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1.03 KB
  • 2022-04-29 17:23:15 发布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全册教案及教学计划

  • 10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专业提供全册教案导学案说课稿试题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全册教案及教学计划一年级数学教案全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以实践新课标的理念、要求为出发点,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过程。1、教材从实际出发,提供了大量的观察、操作、实验及独立思考的机会,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和客观事实发展,为确立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创设了良好的课程环境。2、教材注重为题的探索性,例如:比较、分类、统计等部分内容,重点在于经历探索,获取有关知识的体验。3、教材为教师留下创造空间,可结合自身教学需求,生发出新的思想创意,内华自己的教学设计。学生情况分析及改善措施:1、由于一年级学生刚入学,年龄比较小,对学校的学习生活有一定的陌生感,但同时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教师在教学中应多鼓励学生参与学习活动,鼓励良好行为,让他们喜欢上课,喜欢数学。2、刚入学学生个体差异相对较大,可能有些学生已经不同程度地掌握一些简单数学知识,教师根据班中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适时调整教学进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教研专题:恰当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课时安排:周次时间内容第一周第一单元:可爱的校园-快乐的家园第二周玩具-文具第三周第二单元:动物乐园-比高矮第四周比轻重-第三单元:有几辆车第五周国庆节第六周摘果子-跳绳第七周可爱的企鹅-乘车第八周整理与复习-第四单元结束第九周第五单元第十周期中考试、第六单元第十一周第七单元:捆小棒-有几瓶牛奶第十二周有几棵树-买铅笔第十三周飞行表演-美丽的田园 第十四周整理与复习和第八单元第十五周第十六周第九单元:统计第十七周期末总复习第十八周第十九周期末考试、期末工作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单元教学目标:1、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学习数学的愉悦。2、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0以内物体的个数、会读、写0-10各数。4、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初步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含义。  内容分析:教学重点:1、 正确数出数量在1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理解10以内数的意义和顺序。2、能初步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3、能认识和理解0的产生和意义。4、理解基数、序数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难点:1、数数中手口一致,渗透综合、对应统计等思想。2、培养学生有序观察思考的能力。3、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倾听、提问、操作等良好学习品质。5、教会学生美观、漂亮地书写数字。课时安排:6-7课时单元小结:si第一课时可爱的校园教学目标:1、知识:初步学会数1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2、 能力:通过观察交流等探求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数感,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1)、使学生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尊重与欣赏他人。(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其对人、对物的爱的情感,初步培养学生会听、会说、会补充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数数,初步认识10以内的数教学难点:有序的观察图,数数手口一致教学设计思路:通过观察主题图,引导学生看图数小动物,抽象出数字来。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准备:主题图、投影仪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后反思、新思路一、情景导入,1、谈话引入师:小朋友们现在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你们来到学校,看到咱们的校园非常美丽吧?今天,动物学校也开学了,小动物们也背着书包来到学校,猜猜看,动物学校有些什么动物呀?师:小朋友们想的真多,那我们就一起去看看动物学校开学的情况吧!(出示主题图)生:有小兔、小猴、小狗、小熊、大象、小松鼠、小猫……(二) 探究活动,认识1-10各数,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1、   任意观察问:看看动物学校有什么?互相回答 师:数数图上的动物分别有多少。它们都在什么地方?把你的发现告诉同桌的小伙伴吗?指定部分学生汇报。2、   探讨数数规律师:刚才你们的汇报都非常好,但是老师一样一个小小的建议,能不能按照一定的方法来数一数呢?(1)    四人小组内探讨数数规律。(2)     汇报:你们是怎样数的?(3)  互评:你们认为你们组的数法有什么优点?你们认为别的小组方法比你们组好在什么地方?你想为他们提什么建议?(4)  小组甲:先数数目小的,再数数目大的。小组乙:先数远的,再数近的。小组丙:先数上面的,再数下面的。小组丁:从左边数到右边。 教师小结:真能干,你们用不同的方法仔细观察了动物学校各个物体的数量,会正确的数出1~10各数。(三) 及时强化,层层深入1、   寻找身体上的数2、数周围的实物4、寻找校园里的数(1)  同桌之间互相观察、交流。(2)  集体反馈交流(注意引导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话)。3、猜一猜,想一想,说一说,验一验(1)  手里最多能拿几支粉笔?(2)  盘里最多能放几个苹果?(3)  笔筒里最多能放几支笔?(可带领学生去操场上找一找,说一说。)板书:可爱的校园快乐的家园教学目标:1. 知识经历从日常中抽象出的数的过程,能正确数出数量的1的物体,认识1~10各数;初步理解基数、序数的联系和区别以及“一一对应”的思想。2. 能力 理解基数、序数的联系和区别。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有序观察能力。3. 情感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体会交流的乐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启迪智慧,丰富想象力。内容分析:教学重点:正确数出数量是1的物体,理解1可以表示单个的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个集合。教学难点:理解基数、序数的联系和区别。学情认识:学龄前儿童对数的认识,大多停留在基数这一范畴内,如家里有几个人,数数有几本书等等,而对序数的认识较少。因而这部分内容也很重要,并且对于学生来说,“几个”与“第几个”的联系和区别较抽象,所以基数、序数的联系和区别需要在教学中引起重视。教学设计思路:通过“快乐的家园”情景图理解1~10各数可以表示物体的个数,引导学生从数的角度观察事物,渗透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小小足球场”情景,让学生理解1~10各数除了表示几个,还可以表示第几个,从而认识基数与序数的联系与区别。教学准备:教师:二幅情景图(教材第4页主题图),1~10的数学卡片。 教学流程: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后反思、新思路一、激发兴趣,引入1.    师:小朋友们喜欢小动物吗?今天有一位小动物要和我们一起学习,猜猜它是谁?(出示机灵狗) 2.师:原来是机灵狗。机灵狗给我们带来一幅美丽的图画,看看谁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能发幅的图的奥秘?(出示“快乐的家园”情景图)  学生猜测:我猜是×××;可能是×××……    新知 学生怀着好奇观察主题图。 二、创设情景,探究新知。认识基数与序数。1.出示“快乐的家园”情景图师:这是一个美丽的家园,生活在这样的家园里,机灵狗一定非常快乐。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图上画了些什么?有多少?和同桌的小伙伴互相说一说。 ①师:谁能用一句完整的话说出图上的哪些东西的个数是1? 师:谁还有补充?谁还有不同的发现? 师小结:你们真会发现,找到了许多个数是1的事物,这些事物我们都可以用1表示。(出示数字卡片1)1的威力非常大,它不仅可以表示单个的一个萝卜,也可以表示由许多个萝卜组成的一筐萝卜(板书);还可以表示一颗小草、一座高山。师:你的身体和周围,还有哪些事物能用1表示?   ②师出示一本书,问:这是什么?(1本书)再拿来一本书,合在一起。问:一本书和一本书合起来是几本书?(2本书) 观察主题图1,有目的的独立寻找其中的信息。组长负责,分小组讨论交流。把寻找到的信息试着概括概括成一句话。生一:图上有一座房子。生二:图上有一棵大树。生三:图上有一条小船…在老师引导下学生继续发现:生一:图上有一筐萝卜。生二:图上有一座高山。…学生寻找身边的“1”。生一:我有一个头,可以用1表示。生二:我们在一间教室,可以用1表示。生三:教师里有一个老师,可以用1表示。在教师引导下观察“2”的组成及形成过程。                 可以用几表示?(用2表示)师出示数字卡片2。师:谁来说说2还能表示什么?你们身上有什么可以用2来表示?  ①    请同桌同学分别说明3能表示什么?4能表示什么? ②    再从1~10各数中选1个数和小组的小朋友一起说一说。  2.出示“小小足球场”情景图师:机灵狗把我们带到了小小足球场。场上正在举行一场精彩的比赛,每个运动员身上都有一个数,这个数表示什么?(号码)小结:对,衣服上的数可以表示号码,也可以表示是第几个运动员。 师:有几个号码?有10个号码就表示有10个运动员。 师:想一想,比赛结束后,他们会按什么顺序排队呢?谁愿意当当小队员来排队? 师:请10个学生每人拿一张数字卡片来当运动员。听老师口令排队:按  说说“2”的意义,举例说一说。生:两只手,两只耳朵,两个眼睛……说一说“3、4”各表示的意义。 先独立思考,再集体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 观察主题图2,提出序数的问题研究讨论。    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想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学生参与“排队”活动,按口令排队,并说一说各自的想法。    1、2、3、4……的顺序排好队,看谁排得又快又好。 请小朋友看一看:你喜欢几号运动员?他排正确了吗?你自己数一数。 从1号到这个队员一共有几个运动员? 师:我们要向这些小运动员学习,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练好身体,学好本领。 按10、9、8、7……的顺序排好队有想法,并用实际活动来验证。 学生回答后,全班验证。    三、巩固练习,深化认识 1.游戏:我说你站(1)老师发出口令,学生起立表示。(2)请从前面数的第4个同学起立。(3)请从后面数的第3个同学起立。师:为什么这两次站起的是同一个人?(4)请从左数的第5个人同学起立,请右边的5个同学起立,比比看有什么不同?(5)指定一个同学起立,说说自己是第几个。还可以说是第几个?(从左数是第3个,从右数是第5个) 2.小调查:(1)把家里能用1~10的数字来表示的物体,记下来说给爸爸妈妈听。(2)“1”可以表示1个萝卜,也可以表示一筐萝卜,咱们身边还有哪些情况跟这个一样? 明确游戏规则,运用数的知识进行游戏。   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基数和序数和不同,体会到序数的相对性。    玩具 教学目标:进一步正确地数出5以内物体的具数;识田字格,能按要求正确、规范、整洁地书写1~5各数;进一步理解基数和序数的联系与区别。(正确数出5以内物体的个数,会正确、美观地写出1~5各数)内容分析:教学重点1~5的书写教学难点1~5的书写格式,2和3的书写。学情认识:初入学的儿童对数字的结构和笔顺不易掌握,有的学生往往把上、下、左、右位置搞错。另外,手指也不灵活,写5、2、0等数字时,拐弯不圆滑,要写得整齐匀称就更难了,因此教学生写数字既是重点也是难点,不仅要让学生知道一个数字如何布局,而且要写得美观、漂亮,同时也渗透了美育教育。教学设计思路:通过淘气和笑笑玩玩具这一游戏情景,渗透对1~5各数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问题的能力。从这部分内容开始,学生将要学习书写数字,因此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为整个学习习惯的养成打好基础。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各小组准备一些玩具、主题图、1~5数字卡片、田字格黑板。教学流程: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反思、新思路一、玩一玩,数一数。数从生活中来。 1.四人小组活动师:小组内说说你们组的玩具是什么?有多少?指定2~3个小组汇报。师:听听他们组里的玩具与你们小组有什么不同?2.出示主题图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各自的发现和想法。  倾听他人的想法。    师:我们的好朋友淘气和笑笑看到小朋友们在游戏中学数学,也想和你们一样地数一数,说一说。引导学生观察:你能从图中数出数量是1的物体吗?你能在图中找出数量是2的物体吗?   3.小组活动(1)师:在小组内说说数量是3、4、5的物体,看谁发现得多?能找到与别人不同的物体吗? 小组汇报:哪一组愿意说说你们的发现?  (1)谁能完整地说出这幅图中1~5的物体学生说,教师则分别写出:1、2、3、4、5。  (3)请拿出数量是2、3、4、5的小棒,看看大家能摆出什么图形,摆得好的同学可在实物投影上展示。观察主题图,按要求寻找有关的数学信息。生1:一洋娃娃,一辆红汽车,一辆公共汽车……生2:2个朋友,2辆小汽车,2个黄色的积木……  学生自由说,教师参与巡视。 各组说一说自己发现。生:3个花皮球,4辆汽车,5个积木,花皮球有5种颜色…… 生:我发现图上有一个洋娃娃,两个小朋友,三个花皮球,四辆汽五个积木。  学生发挥想象,先独立摆出自己的图形,在全班展示。  二、指导书写1-5 1.       师:请大家观察黑板上的1~5各数。说一说1、2、3、4、5像什么师:好,大家来听听我这首儿歌说得像不像:1像铅笔细长条,2像鸭子水上漂,3像耳朵能听话,4像红旗迎风飘,5像秤钩来买菜。请学生跟着读两遍。师:记住了数字朋友的样子,我们就可以把它写下来。2.介绍田字格。出示田字格,说明:田字格分为左半格和右半格,每一个半格里又分成上格和下格。通常一个数字写在一个半格里。教学分别说明1、2、3、4、5的书写要点,并进行示范。1的书写要点:从右上角起笔,往左下角,写直收笔,注意要写直,像一支斜放的铅笔。 生:1像铅笔、小棒,2像鸭子,3像耳朵,4像红旗,5像秤钩。      读绕口令,并记一记,帮助记忆数字。 学写数字:1.    认识田字格;   2.    看老师示范并指出书写要点; 3.    说说书写要点;                 2的书写要点:从上半格的中间起笔,向右上写,再拐弯往左下角拉,向右下格写平。注意:小鸭子的头不宜过大,小鸭子的身体要写平。3的书写要点:从上半格的中间起笔,写半个圆到中线,再往下写半个圆,到下半格中间止笔。注意:上半圆稍小,下半圆稍大,不要写反了。4的书写要点:从上半格起笔写过中线,往右写平,再写一个1,由两笔组成。注意:第二笔要像一支斜放的铅笔。5的书写要点:由两笔组成,从上半格起笔写到中线后写一个半圆,再在第一笔的上半部分起写第二笔。注意:第一笔中的一竖要过中线,第二笔不能写在第一笔的最上面。3.教师示范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每个数的特点,也可制成课件,把从哪里起笔,在哪里拐弯,在哪里停笔演示清楚。4.请学生边看老师示范边在桌子上用手写一写。5.在教科书第6页上描4个,再独立写一个,注意纠正学生错误的书写格式。6.小比赛:每个孩子在本子上写1~5各两个,在小组内评评谁写得好,展示给大家看。                 4.    老师示范书写;  5.    书空写数字;  6.    独立试着书写;  7.     书写评析三、比一比,练一练1.课后练习第3题数一数,填一填。(出示小动物火车)(1)问:小火车上有几个小动物?你是怎样知识的?(数了来的,有5节车厢就有5个小动物。)(2)对照车厢填出第节。(3)问:小松鼠在第几节?(4)第5节是谁?(5)小猴的前面有几个小动物?(6)小老虎的后面有几个小动物?(7)大象的前面和后面是谁?2.摆一摆,说一说。(1)请学生拿出4个圆片,并把这四个圆片分成两堆,问有几种不同的分法?学生动手操作后,汇报交流。  (2)把5个圆片分成两堆,有几种不同的分法?同桌同学一起分一分,说一说。再汇报交流:你能说说5可以分成几和几吗?   ①    理解题意生:数出来的,有5节车厢就有5个小动物。 ②    有序的思考并尝试解决问题;  ③    交流讨论   拿出学具,按要求操作,摆出不同的分法。小结:从小朋友分圆片中可以看出4可以分成1和3,也可以分成2和2。 数学语言的训练。       板书:田字格板书 小猫钓鱼教学目标:1.知识认识0是怎么产生的;理解0的含义;会读、写0。2.能力体会数的意义的多样性,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发挥学生的想象力。3.情感在生活中会运用,初步培养学生的运用意识;进一步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内容分析:教学重点就是要理解0的不同含义。学情认识:对0的认识,许多学生只把0理解为什么都没有,对0可以表示起点(或分界点)基本没有接触过,因而对0的集训,单独安排一节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对0的认识和理解,学生可以认识到一个数所表示意义的多样性,体会答案的不惟一性。教学设计思路:通过讲述小猫钓鱼这一生活情境让学生观察、思考、交流,理解0的含义,即0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也可以表示起点和(或)分界点,学会读、写0。教科书的编排是先认识0的意识(什么物体也没有),再认识、理解0的其他含义,最后书写0,并将知识拓展到课外,寻找生活中用到0的地方。