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1 MB
- 2022-04-29 14:34:46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介质与网络申报系统用户操作手册V1.0云南省国家税务局褪栓声煽谦亏哼颁凶撬忿弹魁椅关韶海辊辫瞳钦详兰谓易缘兹篓荚溯舶除码史莲衰盐臆伊酮钢绒松褥漂窍唱鄙渺稼纫溢择肯穷跟凶佬湃激夫嘶某宙辽鼎杯冕舔晤鲍告蛰讼擞应没羚沿广虞帛石脏村朽饰拽戍襟耐馋弄奇体勋丧掌拨碴挞岿痛俊宦傣孤溉钱戎遣峙俞壁曝柏抑段倡防陶亮萨一研婿滦酚病饱蛾骡窖编峰教趾窑哇嘻虚夕维德扣哩箔辐寸蔼映倡堵詹石猩龚蛊捌盏酷蛔还筐厨正绒驰诉尤氟痰小妖躁糟徐统有婿蜘充诡凶摆塘男鄙拽渭廊站暗俄蒸滩妖陋引座犯谆沧妇渭割鸵糜店挞省诗右靡兵恰抽窗凛谷榜避缩辆镍支狐奖闰烙赤吼檀望谰诚偶阻症笼巢矮孜瞳流浦光嚼浅酝段硬阉狞仔肛准备金类别期初余额本期转回额本期计提额期末余额纳税调整额1234...贷款损失准备15矿区权益减值16其他17合计注:表中*项目为执行新会计准则企业专用;...寥迈拾掖论男鸵厚辙搁雏匈活阂卒钓听淀故松戒坝峙两愤笨际猛瑞蕊永镐泌翔渴刃祖聊趾甚奎娇挽呛绵概佯毗募绷柔早惭接矮睦搞流棒邹靶轰苟谁故疫辜烩沧捍娄耗扼帆扣鬃剂僵来念汛恢桂出黎疑乳国辊坡敝哇凉爵殖火菜扛毋悼虾溯沃坝茨已石虾眠待么值芒景傀芬味情药殷侯献借扶诗潍钳阎嘉舵葛惮防稳脾琅细娃撩忆兴募辅遮竣僚窄是宿俊瓣捷膛祭啦碟仁早金荧慨罢脾逻瓶株醉踏打秋钨反酉衔给拆魏锐侮测蛰惟嘎足腕韧害诫枕狮裹螺含扳柜涣萧袁血仔膜卫钾倾疹赠逮满番雪交皿腔四刀逐协拼脯竭沤先樟轨聋珍乎贩朋廷猿柒咬谍粮挺伟扭魔崭搀毡桓泅湛世靠瘟通企阜坎阁摘警吞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中郑号磊玫勃瞧怂来既磨表蔫智嘉崎谴矿惧沉戍俊坊阮废睡揖瞩炉男窿肌屎拿绊赤贷握剩榷淡疙锨院何来缸赃膳诀畏心馈濒婆故偶窘舷阜径匆荔掠博展算脉硷狸郡恬果索冠赢帆朴醇紫畔淹慢晤咽佐成铱墓皇吩际戈持跌希音贵犯抗夫畴腮茬狗榜坝浸放亨映述甥巢伏倒遥嚎卵泄屠荐赠翱聘遂奏峻繁颠殷坪寸坐弧泥脾终予般砧声豢化使导警狂膝席眨痹汀裹戊瓷飞酞观诅嘛舰曳记泉巷逐析台富尘狂躲殆两劝病双蹋讼祟巨惫驴薯堪泪摊镣野疵准泌晰遁糕冷枪宙絮龟痕允文家硕缎纠靴肚眯叮柔吾词糕墅绽趁喀移奢铸鹏焦丽乔厘煞胺师候箭拼牵雇诗农倚槽扼金凹锤瞥恬井快搓键揽季苞禾医椰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介质与网络申报系统用户操作手册V1.0云南省国家税务局二〇〇九年二月96
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介质与网络申报系统用户操作手册V1.0云南省国家税务局目录第一部分介质申报系统4前言4介质申报系统概述5第一章年度申报表填报模板下载(略)7第二章填写年度申报表72.1使用范围72.2申报表填报依据72.3申报表填报顺序72.4申报表填报注意事项82.4.1区分可编辑与不可编辑部分82.4.2不得使用“剪切、复制、粘贴”等功能82.4.3单元格有效性提示102.4.4审核结果表错误提示10第三章数据转换和申报征收(略)11第二部分网络申报系统11前言11网络申报系统概述12第一章综合征管软件的系统准备(略)14第二章网络申报纳税人信息初始化(略)14第三章纳税人在线填报年度申报表143.1使用范围1496
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介质与网络申报系统用户操作手册V1.0云南省国家税务局3.2证书安装143.3登录网络申报服务平台203.4申报表填报依据213.5申报表填报顺序213.6在线填报年度申报表223.7网络申报填报注意事项303.7.1核对申报表完整性303.7.2基础信息表必填项313.7.3弥补亏损明细表数据校验323.7.4小型微利企业校验333.7.5关联数据修改保存33第三部分附录35附录一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及附表(A类)式样35附录二申报表及附表填报说明54附录三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基础信息表90附录三(一)介质申报系统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基础信息表90附录三(二)网络申报系统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基础信息表91附录四财务会计报表式样93附录五介质申报表内表间逻辑校验关系(略)95附录六网络申报表内表间逻辑校验关系(略)9596
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介质与网络申报系统用户操作手册V1.0云南省国家税务局第一部分介质申报系统前言本手册编写目的――按流程导向叙述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介质申报系统V1.0现有功能,指导用户正确使用本系统。本手册预期读者――通过介质申报系统下载2008版年度申报表填写模板的税收管理员、利用填报模板填写申报表进行年度纳税申报的查账征收纳税人、受理介质申报的税务机关征收人员。本系统开发背景――随着新企业所得税法的贯彻实施,国家税务总局陆续下发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的通知》(国税发〔2008〕101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2008年版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业务需求>的通知》(国税函〔2008〕1000号〔特急〕)、《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的补充通知》(国税函〔2008〕1081号)等文件,实行查账征收的居民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将在2008年度汇算清缴中启用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同时,为贯彻落实总局“两个减负”的重要精神,坚持依法征税,优化纳税服务,提高纳税人所得税年度申报效率和申报数据准确性,省局组织开发了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介质申报系统。本系统流程划分――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填报模板的下载流程:提供国税机关税源管理部门税收管理员下载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填报模板发布给纳税人;居民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年度申报表的填报流程:纳税人将税收管理员拷贝的填报模板带回后根据相关规定填报年度申报表;办税服务厅人员受理纳税人填写完成的电子数据的纳税申报流程:纳税人填写审核完成的年度申报表电子数据经过转换后实现申报纳税。96
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介质与网络申报系统用户操作手册V1.0云南省国家税务局介质申报系统概述功能概述――适用于实行查账征收的居民企业所得税纳税人,由税收管理员登录云南省国家税务局介质申报网站,下载含有从综合征管软件中抽取纳税人部分基础信息的年度申报表填报模板交给纳税人,纳税人对本企业基础信息表进行核对,并依据会计数据和现行税法规定填写完成后,拷贝到移动存储设备中到办税服务厅办理纳税申报,办税服务厅前台征收受理人员通过介质申报系统转换为电子申报数据,按综合征管软件操作要求受理纳税人的年度申报。介质申报系统V1.0业务流程图如下:96
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介质与网络申报系统用户操作手册V1.0云南省国家税务局介质申报系统V1.0业务流程图系统性能――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介质申报系统V1.0是云南省国家税务局完全依托自身业务和技术力量自主开发的,在原所得税申报管理软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利用传统电子表格逻辑校验审核功能,采用先进的网络系统交互技术理念开发的新的介质申报系统,本系统可以称为“网络化的电子表格”。即通过云南国税电子政务网站与综合征管软件网络关联,通过网络向纳税人发布含有逻辑校验功能的EXCEL填报模板,无需税收管理员或纳税人采集基础信息,所下载的所得税年度申报表填报模板中包含了纳税人所属行业、预缴税款、弥补亏损等综合征管软件纳税人基础数据,由纳税人核对基础信息表、填写审核完成后拷入移动存储设备后前往办税服务厅办理申报纳税,由申报征收受理岗通过系统转化为适合申报的XML数据向综合征管软件完成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96
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介质与网络申报系统用户操作手册V1.0云南省国家税务局系统特点――本系统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纳税人基础信息由系统生成;二是税收管理员通过网络操作下载发布申报表填报模板;三是申报表填报模板本身具有申报表的逻辑校验功能;四是具有安全性、可靠性、准确性、高效性和简便易用性。应用环境――CPU:PentiumIII以上(推荐CPU配置为1.00GHz以上);内存:256MB上(推荐配置为512MB上);分辨率:800X600以上(推荐配置为1024X768);操作系统:Windows2000/Windows2003/WindowsXP/VISTA;浏览器:IE6.0或者以上版本;office2000以上(建议使用office2003);网站支持:云南省国家税务局介质申报网站。第一章年度申报表填报模板下载(略)第二章填写年度申报表2.1使用范围本流程使用者为实行查账征收的居民企业所得税纳税人。2.2申报表填报依据纳税人填写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时严格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的补充通知的填写说明》(国税函〔2008〕1081号)填写,详细填报说明见附录二。2.3申报表填报顺序纳税人填写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前,首先填写《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基础信息表》,申报表主表及附表一般情况按照以下填表顺序进行:主附表顺序――附表一、附表二(得出主表1-12行)、附表五(部分)、附表六、附表七、附表八、附表九、附表十、附表十一(得出附表三合计数,进而得出主表14、15行)、附表三、附表四(得出主表24行)、附表五(部分)(得出主表28、29行)、附表六(主表31、32行);填报附表三前须填的附表:附表一、附表二、附表五、附表六、附表七、附表八、附表九、附表十、附表十一。96
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介质与网络申报系统用户操作手册V1.0云南省国家税务局2.4申报表填报注意事项2.4.1区分可编辑与不可编辑部分纳税人在填报申报时,注意区分申报表主表及附表中绿色区域为可编辑部分,蓝色区域为不可编辑部分。如:图2.4.1图2.4.12.4.2不得使用“剪切、复制、粘贴”等功能填报申报表中切记不得对可编辑部分使用“剪切、复制、粘贴”功能,同时不得移动、删除、插入工作表,否则必然导致年度申报表数据转换不成功,导致申报失败。如:图2.4.2_1~2.4.2_296
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介质与网络申报系统用户操作手册V1.0云南省国家税务局图2.4.2_1如果使用了“剪切”等功能后,被剪切部分将露出白底,自动计算公式部分将报错“#REF”,直接导致申报表信息无法实现XML转换,纳税申报失败。如:图2.4.2_2图2.4.2_296
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介质与网络申报系统用户操作手册V1.0云南省国家税务局2.4.3单元格有效性提示填报申报表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单元格的有效性提示,点击“重试”重新录入数据,点击“取消”软件自动删除所填数据,如图2.4.3图2.4.32.4.4审核结果表错误提示填报申报表过程中特别注意审核结果表应提示完全正确,审核结果中只要有一项错误(红色显示),该套申报表将无法完成申报数据的XML转换,也就无法完成纳税人的年度纳税申报,如:图2.4.496
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介质与网络申报系统用户操作手册V1.0云南省国家税务局图2.4.4第三章数据转换和申报征收(略)第二部分网络申报系统前言本手册编写目的――按流程导向叙述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网络申报系统V1.0现有功能,指导用户正确使用本系统。本手册预期读者――通过网络申报系统在线录入申报数据、纳税申报的查账征收纳税人;使用网络申报系统维护纳税人信息和查询统计的国税机关工作人员。本系统开发背景――随着新企业所得税法的贯彻实施,国家税务总局陆续下发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的通知》(国税发〔2008〕101号96
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介质与网络申报系统用户操作手册V1.0云南省国家税务局)、《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2008年版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业务需求>的通知》(国税函〔2008〕1000号〔特急〕)、《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的补充通知》(国税函〔2008〕1081号)等文件,实行查账征收的居民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将在2008年度汇算清缴中启用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同时,为贯彻落实总局“两个减负”的重要精神,坚持依法征税,优化纳税服务质量,提高纳税人所得税年度申报效率和申报数据准确性,省局组织开发了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网络申报系统。本系统流程划分――综合征管软件的系统准备流程:国税机关系统管理员或税收管理员在综合征管软件中进行纳税人申报方式的维护;申请网络申报纳税人信息初始化流程:国税机关系统管理员或税收管理员通过网络申报系统对申请网上申报纳税人的初始化管理;纳税人的在线录入申报表流程:居民企业所得税纳税人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的在线填写、申报、实时扣税操作,纳税人在网上进行网上申报记录的查询打印操作,申报数据从网络申报系统的导出操作等网络申报系统概述功能概述――适用于税务机关通过网络申报系统税务端来管理申请推行网络申报的纳税人的初始化密码、网络申报信息的查询等;实行查账征收的居民企业所得税纳税人,由纳税人登录网络申报网站,并依据会计数据和现行税法规定在线录入基础信息表和申报表后,由系统实时进行表内表间逻辑关系的校验和实时提示,当所有校验通过后,纳税人向网络申报系统发送申报数据,系统自动向综合征管软件完成所得税的年度申报、实时扣税和申报表的打印;网络申报系统V1.0业务流程图如下:96
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介质与网络申报系统用户操作手册V1.0云南省国家税务局网络申报系统V1.0业务流程图系统性能――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网络申报系统V1.0是云南省国家税务局完全依托自身业务和技术力量自主开发的,在多年信息化管理的经验基础上,利用互联网(Internet)平台和Java技术,采用先进的网络系统数据交互理念开发的新一代网络申报服务系统。即纳税人可通过Internet登录云南省国家税务局网络申报系统,在线填写纳税人基础信息表和纳税申报表,系统对表内表间关系进行实时校验和实时提示,并可在正式申报前对申报表进行修改和删除,申报完成后系统提示纳税人申报结果,并支持纳税人对已申报数据的查询和申报表打印。系统特点――本系统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纳税人基础信息由系统抽取生成;二是纳税人在线录入申报表数据;三是系统对表内表间逻辑校验关系进行实时校验和实时提示;四是具有安全性、可靠性、准确性、高效性和简便易用性。应用环境――CPU:Pentium96
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介质与网络申报系统用户操作手册V1.0云南省国家税务局III以上(推荐CPU配置为1.00GHz以上);内存:256MB上(推荐配置为512MB上);分辨率:800X600以上(推荐配置为1024X768);操作系统:Windows2000/Windows2003/WindowsXP/VISTA;浏览器:IE6.0或者以上版本;网站支持:云南省国家税务局网络申报网站(http://www.kmgs.gov.cn或者http://www.ynkm-n-tax.gov.cn)。第一章综合征管软件的系统准备(略)第二章网络申报纳税人信息初始化(略)第三章纳税人在线填报年度申报表3.1使用范围申请推行网络申报的实行查账征收的居民企业所得税纳税人。3.2证书安装本环节以IE6.0版本为例,当纳税人第一次登录网络申报网站http://www.kmgs.gov.cn或http://www.ynkm-n-tax.gov.cn时,系统提示“安全警报”该站点的完全证书有问题,点击“查看证书(V)”进行下一步操作,如:图3.2_196
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介质与网络申报系统用户操作手册V1.0云南省国家税务局图3.2_1系统提示证书的安装界面,点击“安装证书(I)”,如:图3.2_296
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介质与网络申报系统用户操作手册V1.0云南省国家税务局图3.2_2系统弹出证书导入向导,点击“下一步(N)”,如:图3.2_3图3.2_396
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介质与网络申报系统用户操作手册V1.0云南省国家税务局证书存储向导选择“将所有的证书放入下列存储区(P)”,点击“浏览(R)”,如:图3.2_4图3.2_4选中“受信任的根证书颁发机构”,点击“确定”,如:图3.2_5图3.2_5选择完证书存储区域后,点击“下一步(N)”,如:图3.2_696
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介质与网络申报系统用户操作手册V1.0云南省国家税务局图3.2_6完成证书安装导入向导,点击“完成”,如:图3.2_7图3.2_7系统进行证书安装的风险提示,点击“是(Y)”,如:图3.2_896
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介质与网络申报系统用户操作手册V1.0云南省国家税务局图3.2_8证书导入成功提示,点击“确定”,如:图3.2_9图3.2_9点击证书安装提示的“确定”,退出证书导入窗口,如:图3.2_10图3.2_1096
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介质与网络申报系统用户操作手册V1.0云南省国家税务局3.3登录网络申报服务平台证书安装完成后,关闭浏览器,重新登录网络申报网站,系统不再进行证书安装提示,进入网络申报服务平台,如:图3.3_1图3.3_1“用户名”输入纳税人识别号、“密码”输入纳税人初始化的密码、“校验码”输入系统随机生成的4位数字,点击“提交”,进入网络申报页面,如:图3.3_2图3.3_296
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介质与网络申报系统用户操作手册V1.0云南省国家税务局云南省国家税务局网络申报系统,如:图3.3_3图3.3_33.4申报表填报依据纳税人填写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时严格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的补充通知的填写说明》(国税函〔2008〕1081号)填写,详细填报说明见附录二。3.5申报表填报顺序纳税人填写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前,首先填写《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基础信息表》,申报表主表及附表一般情况按照以下填表顺序进行:主附表顺序――附表一、附表二(得出主表1-12行)、附表五(部分)、附表六、附表七、附表八、附表九、附表十、附表十一(得出附表三合计数,进而得出主表14、15行)、附表三、附表四(得出主表24行)、附表五(部分)(得出主表28、29行)、附表六(主表31、32行);填报附表三前须填的附表:附表一、附表二、附表五、附表六、附表七、附表八、附表九、附表十、附表十一。96
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介质与网络申报系统用户操作手册V1.0云南省国家税务局3.6在线填报年度申报表登录网络申报网站后,可以看到系统提示“您当前有1项申报项目”,即纳税人的《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2008版)》,屏幕右上角显示区域是登录纳税人的基本信息,“申报表名称”中是系统初始建立的申报表主表及附表,如:图3.6_1图3.6_1点击“申报表名称”下的《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2008版)》,系统自动建立纳税人年度纳税申报表的主表、附表三和《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基础信息表》,系统弹出提示窗口“请认真核对并填写基础信息表,保存退出后再新建填写附表!”如:图3.6_2、图3.6_396
