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3 MB
- 2022-04-29 14:37:23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中枢神经系统细菌感染的抗菌治疗》
CNS病原体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螺旋体朊蛋白脑膜脑实质脊髓脊髓膜血管各种病原体侵犯脑或脊髓实质、被膜和血管等,引起急、慢性炎症性疾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定义
根据感染部位可分为脑炎、脊髓炎或脑脊髓炎脑膜炎、脊髓膜炎或脑脊髓膜炎脑膜脑炎脑脓肿硬膜下脓肿和硬膜外脓肿颅内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感染分类3
定义-细菌性脑膜炎细菌性脑膜炎是指各种化脓性细菌引起的以脑膜为主的炎症。发热、头痛、脑膜刺激征阳性及脑脊液脓性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脑膜炎球菌流感杆菌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李斯特菌厌氧菌等等
硬脑膜蛛网膜蛛网膜下腔蛛网膜颗粒软脑膜大脑镰上矢状窦脑膜结构
脑脊液及循环CerebralSpinalFluid侧脑室室间孔脉络丛产生第三脑室脉络丛产生中脑水管第四脑室脉络丛产生正中孔、外侧孔蛛网膜下隙蛛网膜颗粒上矢状窦
细菌性脑膜炎——发病机制发生于菌血症或败血症之后继发于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血行播散头部外伤或伴有颅骨骨折所致的脑脊液鼻漏、腰穿等直接感染邻近感染蔓延邻近感染灶直接侵犯,如中耳炎、乳突炎、鼻窦炎等
CurrentOpinioninNeurology2010,23:312–318细菌性脑膜炎是以脑膜为主的炎症改变:蛛网膜、软脑膜炎症,脓性渗出物弥漫性脑水肿闭塞性小血管炎病理生理
细菌性脑膜炎——概况全世界每年约有120万细菌性脑膜炎患者在感染性疾病中细菌性脑膜炎是常见的死因(前10位),每年全世界大约有13.5万人死于细菌性脑膜炎;幸存者中容易有神经系统后遗症UPTODATE
症状:起病急,畏寒发热、头痛、喷射性呕吐、嗜睡、烦躁、继而发展成意识障碍、谵妄或昏迷,甚至休克脑膜刺激征:包括颈项强直、克氏征(Kernig)和布氏征(Brudzinski)阳性。临床表现细菌性脑膜炎——临床表现
细菌性脑膜炎临床表现症状或体征相对频率(%)头痛≥90发热≥90脑膜刺激征≥85意识改变>80呕吐~35抽搐~30局灶神经症状10-20视乳头水肿<5InfectDisClinNAm23(2009)609–623
细菌性脑膜炎脑脊液典型表现检查项目典型表现压力>180mmH2O白细胞计数1000~5000×106/L中粒百分数≥80%蛋白1~5g/L葡萄糖≤40mg/dl(低于血糖40%)乳酸≥0.35g/L革兰染色60~90%阳性细菌培养70~85%阳性UPTODATE
细菌性脑膜炎——诊断流行病学资料:年龄、季节、伴发疾病、入侵途径临床表现(症状及体征)发热:颈项强直:皮疹:3/4为脑膜炎球菌感染局灶症状:抽搐脑脊液改变病原学诊断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鉴别诊断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隐球菌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起病急缓慢急性/亚急性更缓慢亚急性/慢性急既往史中耳炎其他部位结核的依据长期用抗生素激素养鸽子上感、腹泻脑膜刺激征明显明显不明显不明显颅神经受损无多组(晚期)视力损伤早而明显无胸片可有肺炎肺结核真菌性肺炎无WBC/N/CRP/PCT升高多见正常/轻度升高正常多见正常,乙脑例外脑脊液压力高高明显高较高或正常脑脊液常规×106/L成千上万以粒细胞为主100-500-1000以单核淋巴细胞为主100-500以单核、淋巴细胞为主100-500以淋巴细胞为主脑脊液生化糖↓↓氯↓蛋白↑ADA↑糖↓氯↓↓蛋白↑ADA↑糖↓↓氯↓蛋白↑↑ADA-糖-氯-蛋白↑ADA-病原学检查涂片培养革兰染色抗酸染色墨汁涂片抗体检测细菌培养阳性(血/CSF)结核菌培养阳性、PPD试验T-SPOT血/CSF培养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
细菌性脑膜炎——病原学与以下有关:发病场所:院内?院外?年龄:原发感染灶:基础疾病?疫苗应用?
