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8 MB
  • 2022-04-29 14:29:35 发布

最新Inmarsat卫星移动通信汇总课件PPT.ppt

  • 7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Inmarsat卫星移动通信汇总 5.7.2静止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在静止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中,能够提供全球覆盖的有国际海事卫星(Inmarsat)系统,提供区域覆盖的有瑟拉亚卫星(Thuraya)系统,亚洲蜂窝卫星(ACeS)系统,北美移动卫星(MSAT)系统,提供国内覆盖的有澳大利亚的MobileSat系统和日本卫星N-STAR等。 INMARSAT第一代于1982年投入使用,共租用9颗卫星,寿命至1995年。第二代于1990年投入使用,共4颗卫星,寿命到2002年。第三代卫星INMARSAT-3于1996年开始陆续发射使用,共有9颗卫星在轨运行,寿命至2013年。2005年INMARSAT开始发射第四代卫星,它用3颗大功率同步卫星覆盖全球。发展过程 系统的组成每颗卫星可覆盖地球表面约1/3面积,覆盖区内地球上的卫星终端的天线与所覆盖的卫星处于视距范围内。四个卫星覆盖区分别是大西洋东区、大西洋西区、太平洋区和印度洋区。目前使用的是INMARSAT第三代卫星,它们拥有48dBW的全向辐射功率,比第二代卫星高出8倍,同时第三代卫星有一个全球波束转发器和五个点波束转发器。 系统的组成由于点波束和双极化技术的引入,使得在第三代卫星上可以动态地进行功率和频带分配,从而大大提高了卫星信道资源的利用率。为了降低终端尺寸及发射电平,INMARSAT-3系统通过卫星的点波束系统进行通信。除南北纬75度以上的极地区域以外,四个卫星几乎可以覆盖全球所有的陆地区域。 Inmarsat静止卫星的位置 Inmarsat静止卫星的位置 系统的组成岸站(CES):CES是指设在海岸附近的地球站,归各国主管部门所有,并归它们经营。它既是卫星系统与地面系统的接口,又是一个控制和接续中心。其主要功能为:(1)对从船舶或陆上来的呼叫进行分配并建立信道(2)信道状态(空闲、正在受理申请、占线等)的监视和排队的管理(3)船舶识别码的编排和核对(4)登记呼叫,产生计费信息 系统的组成(5)遇难信息监收(6)卫星转发器频率偏差的补偿(7)通过卫星的自环测试(8)在多岸站运行时的网络控制功能(9)对船舶终端进行基本测试。每一海域至少有一个岸站具备上述功能。典型的CES抛物面天线直径为11~14米,收发机采用双频段工作方式,C频段用于语音,L频段用于用户电报、数据和分配信道。 系统的组成网路协调站(NCS):网路协调站(NCS)是整个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每个洋区至少有一个地球站兼作网络协调站,并由它来完成该洋区内卫星通信网络必要的信道控制和分配工作。大西洋区的NCS设在美国的Southbury,太平洋区的NCS设在日本的Ibaraki,印度洋区的NCS设在日本的Namaguchi。 系统的组成船站(SES):SES是设在船上的地球站。因此,SES的天线在跟踪卫星时,必须能够排除船身移位以及船身的侧滚、纵滚、偏航所产生的影响;同时在体积上SES必须设计得小而轻,使其不致影响船的稳定性,在收发机带宽方面又要设计得有足够带宽,能提供各种通信业务。