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5 MB
  • 2022-04-29 14:29:21 发布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例4课件PPT.ppt

  • 5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例4 162501041007059+67=42+28=12685+77=76+28=25+25=74+26=看看熊大和熊二所算的算式,你发现了么?熊大的算式是两个数合起来是整十、整百数,所以计算比较简单。 第2回合 234-66-34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168-34=134 234-66-34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减去这后两个数的和。=234-(66+34)=234-100=134用字母表示:a–b-c=a-(b+c)计算时首先要看数的特点,如果减去的两个数的和能凑成整十数或整百数,那么就选择用这种方法。 在连减算式中,可以先减第二个减数,再减第一个减数。234-66-34=234-34-66=200-66=134用字母表示:a–b–c=a–c-b计算时首先要看数的特点,如果减去一个数后,能得到整十数或整百数,那就选择这种方法,交换位置。 234-66-34=168-34=134(页)234-66-34=234-(66+34)=234-100=134(页)234-66-34=234-34-66=200-66=134(页)你喜欢哪种方法? 234-66-34===134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如果这两个数合起来是整十、整百数,先把这两个数加起来再减比较简便.234-(66+34)100-234连续减,减去和 72-6-4=85-8-2=186-24-26=99-15-15=263-45-55=987-82-18=627513669163887 234-66-34===134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其中的一个减数与被减数有相同部分,可以先减这个减数.234-34200-66-66找相同 874-70-74=126-70-26=352-150-152=198-56-98=320-68-120=489-88-289=307305044132112 234-66-34234-(66+34)234-34-66234-66-34=168-34=134(页)234-66-34=234-(66+34)=234-100=134(页)234-66-34=234-34-66=200-66=134(页)连续减减去和找相同 在和__上填相应的运算符号和数:868-52-48=868(52+___)1500-28-272=_____-(28272)415-74-26=___(______)-481500+415-74+26 1.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528-53-47=528-(53+47)=528-100=428470-254-46=470-(254+46)=470-300=170545-167-145=545-145-167=400-167=233 651-481-151=651-151=500-481=19()651-481-151=651-151-481=500-481=19×427-73-127=427-(127+73)=427-200=227()√ 2.325-276-24=325-(276+24)=325-300=25(票)25共计有效票325张。其中,赞成276票,反对24票,弃权___票。 2000-416-284=2000-(416+284)=2000-700=1300(米) 我们来总结一下:在连减算式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2.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数等于减去这几个数的和。3.如减数和被减数有相同部分,可以交换减数的位置。1.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1.连续减2.减去和3.找相同 中医常见病证咳嗽苏州市中医院孙钢 【概述】咳嗽是肺系疾病的主要症状之一。六淫外邪犯肺,或脏腑功能失调,肺气失于宣肃,均可出现咳嗽。