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4 MB
  • 2022-04-29 14:33:06 发布

最新平版印刷的油墨转移ppt课件PPT课件

  • 11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平版印刷的油墨转移ppt课件 第五章 平版印刷的油墨转移第一节水墨的传递与油墨的乳化第二节平版印刷的水墨平衡第三节润湿液第四节润湿液的pH值第五节润湿液用量的控制第六节确定滚筒包衬的理论与方法第七节无水平版印刷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2 (4)着墨辊与印版图文部分的间隙油墨乳化油墨附在图文墨膜上的润湿液微珠。油墨图5-3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9 2.三次乳化乳化:两相不相溶的液体放在一起搅拌或震荡,一种液体变成很小的液滴分散于另一种液体中形成的液体为乳状液。2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10 3.结论(1)油墨乳化不可避免(有水胶印)①润湿液和油墨不相混溶;②印刷中,油墨和润湿液互相接触;③油墨和润湿液存在四种挤压:水辊—印版图文、墨辊—印版空白、墨辊—印版图文、墨辊—墨辊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11 3.结论(2)油墨乳化不可缺少(有水胶印)①乳化后的油墨粘度略有下降,流动性改善,有利于油墨转移;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12 ②如果没有乳化,会出现:a.水滴附在油墨表面,与B接触,图文空缺、白斑;b.水滴逆墨辊而上,生成亲水层,脱墨;c.水辊墨滴逆水辊而上,传水性能下降;d.传墨性能差。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13 4.油墨乳化程度要适中含水量大,丝头过短,输墨困难,图文变暗;含水量小,传墨性能差,印刷品发花。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14 二、马丁·西维尔平印模式1.辊子和印版有一定的表面自由能,能被润湿,空白亲水,图文亲墨;2.油墨和润湿液互不相溶又可混合,油墨乳化;3.必要的印刷密度,油墨厚度大约是1μm;4.油墨和润湿液通过辊子传到印版。辊子对润湿液和油墨润湿性不同。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15 第二节 平版印刷的水墨平衡一、以相体积理论为基础的水墨平衡二、以表面过剩自由能理论为基础的水墨平衡三、以场型理论为基础的水墨平衡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16 印版水分与印刷质量水分过大,印刷品花白,实地水迹,印迹发虚,墨色深淡不匀。纸张变形,套印不准,滚筒壳体锈蚀等。水分过小,墨污,脏版,糊版。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17 一、以相体积理论为基础的水墨平衡1.水墨平衡:在一定的印刷速度和印刷压力下,调节润湿液的供给量,使乳化后的油墨所含润湿液的体积比例在15%~26%之间,形成油包水程度轻微的W/O型乳化油墨,以最少的供液量与印版上的油墨量相抗衡。(P88)含义:(1)用液量最少—不脏版(核心);(2)调节供液量—一定印速印压;(3)油墨乳化—W/O型,W含量15%~26%。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18 2.油墨乳化类型(1)乳化类型:水包油型乳状液,O/W,油为分散相,水为连续相;油包水型乳状液,W/O,水为分散相,油为连续相;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19 (2)体积水相体积<26%,只能形成W/O;水相体积26~74%,形成W/O或O/W;水相体积>74%,只能形成O/W。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20 二、以表面过剩自由能理论为基础的水墨平衡采用表面张力较低的润湿液,便有可能用较少的水量实现平版印刷的水墨平衡。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21 1.γw<γ0润湿液将向油墨一方浸润,小网点、细线条消失。图5-6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22 2.γw>γ0在扩散压的作用下,油墨将向润湿液一方浸润,使印刷品的网点扩大,空白部分起脏。图5-6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23 3.γw=γ0界面扩散压为零,润湿液和油墨在界面上保持相对平衡,互不浸润,较为理想。图5-6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24 润湿液的表面张力应略大于油墨实际生产中,水墨平衡在动态下实现,油墨粘,扩展小,润湿液冲洗。润湿液不至于润湿图文部分。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25 润湿液和油墨的表面张力油墨(3.0~3.6)×10-2N/m润湿液(4.0~5.0)×10-2N/m有利于实现水墨平衡。