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8 MB
  • 2022-04-29 14:29:35 发布

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反比例》课件PPT课件.ppt

  • 8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进入夏天,少不了一个热字当头,电扇空调陆续登场,每逢此时,总会想起那一把蒲扇。蒲扇,是记忆中的农村,夏季经常用的一件物品。  记忆中的故乡,每逢进入夏天,集市上最常见的便是蒲扇、凉席,不论男女老少,个个手持一把,忽闪忽闪个不停,嘴里叨叨着“怎么这么热”,于是三五成群,聚在大树下,或站着,或随即坐在石头上,手持那把扇子,边唠嗑边乘凉。孩子们却在周围跑跑跳跳,热得满头大汗,不时听到“强子,别跑了,快来我给你扇扇”。孩子们才不听这一套,跑个没完,直到累气喘吁吁,这才一跑一踮地围过了,这时母亲总是,好似生气的样子,边扇边训,“你看热的,跑什么?”此时这把蒲扇,是那么凉快,那么的温馨幸福,有母亲的味道!  蒲扇是中国传统工艺品,在我国已有三千年多年的历史。取材于棕榈树,制作简单,方便携带,且蒲扇的表面光滑,因而,古人常会在上面作画。古有棕扇、葵扇、蒲扇、蕉扇诸名,实即今日的蒲扇,江浙称之为芭蕉扇。六七十年代,人们最常用的就是这种,似圆非圆,轻巧又便宜的蒲扇。  蒲扇流传至今,我的记忆中,它跨越了半个世纪,也走过了我们的半个人生的轨迹,携带着特有的念想,一年年,一天天,流向长长的时间隧道,袅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反比例》课件 复习:1.成正比例的量有什么特征?(1)两种相关联的量。(2)一种量扩大,另一种量也随着扩大,一种量缩小,另一种量也随着缩小。(3)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商)一定。 (2)长方形的长一定,周长和宽。2.下面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1)数量一定,单价和总价。复习: 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积(一定),反比例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式子表示:x×y=k(一定) 上题 每块地砖的面积和数量是两种相关联的量,因为每块地砖的面积×数量=教室面积(一定),所以每块地砖的面积和数量成反比例。9×6=54(m2)=540000(cm2)900×600=5400001800×300=5400003600×150=540000 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成反比例的量? 正、反比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正比例反比例相同点不同点1.变化的方向相同,一种量扩大或缩小,另一种量也扩大或缩小。都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变化。1.变化的方向相反,一种量扩大(缩小),另一种量反而缩小(扩大)。2.相关联的两个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商)一定。2.相关联的两个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一定。3.关系式:3.关系式: 每瓶容量和数量是两种相关联的量,因为每瓶容量×数量=醋的总量(一定),所以每瓶容量和数量成反比例。 501000.251210. (1)煤的数量一定,使用天数与每天的平均用煤量。11.