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2 MB
  • 2022-04-29 14:19:56 发布

最新中考一轮复习科学课件时代谢与平衡31ppt课件PPT.ppt

  • 5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中考一轮复习科学课件时代谢与平衡31ppt 第36课时│中考解读中考解读·浙江教育版食物的消化与吸收高频考点常考题型2012中考热度复习提示选择、简答★★★描述消化系统的结构和食物消化吸收过程。多以识图的形式出现,主要考查消化器官的位置血液循环选择、简答、实验与探究★★★描述人体心脏、血管的结构以及血液循环,知道血液的主要组成及其功能,骨髓造血的功能尿的形成选择、简答★★★★描述人体内尿的生成和排出的过程。该考点出现机率相对较高,多与其他考点结合在一起命题 第36课时│中考解读·浙江教育版能量的获得高频考点常考题型2012中考热度复习提示选择、简答★★概括植物和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及其特点。知道呼吸作用为人体内能量的利用提供了必要的条件酶的催化条件选择、简答、实验与探究★★★列举消化酶在人体消化过程中的作用,说明酶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第36课时│考点聚焦·浙江教育版考点2 血液循环(1)血液:______和血细胞,血细胞包含______、________、________。红细胞:没有________,所含____________能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白细胞:有________,保护人体免受病患。血小板:没有________,是最小的血细胞,有加速________、阻止________入侵作用。具有造血功能的________担负着血细胞再生任务。血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细胞核血红蛋白细胞核细胞核血液凝固细菌红骨髓 第36课时│考点聚焦·浙江教育版(2)三种血管及判别依据动脉:运送血液________心脏。静脉:运送血液________心脏。毛细血管:连接动脉与静脉,红细胞呈________通过,血流速度________。(3)血液循环:________和________。体循环:左心室→________→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________肺循环:________→肺动脉→毛细血管→________→左心房[提醒要点]经过肺循环后由静脉血转变为动脉血,因此肺动脉里流的是静脉血,肺静脉里流的是动脉血。离开回单行缓慢体循环肺循环主动脉右心房右心室肺静脉 第36课时│考点聚焦·浙江教育版【针对训练2】图36-2是心脏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图36-2 第36课时│考点聚焦·浙江教育版(1)人的心脏位于胸膛中部____________,左右两肺之间。(2)观察心脏的结构,可以看到图中[]________的壁最厚,这与它的功能是相适应的。(3)小刚出去玩时不小心被狗咬了一口,医生为他注射了狂犬疫苗,请写出药物到达心脏各个腔的先后顺序(用数字和箭头表示)________________。(4)有些婴儿出生时[4]和[10]之间有一个洞,这种心脏缺陷会使循环系统输送氧气的能力降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稍偏左下方10左心室3→4→9→10动脉血与静脉血混合 第36课时│考点聚焦·浙江教育版(5)目前,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此病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被称为21世纪人类的三大疾病之一。为预防该类疾病的发生,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填写两条措施)。合理营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度的体育锻炼和保持积极乐观的精神[点拨]此题考查的是心脏的位置、结构及血液循环。从图形中可以看出和3是右心房,4是右心室,9是左心房,10是左心室。 第36课时│考点聚焦·浙江教育版考点3 尿的形成(1)肾脏:是人体最主要的________器官,是形成________的器官。(2)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血液流经肾脏时通过肾小球的________作用(滤过的是血细胞、蛋白质等)形成________。(3)肾小管的______________作用:原尿经肾小管的______________作用(重吸收所有葡萄糖、大部分水和无机盐)形成____________。[提醒要点]原尿和尿液的主要区别是尿液中没有葡萄糖,无机盐的含量减少。肾功能衰竭而需要移植肾,移植的肾脏相当于抗原,易发生排异反应。排泄尿液滤过原尿重吸收重吸收尿液 第36课时│考点聚焦·浙江教育版【针对训练3】如图36-3所示为尿液形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图36-3(1)尿液的形成主要与肾单位有关,肾单位由图中的________三个部分构成(用图中数字回答)。