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2 MB
  • 2022-04-29 14:39:34 发布

营改增纳税申报表填写培训

  • 20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营改增纳税申报表填写培训南宁市国税局货物和劳务税科2013.8.22 营改增纳税申报表填写培训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申报资料小规模纳税人申报资料增值税申报表表间关系 一般纳税人申报表的主要变化 一般纳税人申报表的主要变化1、《主表》:本表增加了填报依据,把“营改增”试点的应税服务纳入主表的填报范围 一般纳税人申报表主要变化项目栏次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即征即退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本月数本年累计本月数本年累计销售额(一)按适用税率计税销售额1其中:应税货物销售额2应税劳务销售额3纳税检查调整的销售额4(二)按简易办法计税销售额5其中:纳税检查调整的销售额6(三)免、抵、退办法出口销售额7————(四)免税销售额8————其中:免税货物销售额9————免税劳务销售额10————增加了“应税服务” 一般纳税人申报表的主要变化2、《附表一》(本期销售情况明细):本表增加了适用11%、6%税率和3%征收率等应税服务项。 一般纳税人申报表的主要变化项目及栏次开具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其他发票未开具发票纳税检查调整合计应税服务扣除项目本期实际扣除金额扣除后销售额销项税额销售额销项税额销售额销项税额销售额销项税额销售额销项税额价税合计含税(免税)销售额销项税额1234567891011121314一、一般计税方法计税全部征税项目17%税率的货物及加工修理修配劳务1————17%税率的有形动产租赁服务213%税率3————11%税率46%税率5其中:即征即退项目即征即退货物及加工修理修配劳务6————————————即征即退应税服务7————————新增11%、6%应税服务内容项 一般纳税人申报表的主要变化3、《附表二》(本期进项税额明细):增加了接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接受境外单位或者个人提供的应税服务代扣代缴增值税《通用缴款书》的进项税额等 一般纳税人申报表的主要变化一、申报抵扣的进项税额项目栏次份数金额税额(一)认证相符的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1=2+3其中:本期认证相符且本期申报抵扣2前期认证相符且本期申报抵扣3(二)其他扣税凭证4=5+6+7+8其中: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5农产品收购发票或者销售发票6代扣代缴税收缴款凭证7—运输费用结算单据89———10———(三)外贸企业进项税额抵扣证明11——当期申报抵扣进项税额合计12=1+4+11增加了接受应税服务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及《通用缴款书》 一般纳税人申报表的主要变化4、《附表三》(应税服务扣除项目明细):本表为新增的报表附件,填报内容为试点纳税人按规定实行差额征收允许抵减的项目金额。 一般纳税人申报表的主要变化项目及栏次本期应税服务价税合计额(免税销售额)应税服务扣除项目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本期应扣除金额本期实际扣除金额期末余额1234=2+35(5≤1且5≤4)6=4-517%税率的有形动产租赁服务11%税率的应税服务6%税率的应税服务3%征收率的应税服务免抵退税的应税服务免税的应税服务营改增新增报表附件 一般纳税人申报表的主要变化5、《附表四》(税收抵减情况表):新增。第一行由发生增值税税控系统专用设备和技术维护费的纳税人填写;第二行由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纳税人,应税服务按规定汇总计算缴纳增值税的总机构填写。其他纳税人不填写本表。 一般纳税人申报表的主要变化序号抵减项目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本期应抵减税额本期实际抵减税额期末余额123=1+24≤35=3-41增值税税控系统专用设备费及技术维护费2分支机构预征缴纳税款3456营改增新增报表附件 一般纳税人申报表的主要变化6、《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抵扣情况表》:填写内容未作调整。 一般纳税人申报表的主要变化项目当期申报抵扣的固定资产进项税额申报抵扣的固定资产进项税额累计增值税专用发票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合计未调整 小规模纳税人申报表的主要变化 小规模纳税人申报表的主要变化1、《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于小规模纳税人)》:增加了填报依据,把“营改增”试点的应税服务纳入主表填报范围。 小规模纳税人申报表的主要变化一、计税依据项目栏次本期数本年累计应税货物及劳务应税服务应税货物及劳务应税服务(一)应征增值税不含税销售额1税务机关代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不含税销售额2税控器具开具的普通发票不含税销售额3(二)销售使用过的应税固定资产不含税销售额4(4≥5)————其中:税控器具开具的普通发票不含税销售额5————(三)免税销售额6(6≥7)其中:税控器具开具的普通发票销售额7(四)出口免税销售额8(8≥9)其中:税控器具开具的普通发票销售额9增加了“应税服务”项 小规模纳税人申报表的主要变化2、《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于小规模纳税人)》附列资料:新增。填报内容按规定实行差额征收允许抵减的项目金额。 小规模纳税人申报表的主要变化应税服务扣除额计算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本期扣除额期末余额123(3≤1+2之和,且3≤5)4=1+2-3应税服务计税销售额计算全部含税收入本期扣除额含税销售额不含税销售额56=37=5-68=7/1.03新增 一般纳税人申报表填写及关键点 一般纳税人申报表填写及关键点申报表结构根据申报表及附表之间的关系,建议申报表及附表填写顺序为:《附表一》、《附表三》、《附表二》、《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抵扣情况表》、《附表四》、《主表》。《附表三》:应税服务扣除项目明细《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抵扣情况表》《附表一》:本期销售情况明细《附表二》:本期进项税额明细主表《附表四》:税额抵减情况 《主表》填写关键点 《主表》填写关键点项目栏次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即征即退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本月数本年累计本月数本年累计销售额(一)按适用税率计税销售额1其中:应税货物销售额2应税劳务销售额3纳税检查调整的销售额4(二)按简易办法计税销售额5其中:纳税检查调整的销售额6(三)免、抵、退办法出口销售额7————(四)免税销售额8————其中:免税货物销售额9————免税劳务销售额10————一般情况下,纳税人只填写本表的“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列的相关栏次。 《主表》填写关键点项目栏次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即征即退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本月数本年累计本月数本年累计销售额(一)按适用税率计税销售额1其中:应税货物销售额2应税劳务销售额3纳税检查调整的销售额4(二)按简易办法计税销售额5其中:纳税检查调整的销售额6(三)免、抵、退办法出口销售额7————(四)免税销售额8————其中:免税货物销售额9————免税劳务销售额10————如纳税人有“安置残疾人就业”、“管道运输服务”及“经批准提供有形动产融资租赁服务”等“即征即退”优惠项目,则填写“即征即退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列的相关栏次。 《主表》填写关键点项目栏次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即征即退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本月数本年累计本月数本年累计销售额(一)按适用税率计税销售额1其中:应税货物销售额2应税劳务销售额3纳税检查调整的销售额4(二)按简易办法计税销售额5其中:纳税检查调整的销售额6(三)免、抵、退办法出口销售额7————(四)免税销售额8————其中:免税货物销售额9————免税劳务销售额10————填写纳税人本期按一般计税方法计算缴纳增值税的销售额。包含:在财务上不作销售但按税法规定应缴纳增值税的视同销售和价外费用的销售额;外贸企业作价销售进料加工复出口货物的销售额;税务、财政、审计部门检查后按一般计税方法计算调整的销售额。应税服务有扣除项目的,本栏应填写扣除之前的不含税销售额。 《主表》填写关键点项目栏次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即征即退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本月数本年累计本月数本年累计销售额(一)按适用税率计税销售额1其中:应税货物销售额2应税劳务销售额3纳税检查调整的销售额4(二)按简易办法计税销售额5其中:纳税检查调整的销售额6(三)免、抵、退办法出口销售额7————(四)免税销售额8————其中:免税货物销售额9————免税劳务销售额10————本栏“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列“本月数”=附表一第9列第1至5行之和-第9列第6、7行之和。本栏“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列“本月数“=附表一第9列第6、7行之和。 《主表》填写关键点项目栏次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即征即退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本月数本年累计本月数本年累计销售额(一)按适用税率计税销售额1其中:应税货物销售额2应税劳务销售额3纳税检查调整的销售额4(二)按简易办法计税销售额5其中:纳税检查调整的销售额6(三)免、抵、退办法出口销售额7————(四)免税销售额8————其中:免税货物销售额9————免税劳务销售额10————填写纳税人本期按适用税率计算增值税的应税货物的销售额。包含在财务上不作销售但按税法规定应缴纳增值税的视同销售和价外费用的销售额,以及外贸企业作价销售进料加工复出口货物的销售额 《主表》填写关键点项目栏次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即征即退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本月数本年累计本月数本年累计销售额(一)按适用税率计税销售额1其中:应税货物销售额2应税劳务销售额3纳税检查调整的销售额4(二)按简易办法计税销售额5其中:纳税检查调整的销售额6(三)免、抵、退办法出口销售额7————(四)免税销售额8————其中:免税货物销售额9————免税劳务销售额10————填写纳税人本期按适用税率计算增值税的应税劳务的销售额。 《主表》填写关键点项目栏次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即征即退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本月数本年累计本月数本年累计销售额(一)按适用税率计税销售额1其中:应税货物销售额2应税劳务销售额3纳税检查调整的销售额4(二)按简易办法计税销售额5其中:纳税检查调整的销售额6(三)免、抵、退办法出口销售额7————(四)免税销售额8————其中:免税货物销售额9————免税劳务销售额10————填写纳税人因税务、财政、审计部门检查,并按一般计税方法在本期计算调整的销售额。但享受即征即退政策的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经纳税检查发现偷税的,不填入“即征即退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列”,而应填入“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列。如果应税服务有扣除项目的,本栏应填写扣除前的不含税销售额。 《主表》填写关键点项目栏次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即征即退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本月数本年累计本月数本年累计销售额(一)按适用税率计税销售额1其中:应税货物销售额2应税劳务销售额3纳税检查调整的销售额4(二)按简易办法计税销售额5其中:纳税检查调整的销售额6(三)免、抵、退办法出口销售额7————(四)免税销售额8————其中:免税货物销售额9————免税劳务销售额10————本栏”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列”本月数“=附表一第7列第1至5行之和。 《主表》填写关键点项目栏次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即征即退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本月数本年累计本月数本年累计销售额(一)按适用税率计税销售额1其中:应税货物销售额2应税劳务销售额3纳税检查调整的销售额4(二)按简易办法计税销售额5其中:纳税检查调整的销售额6(三)免、抵、退办法出口销售额7————(四)免税销售额8————其中:免税货物销售额9————免税劳务销售额10————填写本期按简易计税方法计算增值税的销售额。包含纳税检查调整按简易计税方法计算增值税的销售额。应税服务有扣除项目的,应填写扣除前的不含税销售额;应税服务按规定汇总计算缴纳增值税的分支机构,其当期按预征率计算缴纳增值税的销售额也填入本栏。 《主表》填写关键点项目栏次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即征即退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本月数本年累计本月数本年累计销售额(一)按适用税率计税销售额1其中:应税货物销售额2应税劳务销售额3纳税检查调整的销售额4(二)按简易办法计税销售额5其中:纳税检查调整的销售额6(三)免、抵、退办法出口销售额7————(四)免税销售额8————其中:免税货物销售额9————免税劳务销售额10————本栏”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列”本月数“≥附表一第9列第8-13行之和-第9列第14、15行之和;本栏”即征即退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列“本月数”≥附表一第9列第14、15行之和。 《主表》填写关键点项目栏次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即征即退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本月数本年累计本月数本年累计销售额(一)按适用税率计税销售额1其中:应税货物销售额2应税劳务销售额3纳税检查调整的销售额4(二)按简易办法计税销售额5其中:纳税检查调整的销售额6(三)免、抵、退办法出口销售额7————(四)免税销售额8————其中:免税货物销售额9————免税劳务销售额10————填写纳税人因税务、财政、审计部门检查,并按简易计税方法在本期计算调整的销售额。但享受即征即退政策的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经纳税检查发现偷税的,不填入“即征即退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列,而应填入“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列。应税服务有扣除项目的,本栏应填写扣除前的不含税销售额。 《主表》填写关键点项目栏次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即征即退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本月数本年累计本月数本年累计销售额(一)按适用税率计税销售额1其中:应税货物销售额2应税劳务销售额3纳税检查调整的销售额4(二)按简易办法计税销售额5其中:纳税检查调整的销售额6(三)免、抵、退办法出口销售额7————(四)免税销售额8————其中:免税货物销售额9————免税劳务销售额10————填写纳税人本期适用免、抵、退办法出口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的销售额。应税服务有扣除项目的,本栏应填写扣除之前的销售额。本栏“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列“本月数”=附表一第9列第16、17行之和。 《主表》填写关键点项目栏次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即征即退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本月数本年累计本月数本年累计销售额(一)按适用税率计税销售额1其中:应税货物销售额2应税劳务销售额3纳税检查调整的销售额4(二)按简易办法计税销售额5其中:纳税检查调整的销售额6(三)免、抵、退办法出口销售额7————(四)免税销售额8————其中:免税货物销售额9————免税劳务销售额10————填写纳税人本期按照税法规定免征增值税的销售额和适用零税率的销售额。但零税率的销售额不包括适用免、抵、退税办法的销售额。应税服务有扣除项目的,本栏应填写扣除之前的免税销售额。本栏“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列“本月数”=附表一第9列第18、19行之和。 《主表》填写关键点项目栏次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即征即退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本月数本年累计本月数本年累计销售额(一)按适用税率计税销售额1其中:应税货物销售额2应税劳务销售额3纳税检查调整的销售额4(二)按简易办法计税销售额5其中:纳税检查调整的销售额6(三)免、抵、退办法出口销售额7————(四)免税销售额8————其中:免税货物销售额9————免税劳务销售额10————填写纳税人本期按照税法规定免征增值税的货物销售额及适用零税率的货物销售额,但零税率的销售额中不包括适用免、抵、退办法出口货物的销售额。 