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9 MB
- 2022-04-29 14:38:07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兰亭集序》(用)课件
亭因人名焉人因亭名焉斯亭斯人两奇观序以帖传乎帖以序传乎一序一帖双绝璧
序以帖传乎帖以序传乎一序一帖双绝璧兰亭集序兰亭帖
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其人其事。2.理清课文线索,了解文章内容,揣摩作者的感情变化。3.梳理文言知识4.感受幽远的文思,清新的辞采,正确评价作者的生死观。
‖王羲之其人其书其事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琅邪(lángyá)临沂人(今属山东)。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后世称为“王右军”。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王羲之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语以大纲”,即有所悟。他小时候就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1、王羲之其人
王羲之像
2、羲之其书王羲之在书法上是个革新家,他的书法圆转凝重,全然突破了隶书的笔意,被后代尊为“书圣”。王羲之作品的真迹已难得见,我们所看到的都是摹本。王羲之楷、行、草、飞白等体皆能,如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等。行楷《兰亭序》最具有代表性。
《兰亭集序》(局部)
王羲之《黄庭经》墨迹(唐临本)
姨母帖十一月十三日,羲之顿首、顿首。顷遘姨母哀,哀痛摧剥,情不自胜。奈何、奈何!因反惨塞,不次。王羲之顿首、顿首。
《丧乱·二谢·得示帖》均为唐摹王羲之尺牍,行书。纸本。现藏日本帝室。
2、羲之其事(1)袒腹东床晋代的大士族郗(xī)鉴欲与王氏家族联姻,就派了门生到王家去择婿。王导让来人到东厢下逐一观察他的子侄。门生回去后对郗鉴回报说:“王氏的诸少年都不错。他们听说来人是郗家派来选女婿的,都一个个神态矜持。只有一个人在东床上袒胸露腹地吃东西,好像不知道有这回事一样。”郗鉴听了,说:“这就是我要找的佳婿。”后来一打听,知道袒腹而食的人是王羲之,就把女儿嫁给了他。
袒腹东床
因为这个典故,后来人们就把“东床”作为女婿的美称,或称呼他人的女婿叫“令坦”。问题思考郗鉴何以选中王羲之?因为其率真自然的气度,行为举止看似未经修饰,却是毫无心机的真性情,而“真诚”就是人最难能可贵的。
《晋书·王羲之传》记下了这样一件事:“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王羲之为之感动,边派人去集市买来几把扇子,取出随身带的笔墨在扇上挥毫,一一题款落印。然后对老婆婆说:“老人家,你为我斩杀了心爱的大白鹅,我很是过意不去,请把这几把扇子拿到市上,卖上几串钱,算是我对你的补偿吧。”(2)鹅池
王羲之听说山阴有一位道士养了十几只好鹅,就特地跑到道观去欣赏,并且不惜重金,希望道士把鹅卖给他。但是无论王羲之如何请求,道士就是不肯。后来道士说:“若你帮我写一部《道德经》,我就把鹅送给你。”王羲之听了,非常高兴,说:“这有什么困难,你为何不早说?”立刻进道观写字,完成后才欢欢喜喜地赶着这群鹅回家。(3)以书换鹅
王羲之以书换鹅图
绍兴的兰亭,现在是书法圣地。兰亭布局,以曲水流觞为中心,四周环绕着鹅池、鹅池亭、流觞亭、小兰亭、玉碑亭、墨华亭、右军祠等。
传说“鹅池”两字出自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两人的手笔。当年,王羲之在池边刚写完“鹅”字,忽然听到“圣旨到”,便搁笔迎旨。一旁正在练字的儿子王献之,趁父亲离开之际,提笔补上了“池”字,一碑两字,父子合璧,成了千古佳话。鹅池的左旁,是一座式样别致的三角形石质碑亭。碑上镌刻“鹅池”两字,气势磅震荡礡。
‖文体知识作为文章的体裁,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如《兰亭集序》。而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始于唐朝,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字,内容多是勉励、推重、赞许之辞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如《送东阳马生序》。
《兰亭集序》是一篇诗集序言,作者以情感饱含的笔触,记叙了兰亭的山水佳胜和宴会盛况,进而抒发了对世事变幻、死生无常的感慨。文章反映了一般封建士大夫的人生观;但作者没有彻底走向消极无为,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批判了其时盛行的死生等同的虚无哲学观,于悲慨中透露出对现实生活的流连与珍惜。这在崇尚老庄、沉迷玄学的时代,是难能可贵的。全文仅320余字,先记兰亭盛会,再论人间死生。情景互见,淋漓满纸,也启人思考。整体感知
‖听读正音癸丑()会稽山()修禊事()激湍()流觞()骋怀()放浪形骸()趣舍万殊()一契()嗟悼()彭殇()ɡuǐkuàijīxìtuānshānɡchěnɡháiqǔqìjiēdàoshānɡ
分组配乐朗诵自读,请找出最能表现作者情感的词语。乐痛悲
作者为什么“乐”?