3、4、5 第36课时│考点聚焦·浙江教育版(2)血液流经4时,可以从4滤过到3的物质有一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3)与图中4相连的小血管1为______________,血管2和血管1相比,大分子物质的浓度________(填“高”或“低”)。(4)某人的尿量比正常情况下增加数倍,却经常口渴,则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  )A.肾小球B.肾小体C.肾小囊D.肾小管葡萄糖尿素水无机盐入球小动脉高D[点拨]肾单位由肾小囊、肾小球和肾小管三部分组成。经肾小球过滤后的原尿的成分有一部分葡萄糖、大部分的水,还有无机盐和尿素、尿酸等物质。经过肾小球的过滤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很多水分到尿液中,导致大分子物质的浓度升高。 第36课时│考点聚焦·浙江教育版考点4 能量的获得(1)呼吸作用为人体内能量的利用提供了必要条件:  有氧呼吸供能的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氧呼吸供能的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营养方式不同生物的营养方式不同,营养方式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并贮存能量属于________方式,而人和动物通过摄取食物来获取营养的方式属于________。自养异养自养异养 第36课时│考点聚焦·浙江教育版(3)新陈代谢: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方面,新陈代谢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是生命的________。[提醒要点]糖类是人体内最主要的能量来源,获得的能量=消耗的能量+贮存的能量。每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不同,它的热量价也不同。同化作用异化作用基本特征 第36课时│考点聚焦·浙江教育版【针对训练4】下面关于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①没有物质代谢就没有能量代谢②先进行物质代谢,再进行能量代谢③物质代谢是合成代谢,能量代谢是分解代谢④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相伴随进行⑤物质代谢就是同化作用,能量代谢就是异化作用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⑤D.③④⑤C 第36课时│考点聚焦·浙江教育版[点拨]新陈代谢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物质和能量代谢是相伴随的,能量存在于物质中,物质代谢既有合成也有分解,生物合成自身物质时,贮存能量,生物分解自身物质时能量释放。 第36课时│考点聚焦·浙江教育版考点5 酶的催化条件[提醒要点]酶的催化条件的实验的探究关键是设置对照组,进行控制变量研究。专一性高效性多样性pH温度 第36课时│考点聚焦·浙江教育版【针对训练5】酶是生物催化剂,生物体内都含有各种各样的催化酶。如图36-4所示为人体内某种酶在不同pH条件下,其催化效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图36-4B 第36课时│考点聚焦·浙江教育版A.当pH从5升高到7,酶的催化效率逐渐升高B.t1的温度大概在37℃左右C.人体内各种酶在中性环境下的催化效率最高D.在温度从0→t2的变化中,酶的催化效率逐渐降低[点拨]人体内的各种酶催化效率最高的温度在37℃左右,大部分酶在中性环境下的催化效率最高,但胃蛋白酶在酸性环境中催化效率最高。 第36课时│综合突破综合突破·浙江教育版例图36-5为人体消化、呼吸、循环、泌尿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36课时│综合突破·浙江教育版(1)食物中的淀粉,在消化道内最终被分解成__________,该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A叫做______,完成该过程的主要器官是______。(2)外界气体进出肺泡是通过_________实现的;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是通过____________实现的。(3)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后,[]______的含量会减少,这是因为它要参与分解有机物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4)血液流经肾脏时,首先通过过程[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原尿,再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葡萄糖吸收小肠呼吸运动气体扩散作用a氧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只要答出“滤过作用”即可) 第36课时│综合突破·浙江教育版[点拨]解读图示可获取以下信息:(1)通过图中A过程,将被消化道消化的营养物质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在消化道内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不经过消化就可直接被吸收。