《主表》填写关键点项目栏次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即征即退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本月数本年累计本月数本年累计销售额(一)按适用税率计税销售额1其中:应税货物销售额2应税劳务销售额3纳税检查调整的销售额4(二)按简易办法计税销售额5其中:纳税检查调整的销售额6(三)免、抵、退办法出口销售额7————(四)免税销售额8————其中:免税货物销售额9————免税劳务销售额10————填写纳税人本期按照税法规定免征增值税的劳务销售额及适用零税率的劳务销售额,但零税率的销售额中不包括适用免、抵、退办法的劳务的销售额。 《主表》填写关键点项目栏次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即征即退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本月数本年累计本月数本年累计税款计算销项税额11进项税额12上期留抵税额13——进项税额转出14免、抵、退应退税额15————按适用税率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16————应抵扣税额合计17=12+13-14-15+16————实际抵扣税额18(如17<11,则为17,否则为11)应纳税额19=11-18期末留抵税额20=17-18——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21按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22————应纳税额减征额23应纳税额合计24=19+21-23填写纳税人本期按照按照一般计税方法计算的货物、劳劳和应税服务的销项税额。应税服务有扣除项目的,填写扣除后的销项税额。本栏“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列“本月数“=附表一(第10列第1、3行之和-10列第6行)+(第14列第2、4、5行之和-14列第7行)本栏”即征即退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列”本月数“=附表一第10列第6行+第14列第7行 《主表》填写关键点项目栏次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即征即退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本月数本年累计本月数本年累计税款计算销项税额11进项税额12上期留抵税额13——进项税额转出14免、抵、退应退税额15————按适用税率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16————应抵扣税额合计17=12+13-14-15+16————实际抵扣税额18(如17<11,则为17,否则为11)应纳税额19=11-18期末留抵税额20=17-18——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21按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22————应纳税额减征额23应纳税额合计24=19+21-23填写纳税人本期申报抵扣的进项税额。本栏”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列”本月数“+”即征即退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列”本月数“=附表二第12栏”税额“ 《主表》填写关键点项目栏次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即征即退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本月数本年累计本月数本年累计税款计算销项税额11进项税额12上期留抵税额13——进项税额转出14免、抵、退应退税额15————按适用税率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16————应抵扣税额合计17=12+13-14-15+16————实际抵扣税额18(如17<11,则为17,否则为11)应纳税额19=11-18期末留抵税额20=17-18——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21按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22————应纳税额减征额23应纳税额合计24=19+21-23重点 什么情况下会存在有挂帐留抵税额同时具备以下2个条件:1、试点实施之日前一个税款所属期的申报表第20栏“期末留抵税额”“一般货物及劳务”列“本月数”大于零。2、且兼有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应税服务的纳税人。 什么是挂帐留抵税额《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的通知》(财税〔2011〕110号)规定,试点期间保持现行财政体制基本稳定,原归属试点地区的营业税收入改征增值税后,收入仍归属试点地区。由此产生的结果是:原增值税和“营改增”增值税在中央与地方财政的分配中形成了两种方式,即原增值税按中央75%、地方25%的比例分配,而“营改增”增值税100%归地方财政。因此,税款必须分别入库,不得混库。这项规定对于经营项目单一,即仅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的原增值税纳税人或仅经营“营改增”应税服务的试点纳税人来说,不需特殊处理,通过各自的申报,就能够准确区分税收收入的归属。但对于原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兼营“营改增”应税服务,特别是在试点之前还有上期留抵税额的纳税人来说,如果不进行特殊处理,就会出现原归属试点地区的增值税收入“吃掉”改征后试点地区营业税收入的问题,影响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分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在全国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13〕37号)附件2中规定,原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兼有应税服务的,截止到本地区试点实施之日前的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不得从应税服务的销项税额中抵扣。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得抵扣,而是应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计算,在以后纳税期内逐步抵扣,也就是所谓的“挂账留抵税额”。 如何计算挂帐留抵税额《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预算管理规定》(财预〔2012〕367号)第五条规定,纳税人兼有适用一般计税方法计税的应税服务和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按照销项税额的比例划分应纳税额,分别作为改征增值税和现行增值税收入入库。具体地说,解决方案是:兼有应税服务的原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在试点实施之日前产生的期末留抵税额,在试点实施之日后,转入“挂账留抵税额”。试点实施之日起,在以后的申报属期中,企业在不考虑“挂账留抵税额”的情况下,计算出的整体应纳税额,按照销项税额的比例分别划分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和应税服务的应纳税额,通过划分后,归属于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部分的应纳税税额,可以使用“挂账留抵税额”进行抵减;归属于应税服务部分的应纳税额直接入库,从而解决“留抵税额”问题。这是特殊时期的一个特殊业务问题,到“挂账留抵税额”全部消化完毕后,就不再存在这一问题。 举例某企业,既从事计算机硬件的销售业务,又兼有技术服务的应税服务。2013年7月31日,属于“一般货物或劳务”期初留抵税额100万元,2013年8月10日,销售计算机一批,开具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销售额200万元,销项税额34万元;2013年8月16日,取得技术服务费收入212万元,开具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销售额200万元,销项税额12万元。2013年8月15日,购进计算机一批,取得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金额20万元,税额3.4万元;2013年8月20日,购进货车一台(固定资产),取得税控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金额40万元,税额6.8万元。计算2013年8月应纳税额。 某企业,既从事计算机硬件的销售业务,又兼有技术服务的应税服务。2013年7月31日,属于“一般货物或劳务”期初留抵税额100万元,2013年8月10日,销售计算机一批,开具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销售额200万元,销项税额34万元;2013年8月16日,取得技术服务费收入212万元,开具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销售额200万元,销项税额12万元。2013年8月15日,购进计算机一批,取得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金额20万元,税额3.4万元;2013年8月20日,购进货车一台(固定资产),取得税控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金额40万元,税额6.8万元。计算2013年8月应纳税额。2013年8月销项税额=340000+120000=460000(元)。2013年8月进项税额=34000+68000=102000(元)。期初挂账留抵税额=上期留抵税额(本年累计)=1000000元。货物的销项税额比例=340000÷460000×100%=73.91%。未抵减挂账留抵税额时,货物的应纳税额=[销项税额-实际抵扣税额(本月数)]×货物的销项税额比例=(460000-102000)×73.91%=264597.8(元)。 某企业,既从事计算机硬件的销售业务,又兼有技术服务的应税服务。2013年7月31日,属于“一般货物或劳务”期初留抵税额100万元,2013年8月10日,销售计算机一批,开具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销售额200万元,销项税额34万元;2013年8月16日,取得技术服务费收入212万元,开具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销售额200万元,销项税额12万元。2013年8月15日,购进计算机一批,取得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金额20万元,税额3.4万元;2013年8月20日,购进货车一台(固定资产),取得税控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金额40万元,税额6.8万元。计算2013年8月应纳税额。期初挂账留抵税额本期抵减数=实际抵扣税额(本年累计)=未抵减挂账留抵税额时货物的应纳税额与上期留抵税额(本年累计)比较(264597.8<1000000),取小值=264597.8元。本期全部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本月发生数)-允许使用挂帐留抵税额数(本年累计)=460000-102000-264597.8=93402.2(元)。 某企业,既从事计算机硬件的销售业务,又兼有技术服务的应税服务。2013年7月31日,属于“一般货物或劳务”期初留抵税额100万元,2013年8月10日,销售计算机一批,开具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销售额200万元,销项税额34万元;2013年8月16日,取得技术服务费收入212万元,开具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销售额200万元,销项税额12万元。2013年8月15日,购进计算机一批,取得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金额20万元,税额3.4万元;2013年8月20日,购进货车一台(固定资产),取得税控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金额40万元,税额6.8万元。计算2013年8月应纳税额。货物的本期应纳税额=货物的应纳税额占全部应纳税额的比例×本期应纳税额=[(460000-102000)×73.91%-264597.8]÷93402.2×100%×93402.2=0(元)。应税服务的本期应纳税额=本期全部应纳税额-货物的本期应纳税额=93402.2-0=93402.2(元)。本期应缴纳增值税93402.2元,预算科目为“改征增值税”,预算级次“地方100%”。期初挂账留抵税额期末剩余1000000-264597.8=735402.2(元),在下月仍按上述方法计算,直至抵减完毕。 挂帐留抵的填写项目栏次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即征即退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本月数本年累计本月数本年累计税款计算销项税额11460000进项税额12上期留抵税额13——进项税额转出14免、抵、退应退税额15————按适用税率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16————应抵扣税额合计17=12+13-14-15+16————实际抵扣税额18(如17<11,则为17,否则为11)应纳税额19=11-18期末留抵税额20=17-18——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21按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22————应纳税额减征额23应纳税额合计24=19+21-23销售计算机一批,销售额200万元,销项税额34万元;取得技术服务费收入销售额200万元,销项税额12万元。 挂帐留抵的填写项目栏次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即征即退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本月数本年累计本月数本年累计税款计算销项税额11460000进项税额12102000上期留抵税额13——进项税额转出14免、抵、退应退税额15————按适用税率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16————应抵扣税额合计17=12+13-14-15+16————实际抵扣税额18(如17<11,则为17,否则为11)应纳税额19=11-18期末留抵税额20=17-18——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21按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22————应纳税额减征额23应纳税额合计24=19+21-23购进计算机一批,金额20万元,税额3.4万元;购进货车一台金额40万元,税额6.8万元。 挂帐留抵的填写项目栏次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即征即退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本月数本年累计本月数本年累计税款计算销项税额11460000进项税额12102000上期留抵税额1301000000——进项税额转出14免、抵、退应退税额15————按适用税率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16————应抵扣税额合计17=12+13-14-15+16————实际抵扣税额18(如17<11,则为17,否则为11)应纳税额19=11-18期末留抵税额20=17-18——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21按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22————应纳税额减征额23应纳税额合计24=19+21-23本月数填写“0”,本年累计填写“实施之日上一个税款所属期期末留抵数” 挂帐留抵的填写项目栏次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即征即退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本月数本年累计本月数本年累计税款计算销项税额11460000进项税额12102000上期留抵税额1301000000——进项税额转出14免、抵、退应退税额15————按适用税率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16————应抵扣税额合计17=12+13-14-15+16102000————实际抵扣税额18(如17<11,则为17,否则为11)应纳税额19=11-18期末留抵税额20=17-18——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21按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22————应纳税额减征额23应纳税额合计24=19+21-23本月实际发生的进项税额. 挂帐留抵的填写项目栏次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即征即退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本月数本年累计本月数本年累计税款计算销项税额11460000进项税额12102000上期留抵税额1301000000——进项税额转出14免、抵、退应退税额15————按适用税率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16————应抵扣税额合计17=12+13-14-15+16102000————实际抵扣税额18(如17<11,则为17,否则为11)102000264759.8应纳税额19=11-18期末留抵税额20=17-18——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21按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22————应纳税额减征额23应纳税额合计24=19+21-23经按比例计算后,允许从挂帐留抵中实际抵扣的税额. 