教学准备:主题图、投影仪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后反思、新思路一、情境创设讲故事:小猫钓鱼1.话引入:小朋友,你们听过《小猫钓鱼》的故事吗?(讲述这个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听小猫钓鱼的故事,从中收集信息。 师:对,做事要一心一意,才能把事情做好。3.师问:这个小猫一条鱼都没钓到,又用几来表示呢?师小结:真聪明,知道一条鱼都没有可以用0来表示,0和1、2、3……一样,都是一个数,在这里表示一条鱼也没有。同时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出相应的数。    尝试用不同的数表示结果。感知并理解0是如何产生的,以及0的意义。二、说一说,0的意义。师: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什么情况下能用0来表示?师:你在哪儿见过0?同桌互相说一说。师:出示温度计的水银柱指到了0oC。师:注意看,这个温度计上显示的是多少度?师:温度计上的0表示什么?小结:对,表示现在是0度,0度并不是表示没有温度,从0度越往下,气温会越来越低,越往上气温会越来越高。(0在这里表示分界点。)如:到了0度,自来水就会结冰。师:你们还在哪儿见过0?思考:小朋友都拿出尺子看看,谁知识直尺是用来干什么的? 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生:温度计上有0。 观察温度计上的0,理解0的另一种意义。(0在这里表示分界点。) 生:我们尺子上有0。             师小结:对,尺子是用来量物体的长度,我们量物体的长度,就从0个地方开始,这个尺子的0就表示起点。一起读直尺上的数。问:1的前面是几?0的后面是几?小结:刚才我们知道了0可以表示什么也没有,现在我们又知道了0还可以表示起点   一起读直尺上的数。板书:小猫钓鱼0文具教学目标:1.知识认识6~10各数,能正确数出6~10的物体个数;正确读、写6~10各数;顺数、倒数0~10各数。2.能力通过学生的动手参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体验实物、符号、数字的联系;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初步培养学生的反思和检查能力。3.情感: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学习的乐趣和学习的自信心,渗透爱科学的德育教育。内容分析:教学重点是6~10各数的书写教学难点是6、8、9的书写。学情认识: 初入学的儿童对数字的结构和笔顺不易掌握,有的学生往往把上、下、左、右位置搞错。另外,手指也不灵活,写6、8、9等数字时,拐弯不圆滑,要写得整齐匀称就更难了,因此教学生写数字既是重点也是难点,不仅要让学生知道一个数字如何布局,而且要写得美观、漂亮,同时也渗透了美育教育。教学设计思路:通过创设情景使学生进一步认识6~10各数,使学生能把数和形联系起来。在此基础上,再安排学生数一数自己文具盒里的铅笔、橡皮擦、直尺等,通过交流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写一写”这一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各数的特点,认真书写。最后与同伴说一说6、7、8、9、10分别可以表示什么,在交流中体会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整体思路:认数——数数——写数——再数的应用教学准备:教师:主题图,田字格黑板,6~10的数字卡片。教学流程: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反思、新思路一、创设情景认识6~10各数师:新学期到了,同学们都买了什么文具?(出示图)1.你能数数这个文具店里有哪些文具吗?2.数一数每种文具有几个?3.教师零乱贴出6~10的数字卡片。4.指导学生看书连线:我们的书中也有一个小小文具店,你能数一数,把学习用具和数字朋友连起来吗?同学们独立完成,说说你是怎样连的?学生回答时教师连线。 看图按要求找数学信息。找一找,有那些文具。分类数一数各种文具。独立连线,把数量和数字符号对应起来。师:小小文具店的各种文具我们数清楚了,可是我们小朋友的文具盒里有些什么呢?老师也想了解一下,谁愿意数一数,再告诉大家?活动一:数自己的文具     二、实践活动,感知身边的数学1.数出自己文具盒里的文具,记在心里,再和同桌的伙伴说一说。2.再指定2~3组学习伙伴汇报给大家听,注意引导学生语言简洁明了。活动二:数两个人的文具1.把同桌两人的文具合在一起,再数一数,每种文具有多少个?2.汇报交流学生回答有几支铅笔时问:你是怎么知道的?方法一:数出来的。方法二:把两个人的铅笔加起来的。对第二种方法要给予肯定的鼓励。如果学生的文具数超过了10个,学生能数清楚或算出来,也要加以表扬。3.延伸:在数你们两个人的文具时,你还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看出:谁的铅笔比谁的多?谁的直尺比谁的长?   读绕口令,并记一记,帮助记忆数字。 学写数字:1.    认识田字格; 看老师示范并指出书写要点;说说书写要点;老师示范书写;书空写数字;独立试着书写;书写评析 三、指导写数◆写一写,说一说师:小朋友真会动脑筋,用不同的方法了解了两个同桌学习用品的情况,接下来,我们就要把今天认识的6、7、8、9、10写下来,比一比,谁写得又快又好。1.观察数字卡片6、7、8、9、10师:说说6、7、8、9、10像什么?(6像口哨,7像镰刀,8像葫芦,9像调羹。)师:我们也用儿歌来记住它们:6像口哨噘嘴笑,7像镰刀割青草,        8像葫芦挂藤上,9像调羹来舀饭,10像铅笔加鸡蛋。请学生读两遍。 2.指导学生写。(1)      教师边示范,边说明各数的书写要点: 6的书写要点:从右上有起笔往左下角写,再在下半格画一个圆。注意:下半部分的圆要写满下半格。 7的书写要点:从左上角起笔往右上角写平,再往上半格的中间拉。 8的书写要点:从右上格起笔,先写一个拼音“S”,再往右上格写,注意:不能写成两个圆合在一起。 9的书写要点:像拼音字母“q”,但这一竖要向左边斜一点。注意:上半部分的圆要占满上半格。 10-的书写要点:左边的1和右边的0分别占半格。(2)      学生边看老师示范或课件演示,边在桌子上用手写一写。(3)      学生在第10页上先描4个,再独立写一个。 (4)      小比赛:每个小朋友在本子上写6~10在学生已掌握了书写格式的基础上,着重指导各数书写要点。通过想像、儿歌帮助学生记忆1~10各数的特征,教师的示范使学生掌握数字的笔顺方向和布局,并通过小比赛、小评价激励学生的上进心,力图把数字写得整齐美观。)  各两个,再在小组内评评谁写得好,并展示给大家看。(5)      你会写自己家的电话号码吗?试试看。 小组内说一说:6、7、8、9、10还可以表示什么? ◆练一练1.我们已经学习了0~10各数,你能顺着数吗?倒着数呢?先请2~3名学生数一数,再全班齐数。2.看图填数。   23 5  10  76      24 8   1 57  你是怎样填的?为什么?引导学生:先看已知数是顺数还是倒数,是一个一个地数还是两个两个地数,再依次填出来。(2)师:你知道什么时候会用到倒数吗?淘气和笑笑会带我们去卫星发射基地看一看。卫星发射时就会倒数计时。我国的卫星发射技术处于世界上的先进行列,小朋友要向科学家学习,练好本领建设祖国哦!请你在信号灯上填出来。检查自己填得对不对?小结检查方法,用数一数的方法可以判断自己填的数有没有重复和漏掉的。3.摆一摆,说一说(1)分小组把6、7、8、9、10在练习2中通过指导学生看第一幅图,渗透一一对应的思想,通过第3题的练习进一步理解10以内数的顺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尤其是既可顺数又可倒数一题,对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非常有帮助。在最后一题中渗透检查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检查能力 根小棒分成两部分,看看有几种不同的分法。(2)请小组代表在黑板上演示出来。引导学生有顺序地分一分,说一说。板书:田字格黑板第二单元比较单元教学目标:1、通过比较的活动,让学生感受教学和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 1、让学生经历比较事物的多少、大小、长短、高矮、轻重的过程,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3、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本单元教材分析:1、教学重点: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事物的多少。认识符号<>=符号。能正确比较多少、大少、长短、高矮、轻重、厚薄等。2、教学难点:能正确运用关于符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体会轻和重、高和矮、长和短。课时安排:6-7课时单元小结:动物乐园教学目标:1、借助“动物乐园”这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数一数、比一比的活动中,初步体会一一对应的思想。2、认识<、>、=符号,并会读、写、应用。教学重点:认识符号,并会读、写、应用。教学难点:通过数一数、比一比、体会一一对应的思想。教学设计思路:借助“动物乐园这一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数一数、比一比的活动中,让学生初步体会对应的思想,认识<、>、=符号,并会读、写、灵活应用。教学准备:教师:情境图、动物卡片、投影仪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流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新思路、反思 一、创设情境:借助动物乐园情景,激发学习兴趣,在数一数,比一比的活动中,让学生初步体会一一对应的思想。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动物园看看好不好?(出示主题图)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数一数园中的小动物有多少(说明学生数数的方法和顺序)  仔细观察主题图,发现数学信息。  二、探索比较1、通过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比较方法,总结出一一对应的思想。1.数一数。引导学生到动物乐园走一走,看一看,说一说有什么动物?有多少?你是怎么数出来的?指名到大屏幕前,说给全班听。注意引导学生边指边数,手口一致。同时提问:你是怎么看这幅图的?2.认识和理解“同样多”。(1)       你想让哪两种运动来比一比多少?(2)思考:小熊和小鹿分别有几只?用几表示?      交流数数方法,说说各自的方法。 在指导下能正确的数数。 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数一数并比较多少。               2、引导学生认识=、<、>符号,并看表达是否清楚,关注学生参与程度,而不是仅仅结果。       师:你知道小熊和小鹿比,谁多谁少吗?你怎么知道小熊和小鹿同样多?   (3)师:小朋友用数一数的方法或是一个对一个连线的方法,发现小熊和小鹿都没有多余,比较出了小熊和小鹿同样多,也就是4个和4个同样多。那么怎么表示4和4同样多呢?在数学上我们就在4和4的中间学写一个“=”。板书:4=4↓等号同时说明:这个符号叫等号,表示同样多的意思,读作4等于4。请学生读一读。(4)写一写。学生用○和△分别代表小熊和小鹿在桌上一个对一个地摆一摆,展示学生不同的摆法。生1○○○○△△△△生2○△○△○△○△生1:数的方法,都有4只。生2:一只对一只对应的方法。生3:连线的方法。         学生读一读。     说明:写等号时两横要写平,并且一样长,学生在书上描三个,再独立写四个,教师巡回指导。3、认识“多”和“少”。师:你们还想让哪两种动物来比一比?(1)汇报:你比的谁和谁?小猴和小鸟比,谁多谁少?你是怎样比的?还有不同的吗?小兔和小猴比,谁多谁少?你是怎样比的?(2)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       △△△  △△△         □□5比3大,3比5小3比2大,2比3小(3)说明:5比3大,我们也可以用一个符号表示,这个符号叫大于号,读作5大于3;3比5小,就用小于号表示,读作3小于5。 板书:5>3读作5大于33<5读作3小于5↓          小于号你能用大于号和小于号来表示3 学写等号。   学生自主选择两种动物,用学具摆一摆,说一说。  学生汇报。 ○○○○○       △△△△△△         □□5比3大,3比5小,3比2大,2比3小    学写大于小于号。    比2大和2比3小吗?试一试。思考:为什么小猴的只数一会儿多?一会儿少?(4)指导学生书写“>”、“<”符号,并在书上描一描,写一写。师:你怎么记“>”、“<”?“>”、“<”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你能用大于号、小于号、等号说一个算式吗?明确:大于号和小于号的开口是相反的,但是开口都对着大数,尖角对着小数。我们可以用儿歌来记住它们。介绍儿歌:开口向左读大于,开口向右读小于。比较大小看左边,左边数大用>,右边数大用<,两边相同用=。(5)这幅图中哪种动物最多?哪种动物最少?  独立思考有关问题。         学习符号儿歌,记忆并理解大于、小于号。   学生练习回答 三、巩固发展 ◆巩固发展1.填一填①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②出示2>()、6>()、()>9这三道题,先发数字卡片给小朋友,认为合适的贴在括号里。2.练一练 独立完成练习。小组内交流。        (1)出示四幅图。理解题意后,指导学生画“√”和画“O”。针对第四幅图问:你怎样判断的?(2)出示教科书第14页2、3题。生明确:“大于3”的数不包括3,“小于6”的数不包括6,再写在田字格里。(3)淘气的难题:淘气回到家,发现桌上有四杯水,妈妈告诉他,每杯水都放了一颗糖,请你帮帮淘气,他想喝最甜的一杯,不用尝,应该选哪一杯呢?为什么?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高矮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亲身体会比较事物高矮的过程,感知两个或三个物体之间的高矮关系。2、使学生初步体验高矮的比较性,同时,也能从中体会到比较高矮的具体方法。 内容分析:教学重点: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教学难点:体会高矮、长短、厚薄的相对性,建立比较的意识。学情认识:学生对比较轻重、高矮、长短虽然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但对比较活动中的相对性认识不足,本单元就要通过观察、比较、思考,使学生获得比较多少、高矮、长短、大小、轻重的相对性的认识。直接比较两个事物的大小、多少、高矮、轻重等学生并不困难,但对间接比较两个事物的大小、多少等等需要通过一定的推理才能获得,因而是教学中的难点。教学设计思路: 通过谁高?谁矮?这一情境,使学生感知两个或三个物体之间的高矮关系,体会高矮的相对性,渗透帮助他人的思想。课前准备:实物、投影仪、主题图课时划分:两课时教学流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反思、新思路一、情景创设,感受高矮的存在 ◆感受高矮的存在1、导入(1)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2001年9月11日在美国发生的一件大事吗?(2)出示图片:美国纽约世贸大厦,简要介绍“9·11”事件。(3)提问:看看这幢大楼,把它和周围的楼房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1)  讲解:这栋大楼有110层,曾经上美国纽约最高的楼。但是由于恐怖分子的袭击,它已被夷为平地。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都感到很气愤。设想一下,假如你以前曾经有机会站在这座楼上往下看,会有什么感觉? (5)比较:你平时站在我们教学楼或家里的3楼4楼往下看,也会有这样的感觉吗?              生1:会害怕。生2:我会腿发软。生3:那么高,我会觉得像要掉下去一样……  师:你知道为什么吗? (6)出示课题:世贸大厦比我们教学楼高,也就是说我们的教学楼比世贸大厦怎么样?(生:矮)今天这节课就来学习与高矮有关的知识。(板书课题:高矮)2、认识生活中的例子师:平时你们见过像这样比高矮的例子吗?   3、学生自由活动。生:不会。生:因为世贸大厦比我们的教学楼高得多。     学生踊跃发言,列举了许多例子。如:新教学大楼比旧教学楼高,红绿灯比汽车高,草地比山峰矮……找一找比自己高的同学,比自己矮的同学。在背景音乐中,学生自由下位寻找教室里“高矮”的例子,自由讨论。比较人高矮的方◆比较人高矮的方法1、引入(1)估计:刚才有同学发现人的身材有高有矮。下面请两个同学—××和××站起来,大家估计一下,他们谁比谁长得高一些?(2               法 )提问:他们估计得对不对?想一想,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知道他们谁高谁矮呢?(3)验证××比××长得高,××比××长得矮。2、出示课本第16页图例(1)          谈话:(出示左图)小强和小丽也在比身高。看这幅图,谁能告诉我,谁高谁矮?(2)提问:小强是踮起脚跟才比小丽高,你们认为怎么比,才知道谁长得高呢?(4)反馈:像左图那样比,我们能不能说小强比小丽长得高呢?(生:不能)看来,比身高的时候,两个人的脚要放在同一平面上。现在你们会比身高了吗?(会)3、小组活动(1)内容:前后四人一组,比一比,谁长得最高?谁长得最矮?(2)要求:小组先商量一下,准备怎样比才能又快又好,商量好以后,再下位比一比。(3)学生活动约3分钟。(4)反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上讲台边演示边说方法。生:比一比。    生1:小丽高些。生2:小强比小丽高,但是他踮起脚跟了。 生1:一样高。生:小强比小丽矮一点点。      组1:两两相比。组2:一个人和三个人依次相比。组3:站一排相比。 通过小丽和小强比两次高矮,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事物比较要在同一起点上,认识和理解比较的方法。在小组活动中,四人小组首先商量确定方案,然后分工合作,操作实验,最后在全班演示汇报,真正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获得体验。巩固练◆巩固练习1.出示第17页的四幅图第1、2、3题学生独立完成。第4  习 四人小组讨论,然后展示学生的想汉,引导学生用数一数的方法进行判断。 2.第18~19页上的练习(1)汽车图、大象图、钉子图、绳子图请学生独立完成,并说明理由。(2)兔子图,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虽然只有三只兔子,但由于三只兔子的起点不同,差别也细小,不易看出,所以要通过背景的描线作参照物来比较。(3)笔图,小组合作完成,先比较,再排序。题:蚂蚁三兄弟要回家,他们走了3条不同的路,看看谁走的路最长?谁走的路最短?你是怎样想的? 板书:轻重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两个物体比较有了大小还有轻重之分。2、通过说一说、掂一掂、称一称的活动,逐步加深对轻重的体验与理解。3.培养的情感:培养学生认真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内容分析:教学重点:学会比较的方法;教学难点:渗透等量代换的思想。