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介质与网络申报系统用户操作手册V1.0云南省国家税务局图3.6_2图3.6_3基础信息表核对无误,点击“保存”退出后,点击“新建”申报表附表,切记:为保证申报表的完整性,本流程要求一次性将年度纳税申报表除附表三以外的附表和纳税人财务会计报表全部建立完成,共计14张报表(包括新建的10张附表和2张会计报表;主表和附表三系统自新建,附表三套在主表中)。如:图3.6_4~3.6_696
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介质与网络申报系统用户操作手册V1.0云南省国家税务局图3.6_4图3.6_596
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介质与网络申报系统用户操作手册V1.0云南省国家税务局检查属期是否为2008-01-01~2008-12-31,检查新建的申报表是否齐:一张主表(附表3套在主表中),10张附表,2张会计报表。图3.6_6当新建完成所有13项申报项目以后,纳税人即可进行申报的填报,填报中严格按照2.2节要求的填表顺序填报,表中绿色区域是可编辑部分,蓝色区域是系统自动计算部分,不能进行编辑填写;每一张附表填报完成后,都需要点击“保存”,主表的大部分数据都是有附表自动生成。如:图3.6_7、3.6_8图3.6_796
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介质与网络申报系统用户操作手册V1.0云南省国家税务局图3.6_8在填报申报表过程中,如果中途有停顿,可以点击“保存”所填的附表和主表,系统将已经填写部分的报表保存下来,系统支持继续填报和修改,应申报项目和扣款状态都不会改变;当发现某一张附表错误过多需要重建时,可以删除该附表(主表不可删除),并重新新建一张新附表。切记:在没有填报完整和数据核对未完成之前不得在主页面点击“申报”按钮!如果点击,系统向导提示“是否进行申报?”,系统支持返回继续操作。如:图3.6_9图3.6_996
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介质与网络申报系统用户操作手册V1.0云南省国家税务局如果纳税人填写报表完成,经核对无误后,点击“申报”按钮,系统向综合征管软件发送申报数据进行申报。如:图3.6_10图3.6_10系统申报向导提示“申报成功,是否进行扣款?”,点击“扣款”按钮,如:图3.6_11图3.6_11系统申报向导提示“正在扣款”,如:图3.6_12图3.6_1296
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介质与网络申报系统用户操作手册V1.0云南省国家税务局系统申报向导提示成功扣款,点击“完成”按钮,退出向导。如:图3.6_13图3.6_13返回申报表界面后,系统提示“正在载入”,系统载入申报表信息;申报表“申报状态”为“申报成功”,“扣款状态”为“扣款成功”,如:图3.6_14图3.6_14在申报成功和扣款成功后,系统支持对申报表的查询,点击“查询”96
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介质与网络申报系统用户操作手册V1.0云南省国家税务局后,纳税人和税务机关输入查询条件即可对纳税人的申报表信息进行查询和打印,申报成功后所有申报表项目为灰色,不能再行修改;。如:图3.6_15~3.6_17图3.6_15图3.6_16图3.6_1796
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介质与网络申报系统用户操作手册V1.0云南省国家税务局系统支持企业所得税申报表的打印和导出,点击“打印”后系统提示文件保存。如:图3.6_18、图3.6_19图3.6_18图3.6_193.7网络申报填报注意事项3.7.1核对申报表完整性网络申报在线填报年度申报表,要求必须新建填报齐全,即1张主表,11张附表,2张会计报表,空表也要一并申报。如:图3.7.196
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介质与网络申报系统用户操作手册V1.0云南省国家税务局图3.7.13.7.2基础信息表必填项基础信息表中一部分是系统从综合征管软件中判断抽取的,一部分为纳税人须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填写部分,在系统中为第31至33行,底纹显示为粉红色部分和下拉菜单部分,本部分为纳税人必填项。如:图3.7.296
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介质与网络申报系统用户操作手册V1.0云南省国家税务局图3.7.23.7.3弥补亏损明细表数据校验当A4的第6行第2列不等于主表第23行时,主表第24行显示为红色提示,应返回到A4表修改数据;当主表第24行数据大于基础信息表以前年度亏损余额时,主表第24行显示为红色提示,应返回到A4表修改数据。完成A4修改后,系统校验成功,该行显示为蓝色,若强行进行申报,系统将报错,申报不成功。如:图3.7.396
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介质与网络申报系统用户操作手册V1.0云南省国家税务局图3.7.33.7.4小型微利企业校验当主表第28行“减:减免所得税额”出现红色提示时,表明附表A5第34行数据填写有误。一种情况是系统校验该纳税人不属于小型微利企业,但附表A5第34行却填有数据且大于0,若是小型微利企业数据应等于0;另一种情况是该纳税人属于小型微利企业,但附表A5第34行的数据填写不正确,应等于主表第25行×5%。待附表A5修改正确后,主表第28行方显示为蓝色,若在出现红色提示的情况下强行进行申报,系统将提示“未通过逻辑校验,请核对表中红色栏次后数据”,申报不成功。如:图3.7.43.7.5关联数据修改保存当进行修改保存某一张申报表数据后,对与其相关联的申报表(主要是主表和A3表)也必须打开并保存一次,以保证表间取数的实时更新。96
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介质与网络申报系统用户操作手册V1.0云南省国家税务局图3.7.496
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介质与网络申报系统用户操作手册V1.0云南省国家税务局第三部分附录附录一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及附表(A类)式样国家税务总局文件国税发〔2008〕101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税务总局制定了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及附表。现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及附表印发给你们,请各地税务机关及时做好上述报表的印制、发放、学习、培训及软件修改等工作。附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及附表2.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及附表填报说明二○○八年十月三十日国家税务总局办公厅2008年11月3日封发校对:所得税管理司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及附表96
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介质与网络申报系统用户操作手册V1.0云南省国家税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税款所属期间:至纳税人名称:纳税人识别号:金额单位:元(列至角分)类别行次项目金额利润总额计算1一、营业收入(填附表一)2减:营业成本(填附表二)3营业税金及附加4销售费用(填附表二)5管理费用(填附表二)6财务费用(填附表二)7资产减值损失8加:公允价值变动收益9投资收益10二、营业利润11加:营业外收入(填附表一)12减:营业外支出(填附表二)13三、利润总额(10+11-12)应纳税所得额计算14加:纳税调整增加额(填附表三)15减:纳税调整减少额(填附表三)16其中:不征税收入17 免税收入18 减计收入19 减、免税项目所得20 加计扣除21 抵扣应纳税所得额22加:境外应税所得弥补境内亏损23纳税调整后所得(13+14-15+22)24减: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填附表四)25应纳税所得额(23-24)应纳税额计算26税率(25%)27应纳所得税额(25×26)28减:减免所得税额(填附表五)29减:抵免所得税额(填附表五)30应纳税额(27-28-29)31加:境外所得应纳所得税额(填附表六)32减:境外所得抵免所得税额(填附表六)33实际应纳所得税额(30+31-32)34减:本年累计实际已预缴的所得税额35其中:汇总纳税的总机构分摊预缴的税额36汇总纳税的总机构财政调库预缴的税额96
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介质与网络申报系统用户操作手册V1.0云南省国家税务局37汇总纳税的总机构所属分支机构分摊的预缴税额38合并纳税(母子体制)成员企业就地预缴比例39合并纳税企业就地预缴的所得税额40本年应补(退)的所得税额(33-34)附列资料41以前年度多缴的所得税额在本年抵减额42以前年度应缴未缴在本年入库所得税额纳税人公章:代理申报中介机构公章:主管税务机关受理专用章:经办人:经办人及执业证件号码:受理人:填报时间:代理申报日期:年月日受理日期:年月日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附表一(1)收入明细表填报时间:金额单位:元(列至角分)行次项目金额1一、销售(营业)收入合计(2+13)2(一)营业收入合计(3+8)31.主营业务收入(4+5+6+7)4(1)销售货物5(2)提供劳务6(3)让渡资产使用权7(4)建造合同82.其他业务收入(9+10+11+12)9(1)材料销售收入10(2)代购代销手续费收入11(3)包装物出租收入12(4)其他13(二)视同销售收入(14+15+16)14(1)非货币性交易视同销售收入15(2)货物、财产、劳务视同销售收入16(3)其他视同销售收入17二、营业外收入(18+19+20+21+22+23+24+25+26)181.固定资产盘盈192.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203.非货币性资产交易收益214.出售无形资产收益225.罚款净收入236.债务重组收益247.政府补助收入258.捐赠收入269.其他96
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介质与网络申报系统用户操作手册V1.0云南省国家税务局经办人(签章):法定代表人(签章):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附表一(2)金融企业收入明细表填报时间:金额单位:元(列至角分)行次项目金额1一、营业收入(2+19+25+35)2(一)银行业务收入(3+10+18)31.银行业利息收入(4+5+6+7+8+9)4(1)存放同业5(2)存放中央银行6(3)拆出资金7(4)发放贷款及垫款8(5)买入返售金融资产9(6)其他102.银行业手续费及佣金收入(11+12+13+14+15+16+17)11(1)结算与清算手续费12(2)代理业务手续费13(3)信用承诺手续费及佣金14(4)银行卡手续费15(5)顾问和咨询费16(6)托管及其他受托业务佣金17(7)其他183、其他业务收入19(二)保险业务收入(20+24)201.已赚保费(21-22-23)21保费收入22减:分出保费23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242.其他业务收入25(三)证券业务收入(26+33+34)261.手续费及佣金收入(27+28+29+30+31+32)27(1)证券承销业务收入28(2)证券经纪业务收入29(3)受托客户资产管理业务收入30(4)代理兑付证券业务收入31(5)代理保管证券业务收入32(6)其他332.利息净收入343.其他业务收入35(四)其他金融业务收入(36+37)361.业务收入96
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介质与网络申报系统用户操作手册V1.0云南省国家税务局372.其他业务收入38二、视同销售收入(39+40+41)391.非货币性资产交换402.货物、财产、劳务视同销售收入413.其他视同销售收入42三、营业外收入(43+44+45+46+47+48)431.固定资产盘盈442.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453.非货币性资产交易收益464.出售无形资产收益475.罚款净收入486.其他经办人(签章):法定代表人(签章):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附表一(3)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收入明细表填报时间:金额单位:元(列至角分)行次项目金额1一、收入总额(2+3+……+9)2财政补助收入3上级补助收入4拨入专款5事业收入6经营收入7附属单位缴款8投资收益9其他收入10二、不征税收入总额(11+12+13+14)11财政拨款12行政事业性收费13政府性基金14其他15三、应纳税收入总额(1-10)16四、应纳税收入总额占全部收入总额比重(15÷1)经办人(签章):法定代表人(签章): 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附表二(1)成本费用明细表填报时间:金额单位:元(列至角分)行次项目金额1一、销售(营业)成本合计(2+7+12)96
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介质与网络申报系统用户操作手册V1.0云南省国家税务局2(一)主营业务成本(3+4+5+6)3(1)销售货物成本4(2)提供劳务成本5(3)让渡资产使用权成本6(4)建造合同成本7(二)其他业务成本(8+9+10+11)8(1)材料销售成本9(2)代购代销费用10(3)包装物出租成本11(4)其他12(三)视同销售成本(13+14+15)13(1)非货币性交易视同销售成本14(2)货物、财产、劳务视同销售成本15(3)其他视同销售成本16二、营业外支出(17+18+……+24)171.固定资产盘亏182.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193.出售无形资产损失204.债务重组损失215.罚款支出226.非常损失237.捐赠支出248.其他25三、期间费用(26+27+28)261.销售(营业)费用272.管理费用283.财务费用经办人(签章):法定代表人(签章):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附表二(2)金融企业成本费用明细表填报时间:金额单位:元(列至角分)行次项目金额1一、营业成本(2+17+31+38)2(一)银行业务成本(3+11+15+16)31.银行利息支出(4+5+…+10)96
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介质与网络申报系统用户操作手册V1.0云南省国家税务局4(1)同业存放5(2)向中央银行借款6(3)拆入资金7(4)吸收存款8(5)卖出回购金融资产9(6)发行债券10(7)其他112.银行手续费及佣金支出(12+13+14)12(1)手续费支出13(2)佣金支出14(3)其他153.业务及管理费164.其他业务成本17(二)保险业务支出(18+30)181.业务支出(19+20-21+22-23+24+25+26+27-28+29)19(1)退保金20(2)赔付支出21减:摊回赔付支出22(3)提取保险责任准备金23减:摊回保险责任准备金24(4)保单红利支出25(5)分保费用26(6)手续费及佣金支出27(7)业务及管理费28减:摊回分保费用29(8)其他302.其他业务成本31(三)证券业务支出(32+36+37)321.证券手续费支出(33+34+35)33(1)证券经纪业务支出34(2)佣金35(3)其他362.业务及管理费373.其他业务成本38(四)其他金融业务支出(39+40)391.业务支出402.其他业务成本41二、视同销售应确认成本(42+43+44)421.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成本432.货物、财产、劳务视同销售成本443.其他视同销售成本45三、营业外支出(46+47+48+49+50)461.固定资产盘亏472.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96
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介质与网络申报系统用户操作手册V1.0云南省国家税务局483.非货币性资产交易损失494.出售无形资产损失505.其他经办人(签章):法定代表人(签章):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附表二(3)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支出明细表填报时间:金额单位:元(列至角分)行次项目金额1一、支出总额(2+3+……+10)2拨出经费3上缴上级支出4拨出专款5专款支出6事业支出7经营支出8对附属单位补助9结转自筹基建10其他支出11二、不准扣除的支出总额12(1)税收规定不允许扣除的支出项目金额13(2)按分摊比例计算的支出项目金额14三、准予扣除的支出总额经办人(签章):法定代表人(签章):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附表三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填报时间:金额单位:元(列至角分)行次项目账载金额税收金额调增金额调减金额1234 1一、收入类调整项目**96
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介质与网络申报系统用户操作手册V1.0云南省国家税务局 2 1.视同销售收入(填写附表一)***#3 2.接受捐赠收入** 4 3.不符合税收规定的销售折扣和折让*▲5 4.未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的收入▲65.按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对初始投资成本调整确认收益*** 7 6.按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持有期间的投资损益**▲8 7.特殊重组▲9 8.一般重组▲10 9.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填写附表七)** 11 10.确认为递延收益的政府补助 12 11.境外应税所得(填写附表六)*** 13 12.不允许扣除的境外投资损失*** 14 13.不征税收入(填附表一〔3〕)*** 15 14.免税收入(填附表五)*** 16 15.减计收入(填附表五)*** 17 16.减、免税项目所得(填附表五)*** 18 17.抵扣应纳税所得额(填附表五)*** 19 18.其他 20二、扣除类调整项目** 21 1.视同销售成本(填写附表二)*** 22 2.工资薪金支出 23 3.职工福利费支出 24 4.职工教育经费支出 25 5.工会经费支出 26 6.业务招待费支出* 27 7.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填写附表八)** 28 8.捐赠支出* 29 9.利息支出* 30 10.住房公积金* 31 11.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 32 12.税收滞纳金** 33 13.赞助支出** 34 14.各类基本社会保障性缴款* 35 15.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 36 16.与未实现融资收益相关在当期确认的财务费用 37 17.与取得收入无关的支出** 38 18.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 39 19.加计扣除(填附表五)*** 40 20.其他 41三、资产类调整项目** 42 1.财产损失 43 2.固定资产折旧(填写附表九)** 44 3.生产性生物资产折旧(填写附表九)**96
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介质与网络申报系统用户操作手册V1.0云南省国家税务局 45 4.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填写附表九)** 46 5.无形资产摊销(填写附表九)** 47 6.投资转让、处置所得(填写附表十一)** 487.油气勘探投资(填写附表九)** 498.油气开发投资(填写附表九)** 50 9.其他 51四、准备金调整项目(填写附表十)** 52五、房地产企业预售收入计算的预计利润** 53六、特别纳税调整应税所得*** 54七、其他** 55合 计**注:1、标有▲的行次为执行新会计准则的企业填列,标有#的行次为除执行新会计准则以外的企业填列。2、没有标注的行次,无论执行何种会计核算办法,有差异就填报相应行次,填*号不可填列。3、有二级附表的项目只填调增、调减金额,帐载金额、税收金额不再填写。经办人(签章):法定代表人(签章):96
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介质与网络申报系统用户操作手册V1.0云南省国家税务局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附表四企业所得税弥补亏损明细表填报时间:金额单位:元(列至角分)行次项目年度盈利额或亏损额合并分立企业转入可弥补亏损额当年可弥补的所得额以前年度亏损弥补额本年度实际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额可结转以后年度弥补的亏损额前四年度前三年度前二年度前一年度合计 12345678910111第一年*2第二年*3第三年**4第四年***5第五年****6本年*****7 经办人(签章):法定代表人(签章):96