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小肠。(2)过程B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通过滤过作用在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3)图中a为由外界进入肺内的气体,为氧气;b为组织细胞产生的,经肺排出的,为二氧化碳。因此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后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营养的物质消化与吸收、体内物质的运输、气体交换、尿液的形成等知识,试题难度中等;本题的特点是综合性强,考查知识点覆盖面广。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各系统间的联系。 第36课时│综合突破·浙江教育版变式题[2010·台州]图36-6中的甲图是人体内三种血管的关系示意图,其中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方向,乙图表示①、③血管血液中的气体含量。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①血管为体静脉B.①血管内流的是动脉血C.③血管为肺动脉D.②表示肺部毛细血管图36-6B[点拨]由图乙知①中血液氧气含量高,因此血液属于动脉血,③中血液二氧化碳含量高,属于静脉血。 第36课时│跟踪演练跟踪演练·浙江教育版1.(4分)下列过程属于排泄的是(  )A.吐痰B.流鼻涕C.排汗D.排便C[点拨]本题主要考查排泄的途径。通过排泄排出的代谢废物,如二氧化碳、尿素、尿酸等物质。排泄途径有三条:一是以气体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二氧化碳等气体;二是以液体形式通过泌尿和排汗排出无机盐、尿素、尿酸等。排便属于排遗,不属于排泄。 第36课时│跟踪演练·浙江教育版2.(4分)2011·温州我国的器官移植技术已逐渐成熟,目前能开展肝脏、皮肤、肾脏和心脏等器官移植手术。上述器官中能形成尿液的是(  )A.肝脏B.皮肤C.肾脏D.心脏[点拨]本题考查尿液的形成。尿液的形成是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肾小球和肾小囊与肾小管组成一个肾单位,一个肾脏由100多万个肾单位组成。C 第36课时│跟踪演练·浙江教育版3.(4分)当血液通过肺泡周围毛细血管时,氧含量发生变化,下列正确表示该变化的曲线是(  )A    B    C    D图36-7D[点拨]血液中始终都有氧气存在的,只不过当血液流到肺泡时氧气含量增加,但不会无限增加,增加到一定程度就会趋于平衡。 第36课时│跟踪演练·浙江教育版4.(4分)护士在给病人打点滴时,常用橡胶软管扎紧手的腕部,这时会发现橡胶软管上方(靠近肢端一方称下,近心端称上)的血管变化情况是血管①变得扁起来,在橡胶软管下方发现血管②膨胀起来,这时护士将针头插入膨胀起来的血管中。试判断血管①②依次是(  )A.动脉、静脉     B.静脉、动脉C.静脉、静脉D.动脉、动脉C[点拨]本题主要考查静脉的血流特点。由于静脉把血液由全身各处流回到心脏,所以扎紧后近心端扁起来,远心端膨胀。 第36课时│跟踪演练·浙江教育版5.(4分)图36-8为人体某处的血管及血流情况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图36-8D 第36课时│跟踪演练·浙江教育版A.若c处尿素浓度降低,则b为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B.若c处氧含量降低,则b为组织内的毛细血管C.若c处氧含量增加,则b为肺部毛细血管D.若c处氧含量增加,则b为消化道壁的毛细血管[点拨]经毛细血管后,氧的含量增加,说明b为肺泡部的毛细血管。 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堂偶发事件处理的办法与技巧中牟县教师进修学校陈新学 教学目标通过案例教学,让教师掌握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的方法与技巧,并能恰当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从而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 导入新课案例:老师正在讲课,一个迟到的学生在门外喊报告。有的老师让迟到的学生进教室后,先问迟到的原因,接着进行教育,然后再继续上课;有的老师让迟到的学生进教室后,先不问原因,待下课后,再单独了解情况,进行教育。问题:两种处理方法你认为哪种更得当? 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的方法与技巧(一)转移法阐述:用某一种方式将学生的注意力从矛盾的事物中转移到另一个并不矛盾的事物上来,以缓和或消除矛盾的方法。案例:某老师讲课时,一个学生因将另一个学生的作业本弄到地上而相互抓扯起来,双方处于对峙状态。问题:如果你的课堂出现这一偶发事件,你会如何处理?