学情认识:学生对比较轻重、高矮、长短虽然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但对比较活动中的相对性认识不足,本单元就要通过观察、比较、思考,使学生获得比较多少、高矮、长短、大小、轻重的相对性的认识。 直接比较两个事物的大小、多少、高矮、轻重等学生并不困难,但对间接比较两个事物的大小、多少等等需要通过一定的推理才能获得,因而是教学中的难点。教学设计思路:通过学生亲自感知轻重、用天平称物体,使学生观察判断,哪个托盘里的物体重。课前准备:主题图、投影仪、图片课时划分:2课时教学流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反思、新思路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轻重      创设情境,初步感知轻重1.师:星期天到了,小动物们都在公园里玩耍,它们玩得可高兴了,我们一起去看一看,都有什么动物?它们在干什么?(出示主题图)学生回答后,引导学生观察:小熊和小猴在玩跷跷板,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小熊重、小猴轻)你是怎么知道小熊重,小猴轻的?师:从这幅图中你还能看出谁轻谁重?师小结:小朋友真能干,通过观察可以看出谁轻谁重。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轻和重。(板书课题轻重) 2.你还能说出你身边的物体谁轻谁重吗?     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发现相关数学信息。  生1:大象重、小狗轻;生2:大象重、小熊轻;生3:小猴重,小狗轻。      二、实践操作,发展认知 实践操作,发展认知1.掂一掂(1)让学生观察讲桌上的一本数学书和一个文具盒,说说数学书和文具盒谁轻谁重? (2)为什么同样的书和文具盒,大家判断的不一样呢?有什么办法可以证实一下谁说的对呢?请学生上来用手掂一掂,再把你发现的结果告诉大家。(3)请2~3名同学上台掂一掂。 (1)             教师把文具盒里的文具取出来,再请2~3名同学掂一掂,说出谁轻谁重?为什么? (5)你们想不想掂一掂,看看自己的文具盒和数学书谁轻谁重?与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再交换东西掂一掂。(6)教师小结:文具盒和数学用眼睛看不能准确地判断谁轻谁重,我们用掂一掂的方法能够比出谁轻谁重。(7)小实践:再选择桌上的其他东西掂一掂,比一比,与同学交流一下。 2.称一称(1)出示重量接近的一个苹果和一个梨。   生1:文具盒轻、数学书重;生2:数学书轻、文具盒重;生3:文具盒和数学书一样重。 得出:讲桌上的文具盒比数学书重。 得出:现在文具盒比数学轻。     如一本书和一个本子比,一本书和多个本子比,等等。  学生猜测结果。                         在“称一称”这个环节中,通过设疑——讨论——操作—— (2)猜一猜:谁轻谁重?掂一掂:谁轻谁重?师:不管是猜一猜,还是掂一掂,小朋友的答案都不同,怎么办呢?谁又能想出什么好办法呢?(3)小结讨论:你们能想出哪些办法?  (4)出示天平秤。介绍在天平上比较轻重的方法,教师把苹果和梨分别放在天平的两边,让学生观察,现在你知道苹果和梨谁轻谁重吗? (5)分小组活动。拿出你们身边的学习用品,选择其中的两样,先猜一猜,再掂一掂,再后称一称,说说谁轻谁重。 (2)             教师小结:从刚才的比较苹果和梨谁轻谁重,我们发现要想准确地知道谁轻谁重,称一称是最好的办法。 (7)出示一大块塑料泡沫和一小块铁。先说一说:谁轻谁重?为什么?再掂一掂、称一称。 小组讨论方法,交流意见。 汇报交流,充分听取同学想出的不同方法,给予适当的评价。    分小组进行猜一猜,再掂一掂,再后称一称,说说谁轻谁重。 深化,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领悟比较物体轻重的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想出办法解决面临的新问题,对学生而言是一种可贵的成功体验。 明确:比较轻重,不能只看大小、大的不一定重、小的不一定轻,一定要实际掂一掂、称一称才能确定谁轻谁重。三、巩固练习,深化认识 巩固练习,深化认识1.出示练一练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说说怎样判断的。2.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引导学生说出一个西瓜和两个菠萝一样重,说明一个西瓜就比一个菠萝重,如果学生不能理解,可用实物演示一下。3.第3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说说谁最轻?谁最重?为什么?4.第4题这道题具有一定的难度,不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独立完成,可先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思考的过程,再引导学生分析。 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独立判断,并说一说判断过程。  第三单元加减法(一)教学目标:1、初步感知数的计算与生活的联系。2、在具体情境和活动中,体会加减法的含义。3、能在正确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4、在运算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单元重点:1、体会加减法的含义。2、能正确熟练地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单元难点:能根据加、减发的含义,正确列出加、减发算式。小组合作与语言表达能力。课时:15-18课时 第一教时:有几枝铅笔教学目标:1、应掌握的知识在具体情境和活动中,初步了解加法的含义,会读、写加法算式,感悟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2、应发展的能力能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动手操作,会与同伴交流自己的观点。3、应培养的情感感受数学就在生活中,激发求知欲望、学习的兴趣,体会成功的喜悦。内容分析: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10以内数的基础上,未强调用数的组成作为计算依据的情况下,初步尝试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5以内的加法口算,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本课的重点是初步了解加法的含义;难点是能根据加法的含义,正确列出加法算式。学情认识:学生虽然是第一次接触加法,但是在他们的实际生活中,已经有了丰富的生活经历,所以在“有几枝铅笔”这一生活情境的支持下,学生能顺利建立“2+3=5”简单的数学模型。在家庭生活的背景情境中,学生能够运用自己建立的数学模型,说出这个家庭中两样物体合并的现象。课前准备:教师:(1)、摆桃子的课件;(2)、各种奖品,如:红星、桃子、苹果;(3)、书本上的图片(除主题图外)2、教时安排:1课时3、教学流程: 环节教学流程学生活动教学反思 一、    二、          三、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魔术:猜数奖励   探究新知,体验发现1、在活动中体验加法的含义(1)、师:你猜、我猜、大家猜,这是几?请你用你的手指表示(2)、师:演示铅笔合并过程:“5”是怎么来的?(板书:2+3=5)(3)、指导认识加号并板书。(6)、师:我们就把这种带有加号的算式叫做加法算式。像刚才,把铅笔合起来,就用加法计算。动手操作、合作交流1、师:刚才,小朋友们表现得都不错,老师啊,要奖给每位小朋友5个桃子,坐好了,请小组长进行发奖。师:小朋友拿到这5个桃子之后,你准备怎样使用啊?2、师:演示摆桃子1+3=(),问:这样可以用哪个加法算式表示?3、用你们的桃子摆一摆,能摆出多少个加法算式?[要求学生摆一次把结果记一次] 学生猜数“5,0,1,4”     学生完整回答问题,并伸出手指表示。 学生汇报结果:5支铅笔,学生一边说算式一边动手演示合并过程,2+3=5。认识加号了解加法算式及加法含义        学生模仿摆法后独立操作:每个同学动手把桃子摆一摆。小组交流:小组长进行调控,比一比,看哪个组的摆法最多。 个别小组汇报操作过程。目的:借助一个充满趣味的魔术引入教学,符合学生的特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方法:引导学生从感兴趣的活动中学习数学    目的: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重视学生观察、表达、动手的学习过程。方法:以学生独立操作为主,在四人小组讨论交流中使学生得到感悟与帮助,并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合理地作出评价,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目的: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比较轻松、愉快地活动中,获取知识。       四、                          4、学生汇报,教师用课件演示结果,让学生再看一次。巩固深化,应用探索1、看图说图意,列算式出示:书本第22、23页的四幅图。师:小组合作,每人做一题,并把你为什么要这样列式的想法说给组内的小朋友听。师:谁能来汇报一下?2、奖苹果师:请谁上来领奖品,猜猜是什么?(发一个苹果)师:请答对的学生上来领奖品。(发3个苹果)师:依照上面的方法发5个、7个苹果。师:老师奖给他们的苹果有什么变化?3、说一说,算一算师:真棒,小朋友们刚学就会列这么多的加法算式,说来也巧,老师认识的一位小朋友——小明今天也学列加法算式,而他一回家就笑着向爸爸妈妈说今天学到的本领,我们去他家看看好吗?出示:第23页第4题的幻灯片     组长分配任务,学生独立做题,交流自己的想法,个别学生汇报结果  一生高举奖品,其他学生回答。              学生观察图片,互相说一说后分别汇报。   目的: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比较轻松、愉快地活动中获取知识。方法:变静为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方法:从生活——数学——生活,让学生说一说。     目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进行数学思考的意识。策略:学生汇报时,可以问:“为什么要这样列算式?引导其说出算式表达的意义,提高他们的表达水平。         五、   师:这就是小明的家,漂亮吗?你能在他的家里发现一些数学问题,列出加法算式吗?4、师:在小明家发现了这么多的加法算式,那你能不能回家看看自己家里有哪些算式,然后告诉爸爸、妈妈呢?巩固练习1、练一练第1题2、《随堂练习》(随机)     学生独立做 方法:情境的迁移。目的:使学生真实的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目的:巩固加深这一节课所学的内容。第二教时:有几辆车教学目标:1、 应掌握的知识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体会加法意义;能用自己的方法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感知交换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初步体会、区别基数与序数。2、 应发展的能力能从简单的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法问题,列算式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有序观察的能力。3、 应培养的情感引导仔细审题、规范书写的良好的计算习惯,以及认真听、仔细想、主动说的上课习惯。内容分析本课时是在学生认识了10以内数,在经验积累和亲身体验的基础上理解了加法的意义的基础上,初步感知从不同的观察角度出发,会列出不同的算式,从而形象直观的说明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位置,得数不变。重点:理解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位置,得数不变。教学中要让学生亲身体验,经历整个过程,让他亲眼见到同一副图,列出两道不同的算式,突破重点。难点:学生在列出两道不同的算式的基础上去寻找两者之间的关系。学情认识 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好问、求知欲强、表现欲强,注意力易分散。教学时应精心创设生活情景,引入卡通、动画动物、水果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学生情趣高涨,兴趣盎然,使枯燥、沉闷的数学知识活泼起来。课前准备:教师:课件一套(出示主题图;出示秋娃娃的礼物,左边一个苹果,右边两个苹果;出示上面4只小白兔,下面1只小白兔,3个萝卜;左边一个盘子装0个萝卜,右边一个盘子装5个萝卜;出示挂满算式的苹果树;苹果、梨等水果贴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环节教学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反思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同学们,秋天到了,秋娃娃伴着徐徐的凉风向我们走来。他想和小朋友门一起做5的拍手游戏,好么?2、拍手游戏:师:秋娃娃拍一,你拍几?师:秋娃娃拍二,你拍几?……     边对口令,边做拍手游戏。目的:复习5的分成与合成。方法:在拍手游戏中完成5的分成与合成复习。 二、主动探索,体会领悟1、游戏玩完了,秋娃娃玩的可高兴了,现在她想带大家到果园里去走一走、看一看,你们愿意么?2、课件出示主题图。(1)、师:从这幅图上你都看到了什么?  (2)、师:你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3)、师:你会计算么?   (4)、师:说一说,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比较两个算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初步体会加法交换率。)    (5)、师总结:看来交换加号两边数的位置他们的得数不变。     观察主题图,提出数学问题。生1:左边2棵果树,右边有3棵果树。提问:一共有几棵果树?生1:2+3=5(说原因)生2:3+2=5(说原因)与同桌交流讨论。生1:这两个算式都是加法。生2:他们的加号两边都是2和3,等号后面都是5。生3:他们加号两边的数的位置交换了。      目的:结合学生身边的景物进行观察,发现问题:可以用两种算式来表示。  方法:学生独立思考,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再进行讨论,初步感知加法交换率。              三、利用操作,加深理解看到同学们这么聪明,秋娃娃可真高兴,它决定送给你们一份奖品。瞧(电脑出示第二幅图)1、师:秋娃娃送给她家什么奖品?你能说给你的同桌听么?2、师:看了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3、师:说一说这两个算式又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比较两个算式的异同,再次体会加法交换率。)  4、学生操作看到小朋友们这么聪明,果园里的小动物可不服气了,说:“如果你能回答出我的问题那才叫本事呢!”同学们你们有信心么?        同桌互相交流。  生:左边有1个苹果,右边有2个苹果。生:一共有几个苹果。学生独立列式,集体订正。1+2=32+1=3  学生操作:摆一摆:左边摆一朵花,右边摆三朵花。学生独立完成。看着自己摆的图片和同桌互相说算式。集体订正。1+3=43+1=4目的:利用操作,加深理解。  方法:通过摆一摆、说一说,加深对加法交换率的理解。          目的:会多角度观察、多方法解决问题。     四、用知识解决问题同学么顺利的解决了小动物的第一个题目,这会,小兔子急了,他也想给大家出个题目,瞧:(电脑出示图)1、师:从这幅图上你都看到什么了? 2、师:那么看了这幅图你能列出那些加法算式呢?      3、师:同学们真棒!能够看着一幅图列出这么都得加法算式。我要给你们一点掌声。可是小动物门的题还没完呢!师:从这幅图上你又看到了什么?师:你能列出什么算式? 师:为什么用0呢?     理解图意:生:有小兔子。生:还有萝卜。生1:4+1=5(上面有4只小兔子,下面有1只小兔子。)生2:1+4=5生3:1+2=3(上面有1个萝卜,下面有2个萝卜。)生4:2+1=3    生:萝卜和盘子 生1:0+5=5生2:5+0=5生:因为左边的盘子里一个萝卜也没有。 方法:创设情境,通过交流、讨论得出多种解题方法。            目的:借助游戏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下巩固知识。     方法:做手指游戏和习题。    五、运用游戏、巩固新知1、手指游戏小朋友们刚才凭着自己的智慧勇敢的闯过了小动物门的重重关卡,咱们的朋友秋娃娃见了可真高兴!他向邀请小朋友和它一起做手指游戏。师:快、快、快、准备好,我们来做手指操。手指头动、手指头动,5可以分成1和几?师:再把小手动一动、5可以分成2和几?师:小手、小手伸出来,我们一起做运动,我出1,你出几? 师:手指头动,再来动,我伸0,你伸几?师:看了同学们玩得这么高兴,林子里的小鸟也想来参加,瞧:(电脑出示图)师:算一算一共有几只小鸟?  2、摘果子游戏时间过得真快,秋娃娃要回家了。可是他想请同学们帮她一个忙,帮他把林子里的果子摘下来,你们愿意么?看来做手指游戏。      生:5可以分成1和4,1+4=5、4+1=5。生:5可以分成2和3,2+3=5、3+2=5。……生:你出1,我出4,1+4=5、4+1=5生:你伸0,我伸5,0+5=5、5+0=5。……(师生互对、同桌互对)生1:3+2=5(树下有3只鸟,树上有2只鸟。)生2:2+3=5生3:1+4=5(有1只大鸟,有4只小鸟。)生4:4+1=5 做习题          六、同学们都是乐于助人的好子可是这可不是一般的果子,你须要回答出树爷爷的一个问题,这个果子才能送给你,你们有信心么?(出示一棵挂满苹果的苹果树,每一个苹果上又一个题) 课堂小结1、             学生自评刚才通过同学们的努力我们完成了这么多地题,而且还帮秋娃娃把果园里的果子也摘下来了,那么请同学们评价你这节课的表现,如果你觉得自己今天表现的特别好,就给自己的5颗星,如果你觉得今天表现的还行,就给自己的4颗星,如果你觉得自己今天表现得不够好,应该继续努力,就给自己得3颗星。请同学们拿出彩色笔为自己把表示成功的星星图上颜色。2、  教师总结。 4+1=2+3=0+4=1+3=5+0=2>()()<52+()=5()+4=41+4=3+2=0+5=2+2=3+1=  学生独立自评。  摘果子教学目标:1、初步体会减法与生活联系 2、在具体情境和活动中,体会减法含义3、能正确列出并读出减法算式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点难点:正确列出并计算减法算式教学设计思路:学生对“减法”意义的理解建立在亲身体验、动手操作基础上,因此,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摘果子”这一情境,让学生感受减法意义。