‖课文研读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第1自然段ɡuǐ介词结构“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后置春季的末一个月一种祭礼高高的竹子都县名映衬、围绕酒杯排列旁边乐器繁盛作诗省略动词宾语举行的都喝酒,名动有才有德之人,形名少:少者; 长:长者。形名热闹的场面,形名使动
参考译文永和九年,这年是癸丑年,三月初,(名士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为的是到水边进行消灾求福的活动。许多有声望有才气的人都来了,有年轻的,也有年长的都聚集在一起。这里有高大的山和险峻的岭,有茂密的树林和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水急流,(在亭的)左右辉映环绕,把水引到(亭中)环形水渠里来,让酒杯漂流水上(供人们取饮),人们在曲水旁边排列而坐。虽然没有管弦齐奏的盛况,一边饮酒一边赋诗,也足以痛快地表达各自幽雅的情怀。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第2自然段之:定语后置的标志和风用来放开、敞开穷尽实在自然万物值得这使动定语后置句
参考译文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吹来心情舒畅。向上看,天空广大无边,向下看,地上事物如此繁多,(这样)来纵展眼力,开阔胸怀,尽视和听的乐趣,实在快乐啊!
作者为何而痛?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第3自然段
第4自然段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第3自然段助词,引起下文取消句子独立性一俯一仰之间之于通“晤”有的人趋向,取向不一样一时高兴的样子满足对…事情到达等到到、及过去附着因指“向之”句自然大事,形名
参考译文人与人相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的人把自己的胸怀抱负,(与朋友)在一室之内面对面畅谈;有的人随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不受任何约束自由放纵地生活。尽管各人的爱好千差万别,或好静或好动各不相同,但当他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一时很自得,快乐而满足,竟不觉得衰老将要到来;等到他对自己喜爱的事物感到厌倦,心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也就随着产生了。从前感兴趣的事,转眼之间,已成为陈迹了,还不能不因此而引起心中的感慨;何况人的寿命长短听凭造化,终归于尽。古人说:“死和生是一件大事啊。”这怎么不叫人悲痛万分呢?
兰亭集序
景雅人雅事雅信可乐也景陈人老事迁岂不痛哉
第4自然段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符契。两半,可合在一起面对悲伤明白本来一、齐,作动词。把…看做一样(相等)未成年而死去的人无根据情趣一个个纵使这次(集会)的诗文用做动词,是一样的介词结构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参考译文每当我看到古人(对死生)发生感慨的原因,(跟我所感慨的)如同符契那样相合,总是面对着(他们的)文章而嗟叹感伤,心里又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我)本来知道,把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同等看待是妄造的。后人看待今天,也像今人看待从前一样,真是可悲啊!因此我一一记下参加这次聚会的人,抄录了他们的诗作,尽管时代不同情况不同,但人们的思想情致却是一样的。后代的读者读这本诗集也将有感于生命这件大事吧。
在本段中找出与作者生死观有密切联系的一句话,说说什么意思?对于作者的人生观还有那些人与之相同?本文的写作意图是什么?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古人: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时人:以作者为代表的一类文人雅士后人: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千古同悲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悲"什么?悲夫!悲——今昔之悲
“临文嗟悼”说到“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对作者表露的这种思想,应作如何理解?