为此,对SES采取了以下技术措施: 系统的组成(1)选用L频段(2)采用SCPC/FDMA制式以及话路激活技术,以充分利用转发器带宽(3)卫星采用极子碗状阵列式天线,使全球波束的边缘地区亦有较强的场强(4)采用改善HPA(发送部分的高功放),来弥补因天线尺寸较小所造成天线增益不高的情况(5)L频段的各种波导分路和滤波设备,广泛采用表面声波器件(SAW)(6)采用四轴陀螺稳定系统来确保天线跟踪卫星。 INMARSATFAX/TELDATASESCES卫星船站的通信 系统的组成SES根据Inmarsat业务的发展被分为A型站、B型站、M型站和C型站标准,1992~l993年投入应用的B、M型站,采用了数字技术,它们最终将取代A型站和C型站。每个SES都有自己专用的号码,通常SES由甲板上设备(ADE)和甲板下设备(BDE)两大部分组成。ADE包含天线、双工器和天线罩;BDE包含低噪声放大器、固体高功放等射频设备,以及天线控制设备和其它电子设备。射频部分也可装在ADE天线罩内。 总部SCCNCCSATTT&CNCSAOR.ENCSAOR.WNCSPORNCSIORCESCESCESCESSESSESSESOCC操作控制中心公共TDM每个洋区内,最多设15个CESINMARSAT系统组成结构图 卫星船站的通话特点卫星通信的优点:1)覆盖面大,通信距离远。2)便于多址连接。3)机动灵活。4)频带宽,容量大。5)通信质量好,可靠性高。6)通信成本与距离无关。卫星通信的缺点:1)有较大的信号延迟。2)需要先进的空间技术。3)卫星寿命短(3-10年)一般3-5年就需要发射新一代卫星。影响卫星通讯的质量主要原因有:大气噪声,太阳的黑子活动与电离层闪烁。 使用频率INMARSAT采用L波段和C波段,INMARSAT二代使用的频带是:L波段:下行1530~1548MHz,上行1626.5~1649.5MHz。C波段:下行3600~3623MHz,上行6425~6443MHz。INMARSAT三代使用的频带是:L波段:下行1535~1542MHz,上行1636~1643MHz。C波段:下行4192~4200MHz,上行6417~6442.5MHz。 INMARSAT通信业务 卫星船站的通话特点卫星船站内部不匹配,调谐不好。会出现通话干扰,通话噪音。卫星通话会出现延迟现象,主要原因是通信距离太远。单程0.27秒(MES-卫星-地面站)。卫星信号差,直接影响通话质量。在INMARSAT系统中,遇险通信时选择岸站转接到RCC的原则是:离呼叫船最近的岸站。日常通信的原则是:离用户最近的岸站。 各类INMARSAT终端简介——B系统B系统作为A系统下一代发展的通信系统,于1994年投入使用。该系统与A系统经过一段时间的兼容工作后,最终将在2005年以后,取代A系统独立运行。B系统完全采用数字技术,可以提供高质量的电话、电传、传真和数据通信。在技术上,B系统与A系统是互不兼容的。B系统所使用的卫星、系统功能、适用范围及船站的环境条件,与A系统基本相同,完全符合IMO对GMDSS系统的遇险通信要求。B系统的船站天线,在尺寸和重量上,也与A系统相差无几。 各类INMARSAT终端简介由空间段的INMARSAT静止卫星,网络系统站(NCS),地面站(LES)和移动站(MES)组成。NCS作用:(AOR/001美国,POR/013美国,IOR/005希腊)B系统工作在全球波束和宽点波束两种工作模式。(每个卫星覆盖包括1个全球波束优先等级1,19个宽点波束优先等级2,255个窄点波束优先等级3)NCS为MES分配可用的通信信道,当移动站不再要求某个信道时,该信道便被释放,如需要,可分配给其他需要的移动站。LES:识别码由三位数字组成:例如,中国868日本003新加坡210美国001等 各类INMARSAT终端简介移动站(MES)每个移动站都被分配有自己专用的识别码和电传应答码。B站的识别码由9位数字组成,首位为3,2-4位为对应的国家或地区的海上识别MID码(中国为412或413)其余数字随机产生。如34138902.电传应答码由移动站识别码和随后的4个字符组成,如34138902BPORX.