方法:这个老师马上说道:“这次作业要作为检测学习质量的一个依据,先把作业本拿上来,赵××、李××……”当二人听到叫他们的名字时,便放开了手,这样双方的激烈矛盾便得以排除。 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的方法与技巧(二)以变应变法阐述:当课堂教学超出原来的设想,突然出现意料不到的情况,且影响到正常的教学时,教师可以以变应变。案例:上海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上课时,有几只蝴蝶飞进了教室,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问题:你猜一猜于漪老师是怎样处理的?方法:她首先让学生把蝴蝶赶走,然后让学生以蝴蝶飞进教室为题打一词名,同学们苦思冥想不得其解时,于漪老师给出了答案:“‘蝶恋花’啊,因为你们是祖国的花朵!”在同学们的一片笑声中,于漪老师又开始了她的讲课 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的方法与技巧(三)冷处理法阐述:这是老师将偶发事件淡化,暂时”搁置“起来,或稍作处理,留待以后再从容处理的方法。案例:一位教师上课时,刚走进教室就看见同座位的小王和小张同学打架,你推我拉,互不相让。方法:这位老师没有慌张,也没有大声训斥学生,而是微笑着说:“怎么啦,你们俩,都已经是初中生了,有了小矛盾还不会处理?双方冷静一下,相信你们能够自己解决的。好,我们开始上课。”随着老师的话语,同学们松了一口气,小王和小张也松开了手,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的方法与技巧(四)自嘲法阐述:每一个人都喜欢幽默,幽默是化解冲突的最好方式。而教师则更应该学会幽默和宽容。案例:某个学校的一个班级很乱,班中有不少顽皮的学生,赵老师刚接手这个班。当他进教室的时候,班里很安静。老师朝黑板一看,黑板上有两幅画,一幅是简单的很大很丑的人头像,旁边写着:赵某某。第二幅画是一个花圈:赵某某永垂不朽。方法:赵老师看到第一幅画时笑着说:“这幅画的水平很一般。如果想画就要画好。希望以后画我的时候征求一下我的意见。”;当赵老师看到第二幅画时,怒气便忍不住了,底下的学生都像看热闹一样等待老师生气。但此刻赵老师却又笑了:“谢谢同学们,能做到永垂不朽实在很不容易。只有伟人才能永垂不朽,这个评价实在是太高了,我有点承受不起。不就是给咱班当个班主任吗?只是稍微早了一点,等我跟同学们一块,把咱们班治理好了,再送给我,好吗?”同学们哄堂大笑,笑得非常开心,脸上那种坏坏的表情没有了。赵老师继续借题发挥:“再说送花圈,也不能这样送的,我这人很挑剔,我要一个雕刻的。”当他说完,底下一片掌声。他和这个班的友谊拉开了帷幕。 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的方法与技巧(五)以静制动法阐述:面对课堂偶发事件,教师只有沉着冷静,才有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案例:一位教师兴致勃勃地走进教室,突然发现黑板上画了一幅自己的画像,引起课堂一阵骚动。方法:这位教师竭力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平静而真诚地说:“画得多好啊,确实像我。希望这位同学以后为我们班上的‘黑板报’画刊头、题花,大家说好吗?”同学们一阵应和之后稳定了情绪,教师开始讲课。下课时,教师惋惜地合上书本,轻声说:“时间不够了。”敏感的学生马上听出了教师的“话外之话”、“弦外之音”,懂得了课堂出乱子会影响大家的学习。从此以后,那位同学再也没有在课堂上捣乱了。 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的方法与技巧(六)幽默法阐述:幽默是化解冲突的最好方法,课堂上偶发事件常让教师处于窘境境界,查会拖延时间,不予理睬又会损害教师的威信。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采用幽默法,暂时让自己摆脱窘境。案例:一位教师走向课堂,刚刚推开虚掩着的教室门,忽然一只扫帚掉了下来,不偏不倚,正好打在教师的讲义夹上,课堂上一片哗然。方法:这分明是学生干的恶作剧,可这位教师并没有大发雷霆,而是轻轻地捡起地上的讲义夹和扫帚,自我嘲地笑着说:“看来我工作中的问题不少,连不会说话的扫帚也走上门框,向我表示不满了。同学们,你们天天与我一起相处,对我有更多的了解,希望你们在课后也给我提提意见,帮助我改进工作吧!”课堂上一阵窃窃私语之后,很快地安静下来了。 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的方法与技巧(七)因势利导法阐述:学生在上课时,往往会把由课前发生的事件所引起的情绪带到课堂上来,如果不因势利导,正确处理,就会影响整个课堂的教学气氛。案例:甲乙两班在学校组织的球赛中,由于老师指导有方,甲班出人意料地战胜了实力很强的乙班,乙班心中不服。第二天这位老师来给乙班上课时发现气氛异常,学生有明显敌对情绪。方法:这位老师迅速判断一定和球赛有关,就一改往常进教室的态度,突然严肃起来,然后诚恳地对大家说:“请允许我占用一分钟,就昨天的球赛讲三句话:第一句,场上是对手,场下是朋友;第二句,胜者有弱点,负者有长处;第三句,比赛是暂时的,友谊是长存的。”学生听后都鼓起掌来,对这位老师更加敬礼重了。 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的方法与技巧(八)宽容法阐述:宽容在偶发事件中的运用是极富艺术性的。宽容不是软弱,不是无原则的迁就。