细菌性脑膜炎——病原学(社区)中国社区:约80%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脑膜炎最常见的病原菌为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美国和北欧地区社区获得的细菌性脑膜炎常见细菌肺炎链球菌:47%–51%。脑膜炎奈瑟氏菌:25%–37%李斯特菌:4%–8%NEnglJMed1997;337(14):970–6.NEnglJMed2004;351(18):1849–59.
NeurologyIndia,2011(2)院内获得细菌性脑膜炎——脑外科术后India
细菌性脑膜炎——原发病灶不同的病原体血行播散直接感染邻近感染蔓延邻近感染灶直接侵犯,如中耳炎、乳突炎、鼻窦炎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厌氧菌发生于菌血症或败血症之后继发于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其他部位入侵导致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头部外伤或伴有颅骨骨折所致的脑脊液鼻漏、腰穿等葡萄球菌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
细菌性脑膜炎——病原学诱发因素病原学年龄<1月龄无乳链球菌、大肠埃希菌、李斯特菌、克雷伯菌属1-24月龄无乳链球菌、大肠埃希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2-50岁(不含2岁)肺炎链球菌>50岁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李斯特菌、需氧革兰阴性杆菌免疫功能缺陷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李斯特菌、需氧革兰阴性杆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颅底骨折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化脓性链球菌、无乳链球菌头部外伤、神经外科手术后金葡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尤其是表葡菌)需氧革兰阴性杆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
细菌性脑膜炎和脑脓肿—治疗尽快检出病原菌:脑脊液涂片染色、细菌培养、血培养,进行药敏试验病原菌未明确前,根据临床资料作出病原判断,尽早开始经验治疗。在获知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后,根据经验治疗疗效和药敏试验结果调整用药。脑脓肿:必要时的引流
脑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病原菌分布AliciaIH,JonathanRE,JeanP,etal.Antimicrobial-ResistantPathogensAssociatedWithHealthcare-AssociatedInfections:AnnualSummaryofDataReportedtotheNationalHealthcareSafetyNetworkattheCenters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2006-2007.InfectionControlandHospitalEpidemiologyVol.29,No.11,996-1011.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所致脑膜炎快速增加TheLancetInfectiousDisease.2009(9):245-255.2010年CHINET监测脑脊液培养菌第一位:不动杆菌!!!高危因素:手术或外伤、留置引流管
细菌性脑膜炎治疗—六大原则选用易透过血脑屏障的抗菌药物;尽量选用杀菌剂;根据药动学/药效学特点选用抗菌药物;疗程?;部分患者早期合并使用激素:肺炎链球菌部分需要外科引流或清除外科置管