电传应答码的主要作用是:当其他电传终端呼叫本移动站时相互交换电传应答码以进行确认识别。也就是当接收到对方发送的“WRU”时,本移动站会自动发送自己的电传应答码。 INMARSAT-C系统由空间段的INMARSAT静止卫星,网络系统站(NCS),地面站(LES)和移动站(MES)组成。NCS作用:(AOR-E/144英国,AOR-W/044英国POR/244新加坡,IOR/344希腊NCS除负责本区域的LES通信协调和管理外,每一个MES在开机或跨越洋区时,都要向其发出入网登记的信号。MES在空闲时,自动协调在NCS发出的TDM载波上,接收EGC信息。 INMARSAT-C系统LES:是陆地网络和移动终端的网关,地面站提供与陆地的电传网络,海事遇险路由和PSTN/PSDN网络接口。来自MES的信息经卫星转发到LES后,信息被储存处理,然后再经公众电传或数据网络发送到目的地。反之亦然。识别码由三位数字组成:例如,中国211POR/311(IOR)等 INMARSAT-C系统移动站(MES)自识别码首位为4,其他基本与B站一样。移动站(MES)是由DCE(Data,CircuitEquipment数据线路控制单元)和DTE(DataTerminalEquipment数据终端设备)两个单元组成。DCE是与卫星通信信道的接口,进行数据处理与转换,把要发射的数字信号变化为射频信号,把接收的射频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目前,有单独的设置的DCE,也有直接接入卫星天线单元的。DTE提供人机接口,与计算机相连完成电文编辑,打印等。 移动站(C站)自识别码构成移动站(C站)自识别码由9位十进制数字构成。首位为4,2-4位为对应的国家或地区的海上识别MID码(中国为412或413)。其余5位数字前3位(5-7位)为船舶的识别,后两位为随机数。格式见P118.C站通信地址码的构成:1)向海上MES通信呼叫的地址码为:洋区码(3位)+MES编码(9位)如:582441234567(呼叫太平洋区域的船舶)2)向陆地用户通信呼叫的地址码为:国家码(3位)+用户电传码或E-MAIL地址。3)需要陆地特别业务服务通信呼叫的地址码:直接输入两位业务代码。 CES/LESNCSSES/MES站际信令信道信令信道信息信道CESTDM信道NCSTDM信道信令信道TDM信道/TDMChannel信令信道/SignalingChannel主要用于传送短信息。方向SES/MES→NCS/CES/LES信息信道/MessageChannel主要传送电传和数据信息。方向SES/MES→CES/LES站际信令信道/InterstationSignalingChannelC系统信道结构示意图 遇险通信情况紧急时的操作:直接启动C站报警按键,发送信息到RCC.如果在遇险报警发射后5分钟内没有收到岸站或RCC收妥通知,就必须重新发射遇险报警。C站没入网或没PVT或设置EGC-ONLY状态下。不影响遇险报警。时间许可情况下的操作按常规通信操作,但要选择遇险(DISTRESS)的通信级别。报警的内容:直接报警与编辑报警区别。 误报警的操作程序误报警的处理:一旦发生误报警,应立即编辑电文,并设置通信等级为遇险等级,将信息及时发给船舶航行所在的洋区的RCC,并等待其信息收妥回执。或通过其他的GMDSS设备发送电文解除报警信息,同时向公司的主管部门报告。 INMARSAT-F2002年,INMARSAT推出INMARSAT-F降低通信费用提高通话质量具备多媒体高速数据传输Internet网络传输同时又具有全球单一(不分洋区)网络接续号码功能 INMARSAT-F系统特点INMARSAT-F系统为全球区域网络提供服务。可进行低成本的普通语言通信和高质量的语音通信。