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2 MB
  • 2022-04-29 14:34:02 发布

最新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合作PPT课件PPT课件

  • 2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合作PPT课件 “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一、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共育模式分析1、若即若离式方式比较单一,如家长会、家访、接送交流等,这些方式还谈不上双方的合作,只能说是信息的告知、报告或交流。幼儿园与家庭还远未达到合作共育的状态,双方是一种若即若离、公事公办的关系。在这种方式下,家长很难完全理解幼儿园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也很少主动为幼儿园提供帮助。这种方式往往造成双方误解,家长认为教好孩子是幼儿园的责任,孩子掌握知识的多少就是衡量幼儿园教学质量的标准;教师则觉得家长不懂教育,没有发挥教育作用,不能配合幼儿园共同完成教育任务。 2、互助合作式家、园、社区三方是有共同利益的,幼儿园对社区可以起到教育辐射的作用,社区的人、财、物、信息等资源可以为幼儿园所用,家庭与幼儿园更是有着直接的利益关系。以共同利益为基础,三方可形成互助合作的共育模式,这种模式使三方的关系更加紧密。首先,幼儿园不限于单纯履行保教职能,还尽可能为家庭和社区提供多种优质服务,包括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家庭则通过合作进一步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从而愿意为幼儿园提供各方面的支持与协作。其次,幼儿园作为社区服务机构,除为在园儿童提供保育和教育之外,它对全社区的儿童、家长及相关人士都可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而社区则尽可能为幼儿园提供各种便利条件,发挥幼儿园的教育辐射功能。 3、渗透融合式幼儿园、家庭、社区仅从形式上进行合作是不够的,必须向全方位渗透融合的模式发展。国外很多做法给我们提供了借鉴,如英国的“确保开端项目”,由政府巨额投资。扩展学前教育的服务对象,使资源向“处境不利”的家庭和地区倾斜:服务内容包括为儿童和家长提供早期教育、保育、健康和家庭支持等。这种全方位渗透融合模式虽然在我国已开始提倡,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着难以预想的困难。就目前来说,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家、园、社区共育处在以互助合作为主,逐步走向渗透融合。我们所要做的不是照搬国外的做法,而是立足于我国国情,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施以有效的家、园、社区共育。 二、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共育的发展策略 活动类型活动形式服务性活动1、教育咨询2、图书超市3、媒体宣传4、家庭访问5、送教上门6、家长志愿者7、成长必备导购开放性活动1、育儿沙龙2、亲子俱乐部3、参观观摩、4实验交流参与性活动1、开放日2、嘉宾有约3、家园同乐4、家委会5、建议箱教育性活动1、1至2岁亲子班2、2至3岁托班3、专题讲座4、家园联系窗5、家长学校6、建立儿童成长档案研究性活动1、经验交流2、家长论坛3、深度访谈4、成果推广5、家长辩论赛 服务性活动:它是指幼儿园、家庭、社区以资源共享为目的,相互提供服务的活动,包括教育咨询、图书超市、媒体宣传、家访、送教上门、家长志愿者。教育咨询:幼儿园定期向社区开放,举办家教咨询和个性测量等活动,解决家长在家教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和要求。图书超市:在幼儿园开辟一个活动室,陈列各种孩子身心发展教育教学资料及各类理论书籍等,供家长、社区居民翻阅、观看、借读,同时欢迎他们积极捐赠家教资料和设备,形成家园互通,双向交流。媒体宣传:幼儿园利用园报、宣传栏或社区宣传园地等大众传播媒介向家长宣传家教知识。家访:教师在适当的时候围绕事先确定的目标主动走访家长,真实了解幼儿在家和各种表现,与家长沟通,密切感情。送教上门:针对小区内0-3岁婴幼儿居住相对分散的状况,对婴幼儿采取个别指导的方式,使其接受早期教育。家长志愿者:幼儿园吸收一部分家长和社区支援者,让他们定期参加一些服务性活动或教育性活动,并承担一些为幼儿园、为家长、为孩子的服务工作。成长必备导购:推荐经专家审定的符合孩子年龄特点和目前发展水平,具有智力开发作用的玩、教具及其它用品的玩法或用法,提供示范、咨询服务。 2、开放性活动它是指幼儿园对外开放,即提供场地,也提供设施,营造温暖、和谐、宽松的教育氛围,吸引家长关心教育,它包括育儿沙龙、亲子俱乐部、参观观摩等。育儿沙龙:幼儿园或社区组织并提供场所,确定时间,家长自愿参加,开展各类漫谈、娱乐及聚会等活动。向家长提供各类育儿指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育儿观念,掌握科学育儿知识和方法。亲子俱乐部:是专门向0-3岁婴幼儿家庭开放的活动场所,为婴幼儿提供各种适宜发展的活动,增进亲子间的情感,使婴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参观观摩:幼儿园组织一些活动,向家长、社区居民开放,邀请他们前来观摩,或与他们一起合作外出参观等。如教学活动开放日,幼儿亲子运动会等。 3、参与性活动:家长被视为幼儿园教育与教学过程中有效积极的社会教育资源而加以利用,使家长逐渐成为教育教学过程的积极贡献者,在一定范围内参与幼儿园的教育过程与活动。把家庭教育的理念和具体做法,从幼儿园推及家庭和社区。它包括开放日、嘉宾有约、家园同乐、家委会、建议箱等。 4、教育性活动:根据社区发展的需要和幼儿园办学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一系列活动,包括1至2岁亲子班,2-3岁托班,专题讲座、家园联系窗、家长学校等。 5、研究性活动:针对家庭教育及幼儿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组织家长进行研讨。实现在争论思辩中达成共识,在良好互动中获得教育信息和教育方法。它包括经验交流、家长论坛、家长辩论赛、成果推广等。 谢谢! 结束语谢谢大家聆听!!!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