教师准备:苹果卡计算卡片学生准备:学具小棒课时划分:1课时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反思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星期日,小红来到菜园里,菜园里结了许多西红柿,红红的西红柿可大了,我们首先来看两幅图。(电脑出示图中“摘果子”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呢?同学们说得真好。学生仔细观察图,思考说出这幅图的大意是丁丁去菜园摘果子。二、探究新知,初步感知减法的意义同学们再仔细观察这两幅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反馈,获取数字信息,提出问题。那么,这个问题应该怎样解决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试着解决这些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用学具摆一摆。教师到各小组巡视指导。教师引导学生汇报,随着同学的汇报,使学生明确,求还有多少个就是从5个西红柿里面去摘掉走的2个,也就是从5里面去掉2,列式是5-2=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互相说一说。学生操作,讨论解决的方法。 引导学生读算式。教师根据图意说明各部分表示什么。还是这幅图,如果摘下3个,还有几个?用小棒摆一摆。谁愿意把你的想法告诉给老师和同学们?学生读。学生用小棒摆。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并列出算式:5-3=2。三、巩固练习解决身边的减法问题看来,同学们已经能够用减法解决数学问题了,联系日学生活想一想,还有哪些减法问题,先用小棒摆一摆,再列算式。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现在谁来把你的学生进行指导。现在谁来把你的想法告诉给老师和同学们?学生摆小棒、列算式。学生反馈。四、实践应用加深理解减法的意义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到26页,我们看“做一做”。(电脑出示“做一做”1、2)请同学把这两道题做在书上。教师对有困难的同学们进行帮助。集体订正,教师讲解共性问题。现在我们来做手势游戏,老师伸出一只手,然后攥上一个手指导,你们想一想,还剩几个手指?现在请同学们把“练一练”中的2、3、4、5几道题做在书上,然后由小组长负责检查一下。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学生在书上独立试做。学生在全班中交流自己的想法及做法。同桌互相做做手势游戏,最后把结果填在书上。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 教师奖励给表现好的小组小红旗。教师对共性问题集体订正。教师小结:这节课同学们的收获可真大,学会了用减法解决数学问题,课下我们要比一比,看谁能用减法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学生边认真听边回答问题。板书设计:5-2=3第三单元第四课小猫吃鱼教学目标:1、通过“小猫吃鱼”的情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2、理解得数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3、培养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难点:进一步体会减去含义及0的减法算式。教学设计思路:一年级学生首次接触多幅连环画,充分调动了积极性,因此采用活动教学法,利用学生喜欢的讲一讲,说一说的形式,结合“小猫吃鱼”、“套圈游戏”、“吹泡泡”情境,置身于教学活动中描绘图意,列算式。教师准备:挂图课时划分:1课时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反思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都听说过小猫钓鱼的故事吗?谁来讲一讲。学生讲故事 故事讲的真好,小猫钓了许多鱼,回家一就开始津津有味地吃这些鱼了,我们来看这幅图。(电脑整体呈现书中28页“小猫吃鱼”主题图,隐去条件和问题。)你们能对照这几幅图讲故事吗?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试着讲一讲。刚才同学们在小组内讲得非常认真,下面谁愿意讲给大家听?学生仔细观察这幅图,在小组内讲“小猫吃鱼”的故事。二、探究新知体验0在减法算式中的意义同学们故事讲得非常好,再仔细观察这四幅图: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数这问题?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看哪个小组能想出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教师到各小组进行指导。好,下面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讨论、学习的情况?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3-1=21-1=02-1=1。(学生可能会列出不同的算式,只要学生能结合图意讲明理由,就应鼓励。)教师为表现突出的小组发小红旗。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发现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各小组汇报本组的学习情况。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同学们,你们喜欢套圈游戏吗?假如举行套圈游戏,我们先预测一下:你可能会套上几个圈?几个套不上?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预测一下。列出相应的算式。教师巡回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预测。列出相应的算式。小组长组织本组同学互相评价。 教师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解。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到28页。(电脑出示“试一试”2中的连环画。)同学们自己试着做一做。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教师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解并为回答问题好的同学发小图标。学生边听边认真回答问题。学生在书上试着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四、实践应用形成技能我们打开书到29页看“练一练”。(电脑出示“练一练”1、2、3。)请同学们自己试着完成并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巡回指导,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帮助。好,下面请各小组汇报一下你们的学习情况。教师讲解共性问题。为表现突出的小组和同学发小红旗和小红花。现在我们来看一个数学故事:差几只杯子(电脑出示29页故事图)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讲故事,你发现了什么问题?你们能自己解决吗?教师深入到各小组进行指导。教师为表现突出的同学发智慧星。学生在书上试着独立完成,然后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及做法。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反馈学习情况。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讲故事,试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各小组汇报本组讨论学习的情况。 教师小结:这节课同学们的收获可真大,不仅发现了很多问题,而且学会了解决问题,课下我们要比一比,看谁能够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板书设计:3-1=21-1=02-1=1第三单元第五课练习一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减法含义。2、能正确口算出5以内加减法。3、培养语言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寻找不同答案。教学重点、难点:多角度观察思考,得出符合条件的不同算式。教学设计思路:联系生活实际,寻找符合条件的多种可能性,以讨论教学为主。教师准备:教具小棒。计算卡片学生准备:学具小棒。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反思P301填空学生说清图意,根据图意列算式P30,3,4,5根据图意填空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更正P31,6算式填空运用教学小棒,演示加减法同桌间摆小棒说答案P31,7游戏:把卡片投进相应的小箱内把学生分组,给每一小组发计算卡片,卡片上有一道题学生通过计算,将卡片放入相应答案的小箱内第三单元第六课猜数游戏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加、减含义。2、学会“6”、“7”的加减法,能够讲清每道算式含意。3、重视学生生活中的经验积累,培养学生的数感。教学重点难点:讲清算式含义。教学设计思路:教材设计了“猜数游戏”的情境,采用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学生可以动手猜一猜,算一算,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 教师准备:黑棋子学生准备:学具小棒课时划分:1课时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反思一、游戏引入复习5以内的加减法游戏引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5以内的加减法,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一下伸手指的游戏好吗?老师边伸出4个手指头边说:“我出4”。同桌之间互相做一做这个游戏好吗?学生边伸出1个手指头边说:“我出1,4加1等于5。”学生做游戏。二、探究新知自主学习掌握得数是6,7的加减法。同学们刚才做得真好,看现在老师右手里有4个棋子,左手里有2个棋子,2个手里一共有几个棋子?教师板书算式。同学们拿出6个你们准备好的扣子,像刚才老师这样,同桌的两个同学为一组进行游戏,并把算式写在练习本上。教师随机板书。板书后教师说明:刚才咱们列出了这么多算式,是不是有点零乱呢?你能不能整理一下,给它们排队,使它们变得规律呢?引导学生观察算式,发现特点。1+5=62+4=63+3=64+2=65+1=6学生口述,列出算式:同桌游戏,写算式,并反馈交流。让学生讨论交流这些算式如何整理排列。学生操作,列出算式。学生观察讨论 6+0=6让学生之间边操作,边按顺序说算式。学生反馈,做出手指游戏,检查学生对得数是6的加法算式掌握的程度。现在老师两个手里一共有6个棋子,其中左手里有2个,猜一猜,右手里面有几个?随学生反馈,教师板书6-4=2像刚才老师这样,同桌的两个同学做猜数游戏,并把你们所猜的算式记下来,准备交流。同学们在写算式的时候可以按一定的顺序来写。交流整理:指小组说算式,说不会的其它小组补充,然后引导学生有序排列,发现规律,并进行巩固练习。让学生拿出7个准备好的棋子或扣子,在桌子上摆一摆,看一看,都是几加几等于7呢?把算式写出来,并进行有序排列,然后交流。学生拿出7个扣子,在桌上摆一摆,看看,都有7减几等于几呢?把算式写出来,并进行有序排列,然后交流。学生活动,列出算式。学生列出算式。学生拿出7个扣子进行摆、写算式,并进行有序排列。学生拿出7个扣子进行摆、写算式,并进行有序排列。三、进一步体验感悟,加深理解1、电脑动画:老鼠偷土豆学生说出还剩6个,7-1=6 边放动画边配音:(老鼠说)我今天的收获真不小,背回来7个土豆。(电脑出示袋子破了,土豆掉了一个,停止放动画)糟了,小老鼠的袋子怎么拉?同学们,袋子里还有几个土豆?你怎么知道的?土豆只会掉一个吗?接着放动画,又掉一个,停止放。如此下去,老鼠回到家,可能剩几个土豆呢?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像,列出算式。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评价。能够按一定的顺序写,写的比较全的,在评价表中打“√”,引导学生反馈,订正。学生列算式在小组内展开交流。四、巩固实践应用让学生独立完成第33页的1、2、3题。同桌的两位同学做第33页的数字游戏。学生独立完成。同桌做游戏。第三单元第七课时跳绳教学目标:1、具体情境中学习有关“8”、“9”的加减法。2、正确表达算式含义。3、学习有条理的思考教学重点难点:列出有关“8”、“9”的加减法算式。教学设计思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本课图中包含了许多数量信息,教学中,让学生观察图,寻找数量信息,提出问题。教师准备:挂图,数字卡片课时划分:1课时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反思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跳绳吗?操场上有几位同学跳得可带劲了,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好吗?(电脑出示跳绳图)同学们,参加跳绳的都有什么样的同学?同学想像跳绳情境。仔细观察图思考,学生很可能说出:有男同学,有女同学;有戴帽子的,有不戴帽子的;有穿裙子的,有穿裤子的;有摇绳的,有跳绳的等等。 二、探究新知结合这个情境中的素材,同学们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呢?你能列出一个加法算式吗?同学们先自己试着往书上填一填,填完后小组同学先互相交流一下,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反馈,说明自己的想法,列出算式。教师帮助学生整理归纳算式,按一定的顺序写算式。同学们真聪明,我知道同学们都很喜欢画画,看一位大象伯伯正在画画呢,(电脑出示图)它画的是什么呢?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学生提数学问题。学生自己试填,然后和小组同学交流。学生看图说图意,并提出数学问题。(一共有多少个小方格?还剩多少个小方格等?)三、自主探究学习得数是9的加减法引导学生反馈,并对照现有的图说明如何列式。(1+8=9,8+1=9,9-1=8或9-8=1)下面请同学们接着大象画的继续画下去,涂一个小正方形,写出一个加法算式、一个减法算式。同桌两人一组,一人涂色,一人记录算式。老师引导学生交流反馈。老师适当板书。1+8=99-1=82+7=99-2=73+6=99-3=64+5=99-4=5……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规律?教师进行小结同桌两人开始合作学生回答。 四、自主探究得数是8的加法和8减几。巩固练习实践应用1、数学游戏:凑成“8”。并列出算式,进行小组评价,作对的在评价表中打“√”。以游戏的形式进行训练,既提高了学生的情趣,又有利于学生评价。实践应用1、学生独立完成“试一试”。2、完成“练一练”的1、2题。3、凑成9完成47页第3题。4、讲数学故事:“八戒吃瓜”。让学生看图,先在小组内试讲并把此题完成。学生进行评价。板书设计:1+7=88-1=71+8=99-1=82+6=88-2=62+7=99-2=7第三单元第八课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巩固“8”和“9”的加减法。2、指导学生学会看图,能口述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3、在理解的基础上,了解图中大括号、问号表示的含义。4、根据图意列算式。教学重点难点:根据图中的图意和符号列算式。教学设计思路:喜爱动物是孩子天性,挂图中小企鹅的呈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因此采用看图设情境方法教学。教师准备:挂图学生准备:学具小棒课时划分:1课时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反思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看一看,填一填。学生看图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探究新知了解图中大括号问号表示的意义,进一步巩固得数是8、9的加减法。同学们看,在南极美丽的冰川上,一群可爱的企鹅正在欢快地玩呢,仔细观察这幅图,你从中知道了什么?你是怎样知道的?学生反馈,教师指导:同学们看一看,这个(指大括号)是大括号,它从冰川的左端一直括到右端,把所有的企鹅都括在里面了,它下面有个问号,这就是问我们所有的企鹅一共有多少只。以后的数学中,我们会经常看到类似的大括号。那么这个问题该怎样解决呢?请同学们度着把式子写在书上。引导学生反馈,教师进行订正。1、说一说,算一算。电脑动画(一些企鹅走到冰川的后面)变为第二幅,再请同学们观察思考:这幅图有几个大托号?每个大托号式表示什么意思?好,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说说你的看法。交流对图意的理解:(重点理解,下面的大托号表示一共有9只企鹅,上面标有“?只”的大托号是求被冰山挡住的有几只。这里要让学生说出露出半个身子的企鹅包括在冰川挡住的范围内。)被冰山挡住的一共有几只企鹅呢?你能列出一个减法算式吗?教师引导学生反馈订正。学生试着往书上列算式。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两个大托号分别表示什么意思。每位同学试着自己列算式,填在书上。三、探究体验小组内讨论:组内同学互相帮助。 感悟、自主解决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有关8和9的两个表与图有什么关系,怎样填,小组当中会的同学可以给不会的同学讲一讲,如果小组都有困难,可以请教老师。教师进行订正。四、巩固练习实践应用1、让学生做的手游戏。2、完成“练一练”的2、3题3、师生做37页的“数学游戏”同桌的两名同学做的手游戏:甲:我出3(伸出3手指)乙:我出5(伸出5手指)甲乙:3加5等于8……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再填在书上。板书设计:6+3=99-5=4第三单元第九课练习二教学目标:1、通过画一画,填一填,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加、减含义2、能够正确熟练地口算9以内数的加、减法。3、进一步练习看图说图意。教学重点难点:熟练计算9以内加减法教学设计思路:本课是一堂练习巩固课,教学内容是前面所学,因此采用活动教学法,让学生参与其中,通过自己动手画,参与游戏,在亲身体验中对知识加以巩固熟练。教师准备:计算卡片课时划分:1课时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反思一、复习口算练习3+5=4+2=5-3=9-2=8-5=2+6=9-5=4+3=9-6=出示复习题学生看题回答二、课堂练习1、P38,2与学生一起完成,注意画图要与所填算式相对应学生看图,了解图意 2、P38,2看图列算式1、P38,4根据图式列算式4、P39,5、9连一连,找出结果相同的一组教师组织集体交流,将自己看图后的想法告诉大家。