200人次x25元/人次=0.5万元 卫生经济学评价(三)直接经济损失+间接经济损失=12.42万元;其他无形的经济损失无法估量,如学生因病不能参加期考,病情延误造成身体的损害及精神损失是无法估量的。 启示如果以上患病学生接种甲肝疫苗,每人只需注射1支疫苗,费用约为30元,可在10—20年内免除患甲肝的危险和痛苦,其经费开支比治病所需费要少得多(1:1000)。不论对学生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对学生本人的健康都是非常有利的。 桂林某乡初中甲型副伤寒疫情分析(二)十、案例 十、案例讨论:以上案例中,学校均为未向学生供应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第二十九条的规定。 谢谢大家! 结束语谢谢大家聆听!!!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