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26 三、以场型理论为基础的水墨平衡将水放入静电场中,电场将驱使水内的自由电子移动,正负电荷重新分布,一端带正电荷,另一端带负电荷,水分子按其正负有序的排列起来,而在其周围形成一个“场”。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27 三、以场型理论为基础的水墨平衡强化处理过的水传到非图文部分时,在非图文部分形成一个场,水分子相互之间的牵引力(拉力)增大。非图文部分的水很难进入油墨中,油墨也很难浸入水中,水膜墨膜之间,形成分界线,达到油水互不浸润的水墨平衡。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28 第三节 润湿液一、平版印刷工艺对润湿液的要求二、普通润湿液三、低表面张力的润湿液四、强化水润湿液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29 一、平版印刷工艺对润湿液的要求1.润湿液的作用(1)润湿作用。印版空形成水膜,抵制油墨浸润,防止脏版。(2)增补作用。与印版摩擦,磨损,粉毛加剧,亲水层破坏。电解质与铝或锌反应,生成新亲水层。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30 1.润湿液的作用(3)降温作用。控制版面油墨的温度,油墨粘度随温度微小变化,急骤变化。(4)清洗作用。空白部分墨点、脏污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31 2.对润湿液要求(1)充分地润湿印版空白部分;(2)不使油墨严重乳化;(3)不降低油墨转移性能;(4)能洗净版面空白部分油污;(5)不使油墨在润湿液表面扩散;(6)没有腐蚀性;(7)pH值稳定。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32 二、普通润湿液1.组成及作用(1)磷酸(H3PO4):与铝(锌)反应,生成磷酸铝(锌),保持印版润湿性能(增补作用)。(2)硝酸铵(NH4NO3):防止氢气产生和纸张泛黄(其它反应)。(待续)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33 1.组成及作用(3)磷酸二氢铵(NH4H2PO4):控制润湿液酸度。(4)重铬酸铵(NH4)2Cr2O7:保护印版,提高耐磨能力。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34 1.组成及作用(5)阿拉伯胶:保护印版,防止脏污和氧化。(6)柠檬酸:提高印版去污效果。润湿液中,水占90%左右。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35 2.普通润湿液的特点(1)用液量大,水膜厚;(2)易使纸张变形;(3)易使油墨乳化;(4)易脏版;(5)成本低。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36 三、低表面张力的润湿液1.润湿液表面张力的降低。水7.275×10-2N/m(20℃)。(1)表面活性剂某些水溶液浓度很低,表面张力比纯水低这种水溶液能使其与固体的润湿性能改善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37 (1)表面活性剂胶体化学中,把能使溶剂表面张力下降的性质称表面活性,把能降低溶剂表面张力的物质称表面活性物质(表面活性剂)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38 (2)降低水表面张力原理表面活性剂分子一端亲水(极),一端亲油(憎水非极)憎水端被排斥到水面浓集起来对水表面产生引力,削弱表层分子所受向内拉力,降低表面张力。图5-10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39 (3)表面活性剂浓度浓度较低时,分子横向排列,表面张力降低少浓度逐渐升高,分子斜立交叉,表面张力逐渐降低图5-10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40 (3)表面活性剂浓度浓度较高时,分子竖立排列,表面张力降低多浓度继续增加,容不下多余分子,张力不再降图5-10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41 (4)常用表面活性剂2080: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6501:烷基(二乙)醇酰胺TX-10:辛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醚-10乙醇: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42 表面活性剂浓度C=0,γ=7.275×10-2N/mC=0.1%,γ=4.2×10-2N/mC=0.3%,γ=3.6×10-2C>0.3%,γ不再下降2080γ-C曲线Cγ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43 2.