西医学中的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扩张等以咳嗽为主要表现者。 【病因病机】外邪内侵,或脏腑功能失调,邪犯于肺,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而致咳嗽。主要病位在肺,但当心、肝、脾、肾等其他脏腑病变累及于肺时,也会引起咳嗽,故陈修园称“咳嗽不止于肺,而亦不离乎肺”。 【病因病机】1.外感犯肺:外感六淫,由口鼻皮毛而人,侵袭肺系,肺失宣肃,上逆而咳。2.痰浊阻肺:饮食不节,或脾虚失运,痰湿内生,上蕴于肺,肺气不宣,咳嗽痰多。3.气火逆肺:情志不遂,肝失调达,气郁化火,木火刑金,循经上逆,咳嗽胁胀。4.肺虚气逆:久病迁延,耗伤气阴,虚火、寒痰内生,肃降无权,咳嗽声低气短。 【类证鉴到】1.咳嗽与喘证、哮证:三者均为肺气上逆之病证。哮证和喘证可兼有咳嗽,常有过敏史、家族史。喘以呼吸迫促,张口抬肩,摇身撷肚,不能平卧为主;哮以痰气交阻,气道壅塞,呼吸不利,喉间痰鸣气吼,反复发作为主。2.咳嗽与肺痨:两者均有咳嗽症状。肺痨为感染“虫”所致,有传染性,除咳嗽外,以咯血、胸痛、盗汗、消瘦为主要症状。胸部X线检查、实验室检查可以确诊。 【疾病诊断】咳嗽既是独立的病证,又是肺系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也是人体祛邪外达的一种表现,在治疗时不能单纯见咳止咳,应按照不同病因分别处理。病程短的咳嗽,多因外感而诱发,常见于急性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花粉等异物过敏、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等疾病。 【疾病诊断】慢性咳嗽者,常可反复迁延发作,多见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咽炎。咳嗽见痰血、胸痛者,见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癌等疾病。因此,对于咳嗽患者,临证可结合病史、体检及胸部X线、血液常规、血沉、生化、痰液等相关检查,必要时建议行胸部CT、支气管镜、过敏源等检测,或转入上级医院做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防止耽误病情。 【辨证要点】(1)辨外感与内伤外感咳嗽:发病急,病程短,常伴有外感症状,多属实证。内伤咳嗽:病情缓,病程长,常伴脏腑功能失调症状,多属邪实正虚。 【辨证要点】(2)辨咳嗽的特点:干咳多见于风燥、阴虚等咳嗽。咳嗽有痰多见于痰湿等咳嗽。咳嗽声低气怯属虚,声洪亮属实。声重见于风寒,声浊见于风热。 【辨证要点】(3)辨痰的性质:包括痰的色、质、量、味。色白,质稀,量多,无昧,多属风、寒、湿。色黄,质黏,量少,有味,多属风热、风燥、阴虚。 【治疗原则】外感咳嗽在治疗上多采用宣通肺气、疏散外邪的方法,因势利导,不可早用收涩之剂,以免闭门留寇。内伤咳嗽须从调护正气着手,除治肺外,还应注意治脾、治肝、治肾等整体治疗。此外,还需根据不同症状和体征,以及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辨证施治。 【证治分类】1.外感咳嗽①风寒证证候:咳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恶寒、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紧。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方药:三拗汤或止嗽散加减。 【外感咳嗽】①风寒证处方:生麻黄6g、杏仁9g、生甘草6g、荆芥9g桔梗9g、紫苑12g、百部9g、白前9g、陈皮9g、甘草3g常用中成药:镇咳宁糖浆、通宣理肺片。 【外感咳嗽】②风热证证候:咳痰粘稠色黄或黄白,常伴咽痛、涕黄、发热。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治法:疏风清热,肃肺化痰。方药:桑菊饮加减。 【外感咳嗽】②风热证处方:桑叶9g、菊花9g、连翘9g、薄荷(后下)5g、杏仁9g、桔梗6g、芦根15g、生甘草9g常用中成药:银翘解毒片、急支糖浆。 【外感咳嗽】③风燥证证候: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丝,常伴喉间作痒,口干鼻燥。苔薄少津,脉浮数。治法: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方药:桑杏汤加减。 