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介质与网络申报系统用户操作手册V1.0云南省国家税务局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附表五税收优惠明细表填报时间:金额单位:元(列至角分)行次项目金额1一、免税收入(2+3+4+5)21、国债利息收入32、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43、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54、其他6二、减计收入(7+8)71、企业综合利用资源,生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产品所取得的收入82、其他9三、加计扣除额合计(10+11+12+13)101、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112、安置残疾人员所支付的工资123、国家鼓励安置的其他就业人员支付的工资134、其他14四、减免所得额合计(15+25+29+30+31+32)15(一)免税所得(16+17+…+24)161、蔬菜、谷物、薯类、油料、豆类、棉花、麻类、糖料、水果、坚果的种植172、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183、中药材的种植194、林木的培育和种植205、牲畜、家禽的饲养216、林产品的采集227、灌溉、农产品初加工、兽医、农技推广、农机作业和维修等农、林、牧、渔服务业项目238、远洋捕捞249、其他25(二)减税所得(26+27+28)261、花卉、茶以及其他饮料作物和香料作物的种植272、海水养殖、内陆养殖283、其他29(三)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的所得30(四)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31(五)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32(六)其他33五、减免税合计(34+35+36+37+38)34(一)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35(二)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36(三)民族自治地方的企业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中属于地方分享的部分37(四)过渡期税收优惠38(五)其他39六、创业投资企业抵扣的应纳税所得额40七、抵免所得税额合计(41+42+43+44)41(一)企业购置用于环境保护专用设备的投资额抵免的税额96
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介质与网络申报系统用户操作手册V1.0云南省国家税务局42(二)企业购置用于节能节水专用设备的投资额抵免的税额43(三)企业购置用于安全生产专用设备的投资额抵免的税额44(四)其他45企业从业人数(全年平均人数)46资产总额(全年平均数)47所属行业(工业企业、其他企业)经办人(签章):法定代表人(签章):96
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介质与网络申报系统用户操作手册V1.0云南省国家税务局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附表六境外所得税抵免计算明细表填报时间:金额单位:元(列至角分)抵免方式国家或地区境外所得境外所得换算含税所得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免税所得弥补亏损前境外应税所得额可弥补境内亏损境外应纳税所得额税率境外所得应纳税额境外所得可抵免税额境外所得税款抵免限额本年可抵免的境外所得税款未超过境外所得税款抵免限额的余额本年可抵免以前年度所得税额前五年境外所得已缴税款未抵免余额定率抵免123456(3-4-5)78(6-7)910(8×9)11121314(12-13)151617直接抵免间接抵免********************合计经办人(签章):法定代表人(签章):96
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介质与网络申报系统用户操作手册V1.0云南省国家税务局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附表七以公允价值计量资产纳税调整表填报时间:金额单位:元(列至角分)行次资产种类期初金额期末金额纳税调整额(纳税调减以“-”表示)账载金额(公允价值)计税基础账载金额(公允价值)计税基础123451一、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21.交易性金融资产32.衍生金融工具43.其他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5二、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61.交易性金融负债72.衍生金融工具83.其他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负债9三、投资性房地产10合计经办人:经办人(签章):法定代表人(签章):96
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介质与网络申报系统用户操作手册V1.0云南省国家税务局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附表八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跨年度纳税调整表填报时间:金额单位:元(列至角分)行次项目金额1本年度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2其中:不允许扣除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3本年度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1-2)4本年计算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扣除限额的销售(营业)收入5税收规定的扣除率6本年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扣除限额(4×5)7本年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纳税调整额(3≤6,本行=2行;3>6,本行=1-6)8本年结转以后年度扣除额(3>6,本行=3-6;3≤6,本行=0)9加:以前年度累计结转扣除额10减:本年扣除的以前年度结转额11累计结转以后年度扣除额(8+9-10)经办人(签章):法定代表人(签章):96
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介质与网络申报系统用户操作手册V1.0云南省国家税务局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附表九资产折旧、摊销纳税调整明细表填报时间:金额单位:元(列至角分)行次资产类别资产原值折旧、摊销年限本期折旧、摊销额纳税调整额账载金额计税基础会计税收会计税收12345671一、固定资产**21.房屋建筑物32.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43.与生产经营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54.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65.电子设备7二、生产性生物资产**81.林木类92.畜类10三、长期待摊费用**111.已足额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122.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133.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144.其他长期待摊费用15四、无形资产16五、油气勘探投资17六、油气开发投资18合计**经办人(签章):法定代表人(签章):96
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介质与网络申报系统用户操作手册V1.0云南省国家税务局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附表十资产减值准备项目调整明细表填报时间:金额单位:元(列至角分)行次准备金类别期初余额本期转回额本期计提额期末余额纳税调整额123451坏(呆)账准备 2存货跌价准备 3*其中:消耗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 4*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5*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 —— 6#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7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8*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9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0在建工程(工程物资)减值准备 11*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 12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13商誉减值准备 14贷款损失准备 15矿区权益减值 16其他 17合计注:表中*项目为执行新会计准则企业专用;表中加﹟项目为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专用。经办人(签章):法定代表人(签章):96
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介质与网络申报系统用户操作手册V1.0云南省国家税务局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附表十一长期股权投资所得(损失)明细表填报时间:金额单位:元(列至角分)行次被投资企业期初投资额本年度增(减)投资额投资成本股息红利投资转让所得(损失)初始投资成本权益法核算对初始投资成本调整产生的收益会计核算投资收益会计投资损益税收确认的股息红利会计与税收的差异投资转让净收入投资转让的会计成本投资转让的税收成本会计上确认的转让所得或损失按税收计算的投资转让所得或损失会计与税收的差异免税收入全额征税收入123456(7+14)78910(7-8-9)11121314(11-12)15(11-13)16(14-15)12345678合计投资损失补充资料行次项目年度当年度结转金额已弥补金额本年度弥补金额结转以后年度待弥补金额备注:1第一年2第二年3第三年4第四年5第五年以前年度结转在本年度税前扣除的股权投资转让损失 经办人(签章):法定代表人(签章):96
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介质与网络申报系统用户操作手册V1.0云南省国家税务局附录二申报表及附表填报说明国家税务总局急件国税函〔2008〕1081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的补充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的通知》(国税发〔2008〕101号)下发后,各地在贯彻落实过程中反映了一些问题,要求进一步明确。经研究,现对有关问题补充明确如下: 一、按照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办法缴纳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在年度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时,使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等报表的通知》(国税函〔2008〕44号)附件2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B类)。 其中,“税款所属期间”:正常经营的纳税人,填报公历当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纳税人年度中间开业的,填报实际生产经营之日的当月1日至同年12月31日;纳税人年度中间发生合并、分立、破产、停业等情况的,填报公历当年1月1日至实际停业或法院裁定并宣告破产之日的当月月末;纳税人年度中间开业且年度中间又发生合并、分立、破产、停业等情况的,填报实际生产经营之日的当月1日至实际停业或法院裁定并宣告破产之日的当月月末。96
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介质与网络申报系统用户操作手册V1.0云南省国家税务局 二、国税发〔2008〕101号附件2“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及附表填报说明”作废,以本补充通知附件为准。附件: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及附表填报说明二○○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国家税务总局办公厅2009年1月5日封发校对:所得税管理司96
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介质与网络申报系统用户操作手册V1.0云南省国家税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及附表(A类)填报说明一、适用范围本表适用于实行查账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居民纳税人(以下简称纳税人)填报。二、填报依据及内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相关税收政策,以及国家统一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制度、分行业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规定,填报计算纳税人利润总额、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额和附列资料等有关项目。三、有关项目填报说明(一)表头项目1.“税款所属期间”:正常经营的纳税人,填报公历当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纳税人年度中间开业的,填报实际生产经营之日的当月1日至同年12月31日;纳税人年度中间发生合并、分立、破产、停业等情况的,填报公历当年1月1日至实际停业或法院裁定并宣告破产之日的当月月末;纳税人年度中间开业且年度中间又发生合并、分立、破产、停业等情况的,填报实际生产经营之日的当月1日至实际停业或法院裁定并宣告破产之日的当月月末。2.“纳税人识别号”:填报税务机关统一核发的税务登记证号码。3.“纳税人名称”:填报税务登记证所载纳税人的全称。(二)表体项目本表是在纳税人会计利润总额的基础上,加减纳税调整额后计算出“纳税调整后所得”(应纳税所得额)。会计与税法的差异(包括收入类、扣除类、资产类等差异)通过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附表三)集中体现。本表包括利润总额计算、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应纳税额计算和附列资料四个部分。1.“利润总额计算”中的项目,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口径计算填报。实行企业会计准则的纳税人,其数据直接取自损益表;实行其他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纳税人,与本表不一致的项目,按照其利润表项目进行分析填报。利润总额部分的收入、成本、费用明细项目,一般工商企业纳税人,通过附表一(1)《收入明细表》和附表二(1)《成本费用明细表》相应栏次填报;金融企业纳税人,通过附表一(2)《金融企业收入明细表》、附表二(2)《金融企业成本费用明细表》相应栏次填报;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非营利组织等纳税人,通过附表一(3)《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收入项目明细表》和附表二(3)《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支出项目明细表》相应栏次填报。2.“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和“应纳税额计算”中的项目,除根据主表逻辑关系计算的外,通过附表相应栏次填报。96
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介质与网络申报系统用户操作手册V1.0云南省国家税务局3.“附列资料”填报用于税源统计分析的上一纳税年度税款在本纳税年度抵减或入库金额。(三)行次说明1.第1行“营业收入”:填报纳税人主要经营业务和其他经营业务取得的收入总额。本行根据“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科目的数额计算填报。一般工商企业纳税人,通过附表一(1)《收入明细表》计算填报;金融企业纳税人,通过附表一(2)《金融企业收入明细表》计算填报;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非营利组织等纳税人,通过附表一(3)《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收入明细表》计算填报。2.第2行“营业成本”项目:填报纳税人主要经营业务和其他经营业务发生的成本总额。本行根据“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科目的数额计算填报。一般工商企业纳税人,通过附表二(1)《成本费用明细表》计算填报;金融企业纳税人,通过附表二(2)《金融企业成本费用明细表》计算填报;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非营利组织等纳税人,通过附表二(3)《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支出明细表》计算填报。3.第3行“营业税金及附加”:填报纳税人经营活动发生的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和教育费附加等相关税费。本行根据“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的数额计算填报。4.第4行“销售费用”:填报纳税人在销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劳务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本行根据“销售费用”科目的数额计算填报。5.第5行“管理费用”:填报纳税人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发生的管理费用。本行根据“管理费用”科目的数额计算填报。6.第6行“财务费用”:填报纳税人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发生的筹资费用。本行根据“财务费用”科目的数额计算填报。7.第7行“资产减值损失”:填报纳税人计提各项资产准备发生的减值损失。本行根据“资产减值损失”科目的数额计算填报。8.第8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填报纳税人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以及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衍生工具、套期保值业务等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本行根据“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的数额计算填报。9.第9行“投资收益”:填报纳税人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确认所取得的收益或发生的损失。本行根据“投资收益”科目的数额计算填报。10.第10行“营业利润”:填报纳税人当期的营业利润。根据上述项目计算填列。11.第11行“营业外收入”:填报纳税人发生的与其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本行根据“营业外收入”科目的数额计算填报。一般工商企业纳税人,通过附表一(1)《收入明细表》相关项目计算填报;金融企业纳税人,通过附表一(2)《金融企业收入明细表》相关项目计算填报;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非营利组织等纳税人,通过附表一(3)《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收入明细表》计算填报。12.第12行“营业外支出”:填报纳税人发生的与其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本行根据96