急性细菌性脑膜炎:按脑脊液涂片结果进行经验治疗涂片结果病原菌首选治疗其他方案革兰阳性双球菌肺炎链球菌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万古霉素500-750mgq6hIV美罗培南或莫西沙星革兰阴性双球菌脑膜炎奈瑟球菌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青霉素;或氨苄西林;或氯霉素革兰阳性杆菌或球杆菌李斯特菌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复方磺胺或美罗培南革兰阴性杆菌流感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头孢他啶或头孢吡肟+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或美罗培南
急性细菌性脑膜炎:按脑脊液培养结果治疗病原菌药敏首选治疗其他治疗流感杆菌β内酰胺酶阳性头孢曲松青霉素过敏者可用氯霉素李斯特菌氨苄西林+庆大霉素青霉素过敏可用复方磺胺脑膜炎奈瑟球菌MIC0.1-1.0mg/L头孢曲松青霉素过敏可用氯霉素肺炎链球菌青霉素MIC<0.1mg/L;青霉素MIC0.1-1.0;青霉素MIC≥2.0;头孢曲松MIC≥1.0青霉素或氨苄西林头孢曲松万古霉素500-75mgq6hIV万古霉素500-75mgq6hIV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其他肠杆菌头孢他啶或头孢吡肟±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美罗培南Ref:CID43:1233,2006;CID40:908,2005;CID38:384,2004
抗生素透入脑脊液的情况易透入炎症时达有效浓度炎症时达一定浓度不易透入氯霉素青霉素头孢呋辛万古霉素二性霉素B磺胺药氨苄西林头孢噻肟氨基糖苷类多粘菌素类甲硝唑哌拉西林头孢曲松耐酶青霉素类林可霉素异烟肼培氟沙星头孢他啶第一代头孢菌素克林霉素利福平氧氟沙星头孢唑肟头孢哌酮酮康唑乙胺丁醇环丙沙星头孢吡肟酮康唑﹥800mg吡嗪酰胺亚胺培南头孢匹罗氟康唑帕尼培南氨曲南氟胞嘧啶美罗培南磷霉素
成人细菌性脑膜炎给药剂量抗菌药物每日剂量给药方法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12g4g6gQ4hQ12hQ6-8h青霉素氨苄西林奈夫西林苯唑西林哌拉西林24mu12g9-12g9-12g24gQ4hQ4hQ4hQ4hQ4h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3-5mg/kg3-5mg/kg15mg/kgQ8-12hQ8-12hQ8-12h万古霉素氯霉素利福平氨曲南环丙沙星SMZ/TMP美罗培南2g4-6g600mg6-8g800mg20mg/kg6gQ12hQ6hQ24hQ6-8hQ12hQ6-12hQ8h
抗菌药物剂量/天给药间隔(小时)抗菌药物剂量/天给药间隔(小时)阿米卡星15MG/KG8庆大霉素5MG/KG8氨苄西林12G4美罗培南6G8氨曲南6-8G6-8萘夫西林9-12G4头孢吡肟6G6-8甲氧西林9-12G4头孢噻肟8-12G4-6青霉素G2400万U4头孢他啶6G8利福平600MG24氯霉素4G6妥布霉素5MG/KG8莫西沙星400MG24SMZ/TMP10-20MG/KG6-12多西环素200-400MG12万古霉素30-45MG/KG8-12细菌性脑膜炎抗菌药物推荐成人剂量(肝肾功能正常)
细菌性脑膜炎的经验治疗感染种类相伴情况可能致病菌抗菌药物宜选药物可选药物年龄<1个月无乳链球菌、大肠埃希菌、李斯特菌、肺炎克雷伯菌、氨苄西林+头孢噻肟或头孢曲松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年龄:1个月-50岁肺炎链球菌、脑膜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头孢噻肟或头孢曲松+万古霉素美罗培南+万古霉素>50岁或酗酒或有严重基础疾病或细胞免疫缺陷者肺炎链球菌、李斯特菌、需氧革兰阴性杆菌氨苄西林+头孢噻肟或头孢曲松+万古霉素美罗培南+万古霉素颅底骨折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A组溶血性链球菌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万古霉素神经外科手术后、脑外伤或耳蜗植入术后、脑室分流术后肺炎链球菌、金葡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需氧革兰阴性菌(包括耐多药铜绿、鲍曼)万古霉素+头孢他啶或万古霉素+头孢吡肟美罗培南+万古霉素
脑室内给药抗菌剂每日脑室剂量万古霉素5-20毫克(10-20)庆大霉素婴儿和儿童1-2毫克,成人4-8毫克阿米卡星5〜50毫克(30)多粘菌素B,多粘菌素通常配制磺酸粘菌素钠?婴幼儿和儿童2毫克,成年人5毫克,10毫克,每天一次,或5毫克,每12小时NEnglJMed2010;362:146-54.
