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0 MB
  • 2022-04-29 14:27:50 发布

最新学校传染病防控课件PPT课件

  • 4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学校传染病防控课件 学校传染病防控1传染病基本知识2学校传染病特点3学校常见传染病4学校传染病的预防、控制2 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预防预防措施:指疫情未出现前进行的预防措施,如经常性的预防措施(管好水、粪等);预防性消毒、杀虫、灭鼠;预防接种;检疫和疾病监测等防疫措施:指疫情出现后对疫源地所采取的控制和消灭疫情措施(针对三环节)治疗性预防措施:指发生疫情后,采取积极治疗以终止传染过程,缩小传染源作用以达到控制疫情目的的措施(密切接触者的预防投药、病人的隔离治疗)9 控制针对三个环节: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针对传染源的措施①病人和疑似病人: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②病原携带者(病后、慢性、健康携带):严格管理和治疗;体检;献血前检查;发现后登记、管理、教育、随访、限制等③对动物传染源:扑杀、消灭、隔离;日常的接种、检疫¤切断传播途径①根据传播途径不同采取措施不同。②切断传播途径有两方面:一般性卫生措施和对传染源排出的病原体进行消毒;对传播媒介动物进行杀灭措施(杀虫、灭鼠)③消毒分为:疫源地消毒:对传染源所在场所的消毒。分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预防性消毒:对可能受污染的物品或场所的消毒,如饮水消毒、餐具消毒等¤保护易感人群的措施①提高人群非特异性免疫力,包括个人的防护、卫生知识、卫生习惯②人群的免疫预防:包括常规接种、应急接种③对密切接触者的药物预防:药物应是有效的;时间短、耐药性产生、副作用;有针对性对可能受感染者使用④传染病疫情个案调查处理(访视管理)10 为何学校易发生传染病的流行1、学校的特点相对封闭人群聚集容易相互传播接触面广2、学生的特点个体的免疫力较低自我保护意识差3、其他原因学校卫生管理学校卫生基础设施投入容易受传染第二部分学校传染病的特点11 学校传染病的特点1、学校是传染病的高发场所学校是人群高度集中的地方,学生大部分时间在教室里生活学习,相互之间接触密切。卫生设施不好卫生制度不健全卫生习惯不好具备了传染病在学校里发生与流行的条件,使中小学生成为传染病高发的人群。12 2、学校是传染病的集散场所学生社会学校13 3、学校极易造成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①学校易感者密度高,传染源又容易进入学校;②传染机制极易实现。4、学校传染病具有季节性①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多发;②夏秋季则以肠道传染病为主。③学校传染病发生还与学校寒暑假及开学密切相关。5、学校传染病具有年龄特点①小学生基础免疫水平低,易发生呼吸道传染病流行。②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均可以爆发、流行。14 第三部分学校常见传染病(一)呼吸道传染病1.流行性感冒(流感,Influenza,flu)①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高。②传染源是流感患者。主要在人多拥挤的密闭环境中经空气或飞沫传播,亦可通过直接接触患者的分泌物而传播。③人群普遍易感。潜伏期短,通常为1~3日。④流感流行具有一定的季节性,我国北方地区的流行一般均发。在冬春季节,南方四季都有病例发生,发病高峰在夏季和冬季。⑤主要临床表现:发热、头痛、肌痛、乏力、鼻炎、咽痛和咳嗽,还可出现肠胃不适。⑥流感症状有轻有重,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分为四种类型:(a)单纯型:高热,寒战,头痛,鼻塞,流涕,咽痛等。(b)胃肠型: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腹泻等。(c)中毒型:高热不退,谵妄,抽搐,甚至神志昏迷。(d)肺炎型:高热,咳嗽,咯血,气急,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15 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的比较症状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发烧偶尔会发生一定会发高烧3-4天头痛偶尔会发生头痛欲裂身体酸痛是严重的身体酸痛身体虚弱是虚弱到需要卧床休息精神疲倦不一定头几天会这样鼻塞是是流鼻涕是是喉咙痛是是胸闷不会很严重会变得很严重咳嗽不会很严重会变得很严重16 ☆一般预防①早期发现,迅速确诊,加强监控力度。