传真(G4),高速数据传输,提供ISDN和MPDS业务,实现通信网络的互联互通。F77终端是移动多媒体在海事领域的延伸。具有如下功能:1)设置4个通信级别:遇险,紧急,安全,常规,而且容许双向高级别的通信呼叫。2)可以工作在全球波束。3)可选的差分全球定位系统(DGPS)服务增强了GPS的定位功能。F55和F33是适用中小船舶的通信系统,与F77相比价格更便宜,但不具备遇险通信功能。三种性能比较见下页。 INMARSAT-F系统特点终端设备可分为F77、F55、F33后面的数字表示终端天线尺寸F77用于大型船舶,它具有INMARSAT-F的全部功能F55、F33是在游艇和渔船上使用,它没有语音报警功能。 遇险优先功能F系统中的优先级别控制:语音通信高于数据通信。同类型通信级别:遇险>紧急>安全>常规.同级别的通信:船舶发起的呼叫>岸台发起的呼叫。优先化优先化指的是区分呼叫类型的能力 遇险优先功能抢占它是抢占或中断语音/数据呼叫的能力两个方向上工作:船到岸和岸到船岸到船:允许管理机构可以预占船岸间信道以进行具有和遇难船或搜救机构优先呼叫。这就意味着它们间可以进行无缝连接。 INMARSAT-F系统的应用1)导航2)天气预报3)常规,安全,紧急,遇险通信。4)船舶管理以及LAN的进入。5)互联网接入。6)船到船通信7)船员个人电话。8)G4传真9)电子邮件收发等 静止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优缺点优点单颗卫星能够覆盖地球表面积的42.2%;相对地面静止,不存在切换;多普勒频移小;技术相对成熟简单、投资相对小、运行维护方便等。 静止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优缺点缺点向高纬度地区用户提供手持机业务较困难;向特定地形和存在较多建筑物的城市区域提供业务困难;支持手持机所需的卫星较大,技术复杂、发射困难,风险较大;只有一颗卫星,一旦受干扰或者发生故障,整个系统就会瘫痪;两极附近有盲区;发生日凌中断和星蚀现象时系统会中断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培养文学情趣;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鼓舞我们前进。 第一节感冒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教研室董志刚 一、含义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或时行病毒,邪犯卫表而导致的常见外感疾病。临床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为特征。春冬两季为多。病情轻者多感受当令之风,“伤风、冒寒、冒风”;病情重者多为感受非时之邪,称为“重伤风”;在一个时期内广泛流行、病情类似者,称为“时行感冒” 二、文献摘要1.感冒的病名首见于《仁斋直指·诸风篇》2.病因:《内经》“风者百病之长——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3.元代《丹溪心法·伤风》明确指出病位在肺,并分列辛温、辛凉两大治则。4.《类证治裁·伤风》中明确提出了“时行感冒”之名。 三、与现代医学的联系本节讨论范围,包括普通感冒(伤风)及时行感冒,而以普通感冒的防治为主。西医学中的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一.病因六淫之邪——风邪是主因(夹寒,夹热,夹暑湿)时行病毒途径:口鼻、皮毛——卫表不和肺失宣肃 [病因病机]二、病位病位在肺卫。三、基本病机卫表不和,肺失宣肃,尤以卫表不和为主要方面。 [病因病机]四、病性属表实证。