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个量是否成反比例,并说明理由。使用天数与每天的平均用煤量是两种相关联的量,因为每天的平均用煤量×使用天数=煤的数量(一定),所以每天的平均用煤量与使用天数成反比例。 (2)全班的人数一定,按各组人数相等的要求分组,组数与每组的人数。11.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个量是否成反比例,并说明理由。每组的人数和组数是两种相关联的量,因为每组的人数×组数=全班的人数(一定),所以每组的人数和组数成反比例。 (3)圆柱体积一定,圆柱的底面积和高。11.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个量是否成反比例,并说明理由。圆柱的底面积和高是两种相关联的量,因为圆柱的底面积×高=圆柱体积(一定),所以圆柱的底面积和高成反比例。 (4)在一块菜地上种的黄瓜和西红柿的面积。11.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个量是否成反比例,并说明理由。黄瓜的种植面积和西红柿的种植面积是两种相关联的量,因为黄瓜的种植面积+西红柿的种植面积=这块地的总面积(一定),也就是和一定,所以黄瓜的种植面积和西红柿的种植面积不成比例。 (5)书的总册数一定,按各包册数相等的规定包装书,包数与每包的册数。11.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个量是否成反比例,并说明理由。每包的册数和包数是两种相关联的量,因为每包的册数×包数=书的总册数(一定),所以每包的册数和包数成反比例。 两种量不相关联相关联加的关系减的关系乘的关系除的关系→不成比例→不成比例→不成比例积一定商一定→成反比例→成正比例 14. 谢谢使用培优教育系列丛书 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 二十广州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黄仰模 [概说]主要内容:妊娠诊断;胎、癥的鉴别与治疗;妊娠病的证治,如妊娠腹痛、下血、恶阻、小便难、水气、胎动不安等。 一、妊娠诊断、恶阻证治一、妊娠诊断、恶阻证治师曰: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血聚养胎,阴血相对不足),其人渴,不得食(脾胃不和),无寒热(不属外感),名妊娠,桂枝汤(调和阴阳,温胃降逆)主之。于法六十日当有此证,设有医治逆者,却一月加吐下者,则绝之。(1) (一)阴阳失调误治:(1)停止医药,饮食调理;(2)随证施治,以杜绝病根;(3)误治或吐泻可能造成后果,应断其妊娠 (二)胃虚寒饮妊娠呕吐不止,干姜人参半夏丸主之。(6)妊娠呕吐不止—胃虚寒饮,胎气上逆治法—温中补虚,蠲饮降逆干姜—温中散寒参—补虚 (二)胃虚寒饮半夏、生姜汁—蠲饮降逆 (二)胃虚寒饮干姜人参半夏丸是治疗胃虚寒饮妊娠恶阻的要方。干姜、半夏为妊娠禁用药,但如对证,用之反而甚效,体现了《内经》“有故无殞”之意。干姜人参半夏丸治妊娠恶阻。郭某,26岁,护士。1987年3月23日就诊。自诉妊娠3月余,从1个月左右开始出现恶心呕吐,即虽经治疗, (二)胃虚寒饮但呕吐反逐渐加重,现饮食不进,进则呕吐不止。怀第一胎时曾因呕吐不止而致流产。刻诊:患者形容憔悴,羸瘦衰弱,疲乏无力,口干喜饮但克制不饮,四肢不温,但五心烦热,二便量少,舌红少苔,脉滑细数。此乃脾胃虚弱,浊气上逆,久呕伤津,气阴两亏。 (二)胃虚寒饮遂投干姜人参半夏丸合生脉散。处方:干姜5g,红参10g,法夏10g,麦冬10g,五味子5g,生地黄10g,生姜10g。水煎,早晚分服,进1剂后,诸症大减,进2剂呕吐止。6个月后顺产1男婴。 (二)胃虚寒饮[谢鼎苏.干姜人参半夏丸治疗妊娠呕吐不止.