强调大托号,问号含义。学生独立看图,完成题目。同桌间相互说图意,完成算式。独立完成。一、数学游戏内容:我家卡片上数学题计算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给每一小组发计算卡片,在黑板上画出相应答案小房子,学生通过计算,交卡片放入相应房子中找到家小组内计算交流由代表找对应房子放卡片。板书设计:4+4=2+6=86+2=8第三单元第十课分苹果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活动,学生初步理解得数是10的加减法。2、动手操作摆一摆,共同整理出有关10的加、减法算式。3、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进行思考教学设计思路:本课内容分苹果,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条理性,因此采用活动游戏教学法,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身体验。教师准备:苹果卡片10个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反思一、创设情景同学们说出自己的想法。 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吃水果吗?都喜欢吃那些水果?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些苹果,你们想不想知道一共有多少个苹果?二、探究新知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1、出示苹果图片:估算一下有几个苹果?2、我们在具体地数一数到底有多少个?3、汇报交流:谁愿意把你数的苹果告诉大家。4、老师想把这10个苹果分成两堆向淘气和笑笑,怎样分?按小组进行分苹果比赛并列出相应的加法和减法算式。5、请同学们按小组汇报分的情况。(教师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说,并把分的结果出示在大屏幕上。)教师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说,并随机板书。6、仔细观察算式,你发现了什么?7、面对大屏幕,让同桌互相说一说10可以分成几和几。8、我们把10分成9和1,你能想到什么算式?10分成8和2,你能想到什么算式?……请同学们在组里说一说。9、教师小结。学生估计并说出来。学生答:10个。学生每4人一组,每组一套模拟苹果。一人分,其他同学说怎样分两堆?并列出算式。各小组汇报分的方法,要求学生一边分一边操作。学生讨论说明自己的发现。同桌互相交流。10可以分成2和8,还可以分成1和9……小组内同学互相说。1、请同学们伸出双手和老师一起来做一个游戏,好吗?2、下面同学们仔细看老师的手(教师把两手分成1和9)你能列出算式吗?同学们高兴地做好准备。学生可能说:1+9=109+1=10…… 三、体验感悟,掌握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3、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做一做这样的游戏,看哪个小组同学表现最好?(随机进行小组评价)4、教师小结。同学们在小组内边做手势边说。操作和列式正确的在评价表中打“√”。四、巩固练习实践应用1、请同学们把练一练的第1、2两小题做在书上。2、集体订正。3、“爬台阶”一题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幅画,爬台阶的结果要与算式一一对应。4、请同学们先把第4小题的表格完成。5、谁能把这些算式表示的意义说一说?6、教师小结。同学们在书上独立完成。个别同学发言。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学习。学生在书上完成。小组内说一说。板书设计:分苹果9+1=101+9=1010-9=110-1=95+5=108+2=102+8=1010-8=210-2=810-5=57+3=103+7=1010-7=310-3=76+4=104+6=1010-6=410-4=6第三单元十一课操场上教学目标:1、通过图中男、女人数的直观比较,进一步体验加、减法含义。2、初步学会解决“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3、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充分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教学设计思路:本课教学内容是两者比较多少,直观地比较。因此,可让学生借助学具,摆一摆,说一说,在具体的参与中体验。教师准备:图形卡片,挂图。学生准备:学具小棒课时划分:1课时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反思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玩吗?你最喜欢什么运动?2、同学们的爱好可真广泛,现在我们到操场上去看一看,这些同学在干什么?出示场景图,并揭示课题“操场上”。同学们发表自己的意见,有的说:“我喜欢跑步”,有的说:“我喜欢踢球”……。二、探究新知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自主合作探究,解决实际问题。1、同学们仔细看图,你还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在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2、汇报交流谁来说一说你们组提出了哪些问题?(老师把学生的重点问题如“学生比老师多几人?”整理在黑板上。1、大家提出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你们会解答吗?把你的方法在小组内说一说,看哪个小组解答的最好?(教师参与学生活动,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5、围绕“谁比谁少几?谁比谁多几?”的问题,进行反馈。(教师板书8-2=6)。学生看图思考。小组内观察后相互说一说。小组同学汇报本组学习情况,有的可能说:“我们发现学生多,老师少”有的可能说:“男同学少,女同学多”……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各组汇报本组的问题:可能有以下几个问题:①学生有几人?②女同学比国同学多几人?③一共有几人?……各小组同学各抒已见,共同探讨解题方法。同学们发表自己看法:有的可能说学生共有8人,男同学和女同学合起来,有的可能说一共有10人,老师和学生在一起……同学们有的说:同学比老师多6人,我们是算出来的。有的同学说我们是一个比一个比出来的也是多6人……三、操作探究同学们按老师要求拿出小棒。 体验、解决“共几个”及“谁比谁多几或少几”的方法。1、请同学拿出红、蓝两种不同颜色的小棒若干个,来和老师一起摆。2、围绕“一共有多少个”的问题摆一摆。3、围绕“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摆一摆。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同学进行指导。4、小组合作,组长说,其它同学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摆一摆,说一说。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学习情况。边摆边议。四、巩固练习实践应用1、请同学们看练一练的第1题。数一数左边有几个▲?有几个●?2、谁数出来了?3、那●比▲多几个?▲比●少几个?怎样列式?4、谁愿意说一说你的想法。5、第2题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完成。6、集体订正。7、在教室内随机拿出几把椅子,来几个小朋友,解决第3小题的问题。8、教师小结:这节课你们收获可真大,课下请同学们调查一下你们小组内男生、女生人数,并试着提出一些问题,有信心吗?学生们看图数一数。学生回答:有8个●,5个▲。小组内讨论。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在书上独立完成。小组内同学在小组长的带领下交流学习。个别同学发言。同学们参与活动,亲身体验。板书设计:学生比老师多几人?8-2=6(人)第三单元第十二课 乘车教学目标:1、通过游戏情境,使学生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含义。2、让学生边说边算,获得两步式题运算顺序体验。3、通过对车上人数变化观察,培养学生观察发现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思路:教材借助“乘车”这一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因此采用游戏教学法,学生参与其中亲身体验,理解运算含义。教师准备:图形卡片连图学生准备:学具小棒课时划分:1课时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反思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乘车去郊外玩?今天,有几个小朋友乘车去玩,你们想不想看一看他们乘车的情景?二、探究新知学生观察图画自主、合作探究,列出连加和加减混合算式1、出示第一幅图?请同学们观察这幅图,图上画的是什么?你从中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小组内互相说一说。2、汇报交流3、要求“车上有几人?”这个问题你是怎样想?怎样列式呢?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4、汇报交流,教师进行计算顺序的指导。5、出示第二幅图和第三幅图:仔细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你又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同学们观察图,思考。并在小组内交流。各小组汇报本组的学习情况。(汇报的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把图看明白)。学生回答得出:2+1+4=?同学们用小棒边摆边说算法。 6、那现在车上有几人呢?应该怎样列式?引导学生讨论,说明自己的想法,列出算式。那么这个问题应该怎样解决呢,请同学们再动手摆一摆。7、引导反馈,教师小结。同学们仔细观察,提出不同的问题。学生讨论。同学们动手操作,边说边摆,得出:7-2+3=8。三、探究计算顺序出示“试一试”。请同学们拿出小棒摆一摆。“5+2-3=?”这个算式应该按怎样的顺序计算?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哪个小组来说一说?其余的三道题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学习,并进行小组评价,对的在评价表中打“√”。同学们按要求准备好小棒。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学习,边摆边议。借助实物投影同学们边摆边说。小组内同学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共同学习评价。四、巩固练习实践应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第1题的三幅图,你发现了什么?应怎样列式?谁来说一说你们组的意见?第2小题请同学们在书上做一做。第3小题请同学们自己在书上做一做。教师小结。同学们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同学们汇报学习情况。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同学们在小组相互交流。板书设计:2+1+4=77-3+2=6第三单元第十三课练习三教学目标:1、通过各种游戏,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练习加、减法。2、加强口算练习,提高计算速度。3、培养口头表达能力。教学重点难点:10以内加减法 教学设计思路:本节练习课教学内容是学生学过的知识,教材设计了“找朋友”、“打靶比赛”、“过河”等活动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性,因此采用活动教学法。教师准备:数字卡片、计算卡片学生准备:学具小棒课时划分:1课时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反思P46,1动物找朋友,可在班中进行,以凑成“10”为标准找朋友。分小组,发数字卡片根据自己卡片上的数,计算和谁的卡片上的数加在一起是10,因此找到朋友。此节练习课,我只需读字比较多的题,不需做出解释,学生可独立完成,批阅效果还行。P46,2任选一数,求其余学生选数计算P46,3数棋子数,比多少学生独立完成P46,4看图列算式独立完成再交流讨论P41,5口算口算接龙P47,6游戏:过河分小组,将一组学生没为过河人,一人一张计算卡片学生根据卡片上的数,一题一题轮流做,算对即一组人全部过河板书设计:3+2+5=109-2-4=3第三单元第十四课整理与复习(一)教学目标:1、对10以内加减法进行归纳,找出规律。2、学生提高口头表达与计算能力。教学重点难点:找出表格中计算规律。 教学设计思路:10以内加减法前面已学过,表格中将运算进行归纳,可以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因此本课采用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讨论学习。课时划分:1课时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反思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看!老师这里有一个智慧箱,你们猜一猜这里装的是什么?这个箱子里装的是我们学过的10以内的加法算式,下面请同学们再猜一猜,这个箱子里装的加法算式得数可能是多少?教师引导学生说出10以内加法的得数可能是0-10的数。那么这个智慧箱里装的算式到底都是多少的呢?请同学们看!(教师从智慧箱里拿出标有0~10的数的10个小箱子)。学生好奇地去猜。学生猜测,得数可能是10、9、8。二、探究新知学生归纳总结10以内加减法同学猜的真对,智慧箱里装的是得数是0~10的算式,让我们一起把小箱子排排队吧!你们想怎样排呢?教师给予肯定:同学们排的都有道理,请同学看得数是10的小箱子和得数是9的小箱子,想一想装的可能是哪些算式呢?请同学们在表格里写一写,想一想应该怎样写才能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呢?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学生有的按0~10的顺序排,有的按10~0的顺序排。学生写算式,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学生汇报。 好!下面哪小组汇报一下,得数是10,得数是9的算式有哪些,你是怎样写的?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随机进行指导,对于不同顺序的算式的写法,教师要人予肯定,使学生明确,这些算式可以按一定的顺序写,比如:得数是10的加法,我们可以按10加几、9加几、8加几等顺序写,反之也是正确的,得数是9的加法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有的同学没有按一定顺序写同学们现在可以调整一下。学生进行调整。1、进一步体验感悟总结10以内的加法那么,得数是8、7、6等小箱子里面,可能装的是哪些算式呢?请同学们像刚才那样试着写在表格里。教师订正,帮助学生完成整个加法表的整理。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10以内的加法数,横着一排一排的仔细观察,竖着一行一行得认真看一看,最后再斜着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在小组内说一说。引导学生汇报:横着看加法表找规律提问:认真观察第一排,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仔细观察第二排,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观察第三、四、五……十一排。学生写。学生讨论交流。学生回答:第一个加数是从10开始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第二个加数都是0,得数也是按顺序排列的。有什么规律?两人互相讨论。竖着看加法表找规律提问:学生回答。 合作探讨加法表排列的规律1、请你找一找,得数是几的算式最多?2、仔细观察得数是10的算式有什么规律?3、得数是9的算式有几道?得数最小的算式有几道?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规律?斜着观察找规律提问:1、从上到下斜着看第一斜行加法表什么规律?2、第二斜行、第三斜行呢…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规律?3、在这些算式中,有几道特殊的算式,你能找出来吗?4、看算式2+2上下的算式有什么特点?1、教师小结。学生回答:得数是10的算式最多,有11道题。学生回答:第一个加数是从10开始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的,第二个加数是从0开始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的。学生回答。学生回答:第一个加数都是0,第二个加数是0,1,2,3,…10,从小到大排的。学生回答:0+0,1+1,2+2,3+3,4+4,5+5。学生回答:2+2上下的算式正好是两个加数交换了位置,如左边是3+1,右边就是1+3。2、学生归纳总结10以内的减法表刚才我们整理了10以内的加法算式,同学们整理的非常好,那么10以内的减法算式,有哪些呢?我们应该怎样整理呢?请同学们打开书到49页,让我们首先仔细看图,谁能说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那么这些减不算式怎样整理呢?请小组内讨论一下,然后自己完成在书上。学生回答。学生讨论交流,之后完成在书上。 3.引导学生自主评价教师进行订正。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我们利用刚才观察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然后小组内进行讨论与交流,看看从表中可以发现哪些规律?引导学生进行反馈,并进行小结。刚才同学们复习的都很认真,同学们看,老师这里有7枝粉笔,分两只手拿,藏在背后,猜一猜老师手里拿的是几枝和几枝?说出加法算式。各小组组长说算式,学生举0~10的数字卡片,看谁算的又对又快。(加减法各5题)全对的在评价表中“√”。老师小结:刚才同学们练习的不错,接下来请同学们想想这几个单元,你们除了掌握以上内容,还学到了什么?最满意的一次数学作业是什么?印象最深的一堂数学课是哪一节,你用数学还解决了哪些生活中的问题?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课下你自己或让家长帮助你把这些内容记录下来,放入成长记录袋中。学生回答。小组进行评价。