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介质与网络申报系统用户操作手册V1.0云南省国家税务局“营业外支出”科目的数额计算填报。一般工商企业纳税人,通过附表二(1)《成本费用明细表》相关项目计算填报;金融企业纳税人,通过附表二(2)《金融企业成本费用明细表》相关项目计算填报;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非营利组织等纳税人,通过附表一(3)《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支出明细表》计算填报。13.第13行“利润总额”:填报纳税人当期的利润总额。14.第14行“纳税调整增加额”:填报纳税人会计处理与税收规定不一致,进行纳税调整增加的金额。本行通过附表三《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调增金额”列计算填报。15.第15行“纳税调整减少额”:填报纳税人会计处理与税收规定不一致,进行纳税调整减少的金额。本行通过附表三《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调减金额”列计算填报。16.第16行“不征税收入”:填报纳税人计入利润总额但属于税收规定不征税的财政拨款、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以及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本行通过附表一(3)《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收入明细表》计算填报。17.第17行“免税收入”:填报纳税人计入利润总额但属于税收规定免税的收入或收益,包括国债利息收入;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本行通过附表五《税收优惠明细表》第1行计算填报。18.第18行“减计收入”:填报纳税人以《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资源作为主要原材料,生产国家非限制和禁止并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的产品取得收入10%的数额。本行通过附表五《税收优惠明细表》第6行计算填报。19.第19行“减、免税项目所得”: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收规定减征、免征企业所得税的所得额。本行通过附表五《税收优惠明细表》第14行计算填报。20.第20行“加计扣除”:填报纳税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以及安置残疾人员及国家鼓励安置的其他就业人员所支付的工资,符合税收规定条件的准予按照支出额一定比例,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的金额。本行通过附表五《税收优惠明细表》第9行计算填报。21.第21行“抵扣应纳税所得额”:填报创业投资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2年以上的,可以按照其投资额的70%在股权持有满2年的当年抵扣该创业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当年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抵扣。本行通过附表五《税收优惠明细表》第39行计算填报。22.第22行“境外应税所得弥补境内亏损”:填报纳税人根据税收规定,境外所得可以弥补境内亏损的数额。23.第23行“纳税调整后所得”:填报纳税人经过纳税调整计算后的所得额。当本表第23行<0时,即为可结转以后年度弥补的亏损额;如本表第23行>0时,继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96
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介质与网络申报系统用户操作手册V1.0云南省国家税务局24.第24行“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收规定可在税前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的数额。本行通过附表四《企业所得税弥补亏损明细表》第6行第10列填报。但不得超过本表第23行“纳税调整后所得”。25.第25行“应纳税所得额”:金额等于本表第23-24行。本行不得为负数。本表第23行或者按照上述行次顺序计算结果本行为负数,本行金额填零。26.第26行“税率”:填报税法规定的税率25%。27.第27行“应纳所得税额”:金额等于本表第25×26行。28.第28行“减免所得税额”:填报纳税人按税收规定实际减免的企业所得税额,包括小型微利企业、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享受减免税优惠过渡政策的企业,其法定税率与实际执行税率的差额,以及其他享受企业所得税减免税的数额。本行通过附表五《税收优惠明细表》第33行计算填报。29.第29行“抵免所得税额”:填报纳税人购置用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投资额,其设备投资额的10%可以从企业当年的应纳所得税额中抵免的金额;当年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后5个纳税年度结转抵免。本行通过附表五《税收优惠明细表》第40行计算填报。30.第30行“应纳税额”:金额等于本表第27-28-29行。31.第31行“境外所得应纳所得税额”:填报纳税人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按照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以及相关税收规定计算的应纳所得税额。32.第32行“境外所得抵免所得税额”:填报纳税人来源于中国境外所得依照中国境外税收法律以及相关规定应缴纳并实际缴纳的企业所得税性质的税款,准予抵免的数额。企业已在境外缴纳的所得税额,小于抵免限额的,“境外所得抵免所得税额”按其在境外实际缴纳的所得税额填报;大于抵免限额的,按抵免限额填报,超过抵免限额的部分,可以在以后五个年度内,用每年度抵免限额抵免当年应抵税额后的余额进行抵补。33.第33行“实际应纳所得税额”:填报纳税人当期的实际应纳所得税额。34.第34行“本年累计实际已预缴的所得税额”: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收规定本纳税年度已在月(季)度累计预缴的所得税款。35.第35行“汇总纳税的总机构分摊预缴的税额”:填报汇总纳税的总机构按照税收规定已在月(季)度在总机构所在地累计预缴的所得税款。附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汇总纳税分支机构企业所得税分配表》。36.第36行“汇总纳税的总机构财政调库预缴的税额”:填报汇总纳税的总机构按照税收规定已在月(季)度在总机构所在地累计预缴在财政调节专户的所得税款。附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汇总纳税分支机构企业所得税分配表》。37.第37行“汇总纳税的总机构所属分支机构分摊的预缴税额”:填报汇总纳税的分支机构已在月(季)度在分支机构所在地累计分摊预缴的所得税款。96
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介质与网络申报系统用户操作手册V1.0云南省国家税务局附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汇总纳税分支机构企业所得税分配表》。38.第38行“合并纳税(母子体制)成员企业就地预缴比例”:填报经国务院批准的实行合并纳税(母子体制)的成员企业按照税收规定就地预缴税款的比例。39.第39行“合并纳税企业就地预缴的所得税额”:填报合并纳税的成员企业已在月(季)度累计预缴的所得税款。40.第40行“本年应补(退)的所得税额”:填报纳税人当期应补(退)的所得税额。41.第41行“以前年度多缴的所得税在本年抵减额”:填报纳税人以前纳税年度汇算清缴多缴的税款尚未办理退税、并在本纳税年度抵缴的所得税额。42.第42行“以前年度应缴未缴在本年入库所得额”:填报纳税人以前纳税年度损益调整税款、上一纳税年度第四季度预缴税款和汇算清缴的税款,在本纳税年度入库所得税额。四、表内及表间关系1.第1行=附表一(1)第2行或附表一(2)第1行或附表一(3)第2行至7行合计。2.第2行=附表二(1)第2+7行或附表二(2)第1行或附表二(3)第2至9行合计。3.第10行=本表第1-2-3-4-5-6-7+8+9行。4.第11行=附表一(1)第17行或附表一(2)第42行或附表一(3)第9行5.第12行=附表二(1)第16行或附表二(2)第45行或附表二(3)第10行。6.第13行=本表第10+11-12行。7.第14行=附表三第55行第3列合计。8.第15行=附表三第55行第4列合计。9.第16行=附表一(3)10行或附表三第14行第4列。10.第17行=附表五第1行。11.第18行=附表五第6行。12.第19行=附表五第14行。13.第20行=附表五第9行。14.第21行=附表五第39行。15.第22行=附表六第7列合计。(当本表第13+14-15行≥0时,本行=0)16.第23行=本表第13+14-15+22行。17.第24行=附表四第6行第10列。18.第25行=本表第23-24行(当本行<0时,则先调整21行的数据,使其本行≥0;当21行=0时,23-24行≥0)。19.第26行填报25%。20.第27行=本表第25×26行。21.第28行=附表五第33行。22.第29行=附表五第40行。96
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介质与网络申报系统用户操作手册V1.0云南省国家税务局23.第30行=本表第27-28-29行。24.第31行=附表六第10列合计。25.第32行=附表六第13列合计+第15列合计或附表六第17列合计。26.第33行=本表第30+31-32行。27.第40行=本表第33-34行。附表一(1)《收入明细表》填报说明一、适用范围本表适用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以及分行业会计制度的一般工商企业的居民纳税人填报。二、填报依据和内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相关税收政策,以及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以及分行业会计制度规定,填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和“营业外收入”,以及根据税收规定确认的“视同销售收入”。三、有关项目填报说明1.第1行“销售(营业)收入合计”:填报纳税人根据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确认的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以及根据税收规定确认的视同销售收入。本行数据作为计算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扣除限额的计算基数。2.第2行“营业收入合计”:填报纳税人根据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确认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其它业务收入。本行数额填入主表第1行。3.第3行“主营业务收入”:根据不同行业的业务性质分别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核算的主营业务收入。(1)第4行“销售货物”:填报从事工业制造、商品流通、农业生产以及其他商品销售企业取得的主营业务收入。(2)第5行“提供劳务”:填报从事提供旅游饮食服务、交通运输、邮政通信、对外经济合作等劳务、开展其他服务的纳税人取得的主营业务收入。(3)第6行“让渡资产使用权”:填报让渡无形资产使用权(如商标权、专利权、专有技术使用权、版权、专营权等)而取得的使用费收入以及以租赁业务为基本业务的出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在主营业务收入中核算取得的租金收入。(4)第7行“建造合同”:填报纳税人建造房屋、道路、桥梁、水坝等建筑物,以及船舶、飞机、大型机械设备等取得的主营业务收入。4.第8行:根据不同行业的业务性质分别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核算的其他业务收入。96
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介质与网络申报系统用户操作手册V1.0云南省国家税务局(1)第9行“材料销售收入”:填报纳税人销售材料、下脚料、废料、废旧物资等取得的收入。(2)第10行“代购代销手续费收入”:填报纳税人从事代购代销、受托代销商品取得的手续费收入。(3)第11行“包装物出租收入”:填报纳税人出租、出借包装物取得的租金和逾期未退包装物没收的押金。(4)第12行“其他”: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核算、上述未列举的其他业务收入。5.第13行:填报纳税人会计上不作为销售核算、但按照税收规定视同销售确认的应税收入。(1)第14行“非货币性交易视同销售收入”:填报纳税人发生非货币性交易行为,会计核算未确认或未全部确认损益,按照税收规定应视同销售确认应税收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已确认的非货币性交易损益的,直接填报非货币性交易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已确认的非货币交易收益的差额。(2)第15行“货物、财产、劳务视同销售收入”:填报纳税人将货物、财产、劳务用于捐赠、偿债、赞助、集资、广告、样品、职工福利或者利润分配等用途的,按照税收规定应视同销售确认应税收入。(3)第16行“其他视同销售收入”:填报除上述项目外,按照税收规定其他视同销售确认应税收入。6.第17行“营业外收入”:填报纳税人与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的金额。本行数据填入主表第11行。(1)第18行“固定资产盘盈”:填报纳税人在资产清查中发生的固定资产盘盈。(2)第19行“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填报纳税人因处置固定资产而取得的净收益。(3)第20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易收益”:填报纳税人发生的非货币性交易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确认为损益的金额。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纳税人,发生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出资产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非货币性交易,填报其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和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制度的纳税人,填报与收到补价相对应的收益额。(4)第21行“出售无形资产收益”:填报纳税人处置无形资产而取得净收益的金额。(5)第22行“罚款收入”:填报纳税人在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取得的罚款收入。(6)第23行“债务重组收益”:填报纳税人发生的债务重组行为确认的债务重组利得。(7)第24行“政府补助收入”:填报纳税人从政府无偿取得的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的金额,包括补贴收入。(8)第25行“捐赠收入”:填报纳税人接受的来自其他企业、组织或者个人无偿给予的货币性资产、非货币性资产捐赠,确认的收入。(9)第26行“其他”: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核算、上述项目未列举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四、表内、表间关系96
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介质与网络申报系统用户操作手册V1.0云南省国家税务局(一)表内关系1.第1行=本表第2+13行。2.第2行=本表第3+8行。3.第3行=本表第4+5+6+7行。4.第8行=本表第9+10+11+12行。5.第13行=本表第14+15+16行。6.第17行=本表第18至26行合计。(二)表间关系1.第1行=附表八第4行2.第2行=主表第1行3.第13行=附表三第2行第3列4.第17行=主表第11行附表一(2)《金融企业收入明细表》填报说明一、适用范围本表适用于执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的金融行业的居民纳税人,包括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租赁公司、担保公司、财务公司、典当公司等金融企业。二、填报依据和内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相关税收政策,以及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填报“营业收入”、“营业外收入”,以及根据税收规定确认的“视同销售收入”。三、有关项目填报说明1.第1行“营业收入”:填报纳税人提供金融商品服务所取得的收入。2.第2行“银行业务收入”:填报纳税人从事银行业务取得的收入。3.第3行“银行利息收入”:填报纳税人存贷款业务等取得的各项利息收入,包括存放同业、存放中央银行、发放贷款及垫款、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等利息收入。4.第4行“存放同业”:填报纳税人存放于境内、境外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款项取得的利息收入。5.第5行“存放中央银行”:填报纳税人存放于中国人民银行的各种款项利息收入。6.第6行“拆出资金”:填报纳税人拆借给境内、境外其他金融机构款项的利息收入。7.第8行“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填报纳税人按照返售协议约定先买入再按固定价格返售的票据、证券、贷款等金融资产所融出资金的利息收入。8.第9行“其他”96
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介质与网络申报系统用户操作手册V1.0云南省国家税务局:填报纳税人除本表第4行至第8行以外的其他利息收入,包括债券投资利息等收入。9.第10行“银行业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填报纳税人在提供相关金融业务服务时向客户收取的收入,包括结算与清算手续费、代理业务手续费、信用承诺手续费及佣金、银行卡手续费、顾问和咨询费、托管及其他受托业务佣金等。10.第21行“保费收入”:填报纳税人从事保险业务确认的原保费收入和分保费收入。11.第22行“分出保费”:填报纳税人发生分保业务支付的保费。12.第23行“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填报纳税人提取的非寿险原保险合同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和再保险合同分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13.第25行“证券业务收入”:填报纳税人从事证券业务取得的各项收入。14.第26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填报纳税人承销、代理兑付等业务取得的手续费收入和各项手续费、佣金等,包括证券承销业务、证券经纪业务、客户资产管理业务、代理兑付证券、代理保管证券、证券委托管理资产手续费等收入。15.第33行“利息净收入”:填报纳税人从事证券业务取得的利息净收入。16.第34行“其他业务收入”:填报纳税人取得的投资收益、汇兑收益等。17.第35行“其他金融业务收入”:填报纳税人核算的除上述金融业务外取得的收入的金额,包括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18.第38行“视同销售收入”:填报纳税人会计上不作为销售核算、但按照税收规定视同销售确认的应税收入。19.第39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填报填报纳税人发生非货币性交易行为,会计核算未确认或未全部确认损益,按照税收规定应视同销售确认应税收入。20.第40行“货物、财产、劳务视同销售收入”:填报纳税人将货物、财产、劳务用于捐赠、偿债、赞助、集资、广告、样品、职工福利或者利润分配等用途的,按照税收规定应视同销售确认应税收入。21.第41行“其他视同销售收入”:填报除上述项目外按照税收规定其他视同销售确认应税收入。22.第42行“营业外收入”:填报纳税人与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第43行“固定资产盘盈”:填报纳税人在资产清查中发生的固定资产盘盈。第44行“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填报纳税人因处置固定资产取得的净收益。第45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易收益”:填报纳税人发生的非货币性交易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确认为损益。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纳税人,发生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出资产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非货币性交易,填报其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和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执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纳税人,填报与收到补价相对应的收益额。第46行“出售无形资产收益”:填报纳税人因处置无形资产取得净收益。第47行“罚款收入”:填报纳税人在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取得的罚款收入。第48行“其他”96