五、发病关键卫气之强弱,同时与感邪的轻重有关。 [病因病机]六、病机演变肺家素有痰热,复受风邪束缚,内火有得泻越——寒暄。 [诊断] 一、临床特征1.普通感冒以卫表和鼻咽部症状为主。可见鼻、咽部痒而不适,鼻塞,流涕,喷嚏,声重,头痛,咽痛,周身酸楚不适,恶风或恶寒,或有发热等。2.时行感冒,多呈流行性,在同一时期多人同时突然发病,迅速蔓延、首发症状常见恶寒、发热(多为高热),周身酸痛,疲乏无力。病情较一般感冒为重。3.病程病程较短,3~7日,普通感冒一般不传变,时行感冒可传变入里,变生它病。4.发病季节四时皆有,以冬、春季为多见。 二、相关检查血常规:注意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可见白细胞总数增多,中性粒细胞升高或淋巴细胞升高、胸部X线摄片(可见肺纹理增粗) [鉴别诊断]感冒与风温早期鉴别病因主症传变情况发病季节病程感冒风邪为主发热不高或有发热多不传变四季皆可较短易治温病温邪为主高热,甚则神昏、惊厥传变,由卫而气,入营入血明显季节性长短不一重者难于治愈 [辨证论治]不同点相同点表寒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紧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头身疼痛表热发热重微恶寒有汗口渴苔薄黄脉浮数1.分清表寒、表热一、辨证要点 2.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病因流行及传染性全身症状传变情况普通感冒风为主因无时行病毒轻无时行感冒时行病毒有重有,可入里化热,合并它病 二、治疗原则:解表达邪1.风寒证——辛温发汗;风热证——辛凉清解;暑湿杂感——清暑祛湿解表。2.虚人感冒扶正解表。3.时行感冒清热解毒。 三、证治分类1.风寒束表证主症:恶寒重,发热轻,无汗,次症:咳嗽,痰吐稀薄色白,头痛,肢节酸痛,鼻塞声重或鼻痒喷嚏,流清涕,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脉:舌苔薄白而润,脉浮或浮紧。治法:辛温解表。方药: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加减加减:风寒挟湿,身热不扬,肢体酸痛,头重头胀,苔腻脉濡,羌活胜湿汤加减; 2.风热犯表证主症:身热较著,微恶风,汗泄不畅,咽燥或咽喉乳蛾红肿疼痛,次症:头胀痛,面赤,咳嗽,痰粘黄,鼻塞流黄浊涕,口干欲饮,舌脉:舌苔薄黄,舌边尖红,脉浮数。治法:辛凉解表。方药: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加减 3.暑湿伤表证主症:身热微恶风,汗少,肢体酸重或疼痛,头昏重胀痛,次症:心烦口渴,胸闷脘痞,泛恶,腹胀,大便或溏,咳嗽痰黏,鼻流浊涕,口中粘腻,渴不多饮,小便短赤舌脉:舌苔薄黄而腻,脉濡数。治法:清暑祛湿解表。方药:新加香薷饮加减 [虚体感冒]因素体虚弱,或病后产后体弱,气虚阴亏,卫外不固,以致反复感邪或感冒缠绵不愈,此乃一般感冒之外的变证。 1,气虚感冒证主症:恶寒较甚,发热无汗,咳嗽痰白咯痰无力,神疲体弱,反复易感次症:气短懒言,头痛身楚舌脉:舌淡苔白,脉浮无力。治法:益气解表。方药:参苏饮加减加减:凡气虚而易于感冒者,可常服玉屏风散。 2.阴虚感冒证主症:身热微恶风寒,少汗,次症:头昏,心烦口干,干咳少痰舌脉:舌红少苔,脉细数。治法:滋阴解表。方药:加减葳蕤汤化裁 [转归预后]感冒属轻浅之疾,只要及时恰当处理,即可较快痊愈,但对老年、婴幼、体弱及时行感冒之重证,必须重视,防止传变。 一、感冒1.什么是感冒?2.什么是时行感冒?3.感冒的病机?4.感冒与风温的鉴别。5.