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的学习历程。板书设计:整理与复习0-01-02-03-04-05-06-07-08-09-010-01-12-13-14-15-16-17-18-19-110-12-23-24-25-26-27-28-29-210-23-34-35-36-37-38-39-310-34-45-46-47-48-49-410-45-56-57-58-59-510-5 6-67-68-69-610-67-78-79-710-78-89-810-89-910-910-10第三单第十五课大家来锻炼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巩固10以内数的认识。2、进一步强化学生用符号或语言来描述事物,对事物进行比较的能力。3、进一步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加减法含义,正确熟练的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自主的去感受、发现、发展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切实感受到数学的乐趣,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课前准备与课时设备1、本节课的教学以学生实践观察为主线,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课件投影片或挂图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反思一、谈话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同学们!老师已经带同学们参观了我们的校园,大家对我们学校的校园环境和设施有了比较细致的了解,那么谁来介绍一下我们的校园呢?教师随着学生的介绍,引导学生从中抽象出相关的数字信息,并进行相应的板书。比如;树、专用教室、花等各多少。在这样美丽的校园,同学课下开展了许多有意义的活动,你喜欢哪些呢?怎样开展?结果怎样?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说一说。学生介绍自己看到的校园。 分组进行汇报。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开展活动的情况。二、学生自主交流刚才同学们介绍了自己的校园和同学们喜欢的活动,大家想一想,从中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应该怎样解决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一下。教师让学生分小组汇报提出的问题和他们是怎样解决的。教师进行小结。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学生分组汇报。三、看图提问尝试解决问题看到我们自己的校园,根据我们日常开展的活动,同学们提出了许多数学问题,接下来我们再看看淘气和笑笑的校园是什么样的呢?(出示课件)下面请同学们看一幅图,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美丽的校园,校园里都有什么,同学们在校园里开展了哪些活动?那么课本中提出的问题同学们能够自己解决吗?请大家试一试。面对这些情况,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怎样解决呢?在组内讨论交流一下。引导学生进行汇报。学生回答:学校里有树、花、小鸟等等,这些小朋友有的在踢足球,有的在跳绳,有的做操等等。学生完成在书上,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学生提出问题比如:1、左边树上有5只小鸟,右边树上有4只小鸟,合起来一共有多少只小鸟?2、草地上有8朵花开了,有2朵花没开,一共有多少朵花?……四、总结全课同学们,我们除了根据校园的情境和我们日常开展的活动提出一些问题外,结合我们的日常生活,你们还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根据生活中的感受回答。 教师进行小结:这节课同学们上的非常好,在我们生活当中,到处都有数学,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希望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发现,成为一名小数学家。第四单元教学计划教学内容:1、能按照给定的标准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比较,排列和分类。2、对简单几何体和图形分类。3、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习惯。教学目标:1、进一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2、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整理事物的习惯。3、经历分类过程,学会按一定标准或自定标准分类。单元教学分析:教材中,“分类”是一个学生实践性的活动,教材结合学生熟悉的事物,让学生经历分类的活动,在活动中体会分类思想,感受分类生活中的用途。课时教案第四单元第一课整理房间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房间”这一故事情境,使学生体会按一定标准或自定标准分类的过程。2、进一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3、初步培养有条理地整理房间的习惯。教学重点难点:体会按一定标准分类的过程。教学设计思路:学生在入学前对日常生活中的物体有了初步的认识,通过“整理`房间”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体会分类的思维方法。课时划分:1课时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反思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媒体演示,谈话:这是小明的房间,看到小明的房间你想说什么?学生可能说:1、小明的房间挺漂亮,就是有点乱。2、他的书应该放在书架上,不应该放在地上。 3、他应该学会自己整理房间。4、我想帮他整理一下。……二、探究新知合作交流自主归纳总结整理方法谈话:假如你是小明,你准备怎样整理房是?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的方法。教师参与到学生的小组交流之中,注意及时鼓励与肯定学生的想法,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指导。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汇报。对学生的方法进行适时评价。学生按照书上的提示活动手圈画分类(可能出现不同的表示方法,如把同类的圈起来,在同一类物品上画上相同的符号)。学生在组内说自己的想法。汇报整理房间的方法,学生汇报时可能出现下列情况:1、分成三类:把学习用的笔、本、书、文具盒放在一起;把上衣和裤子放在一起,因为它们是穿的;剩下的都是玩具,应该放在一起。2、分成四类:因为球是用来锻炼身体用的,应该把玩具和体育用品分开。3、分成五类:椅子、床、柜子都是家具,也应该分成一类。家里的东西一共同五类。4、有的学生反对这种方法,理由是:我们是在整理房间,把同类型东西放在一起就行了,又没有让我们搬家。 三、观察体验感悟明确整理方法谈话:小明也发现自己的房间很乱,他动脑筋想办法进行了整理。同学们请看,这就是小明整理后的房间(课件出示整理好的房间)。看到这个房间,你想说些什么?学生表达自己看到干净整洁的房间的心情。四、巩固练习实践应用1、完成课后“练一练”。第1题,把会飞的动物涂上颜色。引导学生看题的要求,电脑出示各类动物,让学生逐个认一认再涂色。第1题,逐个认识后,在课本上得立分类涂色。电脑演示交流。第2题,蔬菜、水果分类。让学生任选自己喜欢的头饰。第3题,分一分。谈话:妈妈从超市买回一堆物品,你能帮妈妈把这些东西分一分吗?2、实践活动。谈话说要求:回家后整理一下自己的房间,向同伴说一说你是怎样整理的。第2题,学生分别戴上各种蔬菜、水果的头饰做找朋友的游戏。第3题,学生拿自己喜欢的物品,做给物品找家的游戏。板书设计:整理房间学习用品:书、本、笔、文具盒服装鞋帽:上衣、裤子玩具:小汽车、小熊体育用品:球第四单元第二课整理书包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书包”这一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分类标准的多样性,根据不同的标准分类有不同的分类结果。2、进一步体会教学与生活的联系。3、初步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整理事物的好习惯。教学重点难点: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结果。 教学设计思路:在学习了“整理房间”之后,学生已初步感知按一定依据对物品分类,学生动手操作整理书包,养成有条理的习惯。学具准备:自己的书包课时划分:1课时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反思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课本54页主题图,谈话:放学后,小朋友们都有序地整理好书包离去,只剩下笑笑和淘气面对一桌子的东西发愁。小朋友,你们能不能帮一帮他们呢?学生都说能帮他们。二、学生自主整理书包谈话:要想帮助笑笑和淘气,我们首先得会整理自己的书包,下面就请小朋友们把自己书包里的东西掏出来整理一下。然后小组内说说自己是怎样整理的。教师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注意及时鼓励与肯定学生的做法,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指导。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汇报。谈话:笑笑和淘气通过动脑,也把桌子上的东西整理好了,咱们看一看,他们是怎样整理的。课件出示淘气和笑笑整理好的情况。学生动物整理自己的书包。然后组内说说自己是怎样整理的。学生汇报整理书包的过程:1、把数学书、语文书、美术书、音乐书、品德与生活这些课本放到了一起,把生字本、拼音本、算术本等放在了一起。2、把数学书和算术本放在了一起,把语文书、拼音本、生字本放在了一块,把其它的书放在了一块。……三、总结整理方法大家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整理的方法,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如果再整理一次,你还会有其他方法吗?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在没有给定分类标准的情况下,要先确定分类标准,不同的分类标准,就会有不同的分类结果。 四、巩固实践应用1、完成课后“练一练”。第1题分一分,说一说共有三个小题:电脑出示第(1)小题:人物图片,引导学生确定分类标准。再动手图画。(鼓励学生想出不同的分法。)第(2)、(3)小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汇报交流。第2题,第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进行小组讨论。然后全班汇报交流。2、实践活动。谈话讲清要求:放学后在家长的带领下,到图书馆或书店看一看,图书是怎样分类的,并与同伴说一说。第1题的第(1)小题,学生动手在书上进行分类,然后交流分类情况和整理。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按年龄分类;另一种是按性别分类。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可能出现下列分法:第(2)小题一种是按颜色分类;另一种是按样式分类。第(3)小题一种是按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分类;第二种是按大车、小车、自行车分类;第三种是按车轮的个数分类。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然后汇报。第2题,一种是按大小分类,另一种是按形状分类。第3题,一种是按大小分类,另一种是按用途分类。板书设计:整理书包第一种分法:数学书、语文书、……生字本、算术本……第二种分法:数学书、算术书……语文书、生字本……。第五单元教学内容: 1、体验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2、确定物体位置,并能用自己语言表达。3、会用前后、左右、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活动中,体验物体位置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2、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情感体验。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教材结合学生和学习素材的特点,在观察、模拟和游戏中,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推理等思考活动,进一步培养空间观念和按一定顺序观察的习惯。第五单元第一课前后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2、能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会用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并能用自己语言表达。教学重点难点:确定前后位置,空间观念的培养。教学设计思路:借助“森林运动会”这一有趣情境,用“前后”描述物体相对位置与顺序。教具准备:挂图课时划分:1课时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反思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这节课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去看一场特殊的运动会----森林运动会。我们要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放多媒体课件或教师描述)学生观察并回答二、探究新知学生自主合作交流表达自己看到的结果同学们真聪明,发现了这么多数学问题,现在老师有一个要求:把你看到的用“前后”说给小组同学听。学生用“×××在×××前面,×××在×××后面。”或“×××前面是×××,×××后面是×××。”等句式练习表达。 同学们刚才学得很认真,现在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同学说的好。同学们学得真棒,小动物们继续比赛,快到终点了,小动物们的名次又发生了变化(改变小动物们所处的位置),你还会说吗?小组汇报:各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汇报(可以选一名代表汇报;也可以每人说一说……)。学生结合具体情境练习说动物的位置。同学们说得真好,下面我们一起来做游戏好吗?游戏一:说一说。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你的座位前面是谁?后面是谁?(教师适时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游戏一。三、进一步体验,感悟理解“前后”的意义游戏二:猜一猜,找一找。老师示范:(1)说×××在第几组第几个(或第几排),你们能猜出是谁吗?(2)×××的前面是王兰,后面是李青,你能猜出他是谁吗?(3)找一找马力在第几组第几个。你们愿意玩这个游戏吗?同桌练习玩猜一猜,找一找的游戏。游戏三:摆图片,找位置。同学们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动物卡片摆好,然后互相提问题,可以指定一个小动物,说出它所在行、列,也可以说它的前后是谁,找出是哪个小动物。学生小组合作玩摆图片,找位置的游戏。①学生自己看图练习讲故事。②指名讲给全班同学听。③讲给小组同学听。 讲数学故事:同学们都很喜欢讲故事吧!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老师出示P57图)。结合画面内容,发挥你的想像力,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故事吧!三、实践应用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学得真棒,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有关前后的问题,那你就做个小发明家,把你发现的生活中的前后的问题记下来,明天说给大家听,好吧?学生回答:好。学生课后完成。板书设计:前后第五单元第二课上下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活动中,体验上、下位置与顺序,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2、能确定物体上、下位置与顺序。3、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物体的上、下位置。教学重点难点:确定上、下位置关系,空间观念培养。教学设计思路:借助挂图,生活中物品的摆放,在动手操作中体验物体上、下位置关系。教具准备:挂图、物品。课时划分:1课时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反思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们肯定发现了许多有关上下的问题,谁愿意说一说?学生结合课前观察,说生活中的上下的问题。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体会“上、下”位置的意义及相对性学生结合情境图,说自己的发现。(学生能说出谁在谁的上面或下面,谁的上面或下面是谁等,估计也能把三个事物同时比较。) 老师把森林里的一棵大松树搬到了咱们的教室里面,有几只可爱的小动物也跟来了,你们看;(提前在黑板上画好松树图,然后往树上贴小鸟、松鼠、兔子)。你能从中发现哪些关于上下的数学问题?(学生说,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写出板书)同学们真聪明,从图中发现了那么多有关上下的问题,可是从刚才同学们的发言中,我听到,有的同学说小松鼠在上面,有的说小松鼠在下面,这是怎么回事?(此问题如学生能质疑则更好)学生回答教师的疑问。三、学生继续探究体验,感悟在语文课上我们学过“小书架”一课,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书架,上面放了好多东西,选自己喜欢的物品,和小组的同学说说它的位置。还可以将它们换换位置再说。学生小组合作进一步体验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对号入座:各组把你们的小书架上的物品拿下来,请一名同学提要求,另一名同学摆,其他同学当裁判。大家轮换进行。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游戏一。今天,动物园要分房子子,你来当家,给这些动物们分一分,并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分?