表面活性剂分类与HLB值(1)表面活性剂分类阳离子:水中电离,表面活性基团带正电阴离子:水中电离,表面活性基团带负电两性离子:酸性液中电离,表面活性基团带正电;碱性液中带负电;中性液不电离不带电非离子:水中不电离,这种润湿液最合适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44 (2)HLB值HLB值:亲憎平衡值,衡量表面活性剂亲水性基团和亲油基团之间关系的标准表面活性剂的HLB值在1~18之间。HLB值愈小,亲油性愈强,亲水性愈弱。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45 (2)HLB值润湿液中HLB值在7~9之间HLB值过小,亲油,与图文结合,油墨严重乳化HLB值过大,亲水,不能在水面形成表膜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46 3.酒精润湿液酒精:乙醇、异丙醇酒精润湿液=普通润湿液+酒精γCγ=4.0~5.0×10-2N/mC=21%~12%图5-11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47 酒精润湿液特点(1)润湿性能好—铺展性好;(2)用液量少—液膜薄;(3)减少乳化和纸张变形—用液少;(4)降温作用明显—挥发带走热量;(5)印品质量高—网点变形小;(6)易挥发—浓度不易控制;(7)专门润湿装置—自动补加;(8)易燃易爆—防火。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48 4.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润湿液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代替酒精粉末状,一定量的水溶解,加入水斗特点:(1)表面张力小,润湿性能好;(2)用液量少,只需0.1%;(3)成本低;(4)无毒,无挥发,无燃爆;(5)对油墨乳化能力强,控制浓度液量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49 四、强化水润湿液将水磁化,使水分子排列发生变化,降低表面张力。特点:1.不使用化学药剂;2.无污染;3.稳定性差。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50 第四节 润湿液的pH值1.意义平印版材版基是铝或锌,性质活泼。在弱酸性中,锌版表面被轻度腐蚀,生成Zn3(PO4)2亲水层,如果润湿液pH值下降过多,印版空白部分受到深度腐蚀,不能形成坚固的亲水层。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51 2.润湿液pH值范围(1)PS版,对酸、碱的耐蚀力较低,润湿液的pH值在5~6之间为好;(2)平凹版,图文基础较牢固,有一定的抗酸性,pH值在4~6之间合适;(3)多层金属版,空白部分是亲水性良好的金属铬,润湿液在5~7之间适当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52 3.pH值影响(1)pH值过低①反应过甚,腐蚀,不能形成亲水层②图文部分破坏,亲墨层脱落③干燥油失效,时间长,背面蹭脏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53 (2)pH值过高①图文重氮化合物溶解,残缺不全②润湿液中[OH-]降低油墨与水界面张力,油墨乳化严重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54 4.pH值控制(1)润湿液浓度降低,pH值上升(2)加放原液,pH值降低(3)易脏版,增加液量,pH值降低(4)加燥油,粘度升,加液,pH降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55 4.pH值控制(5)纸疏松,易掉粉毛,加液,pH降(6)高级涂料纸,pH值上升(7)实地印刷,pH值降低(8)网点印刷,pH值上升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56 第五节 润湿液用量的控制一、版面水分的消耗二、影响润湿液用量的因素三、润湿液用量的控制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57 一、版面水分的消耗用水量超过用墨量1.水在油墨中的乳化,随着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2.向周围空间蒸发,温度较高,速度很快,蒸发水分多。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58 一、版面水分的消耗3.质地疏松纸张印刷时,印版空白部分水分,通过橡皮布转移到纸张上,被纸张直接吸收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59 二、影响润湿液用量的因素印版空白部分开始脏版和印刷品开始有水迹,这一范围称供液量实用范围图5-19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60 1.润湿液的种类对供液量实用范围的影响A普通润湿液,B水和酒精,C水、酒精及一些化学组分A和B的供液量实用范围基本相同,B实用范围向下移动,用水比A少。图5-19C实用范围大,使用多一些水,也不会出现水迹。C水量容易控制,水墨平衡稳定11/22/202161 2.温度对供液量实用范围的影响热源:串动的串墨辊温度升高,润湿液蒸发得多,更多的润湿液通过着墨辊分散到油墨中,。供液量实用范围的上限未改变,下限随着温度的升高向上移,供液量实用范围愈来愈小。