如何鉴别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6.感冒应如何辨证施治? 医案精选】蒲辅周医案:薛某,男,60岁。1963年3月8日初诊。感冒两周,尚发热,鼻塞流涕,咳嗽,咽痒痛,大便干燥,小便正常。脉浮微数,舌淡苔白黄腻。 属感冒夹湿,治宜疏解。处方:苏叶4.5g,杏仁6g,桔梗3g,炒枳壳3g,前胡3g,制香附3g,陈皮3g,荆芥3g,炒莱菔子4.5g,甘草1.5g,薄荷(后下)3g,葱白(后下)3寸。3剂,1剂两煎,共取160mL,分早晚两次温服。 3月16日复诊:体温正常,咳嗽已止,咽已不痒痛,鼻塞减轻,流黄粘鼻涕,大便软,量少,脉浮滑,秽苔未净。病势虽减,外邪未尽,治宜疏解,兼理肠胃。处方:苏叶6g,杏仁6g,桔梗3g,炒枳壳4.5g前胡3g,制香附4.5g,陈皮3g,僵蚕4.5g,炒莱菔子4.5g,炒神曲6g甘草1.5g豆豉9g,葱白(后下)3寸。2剂,煎服法同前。 4月2日三诊:药后鼻塞减,不流涕,食纳尚可,腹胀,大便不畅,量少。脉沉滑,秽苔未尽,治宜和脾消滞,清利湿热。处方:制苍术6g,厚朴4g,陈皮4.5g,炙甘草1.5g法半夏6g,藿香梗6g,槟榔4.5g,炒枳实3g炒神曲6g,大黄(分包后下)3g,生姜3片。2剂,煎服法同前。继用香砂平胃丸3袋,早晚各服6g,白开水下,调理而愈。 按:本例患者属感冒夹湿之证。初感风寒,病邪未能即去,郁而化热,兼有湿阻中焦,先予疏解表邪为主,方选杏苏散加减。药服三剂,诸证减轻,但外邪未尽,又现肠胃不和之症,故在疏解表邪之中,兼理肠胃。感冒渐愈,但中焦湿热未除,则治宜和脾消滞、清利湿热,改用平胃散加味,继以香砂平胃丸调理善后。(《蒲辅周医疗经验》) 周仲瑛医案:1.郑某,男,29岁,住院号11896。病经一天,突然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骨节酸痛,咳嗽,咽痒,咯痰色白,口干不欲饮,舌苔白滑,脉浮紧而数。 辨证:风寒夹湿,客于卫表,肺气失宣。治法:治予辛温解表,仿荆防败毒散之意。处方:荆芥4.5g,防风6g,羌独活各4.5g,薄荷3g(后下),杏仁9g,前胡6g,桔梗4.5g,炒枳壳4.5g,法半夏6g,陈皮6g,生姜3片,葱白3根。三剂。 药后得汗,寒热得解,头痛身痛好转,脉静,惟咳嗽未平,再予宣肺化痰,原方去荆芥、防风、羌活、独活、薄荷等解表之品,加苏梗15g,大贝母15g,甘草4g,连服2天,痊愈出院。 2.张某,女,16岁。住院号10988。病经五六天,始觉恶寒,继则身热不寒,微恶风,汗出不多,午后热甚,头昏痛,咳嗽,痰吐粘白,胸部闷痛,呼吸不畅,咽部微红,口渴欲饮,尿黄,舌苔薄白,边尖红,脉浮数。经西药注射数天,身热不退。 辨证:风热袭表,肺卫失和。治法:治予辛凉解表,轻宣肺气。仿银翘散合桑菊饮意。处方:淡豆豉12g,薄荷2.5g(后下),冬桑叶6g,菊花4.5g,炒牛蒡子9g,银花9g,连翘6g,前胡6g,桔梗3g,光杏仁6g,甘草2.4g,枇杷叶9g,芦根30g(去节). 药后身热渐退,翌晨正常。至午睡时,风雨交加,室温骤降,因仅盖单被而致复感,醒来即感微恶寒,发热,体温39.5“C,汗少,头痛,身楚,加服上方一帖,得汗热降。第3日续投原方巩固。继因咳嗽不净,右侧胸胁闷痛,口中微干,表症罢解,而肺气未清,转予清肺化痰法,上方去豆豉、薄荷、菊花,加贝母、瓜蒌皮各9g,炒黄芩4.5g,继服,药后咳止.痊愈出院。 按:恶寒、发热、无汗、脉浮紧乃风寒感冒之主症,舌苔白滑为夹湿之象,故用荆防败毒散辛温解表、疏风祛湿。身热较重、微恶风、口渴欲饮、舌边尖红、脉浮数乃风热感冒之主症;风热犯肺,肺气不宣,则咳嗽、胸部闷痛、呼吸不畅,治予银翘散合桑菊饮辛凉解表、轻宣肺气。(《中医内科学》南京中医药大学自编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