挂帐留抵的填写项目栏次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即征即退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本月数本年累计本月数本年累计税款计算销项税额11460000进项税额12102000上期留抵税额1301000000——进项税额转出14免、抵、退应退税额15————按适用税率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16————应抵扣税额合计17=12+13-14-15+16102000————实际抵扣税额18(如17<11,则为17,否则为11)102000264759.8应纳税额19=11-1893402.2期末留抵税额20=17-18——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21按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22————应纳税额减征额23应纳税额合计24=19+21-23=销项税额-实际抵扣税额中的“本月数”与“本年累计”数之和。 挂帐留抵的填写项目栏次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即征即退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本月数本年累计本月数本年累计税款计算销项税额11460000进项税额12102000上期留抵税额1301000000——进项税额转出14免、抵、退应退税额15————按适用税率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16————应抵扣税额合计17=12+13-14-15+16102000————实际抵扣税额18(如17<11,则为17,否则为11)102000264759.8应纳税额19=11-1893402.2期末留抵税额20=17-180735240.2——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21按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22————应纳税额减征额23应纳税额合计反映本期使用挂帐留抵税额后的余额 挂帐留抵的填写项目栏次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即征即退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本月数本年累计本月数本年累计税款计算销项税额11460000进项税额12102000上期留抵税额1301000000——进项税额转出14免、抵、退应退税额15————按适用税率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16————应抵扣税额合计17=12+13-14-15+16102000————实际抵扣税额18(如17<11,则为17,否则为11)102000264759.8应纳税额19=11-1893402.2期末留抵税额20=17-180735240.2——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21按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22————应纳税额减征额23应纳税额合计24=19+21-2393402.2 挂帐留抵的填写项目栏次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即征即退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本月数本年累计本月数本年累计税款缴纳期初未缴税额(多缴为负数)25实收出口开具专用缴款书退税额26————本期已缴税额27=28+29+30+31①分次预缴税额28————②出口开具专用缴款书预缴税额29——————③本期缴纳上期应纳税额30④本期缴纳欠缴税额31期末未缴税额(多缴为负数)32=24+25+26-27其中:欠缴税额(≥0)33=25+26-27————本期应补(退)税额34=24-28-2993402.2————即征即退实际退税额35————期初未缴查补税额36————本期入库查补税额37————期末未缴查补税额38=16+22+36-37———— 《主表》填写关键点项目栏次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即征即退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本月数本年累计本月数本年累计税款计算销项税额11进项税额12上期留抵税额13——进项税额转出14免、抵、退应退税额15————按适用税率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16————应抵扣税额合计17=12+13-14-15+16————实际抵扣税额18(如17<11,则为17,否则为11)应纳税额19=11-18期末留抵税额20=17-18——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21按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22————应纳税额减征额23应纳税额合计24=19+21-23挂账纳税人:试点实施之日的税款所属期填写“0”;以后各期按上期申报表第20栏“期末留抵税额”“一般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列“本月数”填写。 《主表》填写关键点项目栏次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即征即退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本月数本年累计本月数本年累计税款计算销项税额11进项税额12上期留抵税额13——进项税额转出14免、抵、退应退税额15————按适用税率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16————应抵扣税额合计17=12+13-14-15+16————实际抵扣税额18(如17<11,则为17,否则为11)应纳税额19=11-18期末留抵税额20=17-18——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21按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22————应纳税额减征额23应纳税额合计24=19+21-23其他纳税人:按上期申报表第20栏“期末留抵税额”“一般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列“本月数”填写。其他纳税人是指除上期留抵税额按规定须挂帐的纳税人之外的纳税人 《主表》填写关键点项目栏次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即征即退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本月数本年累计本月数本年累计税款计算销项税额11进项税额12上期留抵税额13——进项税额转出14免、抵、退应退税额15————按适用税率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16————应抵扣税额合计17=12+13-14-15+16————实际抵扣税额18(如17<11,则为17,否则为11)应纳税额19=11-18期末留抵税额20=17-18——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21按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22————应纳税额减征额23应纳税额合计24=19+21-23挂账纳税人:试点实施之日的税款所属期按试点实施之日前一个税款所属期的申报表第20栏“期末留抵税额”“一般货物及劳务”列“本月数”填写;以后各期按上期申报表第20栏“期末留抵税额”“一般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列“本年累计”填写。 《主表》填写关键点项目栏次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即征即退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本月数本年累计本月数本年累计税款计算销项税额11进项税额12上期留抵税额13——进项税额转出14免、抵、退应退税额15————按适用税率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16————应抵扣税额合计17=12+13-14-15+16————实际抵扣税额18(如17<11,则为17,否则为11)应纳税额19=11-18期末留抵税额20=17-18——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21按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22————应纳税额减征额23应纳税额合计24=19+21-23其他纳税人:填“0”。 《主表》填写关键点项目栏次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即征即退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本月数本年累计本月数本年累计税款计算销项税额11进项税额12上期留抵税额13——进项税额转出14免、抵、退应退税额15————按适用税率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16————应抵扣税额合计17=12+13-14-15+16————实际抵扣税额18(如17<11,则为17,否则为11)应纳税额19=11-18期末留抵税额20=17-18——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21按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22————应纳税额减征额23应纳税额合计24=19+21-23填写纳税人已抵扣,但按税法规定本期应转出的进项税额。本栏“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列“本月数”+“怒、即征即退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列“本月数”=附表二第13栏“税额” 《主表》填写关键点项目栏次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即征即退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本月数本年累计本月数本年累计税款计算销项税额11进项税额12上期留抵税额13——进项税额转出14免、抵、退应退税额15————按适用税率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16————应抵扣税额合计17=12+13-14-15+16————实际抵扣税额18(如17<11,则为17,否则为11)应纳税额19=11-18期末留抵税额20=17-18——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21按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22————应纳税额减征额23应纳税额合计24=19+21-23反映税务机关退税部门按照出口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免抵退办法审批的增值税应退税额。 《主表》填写关键点项目栏次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即征即退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本月数本年累计本月数本年累计税款计算销项税额11进项税额12上期留抵税额13——进项税额转出14免、抵、退应退税额15————按适用税率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16————应抵扣税额合计17=12+13-14-15+16————实际抵扣税额18(如17<11,则为17,否则为11)应纳税额19=11-18期末留抵税额20=17-18——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21按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22————应纳税额减征额23应纳税额合计24=19+21-23填写税务、财政、审计部门检查,按一般计税方法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的增值税税额。本栏“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列≤附表一第8列第1-5行之和+附表二第19栏。 《主表》填写关键点项目栏次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即征即退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本月数本年累计本月数本年累计税款计算销项税额11进项税额12上期留抵税额13——进项税额转出14免、抵、退应退税额15————按适用税率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16————应抵扣税额合计17=12+13-14-15+16————实际抵扣税额18(如17<11,则为17,否则为11)应纳税额19=11-18期末留抵税额20=17-18——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21按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22————应纳税额减征额23应纳税额合计24=19+21-23填写本期纳税人应抵扣进项税额的合计数。按表中所列公式计算填写。 《主表》填写关键点项目栏次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即征即退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本月数本年累计本月数本年累计税款计算销项税额11进项税额12上期留抵税额13——进项税额转出14免、抵、退应退税额15————按适用税率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16————应抵扣税额合计17=12+13-14-15+16————实际抵扣税额18(如17<11,则为17,否则为11)应纳税额19=11-18期末留抵税额20=17-18——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21按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22————应纳税额减征额23应纳税额合计24=19+21-23挂帐留抵的纳税人按表中所列公式计算填写。 《主表》填写关键点项目栏次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即征即退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本月数本年累计本月数本年累计税款计算销项税额11进项税额12上期留抵税额13——进项税额转出14免、抵、退应退税额15————按适用税率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16————应抵扣税额合计17=12+13-14-15+16————实际抵扣税额18(如17<11,则为17,否则为11)应纳税额19=11-18期末留抵税额20=17-18——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21按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22————应纳税额减征额23应纳税额合计24=19+21-23挂帐留抵纳税人填写货物和劳务挂帐留抵扣额本期实际抵减一般货物和税额的数额。将“货物和劳务挂帐留抵税额本期期初余额”与“一般计税方法的一般货物及劳务应纳税额”两个数据相比较,取二者中小的数据。 《主表》填写关键点项目栏次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即征即退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本月数本年累计本月数本年累计税款计算销项税额11进项税额12上期留抵税额13——进项税额转出14免、抵、退应退税额15————按适用税率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16————应抵扣税额合计17=12+13-14-15+16————实际抵扣税额18(如17<11,则为17,否则为11)应纳税额19=11-18期末留抵税额20=17-18——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21按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22————应纳税额减征额23应纳税额合计24=19+21-23挂账纳税人:反映货物和劳务挂账留抵税额本期实际抵减一般货物和劳务应纳税额的数额。 《主表》填写关键点项目栏次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即征即退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本月数本年累计本月数本年累计税款计算销项税额11进项税额12上期留抵税额13——进项税额转出14免、抵、退应退税额15————按适用税率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16————应抵扣税额合计17=12+13-14-15+16————实际抵扣税额18(如17<11,则为17,否则为11)应纳税额19=11-18期末留抵税额20=17-18——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21按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22————应纳税额减征额23应纳税额合计24=19+21-23反映纳税人本期按一般计税方法计算并应缴纳的增值税额. 