教师要使学生能在灵魂深处反省,要使学生体会到教师的仁厚与良苦用心,应给予学生更多的爱心与理解,促使学生自我反省、自我教育。案例:一位教师走上讲台,发现讲桌上放着一张字条,上面用仿宋体工工整整地写着:“老师,你以为当老师的就可以压服学生吗?你高昂着头,铁青着脸,像个活阎王,但是有谁怕你呢?”落款是:“让你最讨厌、等待你处罚的学生。”方法:这位教师没有马上查处写字条的人,反而在班上宣读了字条内容,并检讨了自己平时工作方法的简单粗暴,感谢这位同学给自已敲了警钟。接着这位教师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给学生布置了一篇作文《我们的班主任》,让学生提意见。学生们都对老师的民主、平等、虚心、宽容感到由衷的敬佩,从而形成了和谐的师生关系。 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的方法与技巧(九)巧给台阶法阐述:对于那些喜欢恶作剧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同时,还要注意给他们台阶下,要避免把矛盾扩大。对偶尔犯错误的同学更应如此。案例:某报纸载,小学二年级的李老师上课时刚出现在门口,正在舌战中的女同学立即七嘴八舌向他告状,说小王把沙子撒进了小丽的眼。小王矢口否认,小丽则边擦眼泪边哇哇大哭,整个教室处于一片混乱之中。方法:李老师通过观察,很快作出判断:是小王欺负小丽,但小丽的眼里并没有沙子,她的哭声只是想借老师的嘴批评小王为她出气。怎么办?如果当堂查问,势必影响上课,如果不问,小丽则会泣个不停。李老师先叫同学们静下来,然后从口袋里掏出手帕,帮小丽擦眼泪:“不要哭,让老师帮你把沙子弄出来。”说着,一本正经地检查小丽的眼,并且帮她吹了几下。边吹边问:“还有沙子吗?还痛吗?”“不痛了。”那位学生巴不得趁机下台。李老师进一步给她台阶:“不痛就不要哭了。哭鼻子不是坚强的孩子!——这件事到底怎么回事,咱们下课再说,现在上课。”小丽真的不哭了,班上立即静下来。课进行得很顺利。 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的方法与技巧(十)敢于认错法阐述:敢于承认错误的教师更容易赢得学生的尊重和喜爱案例:一位化学教师在进行演示实验前讲道:“当我们把燃烧着的金属钠伸到装满氯气的集气瓶中时,将会看到钠剧烈燃烧并生成大量白烟。”接下去演示实验时,由于这位教师一时疏忽,没有将沾在金属钠上的煤油擦干净,结果集气瓶里冒出的却是黑烟。方法:当看到同学们愕然的表情时,这位化学老师随机应变:“这块金属钠为何燃出黑烟?请同学们回忆一下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及其贮存方法。”全班同学立刻由惊愕变成活跃,一位同学抢着发言:“金属钠性质活跃,不能裸露在空气中,而是贮存在煤油中!”“你说得对!”教师满怀歉意地对大家说:“刚才就是由于我的疏忽,实验前没有将沾在金属钠上的煤油擦干净,结果发生了刚才的实验事故。为了揭示上述错误原因,我不准备回头处理煤油,而是将沾有煤油的金属钠继续燃烧下去。请大家想一想,燃烧的过程中,烟的颜色将发生怎样的变化?”“黑烟之后将出现白烟!”结果再次演示实验证明了大家的预言。当化学教师宣布:“同学们,你们的预言实现了!”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是化学老师坦诚的胸怀,实事求是的品质,灵活的教学机智赢得了大家的赞赏。 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的方法与技巧(十一)暗示提醒法阐述:当偶发事件发生时,教师并不中断教学活动,而是用含蓄、间接的方法悄悄提醒当事人,使教学工作按部就班地进行。案例:有许多教师去观摩一位特级教师的课,发现上课过程中有一个学生走了出去,过一会又有一个学生出去,少顷,两个人又先后回来,可老师在这过程中从没有中断过教学活动,这是怎么回事呢?听课教师闹不明白。方法:这位特级教师说:他在上课时发现一个学生脸上表情很难过,坐立不安,知道他可能要大小便,便踱到他身旁示意他出去。过了好一会儿,学生还没回来,我便猜想他可能大便没带草纸,便悄悄地让第二个学生拿了草纸去厕所,果然他们就回来了,听课教师恍然大悟,无不表示钦佩。 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的反思教师处理课堂偶发事件应做到四要四不要:(一)四要:第一要尽力缩短处理的时间;第二要尽力限制、减少、消除偶发事件的消极影响;第三要点到为止,见好就收;第四要运用教学机智,化消极为积极,化被动为主动。(二)四不要:第一不要“急躁”第二不要“侮辱”第三不要“处罚”第四不要“停课” 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的反思教师处理课堂偶发事件应具备的素质和条件:首先,教师要有一定的语言技巧(简洁、准确、愉悦性);其次,教师要有丰富的学识后盾;另外,要有应变机智(应变能力、观察力和判断力、情绪自控力、创造能力)做保障,还要注意积累各方面生活经验。 思考题1、谈一谈你对课堂偶发事件的认识。2、写一则自己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的事例。 板书:课堂偶发事件处理的方法与技巧含义:意料之外无关刺激事件特点:突法性偶发性新异性不定性两极性转移法以变应变法冷处理法自嘲法以静制动法幽默法因势利导法宽容法巧给台阶法敢于认错法暗示提醒法做到四要四不要素质和条件(语言技巧学识后盾应变机智自控力生活经验)方法反思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