局部给药应尽量避免局部给药包括鞘内给药及脑室内给药给药不当可致惊厥、昏迷等严重不良反应经腰穿给药药物不易均匀分布于整个脑室系统许多抗菌药物能很好地透过血脑屏障,达有效浓度仅适用于脑膜通透性较差的抗菌药物
疗程因不同病原菌而异(相对)病原菌建议疗程(日)流感嗜血杆菌7-10脑膜炎球菌5-7肺炎链球菌10-14李斯特菌14-21B组链球菌14-21革兰阴性菌≥21葡萄球菌至少21
治疗停药指征脑脊液细胞数及各项生化指标基本恢复正常白细胞<30/mm3葡萄糖>40mg/dl蛋白质<60mg/dl革兰染色及培养等病原学检查阴性
病例(1)中年男性,因“发热4天,意识改变3天”来我院急诊患者于4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畏寒,之后发热,体温39度,无咽痛鼻塞,无腹痛腹泻,无尿频尿急,无咳嗽咳痰,当地口服药物治疗(具体不详),症状无明显改善,3天前出现表情淡漠,思睡,无恶心呕吐,无肢体抽搐,无大小便失禁,无皮疹,再次赴诊所就诊,予以输液治疗(具体不详),经治疗后体温仍未退,昨晨起后诉头痛不适,仍发热明显,言语少,午后起出现烦燥、神志不清。来我院急诊……
体温(口):36.0度;脉搏:70次/分钟;呼吸:20次/分钟;血压:138/98mmHg;查体欠配合,意识不清,表情淡漠,问之无反应,无对答,双瞳孔0.25CM等大等圆,光反应灵;无呼吸急促,气管居中,双肺未闻及罗音,心率70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腹平软,肝脾未及肿大,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不亢,双下肢不肿;颈抵抗明显,双上肢肌张力亢进,双下肢肌张力正常,四肢肌力正常,左侧巴氏征阳性,右侧巴氏征可疑阳性。
进一步处理?血常规CRP血PCT血培养肝肾功能电解质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头颅CT检查进一步处理?
诊断及处理?细菌性脑膜炎败血症?病原菌可能是什么细菌?耐药性如何?经验用药???
判断-用药?革兰阳性菌金葡菌链球菌肠球菌李斯特菌革兰阴性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青霉素G耐酶青霉素广谱青霉素青霉素复合制剂一代头孢二代头孢三代头孢三代头孢+酶抑制剂四代头孢碳青霉烯类糖肽类
病例(2)时间:2010年3月22日0140时地点:急诊室主人公:黄XX,1995年生,男性
患者2天前外出游玩后出现发热,38度,有畏寒寒战,伴前额部持续性头痛,觉乏力、纳差、全身肌肉酸痛、咽痛,当时无恶心呕吐,无意识不清,无复视,无肢体抽搐及活动障碍,无腹痛腹泻,无咳嗽咳痰等。次日仍有发热头痛,出现恶心呕吐5-6次,为胃内容物。
查体:颈强直,克氏征(+)。全身散在瘀点,压之不褪色。肺、心、腹体检无阳性体征。辅助检查:CBC:WBC28.8*10^3/UL,N71.6%,HB13.2g/dl,PLT119*10^3/ULCRP:162.6mg/l
诊断?进一步处理?中枢感染?最可能的病原?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
脑脊液检查
脑膜炎奈瑟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重视脑脊液涂片检查:快速、简便、便宜、意义较大!!