②对病人做好隔离。病人是主要的传染源,自潜伏期末即有传染性,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③遵循呼吸道传染病一般预防原则(详见后):充足睡眠,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心境开朗,开窗通风,减少聚会。④保证充足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及矿物质供应;要多食用红色食品,如胡萝卜、红辣椒、西红柿等,其中富含的β-胡萝卜素能清除氧自由基,增强巨噬细胞活力,对防治流感有良效。⑤每天坚持用淡盐水或红茶漱口,对流感也有一定预防作用。17 ☆药物预防中药预防①将板蓝根、大青叶各50克,野菊花、金银花各30克,四味中药同放入大茶缸中,用热开水冲泡片刻后饮用。或者②用贯众、板蓝根各30克,蒲公英15克,青茶5克,三味用开水冲泡后代茶饮。以上两方清热解毒功效良好,具有较强的抗病毒功效,适用于流行感冒。☆疫苗预防①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一种手段。②流感病毒菌株的变异很大。每年可能爆发和流行的毒株可能不同,故流感疫苗应每年接种一次。18 2.麻疹(Measles)①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②传染源是麻疹患者。主要是通过飞沫或直接接触患者的鼻咽喉分泌物传播。③麻疹发病季节以冬春季为多.④人群普遍易感。麻疹的潜伏期为7~18天,通常为14天。病愈后有持久免疫力。⑤相关疫苗发明后,麻疹的发病率已经大大降低。⑥主要临床表现:感染初期出现咳嗽、流涕、发热、眼红及口腔内出现白点(柯氏白斑);3~7日后皮肤会出现斑丘疹,通常由面部扩散到全身,维持4~7日,亦可能长达3个星期,留下褐色斑痕或出现脱屑;病重者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脑部会受影响,导致严重后果,甚至死亡。⑦预防:疫苗接种19 3.水痘(Varicella)①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②传染源是水痘患者。③空气飞沫或散布在空气中的鼻咽喉分泌物传播④人与人接触直接传播⑤接触到水痘痘浆污染的物品而间接传播⑥人群普遍易感,但发病主要是儿童。潜伏期为10~24日,通常为14~16日。病后可获终身免疫。⑦主要临床表现:患者从出现皮疹前2日至出疹后6日具有传染性。患病初期出现轻微发烧、疲倦和软弱无力;斑疹出现后数小时即转化为丘疹、疱疹。皮疹分布呈向心性。一般典型水疱皮疹约历时1~6天。大部分情况下,病人症状都是轻微的,可不治而愈。⑧预防:疫苗接种20 21 22 4.流行性腮腺炎(Mumps)①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②传染源是腮腺炎患者和携带病毒者。③经直接接触患者的唾液或飞沫传播。患者在腮腺明显肿胀前6、7日至肿胀后9日期间具有传染性。④易感人群为1岁以上的儿童和青少年。潜伏期为12~25日,通常为18日。感染后一般可获得持久免疫力。⑤流行性腮腺炎全年均有发病,但以冬春季为主。⑥主要临床表现:前驱症状可出现发热、头痛、无力、食欲不振等,发病1~2日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后出现唾液腺肿大,通常可见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除腮腺肿胀外,还可引起脑膜炎、脑膜脑炎、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等。⑦预防:疫苗接种23 5.猩红热scarletfever①猩红热是由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②患者和带菌者为传染源。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亦可经皮肤伤口和产道等感染。人群普遍易感。5~15岁为高发年龄。潜伏期为2~3日。③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节发病较多④主要临床表现:起病急骤并出现发热、咽痛;病后24小时内出现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后脱屑。