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89,(3):141]。 二、妊娠腹痛(一)阳虚寒盛妇人怀娠六七月,脉弦发热,其胎愈胀,腹痛恶寒者,少腹如扇,所以然者,子脏开故也(阳虚寒盛,阴寒侵犯胞宫),当以附子汤温其脏(温阳祛寒,暖宫安胎)。(3) 二、妊娠腹痛(二)肝脾不和妇人怀妊,腹中xiu痛(肝脾不和,气血郁滞),当归芍药散主之。(5)治法——养血疏肝,健脾利湿。 二、妊娠腹痛芍——敛肝止痛。术、苓——健脾益气。泽泻——淡渗利湿。归、芎——养血调肝。 二、妊娠腹痛当归芍药散用于治疗肝脾不和所致的腹痛。其症可见:腹中绵绵作痛或急痛、眩晕、小便不利、头面及足跗浮肿、腰脚麻痹无力,舌湿红,苔白腻,脉濡细缓或弦滑。还可用于月经不调、不孕、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胎位不正、原发性痛经、 二、妊娠腹痛慢性盆腔炎、子宫异常出血、妊娠水肿、产后小便难、闭经、子宫下垂、子宫及附件炎、卵巢囊肿、子宫肌瘤、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疾病;亦可用于治疗慢性胃炎、胆囊炎、慢性肝炎、泌尿系结石并感染、肠梗阻、痛风、心衰水肿、肾病水肿、 二、妊娠腹痛脑外伤综合征(眩晕)、美尼尔氏综合征、脑血栓形成、舞蹈症、心绞痛、坐骨神经痛、神经炎、过敏性鼻炎、慢性荨麻疹等病证而见本方证机者。 二、妊娠腹痛治疗胎漏、胎动不安(先兆流产)。彭某,女,29岁,工人。1998.04.12诊。因停经38d后出现腰酸,小腹下坠胀痛,少量阴道流血5d就诊,伴疲倦乏力,面色无华,食欲不振,腰膝酸软,夜寐不安,大便稀溏,舌淡苔薄,边有齿印,脉沉细滑。 二、妊娠腹痛查尿妊娠试验阳性。既往曾自然流产2次。妇检:外阴已婚式,阴道通畅,淡红色血污,宫颈光滑,口闭,宫体前位,孕40d大小,质软,无压痛,附件(-)。诊断为先兆流产。中医辨证为胎动不安。方药:党参15g,黄芪20g,当归、白芍、茯苓、泽泻、白术、黄芩、 二、妊娠腹痛续断、桑寄生、苎麻根各10g,川芎、甘草各5g。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服第5剂后,阴道流血停止,腰酸小腹坠痛减轻,纳食增加,疲倦乏力改善,夜寐好转。继服原方7剂,诸症消失。考虑其曾自然流产2胎, 二、妊娠腹痛故以原方去苎麻根(清热安胎)隔日服至孕3个月,随访至孕足月,顺产一女婴,母女均健康[刘春丽.当归芍药散加味治疗先兆流产30例.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0,19(4):33]。 二、妊娠腹痛治特发性浮肿,加鹿角霜、参、芪、附[黄仰模.江西中医药,[1992,(2):27]。 三、妊娠下血(一)癥积内阻妇人素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癥痼害(癥病)。妊娠六月动者,(妊)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下血者,后断三月衃也(停经前三个月, 三、妊娠下血月经失常,后停经三个月,又下血子宫不按月大)。所以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癥),当下其癥,桂枝茯苓丸主之。(2) 三、妊娠下血治法—消瘀化癥桂枝—通血脉苓—补正和中芍—和营丹皮、桃仁—活血化瘀 三、妊娠下血桂枝茯苓丸常用于治疗瘀血内阻、血不归经之癥瘕,证见腹部有块,触之不移,下血紫晦块多,舌质黯或有瘀点瘀斑,脉涩等。后人在张仲景辨证基础上,将本方加减应用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宫外孕、 三、妊娠下血人工流产后恶露不净以及冠心病心绞痛、顽固性失眠、健忘等证属瘀血内阻者。治疗异位妊娠。王某,女32岁,已婚,干部,住院号13477。