病例(3)患者,女性,46岁因“头部外伤后意识障碍2天”入院CT:左侧额叶、颞叶脑挫裂伤,伴血肿和脑水肿。左侧局部蛛网膜下腔出血可能。诊断:重型颅脑损伤:左侧额颞叶脑挫裂伤伴脑内血肿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手术:开颅探查左侧额颞叶脑挫伤灶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
会诊
颅脑术后发热1.主诉:一般情况可,神志清,发热,伴有头痛,无呕吐,无咳嗽咳痰,无其他不适。2.体检:颈抵抗可疑,切口无渗液,两肺未及明显罗音,腹部软,无压痛。无留置导尿,无深静脉置管。3.术后使用抗菌药物情况:9.24-10.4替卡西林抗炎治疗?,10.4开始改用美罗培能抗炎。
入院后白细胞及中性比例变化
CRP变化
诊断及进一步处理?怀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脊液常规,生化,培养,涂片,头颅CT
治疗:美罗培南0.5Q6H
治疗中体温及脑脊液变化49086%1010090%+万古霉素430080%17420%
台湾2006.9至2008.8共60例颅脑术后感染病原学分布JMicrobiolImmunolInfect2010;43(4):301–30910.1%62.3%8.7%5.8%11.6%
JMicrobiolImmunolInfect2010;43(4):301–30934.8%14.5%14.5%台湾2006.9至2008.8共60例颅脑术后感染病原学分布
脑脓肿诊断症状体征百分率%头痛50~75发热、头痛、局灶损害<50发热40~50局灶损害~50抽搐25~40恶心/呕吐22~50颈项强直~25视乳头水肿~25有化脓性感染表现颅内占位病变表现
脑脓肿感染来源耳源性脑脓肿:占全部脑脓肿的半数急性中耳炎中耳乳突炎:急性、慢性化脓性胆脂瘤性中耳炎,并发脑脓肿最多鼻源性脑脓肿:占10-20%,多继发于额窦炎损伤性或医源性脑脓肿:占10%血源性脑脓肿:占25%隐源性脑脓肿
脑脓肿病原化脓性细菌链球菌60-70%厌氧菌20-40%肠杆菌科25-33%金葡菌10-15%奴卡氏菌真菌:隐球菌、曲霉菌等原虫:溶组织阿米巴常见
细菌性脑膜炎和脑脓肿病原治疗病原宜选药物可选药物脑膜炎球菌肺炎链球菌青霉素或氨苄西林氯霉素青霉素敏感青霉素中度耐药青霉素高度耐药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曲松,头孢噻肟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头孢噻肟头孢曲松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B组链球菌葡萄球菌属氨苄西林头孢噻肟或头孢曲松甲氧西林敏感甲氧西林耐药苯唑西林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磷霉素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用于青霉素过敏患者)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利福平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流感嗜血杆菌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复方磺胺甲噁唑非产酶株产酶株氨苄西林头孢噻肟或头孢曲松氯霉素克雷伯菌属头孢噻肟或头孢曲松美罗培南大肠埃希菌头孢噻肟或头孢曲松美罗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头孢他啶+氨基糖苷类美罗培南+氨基糖苷类
脑脓肿*感染情况病原菌首选治疗备选治疗原发性脑脓肿链球菌60-70%类杆菌20-40%肠杆菌科25-33%金葡菌10-15%注射用3代头孢+甲硝唑青霉素+甲硝唑术后或外伤后脑脓肿金葡菌肠杆菌科萘夫西林或苯唑西林+注射用3代头孢;若为MRSA则首选万古霉素万古霉素+注射用3代头孢硬膜下积脓成年人60-90%由中耳炎或鼻窦炎引起治疗同原发性脑脓肿*Ref:CID25:763,1997;CID40:907,2005;CID20:372,1995
脑脓肿的治疗伴发疾病可能病原菌治疗鼻窦炎厌氧菌、微需氧菌及需氧链球菌、拟杆菌属甲硝唑+青霉素、头孢噻肟+甲硝唑中耳炎脆弱拟杆菌、拟杆菌属、链球菌、肠杆菌科细菌、绿脓杆菌甲硝唑+青霉素+头孢他啶神经外科术后金葡菌、表葡菌、肠杆菌科菌、绿脓杆菌万古霉素+头孢他啶颅脑外伤金葡菌、肠杆菌科菌奈夫西林+头孢噻肟心内膜炎金葡菌链球菌属耐酶青霉素、万古霉素青霉素±氨基糖苷类青紫型心脏病链球菌属青霉素±甲硝唑