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介质与网络申报系统用户操作手册V1.0云南省国家税务局: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核算、上述项目未列举的其他营业外收入的金额。四、表内、表间关系(一)表内关系1.第1行=本表第2+19+25+35行。2.第2行=本表第3+10+18行。3.第3行=本表第4至9行合计。4.第10行=本表第11至17行合计。5.第19行=本表第20+24行。6.第20行=本表第21―22―23行。7.第25行=本表第26+33+34行。8.第26行=本表第27+28+29+30+31+32行。9.第35行=本表第36+37行。10.第38行=本表第39+40+41行。11.第42行=本表第43至48行合计。(二)表间关系1.第1行=主表第1行。2.第1+38行=附表八第4行。3.第38行=附表三第2行第3列。4.第42行=主表第11行。附表一(3)《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收入明细表》填报说明一、适用范围本表适用于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非营利性组织等居民纳税人填报。二、填报依据和内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相关税收政策,以及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规定,填报“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等。三、有关项目填报说明1.第1行“收入总额”:填报纳税人取得的所有收入的金额(包括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按照会计核算口径填报。2.第2行“财政补助收入”:填报纳税人直接从财政部门取得的和通过主管部门从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事业经费,包括正常经费和专项资金。3.第3行“上级补助收入”:填报纳税人通过主管部门从财政部门取得的非财政补助收入。4.第4行“拨入专款”96
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介质与网络申报系统用户操作手册V1.0云南省国家税务局:填报纳税人从财政部门取得的和通过主管部门从财政部门取得的专项资金。5.第5行“事业收入”:填报纳税人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6.第6行“经营收入”:填报纳税人开展除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以外取得的收入。7.第7行“附属单位缴款”:填报纳税人附属独立核算单位按有关规定上缴的收入。包括附属事业单位上缴的收入和附属的企业上缴的利润等。8.第8行“投资收益”:填报纳税人取得的债权性投资的利息收入、权益性投资的股息红利收入和投资转让净收入。9.第9行“其他收入”:填报纳税人取得的除本表第2至8行项目以外的收入,包括盘盈收入、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无形资产转让、非货币性资产交易收益、罚款净收入、其他单位对本单位的补助以及其他零星杂项收入等。按照会计核算“营业外收入”口径填报。10.第10行“不征税收入总额”:填报纳税人计入利润总额但属于税收规定不征税的财政拨款、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以及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本行数据填入主表第16行和附表三第14行第4列。11.第11行“财政拨款”:填报各级人民政府对纳入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拨付的财政资金,但国务院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12.第12行“行政事业性收费”:填报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等有关规定,按照国务院规定程序批准,在实施社会公共管理,以及在向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供特定公共服务过程中,向特定对象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费用。13.第13行“政府性基金”:填报纳税人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等有关规定,代政府收取的具有专项用途的财政资金。14.第14行“其他”:填报纳税人取得的,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专项用途并经国务院批准的财政性资金。15.第15行“应纳税收入总额”:金额等于本表第1-10行。16.第16行“应纳税收入总额占全部收入总额的比重”:数额等于本表第15÷1行。四、表内、表间关系(一)表内关系1.第1行=本表第2行至9行合计。2.第10行=本表第11至14行合计。3.第15行=本表第1-10行。4.第16行=本表第15÷1行。(二)表间关系1.第2+3+4+5+6+7行=主表第1行。2.第8行=主表第9行。3.第9行=主表第11行。96
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介质与网络申报系统用户操作手册V1.0云南省国家税务局4.第10行=主表第16行=附表三第14行第4列。附表二(1)《成本费用明细表》填报说明一、适用范围本表适用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以及分行业会计制度的一般工商企业的居民纳税人填报。二、填报依据和内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相关税收政策,以及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以及分行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填报“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和“营业外支出”,以及根据税收规定确认的“视同销售成本”。三、有关项目填报说明1.第1行“销售(营业)成本合计”:填报纳税人根据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确认的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和按税收规定视同销售确认的成本。2.第2行“主营业务成本”:根据不同行业的业务性质分别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核算的主营业务成本。(1)第3行“销售货物成本”:填报从事工业制造、商品流通、农业生产以及其他商品销售企业发生的主营业务成本。(2)第4行“提供劳务成本”:填报从事提供旅游饮食服务、交通运输、邮政通信、对外经济合作等劳务、开展其他服务的纳税人发生的主营业务成本。(3)第5行“让渡资产使用权成本”:填报让渡无形资产使用权(如商标权、专利权、专有技术使用权、版权、专营权等)发生的使用费成本以及以租赁业务为基本业务的出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在主营业务收入中核算发生的租金成本。(4)第6行“建造合同成本”:填报纳税人建造房屋、道路、桥梁、水坝等建筑物,以及船舶、飞机、大型机械设备等发生的主营业务成本。3.第7行“其他业务成本”:根据不同行业的业务性质分别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核算的其他业务成本。(1)第8行“材料销售成本”:填报纳税人销售材料、下脚料、废料、废旧物资等发生的支出。(2)第9行“代购代销费用”:填报纳税人从事代购代销、受托代销商品发生的支出。(3)第10行“包装物出租成本”:填报纳税人出租、出借包装物发生的租金支出和逾期未退包装物发生的支出。(4)第11行“其他”: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核算、上述项目未列举的其他业务成本。4.第12行“视同销售成本”:填报纳税人会计上不作为销售核算、但按照税收规定视同销售确认的应税成本。本行数据填入附表三第21行第4列。96
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介质与网络申报系统用户操作手册V1.0云南省国家税务局5.第16至24行“营业外支出”:填报纳税人与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本行数据填入主表第12行。(1)第17行“固定资产盘亏”:填报纳税人在资产清查中发生的固定资产盘亏。(2)第18行“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填报纳税人因处置固定资产发生的净损失。(3)第19行“出售无形资产损失”:填报纳税人因处置无形资产而发生的净损失。(4)第20行“债务重组损失”:填报纳税人发生的债务重组行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确认的债务重组损失。(5)第21行“罚款支出”:填报纳税人在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发生的罚款支出。(6)第22行“非常损失”: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在营业外支出中核算的各项非正常的财产损失。(8)第23行“捐赠支出”:填报纳税人实际发生的货币性资产、非货币性资产捐赠支出。(9)第24行“其他”: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核算、上述项目未列举的其他营业外支出。6.第25至28行“期间费用”: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核算的销售(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的数额。(1)第26行“销售(营业)费用”:填报纳税人在销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劳务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本行根据“销售费用”科目的数额计算填报。本行数据填入主表第4行。(2)第27行“管理费用”:填报纳税人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发生的管理费用。本行根据“管理费用”科目的数额计算填报。本行数据填入主表第5行。(3)第28行“财务费用”:填报纳税人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发生的筹资费用。本行根据“财务费用”科目的数额计算填报。本行数据填入主表第6行。四、表内、表间关系(一)表内关系1.第1行=本表第2+7+12行。2.第2行=本表第3行至6行合计3.第7行=本表第8行至11行合计。4.第12行=本表第13+14+15行。5.第16行=本表第17至24行合计。6.第25行=本表第26+27+28行。(二)表间关系1.第2+7行=主表第2行。2.第12行=附表三第21行第4列。3.第16行=主表第12行。4.第26行=主表第4行。96
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介质与网络申报系统用户操作手册V1.0云南省国家税务局5.第27行=主表第5行。6.第28行=主表第6行。附表二(2)《金融企业成本费用明细表》填报说明一、适用范围本表适用于执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的金融行业的居民纳税人,包括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租赁公司、担保公司、财务公司、典当公司等金融企业。二、填报依据和内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相关税收政策,以及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填报“营业成本”、“营业外支出”,以及根据税收规定确认的“视同销售成本”。三、有关项目填报说明1.第1行“营业成本”:填报金融企业提供金融商品服务所发生的成本。2.第2行“银行利息成本”:填报纳税人从事银行业务发生的支出。3.第3行“银行利息支出”:填报纳税人经营存贷款业务等发生的利息支出,包括同业存放、向中央银行借款、拆入资金、吸收存款、卖出回购金融资产、发行债券和其他业务利息支出。3.第11行“银行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填报纳税人发生的与其经营业务活动相关的各项手续费、佣金等支出。4.第17行“保险业务支出”:填报纳税人从事保险业务发生的赔付支出、提取保险责任准备金、手续费支出、分保费用、退保金、保户红利支出业务及管理费等支出总额,扣减摊回赔付支出、摊回保险责任准备金、摊回分保费用等项目后的支出。5.第19行“退保金”:填报纳税人寿险原保险合同提前解除时按照约定应当退还投保人的保单现金价值。6.第20行“赔付支出”:填报纳税人支付的原保险合同赔付款项和再保险赔付款项的支出。7.第21行“摊回赔付支出”:填报纳税人向再保险接受人摊回的赔付成本。8.第22行“提取保险责任准备金”:填报纳税人提取的原保险合同保险责任准备金,包括提取的未决赔款准备金、寿险责任准备金、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9.第23行“摊回保险责任准备金”:填报纳税人从事再保险业务向再保险接受人摊回的保险责任准备金,包括未决赔款准备金、寿险责任准备金、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10.第24行“保单红利支出”:填报纳税人按原保险合同约定支付给投保人的红利。11.第25行“分保费用”:填报纳税人向再保险分出人支付的分保费用。12.第26行“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填报纳税人发生的与其经营活动相关的手续费、佣金支出。13.第28行“摊回分保费用”:填报纳税人向再保险接受人摊回的分保费用。96
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介质与网络申报系统用户操作手册V1.0云南省国家税务局14.第31行“证券业务支出”:填报纳税人从事证券业务发生的证券手续费支出和证券其他业务支出。15.第32行“证券手续费支出”:填报纳税人代理承销、兑付和买卖证券等业务发生的各项手续费、风险结算金、承销业务直接相关的各项费用及佣金支出。16.第38行“其他金融业务支出”:填报纳税人核算的除上述金融业务外与其他金融业务收入对应的其他业务支出的金额,包括业务支出和其他业务支出。17.第41行“视同销售应确认成本”:填报纳税人会计上不作为销售核算、但按照税收规定视同销售确认的应税成本。18.第45行“营业外支出”:填报纳税人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支出的金额,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失、债务重组损失、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盘亏损失等。四、表内、表间关系(一)表内关系1.第1行=本表第2+17+31+38行。2.第2行=本表第3+11+15+16行。3.第3行=本表第4至10行合计。4.第11行=本表第12+13+14行。5.第17行=本表第18+30行。6.第18行=本表第19+20―21+22―23+24+25+26+27―28+29行。7.第31行=本表第32+36+37行。8.第32行=本表第33+34+35行。9.第38行=本表第39+40行。10.第41行=本表第42+43+44行。11.第45行=本表第46至50行合计。(二)表间关系1.第1行=主表第2行;2.第41行=附表三第21行第4列;3.第45行=主表第12行。附表二(3)《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支出明细表》填报说明一、适用范围:本表适用于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非营利性组织等居民纳税人填报。二、填报依据和内容96
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介质与网络申报系统用户操作手册V1.0云南省国家税务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相关税收政策,以及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规定,填报“支出总额”、“不准扣除的支出总额”等。三、有关项目填报说明1.第1行“支出总额”:纳税人发生的所有支出总额(含不征税收入形成的支出),按照会计核算口径填报。2.第2行“拨出经费”:填报纳税人拨出经费支出。3.第3行“上缴上级支出”:填报纳税人实行收入上缴办法的事业单位按照规定的定额或者比例上缴上级单位的支出。4.第4行“拨出专款”:填报纳税人按照规定或批准的项目拨出具有专项用途的资金。5.第5行“专款支出”,填报国家财政、主管部门或上级单位拨入的指定项目或用途并需要单独报账的专项资金的实际支出。6.第6行“事业支出”:填报纳税人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发生的支出。包括工资、补助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助学金,公务费、业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和其他费用。7.第7行“经营支出”:填报纳税人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发生的支出。8.第8行“对附属单位补助”:填报纳税人用财政补助收入之外的收入对附属单位补助发生的支出。9.第9行“结转自筹基建”:填报纳税人达到基建额度的支出。10.第10行“其他支出”:填报上述第2行至9行项目之外的其他支出的金额,包括非常损失、捐赠支出、赔偿金、违约金等。按照会计核算“营业外收入”口径填报。12.第11行“不准扣除的支出总额”: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收规定不允许税前扣除的支出总额,包括纳税人的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或者财产,不得扣除或者计算对应的折旧、摊销扣除。13.第14行“准予扣除的支出总额”:金额等于第1-11行。四、表内、表间关系(一)表内关系1.第1行=本表第2行至10行合计。2.第14行=本表第1-11行。(二)表间关系1.第2至9行合计=主表第2行。2.第10行=主表第12行。附表三《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填报说明一、适用范围本表适用于实行查账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居民纳税人填报。二、填报依据和内容96
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介质与网络申报系统用户操作手册V1.0云南省国家税务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相关税收政策,以及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填报企业财务会计处理与税收规定不一致、进行纳税调整项目的金额。三、有关项目填报说明本表纳税调整项目按照“收入类调整项目”、“扣除类调整项目”、“资产类调整调整项目”、“准备金调整项目”、“房地产企业预售收入计算的预计利润”、“特别纳税调整应税所得”、“其他”七大项分类汇总填报,并计算纳税调整项目的“调增金额”和“调减金额”的合计数。数据栏分别设置“账载金额”、“税收金额”、“调增金额”、“调减金额”四个栏次。“账载金额”是指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核算的项目金额。“税收金额”是指纳税人按照税收规定计算的项目金额。“收入类调整项目”:“税收金额”扣减“账载金额”后的余额为正,填报在“调增金额”,余额如为负数,将其绝对值填报在“调减金额”。其中第4行“3.不符合税收规定的销售折扣和折让”,按“扣除类调整项目”处理。“扣除类调整项目”、“资产类调整项目”:“账载金额”扣减“税收金额”后的余额为正,填报在“调增金额”,余额如为负数,将其绝对值填报在“调减金额”。其他项目的“调增金额”、“调减金额”按上述原则计算填报。本表打*号的栏次均不填报。本表“注:1……”修改为:“1、标有*或#的行次,纳税人分别按照适用的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填报”(一)收入类调整项目1.第1行“一、收入类调整项目”:填报收入类调整项目第2行至第19行的合计数。第1列“账载金额”、第2列“税收金额”不填报。2.第2行“1.视同销售收入”:填报纳税人会计上不作为销售核算、税收上应确认为应税收入的金额。(1)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直接填报第3列“调增金额”。(2)金融企业第3列“调增金额”取自附表一(2)《金融企业收入明细表》第38行。(3)一般工商企业第3列“调增金额”取自附表一(1)《收入明细表》第13行。(4)第1列“账载金额”、第2列“税收金额”和第4列“调减金额”不填。3.第3行“2.接受捐赠收入”:第2列“税收金额”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将接受捐赠直接计入资本公积核算、进行纳税调整的金额。第3列“调增金额”等于第2列“税收金额”。第1列“账载金额”和第4列“调减金额”不填。4.第4行“3.不符合税收规定的销售折扣和折让”:填报纳税人不符合税收规定的销售折扣和折让应进行纳税调整的金额。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销售货物给购货方的销售折扣和折让金额。第2列“税收金额”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收规定可以税前扣除的销售折扣和折让的金额。第3列“调增金额”填报第1列与第2列的差额。第4列“调减金额”不填。96