《主表》填写关键点项目栏次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即征即退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本月数本年累计本月数本年累计税款计算销项税额11进项税额12上期留抵税额13——进项税额转出14免、抵、退应退税额15————按适用税率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16————应抵扣税额合计17=12+13-14-15+16————实际抵扣税额18(如17<11,则为17,否则为11)应纳税额19=11-18期末留抵税额20=17-18——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21按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22————应纳税额减征额23应纳税额合计24=19+21-23=第11栏“销项税额”“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列“本月数”-第18栏“”实际抵扣税额”“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列“本月数”-第18栏“实际抵扣税额”“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列“本年累计” 《主表》填写关键点项目栏次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即征即退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本月数本年累计本月数本年累计税款计算销项税额11进项税额12上期留抵税额13——进项税额转出14免、抵、退应退税额15————按适用税率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16————应抵扣税额合计17=12+13-14-15+16————实际抵扣税额18(如17<11,则为17,否则为11)应纳税额19=11-18期末留抵税额20=17-18——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21按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22————应纳税额减征额23应纳税额合计24=19+21-23=第11栏“销项税额”“即征即退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列“本月数”-第18栏“实际抵扣税额”“即征即退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列“本月数” 《主表》填写关键点项目栏次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即征即退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本月数本年累计本月数本年累计税款计算销项税额11进项税额12上期留抵税额13——进项税额转出14免、抵、退应退税额15————按适用税率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16————应抵扣税额合计17=12+13-14-15+16————实际抵扣税额18(如17<11,则为17,否则为11)应纳税额19=11-18期末留抵税额20=17-18——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21按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22————应纳税额减征额23应纳税额合计24=19+21-23挂帐留抵纳税人:反映试点实施以后,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共同形成的留抵税额。按表中所列公式计算填写。 《主表》填写关键点项目栏次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即征即退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本月数本年累计本月数本年累计税款计算销项税额11进项税额12上期留抵税额13——进项税额转出14免、抵、退应退税额15————按适用税率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16————应抵扣税额合计17=12+13-14-15+16————实际抵扣税额18(如17<11,则为17,否则为11)应纳税额19=11-18期末留抵税额20=17-18——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21按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22————应纳税额减征额23应纳税额合计24=19+21-23反映货物和劳务挂帐留抵税额,在试点实施以后抱着一般货物和纳税额后的余额。=第13栏“上期留抵税额“”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列“本年累计”-第18栏“实际抵扣税额”“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列“本年累计” 《主表》填写关键点项目栏次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即征即退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本月数本年累计本月数本年累计税款计算销项税额11进项税额12上期留抵税额13——进项税额转出14免、抵、退应退税额15————按适用税率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16————应抵扣税额合计17=12+13-14-15+16————实际抵扣税额18(如17<11,则为17,否则为11)应纳税额19=11-18期末留抵税额20=17-18——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21按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22————应纳税额减征额23应纳税额合计24=19+21-23其他纳税人:按表中所列公式填写。 《主表》填写关键点项目栏次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即征即退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本月数本年累计本月数本年累计税款计算销项税额11进项税额12上期留抵税额13——进项税额转出14免、抵、退应退税额15————按适用税率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16————应抵扣税额合计17=12+13-14-15+16————实际抵扣税额18(如17<11,则为17,否则为11)应纳税额19=11-18期末留抵税额20=17-18——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21按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22————应纳税额减征额23应纳税额合计24=19+21-23其他纳税人:填写0 《主表》填写关键点项目栏次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即征即退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本月数本年累计本月数本年累计税款计算销项税额11进项税额12上期留抵税额13——进项税额转出14免、抵、退应退税额15————按适用税率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16————应抵扣税额合计17=12+13-14-15+16————实际抵扣税额18(如17<11,则为17,否则为11)应纳税额19=11-18期末留抵税额20=17-18——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21按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22————应纳税额减征额23应纳税额合计24=19+21-23反映纳税人本期按简易计税方法计算并应缴纳的增值税额,但不包括按简易计税方法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营改增纳税人,应税服务按规定汇总计算缴纳增值税的分支机构,应将预征增值税填入本栏。预征增值税额=应预征增值税的销售额×预征率 《主表》填写关键点项目栏次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即征即退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本月数本年累计本月数本年累计税款计算销项税额11进项税额12上期留抵税额13——进项税额转出14免、抵、退应退税额15————按适用税率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16————应抵扣税额合计17=12+13-14-15+16————实际抵扣税额18(如17<11,则为17,否则为11)应纳税额19=11-18期末留抵税额20=17-18——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21按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22————应纳税额减征额23应纳税额合计24=19+21-23=附表一(第10列第8-11行之和-第10列第14行)+(第14列第12-13行之和-第14列第15行) 《主表》填写关键点项目栏次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即征即退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本月数本年累计本月数本年累计税款计算销项税额11进项税额12上期留抵税额13——进项税额转出14免、抵、退应退税额15————按适用税率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16————应抵扣税额合计17=12+13-14-15+16————实际抵扣税额18(如17<11,则为17,否则为11)应纳税额19=11-18期末留抵税额20=17-18——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21按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22————应纳税额减征额23应纳税额合计24=19+21-23=附表一第10列第14行+第14列第15行 《主表》填写关键点项目栏次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即征即退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本月数本年累计本月数本年累计税款计算销项税额11进项税额12上期留抵税额13——进项税额转出14免、抵、退应退税额15————按适用税率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16————应抵扣税额合计17=12+13-14-15+16————实际抵扣税额18(如17<11,则为17,否则为11)应纳税额19=11-18期末留抵税额20=17-18——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21按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22————应纳税额减征额23应纳税额合计24=19+21-23填写纳税人本期因税务、财政、审计部门检查并按简易计税方法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 《主表》填写关键点项目栏次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即征即退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本月数本年累计本月数本年累计税款计算销项税额11进项税额12上期留抵税额13——进项税额转出14免、抵、退应退税额15————按适用税率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16————应抵扣税额合计17=12+13-14-15+16————实际抵扣税额18(如17<11,则为17,否则为11)应纳税额19=11-18期末留抵税额20=17-18——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21按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22————应纳税额减征额23应纳税额合计24=19+21-23填写纳税人本期按照乘法规定减征的增值税应纳税额,包含按规定可在增值税应纳税额中全额抵减增值税税控系统专用设备费用以及技术维护费和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享受减半征收政策的减免。本期减征额小于或等于第19栏“应纳税额”与第21栏“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之和时,按本期减征额实际填写;大于时,按本期第19栏与第21栏之和填写。不足抵减部分结转下期继续抵减 《主表》填写关键点项目栏次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即征即退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本月数本年累计本月数本年累计税款计算销项税额11进项税额12上期留抵税额13——进项税额转出14免、抵、退应退税额15————按适用税率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16————应抵扣税额合计17=12+13-14-15+16————实际抵扣税额18(如17<11,则为17,否则为11)应纳税额19=11-18期末留抵税额20=17-18——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21按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22————应纳税额减征额23应纳税额合计24=19+21-23反映纳税人本期应缴增值税的合计数。按表中公式计算填写。 《主表》填写关键点项目栏次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即征即退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本月数本年累计本月数本年累计税款缴纳期初未缴税额(多缴为负数)25实收出口开具专用缴款书退税额26————本期已缴税额27=28+29+30+31①分次预缴税额28————②出口开具专用缴款书预缴税额29——————③本期缴纳上期应纳税额30④本期缴纳欠缴税额31期末未缴税额(多缴为负数)32=24+25+26-27其中:欠缴税额(≥0)33=25+26-27————本期应补(退)税额34=24-28-29————即征即退实际退税额35————期初未缴查补税额36————本期入库查补税额37————期末未缴查补税额38=16+22+36-37————按上一税款所属期申报表第32栏“期末未缴税额(多缴为负数)”“本月数”填写。 《主表》填写关键点项目栏次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即征即退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本月数本年累计本月数本年累计税款缴纳期初未缴税额(多缴为负数)25实收出口开具专用缴款书退税额26————本期已缴税额27=28+29+30+31①分次预缴税额28————②出口开具专用缴款书预缴税额29——————③本期缴纳上期应纳税额30④本期缴纳欠缴税额31期末未缴税额(多缴为负数)32=24+25+26-27其中:欠缴税额(≥0)33=25+26-27————本期应补(退)税额34=24-28-29————即征即退实际退税额35————期初未缴查补税额36————本期入库查补税额37————期末未缴查补税额38=16+22+36-37————按上年度最后一个税款所属期申报表第32栏“期末未缴税额(多缴为负数)”“本年累计”填写。 《主表》填写关键点项目栏次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即征即退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本月数本年累计本月数本年累计税款缴纳期初未缴税额(多缴为负数)25实收出口开具专用缴款书退税额26————本期已缴税额27=28+29+30+31①分次预缴税额28————②出口开具专用缴款书预缴税额29——————③本期缴纳上期应纳税额30④本期缴纳欠缴税额31期末未缴税额(多缴为负数)32=24+25+26-27其中:欠缴税额(≥0)33=25+26-27————本期应补(退)税额34=24-28-29————即征即退实际退税额35————期初未缴查补税额36————本期入库查补税额37————期末未缴查补税额38=16+22+36-37————本栏不填写。 《主表》填写关键点项目栏次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即征即退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本月数本年累计本月数本年累计税款缴纳期初未缴税额(多缴为负数)25实收出口开具专用缴款书退税额26————本期已缴税额27=28+29+30+31①分次预缴税额28————②出口开具专用缴款书预缴税额29——————③本期缴纳上期应纳税额30④本期缴纳欠缴税额31期末未缴税额(多缴为负数)32=24+25+26-27其中:欠缴税额(≥0)33=25+26-27————本期应补(退)税额34=24-28-29————即征即退实际退税额35————期初未缴查补税额36————本期入库查补税额37————期末未缴查补税额38=16+22+36-37————反映纳税人本期实际缴纳的增值税额,但不包括本期入库的查补税款。按表中所列公式计算填写。 《主表》填写关键点项目栏次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即征即退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本月数本年累计本月数本年累计税款缴纳期初未缴税额(多缴为负数)25实收出口开具专用缴款书退税额26————本期已缴税额27=28+29+30+31①分次预缴税额28————②出口开具专用缴款书预缴税额29——————③本期缴纳上期应纳税额30④本期缴纳欠缴税额31期末未缴税额(多缴为负数)32=24+25+26-27其中:欠缴税额(≥0)33=25+26-27————本期应补(退)税额34=24-28-29————即征即退实际退税额35————期初未缴查补税额36————本期入库查补税额37————期末未缴查补税额38=16+22+36-37————填写纳税人本期已缴纳的准予在本期增值税额中抵减的税额。营改增纳税人,应税服务按规定汇总计算缴纳增值税总机构,其可以从本期增值税应纳税额中抵减的分支机构已缴纳的税款,按当期实际可抵减数填入本栏,不足抵减部分结转下期继续抵减。 