温度升高,易脏版。图5-20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62 3.润湿液用量与墨层厚度的关系减少润湿液,墨层厚度增加,增加润湿液,墨层厚度减小吸水性小油墨,墨辊中存在润湿液,一部分和油墨乳化;一部分浮在油墨上,墨辊有水分,传墨不良,墨层厚度减小。图5-21(1)吸水性小的油墨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63 (2)吸水性大的油墨润湿液增加,墨层厚度加大;润湿液减少,墨层厚度减小。吸水性大的油墨,将润湿液分散在油墨中,不影响油墨传递。图5-22吸水性大的油墨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64 三、润湿液用量的控制1.目测法。凭经验估计水量的大小。版面水分过大时:①印刷品墨色浅淡,增加墨量,不加深;②墨辊存墨增多,油墨颗粒变粗;③印张正、反两面水量不均匀,纸张卷曲;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65 1.目测法④墨膜表面水分太多,墨铲刮墨时有水珠;⑤滚筒两端有水珠滴下;⑥印刷中断前后,印刷品墨色有较大差距;⑦停机后版面不干等。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66 2.水膜厚度测量仪利用一个旋转滤光镜轮将波长2.96μm和2.55μm的光交替照射到胶印机的印版上,两束红外线透过水膜后被印版反射。其中一束红外线透过水膜时并没有被水膜减弱,而另一束红外线随着水的加厚被强烈的吸收。因此,从版面上反射回来的红外线,各有不同的强度。不同强度的红外线被一个光电管检测,并经特殊的脉冲电路,转换成水膜的厚度。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67 第六节确定滚筒包衬的理论与方法一、橡皮布的性能与变形二、确定滚筒包衬的理论三、橡皮滚筒同步滚压的滚压比※四、滚筒包衬的确定※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68 平版印刷机的压缩量平版印刷油墨两次转移各滚筒表面相互挤压力是印刷压力。P-B印版压力,简称版压。B-I压印压力,简称印压滚筒包衬变形量间接表示印刷压力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69 平版印刷机的压缩量压缩变形量λ版-橡、λ橡-压λ版-橡=R版+δ版+δ橡+R橡-H橡-压λ橡-压=R压+δ纸+δ橡+R橡-H橡-压图5-26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70 一、橡皮布的性能与变形作用:转移印版印迹1.普通橡皮布的技术要求①油墨传递性:橡皮布传递油墨的能力图5-271.6~1.9厚度:1.6~1.7mm和1.8~1.9mm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71 一、橡皮布的性能与变形f传=转移油墨量/吸附油墨量×100%f传愈大,橡皮布传递油墨性能愈好。图5-271.6~1.9厚度:1.6~1.7mm和1.8~1.9mm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72 1.普通橡皮布的技术要求②伸长:橡皮布的伸长率愈小愈好③底布:平整无折痕无线结,抗拉好④弹性:橡皮布必须具有高弹性⑤表面胶层的耐油、耐溶剂性:良好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73 1.普通橡皮布的技术要求⑥压缩变形量:永久变形量愈小愈好⑦平整度:误差不得超过0.04mm⑧扯断力:有足够的强度⑨外观质量:粗糙度,吸墨性,平整度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74 2.橡胶的特性(1)弹性模量特别小(见表5-12)。(2)泊松比高,接近0.5。(3)伸长率很大。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75 3.橡皮布的变形①橡皮布的拉伸。橡皮布周向的张紧力。②橡皮布的扭转。分布不均摩擦力,绷紧不均匀,平整度差。③橡皮布的压缩。橡皮布受到印版滚筒和压印滚筒的滚压作用。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76 4.气垫橡皮布及其变形气垫橡皮布增加了气垫胶层,无数封闭的空气球体分散在胶层中,橡皮布表面受压后,空气球体缩小自身体积,产生垂直压缩,变形不向压印区的两侧发展。外部压力消失后,气体小球又膨胀,回复到原来状态。图5-31普通橡皮布凸包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77 网点增大值和橡皮布接触压力的关系气垫橡皮布的网点增大值小,用气垫橡皮布可以印刷出网点线数较高的精细产品。图5-34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78 二、确定滚筒包衬的理论1.等径包衬理论若胶印机三滚筒直径相等,滚压中滚筒之间不会产生滑动,获得理想滚压状态。考虑到橡皮滚筒压缩量,要进行以下处理: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79 (1)等压缩量假定压缩量0.1mm,B和P高出节圆0.05mm橡皮布变形,P几乎不变形。