主因停经52d,伴阴道出血2d,于2004.09.02以宫外孕入产科给予米非司酮及甲氨喋呤治疗11d, 三、妊娠下血于9月13日转入中医科,血HCG567.9IU/L。B超提示:右附件区可见37.6mm×24.7mm×38.1mm中低包块,内可见直径7.3mm小暗区,周边可见中强回声。诊为:右附件区异常回声,异位妊娠。阴道有少量出血,色鲜红,有轻微胀痛,下坠感,舌质红,苔薄白,脉沉弦。 三、妊娠下血中医诊断:异位妊娠,少腹血瘀证。治以活血化瘀、消癥杀胚。方用桂枝茯苓丸加减。桂枝10g,茯苓15g,赤芍10g,丹皮10g,桃仁10g,三棱10g,莪术10g,薏苡仁20g,红藤10g,水蛭10g,丹参10g,鳖甲10g,蜈蚣2条。水煎服,日1剂,治疗60d, 三、妊娠下血间断复查血HCG数次均逐渐下降至正常,B超检查:右附件区包块逐渐缩小而出院。随访1年后怀孕(宫内孕)[丁艳玲,等.桂枝茯苓丸治疗妇产科疾病的体会.承德医学院学报,2006,23(3):269~270]。 三、妊娠下血治疗宫肌瘤。罗某某,32岁。宫肌瘤40×38mm,伴月经量多,丸改汤,治24周,宫肌瘤10×8mm,月经正常。再服12周,肌瘤消失。(黄仰模案) 三、妊娠下血(二)冲任虚寒所致三种下血的证治师曰:妇人有漏下者,有半产后因续下血都不绝者,有妊娠下血者,假令妊娠腹中痛,为胞阻,胶艾汤主之。(4) 三、妊娠下血妇人三种下血:①漏下;②半产后下血不绝;③妊娠下血,腹中痛。 三、妊娠下血病机——三种下血皆属冲任脉虚,阴血不能内守。治法——调补冲任,固经止血。 四物汤——养血和血阿胶——养血止血艾叶——温经止血草——调和诸药清酒——行药势三、妊娠下血 胶艾汤常用于妇科多种出血病。如崩漏、产后恶露不净、胎漏、胎动不安、滑胎等证属冲任虚寒、阴血不能内守者。症见下血浅淡或黯淡清稀。腹痛绵绵、喜温喜按,神疲体倦,面色萎黄,舌淡脉细等。此外,宫外孕、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三、妊娠下血 三、妊娠下血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跌打损伤等证属血虚寒凝者亦可加减应用。 胶艾汤治疗先兆流产。李某,女,26岁。1998年10月12日探亲,14日阴道出血,某县人民医院查HCG(+),诊断为:先兆流产。午后3点,流血量增多,又诊断为:难免流产,劝其人工流产。患者恐其刮宫,自思年龄偏大,遂来我院就诊。三、妊娠下血 查HCG(+),患者体疲倦,唇红,精神倦怠,气短声低,舌红少苔,脉细滑,末次月经1998年8月26日,月经初潮14岁,25岁结婚,月经史6/26-30,产育史:0+1,现阴道出血量较多无块,中医诊断:胎漏。辨证:气血虚弱。治法:补气养血,止血安胎。三、妊娠下血 方药:阿胶烊化、生地各20g,当归18g,白芍、沙参、白茅根、藕节、焦艾叶各30g,黄芪40g,甘草5g。2剂,水煎服,每日1剂,加水600ml,煎至300ml,每次100ml,日3次,嘱其卧床。10月15日再诊,阴道出血量少,日用卫生巾两个,三、妊娠下血 再查HCG(+),纳差,便溏,续进上方,加砂仁健脾安胎,10月17日三诊,阴道出血止,精神佳,纳可,再进上方20剂,停药。5月B超检查:5个月活胎,胎心尚可,足月产1男婴,现母子健在。[李文丁,等.胶艾汤治疗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130例.四川中医,2002,(10):57]三、妊娠下血 三、妊娠下血分析:患者阴道出血量较多无块,且见体疲,精神倦怠,气短声低,舌红少苔,脉细滑,均系一派气血亏虚不能固血之证,故用胶艾汤补血益气止血安胎,诸症皆愈。 四、妊娠血虚热郁小便难证治妊娠,小便难(血虚生热,气郁化燥,移热膀胱,津液不足,肺气失于通调),饮食如故(病在下焦),当归贝母苦参丸主之。(7) 妊娠血虚热郁小便难证治治法——养血润燥,清热除湿。 