《主表》填写关键点项目栏次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即征即退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本月数本年累计本月数本年累计税款缴纳期初未缴税额(多缴为负数)25实收出口开具专用缴款书退税额26————本期已缴税额27=28+29+30+31①分次预缴税额28————②出口开具专用缴款书预缴税额29——————③本期缴纳上期应纳税额30④本期缴纳欠缴税额31期末未缴税额(多缴为负数)32=24+25+26-27其中:欠缴税额(≥0)33=25+26-27————本期应补(退)税额34=24-28-29————即征即退实际退税额35————期初未缴查补税额36————本期入库查补税额37————期末未缴查补税额38=16+22+36-37————本栏不用填写。 《主表》填写关键点项目栏次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即征即退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本月数本年累计本月数本年累计税款缴纳期初未缴税额(多缴为负数)25实收出口开具专用缴款书退税额26————本期已缴税额27=28+29+30+31①分次预缴税额28————②出口开具专用缴款书预缴税额29——————③本期缴纳上期应纳税额30④本期缴纳欠缴税额31期末未缴税额(多缴为负数)32=24+25+26-27其中:欠缴税额(≥0)33=25+26-27————本期应补(退)税额34=24-28-29————即征即退实际退税额35————期初未缴查补税额36————本期入库查补税额37————期末未缴查补税额38=16+22+36-37————填写纳税人本期缴纳上一税款所属期应缴未缴的增值税额。 《主表》填写关键点项目栏次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即征即退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本月数本年累计本月数本年累计税款缴纳期初未缴税额(多缴为负数)25实收出口开具专用缴款书退税额26————本期已缴税额27=28+29+30+31①分次预缴税额28————②出口开具专用缴款书预缴税额29——————③本期缴纳上期应纳税额30④本期缴纳欠缴税额31期末未缴税额(多缴为负数)32=24+25+26-27其中:欠缴税额(≥0)33=25+26-27————本期应补(退)税额34=24-28-29————即征即退实际退税额35————期初未缴查补税额36————本期入库查补税额37————期末未缴查补税额38=16+22+36-37————反映纳税人本期实际缴纳和留抵税额抵减的增值税欠税额,但不包括缴纳入库的查补增值税额。 《主表》填写关键点项目栏次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即征即退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本月数本年累计本月数本年累计税款缴纳期初未缴税额(多缴为负数)25实收出口开具专用缴款书退税额26————本期已缴税额27=28+29+30+31①分次预缴税额28————②出口开具专用缴款书预缴税额29——————③本期缴纳上期应纳税额30④本期缴纳欠缴税额31期末未缴税额(多缴为负数)32=24+25+26-27其中:欠缴税额(≥0)33=25+26-27————本期应补(退)税额34=24-28-29————即征即退实际退税额35————期初未缴查补税额36————本期入库查补税额37————期末未缴查补税额38=16+22+36-37————反映纳税人本期期末应缴未缴的增值税,但不包括纳税人检查应缴未缴的税额。按表中公式计算填写。”本年累计“与”本月数“相同。 《主表》填写关键点项目栏次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即征即退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本月数本年累计本月数本年累计税款缴纳期初未缴税额(多缴为负数)25实收出口开具专用缴款书退税额26————本期已缴税额27=28+29+30+31①分次预缴税额28————②出口开具专用缴款书预缴税额29——————③本期缴纳上期应纳税额30④本期缴纳欠缴税额31期末未缴税额(多缴为负数)32=24+25+26-27其中:欠缴税额(≥0)33=25+26-27————本期应补(退)税额34=24-28-29————即征即退实际退税额35————期初未缴查补税额36————本期入库查补税额37————期末未缴查补税额38=16+22+36-37————反映纳税人按照乘法规定已形成欠税的增值税额。按表中所列公式计算填写。 《主表》填写关键点项目栏次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即征即退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本月数本年累计本月数本年累计税款缴纳期初未缴税额(多缴为负数)25实收出口开具专用缴款书退税额26————本期已缴税额27=28+29+30+31①分次预缴税额28————②出口开具专用缴款书预缴税额29——————③本期缴纳上期应纳税额30④本期缴纳欠缴税额31期末未缴税额(多缴为负数)32=24+25+26-27其中:欠缴税额(≥0)33=25+26-27————本期应补(退)税额34=24-28-29————即征即退实际退税额35————期初未缴查补税额36————本期入库查补税额37————期末未缴查补税额38=16+22+36-37————反映纳税人本期应纳税额中应补缴或应退回的数额。按表中所列公式计算填写。 《主表》填写关键点项目栏次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即征即退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本月数本年累计本月数本年累计税款缴纳期初未缴税额(多缴为负数)25实收出口开具专用缴款书退税额26————本期已缴税额27=28+29+30+31①分次预缴税额28————②出口开具专用缴款书预缴税额29——————③本期缴纳上期应纳税额30④本期缴纳欠缴税额31期末未缴税额(多缴为负数)32=24+25+26-27其中:欠缴税额(≥0)33=25+26-27————本期应补(退)税额34=24-28-29————即征即退实际退税额35————期初未缴查补税额36————本期入库查补税额37————期末未缴查补税额38=16+22+36-37————反映纳税人本期因符合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规定,而实际收到的税务机关退回的增值税额。 《主表》填写关键点项目栏次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即征即退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本月数本年累计本月数本年累计税款缴纳期初未缴税额(多缴为负数)25实收出口开具专用缴款书退税额26————本期已缴税额27=28+29+30+31①分次预缴税额28————②出口开具专用缴款书预缴税额29——————③本期缴纳上期应纳税额30④本期缴纳欠缴税额31期末未缴税额(多缴为负数)32=24+25+26-27其中:欠缴税额(≥0)33=25+26-27————本期应补(退)税额34=24-28-29————即征即退实际退税额35————期初未缴查补税额36————本期入库查补税额37————期末未缴查补税额38=16+22+36-37————按上一税款所属期申报表第38栏”期末未缴查补税额“”本月数“填写。按上年度最后一个税款所属期申报表第38栏”期末未缴查补税款“”本年累计“填写。 《主表》填写关键点项目栏次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即征即退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本月数本年累计本月数本年累计税款缴纳期初未缴税额(多缴为负数)25实收出口开具专用缴款书退税额26————本期已缴税额27=28+29+30+31①分次预缴税额28————②出口开具专用缴款书预缴税额29——————③本期缴纳上期应纳税额30④本期缴纳欠缴税额31期末未缴税额(多缴为负数)32=24+25+26-27其中:欠缴税额(≥0)33=25+26-27————本期应补(退)税额34=24-28-29————即征即退实际退税额35————期初未缴查补税额36————本期入库查补税额37————期末未缴查补税额38=16+22+36-37————反映纳税人本期因税务、财政、审计部门检查而实际入库的增值税额,包括按一般计税方法计算并实际缴纳的查补增值税额和按间歇计税方法计算并实际缴纳的查补增值税额。 《主表》填写关键点项目栏次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即征即退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本月数本年累计本月数本年累计税款缴纳期初未缴税额(多缴为负数)25实收出口开具专用缴款书退税额26————本期已缴税额27=28+29+30+31①分次预缴税额28————②出口开具专用缴款书预缴税额29——————③本期缴纳上期应纳税额30④本期缴纳欠缴税额31期末未缴税额(多缴为负数)32=24+25+26-27其中:欠缴税额(≥0)33=25+26-27————本期应补(退)税额34=24-28-29————即征即退实际退税额35————期初未缴查补税额36————本期入库查补税额37————期末未缴查补税额38=16+22+36-37————反映纳税人接受纳税检查后应在本期期末缴纳而未缴纳的查补增值税额。按表中所列公式计算填写。”本年累计“与”本月数“相同。 附表一(本期销售情况明细)填写关键点 附表一(本期销售情况明细)填写关键点仅从事应税服务的纳税人,第2、4、5、7、12、15、17、19行相应栏次可以填写,其他行次不填写。 附表一(本期销售情况明细)填写关键点项目及栏次开具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其他发票未开具发票纳税检查调整合计应税服务扣除项目本期实际扣除金额扣除后销售额销项税额销售额销项税额销售额销项税额销售额销项税额销售额销项税额价税合计含税(免税)销售额销项税额1234567891011121314一、一般计税方法计税全部征税项目17%税率的货物及加工修理修配劳务1————17%税率的有形动产租赁服务213%税率3————11%税率46%税率5其中:即征即退项目即征即退货物及加工修理修配劳务6————————————即征即退应税服务7————————反映本期刑具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税控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 附表一(本期销售情况明细)填写关键点项目及栏次开具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其他发票未开具发票纳税检查调整合计应税服务扣除项目本期实际扣除金额扣除后销售额销项税额销售额销项税额销售额销项税额销售额销项税额销售额销项税额价税合计含税(免税)销售额销项税额1234567891011121314一、一般计税方法计税全部征税项目17%税率的货物及加工修理修配劳务1————17%税率的有形动产租赁服务213%税率3————11%税率46%税率5其中:即征即退项目即征即退货物及加工修理修配劳务6————————————即征即退应税服务7————————反映除上述三种发票以外本期开具的其他发票的情况。 附表一(本期销售情况明细)填写关键点项目及栏次开具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其他发票未开具发票纳税检查调整合计应税服务扣除项目本期实际扣除金额扣除后销售额销项税额销售额销项税额销售额销项税额销售额销项税额销售额销项税额价税合计含税(免税)销售额销项税额1234567891011121314一、一般计税方法计税全部征税项目17%税率的货物及加工修理修配劳务1————17%税率的有形动产租赁服务213%税率3————11%税率46%税率5其中:即征即退项目即征即退货物及加工修理修配劳务6————————————即征即退应税服务7————————反映本期未开具发票的销售情况。 附表一(本期销售情况明细)填写关键点项目及栏次开具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其他发票未开具发票纳税检查调整合计应税服务扣除项目本期实际扣除金额扣除后销售额销项税额销售额销项税额销售额销项税额销售额销项税额销售额销项税额价税合计含税(免税)销售额销项税额1234567891011121314一、一般计税方法计税全部征税项目17%税率的货物及加工修理修配劳务1————17%税率的有形动产租赁服务213%税率3————11%税率46%税率5其中:即征即退项目即征即退货物及加工修理修配劳务6————————————即征即退应税服务7————————反映经税务、财政、审计部门检查并在本期调整的销售情况。 附表一(本期销售情况明细)填写关键点项目及栏次开具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其他发票未开具发票纳税检查调整合计应税服务扣除项目本期实际扣除金额扣除后销售额销项税额销售额销项税额销售额销项税额销售额销项税额销售额销项税额价税合计含税(免税)销售额销项税额1234567891011121314一、一般计税方法计税全部征税项目17%税率的货物及加工修理修配劳务1————17%税率的有形动产租赁服务213%税率3————11%税率46%税率5其中:即征即退项目即征即退货物及加工修理修配劳务6————————————即征即退应税服务7————————按表中公式填写。营改增纳税人,应税服务有扣除项目的,第1-11列应填写扣除之前的征(免)税销售额、销项(应纳)税额和价税合计额。 附表一(本期销售情况明细)填写关键点项目及栏次开具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其他发票未开具发票纳税检查调整合计应税服务扣除项目本期实际扣除金额扣除后销售额销项税额销售额销项税额销售额销项税额销售额销项税额销售额销项税额价税合计含税(免税)销售额销项税额1234567891011121314一、一般计税方法计税全部征税项目17%税率的货物及加工修理修配劳务1————17%税率的有形动产租赁服务213%税率3————11%税率46%税率5其中:即征即退项目即征即退货物及加工修理修配劳务6————————————即征即退应税服务7————————营改增纳税人,应税服务有扣除项目的,按附表三第5列对应各行次数据填写。无扣除项目的,本列填写“0”。其他纳税人不填写。营改增纳税人,应税服务按规定汇总计算缴纳增值税的分支机构,当期应税服务有扣除项目的,填入本列第13行。 附表一(本期销售情况明细)填写关键点项目及栏次开具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其他发票未开具发票纳税检查调整合计应税服务扣除项目本期实际扣除金额扣除后销售额销项税额销售额销项税额销售额销项税额销售额销项税额销售额销项税额价税合计含税(免税)销售额销项税额1234567891011121314一、一般计税方法计税全部征税项目17%税率的货物及加工修理修配劳务1————17%税率的有形动产租赁服务213%税率3————11%税率46%税率5其中:即征即退项目即征即退货物及加工修理修配劳务6————————————即征即退应税服务7————————营改增纳税人,应税服务有扣除项目的,本列各行次=第11列对应各行次-第12列对应各行次。其他纳税人不填写。 附表一(本期销售情况明细)填写关键点项目及栏次开具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其他发票未开具发票纳税检查调整合计应税服务扣除项目本期实际扣除金额扣除后销售额销项税额销售额销项税额销售额销项税额销售额销项税额销售额销项税额价税合计含税(免税)销售额销项税额1234567891011121314一、一般计税方法计税全部征税项目17%税率的货物及加工修理修配劳务1————17%税率的有形动产租赁服务213%税率3————11%税率46%税率5其中:即征即退项目即征即退货物及加工修理修配劳务6————————————即征即退应税服务7————————营改增纳税人,应税服务有扣除项目的,按以下要求填写,其他纳税人不填写。1、一般计税方法本列各行次=第13列÷(100%+对应行次税率)×对应行次税率 附表一(本期销售情况明细)填写关键点项目及栏次开具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其他发票未开具发票纳税检查调整合计应税服务扣除项目本期实际扣除金额扣除后销售额销项税额销售额销项税额销售额销项税额销售额销项税额销售额销项税额价税合计含税(免税)销售额销项税额1234567891011121314一、一般计税方法计税全部征税项目17%税率的货物及加工修理修配劳务1————17%税率的有形动产租赁服务213%税率3————11%税率46%税率5其中:即征即退项目即征即退货物及加工修理修配劳务6————————————即征即退应税服务7————————但本列第7行“按一般计税方法计税的即征即退应税服务”不按本列的说明填写。反映按一般计税方法征收增值税且享受即征即退政策的应税服务实际应计提的销项税额。应税服务有扣除项目的,按扣除之后的销项税额填写,无扣除项目的,按本行第10列填写。该栏不按第14列所列公式计算,应按照税法规定据实填写。 附表一(本期销售情况明细)填写关键点项目及栏次开具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其他发票未开具发票纳税检查调整合计应税服务扣除项目本期实际扣除金额扣除后销售额销项税额销售额销项税额销售额销项税额销售额销项税额销售额销项税额价税合计含税(免税)销售额销项税额1234567891011121314一、一般计税方法计税全部征税项目17%税率的货物及加工修理修配劳务1————17%税率的有形动产租赁服务213%税率3————11%税率46%税率5其中:即征即退项目即征即退货物及加工修理修配劳务6————————————即征即退应税服务7————————第1-5行“一般计税方法计税”“全部征税项目”各行:按不同税率和项目分别填写按一般计税方法计算增值税的全部征税项目。有即征即退项目的纳税人,本部分数据中既包括即征即退征税项目,又包括不享受即征即退政策的一般征税项目。 附表一(本期销售情况明细)填写关键点项目及栏次开具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其他发票未开具发票纳税检查调整合计应税服务扣除项目本期实际扣除金额扣除后销售额销项税额销售额销项税额销售额销项税额销售额销项税额销售额销项税额价税合计含税(免税)销售额销项税额1234567891011121314一、一般计税方法计税全部征税项目17%税率的货物及加工修理修配劳务1————17%税率的有形动产租赁服务213%税率3————11%税率46%税率5其中:即征即退项目即征即退货物及加工修理修配劳务6————————————即征即退应税服务7————————第6-7行“一般计税方法计税”“其中:即征即退项目”各行:只反映按一般计税方法计算增值税的即征即退项目。按照税法规定不享受即征即退政策的纳税人,不填写本行。即征即退项目是全部征税项目的其中数。 附表一(本期销售情况明细)填写关键点项目及栏次开具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其他发票未开具发票纳税检查调整合计应税服务扣除项目本期实际扣除金额扣除后销售额销项税额销售额销项税额销售额销项税额销售额销项税额销售额销项税额价税合计含税(免税)销售额销项税额1234567891011121314二、简易计税方法计税全部征税项目6%征收率8——————5%征收率9——————4%征收率10——————3%征收率的货物及加工修理修配劳务11——————3%征收率的应税服务12——预征率%13——其中:即征即退项目即征即退货物及加工修理修配劳务14————————————即征即退应税服务15————————第8-12行“二、简易计税方法计税”“全部征税项目”各行:按不同征收率和项目分别填写按简易计税方法计算增值税的全部征税项目。