发病初期舌有白苔、肿胀的舌乳头凸出,俗称“草莓舌”:2~3日后,舌苔脱落舌面光滑呈绛红色,称“杨梅舌”。24 杨梅舌25 6.流行性脑脊髓膜炎(epidemicmeningitis)①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②流脑患者和带菌者为传染源。病菌通过飞沫从空气中传播。③人群普遍易感,但C群流脑以10-20岁的青少年为主。④全年均可发病,但多发生在冬春季。⑤主要临床表现:突发高热、头痛、呕吐、皮肤和粘膜出血点或瘀斑及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严重者可引发败血症及脑实质损害,导致死亡。⑥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常规,必要时应急接种。26 7.结核病tuberculosis●结核病由结核杆菌引起。病灶在肺部(肺结核)多见,淋巴结、肾、骨、关节等部位也有发病。●传染源是结核病患者和带菌者。结核杆菌由空气传播。肺结核患者咳嗽或打喷嚏时会将细菌散播到空气中,或痰干燥后结核菌随尘埃漂浮于空气中,抵抗力稍差的人吸入后便会染病。●全年均可发病。●主要临床表现:连续咳嗽、咯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有血丝。同时,还可能伴有胸痛、盗汗、午后低热、全身疲乏、食欲减退等其他常见的症状。27 全球结核病疫情现状●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目前全球有近1/3的人已感染结核杆菌,也就是20亿人口感染了结核菌。全球有活动性肺结核病人约2000万,每年新发结核病人约800-1000万。●我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28 结核病的筛查和预防性治疗我国出台政策对具有传染性的肺结核患者(涂阳肺结核)的密切接触者进行筛查,以帮助更早地发现这些人中的肺结核患者。对于未出现可疑症状的密切接触者,尤其是儿童,可以通过进行结核菌素试验来测试是否感染了结核菌。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果经检查已经明确感染了结核菌的人,即使他们没有症状,也可以通过短期服药来进行预防性治疗。这些人群包括:①艾滋病毒感染者;②与涂阳肺结核患者接触密切,而且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的幼儿和青少年;③结核菌素试验结果阳性,并且是糖尿病、长期使用激素、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④结核菌素试验结果强阳性者。29 PPD试验●结素的纯蛋白衍化物(purifiedproteinderivative,PPD)为纯结素,不产生非特异性反应。结素试验除引起局部皮肤反应外,还可引起原有结核病灶和全身反应。临床诊断一般使用5IU,48-96小时内皆可测量反应,我国规定以72小时为观察反应时间,记录方法是将测得的硬结横径毫米数×纵径毫米数表示,如有水泡、硬结、坏死和淋巴结炎时,应作记录。阴性反应:无硬结或硬结平均直径<5mm者。阳性反应:硬结平均直径在5mm或5mm以上者为阳性,5-9mm为一般阳性,10-19mm为中度阳性,20mm以上局部有水泡,出血、坏死及淋巴管炎者均为强阳性。●结素试验阳性反应仅表示结核感染,并不一定患病。我国城市成年居民的结核感染率在60%以上,故用5IU结素进行检查,其一般阳性结果意义不大。结素试验对婴幼儿的诊断价值比成年人大,因为年龄越小,自然感染率越低;3岁以下强阳性反应者,应视为有新近感染的活动性结核病,须给予治疗。30 胸部Ⅹ线检查尽管痰涂片检查是传染性肺结核病人诊断的“金标准”,但胸部Ⅹ线检查对肺结核病人的诊断仍然是必要的。胸部Ⅹ线检查可以确定病灶的部位、性质、范围,了解发病情况及用于治疗效果的判断,在传统的诊断方法上,病人乐于接受。31 肺结核可以治愈●随着医学的进展,有效药物的不断推出,肺结核病已是完全可以治愈的病,所谓“十痨九死”的时代早已不复存在,目前结核病已是一种病因明确、治有办法的疾病。●肺结核一经治疗传染性即急剧下降,通常对药物敏感的传染性肺结核,接受治疗2周后,痰内结核菌迅速减少(大约减少至5%),细菌的活力也受到抑制或完全消失,对周围人群已无传染性。肺结核治愈后,肺内病灶消失或硬结、钙化,痰中也查不到结核杆菌,因此已不具备传染性。●新发传染性肺结核彻底治愈时间需要一般服药6~8个月,而且中途不能漏服和间断服药。●如果私自停药或间断服药,不但极易复发,还有可能产生耐药性。耐药后的肺结核患者治疗技术复杂、治疗时间更长(18~24个月)、治疗费用更大(约是非耐药肺结核治疗费用的100倍左右)。32 接触过肺结核患者的人就一定会得肺结核吗?