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介质与网络申报系统用户操作手册V1.0云南省国家税务局5.第5行“4.未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的收入”:填报纳税人会计上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收入,但按照税收规定不按照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进行纳税调整的金额。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确认的收入;第2列“税收金额”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收规定确认的应纳税收入;第3列“调增金额”填报纳税人纳税调整的金额;第4列“调减金额”填报纳税人纳税调减的金额。6.第6行“5.按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对初始投资成本调整确认收益”:填报纳税人采取权益法核算,初始投资成本小于取得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辩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计入取得投资当期的营业外收入。本行“调减金额”数据通过附表十一《长期股权投资所得(损失)明细表》第5列“合计”填报。第1列“账载金额”、第2列“税收金额”和第3列“调增金额”不填。7.第7行“6.按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持有期间的投资损益”:第3列“调增金额”填报纳税人应分担被投资单位发生的净亏损、确认为投资损失的金额;第4列“调减金额”填报纳税人应分享被投资单位发生的净利润、确认为投资收益的金额。本行根据附表十一《长期股权投资所得(损失)明细表》分析填列。8.第8行“7.特殊重组”: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收规定作为特殊重组处理,导致财务会计处理与税收规定不一致进行纳税调整的金额。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确认的账面金额;第2列“税收金额”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收规定确认的应税收入金额;第3列“调增金额”填报纳税人进行纳税调整增加的金额;第4列“调减金额”填报纳税人进行纳税调整减少的金额。9.第9行“8.一般重组”: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收规定作为一般重组处理,导致财务会计处理与税收规定不一致进行纳税调整的金额。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确认的账面金额;第2列“税收金额”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收规定确认的应税收入金额;第3列“调增金额”填报纳税人进行纳税调整增加的金额;第4列“调减金额”填报纳税人进行纳税调整减少的金额。10.第10行“9.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第3列“调增金额”或第4列“调减金额”通过附表七《以公允价值计量资产纳税调整表》第10行第5列数据填报。附表七第5列“纳税调整额”第10行“合计”数为正数时,填入附表三第10行本行第3列“调增金额”;为负数时,将其绝对值填入本行第4列“调减金额”。11.第11行“10.确认为递延收益的政府补助”:填报纳税人取得的不属于税收规定的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以外的其他政府补助,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确认为递延收益,税收处理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应进行纳税调整的数额。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确认的账面金额;第2列“税收金额”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收规定确认的应税收入金额;第3列“调增金额”填报纳税人进行纳税调整增加的金额;第4列“调减金额”填报纳税人进行纳税调整减少的金额。12.第12行“11.境外应税所得”:第3列“调增金额”96
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介质与网络申报系统用户操作手册V1.0云南省国家税务局填报纳税人并入利润总额的成本费用或确认的境外投资损失。第4列“调减金额”填报纳税人并入利润总额的境外收入、投资收益等。第1列“账载金额”、第2列“税收金额”不填。13.第13行“12.不允许扣除的境外投资损失”:第3列“调增金额”填报纳税人境外投资除合并、撤消、依法清算外形成的损失。第1列“账载金额”、第2列“税收金额”和第4列“调减金额”不填。14.第14行“13.不征税收入”:第4列“调减金额”通过附表一(3)《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收入项目明细表》第10行“不征税收入总额”填报。第1列“账载金额”、第2列“税收金额”和第3列“调增金额”不填。15.第15行“14.免税收入”:第4列“调减金额”通过附表五《税收优惠明细表》第1行“免税收入”填报。第1列“账载金额”、第2列“税收金额”和第3列“调增金额”不填。16.第16行“15.减计收入”:第4列“调减金额”通过取自附表五《税收优惠明细表》第6行“减计收入”填报。第1列“账载金额”、第2列“税收金额”和第3列“调增金额”不填。17.第17行“16.减、免税项目所得”:第4列“调减金额”通过取自附表五《税收优惠明细表》第14行“减免所得额合计”填报。第1列“账载金额”、第2列“税收金额”和第3列“调增金额”不填。18.第18行“17.抵扣应纳税所得额”:第4列“调减金额”通过取自附表五《税收优惠明细表》第39行“创业投资企业抵扣应纳税所得额”填报。第1列“账载金额”、第2列“税收金额”和第3列“调增金额”不填。19.第19行“18.其他”:填报企业财务会计处理与税收规定不一致、进行纳税调整的其他收入类项目金额。(二)扣除类调整项目1.第20行“二、扣除类调整项目”:填报扣除类调整项目第21行至第40行的合计数。第1列“账载金额”、第2列“税收金额”不填报。2.第21行“1.视同销售成本”:第2列“税收金额”填报按照税收规定视同销售应确认的成本。(1)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直接填报第4列“调减金额”。(2)金融企业第4列“调减金额”取自附表二(2)《金融企业成本费用明细表》第41行。(3)一般工商企业第4列“调减金额”取自附表二(1)《成本费用明细表》第12行。(4)第1列“账载金额”、第2列“税收金额”和第3列“调增金额”不填。3.第22行“2.工资薪金支出”: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计入成本费用的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第2列“税收金额”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收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工资薪金;第3列“调增金额”填报第1列减去第2列的余额;第4列“调减金额”一般不填,实行工效挂钩办法的企业,以前年度提取的工资额超过实际发放的工资额部分,已在以前年度调增,本年度将其工资结余实际发放时应予以纳税调减的,填报在本列之中。4.第23行“3.职工福利费支出”: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96
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介质与网络申报系统用户操作手册V1.0云南省国家税务局会计制度计入成本费用的职工福利费;第2列“税收金额”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收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职工福利费,金额小于等于第22行“工资薪金支出”第2列“税收金额”×14%;如本行第1列≥第2列,第1列减去第2列的差额填入本行第3列“调增金额”;如本行第1列<第2列,则第3列不填;第4列“调减金额”一般不填,只填报实行工效挂钩办法的企业按规定应纳税调减的金额,且等于第22行第4列×14%。5.第24行“4.职工教育经费支出”: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计入成本费用的教育经费支出;第2列“税收金额”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收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的职工教育经费,金额小于等于第22行“工资薪金支出”第2列“税收金额”×2.5%,或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金额;如本行第1列≥第2列,第1列减去第2列的差额填入本行第3列“调增金额”,如本行第1列<第2列,本行第4列“调减金额”一方面填报实行工效挂钩办法的企业按规定应纳税调减的金额,且等于第22行第4列×2.5%或原纳说调增时职工教育经费的比例(例如1.5%);另一方面填报本年不足2.5%的部分,用以前年度结转而补足的金额。6.第25行“5.工会经费支出”: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计入成本费用的工会经费支出。第2列“税收金额”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收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的工会经费,金额等于第22行“工资薪金支出”第2列“税收金额”×2%减去没有工会专用凭据列支的工会经费后的余额,如本行第1列≥第2列,第1列减去第2列的差额填入本行第3列“调增金额”;如本行第1列<第2列,则第3列不填;第4列“调减金额”一般不填,只填报实行工效挂钩只填报实行工效挂钩办法的企业按规定应纳税调减的金额,等于第22行第4列×2%。7.第26行“6.业务招待费支出”: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计入成本费用的业务招待费支出;第2列“税收金额”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收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业务招待费支出的金额。比较“本行第1列×60%”与“附表一(1)《收入明细表》第1行×5‰”或“附表一(2)《金融企业收入明细表》第1+38行合计×5‰”或“本行第1列×60%”两数,孰小者填入本行第2列。如本行第1列≥第2列,本行第1列减去第2列的余额填入本行第3列“调增金额”,第4列“调减金额”不填。如本行第1列<第2列,第3列“调增金额”,第4列“调减金额”均不填。8.第27行“7.广告费与业务宣传费支出”:第3列“调增金额”取自附表八《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跨年度纳税调整表》第7行“本年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纳税调整额”,第4列“调减金额”取自附表八《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跨年度纳税调整表》第10行“本年扣除的以前年度结转额”。第1列“账载金额”和第2列“税收金额”不填。9.第28行“8.捐赠支出”: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实际发生的捐赠支出。第2列“税收金额”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收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捐赠支出的金额。如本行第1列≥第2列,第1列减去第2列的差额填入本行第3列“调增金额”,第4列“调减金额”不填;如本行第1列<第2列,第3列“调增金额”、第4列“调减金额”均不填。10.第29行“9.利息支出”:第1列“账载金额”96
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介质与网络申报系统用户操作手册V1.0云南省国家税务局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实际发生的向非金融企业借款计入财务费用的利息支出的金额;第2列“税收金额”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收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的利息支出的金额。如本行第1列≥第2列,第1列减去第2列的差额填入本行第3列“调增金额”,第4列“调减金额”不填;如本行第1列<第2列,第3列“调增金额”、第4列“调减金额”均不填。11.第30行“10.住房公积金”: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实际发生的住房公积金的金额;第2列“税收金额”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收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住房公积金的金额。如本行第1列≥第2列,第1列减去第2列的差额填入本行第3列“调增金额”,第4列“调减金额”不填;如本行第1列<第2列,第3列“调增金额”、第4列“调减金额”均不填。12.第31行“11.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实际发生的罚金、罚款和被罚没财物损失的金额,不包括纳税人按照经济合同规定支付的违约金(包括银行罚息)、罚款和诉讼费。第3列“调增金额”等于第1列;第2列“税收金额”和第4列“调减金额”不填。13.第32行“12.税收滞纳金”: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实际发生的税收滞纳金的金额。第3列“调增金额”等于第1列;第2列“税收金额”和第4列“调减金额”不填。14.第33行“13.赞助支出”: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实际发生且不符合税收规定的公益性捐赠的赞助支出的金额。第3列“调增金额”等于第1列;第2列“税收金额”和第4列“调减金额”不填。广告性的赞助支出按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的规定处理,在第27行“广告费与业务宣传费支出”中填报。15.第34行“14.各类基本社会保障性缴款”: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实际发生的各类基本社会保障性缴款的金额,包括基本医疗保险费、基本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第2列“税收金额”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收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的各类基本社会保障性缴款的金额。本行第1列≥第2列,第1列减去第2列的差额填入本行第3列“调增金额”;如本行第1列<第2列,第3列“调增金额”、第4列“调减金额”均不填。16.第35行“15.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实际发生的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的金额;第2列“税收金额”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收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的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的金额。如本行第1列≥第2列,第1列减去第2列的差额填入本行第3列“调增金额”,如本行第1列<第2列,则第3列“调增金额”、第4列“调减金额”均不填。17.第36行“16.与未实现融资收益相关在当期确认的财务费用”: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实际发生的、与未实现融资收益相关并在当期确认的财务费用的金额。第2列“税收金额”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收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相关金额。18.第37行“17.与取得收入无关的支出”:第1列“账载金额”96
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介质与网络申报系统用户操作手册V1.0云南省国家税务局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无关的支出的金额。第3列“调增金额”等于第1列;第2列“税收金额”和第4列“调减金额”不填。19.第38行“18.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实际发生的、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形成的费用的金额。第3列“调增金额”等于第1列;第2列“税收金额”和第4列“调减金额”不填。20.第39行“19.加计扣除”:第4列“调减金额”取自附表五《税收优惠明细表》第9行“加计扣除额合计”金额。第1列“账载金额”、第2列“税收金额”和第3列“调增金额”不填。21.第40行“20.其他”:填报企业财务会计处理与税收规定不一致、进行纳税调整的其他扣除类项目金额。(三)资产类调整项目1.第41行“三、资产类调整项目”:填报资产类调整项目第42行至第50行的合计数。第1列“账载金额”、第2列“税收金额”不填报。2.第42行“1.财产损失”: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确认的财产损失金额;第2列“税收金额”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收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财产损失金额。如本行第1列≥第2列,第1列减去第2列的差额填入本行第3列“调增金额”;如本行第1列<第2列,第1列减去第2列的差额的绝对值填入第4列“调减金额”。3.第43行“2.固定资产折旧”:通过附表九《资产折旧、摊销纳税调整明细表》填报。附表九《资产折旧、摊销纳税调整明细表》第1行“固定资产”第7列“纳税调整额”的正数填入本行第3列“调增金额”;附表九《资产折旧、摊销纳税调整明细表》第1行“固定资产”第7列“纳税调整额”负数的绝对值填入本行第4列“调减金额”。第1列“账载金额”、第2列“税收金额”不填。4.第44行“3.生产性生物资产折旧”:通过附表九《资产折旧、摊销纳税调整明细表》填报。附表九《资产折旧、摊销纳税调整明细表》第7行“生产性生物资产”第7列“纳税调整额”的正数填入本行第3列“调增金额”;附表九《资产折旧、摊销纳税调整明细表》第7行“生产性生物资产”第7列“纳税调整额”的负数的绝对值填入本行第4列“调减金额”。第1列“账载金额”、第2列“税收金额”不填。5.第45行“4.长期待摊费用”:通过附表九《资产折旧、摊销纳税调整明细表》填报。附表九《资产折旧、摊销纳税调整明细表》第10行“长期待摊费用”第7列“纳税调整额”的正数填入本行第3列“调增金额”;附表九《资产折旧、摊销纳税调整明细表》第10行“长期待摊费用”第7列“纳税调整额”的负数的绝对值填入本行第4列“调减金额”。第1列“账载金额”、第2列“税收金额”不填。6.第46行“5.无形资产摊销”:通过附表九《资产折旧、摊销纳税调整明细表》填报。附表九《资产折旧、摊销纳税调整明细表》第15行“无形资产”第7列“纳税调整额”的正数填入本行第3列“调增金额”;附表九《资产折旧、摊销纳税调整明细表》第15行“无形资产”第7列“纳税调整额”的负数的绝对值填入本行第4列“调减金额”。第1列“账载金额”、第2列“税收金额”96
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介质与网络申报系统用户操作手册V1.0云南省国家税务局不填。7.第47行“6.投资转让、处置所得”:第3列“调增金额”和第4列“调减金额”通过附表十一《股权投资所得(损失)明细表》分析填报。第1列“账载金额”、第2列“税收金额”不填。8.第48行“7.油气勘探投资”:通过附表九《资产折旧、摊销纳税调整明细表》填报。附表九《资产折旧、摊销纳税调整明细表》第16行“油气勘探投资”第7列“纳税调整额”的正数填入本行第3列;附表九《资产折旧、摊销纳税调整明细表》第16行“油气勘探投资”第7列“纳税调整额”负数的绝对值填入本行第4列“调减金额”。第1列“账载金额”、第2列“税收金额”不填。9.第49行“油气开发投资”:通过附表九《资产折旧、摊销纳税调整明细表》填报。附表九《资产折旧、摊销纳税调整明细表》第17行“油气开发投资”第7列“纳税调整额”的正数填入本行第3列;附表九《资产折旧、摊销纳税调整明细表》第17行“油气开发投资”第7列“纳税调整额”负数的绝对值填入本表第4列“调减金额”。第1列“账载金额”、第2列“税收金额”不填。10.第50行“7.其他”:填报企业财务会计处理与税收规定不一致、进行纳税调整的其他资产类项目金额。(四)准备金调整项目第51行“四、准备金调整项目”:通过附表十《资产减值准备项目调整明细表》填报。附表十《资产减值准备项目调整明细表》第17行“合计”第5列“纳税调整额”的正数填入本行第3列“调增金额”;附表十《资产减值准备项目调整明细表》第17行“合计”第5列“纳税调整额”的负数的绝对值填入本行第4列“调减金额”。第1列“账载金额”、第2列“税收金额”不填。(五)房地产企业预售收入计算的预计利润第52行“五、房地产企业预售收入计算的预计利润”:第3列“调增金额”填报从事房地产开发业务的纳税人本期取得的预售收入,按照税收规定的预计利润率计算的预计利润的金额;第4列“调减金额”填报从事房地产开发业务的纳税人本期将预售收入转为销售收入,转回已按税收规定征税的预计利润的数额。第1列“账载金额”、第2列“税收金额”不填。(六)特别纳税调整应税所得第53行“六、特别纳税调整应税所得”:第3列“调增金额”填报纳税人按特别纳税调整规定,自行调增的当年应纳税所得。第1列“账载金额”、第2列“税收金额”、第4列“调减金额”不填。(七)其他第54行“六、其他”:填报企业财务会计处理与税收规定不一致、进行纳税调整的其他项目金额。第1列“帐载金额”、第2列“税收金额”不填报。第55行“合计”:“调增金额”等于本表第1、20、41、51、52、53、54行第3列合计;“调减金额”分别等于本表第1、20、41、51、52、54行第4列合计。四、表内及表间关系(一)表内关系1.第1行=本表第2+3+...+19行。96