学生利用附页中的动物头像在书上练习贴,边贴边说理由。四、实践应用巩固练习(1)猜一猜:教材第59页思考题。(2)寻找宝物:老师这儿有个百宝箱(小型四层抽屉)。里面藏着许多宝物,想得到吗?(老师说问题,学生回答正确就能得到宝物)。游戏:学生积极投入,参与游戏三。学生课后完成。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了有关上下的问题,它在我们生活中是很有用的,回家后调查调查你家里的情况,明天给大家出个有关上下的题目。考考大家。板书设计:上下第五单元第三课左右教学目标:1、在具体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空间观念。2、能确定的物体左、右的位置与顺序,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用自己语言表达。3、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的习惯。教学重点难点:会确定左右位置关系,空间观念培养,位置相对性。教学设计思路:感知自身的左和右,借助文具的摆放,使学生会确定物体左右的方法。教学准备:挂图、物品课时划分:1课时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反思今天有很多老师来看小朋友们上课,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出示挂图)学生根据老师的口令鼓掌。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在生活中,你经常用右手做什么?左手做什么呢?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用“我用左手干……,我用右手干……”的句式练习表达。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充分体验自身的左和右,通过游戏的形式使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左手、右手是一对好朋友,可以做许许多多的事情,小朋友们瞧瞧自己的身体,还有像这样的好朋友吗?二、自主探究感知群体中的左右小朋友们刚才已经熟悉了自己身体的“左”和“右”。在全班小朋友中,你能找出第一排坐在最左边的是谁?最右边的是谁?右边又是谁?快和同桌的小朋友说一说。学生同桌合作,感知群体中的左和右。 说一说,摆一摆:请你像书上的小朋友一样按顺序摆好学习用具。学生动手操作,边说边摆,进一步感悟物体的左和右。三、进一步探究,体会左右的相对性。老师和你们是面对面站的,请你判断老师举的是不是右手呢?教师举手转身与学生同向,证实结论。学生根据教师设疑,展开讨论。全班交流。接下来我们做一个小游戏:听口令做动作。伸出右手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师生共同玩:听口令做动作的游戏。四、实践应用巩固掌握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幅图,请你看看小女孩是靠哪边走的,小男孩是靠哪边走的?请你说说自己的看法。学生观察(第61页第3题)看图判断左右。学生先小组讨论,然后自由发言。同学们各持已见,到底是在哪一边呢?我们亲自来试一度。(组织学生进行模拟上下楼活动)。女同学上楼,男同学下楼,然后交换上下楼。教师小结:平时我们上下楼时,都要像这些小朋友一样靠右走,有秩序的走,这样才能减少意外。第五单元第四课教室教学目标:1、全体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能用自己语言描述物体的前后,左右、上下位置与顺序。2、利用教室情境,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有条理地表达。教学重点难点:用自己的语言有条理地描述物体的位置与顺序。教学设计思路:利用教室真实情景,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综合利用情景巩固已学知识。课时划分:2课时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反思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每天都生活在这个宽敞、明亮的教室里面,再熟悉不过了,不知你们仔细观察过吗?咱们的教室里都有什么?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说一说教室里有什么二、学生合作交流,准确表述教室里物体的位置和顺序。小组合作、交流,说一说教室里物体的位置和顺序。(教师参与其中,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指导者,参与者。)请每组选一名代表说一说教室里物体摆放的位置和顺序。1、学生小组合作说一说教室里物品摆放的位置和顺序。2、小组选出一名代表说一说教室里物体的位置。三、学生介绍自己的家,进一步体验位置与顺序。老师:同学们,你们都有一个温馨可爱的家,那就用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给大家介绍吧?(及时表扬鼓励介绍得详细的同学)。把自己的家介绍给你的好朋友。(教师适时指导)指一指,说一说,你的文具盒的上下、前后、左右6个面。1、指名介绍自己的家(介绍自己家住的地方及家里的结构、物品的摆放等。)2、同学把自己的家向好朋友介绍。3、学生利用自己手中的铅笔盒进行观察、交流。四、实践应用巩固练习同学们,刚才大家学得很认真,下面我们一起玩几个游戏吧!游戏一:利用自己的席位,说一说自己的前后、左右各有什么?(可以变换不同的方向说一说)游戏二:对号入座。(1)同学们都喜欢到电影院看电影,那你会找自己的座位吗?今天我们就来玩一个“对号入座”1、学生同桌完成游戏一。2、学生完成游戏二。 的游戏。教师出示电影院座位图(标明单号、双号,小号在中间),让学生观察电影院的座号有什么特点。(2)同学们到电影院能找到自己的座位吗?那就拿出你课前准备的电影票,去“对号入座”吧!同学们你们太棒了,如果真的到电影院看电影,我相信你一定能很快找到座位。下面老师想请大家当小向导,告诉图中的叔叔怎样走,我们小组的同学合作,可以先用笔画出路线图,再说一说,也可以一边说一边画。(1)学生看图,并结合自己的观察自由发言。(2)学生分组拿着课前准备好的“电影票”做“对号入座”的游戏。3、学生小组合作完成第63页第2题。五、总结全课同学们,今天我们又一次观察了物体间的相对位置与顺序,回家后观察你家周围的建筑物,说一说它们的具体位置和顺序,明天告诉大家。你们愿意吗?4、学生课后观察自己家周围的建筑物,说一说它们的具体位置和顺序,准备和大家交流。板书设计:教室第六单元教学计划教学内容:1、通过实物和模型辩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等立体图形。2、能对简单几何图形进行分类。3、能对几何图形有一定感性认识,知道名称并能识别。教学目标:1、辩认简单的立体图形。2、准确地将图形进行分类。单元教材分析:教材中呈现了学生较熟悉的实物:盒子、球、茶罐……通过学习,认识这些物体的形状,会根据实物或模型形状进行分类。课时教案 第六单元第1课物体分类教学目标:1、使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有一定感性认识,知道几何体名称、并能识别。2、通过实物和模型辩认几何图形,并能分类。教学重点、难点:将几何图形分类。教学设计思路:由生活中实物切入,通过观察、触摸,对他们有一感性认识,再由具体名称进行分类。课时划分:1课时教具准备:生活实物(水杯、墨水瓶盒子……)几何模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反思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老师请大家把课前收集的实物拿出来,向你们组的同学介绍一下,然后把他们放到一起。桌面上的这么多实物好像有点杂乱,你们觉得呢?怎么办?那就请小组同学先商量一下,怎样分类呢?形状分类来认识这些比较规则的物体。请小组同学按形状把桌上的物体分一分,边分边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分?教师参与到各组。学生向本组同学介绍自己准备好的各种形状的实物。介绍交流后把小组的实物全部放在一起。摆一摆,分一分。学生:可以把大的放在一起,小的放在一起。学生:可以按形状、颜色、轻重等分类。各组讨论操作,对小组的物体按形状进行分类。(小组同学商量,试着把相同形状的图形放到一起)二、探究新知引导学生总结分类方法请各组分别说一说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组1:我们组安形状把形体分为两类:方的一类,不方的一类。组2:分为三类:方方的一类,球一类,像柱子似的一类。 只要学生说的有道理教师都要给予肯定。大家说说哪一组分的最恰当?让同学们按第三组学生的分法,把桌面上的物体再重分一下。请第三组同学做其他组的“小检查员”。组3:分为四类:长长的、方方的一类;方方正正的,每个面都一样的一类;两个面是平的,旁边的面是圆的一类;球一样的一类。同学们都认为第三组分的比较好。其他组同学把物体重新分类,并由“小检查员”判断分的是否正确。三、继续探究,让学生充分感悟按形状分类,每图形的特我们把物体分成了四类,你喜欢和哪一类交朋友,就拿起来摸一摸、看一看、玩一玩。你能发现些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教师参与指导。小组汇报,让学生选一种他们喜欢的图形进行总结。学生分类操作,摸一摸,看一看每类物体,都是什么样的。(学生小组内观察研究每类图形的特征,并选定专人发言)。老师待学生说完整后出示相应的立体模形。请你们组给这样的图形起个名字吧!我们就叫它:圆柱。小组1:(全部到讲台前)我们组想和它(拿起圆柱)交朋友。学生:它有点圆,有点长;学生:它长长的,上面和下面都是圆的,请大家拿起一个(圆柱)看一看。学生:中间是弯的;可以滚动。学生:上下是圆的、平的,竖起来就不能滚动。 请大家一起在老师这找出圆柱的图形贴在黑板上。我们的下一位好朋友是谁?教师出示长方体模型。同学们说的这样的(将长方体图形贴在黑板上)图形叫什么?请每人从桌上拿起一个长方体,举起给大家看。教师出示相应的球、正方体。学生根据特征给这样的立体图形起名为:圆柱子、圆柱体等。组2:(拿起长方体盒子)这样的盒子长长的、方的;有8个角;它们都有6个面;这样的物体有的长长宽宽的,有的面窄一些,小一些。学生:长方形;学生:长方体;小组3:放在桌上可以任意滚来滚去的是球。小组4:方方正正的是正方体。老师出示一个近似正方体的长方体。这是一个什么形状的物体?教师小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不同点。学生:长方体学生:正方体学生:有的面与别的面不一样,所以是长方体学生:(用手指比一比)面确实不一样大,它是个长方体。四、实践应用巩固练习今天我们初步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请大家指着分别说一说它们的名字。生活中你见过身边哪些物体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或球形的呢?游戏:“你说我拿”学生指图形说名字。学生积极开动脑筋:铅笔盒形状是长方体,教室里的日光灯形状是圆柱体……电冰箱形状是长方体、水杯形状是圆柱体… (1)老师说,同学拿:(小组同学中一些人蒙上眼睛,其他人监督、判断。)教师:请你摸出一个正方体(2)让小组同学自己做游戏。小小设计师(搭物体)教师让每个小组利用桌上的立体图形搭建一个东西教师让学生给全班同学介绍搭建的造型,说一说用了哪些立体图形。学生1:学生拿起一个正方体。学生2:你拿对了!各组玩这个游戏。2、小组学生合作完成设计,有的建桥、造房子、组合汽车、机器人等等。同学们讲解搭建的实物模型。板书设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第六单元第二课你说我摆教学目标:1、通过“你说我摆”的游戏,发展学生空间观念。2、培养学生想像、主动探索意识。3、发展数学交流能力。教学重点难点:运用前后、左右、上下方位摆放几何模型。教学设计思路:教材设计“你说我摆”情境,发展空间观念,鼓励学生大胆想像,动手操作。教具准备:几何模具课时划分:1课时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反思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出示机器人模型。(教科书第67页第2题)看到这个机器人模型,你能发现什么?每种立体图形各有多少个?学生观察机器人模型“机器人很好看。”“它是由立体图形组成的。”学生根据机器人模型各部分组成填写第67页表格。学生独立思考。 二、操作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发展空间观念谁能根据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设计一个小游戏呢?请小组同学互相交流一下,然后选择一个最好的游戏,总结一下游戏规则。教师深入各组,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请各小组汇报本组设计的小游戏。教师对学生的多种游戏设计给予肯定。学生小组讨论、交流,说各自的游戏玩法,比较哪种游戏好玩,然后共同小结游戏规则。组1:我们组设计的游戏是利用各组的立体图形,小组同学设计一种模型,比一比哪组搭建的模型最棒!组2:我们组设计的游戏叫“你说我摸”,就是小组中一名同学说立体图形名称,其他人用布蒙上眼睛后,用手在桌上摸相应的立体图形。组3:我们组设计的游戏叫做“你说我摆”,就是根据上下、左右、前后的位置关系,利用立体图形学具,按要求摆学具。三、学生玩游戏中巩固方位知识,加深理解对立体图形的感性认识,发展空间观念。有这么多好玩的游戏,你们组喜欢哪一种?各组喜欢哪一种游戏就玩哪一种!教师深入各组,参与其中各组玩游戏。“你说我摆”游戏中:一名同学做小裁判员,其他同学一人一桌。“先在自己的课桌上放一个正方体”。其他同学每人在自己的桌子上放一个正方体。“在正方体左侧放一个圆柱。”“在正方体右侧放一个长方体。” 教师可以与同学一起玩游戏。本组同学分别按小裁判员的要求摆放立体图形学具。互相观看、评价,看哪位同学摆放的正确。更换小裁判员,继续操作。“你说我拿”游戏组中:小组的桌子上规则的摆放着全组同学的立体图形实物、学具。一名同学说图形名称,一名学生当裁判员,其他同学用布蒙上眼睛摸相应的物体。“摸一个正方体。”小组同学每人摸了一个正方体举起来。“大家拿的都是正方体”小裁判员说。……四、实践应用巩固练习让学生寻找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圆柱、球)的物体。提示:可以想像自己家中、外面有哪些形状的物体;或者亲自到教室外面找一找(注意纪律)。到外边的同学5分钟后回来。请学生汇报学生活动:有的同学一起讨论交流;很多同学到教室外边寻找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学生1:在我家中,电冰箱、收音机、彩电、桌子形状是长方体的,水杯形状是圆柱的,地球仪形状是球形的。学生2:操场上的旗杆、大门的栏杆形状是圆柱的,主席台、暖气片形状是长方体的。 ……板书设计:你说我摆第七单元加减法(二)买铅笔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探索学会“十几减8或9”的退位减法,初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培养创新精神,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与别人合作学习的能力。过程与方法:能操作计数棒探索算法;学会运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算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具有初步的应用意识;能够认真倾听小组同学发言并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学重点、难点:学会“十几减8、9”的退位减法,探讨“十几减8、9”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设计思路: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在交流中学会倾听、学会表达。通过摆小棒探索计算方法,并在小组合作中明确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准备:情景图、小棒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后反思、新思路一、创设情境学生戴上自己喜欢的动物头饰,一位同学扮演顾客,其他学生观察游戏过程提出数学问题。把数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用学生喜欢的动物头饰调动学习热情,教师也加入游戏之和,学生马上被教师吸引过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问题探索师问:“看了刚才的游戏,你发现了那些数学问题?”怎样解答?板书:15-4=1115-5=1015-9等于多少呢?请同学们用手中的小棒摆一摆,动脑筋想一想,然后把自己想出的方法跟小组同学说一说,看谁想出的方法巧妙、独特。教师巡视指导,重点指导学生把自己的算法表述清楚。汇报交流。学生:“袋鼠有15枝铅笔,小兔子买走了4枝,还剩下几只铅笔?”15-4=11再次游戏,并由学生提出问题,列式解答。师生转换角色,再次游戏:教师做顾客,买了9个本子,学生提出问题:“小兔有15个本子,袋鼠买了9个,还剩几个?”列式为15-9=学生先动手操作计数棒,探索算法,然后小组讨论交流。小组汇报。在投影仪上展示操作方法,表述思维过程。1、把10分成9和1,从10里拿走9,剩下1,1加5得6(破十法)。2、把15分成10和5,9分成5和4,5-5=0,10-4=6、0+6=6(连减)。3、9+6=15,所以15-9=6(想家法算减法)。4、把15分成11、2和2,11-9=2,2+2+2=6三、体验感悟1、你们还记得我们的好朋友小机灵狗吗?他被几道题难住了,你们愿意帮助他吗?出示教材79页试一试几道题。汇报交流,教师版书。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学习结果,说出计算方法和过程,把结果填在书上。 16-8=813-8=515-8=711-8=32、完成79页练一练。学生小组研讨,独立完成,把结果填写在书上。四、实践应用1、完成练一练第二题。出示苹果树(上面是苹果形状的数字卡片)。2、作业:根据情境数学故事,小组内讲故事,提问题并解决问题做游戏:摘苹果,找朋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组一个纸包,里面是口算卡片。算出得数之后,摘走相对应的苹果。板书:买铅笔15-4=1115-9=615-5=10(1)10-9=1(3)9+6=151+5=615-9+6(2)5-5=0(4)15=11+2+210-4=611-9=22+2+2=6飞行表演教学目标:1、在探索相关的退位减法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解题方法的多样化。2、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教学重、难点:理解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感知解题策略的多样性。教学设计思路:通过飞行表演的情境图,学会根据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并解答。教学准备:情境图,算式卡片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反思,新设计一、情境创设同学们,我们的好朋友小顽熊又来了,大家看,(电脑软件出示主题图)同学们你们观察到了什么?