IDSAMRSAGuideline1RankingofRecommendations*BSI/IEcSSTIPneumoniaOsteomyelitisBone&JointCNSVancomycinA-IIA-IA-IIB-IIB-IIB-IIDaptomycinA-IA-IB-IIB-IILinezolidA-IA-IIB-II(Oral序贯)B-II(Oral序贯)B-II*包括了推荐强度和证据等级1.LiuC,BayerA,CosgroveSEetal.ClinicalpracticeguidelinesbytheInfectiousDiseasesSocietyofAmericaforthetreatmentofmethicillin-resistantStaphylococcusaureusinfectionsinadultsandchildren.ClinInfectDis.2011Jan4[Epubaheadofprint]MRSA治疗药物适应症
脑脓肿的处理抗菌药物治疗脓肿未局限脓肿<2.5cmCT引导下脓肿穿刺脑脓肿引流脑脓肿切除
Thankyouforyourattention!!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蚕豆病患儿的护理
学习要点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特点护理评估常见护理问题护理措施出院指导
发病原因蚕豆病是一种由于进食蚕豆或其制品引起的与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有关的急性溶血性贫血.[1]直接进食蚕豆和蚕豆制品(如粉丝)均可致病。[2]母亲食蚕豆后哺乳可使婴儿发病。
发病机制致病机制尚未十分明了。已知有遗传缺陷的敏感红细胞,因G-6-PD的缺陷不能提供足够的NADPH(还原型辅酶II)以维持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还原性(抗氧化作用),在遇到蚕豆和某种因子后更诱发了红细胞膜被氧化,产生溶血反应。G-6-PD有保护正常红细胞免遭氧化破坏的作用,新鲜蚕豆是很强的氧化剂,当G-6-PD缺乏时则红细胞被破坏而致病。
临床特点蚕豆病1、发病时间:常在蚕豆成熟季节流行。2、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小儿常见,偶有成人发病,男孩多见。发病年龄越小,症状越重。3、食蚕豆后数小时至数日内发病。
临床特点4、临床表现:[1]早期症状有厌食、疲劳、低热、恶心、不定性的腹痛。[2]接着发生眼角黄染及全身黄疸,出现血红蛋白尿和贫血症状。轻者仅有轻度贫血,去除诱因后可自愈;重症急性溶血、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可伴发热、呕吐、腹痛、脾肿大;极重型有神志不清、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重度溶血性贫血患者,如不及时诊治,可危及患儿生命。
临床特点5.实验室检查:[1].血象①血红蛋白急剧下降。重者降至10克/升以下;②红细胞最低降至0.5×1012/升以下;③网织红细胞明显增高>0.20;④外周血涂片可见有核红细胞增多;⑤白细胞数升高,可达(10~20)×109/升,甚至呈类白血病反应;⑥血小板计数正常或增高。[2].骨髓象①红细胞系、粒细胞系均明显增生,年龄越小粒细胞系增生愈明显;②红细胞系以中晚幼红细胞增生为主。
临床特点[3].尿检查①尿呈酱油色、浓茶色、红葡萄酒色、洗肉水色、黄色等;②尿隐血试验阳性率可达60%~70%;③尿检验可见蛋白、红细胞及管型,尿胆原及尿胆素均阳性;④血清游离血红蛋白增高。结合珠蛋白减低;⑤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测定减低。
护理评估1.健康史询问家族中有无类似患儿,有无可疑食物接触史,如使用蚕豆及其制品;发病季节。2.症状、体征评估患儿有无畏寒、发热、面色苍白、黄疸、尿液和腹痛及其程度和性质,有无脏器衰竭的表现。3.社会、心理评估患儿家长对本病的了解程度,家庭经济状况及社会支持系统。4.辅助检查了解血红蛋白、红细胞、网织细胞数量、尿常规等。
常见护理问题1、活动无耐力与贫血致组织缺氧有关。2、体温过高与感染、溶血有关。3、有肾脏受损危险与血红蛋白尿有关。4、焦虑与病情急、重有关。5、知识缺乏家长及患儿缺乏该疾病相关知识。
护理措施1、观察和护理1.1 基础护理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床单位整洁,因(蚕豆病)急性溶血性贫血患儿感气促乏力,嘱绝对卧床休息,可减少组织耗氧,减轻临床症状;轻症患儿可下床活动。饮食、宜进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的低脂食物,应少量多餐,饮食规律适量。保持病房空气新鲜,避免受凉,每日用空气消毒净化机消毒1h。