接触肺结核的患者的人是否会得肺结核病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首先,要看这个肺结核患者的痰中是不是会带有肺结核菌,有一部分患者是不带有结核菌的(称为“菌阴肺结核”),他们没有传染性;●其次,即使患者的痰中带有结核菌,也要看你接触时吸入的结核菌的量有多大;距离近或者患者正在咳嗽、打喷嚏时,如果你在他身边,你会吸入更多量的结核菌,因此应当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而一个人,无论自己是不是肺结核患者,如果要咳嗽或打喷嚏时,也应该尽可能转过头去,并用手或纸巾捂住口鼻,以避免传染别人;●第三,即使你已经吸入了比较大量的结核菌,也还需要看你自身抵抗力的高低;如果你的抵抗力够高,可以抑制结核菌在体内的繁殖,并杀死它们,而如果抵抗力不高,则结核菌会大量繁殖生长,对肺部造成破坏,形成肺结核。因此,一些抵抗力较低的人,如老年人、服用免疫抑制剂的病人、抵抗力低下的艾滋病患者,都更容易患上肺结核。33 预防肺结核预防结核病传播最主要的措施是及时发现并治愈传染性肺结核病人。●如果发现有连续咳嗽、咯痰超过两个星期的人,应立即动员他去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检查,并按医生要求正规治疗;●对与肺结核病人密切接触的人员进行相关检查;●对已经感染结核菌的人群,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预防结核病的发生;●做好人口密集场所的通风和环境卫生工作,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为新生儿及时接种卡介苗,卡介苗主要对儿童期的结核性脑膜炎、粟粒型肺结核有较好的预防作用。34 (二)消化系统传染病1.细菌性痢疾bacillarydysentery①痢疾杆菌引起,简称菌痢。②传染源是痢疾患者和带菌者。细菌性痢疾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病原菌随病人粪便排出,污染食物、水、生活用品或手,经口使人感染。③粪口传播④人群普遍易感,以儿童发病率最高,其次为中青年。潜伏期为数小时至7天,平均1~2天。⑤本病全年均可发生,但多发生在夏秋季。⑥主要临床表现: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腹痛窘迫,时时欲便,肛门重坠,便出不爽)和粘液脓血便,可伴有发热及全身毒血症,严重者可出现感染性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35 2.甲型肝炎hepatitisA①甲型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②传染源是甲型肝炎患者和病毒携带者。甲型肝炎以“粪——口”为主要传播途径,多由日常生活接触传播。水和食物的传播,特别是水生贝类等,是甲型肝炎爆发流行的主要传播方式。潜伏期平均为30日。③儿童发病率高。患者康复后通常会终身免疫,不会成为长期带病毒者。④秋、冬季为发病高峰。⑤主要临床表现:发病急,有畏寒、发热、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厌油、恶心、呕吐、腹痛、肝区痛、腹泻、尿色加深、皮肤巩膜黄染等症状。⑥预防:疫苗接种36 3.霍乱cholera①霍乱是由霍乱弧菌所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属于甲类传染病。②传染源是霍乱病人和带菌者。霍乱通过被病人与带菌者粪便或排泄物污染的水、食物以及日常生活接触和苍蝇等不同途径进行传播或蔓延,其中水作用最为突出。③人群普遍易感。潜伏期由数小时至5日不等,通常为2~3日。④夏秋季为霍乱流行季节,沿海地区流行较多。⑤主要临床表现:发病急,起病快。发病迅速出现频繁的水样腹泻,粪便通常呈米汤状,后出现喷射性、连续性呕吐。病人可能很快会有脱水及肌肉痉挛、循环衰竭伴严重电解质紊乱与酸碱失衡。若不能及时接受治疗或治疗不当,会导致死亡。37 4.感染性腹泻与食物中毒由多种病原体(细菌、病毒、寄生虫)引起腹泻等消化道症状的一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含生物性食物中毒)诺如病毒●流行病学:流行地区较广,人群感染率在50%以上。美国成年人非细菌性胃肠炎暴发流行中42%-65%由本病毒引起。传染源为病人,病后3-4天排出病毒,患者的吐泻物均有传染性,污染食物常引起爆发流行。水产品贝壳类为食物型爆发流行的重要原因。吐泻物若污染环境,可形成气溶胶,故有经空气传播的可能。本组病毒可感染任何年龄组,但多见于成年人和儿童。●临床表现:潜伏期24-48小时,起病急,以腹泻、腹痛、恶心、呕吐为主要症状,腹泻每天数次或10多次,腹痛有时可呈剧烈绞痛,儿童患者可先出现呕吐水样物,然后出现腹泻。