【外感咳嗽】③风燥证处方:桑叶9g、杏仁9g、南沙参12g、象贝9g栀子子9g、豆豉9g、梨皮1只。常用中成药:蜜炼川贝枇杷膏。 【内伤咳嗽】①痰湿阻肺证证候:反复咳嗽,痰多色白,胸脘作闷,食少便溏。舌苔白腻,脉滑。治法:燥湿健脾,化痰止咳。方药:二陈汤加减。 【内伤咳嗽】①痰湿阻肺证处方:陈皮9g、半夏9g、茯苓9g、甘草6g、细辛3g、紫苑9g。常用中成药:半夏露、桂龙咳喘宁胶囊,病情平稳后可常服六君子丸。 【内伤咳嗽】②痰热壅肺证证候:咳嗽气粗,痰黄黏稠,胸闷口干,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滑数。治法:清热化痰肃肺。方药:清金化痰汤加减。 【内伤咳嗽】②痰热壅肺证处方:黄芩9g、栀子9g、桔梗6g、麦冬12g、桑白皮12g、贝母9g、知母9g、瓜萎仁9g、陈皮9g、茯苓9g、甘草9g。常用中成药:二母宁嗽丸。 【内伤咳嗽】③肝火犯肺证证候:咳嗽阵作,面红目赤,胸胁胀痛,性急易怒。舌红,苔薄黄,脉弦数。治法:清肺平肝,顺气降火。方药:黛蛤散合泻白散加减。 【内伤咳嗽】肝火犯肺证处方青黛粉(包煎)1.5g、蛤壳粉(包煎)15g、桑白皮9g、地骨皮9g、栀子9g、丹皮9g。常用中成药:清肺抑火丸、贝玲胶囊。 【内伤咳嗽】④肺阴亏耗证证候:干咳少痰,痰中夹血,夜寐盗汗,消瘦乏力。舌红少苔,脉细数。治法: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方药:沙参麦冬汤加减。 【内伤咳嗽】④肺阴亏耗证处方沙参9g、麦门冬9g、桑叶9g、玉竹9g、天花粉9g、枇杷叶(包煎)9g、百部9g、甘草3g。常用中成药:养阴清肺丸、百合固金丸。 【内伤咳嗽】⑤肺气虚弱证证候:病久咳声低微,咳痰清稀色白,或伴气喘,乏力,自汗畏寒。舌淡苔白,脉弱。治法:补肺益气,止咳化痰。方药:甘草干姜汤合补肺汤加减。 【内伤咳嗽】肺气虚弱证处方甘草9g、干姜9g、党参15g、肉桂(后下)3g、半夏9g、陈皮9g、木香9g、钟乳石15g。常用中成药:固本咳喘丸、百令胶囊。自汗畏寒易感冒者,可选用玉屏风颗粒 【内伤咳嗽】4.其他疗法(1)验方:党参60g、冬虫夏草30g、五昧子15g、蛤蛤1对,共为细末,每次9g。适用于气虚咳嗽。(2)药茶:①银花9g、胖大海3枚、用沸水冲泡15分钟,代茶饮。治疗风热咳嗽。②菊花10g、白茅根30g、绿茶10g水煎后代茶饮。治疗肝火犯肺咳嗽。 【针灸】风寒:太渊、列缺、中府、肺俞、偏历穴,用毫针,行泻法,留针30分钟,每日1次。另可拔罐:肺俞、风门、膏育穴。用闪火法,留罐10~15分钟,每日1次。风热:太渊、尺泽、鱼际、中府、肺俞、合谷穴,行泻法,留针30分钟,每日1次。燥邪:鱼际、尺泽、太溪、照海、肺俞穴,用毫针,行泻法,留针30分钟,每日1次。 【针灸】痰湿:肺俞、脾俞、丰隆、足三里穴,用毫针,行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隔日1次。或可针灸并用。痰热:尺泽、丰隆、擅中、曲池穴,用毫针,行泻法,留针30分钟,隔日1次。肝火:列缺、太冲、天突穴,用毫针,行泻法,留针30分钟,每日1次。阴虚:太渊、太溪、定喘穴,用毫针,行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隔日1次。肺虚:肺俞、脾俞、肾俞、足三里、阴陵泉穴,艾柱灸,每穴3壮,隔日1次。 【推拿】患者取坐位,用手掌横擦患者前胸部,往返3次。一指禅推肺经太渊至尺泽穴段。掐按列缺,拿合谷,最后按揉天突、中府、腥中、丰隆。穴位敷贴:取温阳散寒药物敷贴于背腧穴,此法适用于虚寒证患者。 【转诊原则】1.诊断不明者,需进一步到上级医院行CT、增强CT、纤维支气管镜等检查。2.有不明原因发热,长期吸烟伴明显消瘦者。3.常规治疗无效或病情加重者。 【养生与康复】1.食疗(1)生梨1只,去核,加冰糖适量,隔水蒸15分钟,代点心食用,每日1次,适用于风燥咳嗽。(2)鲜萝卜1个,蜂蜜30g,水煎服,适用于风寒咳嗽。(3)生梨1只,去核,百合30g,川贝母9g,加冰糖适量,炖汤服食,适用于阴虚咳嗽。(4)白果5~7粒,用猪肉蒸食3~5次,治疗久咳不愈。2.缓解期应坚持补虚固本以防发作;反复发作时应规范用药,不可滥用抗生素、激素等药物,以免加重病情。 【健康款育】1.注意气候变化,防寒保暖,避免吸入花粉、烟尘等,以防过敏;戒烟。2.注意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3.外感咳嗽伴有发热时要注意休息,多饮水,饮食宜清淡。4.内伤咳嗽反复迁延时,要注意饮食起居的调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