护理措施1.2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监测T、P、R、HR、SPO2每小时1次,遵医嘱予持续心电监护,根据患儿SPO2情况予合适流量吸氧.体温达38℃以上者,给予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头部冰枕和冰帽)和遵医嘱予冰盐水灌肠及药物降温,30min后复测体温,注意观察降温效果并记录,退热后要及时擦干汗液,及时更换内衣,防止对流风,以防感冒。
护理措施1.3要鼓励患儿多饮水,一方面可补充水分,另一方面可促进代谢产物及毒素的排泄。1.4观察24h尿量、颜色、性质、比重,并准确记录24h尿量,发现尿少、氮质血症及酸中毒时应及时报告值班医生,随时监测电解质变化,并保持体液平衡。1.5随时观察病情变化,病情是否平稳,是否出现黄疸加重,进行性面色苍黄、苍白、出汗等,若出现异常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护理措施1.6做好健康指导,避免进食蚕豆及其制品,做好心理护理,耐心细致地做好病情解答,既要向家长介绍蚕豆病危害虽然严重,但同时宣传此病可防可治,要使家长和患儿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减少恐惧,配合治疗,患儿早日康复出院。
护理措施2治疗治疗:及时、准确、有效【1】补液:应多饮水及静脉补充足够的液体,以改善微循环,维持有效血循环,促进肾脏排酸及排血红蛋白尿功能。但应防止急性肾功能衰竭。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时,应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2】纠正酸中毒:蚕豆病溶血期常有不同程度的酸中毒,应积极纠正。这是抢救危重患者的关键措施。常用药物为碳酸氢钠,3-5毫升/kg.
护理措施【3】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常用地塞米松以稳定细胞膜.【4】对症处理:蚕豆病如合并感染可加重溶血,高热、缺氧和心率加快可出现心力衰竭等,故应积极处理并发症。避免使用对肾脏有损害作用的药物。【5】还原剂:予还原型谷光甘肽抗氧化、保护细胞膜。
护理措施【6】输血:本病为急性溶血,且贫血严重,输血或输浓集红细胞是最有效的治疗措施。严重者可反复输血。输血的护理:输血前严格执行3查8对,无菌操作,核对血型,输血前30min遵医嘱用地塞米松2~5mg静脉推注及生理盐水20~50ml静滴冲管,应用激素可防止输血反应、发热反应、过敏反应及急性肺水肿等反应,又可稳定细胞膜。按病情和年龄调节滴速,防止心力衰竭,密切观察有无输血反应的发生。
出院指导1、饮食指导:避免进食蚕豆及其制品,由母亲造成的发病应暂停母乳喂养,忌服氧化型药物,如伯氨喹啉、磺胺类、维生素k3、k4、氨基比林等。多吃营养丰富补血的食物,如红枣、、阿胶、花生、猪肝、豆类、胡萝卜、金针菇、菠菜等以促进造血。2、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3、居室及周边环境空气清新,温度适宜。不去公共场所,注意冷暖,及时增减衣物,防止感冒、发热。4、就医指导:建议定期监测血常规和尿潜血,0~3岁1次/半年,≥4岁1次/年,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谢谢聆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最新《三棵银杏树》课件PPT.ppt
- 最新《与时间赛跑》课件PPT教学讲义PPT课件.ppt
- 最新《不等式》课件课件PPT.ppt
- 最新《不等式及其基本性质》课件ppt课件PPT.ppt
- 最新《三角形的特性》课件课件PPT.ppt
- 最新《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课件PPT课件.ppt
- 最新《中医外科学》5-2外治课件PPT.ppt
- 最新《中医内科学》黄疸课件PPT.ppt
- 最新《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课件PPT.ppt
- 最新《乐游原》优教课件课件PPT.ppt
- 最新《乌塔》.课件PPT.ppt
- 最新《书法基本常识》PPT课件课件PPT.ppt
- 最新《乘法的初步认识》优秀课件PPT课件.ppt
- 最新《乘法分配律》课件PPT幻灯片.ppt
- 最新《乘法公式──平方差公式》课件PPT课件.ppt
- 最新《二次函数》ppt课件课件PPT.ppt
- 最新《二、遗传的物质基础》课件PPT课件.ppt
- 最新《交通灯设计》PPT课件PPT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