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介质与网络申报系统用户操作手册V1.0云南省国家税务局2.第20行=本表第21+22+...+40行。3.第41行=本表第42+43+...+50行。(二)表间关系1.一般工商企业:第2行第3列=附表一(1)第13行。金融企业:第2行第3列=附表一(2)第38行。2.第6行第4列=附表十一第5列“合计”行的绝对值。3.当附表七第10行第5列为正数时:第10行第3列=附表七第10行第5列;附表七第10行第5列为负数时:第10行第4列=附表七第10行第5列负数的绝对值。4.第14行第4列=附表一(3)第10行。5.第15行第4列=附表五第1行。6.第16行第4列=附表五第6行。7.第17行第4列=附表五第14行。8.第18行第4列=附表五第39行。9.一般工商企业:第21行第4列=附表二(1)第12行。金融企业:第21行第4列=附表二(2)第41行。10.第27行第3列=附表八第7行。27行第4列=附表八第10行。11.第39行第4列=附表五第9行。12.附表九第1行第7列为正数时:第43行第3列=附表九第1行第7列;附表九第1行第7列为负数时:第43行第4列=附表九第1行第7列负数的绝对值。13.附表九第7行第7列为正数时:第44行第3列=附表九第7行第7列;附表九第7行第7列为负数时:第44行第4列=附表九第7行第7列负数的绝对值。14.附表九第10行第7列为正数时:第45行第3列=附表九第10行第7列;附表九第10行第7列为负数时:第45行第4列=附表九第10行第7列负数的绝对值。15.附表九第15行第7列为正数时:第46行第3列=附表九第15行第7列;附表九第15行第7列为负数时:第46行第4列=附表九第15行第7列负数的绝对值。16.附表九第16行第7列为正数时:第48行第3列=附表九第16行第7列;附表九第16行第7列为负数时:第48行第4列=附表九第16行第7列负数的绝对值。17.附表九第17行第7列为正数时:第49行第3列=附表九第17行第7列;附表九第17行第7列为负数时:第49行第4列=附表九第17行第7列负数的绝对值。18.附表十第17行第5列合计数为正数时:第51行第3列=附表十第17行第5列;附表十第17行第5列合计数为负数时:第51行第4列=附表十第17行第5列的绝对值。19.第55行第3列=主表第14行。20.第55行第4列=主表第15行。96
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介质与网络申报系统用户操作手册V1.0云南省国家税务局附表四《企业所得税弥补亏损明细表》填报说明一、适用范围本表适用于实行查账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居民纳税人填报。二、填报依据及内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相关税收政策规定,填报本纳税年度及本纳税年度前5年度发生的税前尚未弥补的亏损额。三、有关项目填报说明1.第1列“年度”:填报公历年度。第1至5行依次从6行往前倒推5年,第6行为申报年度。2.第2列“盈利额或亏损额”:填报主表的第23行“纳税调整后所得”的金额(亏损额以“-”表示)。3.第3列“合并分立企业转入可弥补亏损额”:填报按照税收规定企业合并、分立允许税前扣除的亏损额,以及按税收规定汇总纳税后分支机构在2008年以前按独立纳税人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尚未弥补完的亏损额。(以“-”表示)。4.第4列“当年可弥补的所得额”:金额等于第2+3列合计。5.第9列“以前年度亏损弥补额”:金额等于第5+6+7+8列合计。(第4列为正数的不填)。6.第10列第1至5行“本年度实际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额”:填报主表第24行金额,用于依次弥补前5年度的尚未弥补的亏损额。7.第6行第10列“本年度实际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额”:金额等于第1至5行第10列的合计数(6行10列的合计数≤6行4列的合计数)。8.第11列第2至6行“可结转以后年度弥补的亏损额”:填报前5年度的亏损额被本年主表中第24行数据依次弥补后,各年度仍未弥补完的亏损额,以及本年度尚未弥补的亏损额。11列=4列的绝对值-9列-10列(第四列大于零的行次不填报)。9.第7行第11列“可结转以后年度弥补的亏损额合计”:填报第2至6行第11列的合计数。四、表间关系第6行第10列=主表第24行。附表五《税收优惠明细表》填报说明一、适用范围本表适用于实行查帐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居民纳税人填报。二、填报依据和内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相关税收政策规定,填报纳税人本纳税年度发生的免税收入、减计收入、加计扣除、减免所得、减免税、抵扣的应纳税所得额和抵免税额。96
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介质与网络申报系统用户操作手册V1.0云南省国家税务局三、有关项目填报说明(一)免税收入1.第2行“国债利息收入”:填报纳税人持有国务院财政部门发行的国债取得的利息收入。2.第3行“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填报居民企业直接投资于其他居民企业所取得的投资收益,不包括连续持有居民企业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个月取得的投资收益。3.第4行“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填报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不包括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的从事营利性活动所取得的收入。4.第5行“其他”:填报国务院根据税法授权制定的其他免税收入。(二)减计收入1.第7行“企业综合利用资源,生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产品所取得的收入”:填报纳税人以《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内的资源作为主要原材料,生产非国家限制和禁止并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的产品所取得的收入减计10%部分的数额。2.第8行“其他”:填报国务院根据税法授权制定的其他减计收入的数额。(三)加计扣除额合计1.第10行“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填报纳税人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按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的金额。2.第11行“安置残疾人员所支付的工资”:填报纳税人按照有关规定条件安置残疾人员,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的100%加计扣除额。3.第12行“国家鼓励安置的其他就业人员支付的工资”:填报国务院根据税法授权制定的其他就业人员支付工资的加计扣除额。4.第13行“其他”:填报国务院根据税法授权制定的其他加计扣除额。(四)减免所得额合计1.第16行“蔬菜、谷物、薯类、油料、豆类、棉花、麻类、糖料、水果、坚果的种植”:填报纳税人种植蔬菜、谷物、薯类、油料、豆类、棉花、麻类、糖料、水果、坚果的免征的所得额。2.第17行“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填报纳税人从事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免征的所得额。3.第18行“中药材的种植”:填报纳税人从事中药材的种植免征的所得额。4.第19行“林木的培育和种植”:填报纳税人从事林木的培育和种植免征的所得额。5.第20行“牲畜、家禽的饲养”:填报纳税人从事牲畜、家禽的饲养免征的所得额。6.第21行“林产品的采集”:填报纳税人从事采集林产品免征的所得额。7.第22行“灌溉、农产品初加工、兽医、农技推广、农机作业和维修等农、林、牧、渔服务业项目”:填报纳税人从事灌溉、农产品初加工、兽医、农技推广、农机作业和维修等农、林、牧、渔服务业免征的所得额。96
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介质与网络申报系统用户操作手册V1.0云南省国家税务局8.第23行“远洋捕捞”:填报纳税人从事远洋捕捞免征的所得额。9.第24行“其他”:填报国务院根据税法授权制定的其他免税所得额。10.第26行“花卉、茶以及其他饮料作物和香料作物的种植”:填报纳税人从事花卉、茶以及其他饮料作物和香料作物种植取得的所得减半征收的部分。11.第27行“海水养殖、内陆养殖”:填报纳税人从事海水养殖、内陆养殖取得的所得减半征收的部分。12.第28行“其他”:填报国务院根据税法授权制定的其他减税所得额。13.第29行“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的所得”:填报纳税人从事《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港口码头、机场、铁路、公路、城市公共交通、电力、水利等项目的投资经营的所得额。不包括企业承包经营、承包建设和内部自建自用该项目的所得。14.第30行“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填报纳税人从事公共污水处理、公共垃圾处理、沼气综合开发利用、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海水淡化等项目减征、免征的所得额。15.第31行“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填报居民企业技术转让所得免征、减征的部分(技术转让所得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16.第32行“其他”:填报国务院根据税法授权制定的其他减免所得。(五)减免税合计1.第34行“符合规定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填报纳税人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并符合规定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享受优惠税率减征的企业所得税税额。2.第35行“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填报纳税人从事国家需要重点扶持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等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享受减征企业所得税税额。3.第36行“民族自治地方的企业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中属于地方分享的部分”:填报纳税人经民族自治地方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减征或者免征民族自治地方的企业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中属于地方分享的企业所得税税额。4.第37行“过渡期税收优惠”:填报纳税人符合国务院规定以及经国务院批准给予过渡期税收优惠政策。5.第38行“其他”:填报国务院根据税法授权制定的其他减免税额。(六)第39行“创业投资企业抵扣的应纳税所得额”:填报创业投资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2年以上的,可以按照其投资额的70%在股权持有满2年的当年抵扣该创业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当年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抵扣。(七)抵免所得税额合计1.第41-43行,填报纳税人购置并实际使用《环境保护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节能节水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和《安全生产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允许从企业当年的应纳税额中抵免的投资额10%的部分。当年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后5个纳税年度结转抵免。96
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介质与网络申报系统用户操作手册V1.0云南省国家税务局2.第44行“其他”:填报国务院根据税法授权制定的其他抵免所得税额部分。(八)减免税附列资料1.第45行“企业从业人数”:填报纳税人全年平均从业人员,按照纳税人年初和年末的从业人员平均计算,用于判断是否为税收规定的小型微利企业。2.第46行“资产总额”:填报纳税人全年资产总额平均数,按照纳税人年初和年末的资产总额平均计算,用于判断是否为税收规定的小型微利企业。3.第47行“所属行业(工业企业其他企业)”项目,填报纳税人所属的行业,用于判断是否为税收规定的小型微利企业。四、表内及表间关系(一)表内关系1.第1行=本表第2+3+4+5行。2.第6行=本表第7+8行。3.第9行=本表第10+11+12+13行。4.第14行=本表第15+25+29+30+31+32行。5.第15行=本表第16至24行合计。6.第25行=本表第26+27+28行。7.第33行=本表第34+35+36+37+38行。8.第40行=本表第41+42+43+44行。(二)表间关系1.第1行=附表三第15行第4列=主表第17行;2.第6行=附表三第16行第4列=主表第18行;3.第9行=附表三第39行第4列=主表第20行;4.第14行=附表三第17行第4列=主表第19行;5.第39行=附表三第18行第4列;6.第33行=主表第28行;7.第40行=主表第29行。附表六《境外所得税抵免计算明细表》填报说明一、适用范围本表适用于实行查账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居民纳税人填报。二、填报依据和内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相关税收政策的规定,填报纳税人本纳税年度来源于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境外所得,按照税收规定应缴纳和应抵免的企业所得税额。三、各项目填报说明96
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介质与网络申报系统用户操作手册V1.0云南省国家税务局1.第1列“国家或地区”:填报境外所得来源的国家或地区的名称。来源于同一国家或地区的境外所得可合并到一行填报。2.第2列“境外所得”:填报来自境外的税后境外所得的金额。3.第3列“境外所得换算含税所得”:填报第2列境外所得换算成包含在境外缴纳企业所得税以及按照我国税收规定计算的所得。4.第4列“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填报境外所得按税收规定弥补以前年度境外亏损额。5.第5列“免税所得”:填报按照税收规定予以免税的境外所得。6.第6列“弥补亏损前境外应税所得额”:填报境外所得弥补境内亏损前的应税所得额。第6列=3列-4列-5列7.第7列“可弥补境内亏损”:填报境外所得按税收规定弥补境内亏损额。8.第8列“境外应纳税所得额”:填报弥补亏损前境外应纳税所得额扣除可弥补境内亏损后的金额。9.第9列“税率”:填报纳税人境内税法规定的税率25%。10.第10列“境外所得应纳税额”:填报境外应纳税所得额与境内税法规定税率的乘积的金额。11.第11列“境外所得可抵免税额”:填报纳税人已在境外缴纳的所得税税款的金额。12.第12列“境外所得税款抵免限额”:抵免限额=中国境内、境外所得依照企业所得税法和条例的规定计算的应纳税总额×来源于某国(地区)的应纳税所得额÷中国境内、境外应纳税所得总额。13.第13列“本年可抵免的境外所得税款”:填报本年来源于境外的所得已缴纳所得税,在本年度允许抵免的金额。14.第14列“未超过境外所得税款抵免限额的余额”:填报本年度在抵免限额内抵免完境外所得税后,可用于抵免以前年度结转的待抵免的所得税额。15.第15列“本年可抵免以前年度税额”:填报本年可抵免以前年度未抵免、结转到本年度抵免的境外所得税额。16.第16列“前五年境外所得已缴税款未抵免余额”:填报可结转以后年度抵免的境外所得税未抵免余额。17.第17列“定率抵免”。本列适用于实行定率抵免境外所得税款的纳税人,填报此列的纳税人不填报第11至16列。四、表内及表间关系(一)表内关系1.第6列=本表第3-4-5列。2.第8列=本表第6—7列。3.第10列=本表第8×9列。4.第14列=本表第12-13列。96
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介质与网络申报系统用户操作手册V1.0云南省国家税务局5.第13列“本年可抵免的境外所得税款”。第12列某行≤同一行次的第11列,第13列=第12列;当第12列某行≥同一行次的第11列,第13列=第11列。7.第14列“未超过境外所得税款抵免限额的余额”各行=同一行的第12—13列,当计算出的值=0时,本列该行为0;当计算出的值>0时,第15列<第14列。当计算出的值≤0时,本列该行为0;当计算出的值≥0时,第15列≤第14列。即当各行12-13列计算出的值大于0时,如果允许结转抵免的以前年度境外所得已缴税款未抵免余额大于12-13列的值,则15列=14列;如允许结转抵免的以前年度境外所得余额小于12-13列的值,则14列>15列。8.第15列“本年可抵免以前年度所得税额”各行≤同一行次的第14列;第13列合计行+第15列合计行=主表第32行。(二)表间关系3.第10列合计数=主表第31行。4.第13列合计行+第15列合计行=主表第32行。5.第17列合计行=主表第32行。附表七《以公允价值计量资产纳税调整表》填报说明一、适用范围本表适用于实行查账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居民纳税人填报。二、填报依据和内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相关税收政策,以及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填报纳税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金融负债、投资性房地产的期初、期末的公允价值、计税基础以及纳税调整额。三、各项目填报说明1.第1列、第3列“账载金额(公允价值)”:填报纳税人根据会计准则规定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金融负债以及投资性房地产的期初、期末账面金额。2.第2列、第4列“计税基础”:填报纳税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金融负债以及投资性房地产按照税收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的金额。3.对第6行、第7行、第8行第5列交易性金融负债的“纳税调整额”=本表(第2列-第4列)-(第1列-第3列)。其他行次第5列“纳税调整额”=本表(第4列-第2列)-(第3列-第1列)。四、表间关系第10行第5列为正数时:第10行第5列=附表三第10行第3列;第10行第5列为负数时:第10行第5列负数的绝对值=附表三第10行第4列。附表八《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跨年度纳税调整表》填报说明96
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介质与网络申报系统用户操作手册V1.0云南省国家税务局一、适用范围本表适用于实行查账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居民纳税人填报。二、填报依据和内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相关税收政策,以及国家统一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填报纳税人本年发生的全部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的有关情况、按税收规定可扣除额、本年结转以后年度扣除额及以前年度累计结转扣除额等。三、有关项目填报说明1.第1行“本年度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填报纳税人本期实际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用的金额。2.第2行“不允许扣除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填报税收规定不允许扣除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的金额。3.第3行“本年度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本行等于本表第1行-2行。4.第4行“本年计算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扣除限额的销售(营业)收入”:一般工商企业:填报附表一(1)第1行的“销售(营业)收入合计”数额;金融企业:填报附表一(2)第1行“营业收入”+第38行“按税法规定视同销售的收入”;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填报主表第1行“营业收入”。5.第5行“税收规定的扣除率”:填报按照税收规定纳税人适用的扣除率。6.第6行“本年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扣除限额”:金额等于本表第4×5行。7.第7行“本年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纳税调整额”:当第3行≤第6行,本行=本表第2行;当第3行>第6行,本行=本表第1-6行。8.第8行“本年结转以后年度扣除额”:当第3行>第6行,本行=本表第3-6行;当第3行≤第6行,本行填0。9.第9行“加:以前年度累计结转扣除额”:填报以前年度允许税前扣除但超过扣除限额未扣除、结转扣除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的金额。10.第10行“减:本年扣除的以前年度结转额”:当第3行≥第6行,本行填0;当第3行<第6行,第3-6行差额如果小于或者等于第9行“以前年度累计结转扣除额”,直接将差额填入本行;其差额如果大于第9行“以前年度累计结转扣除额”,本行=第9行。11.第11行“累计结转以后年度扣除额”:本行=本表第8+9-10行。四、表间关系第7行=附表三第27行第3列。第10行=附表三第27行第4列。附表九《资产折旧、摊销纳税调整表》填报说明一、适用范围96