有即征即退征税项目的纳税人,本部分数据中即包括即征即退项目,也包括不享受即征即退政策的一般征税项目。 附表一(本期销售情况明细)填写关键点项目及栏次开具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其他发票未开具发票纳税检查调整合计应税服务扣除项目本期实际扣除金额扣除后销售额销项税额销售额销项税额销售额销项税额销售额销项税额销售额销项税额价税合计含税(免税)销售额销项税额1234567891011121314二、简易计税方法计税全部征税项目6%征收率8——————5%征收率9——————4%征收率10——————3%征收率的货物及加工修理修配劳务11——————3%征收率的应税服务12——预征率%13——其中:即征即退项目即征即退货物及加工修理修配劳务14————————————即征即退应税服务15————————反映营改增纳税人,应税服务按规定汇总计算缴纳增值税的分支机构预征增值税销售额、预征增值税应纳税额。1、本行第1-6列按照销售额和销项税额的实际发生数填写。2、本行第14列,纳税人按“应预征缴纳的增值税=应预征增值税销售额×预征率”公式计算后据实填写。 附表一(本期销售情况明细)填写关键点项目及栏次开具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其他发票未开具发票纳税检查调整合计应税服务扣除项目本期实际扣除金额扣除后销售额销项税额销售额销项税额销售额销项税额销售额销项税额销售额销项税额价税合计含税(免税)销售额销项税额1234567891011121314二、简易计税方法计税全部征税项目6%征收率8——————5%征收率9——————4%征收率10——————3%征收率的货物及加工修理修配劳务11——————3%征收率的应税服务12——预征率%13——其中:即征即退项目即征即退货物及加工修理修配劳务14————————————即征即退应税服务15————————第14-15行“二、简易计税方法计税”“其中:即征即退项目”各行,只反映按简易计税方法计算增值税的即征即退项目。按税法规定不享受即征即退政策的纳税人,不填写本行。即征即退项目是全部征税项目的其中数。 附表一(本期销售情况明细)填写关键点项目及栏次开具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其他发票未开具发票纳税检查调整合计应税服务扣除项目本期实际扣除金额扣除后销售额销项税额销售额销项税额销售额销项税额销售额销项税额销售额销项税额价税合计含税(免税)销售额销项税额1234567891011121314三、免抵退税货物及加工修理修配劳务16———————————应税服务17————————四、免税货物及加工修理修配劳务18—————————应税服务19————————反映适用免、抵、退税政策的出口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 附表一(本期销售情况明细)填写关键点项目及栏次开具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其他发票未开具发票纳税检查调整合计应税服务扣除项目本期实际扣除金额扣除后销售额销项税额销售额销项税额销售额销项税额销售额销项税额销售额销项税额价税合计含税(免税)销售额销项税额1234567891011121314三、免抵退税货物及加工修理修配劳务16———————————应税服务17————————四、免税货物及加工修理修配劳务18—————————应税服务19————————反映适用免抵退税政策的应税服务。 附表一(本期销售情况明细)填写关键点项目及栏次开具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其他发票未开具发票纳税检查调整合计应税服务扣除项目本期实际扣除金额扣除后销售额销项税额销售额销项税额销售额销项税额销售额销项税额销售额销项税额价税合计含税(免税)销售额销项税额1234567891011121314三、免抵退税货物及加工修理修配劳务16———————————应税服务17————————四、免税货物及加工修理修配劳务18—————————应税服务19————————反映按照税法规定免征增值税的货物及劳务和适用零税率的出口货物及劳务,但零税率的销售额中不包括适用免抵退税办法的出口货物及劳务。 附表一(本期销售情况明细)填写关键点项目及栏次开具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其他发票未开具发票纳税检查调整合计应税服务扣除项目本期实际扣除金额扣除后销售额销项税额销售额销项税额销售额销项税额销售额销项税额销售额销项税额价税合计含税(免税)销售额销项税额1234567891011121314三、免抵退税货物及加工修理修配劳务16———————————应税服务17————————四、免税货物及加工修理修配劳务18—————————应税服务19————————反映按税法免征增值税的应税服务和适用零税率的应税服务,但零税率的销售额中不包括适用免抵退税办法的应税服务。 附表二(本期进项税额明细)填写关键点 附表二(本期进项税额明细)填写关键点一、申报抵扣的进项税额项目栏次份数金额税额(一)认证相符的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1=2+3其中:本期认证相符且本期申报抵扣2前期认证相符且本期申报抵扣3(二)其他扣税凭证4=5+6+7+8其中: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5农产品收购发票或者销售发票6代扣代缴税收缴款凭证7—运输费用结算单据89———10———(三)外贸企业进项税额抵扣证明11——当期申报抵扣进项税额合计12=1+4+11反映纳税人取得的认证相符本期申报抵扣的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和“税控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 附表二(本期进项税额明细)填写关键点一、申报抵扣的进项税额项目栏次份数金额税额(一)认证相符的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1=2+3其中:本期认证相符且本期申报抵扣2前期认证相符且本期申报抵扣3(二)其他扣税凭证4=5+6+7+8其中: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5农产品收购发票或者销售发票6代扣代缴税收缴款凭证7—运输费用结算单据89———10———(三)外贸企业进项税额抵扣证明11——当期申报抵扣进项税额合计12=1+4+11反映本期申报抵扣的除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之外的其他扣税凭证的情况。 附表二(本期进项税额明细)填写关键点一、申报抵扣的进项税额项目栏次份数金额税额(一)认证相符的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1=2+3其中:本期认证相符且本期申报抵扣2前期认证相符且本期申报抵扣3(二)其他扣税凭证4=5+6+7+8其中: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5农产品收购发票或者销售发票6代扣代缴税收缴款凭证7—运输费用结算单据89———10———(三)外贸企业进项税额抵扣证明11——当期申报抵扣进项税额合计12=1+4+11填写本期申报抵扣的税务机关出口退税部门开具的《出口货物转内销证明》列明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 附表二(本期进项税额明细)填写关键点一、申报抵扣的进项税额项目栏次份数金额税额(一)认证相符的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1=2+3其中:本期认证相符且本期申报抵扣2前期认证相符且本期申报抵扣3(二)其他扣税凭证4=5+6+7+8其中: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5农产品收购发票或者销售发票6代扣代缴税收缴款凭证7—运输费用结算单据89———10———(三)外贸企业进项税额抵扣证明11——当期申报抵扣进项税额合计12=1+4+11反映本期申报抵扣进项税额的合计数,按表中公式计算填写。 附表二(本期进项税额明细)填写关键点二、进项税额转出额项目栏次税额本期进项税转出额13=14至23之和其中:免税项目用14非应税项目用、集体福利、个人消费15非正常损失16简易计税方法征税项目用17免抵退税办法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18纳税检查调减进项税额19红字专用发票通知单注明的进项税额20上期留抵税额抵减欠税21上期留抵税额退税22其他应作进项税额转出的情形23分别反映纳税人已经抵扣但按规定应在本期转出的进项税额明细情况。 附表二(本期进项税额明细)填写关键点二、进项税额转出额项目栏次税额本期进项税转出额13=14至23之和其中:免税项目用14非应税项目用、集体福利、个人消费15非正常损失16简易计税方法征税项目用17免抵退税办法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18纳税检查调减进项税额19红字专用发票通知单注明的进项税额20上期留抵税额抵减欠税21上期留抵税额退税22其他应作进项税额转出的情形23营改增纳税人,应税服务按规定汇总计算缴纳增值税的分支机构,当期应由总机构汇总的进项税额也填入本栏。 附表二(本期进项税额明细)填写关键点二、进项税额转出额项目栏次税额本期进项税转出额13=14至23之和其中:免税项目用14非应税项目用、集体福利、个人消费15非正常损失16简易计税方法征税项目用17免抵退税办法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18纳税检查调减进项税额19红字专用发票通知单注明的进项税额20上期留抵税额抵减欠税21上期留抵税额退税22其他应作进项税额转出的情形23反映按照免抵退税办法的规定,由于征税税率与退税税率存在税率差,在本期应转出的进项税额。 附表二(本期进项税额明细)填写关键点二、进项税额转出额项目栏次税额本期进项税转出额13=14至23之和其中:免税项目用14非应税项目用、集体福利、个人消费15非正常损失16简易计税方法征税项目用17免抵退税办法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18纳税检查调减进项税额19红字专用发票通知单注明的进项税额20上期留抵税额抵减欠税21上期留抵税额退税22其他应作进项税额转出的情形23填写本期经税务机关同意,使用上期留抵税额抵减欠税的数额。 附表二(本期进项税额明细)填写关键点二、进项税额转出额项目栏次税额本期进项税转出额13=14至23之和其中:免税项目用14非应税项目用、集体福利、个人消费15非正常损失16简易计税方法征税项目用17免抵退税办法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18纳税检查调减进项税额19红字专用发票通知单注明的进项税额20上期留抵税额抵减欠税21上期留抵税额退税22其他应作进项税额转出的情形23填写本期经税务机关批准的上期留抵税额退税额。 附表二(本期进项税额明细)填写关键点三、待抵扣进项税额项目栏次份数金额税额(一)认证相符的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24———期初已认证相符但未申报抵扣25本期认证相符且本期未申报抵扣26期末已认证相符但未申报抵扣27其中:按照税法规定不允许抵扣28(二)其他扣税凭证29=30至33之和其中: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30农产品收购发票或者销售发票31代扣代缴税收缴款凭证32—运输费用结算单据3334分别反映纳税人已经取得,但按税法规定不符合抵扣条件,暂不予在本期申报抵扣的进项税额情况及按税法规定不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情况。 附表二(本期进项税额明细)填写关键点三、待抵扣进项税额项目栏次份数金额税额(一)认证相符的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24———期初已认证相符但未申报抵扣25本期认证相符且本期未申报抵扣26期末已认证相符但未申报抵扣27其中:按照税法规定不允许抵扣28(二)其他扣税凭证29=30至33之和其中: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30农产品收购发票或者销售发票31代扣代缴税收缴款凭证32—运输费用结算单据3334反映前期认证相符,担按税法规定暂不予抵扣及不允许抵扣,结存至本期的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情况。辅导期认证相符但未收到稽核结果情况 附表二(本期进项税额明细)填写关键点四、其他项目栏次份数金额税额本期认证相符的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35代扣代缴税额36—— 附表二(本期进项税额明细)填写关键点四、其他项目栏次份数金额税额本期认证相符的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35代扣代缴税额36—— 附表二(本期进项税额明细)填写关键点四、其他项目栏次份数金额税额本期认证相符的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35代扣代缴税额36——填写纳税人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八条扣缴的应税劳务增值税额与根据营改增增值税有关政策规定扣缴应税服务增值税额之和。 附表三(应税服务扣除项目明细)填写关键点 附表三(应税服务扣除项目明细)填写关键点项目及栏次本期应税服务价税合计额(免税销售额)应税服务扣除项目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本期应扣除金额本期实际扣除金额期末余额1234=2+35(5≤1且5≤4)6=4-517%税率的有形动产租赁服务11%税率的应税服务6%税率的应税服务3%征收率的应税服务免抵退税的应税服务免税的应税服务本表由营改增应税服务有扣除项目的纳税人填写,其他纳税人不填写。有扣除项目的纳税人要到主管税务机关进行税收优惠事项备案(差额征税类),同时填写《应税服务减除项目清单》 附表三(应税服务扣除项目明细)填写关键点项目及栏次本期应税服务价税合计额(免税销售额)应税服务扣除项目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本期应扣除金额本期实际扣除金额期末余额1234=2+35(5≤1且5≤4)6=4-517%税率的有形动产租赁服务11%税率的应税服务6%税率的应税服务3%征收率的应税服务免抵退税的应税服务免税的应税服务营改增应税服务属于征税项目的,填写扣除之前的本期应税服务价税合计额;属免抵退或免税项目的,填写扣除之前的本期应税服务销售额。本列各行次等于附表一第11列对应各行次。 附表四(税额抵减情况表)填写关键点 附表四(税额抵减情况表)填写关键点序号抵减项目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本期应抵减税额本期实际抵减税额期末余额123=1+24≤35=3-41增值税税控系统专用设备费及技术维护费2分支机构预征缴纳税款3456由发生增值税税控系统专用设备和技术维护费纳税人填写,反映纳税人增值税税控系统专用设备和技术维护费按规定抵减增值税应纳税额的情况 附表四(税额抵减情况表)填写关键点序号抵减项目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本期应抵减税额本期实际抵减税额期末余额123=1+24≤35=3-41增值税税控系统专用设备费及技术维护费2分支机构预征缴纳税款3456营改增纳税人,应税服务按规定汇总计算缴纳增值税总机构填写,反映其分支机构预征缴纳税款抵减总机构增值税应纳税额的情况。 《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抵扣情况表》填写关键点 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抵扣情况表项目当期申报抵扣的固定资产进项税额申报抵扣的固定资产进项税额累计增值税专用发票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合计本表反映纳税人在附表二“一、申报抵扣的进项税额”中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本表按增值税专用发票、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分别填写。税控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填入增值税专用发票栏内。 增值税小规模纳税申报资料《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附列资料》 《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填写关键点 《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填写关键点一、计税依据项目栏次本期数本年累计应税货物及劳务应税服务应税货物及劳务应税服务(一)应征增值税不含税销售额1税务机关代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不含税销售额2税控器具开具的普通发票不含税销售额3(二)销售使用过的应税固定资产不含税销售额4(4≥5)————其中:税控器具开具的普通发票不含税销售额5————(三)免税销售额6(6≥7)其中:税控器具开具的普通发票销售额7(四)出口免税销售额8(8≥9)其中:税控器具开具的普通发票销售额9填写应税货物及劳务、应税服务的不含税销售额,不包括销售使用过的应税固定资产和销售旧货的不含税销售额、免税销售额、出口免税销售额、查补销售额。应税服务有扣除项目的纳税人,本栏填写扣除后的不含税销售额,与当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小规模纳税人适用)附列资料》第8栏数据一致。 