谁能根据刚才小顽熊提供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学生认真观察后畅所欲言。二、问题探究谁能解决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谁能解决?怎样解决呢?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研究一下。教师巡视指导。如果学生回答欠妥当,师要引导学生发现,从11里去掉7个剩下的就是左边比右边多的。教师板书:11-7=4要知道11-7得多少可以怎样计算?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同学们想出了各种不同的方法算出了11-7=4,前面有座聪明屋正等着你们这群爱动脑筋的同学呢。学生可能会提出:1、参加表演的动物一共有多少个?2、作边和右边谁多?多多少个?学生自由回答:11+7=18学生研究讨论汇报:1、左右两边的降落伞一个对一个的划掉就知道多几个了。2、左边11个降落伞里有几个和右边同样多的?剩下几个就是比右边夺的。3、从11个里面去掉7个,剩下的就是左边比右边多的,可以用减法计算11-7= 学生可能想:1、一个一个的减,减掉7个,还剩4个。2、把11分成10和1,10-7=3,3+1=4。3、因为7+4=11,所以11-7=4.4、因为11可以分成7和4,所以11-7=4三、体验感悟四、实践运用试一试: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做,做完后任选一题和同组交流算法,教师巡视指导。做这类题目的方法很多,作的时候,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算。同学们愿意用我们学到的知识去迎接指挥官的挑战吗?1、看机灵狗给大家带来了什么?(2题)2、捉迷藏:81页第一题。猜一猜藏到小动物后边的事哪个数字娃娃?13-6=小松鼠12-5=小企鹅17-9=小猫15-8=小狗11-4=小燕子16-8=小蜻蜓3、小白兔见大家这么聪明也想考考大家(3题)学生做题并交流,指一名同学汇报说出采用的思考方法。学生说图意,独立完成书上的题,然后再小组内交流为什么这样算。学生抢答,抢答正确的,将给相应的动物卡片。学生说说美道题的特点,再计算。学生计算交流规律。 4、智慧老人这还有一组题(4题)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计算,再观察算式,看看有什么规律?巡视指导。汇报(规律意思对即可):1、被减数一个比一个多1。2、减数一个比一个多1。3、得数不变。4、被减数一个比一个多1,减数一个比一个多1,得数不变。板书:飞行表演1、参加表演的动物一共有多少个?11+7=182、左边比右边多多少个?(1)一个一个的减,减掉7个,还剩4个。(2)把11分成10和1,10-7=3,3+1=4(3)因为7+4=11,所以11-7=4(4)因为11可以7和4,所以11-7=4美丽的田园教学目标:1、根据图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2、培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能根据一个加法算式写出两个减法算式。教学重、难点: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根据图画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思路:通过观察情境图,用语言表达自己所看的内容,发现了那些问题,并尝试解决。教学准备:情景图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反思,新思路一、创设情境教师谈话,激发兴趣你们去过农村吗?那里有什么?有的农村有山有水,有花有草,非常美丽。你们想不想看一看?教师出示挂图。板书课题:美丽的田园二、问题探究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提出问题。你看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把你发现的问题说出来并怎样列式解答。看谁提出的问题最多?教师巡视指导,重点指导学困生,让他说一说自己发现的数学问题。教师听取学生的汇报并板书。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列式解答然后小组交流。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河里有8只鹅,岸上有6鹅,一共有几只鹅?草地上有6只白羊,5只黑羊,一共有几只羊?或白羊比黑羊多几只?黑羊比白羊少几只?有13朵红花,有6朵黄花,一共有几朵?……三、实践应用课后1、2、3、题。课外作业:在生活中有那些数学问题呢?今后要留心观察生活,看谁发祥的问题记在“问题银行”中。学生独立完成,把结果填在书上。根据生活经验提出数学问题,写在“问题银行”上,带回家。 板书学生课堂回答的答案。整理与复习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与复习,进一步巩固进位加法个退位减法的思考过程,并能正确计算加、减法习题。2、发现算式间的规律。教学重、难点:发现算式间的规律,整理写出加、减表。教学设计思路:课前准备一些加、减法卡片,通过小组整理这些卡片,按某种规律,排列,并完成加减法表。在此基础上,同学们再独立观察加、减法表,发现规律,最后在全班交流、总结。教学准备:算式卡片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反思,新思路一、情境创设同学们,我们的好朋友小机灵狗又来了(一名学生扮演机灵狗走上讲台):“今天我又把信送。这些信的信封上写着很多的加法算式,如果你能算出得数是几就送到黑板上的几号信箱。工作一定要认真呀!”(机灵狗给同学们发放写有20以内所有进位加法算式的信封,一个算式一个信封,每人一个)。学生接到信封后认真计算,纷纷到黑板上花有11、12、13、14、15、16、17、18的信封上送信。(得数是几的算式送到相应的信箱下)二、问题探究黑板上的这些算式都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算式,这些算式这样排列在一起,你有什么感觉?怎样排列比较好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商量。可能说比较乱,没有顺序。学生可能会说按一定的顺序排列。 学生根据学生的汇报在黑板上整理加法表。这是同学们自己整理出来的20以内的加法表,仔细观察这个表格,你能发现什么?根据算式的特点各规律,你们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可以很快记住它?学生讨论汇报:把加号前后面数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把加号前面是8的算式排列在一起,加号后面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把得数十11的算式加号前面的数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把得数是12……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观察讨论并汇报。学生只要能说出大概的意思即可。学生各抒己见:如6+5和5+6的得数一样等等。让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想法。三、体验感情大家的能力真让老师很佩服,大家看小机灵狗这里很多的剪发算式,如果你能算出得数是几就把它放到黑板上相应的信箱下面。(机灵狗发放退位减法的信封)黑板上的这些算式都是20以内的退位减法算式,请大家按照刚才加法表的排列方法以小组为单位拍一拍,试一试,说一说。然后根据你们的理解把第89页的表格补充完整。第八单元教学计划教学内容:1、钟表的认识时针、分针2、会认读整时、半点,体会整时过一点或差一点到整时。教学目标:1、结合学生日常作息时间,学会看钟表。2、会认读整时、半点、整时过一点或差一点。3、认识钟表,了解24时记时法,体会时间的长短。 单元教材分析:学生在生活中已有了一定的认识钟表的经验,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真钟表,养成珍惜时间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第八单元第一课小明的一天教学目标:1、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学会读整时、半时。2、通过观察、讨论、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3、结合日常作息时间,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态度。教学重点难点:认读整时、半时,体会整时过一点或差一点。教学设计思路:教材以“小明的一天”为内容,提供了一个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学生在观察、讨论、比较等活动中,学会认识整时和半时。教具准备:钟表模型挂图课时划分:1课时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反思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录音播放晚新闻联播和大风车的音乐。老师:猜一猜,这是什么时候?你一般在做什么?2、出示钟面模型和实物钟表。引导学生观察认识钟表。引导学生说出此时是晚上7:00的新闻联播节目和6:00的大风车节目。一般在看电视。学生各自说出自己对钟表的了解。如:钟面上有12个数字,2根钟。短针是时针,长针是分针等。二、探究新知认识整时和几时半。1、认识整时。依次出示书中第1、3、4、5图,说一说小明在几时做什么?你与他一样吗?操作:在表盘上任意拨三个整时刻,同桌互相读一读。观察上述几幅钟表图: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汇报:引导学生说出自己认识整时的方法。2、认识半时。学生观察图画说出想法。然后动手操作,小组(或同桌)交流。先独立观察思考,再小组交流,引导学生归纳出认识整时的方法。即: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教师出示四个表盘:分别显示6时半、12时半、8时半、7时半。让学生观察,现在是什么刻?在表盘上拨出这几个时刻,再读一读。学生汇报。学生小组或同桌说出自己的想法。引导学生说出这些时刻都是几时半。即:分针指着6,时针刚过几就是几时半。三、体验感悟进一步认识整时和半时。开车游戏:完成练一练第1题,(小组合作)每人拨好表针,让同组的小伙伴读表,再说一说他们在做什么?你在这个时刻在做什么?独立完成书中2题。展示课前收集一的各种各样的表或画的图向同学介绍。学生小组合作互相播出时刻,并交流。学生在书上完成,然后汇报交流。四、实践应用作业:小调查:太阳刚升起,大约是几时?太阳刚落下,大约是几时?注:课上有问题可随时提出。学生在课下自己搜集材料,寻找问题的答案。板书:第八单元第2课小芳的上午教学目标:1、认识整时过一点和差一点整时。2、结合日常生活作息时间,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态度。3、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教学重点难点:认识整时过一点和差一点整时。教学设计思路:教材以“小芳的上午”为内容创设一个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情境图,认读整时过一点和差一点整时。 教具准备:时针模具挂图课时划分:1课时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反思一、创设情境学生交流导入新课小组为单位说一说:爸爸妈妈每天都是什么时候上班、下班?(教师下到每一个小组,认真倾听学生说话内容,注意搜集“整时刚过,整时差一点”的资料。学生互相交流,引导学生用“几时刚过”或“几时差一点”来描述爸爸妈妈上班的时间。二、探究新知认识几时过一点和几时差一点。1、电脑创设情境:小芳的上午。软件显示的过程中,表针闪动以达到强化的目的,问:小芳在什么时候在做什么?自己动手操作学具,播出相应的时刻。全班汇报交流。2、看一看一分钟都能做些什么事,使学生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教师计时一分钟。汇报一分钟你都做了些什么。学生小组观察操作,讨论交流。学生自己进行活动,如:画画、口算、跳绳、排球等活动,记录次数和个数。三、实践应用1、完成练一练第1题,判断正误并改错。2、完成第2题连一连。学生判断并读出正确的时刻。学生在书中完成后并汇报。板书设计:第九单元教学计划教学内容:1、初步体验数据整理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统计意识。2、认识统计图,简单统计表。教学目标:1、借助有趣、真实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兴趣。2、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统计表,能够根据图表中数据,回答一些简单问题。 3、培养学生与同伴交流合作能力。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统计的初步知识,教材中借助有趣、真实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中,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用途。单元小结:课时教案第九单元第一课最喜欢的水果教学目标:1、激发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形成初步统计意识。2、初步体验统计过程,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统计表。3、能根据图表中的内容回答一些简单问题。教学重点难点: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统计表,根据图表中数据回答一些简单问题。教学设计思路:教材从生活实际问题出发,调查学生最喜欢的水果这一真实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在动手搜集、整理信息过程中,学会看统计图、统计表,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具准备:水果卡片体育运动统计图课时划分:1课时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反思一、谈话导入初步感知统计老师:同学们,过几天,我们班要举行元旦联欢会,老师准备拿气球把教室装饰一下,我想知道,你们最想用什么颜色的气球。谁能帮老师想个办法?老师:我也想了一个办法。请你们每人拿一张圆片,到前面来,你希望用什么颜色就把圆片放在什么颜色的气球上面。老师:从这幅图中,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交流,派代表汇报。(每个同学都说出自己的想法,全班同学说,找一个同学记……)学生活动:把圆片放在自己喜欢颜色的气球上面。学生自由回答。(如:我发现了,喜欢红颜色气球的同学比较多;我发现……)学生挑选并举起图片。 二、探究新知学生自学探索,认识统计图表老师:在联欢会上老师还想为大家准备一些水果。我想知道大家喜欢吃什么水果。在桌子上的图片中挑一个自己最爱吃的举起来,老师看一看。老师:我怎样才能知道每种水果要买多少个呢?老师出示一张统计图,问:大家看这幅图,数一数每种水果需要买多少个?老师:从这幅图中,你还能发现什么?老师:打开书到94页。大家看,这是一(一)班最爱吃的水果的情况。老师:前两天,学校买了一些水果,我们看都有什么?数一数,每种有多少个?老师:怎样才能非常清楚地看出每种水果有多少个呢?老师:像这样的图叫统计图,这样的表叫统计表。看看这张统计图和统计表,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小组同学自己想想办法。学生数每种水果的个数。并向全班同学汇报。学生说自己的发现。(如:我还能发现大家最爱吃的是苹果;我发现大家最爱吃的是香蕉……)学生完成后面的统计表和问题。学生独立数数,汇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同学轮流提问回答。三、联系实际体验感悟老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统计了什么?生活中哪儿还需要统计呢?学生自由回答。四、实践应用老师:其实在我们身边就有一张统计图,你们发现了吗?老师:元旦联欢会上,老师们会到教室给我们拜年,到时候谁能看着这张图向老师们介绍我们班同学的情况?学生:红星园。学生试着介绍。 老师:同学们,不管你的红星是多是少,今后都要加倍努力,争取每天都有进步!板书设计:第九单元第二课时节迎新年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根据图意提出问题,解决问题。2、学习从图中收集资料,完成统计表。教学重点难点:收集资料,按要求完成统计表。教学设计思路:教材以“迎新年联欢会”为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统计,让学生再一次经历数据整理过程,体会统计必要性。教具准备:挂图课时划分:1课时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反思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老师:再过几天,就是新年了。请大家讨论讨论,你们准备如何过新年?都开展哪些活动?老师:同学们,光明小学这几天非常热闹,我们去看看。(出示挂图)学生:要把教室布置的非常漂亮、新年那一天,大家要唱歌、跳舞、做游戏……二、学生看图提问、解题,体验用数学的乐趣老师:通过看图,你能发现什么?老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对于学生提出的较为有价值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并完成第98页的填一填。学生:我发现同学们正在排练节目;有的唱歌、有的跳舞,有的……。学生自由提出问题。(如唱歌的有几名同学?跳舞的有几名同学?弹琴的有几名同学?参观的有几名同学?跳舞的比唱歌的少几名同学……)学生自由提问。 三、实物拼图游戏,进一步感知几何形体老师: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老师:看完了精彩的表演,让我们轻松一下,来做个几何体拼实物的游戏。老师巡视指导,对于学生们的成果,教师引导学生给予评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拼实物的游戏。四、实践应用1、“投分”游戏老师:下面我们就进行一个“投分”游戏。老师:请组长汇报一下本组的游戏情况。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对于优胜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2、完成第99页的思考题。说明:第(1)小题,让学生列式计算;第(2)小题主要引导学生理解“至少”的意思;第(3)小题主要强调“最多”;第(4)小题,关键是引导学生思考可能投中的多种答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投分游戏,每人投两次。组长对本组的情况进行统计(每人每次投中的分数有及总分数)。学生按老师的要求完成各个小题。对于第(4)小题的多种答案,对全体学生不做统一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