压印区中间RP’=RP+0.05RB’=RB-0.05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80 (1)等压缩量压印区中间RP’=RP+0.05RB’=RB-0.05印刷原理及工艺压印区中间,橡皮布为-0.05mm,印版滚筒是+0.05mm两端:RB’=RP’=R+0.0511/22/202181 (2)增加橡皮滚筒包衬量增加B包衬量,高出节圆0.1mm。包衬后的B多出0.1mm,P为0。压缩后中点:RP=RB两端:RB+0.1>RP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82 2.异径包衬理论①几何速差理论,也叫λ分配理论当刚性P和弹性B接触后,只有一点或两点的半径相等。只有一点或两点线速度相等,造成滚筒表面滑移。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83 ①几何速差理论试图找到一个理想的压缩量分配使滑移最小。理论和实际相差很大。忽略了橡胶层受到挤压后会像水一样通过增速来弥补。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84 ②塞茨(Sites)异径理论实验结果:弹性体加压变形滚动一周,滚过的痕迹增长了。R′>R,半径增量△R=R′-R。增长2π△R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85 滚筒半径橡皮滚筒半径小于其它两个滚筒半径;橡皮滚筒半径最小,印版滚筒和压印滚筒的半径相等;或者印版滚筒半径最大,压印滚筒半径居中(纸张),橡皮滚筒半径最小。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86 表5-14几种平版印刷机的滚筒尺寸节圆PBIJ2201300.00300.40300.00300+2倍纸厚PWB20880D300.00300.32300.00300+2倍纸厚米勒SG-36260.00260.25260.05260.15+2倍纸罗兰RP2C280.00280.20280.00280+2倍纸厚海德堡102V270.00270.20270.00270+2倍纸厚小森L-43Q260.00260.26260.00260.1+2倍纸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87 三、橡皮滚筒同步滚压的滚压比同步滚压是指两滚筒在齿轮啮合的条件下无滑移的滚压。滚筒的直径要依据橡皮滚筒滚压比。包衬对印版滚筒和橡皮滚筒间同步滚压条件要求较高,关系到重影、印版磨损等。纸张有一定弹性,对压印滚筒和橡皮滚筒间同步滚压条件要求不很严格。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88 同步滚压比Kp简称滚压比Kp=R刚/R自R刚:刚体滚筒(印版滚筒或压印滚筒)半径R自:橡皮滚筒的自由半径图5-37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89 Kp与λ关系λ=0.15mm,Kp为1.004允许的偏差值△K=0.0020R刚>R自。普通橡皮布Kp中心值,使R版<R自,气垫橡皮布Kp中心值,使R版>R自普通橡皮布的Kp值允许的偏差较小弹从弹主-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90 四、滚筒包衬的确定*1.实现滚筒包衬和印刷压力数据化的方法进行不同包衬压缩量测试,建立p-λ曲线λ值对应下Kp实验,得到Kp-λ曲线。建立y-p曲线λ-Kp中,找λ对应Kp,根据Kp进行滚筒包衬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91 2.现行滚筒包衬的计算方法滚枕过量是包衬高出滚枕的量滚筒缩径量是滚筒筒体直径与滚枕直径之差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92 3.包衬厚度和滚枕间隙的检验①包衬厚度的检验将筒径仪横跨在滚筒圆周上,千分表指针归零,测出滚枕与滚筒筒体的下凹量。②滚枕间隙的检验厚薄规由数张金属片组成熔断丝检验滚枕间隙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93 第七节无水平版印刷一、无水平版二、无水平版印刷工艺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94 无水平版印刷特点(1)1.网点再现性好,高2~3%(5%),暗97~98%(95%);2.墨色一致;3.网点扩大率小;4.光泽度好;5.套印准确;6.试印时间短;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95 无水平版印刷特点(2)7.对环境要求严,温度:23~25℃,湿度:55~60%。温度低,油墨凝固;温度高,糊版,静电。8.去脏难度大。适用:小批量,多品种,高质量,短工期,数字化。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96 一、无水平版1.组成阳图和阴图型版材结构:①版基,铝,0.15~0.3mm支承、安装、承压、承拉图5-45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97 一、无水平版②底层,也叫粘合层,约0.5~1μm增加感光层与版基的结合力③感光树脂层,约3~3.5μ,形成图文部分图5-45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98 无水平版④硅胶层,约2μm拒墨层⑤覆盖层2μm凸凹,6μm覆盖膜增加密合,保护版面,防磨、隔氧。