症状持续1-3天。●预防重点:保证水及食物清洁,重视生、冷饮食、水产品贝壳类的消毒。熟食水产品大多可避免爆发流行。38 (三)接触性传染病1.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epidemichemorrhagicconjunctivitis①红眼病,病毒引起的眼部感染性疾病。②传染源是结膜炎患者。通过接触结膜炎患者的眼睛或上呼吸道的分泌物、或被污染的其他物品,包括与患者共用毛巾,均可能感染病原体。③人群普遍易感。细菌性结膜炎的潜伏期为1~3日,病毒性结膜炎的潜伏期为1~12日。④主要临床表现:单眼或双眼出现白色或黄色的分泌物,有畏光、易流泪、疼痛,眼皮红肿症状。⑤预防:用具消毒、严格分开39 2、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disease,HFMD)①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其中柯萨奇病毒A16和肠道病毒71型最常见。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②多数病人突然起病。约半数病人于发病前1~2d或发病的同时有发热,多在38℃左右。③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四部曲);④疹子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所以又称四不像;⑤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四不特征、口腔溃疡痛)⑥部分患者初期有轻度上感症状,如咳嗽、流涕、恶心、呕吐等等。口腔粘膜疹出现比较早,起初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周围有红晕,主要位于舌及两颊部,唇齿侧也常发生。40 ⑦合并症—手足口病表现在皮肤和口腔上,但病毒会侵犯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如出现高热、白细胞不明原因增高,有可能导致心肌炎的发生。—EV71较CoxAl6所致手足口病更容易发生无菌性脑膜炎,其症状呈现为发烧、头痛、颈部僵硬、呕吐、易烦燥、睡眠不安稳等。41 ⑧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密切接触传播:手足口病主要通过患者粪便污染的食物而传播;患者的粪便在数周內仍具传染性。粪口途径●直接接触患者穿破的水泡亦会传播病毒;●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⑨特点1、好发于夏秋季节;2、儿童为主要发病对象,特别是婴幼儿。3、临床主要表现为初起发热,白细胞总数轻度升高,继而口腔、手、足等部位粘膜、皮肤出现斑丘疹及疱疹样损害。4、病程较短,多在一周内痊愈。42 ⑩预防●疫情控制的主要措施是做好病人粪便等排泄物的处理。●对被污染的日常用品、食具、玩具等应消毒处理,衣物置阳光下暴晒,室内保持通风换气。●在手足口病流行时,应做好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病从口入。●托幼、学校等单位做好晨间体检,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治疗。43 手部症状足部症状口部症状44 (四)虫媒与动物传播的疾病流行性乙型脑炎epidemicencephalitisB①简称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②乙脑是人畜共患的疾病,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蚊子是主要的传播媒介,蚊虫通过叮咬病猪后10~12天再叮咬人进行传播。③发病者多为10岁以下儿童。感染后可获得较持久的免疫力。潜伏期4~21天,一般10~14天。④多在夏秋季节流行,热带地区全年均可发生。⑤主要临床表现:高热、嗜睡、昏迷等意识障碍、抽搐、病理反射及脑膜刺激征等症状和体征,重症者常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病死率较高。⑥预防:防蚊、疫苗接种45 第四部分学校传染病的预防、控制(一)学校如何预防传染病(二)学校如何应对传染病疫情周边发生疫情发现可疑病人发现确诊病人发现流行,暴发(三)学校发现和报告传染病流程(四)学校传染病报告与处理流程(五)学校常见传染病潜伏期与建议病假期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