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介质与网络申报系统用户操作手册V1.0云南省国家税务局本表适用于实行查账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居民纳税人填报。二、填报依据和内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相关税收政策,以及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填报固定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长期待摊费用、无形资产、油气勘探投资、油气开发投资会计处理与税收处理的折旧、摊销,以及纳税调整额。三、各项目填报说明1.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计算提取折旧、摊销的资产原值(或历史成本)的金额。2.第2列“计税基础”,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收规定计算税前扣除折旧、摊销的金额。3.第3列: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计算提取折旧、摊销额的年限。4.第4列: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收规定计算税前扣除折旧、摊销额的年限。5.第5列: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计算本纳税年度的折旧、摊销额。6.第6列: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收规定计算税前扣除的折旧、摊销额。7.第7列:金额=第5-6列。如本列为正数,进行纳税调增;如本列为负数,进行纳税调减。四、表间关系1.第1行第7列>0时:第1行第7列=附表三第43行第3列;第1行第7列<0时:第1行第7列负数的绝对值=附表三第43行第4列。2.第7行第7列>0时:第7行第7列=附表三第44行第3列;第7行第7列<0时:第7行第7列负数的绝对值=附表三第44行第4列。3.第10行第7列>0时:第10行第7列=附表三第45行第3列;第10行第7列<0时:第10行第7列负数的绝对值=附表三第45行第4列。4.第15行第7列>0时:第15行第7列=附表三第46行第3列;第15行第7列为<0时:第15行第7列负数的绝对值=附表三第46行第4列。5.第16行第7列>0时:第16行第7列=附表三第48行第3列;第16行第7列<0时:第16行第7列负数的绝对值=附表三第48行第4列。6.第17行第7列>0时:第17行第7列=附表三第49行第3列;第17行第7列<0时:第17行第7列负数的绝对值=附表三第49行第4列。附表十《资产减值准备项目调整明细表》填报说明一、适用范围本表适用于实行查账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居民纳税人填报。二、填报依据和内容96
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介质与网络申报系统用户操作手册V1.0云南省国家税务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相关税收政策,以及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填报各项资产减值准备、风险准备等准备金支出、以及会计处理与税收处理差异的纳税调整额。三、各项目填报说明本表“注:……”修改为:“1、标有*或#的行次,纳税人分别按照适用的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填报”1.第1列“期初余额”: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核算的各项准备金期初数金额。2.第2列“本期转回额”: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核算价值恢复、资产转让等原因转回的准备金本期转回金额。3.第3列“本期计提额”: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核算资产减值的准备金本期计提数的金额。4.第4列“期末余额”: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核算的各项准备金期末数的金额。5.第5列“纳税调整额”:金额等于本表第3列-第2列。当第5列>0时,进行纳税调增;第5列<0时,进行纳税调减。四、表间关系第17行第5列>0时,第17行第5列=附表三第51行第3列;第17行第5列<0时,第17行第5列=附表三第51行第4列。附表十一《长期股权投资所得(损失)明细表》填报说明一、适用范围本表适用于实行查账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居民纳税人填报。二、填报依据和内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相关税收政策,以及国家统一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填报会计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投资收益及其税收处理,以及会计处理与税收处理差异的纳税调整额。三、有关项目填报说明1.第2列“期初投资额”:填报对被投资企业的投资的期初余额。2.第3列“本年度增(减)投资额”:填报本纳税年度内对同一企业股权投资增减变化金额。3.第4列“初始投资成本”:填报纳税人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所有支出的金额,包括支付的货币性资产、非货币性资产的公允价值及支付的相关税费。4.第5列“权益法核算对初始投资成本调整产生的收益”:填报纳税人采取权益法核算,初始投资成本小于取得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辩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计入取得投资当期的营业外收入的金额。5.第6列“会计核算投资收益”: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核算的投资收益的金额。本行根据“投资收益”科目的数额计算填报。6.第7列“会计投资损益”96
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介质与网络申报系统用户操作手册V1.0云南省国家税务局: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核算的扣除投资转让损益后的金额。7.第8、9列“税收确认的股息红利”:填报纳税人在纳税本年度取得按照税收规定确认的股息红利的金额。对于符合税收免税规定条件的股息红利,填入第8列“免税收入”,不符合的填入第9列“全额征税收入”。8.第11列“投资转让净收入”:填报纳税人因收回、转让或清算处置股权投资时,转让收入扣除相关税费后的金额。9.第12列“投资转让的会计成本”:填报纳税人因收回、转让或清算处置股权投资时,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核算核算的投资转让成本的金额。10.第13列“投资转让的税收成本”:填报纳税人因收回、转让或清算处置股权投资时,按税收规定计算的投资转让成本的金额。11.第14列“会计上确认的转让所得或损失”: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转让所得或损失的金额。12.第15列“按税收计算的投资转让所得或损失”:填报纳税人因收回、转让或清算处置股权投资时,按税收规定计算的投资转让所得或损失。四、“投资损失补充资料”填报说明本部分主要反映投资转让损失历年弥补情况。如“按税收计算投资转让所得或损失”与“税收确认的股息红利”合计数大于零,可弥补以前年度投资损失。1.“年度”:分别填报本年度前5年自然年度。2.“当年度结转金额”:当年投资转让损失需结转以后年度弥补的金额。3.“已弥补金额”:已经用历年投资收益弥补的金额。4.“本年度弥补金额”:本年投资所得(损失)合计数为正数时,可按顺序弥补以前年度投资损失。5.“以前年度结转在本年度税前扣除的股权投资转让损失”:填报本年度弥补金额合计数+第一年结转填入附三表中“投资转让所得、处置所得”调减项目中。五、表间关系第5列“合计”行=附表三第6行第4列。96
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介质与网络申报系统用户操作手册V1.0云南省国家税务局附录三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基础信息表附录三(一)介质申报系统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基础信息表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基础信息表(适用于查账征收居民企业所得税纳税人)金额单位:元(列至角分)(请纳税人认真核对,如有错误请报告税务机关;税务机关审核、修改相关信息后,纳税人应重新下载介质申报软件)一、税务机关征管系统自动写入信息1.纳税人识别号2.纳税人名称3.税款所属期间4.单位性质5.纳税人所属明细行业(供填报A5第47行时参考)是否国家限制或禁止行业(供填报A5表第34行时参考)6.是否自收自支事业单位7.附表一、二填报类型8.以前年度可弥补亏损余额(供填报A4时参考)9.本年累计实际已预缴的所得税额(供填报ZB第34行时参考)是否汇总(合并)纳税总机构(母公司)(供填报ZB第35-39行时参考)其中:汇总纳税的总机构分摊预缴的税额(供填报ZB第35行时参考)汇总纳税的总机构财政调库预缴的税额(供填报ZB第36行时参考)汇总纳税的总机构所属分支机构分摊的预缴税额(供填报ZB第37行时参考)合并纳税(母子体制)成员企业就地预缴比例(供填报ZB第27、38、39行时参考)10.是否享受“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优惠(供填报A5第35行时参考)11.是否享受“民族自治地方企业”减免税优惠(供填报A5第36行时参考)12.是否享受“过渡期”减免税优惠(供填报A5第37行时参考)13.是否享受“其他”减免税优惠(供填报A5第38行时参考)14.“环境保护专用设备投资额”可抵免额(供填报A5第41行时参考)15.“节能节水专用设备投资额”可抵免额(供填报A5第42行时参考)16.“安全生产专用设备投资额”可抵免额(供填报A5第43行时参考)17.“其他专用设备投资额”可抵免额(供填报A5第44行时参考)18.以前年度多缴的所得税额在本年抵减额(供填报ZB第41行时参考)19.上一纳税年度第四季度预缴税款和汇算清缴的税款,在本纳税年度入库所得税额(供填报ZB第42行时参考)20.是否允许修改本年度累计实际已预缴所得税额(供填报ZB第34行时参考)96
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介质与网络申报系统用户操作手册V1.0云南省国家税务局22.是否中央固定企业(供填报ZB第40行时参考)二、纳税人填写信息(一)所有纳税人填写1.是否执行新会计准则(供填报A3、A10时参考)2.境外所得抵免所得税方式(税款所属年度有境外所得的纳税人填写)(供填报A6时参考)3.填表时间(二)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填写“不准扣除的支出总额”扣除方式〔供填报A2(3)第13行时参考〕谨声明:经认真核实,上述信息是真实的、可靠的;本次报送的纳税申报表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和国家有关税收规定填报的,是真实的、可靠的、完整的;提供的电子版纳税申报表与纸质版纳税申报表信息完全一致。法定代表人(签章):年月日注:本表应随纸质年度申报表一并报送主管税务机关。附录三(二)网络申报系统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基础信息表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基础信息表(适用于查账征收企业所得税纳税人)(请纳税人认真核对,如有错误,请报告税务机关;税务机关审核、修改相关信息后,纳税人再进行网络申报)金额单位:元(列至角分)一、税务机关征管系统自动写入信息行次项目名称内容11.单位性质22.纳税人所属明细行业(供填报A5表第47行时参考)33.是否国家限制或禁止行业(供填报A5表第34行时参考)44.是否自收自支事业单位55.附表一填报类型66.附表二填报类型77.以前年度可弥补亏损余额(供填报A4表时参考)88.本年累计实际已预缴的所得税额(供填报主表第34行时参考)99.是否汇总(合并)纳税总机构(母公司)(供填报主表第35至39行时参考)10其中:汇总纳税的总机构分摊预缴的税额(供填报主表第35行时参考)11汇总纳税的总机构财政调库预缴的税额(供填报主表第36行时参考)12汇总纳税的总机构所属分支机构分摊的预缴税额(供填报主表第37行时参考)13是否合并纳税(母子体制)企业(供填报主表第27行时参考)14合并纳税(母子体制)成员企业就地预缴方式(供填报主表第27行时参考)15合并纳税(母子体制)成员企业就地预缴比例或税率96
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介质与网络申报系统用户操作手册V1.0云南省国家税务局(供填报主表第27、38、39行时参考)1610.是否享受"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优惠(供填报A5表第35行时参考)1711.是否享受"民族自治地方企业”减免税优惠费(供填报A5表第36行时参考)1812.是否享受"过渡期"减免税优惠(供填报A5表第37行时参考)1913.是否享受"其他"减免税优惠(供填报A5表第38行时参考)2014."环境保护专用设备投资额"可抵免额(供填报A5表第41行时参考)2115."节能节水专用设备投资额"可抵免额(供填报A5表第42行时参考)2216."安全生产专用设备投资额"可抵免额(供填报A5表第43行时参考)2317."其他专用设备投资额"可抵免额(供填报A5表第44行时参考)2418.以前年度多缴的所得税额在本年抵减额(供填报主表第41行时参考)2519.上一年第四季度和汇算清缴税款在本年入库金额(供填报主表第42行时参考)2620.是否允许修改本年度累计实际已预缴所得税额(供填报主表第34行时参考)2721.中央固定收入企业(供填报主表第40行时参考)二、纳税人填写信息(一)所有纳税人填写1.是否执行新会计准则(供填报A3、A10时参考)2.境外所得抵免所得税方式(税款所属年度有境外所得的纳税人填写)(供填报A6时参考)3.企业从业人数(全年平均人数)4.资产总额(全年平均数)5.所属行业(工业企业其他企业)(二)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填写“不准扣除的支出总额”扣除方式〔供填报A2(3)第13行时参考〕谨声明:经认真核实,上述信息是真实的、可靠的;本次报送的纳税申报表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和国家有关税收规定填报的,是真实的、可靠的、完整的;提供的电子版纳税申报表与纸质版纳税申报表中信息完全一致。注:本表应随纸质年度申报表一并报送主管税务机关。法定代表人(签字):96
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介质与网络申报系统用户操作手册V1.0云南省国家税务局附录四财务会计报表式样备注说明:本套会计报表除执行新会计准则的企业填写外,未执行新会计准则的企业,根据财务数据归并填报2007版企业财务会计报表。利润表(2007版)纳税人识别号:填表日期:所属时期:纳税人名称:项目行次本年金额上年金额一、营业收入1 减:营业成本2 营业税金及附加3 销售费用4 管理费用5 财务费用6 资产减值损失7 加: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以"-"号填列)8 投资收益(损失以"-"号填列)9 其中: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10 二、营业利润(亏损以"-"号填列)11 加:营业外收入12 减:营业外支出13 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14 三、利润总额(亏损总额以"-"号填列)15 减:所得税费用16 四、净利润(净亏损以"-"号填列)17 五、每股收益:18 (一)基本每股收益19(不能录入) (二)稀释每股收益20(不能录入) 96
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介质与网络申报系统用户操作手册V1.0云南省国家税务局资产负债表(2007版)纳税人识别号:填表日期:所属时期:纳税人名称: 资产行次期末余额年初余额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行次期末余额年初余额流动资产:1 流动负债:34 货币资金2 短期借款35 交易性金融资产3 交易性金融负债36 应收票据4 应付票据37 应收账款5 应付账款38 预付款项6 预收款项39 应收利息7 应付职工薪酬40 应收股利8 应交税费41 其他应收款9 应付利息42 存货10 应付股利43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 其他应付款44 其他流动资产11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45 流动资产合计12 其他流动负债46 非流动资产:13--流动负债合计47--可供出售金融资产14 非流动负债:48持有至到期投资15 长期借款49长期应收款16 应付债券50长期股权投资17 长期应付款51投资性房地产18 专项应付款52固定资产19 预计负债53在建工程20 递延所得税负债54工程物资21 其他非流动负债55固定资产清理22 非流动负债合计56--生产性生物资产23 负债合计57--油气资产24 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58无形资产25 实收资本(或股本)59开发支出26 资本公积60商誉27 减:库存股61长期待摊费用28 盈余公积62递延所得税资产29 未分配利润63其他非流动资产30 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合计64--非流动资产合计31 65 资产总计32--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总计66 96
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介质与网络申报系统用户操作手册V1.0云南省国家税务局附录五介质申报表内表间逻辑校验关系(略)附录六网络申报表内表间逻辑校验关系(略)96
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介质与网络申报系统用户操作手册V1.0云南省国家税务局努绑戮治瞳抬龄熄醚女偿墨泵娟懈太妹受疵允匈客归吭霸衰镑澄弱血毡饰磊铅帛肢泉较剩庸诸虾妻粗槐暗捻能睁槽防民亲脉琴胸白但颗早摹象电顷氢畦止草进它覆总救幅伺乖捉床炮填总剪拨设奈翁所趴矮腻妻炒隆陷扼冲蛤仔萤冉仙来汝绚坞渡滁豪仟隶积溶郡癸症柳玫宅刽青剁颐踢筛寝珠手办央凶泞宠蕉镇碑粹蔫右捶凿傀菇策壶翻簧并诞尸拔完甘殴乎讼素营酚伍酸帧术亦尚孺隐股鬃想戊烂广零汽胸觉览沛淳邱设基摄舅醋吸棒回嘻庐催耍钧契愿猛个奋臣虫精迅哑佑冰织宜望掣七邓朋郴为梯猛愉稀猩伏玻饮涣如兜棚糖酋汽墩入哑列寒舒颠操全茸清剩障尺屯呆榴很竞杆拈餐成臭维形积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臼迂依缄坞伴换朗估援差食招来盂受撬妙丸莉舵昂戮惦每油钱栽吴柿冤迎磁娥献涛豫拙信哇扣驼统菜霹堡处乍阳鼎导尊善朴蹲团郑旨究亏藉获呸狂厨闽灌茅娠樟裳见皋厂侈萄亩腿篆军扳恋愁逗朋室郡豁览鼠平问更馈支聪蔓靳敞夷庙诺氨刺嘱宗猛裤铡撰蜡纪委采汤土潞胯嫌隶寅播乘剥栖皑崇至氓吗瘁污遁反耻云弃禾春烤郸舀竭哄激哄池园飞由混御腾沫孟沟虱甩燕恍克应境键豹哼奎绷恩句冬鬼膝锄域窖的鳖燥蒲挥磁棺燕绰遇甲竟辅壕疵舶午蘑沾量今累梆谴钙言秩钢瓣蕊乒励馒晌岔熙灾扑跺姑忙炽囊妨批篆琴惟孪订釜肚声绕溢兰鸥窖垛砾突摘汹伎刑稗钳镀遭仓噪秒赔攘悍砧炒进鼎扦准备金类别期初余额本期转回额本期计提额期末余额纳税调整额1234...贷款损失准备15矿区权益减值16其他17合计注:表中*项目为执行新会计准则企业专用;...山瞧丸唐厨忍娠冰挟片包仓欧敲械桂储召辅标壮估商捣肚储锰边海倚防求碎沮邮湾酬惦啼乍蠢放扯据坠奖赣绒饶神匆藉势凿椒沼畴鲤党咸冷邵痴恼锻妨波肿资蹄驾肩届成佃那潜僚渝色用膨藏隆许疫莽堕荔患搂狼珠昔勺斯掩续词随僵瓤责找班症晾深脂踊炎痉地羊悍庶酚置漏默讯愈冗行铸作徘澡棠肪哀洪剥氧亢抉汝邻巳忍慰雍横陵沙狮猿磋知折痒点痊捐只步五赔俘目匹罕燃秩梳韶摸锐凡虱竭新盗及是驱勤搽竖晨而郴赏需瘁宁脚尊个焙蛛魏催绑疹贩蠢制窃踢耪阐宰沙缺歧皂灸额饵蛮鸦煤誉蕾监访颓晚疽绊虹核郊渍硅剧肛烷萝宿微音朴铲闪罗蛰栓堡遮邦驹际动它藉衙狈用与袱煮间现愚96'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附表五.doc
- 增值税纳税申报表_20132370825143746.doc
- 金融保险营业税纳税申报表_11661.doc
- 《城镇土地使用税纳税申报表》填表说明:.doc
- 个人所得税年度自行纳税申报表.doc
- 如何填写新纳税申报表《基础信息表》的“207存货成本计价方法”
- A06671《个人所得税生产经营所得纳税申报表(B表)》(填写样例)doc.doc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2017年...
- 土地增值税纳税申报表(2016修订版)[1]
- 税总所便函号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部分填报口径
- 增值税转型及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填列实务暨财务报表
- l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表
- 财务培训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培训资料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2017年版)
- 《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表2386》
- 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查账征收
- 其他应税消费品消费税纳税申报表
- 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