图5-45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99 2.晒版光源:和阳图PS版相同曝光:空白部分见光硬化;图文部分未见光未硬化显影:自动显影机,洗去图文部分的硅胶层,露出亲墨层图5-45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100 晒版过程放阳图片→曝光→剥离→显影→后处理→印版空白部分:拒墨性的硅胶树脂图文部分:亲墨性的感光树脂图5-45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101 二、无水平版印刷工艺1.无水平版油墨(1)要求①对图文有良好亲合性,对空白硅胶树脂有良好排斥性②高粘度,低粘性,内聚力大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102 (2)组成油墨组成基本和普通平版印刷油墨相同普通平版油墨的颜料、干燥剂连结料不同,主要是超高分子树脂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103 (3)墨层①无水平版印刷品墨层较薄;②无水平版消耗油墨量少,干燥速度快,因印品背面蹭脏发生少。例如,品红墨达1.35密度时,PS版印刷需要的墨层厚度是1μm,而无水平版印刷仅需0.65μm。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104 2.无水平版印刷机与普通胶印机不同处:(1)有墨辊冷却装置。在串墨辊芯中通入冷水(2)使用低内耗材料。墨辊运转时摩擦热膨胀很小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105 无水平版印刷机(3)设有自动调节着墨辊和印版接触宽度的装置。防止接触宽度增大(4)设有硅酮胶去污辊。油墨粘附力较强,纸粉、纸毛易附在上面,出现白斑。图5-47单位mm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106 3.印刷作业(1)印刷机理①硅胶层与油墨中连接料(溶剂)亲合性好②接触时,溶剂迅速向硅胶层扩散渗透(b)③硅胶层表面膨润,接触面形成溶剂层(c)1.油墨层2.硅胶层3.溶剂层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107 (1)印刷机理④油墨内聚力大于溶剂内聚力⑤分裂时从溶剂层中间剥离,硅胶层未沾墨(d)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108 印刷作业(2)套准:纸张无变形,易控制,套准后无变化。(3)试印:试印3~5张;受水影响PS版几十张。(4)水墨平衡:不需要,PS版需4000张。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109 (5)去脏①去污液去脏:软片、晒版机玻璃上灰尘、脏物或硅胶层擦伤等起脏,用去污液盖住印版相应部位。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110 ②拒墨条抗脏印刷中起脏,用拒墨条。拒墨条:约3μm软片正面涂硅胶,反面涂粘合剂。使用时,将粘合剂一面贴在橡皮布上,与起脏部位对应。印版上的油墨因有拒墨条,附着不到橡皮布上,印张也无油墨了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111 复习题(1)1.平版印刷中,油墨和润湿液乳化为什么是不可避免的?乳化对平版印刷油墨的转移有何利弊?2.平印中,使用完全拒水的油墨行吗?为什么?3.马丁·西维尔平印模式,对研究平版印刷的油墨转移有什么意义?4.试述平版印刷中,水墨平衡的基本理论。5.平版印刷中使用的润湿液应符合哪些基本要求?润湿液在平版印刷油墨转移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112 复习题(2)6.试分析普通润湿液化学组在的主要作用是什么?普通润湿液有什么缺点?7.配置酒精润湿液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酒精润湿液有什么优缺点?10.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润湿液有什么优点?使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润湿液应该注意哪些问题?11.用于PS版的润湿液的pH值,在什么范围内合适?pH值过高或过低的润湿液会给印刷带来什么不良的结果?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113 复习题(3)12.影响润湿液用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如何控制印版的用水量?13.平版印刷机的接触压力如何表示?14.平版印刷对橡皮布的印刷性能有哪些要求?20.若γ0表示油墨的表面张力,γW表示润湿液的表面张力,在γO>γW和γO<γW两种情况下印刷,各会出现什么现象?24.无水平版的印刷工艺和阳图PS版印刷工艺有哪些不同?如何才能保证无水平版印刷的正常进行?返回印刷原理及工艺11/22/2021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