“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死观?作者认为生就是生,活着能享受乐趣,死就是死,死后一切皆无,活着和死去是人生大事,二者不得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主旨:这篇书序记叙了兰亭集会的盛况,抒发了欢乐有尽,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强调了生死问题,批判了庄子把死生等同起来的虚无主义观点,表明了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人生。乐(相聚之乐)、痛(死生之痛)、悲(今昔之悲)本文的感情基调:表面:沉郁、悲凉(寄情山水)内心:执着(反思生命)消极其表,执着其里
孔子曰:“不知生,焉知死。”司马迁曰:“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泰戈尔说:“天空不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
花开花落生死沉浮演绎着自然与人生的悲欢今人浮躁的心灵更需栽种兰花建造兰亭抒写新的兰亭华章结束语
喜爱某物时厌倦该物时他们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可就在这满足和陶醉中,岁月流逝,青春已经不再,而功业无成,作者自然发出人生的感慨"不知老之将至"。人生就是这样永无止境地追求满足而又不断地厌倦,既充满了快乐也充满了无尽的烦恼,怎能不感慨万分。
时光流逝,好景不再时面临死亡时盛会已化为历历在目的往事,过去曾有的欢乐,已如流水向东而去,这真是“胜景不常,胜筵难再”“好花不常开”,这怎能不让人黯然神伤。生命短暂,在死亡面前显得渺小而脆弱;无法抗拒死亡,也无法回避对“死亡”的思考,作者在对“死亡”的观照中,再次感受到人生之痛。
谢谢合作!!!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培养文学情趣;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鼓舞我们前进。
情绪与情感情绪与情感的概念情绪与情感的两极性情绪与情感的分类情绪情感的功能情绪与情感的发展特点青少年情绪障碍情绪管理的原则和策略意志的概念意志的构成环节意志的品质意志力培养
情绪与情感的概念(P90)情绪与情感:个体对客观事件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产生的主观体验。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
情绪情感与需要的满足久旱逢甘露,----久旱无雨滴,他乡遇故知。----他乡遇仇敌。洞房花烛夜,----洞房花做梦,金榜题名时。----金榜题隔壁。
情绪与情感的构成(P90)主观体验“气死我了!”“真是乐死人啊真是乐死人!”生理唤醒“我紧张得心都不会跳了!”“我感到自己的血全部都冲到头顶上了,脑袋嗡地一声涨满了愤怒!”外部表现眉飞色舞、怒发冲冠、捶胸顿足、两股战战
情绪与情感的区别(P91)需要:情绪主要由生理需要的满足与否引起。情感主要对应于社会需要的满足与否。发生:情绪发生早情感发生晚反映特点:情绪具有情境性、激动性、暂时性、表浅性和外显性。情感具有稳定性、持久性、深刻性、内隐性。
情绪情感的种类P情绪的基本形式:喜、怒、哀、惧情绪的主要状态:心境激情应激情感的种类: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情绪情感的功能动机作用:组织功能:促进功能瓦解功能适应和健康功能:信号功能
大学生常见的情绪情感问题(P105)激动易怒压抑苦闷焦虑嫉妒、虚荣羞耻感
情绪障碍的行为表现:情绪不稳定、多动、自控力差和注意力缺陷情绪易兴奋、冲动外向型:攻击性强内向型:逆反、不适应、不合群、缄默症心理的无力感
情绪管理的原则建设性原则疏导性原则
建设性原则:健全情绪的培养树立远大志向发展正确需要提高认知水平掌握调节技术
疏导性原则:情绪管理的观念对自己不苛求对别人少期望及时疏导愤怒必要的屈服有益的倾诉主动助人
情绪调节技术和管理策(P95)认知转化法:情绪宣泄法:自我安慰法:酸葡萄和甜柠檬自我暗示法身心放松法:想象,肌肉放松,音乐,瑜珈注意转移法:积极转移和消极转移情感升华:环境调节:幽默:专业疏导:
认知转换法情绪ABC理论非理性信念的特征:绝对化要求:必须专制过分概括:这都…太…糟糕至极:一切都完了!理性情绪行为疗法:ABCDEA:诱发事件B:信念C:情绪和行为结果D:与非理性信念的辩论E:治疗后的效果
情绪宣泄法(P97)哭笑说写听动:运动或动作宣泄
压力与压力管理(P99)压力:也称应激。压力有三种含义:压力是指那些使人感到紧张的事件或刺激压力是指一种身心反应的紧张状态压力是应对压力源的全过程
压力的成分S=Stressor引起紧张的事件或观念T=Transaction个体与情景间的互动调整R=Resistance坚持斗争E=Energyspent生理和心理的能量消耗S=Strains身心疲惫S=Solutionorslide解决问题或者衰竭