《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填写关键点一、计税依据项目栏次本期数本年累计应税货物及劳务应税服务应税货物及劳务应税服务(一)应征增值税不含税销售额1税务机关代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不含税销售额2税控器具开具的普通发票不含税销售额3(二)销售使用过的应税固定资产不含税销售额4(4≥5)————其中:税控器具开具的普通发票不含税销售额5————(三)免税销售额6(6≥7)其中:税控器具开具的普通发票销售额7(四)出口免税销售额8(8≥9)其中:税控器具开具的普通发票销售额9填写税控器具开具的应征增值税服务的普通发票票面金额换算的不含税销售额的合计数,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3%) 《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填写关键点一、计税依据项目栏次本期数本年累计应税货物及劳务应税服务应税货物及劳务应税服务(一)应征增值税不含税销售额1税务机关代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不含税销售额2税控器具开具的普通发票不含税销售额3(二)销售使用过的应税固定资产不含税销售额4(4≥5)————其中:税控器具开具的普通发票不含税销售额5————(三)免税销售额6(6≥7)其中:税控器具开具的普通发票销售额7(四)出口免税销售额8(8≥9)其中:税控器具开具的普通发票销售额9填写销售使用过的应税固定资产和销售旧货的不含税销售额,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3%) 《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填写关键点一、计税依据项目栏次本期数本年累计应税货物及劳务应税服务应税货物及劳务应税服务(一)应征增值税不含税销售额1税务机关代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不含税销售额2税控器具开具的普通发票不含税销售额3(二)销售使用过的应税固定资产不含税销售额4(4≥5)————其中:税控器具开具的普通发票不含税销售额5————(三)免税销售额6(6≥7)其中:税控器具开具的普通发票销售额7(四)出口免税销售额8(8≥9)其中:税控器具开具的普通发票销售额9填写税控器具开具的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应税固定资产和销售旧货的普通发票金额换算的不含税销售额。 《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填写关键点一、计税依据项目栏次本期数本年累计应税货物及劳务应税服务应税货物及劳务应税服务(一)应征增值税不含税销售额1税务机关代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不含税销售额2税控器具开具的普通发票不含税销售额3(二)销售使用过的应税固定资产不含税销售额4(4≥5)————其中:税控器具开具的普通发票不含税销售额5————(三)免税销售额6(6≥7)其中:税控器具开具的普通发票销售额7(四)出口免税销售额8(8≥9)其中:税控器具开具的普通发票销售额9填写销售免征增值税应税货物及劳务、免征增值税应税服务的销售额。应税服务有扣除项目的,填写扣除之前的销售额。 《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填写关键点一、计税依据项目栏次本期数本年累计应税货物及劳务应税服务应税货物及劳务应税服务(一)应征增值税不含税销售额1税务机关代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不含税销售额2税控器具开具的普通发票不含税销售额3(二)销售使用过的应税固定资产不含税销售额4(4≥5)————其中:税控器具开具的普通发票不含税销售额5————(三)免税销售额6(6≥7)其中:税控器具开具的普通发票销售额7(四)出口免税销售额8(8≥9)其中:税控器具开具的普通发票销售额9填写出口免征增值税应税货物及劳务、出口免征应税服务的销售额。应税服务有扣除项目的纳税人,填写扣除之前的销售额。 《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填写关键点二、税款计算项目栏次本期数本年累计应税货物及劳务应税服务应税货物及劳务应税服务本期应纳税额10本期应纳税额减征额11应纳税额合计12=10-11本期预缴税额13————本期应补(退)税额14=12-13————填写纳税人本期按照税法规定减征的增值税应纳税额。包含可增值税应纳税额中全额抵减的增值税税控系统专用设备费用及技术维护费,可在增值税应纳税额中抵免的购置税控收款机的增值税税额。其抵减、抵免增值税应纳税额情况,需填报《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四)》予以反映。 《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填写关键点二、税款计算项目栏次本期数本年累计应税货物及劳务应税服务应税货物及劳务应税服务本期应纳税额10本期应纳税额减征额11应纳税额合计12=10-11本期预缴税额13————本期应补(退)税额14=12-13————填写纳税人本期预缴的增值税额,但不包括查补缴纳的增值税额。 《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小规模纳税人适用)附列资料》填写关键点 《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小规模纳税人适用)附列资料》填写关键点应税服务扣除额计算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本期扣除额期末余额123(3≤1+2之和,且3≤5)4=1+2-3应税服务计税销售额计算全部含税收入本期扣除额含税销售额不含税销售额56=37=5-68=7/1.03填写本期发生的根据税法规定准予从其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中扣除的应税服务金额。 《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小规模纳税人适用)附列资料》填写关键点应税服务扣除额计算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本期扣除额期末余额123(3≤1+2之和,且3≤5)4=1+2-3应税服务计税销售额计算全部含税收入本期扣除额含税销售额不含税销售额56=37=5-68=7/1.03填写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 《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小规模纳税人适用)附列资料》填写关键点应税服务扣除额计算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本期扣除额期末余额123(3≤1+2之和,且3≤5)4=1+2-3应税服务计税销售额计算全部含税收入本期扣除额含税销售额不含税销售额56=37=5-68=7/1.03与《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小规模纳税人适用)》第1栏“应征增值税不含税销售额”“本期数”“应税服务”栏数据一致。 营改增申报表填写案例 营改增申报表填写案例例一:应税服务1、应税服务(一般计税方法)2、应税服务(一般计税方法)+应税服务有扣除项目3、应税服务(一般计税方法+简易计税方法)4、应税服务(一般计税方法)+即征即退应税服务 应税服务(一般计税方法)基础业务:假设该企业仅从事提供应税服务的业务,按现行营业税规定,其应税服务无差额征税规定,该企业不兼营货物及劳务,也不属于享受即征即退优惠的企业,2013年9月发生如下业务:(一)一般计税方法的销售情况(红色)业务一:2013年9月16日,取得某项服务费收入106万元,开具防伪税控发票,销售额100万元,销项6万元;(二)进项情况业务二:2013年9月15日,购进货车一台,取得税控机动车票,金额20万元,税额3.4万元。业务三:2013年9月20日,接受本市其他单位提供的设计服务,取得防伪税控专用发票,金额1万元,税额600元。业务四:2013年9月15日,接受上海市某货物运输企业提供的交通运输服务,取得纳税人自开的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一张,合计金额栏5000元,税率栏11%,税额栏550元。业务五:2013年9月15日,接受北京某货物运输企业提供的交通运输服务,取得税务机关代开的《货物运输增值税专用发票》一张,票面税额350元。(三)进项税额转出业务六:2013年9月,接受其他单位提供的设计服务,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有误,到税务机关办理《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通知单》,进项转出1000元。 应税服务(一般计税方法)本期应补(退)税额的计算1、销项税=业务一=600002、进项税=业务二+业务三+业务四+业务五=34000+600+550+350=355003、应抵扣税额合计(本月数)=进项税+上期留抵-进项税额转出=35500+0-1000=34500。4、实际抵扣税额(本月数)=345005、实际抵扣税额(本年累计)=06、一般计税方法的应纳税额=销项-实际抵扣税额(本月数)-实际抵扣税额(本年累计)=60000-34500=25500。7、本期应补(退)税额=应纳税额合计-预缴税额=25500-0=25500。 应税服务(一般计税方法)项目栏次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即征即退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本月数本年累计本月数本年累计销售额(一)按适用税率计税销售额110000000其中:应税货物销售额2应税劳务销售额3纳税检查调整的销售额4(二)按简易办法计税销售额5其中:纳税检查调整的销售额6(三)免、抵、退办法出口销售额7————(四)免税销售额8————其中:免税货物销售额9————免税劳务销售额10————取得服务费收入1000000元(注意是不含税。) 应税服务(一般计税方法)项目栏次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即征即退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本月数本年累计本月数本年累计税款计算销项税额1160000进项税额12上期留抵税额13——进项税额转出14免、抵、退应退税额15————按适用税率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16————应抵扣税额合计17=12+13-14-15+16————实际抵扣税额18(如17<11,则为17,否则为11)应纳税额19=11-18期末留抵税额20=17-18——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21按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22————应纳税额减征额23应纳税额合计24=19+21-23销项税=业务一=60000 应税服务(一般计税方法)项目栏次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即征即退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本月数本年累计本月数本年累计税款计算销项税额1160000进项税额1235500上期留抵税额13——进项税额转出14免、抵、退应退税额15————按适用税率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16————应抵扣税额合计17=12+13-14-15+16————实际抵扣税额18(如17<11,则为17,否则为11)应纳税额19=11-18期末留抵税额20=17-18——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21按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22————应纳税额减征额23应纳税额合计24=19+21-2325500进项税=业务二+业务三+业务四+业务五=34000+600+550+350=35500 应税服务(一般计税方法)项目栏次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即征即退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本月数本年累计本月数本年累计税款计算销项税额1160000进项税额1235500上期留抵税额13——进项税额转出141000免、抵、退应退税额15————按适用税率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16————应抵扣税额合计17=12+13-14-15+16————实际抵扣税额18(如17<11,则为17,否则为11)应纳税额19=11-18期末留抵税额20=17-18——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21按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22————应纳税额减征额23应纳税额合计24=19+21-23=业务六=进项税额转出=1000 应税服务(一般计税方法)项目栏次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即征即退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本月数本年累计本月数本年累计税款计算销项税额1160000进项税额1235500上期留抵税额13——进项税额转出141000免、抵、退应退税额15————按适用税率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16————应抵扣税额合计17=12+13-14-15+1634500————实际抵扣税额18(如17<11,则为17,否则为11)34500应纳税额19=11-18期末留抵税额20=17-18——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21按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22————应纳税额减征额23应纳税额合计24=19+21-23应抵扣税额合计(本月数)=进项税+上期留抵-进项税额转出=35500+0-1000=34500。 应税服务(一般计税方法)项目栏次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即征即退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本月数本年累计本月数本年累计税款计算销项税额1160000进项税额1235500上期留抵税额13——进项税额转出141000免、抵、退应退税额15————按适用税率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16————应抵扣税额合计17=12+13-14-15+16————实际抵扣税额18(如17<11,则为17,否则为11)34500应纳税额19=11-1825500期末留抵税额20=17-18——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21按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22————应纳税额减征额23应纳税额合计24=19+21-2325500一般计税方法的应纳税额=销项-实际抵扣税额(本月数)-实际抵扣税额(本年累计)=60000-34500=25500。 应税服务(一般计税方法)项目栏次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即征即退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本月数本年累计本月数本年累计税款缴纳期初未缴税额(多缴为负数)25实收出口开具专用缴款书退税额26————本期已缴税额27=28+29+30+31①分次预缴税额28————②出口开具专用缴款书预缴税额29——————③本期缴纳上期应纳税额30④本期缴纳欠缴税额31期末未缴税额(多缴为负数)32=24+25+26-27其中:欠缴税额(≥0)33=25+26-27————本期应补(退)税额34=24-28-2925500————即征即退实际退税额35————期初未缴查补税额36————本期入库查补税额37————期末未缴查补税额38=16+22+36-37———— 基础业务+应税服务有扣除项目:在“基础业务”的基础上,假设该企业所从事的服务项目,按国家现行营业税政策规定,属营业税差额征税的项目。2013年8月又发生如下业务:(四)应税服务扣除项目情况业务七:2013年9月17,融资购买设备支付给银行利息,取得银行开具符合规定的凭证,金额10万元(该项业务符合差额征税有关规定)。 基础业务+应税服务有扣除项目本期应补(退)税额的计算1、销项税=业务一-业务七=(含税销售额-应税服务扣除项目金额)÷(100%+税率)×税率=(1060000-100000)÷(100%+6%)×6%=54339.622、进项税=业务二+业务三+业务四+业务五=34000+600+550+350=355003、进项税转出=业务六=1000本期应补(退)税额的计算4、应抵扣税额合计(本月数)=进项税+上期留抵-进项转出=35500+0-1000=34500。5、实际抵扣税额(本月数)=345006、实际抵扣税额(本年累计)=07、一般计税方法的应纳税额=销项-实际抵扣(本月数)-实际抵扣(本年累计)=54339.62-34500-0=19839.628、本期应补(退)税额=应纳税额合计-预缴税额=19839.62-0=19839.62。 基础业务+应税服务有扣除项目:项目栏次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即征即退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本月数本年累计本月数本年累计销售额(一)按适用税率计税销售额11000000其中:应税货物销售额2应税劳务销售额3纳税检查调整的销售额4(二)按简易办法计税销售额5其中:纳税检查调整的销售额6(三)免、抵、退办法出口销售额7————(四)免税销售额8————其中:免税货物销售额9————免税劳务销售额10————=业务一=1000000元 基础业务+应税服务有扣除项目:项目栏次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即征即退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本月数本年累计本月数本年累计税款计算销项税额1154339.62进项税额1235500上期留抵税额13——进项税额转出141000免、抵、退应退税额15————按适用税率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16————应抵扣税额合计17=12+13-14-15+1634500————实际抵扣税额18(如17<11,则为17,否则为11)34500应纳税额19=11-1819839.62期末留抵税额20=17-180——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21按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22————应纳税额减征额23应纳税额合计24=19+21-2319839.62销项税=业务一-业务七=(含税销售额-应税服务扣除项目金额)÷(100%+税率)×税率=(1060000-100000)÷(100%+6%)×6%=54339.62 基础业务+应税服务有扣除项目:项目栏次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即征即退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本月数本年累计本月数本年累计税款计算销项税额1154339.62进项税额1235500上期留抵税额13——进项税额转出141000免、抵、退应退税额15————按适用税率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16————应抵扣税额合计17=12+13-14-15+1634500————实际抵扣税额18(如17<11,则为17,否则为11)34500应纳税额19=11-1819839.62期末留抵税额20=17-180——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21按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22————应纳税额减征额23应纳税额合计24=19+21-2319839.62一般计税方法的应纳税额=销项-实际抵扣(本月数)-实际抵扣(本年累计)=54339.62-34500-0=19839.62 《主表》填写关键点项目栏次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即征即退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本月数本年累计本月数本年累计税款缴纳期初未缴税额(多缴为负数)25实收出口开具专用缴款书退税额26————本期已缴税额27=28+29+30+31①分次预缴税额28————②出口开具专用缴款书预缴税额29——————③本期缴纳上期应纳税额30④本期缴纳欠缴税额31期末未缴税额(多缴为负数)32=24+25+26-27其中:欠缴税额(≥0)33=25+26-27————本期应补(退)税额34=24-28-2919839.62————即征即退实际退税额35————期初未缴查补税额36————本期入库查补税额37————期末未缴查补税额38=16+22+36-37———— 基础业务+简易计税方法在“基础业务”的基础上,假设该企业下设一个出租车公司,出租车公司与该企业统一核算,经批准汇总缴纳增值税,2013年9月又发生如下业务:(五)简易计税方法业务业务八:2013年9月31日,本月取得出租车收入50万元(含税销售额)。 