妊娠血虚热郁小便难证治归——养血润燥贝母——利气解郁,兼治热淋苦参——利湿热,除热结 妊娠血虚热郁小便难证治当归贝母苦参丸临床用于妊娠血虚热郁之小便难,其证可见小便不利,频数而急,淋漓涩痛,发热,口渴,苔薄黄,脉细滑略数等。另外,本方加减还可用于肾盂肾炎、胃炎、慢性支气管炎、怀孕后尿失禁等。临床上妊娠小便难常伴有大便难,本方也可兼治。对于肠道燥热之便秘,主要取其滋润清热散结之功。 妊娠血虚热郁小便难证治当归贝母苦参丸治疗妊娠癃闭。张某,女,28岁,农民。孕8个月,因小便滴沥难下,小腹胀急,于1976年6月15日住院。西医诊断为妊娠尿潴留。经用抗生素、导尿等法治疗10余日,不但无效,反而出现发热等症。患者苦于导尿,故邀余会诊。证见口干苦,气短,少腹及尿道热痛,脉弦细滑数, 妊娠血虚热郁小便难证治舌质红,苔黄腻,面赤。体温38.50C,血常规:白细胞13x109/L;尿常规:脓球(+++)、红细胞(++)、白细胞(++),诊断为妊娠癃闭。辨证:始由膀胱湿热蕴结,气化失常,分清泌浊失司,小便滞涩难下而为癃,复因反复导尿,尿道感染,终至尿路阻塞,小便点滴不下而为闭。治宜清热解毒,利尿除湿。方选导赤散加味,6剂尽, 妊娠血虚热郁小便难证治证无转机。后投以当归贝母苦参丸治之。药用:当归12g,贝母12g,苦参12g。3剂,水煎服。三诊:体温37.50C,小腹、尿道热痛减轻,脉细滑稍数,口干但不苦,气已不短,舌质红,苔黄腻,原方加银花15g,败酱草30g。3剂。四诊:拔除导尿管1天,小便通,色微黄,便时微感不适,伴体倦,手足心热,脉细滑稍数,舌质红,苔微黄。 妊娠血虚热郁小便难证治余热未尽,气阴两伤。前方加太子参60g,生山药30g,鸡内金10g。3剂。五诊:体温、血象、尿检均正常,诸症悉除,出院调养。[薛蹼.当归贝母苦参丸临床运用举隅.山西中医,1990,(2):14]分析:怀孕期间血聚养胎,此时出现小便不利,尿道热痛,舌红苔黄腻、脉弦细滑数等,为血虚热郁于膀胱而致气化失常之征。 妊娠血虚热郁小便难证治故用当归养血润燥、贝母利气解郁、苦参清热除湿,用药可谓丝丝入扣,正合病机。导赤散虽也有利尿导热之功,但不能宣肺降气,故用之不效。 五、妊娠有水气证治妊娠有水气,身重,小便不利,洒淅恶寒,起即头眩,葵子茯苓散主之。(8)病机—气化受阻,小便不利,水气内停。 妊娠有水气证治治法——利水通阳葵子——滑利通窍苓——滲湿利水 六、安胎养胎(一)血虚湿热胎动不安证治妇人妊娠,宜常服当归散主之。(9)病机——血虚湿热胎动不安治法—养血健脾,清化湿热 六、安胎养胎归、芍——补肝养血术——健脾除湿芩——坚阴清热 六、安胎养胎治疗胎动不安。某女,30岁。结婚3年,已有2次流产,每次流产均在停经50d左右,现闭经40d,自觉腰酸、腹痛下坠伴恶心、呕吐、阴道流血。妇科诊断为先兆流产。经肌注黄体酮、口服维生素E均无效,来中医求治。 六、安胎养胎查:面色晄白,舌质淡,苔薄白,脉滑无力。诊为脾肾两虚,阴血不足。治以加味当归散:当归15g,川芎10g,白芍、黄芩、白术、杜仲炭、续断、桑寄生、阿胶各15g,菟丝子10g,竹茹15g,砂仁10g。水煎服,每日1剂。服药8剂后上述症状消失, 六、安胎养胎巩固治疗1月停药,嘱其适当休息,调情志、忌房事,随访足月顺产1女[张丽荣.加味当归散治先兆流产27例.铁道医学,1998,26(3):191]。 六、安胎养胎(二)脾虚寒湿胎动不安妊娠养胎,白术散主之。(10)病机——脾虚寒湿胎动不安治法——健脾温中,除湿安胎 六、安胎养胎术——健脾燥湿芎——和肝舒气蜀椒——温中散寒牡蛎——收敛固涩 六、安胎养胎白术散可治疗肥胖型妇人妊娠时羊水过多,或有流产习惯,症见胎动不安、腹痛、呕吐、心烦者。若孕妇身体健康,则无须服药养胎。惟对于禀体薄弱,屡有半产漏下之人,或难产,或已见胎动不安而漏红者,需要积极治疗。 小结小结 【复习思考题】1.试述妊娠三个小便不利的不同证候。2.桂枝汤、干姜人参半夏丸同治妊娠恶阻,试比较其异同?3.妊娠腹痛如何分证论治?4.胶艾汤、桂枝茯苓丸均可治妊娠下血证,临床上如何选用?5.当归散和白术散同为安胎之剂,两方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