应激源(P100)应激源:引起内心紧张感的刺激事件生活事件:人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社会生活的变动。不同的生活事件对个人的影响是不同的。Holmes&Rale,1967:如果一个人在《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上总分超过300分,来年患病概率为79%;200-299分:51%;150-199:37%。
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部分项目与评分配偶死亡100受伤或生病53离婚73结婚50夫妻分居65失业47坐牢63子女离家29直系亲属死亡63圣诞节12
影响压力感的因素经验准备状态认知性格环境
影响应激反应的因素应激事件的性质应激源的危急性对应激的认识:初级评估——危害的程度二级评估——应对可能性个体对应激的耐受性社会支持
压力的身心反应(P101)生理反应:报警和动员-抗拒-衰竭崩溃心理反应:适应性反应:警觉、理智活动增强、社会活动不适应性反应:消极情绪、理智活动下降
应对压力的方式(P101)积极和应对和消极的应对:积极应对:主动认知应对模式主动行为应对模式消极应对:回避型模式应对指向:情绪指向的应对方式问题指向的应对方式
有效的压力管理(P102)寻找和化解压力源改变认知主动寻找社会支持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意志意志的概念意志过程的环节意志品质意志力的培养
意志的概念(P107)意志过程是人们在实现目标的行为中克服障碍和困难的过程。意志行为:由意志支配的行为目标、意识控制、克服困难是构成意志过程的三个必要条件
意志过程的环节:确立目标、作出决定的阶段1、动机冲突2、确定行动目的3、选择行动方案执行行动方案1、克服困难(内部困难和外部困难)2、调整方案
动机冲突的类型(P109)双趋冲突: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双避冲突:前有狼,后有虎趋避冲突:猴子拣了一块姜,吃它怕辣,丢它舍不得
如何对待动机冲突(P110)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了解自己的动机果断作出选择学会解除动机冲突的具体方法:理智分析,作出选择折衷处理以退为进同时放弃,另择目标
挫折感的概念和原因(P111)挫折感:追求某中目标的活动过程中,受到阻碍和干扰,致使目标不能达到的时候产生的紧张、抑郁、愤怒等消极情绪体验外因;自然条件或社会条件中不可阻抗的因素。如天灾人祸等。内因:主体自身的生活条件、人格特点、心理状态、经济水平、智慧特征、挫折耐受能力等
积极的挫折应对方式(P112)升华作用加倍努力改变策略补偿作用
消极的挫折反应(P112)攻击行为冷漠厌世幻想倒退固执
折衷的自我防卫方式(P112)合理化效应自我整饰转嫁
挫折阶梯:
挫折感的心理调适(P113)正确认识挫折的不可避免性和积极意义改变不合理观念,理智分析挫折主动调节情绪加强修养、勇于实践优化自身人格品质急噪、狭隘、脆弱、偏颇
意志品质:目的性——坚持性的双向组合品质自觉性——盲从或独断果断性——武断或优柔寡断坚韧性——动摇、脆弱或固执自制力——冲动
意志品质的培养:志向确定法:目标定向积极实践法:计划-监控-个性化策略集体熏陶法榜样激励法挫折教育法自我锻炼法:自我管理技术的训练(自我定向、自我规划、自我教导、自我记录、自我监督、自我激励)坚持性训练自制力训练
思考:举例说明你可以如何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你平时面对自己的消极情绪是怎样处理的?这些方法的效果如何?还可以怎样改进?分析你最说不清楚的对某个人的情感,说说这种复杂情感和你的哪些需要关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最新《元素与物质世界》PPT课件PPT课件.ppt
- 最新《儿童乐园》课件资料课件PPT.ppt
- 最新《公民基本权利》课件PPT课件.ppt
- 最新《公平》主题班会课件PPT.ppt
- 最新《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实验教学多媒体课件PPT课件.ppt
- 最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主题班会ppt课件PPT.ppt
- 最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ppt课件课件PPT.ppt
- 最新《关雎》优秀课件PPT课件.ppt
- 最新《关雎》ppt课件PPT.ppt
- 最新《写出人物的个性》ppt13课件PPT.ppt
- 最新《再别康桥》朗诵指导公开课教学课件PPT教学讲义PPT课件.ppt
- 最新《分与合》ppt课件课件PPT.ppt
- 最新《凡卡》课件PPT教学讲义ppt课件.ppt
- 最新《凡卡》ppt课件课件PPT.ppt
- 最新《分糖果》课件PPT课件.ppt
- 最新《分类与整理》ppt课件PPT课件.ppt
- 最新《分析化学实验》课件PPT 羟基磷灰石的制备及钙的测定课件PPT.ppt
- 最新《分数的基本性质》课件PPT教学讲义PPT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