基础业务+简易计税方法本期应补(退)税额的计算1、一般计税方法的应纳税额=基础业务=业务一至业务六=255002、简易计税方法的应纳税额=业务八=500000÷(100%+3%)×3%=485436.89×3%=14563.113、应纳税额合计=25500+14563.11=40063.114、本期应补(退)税额=应纳税额合计-预缴税额=40063.11-0=40063.11 基础业务+简易计税方法项目栏次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即征即退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本月数本年累计本月数本年累计销售额(一)按适用税率计税销售额11000000其中:应税货物销售额2应税劳务销售额3纳税检查调整的销售额4(二)按简易办法计税销售额5485436.89其中:纳税检查调整的销售额6(三)免、抵、退办法出口销售额7————(四)免税销售额8————其中:免税货物销售额9————免税劳务销售额10————=500000/(1.06)=485436.89元。换算为不含税的销售额。 基础业务+简易计税方法项目栏次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即征即退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本月数本年累计本月数本年累计税款计算销项税额1160000进项税额1235500上期留抵税额13——进项税额转出141000免、抵、退应退税额15————按适用税率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16————应抵扣税额合计17=12+13-14-15+1634500————实际抵扣税额18(如17<11,则为17,否则为11)34500应纳税额19=11-1825500期末留抵税额20=17-18——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2114563.11按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22————应纳税额减征额23应纳税额合计24=19+21-23简易计税方法的应纳税额=业务八=500000÷(100%+3%)×3%=485436.89×3%=14563.11 基础业务+简易计税方法项目栏次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即征即退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本月数本年累计本月数本年累计税款计算销项税额1160000进项税额1235500上期留抵税额13——进项税额转出141000免、抵、退应退税额15————按适用税率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16————应抵扣税额合计17=12+13-14-15+1634500————实际抵扣税额18(如17<11,则为17,否则为11)34500应纳税额19=11-1825500期末留抵税额20=17-18——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2114563.11按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22————应纳税额减征额23应纳税额合计24=19+21-2340063.11应纳税额合计=25500+14563.11=40063.11 基础业务+简易计税方法项目栏次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即征即退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本月数本年累计本月数本年累计税款缴纳期初未缴税额(多缴为负数)25实收出口开具专用缴款书退税额26————本期已缴税额27=28+29+30+31①分次预缴税额28————②出口开具专用缴款书预缴税额29——————③本期缴纳上期应纳税额30④本期缴纳欠缴税额31期末未缴税额(多缴为负数)32=24+25+26-27其中:欠缴税额(≥0)33=25+26-27————本期应补(退)税额34=24-28-2940063.11————即征即退实际退税额35————期初未缴查补税额36————本期入库查补税额37————期末未缴查补税额38=16+22+36-37———— 基础业务+即征即退应税服务在“基础业务”基础上,假设该企业经人民银行、银监会、商务部批准,经营融资租赁业务,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优惠。2013年9月又发生如下业务:(六)即征即退应税服务的销售情况业务九:2013年9月15日,取得融资租赁收入11.7万元,开具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金额10万元,税率17%,税额1.7万元。(七)进项税额情况业务十:2013年9月20日,购进用于融资租赁的设备一台,取得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金额8万元,税额1.36万元。 基础业务+即征即退应税服务本期应补(退)税额的计算1、一般计税方法应税服务应纳税额=基础业务=业务一至业务六=255002、即征即退应税服务的销项税额=业务九=170003、即征即退应税服务的进项税额=业务十=136004、即征即退应该税服务的应抵扣税额合计(本月数)=136005、即征即退应税服务的实际抵扣税额(本月数)=136006、即征即退应税服务的应纳税额=即征即退应税服务的销项税额-即征即退应税服务的实际抵扣税额(本月数)=17000-13600=34007、应纳税额合计=25500+3400=289007、本期应补(退)税额=应纳税额合计-预缴税额=28900-0=28900 《基础业务+即征即退应税服务项目栏次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即征即退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本月数本年累计本月数本年累计销售额(一)按适用税率计税销售额11000000100000其中:应税货物销售额2应税劳务销售额3纳税检查调整的销售额4(二)按简易办法计税销售额5其中:纳税检查调整的销售额6(三)免、抵、退办法出口销售额7————(四)免税销售额8————其中:免税货物销售额9————免税劳务销售额10————取得融资租赁收入11.7万元,开具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金额10万元,税率17%,税额1.7万元。 基础业务+即征即退应税服务项目栏次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即征即退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本月数本年累计本月数本年累计税款计算销项税额116000017000进项税额123550013600上期留抵税额13——进项税额转出141000免、抵、退应退税额15————按适用税率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16————应抵扣税额合计17=12+13-14-15+1634500——13600——实际抵扣税额18(如17<11,则为17,否则为11)3450013600应纳税额19=11-18255003400期末留抵税额20=17-1800——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21按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22————应纳税额减征额23应纳税额合计24=19+21-2328900 基础业务+即征即退应税服务项目栏次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即征即退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本月数本年累计本月数本年累计税款缴纳期初未缴税额(多缴为负数)25实收出口开具专用缴款书退税额26————本期已缴税额27=28+29+30+31①分次预缴税额28————②出口开具专用缴款书预缴税额29——————③本期缴纳上期应纳税额30④本期缴纳欠缴税额31期末未缴税额(多缴为负数)32=24+25+26-27其中:欠缴税额(≥0)33=25+26-27————本期应补(退)税额34=24-28-2928900————即征即退实际退税额35————期初未缴查补税额36————本期入库查补税额37————期末未缴查补税额38=16+22+36-37———— 文化事业建设费申报表填写说明 反映纳税人本期提供广告业等增值税应税服务取得的全部含税价款和价外费用。应税服务有扣除项目的,填写扣除前全部含税价款和价外费用, 反映本期期初扣除项目金额,为上期本表第5栏“扣除项目期末余额”。 反映纳税人支付给试点地区或非试点地区的其他广告公司或广告发布者的含税广告发布费,等于文化事业建设申报附列资料《应税服务扣除项目清单》的“合计”项, 反映本期实际扣除的价款数额,若第2栏“扣除项目金额”+第3栏“扣除项目本期发生额”≤第1栏“按适用费率征收的计费收入”,则第4栏“本期扣除额”=第2栏“扣除项目期初金额”+第3栏“扣除项目本期发生额”;若第2栏“扣除项目金额”+第3栏“扣除项目本期发生额”>第1栏“按适用费率征收的计费收入”,则第4栏“本期扣除额”=第1栏“按适用费率征收的计费收入”。 反映本期期末尚未扣除项目金额。按表中公式计算。 反映计算文化事业建设费的销售额。按表中公式计算。 反映本期应缴文化事业建设费金额。按表中公式计算。 反映期初欠缴费额、应缴未缴上期费额等合计数。等同于上期本表第14栏“期末未缴费额”。 反映本期已缴上期费额、已缴欠缴费额、已预缴本期费额等合计数。按表中公式填写。其中:“本期预缴费额”填写本期已预缴的本期应缴费额;“本期缴纳上期费额”填写本期缴纳的上期应缴未缴费额;“本期欠缴费额”填写本期缴纳的以前各项形成的欠费额。 反映本期期末应缴未缴费额。按表中公式计算填列。其中,“欠缴费额”反映已形成的欠费额,按表中公式计算填列。 反映本期应费额中应补缴或应退回的数额。按表中公式填列。 反映税务、财政、审计部门检查已补缴的费额。 文化事业建设费申报填写案例 例子某广告公司9月给客户开广告发布费150万,然后将其中的70万支付给某媒体发布广告,收到对方开具的增值税发票一张。 增值税专用发票某广告公司9月给客户开广告发布费150万,然后将其中的70万支付给某媒体发布广告,收到对方开具的增值税发票一张。销项税=150/1.06*0.06=84905.66进项税=70/1.06*0.06=39622.64应纳税额=84905.66-39622.64=45283.02城建税:45283.02*7%=3169.81教育费附加:45283.02*3%=1358.49文化事业建设费:(1500000-700000)*3%=24000 增值税纳税申报表表间关系 增值税纳税申报表表间关系序号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一般纳税人)逻辑关系增值税纳税申报表(本期销项明细)1“一般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列第1栏“本月数”=第1、2、3、4、5行第9列之和-第6、7行第9列之和2“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列第1栏“本月数”=第6、7行第9列之和3“一般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列第4栏“本月数”=第1、2、3、4、5行第7列之和4“一般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列第5栏“本月数”≥第8、9、10、11、12、13行第9列之和-第14、15行第9列之和5“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列第5栏“本月数”=第14、15行第9列之和6“一般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列第7栏“本月数”=第16、17行第9列之和7“一般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列第8栏“本月数”=第18、19行第9列之和8“一般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列第11栏“本月数”=(第1、3行第10列之和+第2、4、5行第14列之和)-(第6行第10列+第7行第14列)9“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列第11栏“本月数”=第6行第10列+第7行第14列10“一般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列第16栏“本月数”≤第8列第1至5行之和+《附列资料(二)》第1列第19行数据11“一般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列第21栏“本月数”=(第8、9、10、11、13行第10列之和+第12行第14列)-(第14行第10列+第15行第14列)12“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列第21栏“本月数”=第14行第10列+第15行第14列 增值税纳税申报表表间关系序号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一般纳税人)逻辑关系增值税纳税申报表(本期进项税额明细)1“一般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列第12栏“本月数”+“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列第12栏“本月数”=第12栏“税额”2“一般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列第14栏“本月数”+“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列第14栏“本月数”=第13栏“税额” 增值税纳税申报表表间关系序号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一般纳税人)逻辑关系增值税纳税申报表(本期销项明细)1“一般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列第1栏“本月数”=第1、2、3、4、5行第9列之和-第6、7行第9列之和2“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列第1栏“本月数”=第6、7行第9列之和3“一般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列第4栏“本月数”=第1、2、3、4、5行第7列之和4“一般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列第5栏“本月数”≥第8、9、10、11、12、13行第9列之和-第14、15行第9列之和5“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列第5栏“本月数”=第14、15行第9列之和6“一般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列第7栏“本月数”=第16、17行第9列之和7“一般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列第8栏“本月数”=第18、19行第9列之和8“一般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列第11栏“本月数”=(第1、3行第10列之和+第2、4、5行第14列之和)-(第6行第10列+第7行第14列)9“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列第11栏“本月数”=第6行第10列+第7行第14列10“一般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列第16栏“本月数”≤第8列第1至5行之和+《附列资料(二)》第1列第19行数据11“一般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列第21栏“本月数”=(第8、9、10、11、13行第10列之和+第12行第14列)-(第14行第10列+第15行第14列)12“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列第21栏“本月数”=第14行第10列+第15行第14列 增值税纳税申报表表间关系序号增值税纳税申报表(本期销项明细)逻辑关系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应税服务扣除项目明细)1第2行第11列=第1栏“17%税率的有形动产租赁服务”2第4行第11列=第1栏“11%税率的应税服务”3第5行第11列=第1栏“6%税率的应税服务”4第12行第11列=第1栏“3%征收率的应税服务”5第17行第11列=第1栏“免抵退税的应税服务”6第19行第11列=第1栏“免税的应税服务”7第2行第12列=第5栏“17%税率的有形动产租赁服务”8第4行第12列=第5栏“11%税率的应税服务”9第5行第12列=第5栏“6%税率的应税服务”10第12行第12列=第5栏“3%征收率的应税服务”11第17行第12列=第5栏“免抵退税的应税服务”12第19行第12列=第5栏“免税的应税服务”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