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00 KB
- 2022-04-29 14:37:15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外贸企业出口退税来源:作者:发布时间:2007-08-14 44、《生产企业增值税纳税情况汇总表》的填报内容和要求是什么? 答:生产企业在向其主管退税机关进行免抵退税正式申报的同时,要将申报所属期有关增值税纳税数据在生产企业增值税纳税情况汇总表中填报,作为计算当期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的申报依据。并在规定申报期限内向主管退税的税务机关申报。具体填报项目及要求如下: ●所属期:申报年月的所属期必须与《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一致。 ●内销货物销售额:根据企业当月《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内销货物金额填报。 ●简易征税货物销售额:根据企业当月《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简易征税货物金额填报。 ●免税货物销售额:根据企业当月《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免税货物金额填报。 ●出口货物征税销售额:根据企业当月《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出口货物需征收增值税的金额填报。 ●出口货物免税销售额:根据企业当月《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免税货物金额填报,此金额必须与“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税明细申报表”中人民币金额合计数一致,从《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税明细申报表》中自动引用。 ●销项税额合计:根据企业当月《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销项税额填报。 ●进项税额发生额:根据企业当月《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进项税额发生额填报。 ●进项税额转出:根据企业当月《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进项税额转出填报。
●不予抵扣税额:根据企业当月《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不予抵扣税额”填报,此金额必须与《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税明细申报表》中“不予抵扣税额”合计数一致,从《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税明细申报表》中自动引用。 ●不予抵扣税额抵减额:根据企业当月《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不予抵扣税额抵减额”填报,此金额必须与《生产企业进料加工抵扣明细申报表》中“不予抵扣税额抵减额”合计数一致,从《生产企业进料加工抵扣明细申报表》中自动引用。 ●进项税额合计:根据《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进项税额合计数填报。 ●上期留抵税额:根据《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上期留抵税额填报。 ●调整上期留抵税额:根据《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查补税款调整上期留抵税额填报。 ●免抵退应退税额:根据《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免、抵、退应退税额填报,此金额必须与上期主管税务机关出具的《免、抵、退审批通知书》中的“应退税额”一致。 ●进口料件模拟税额:实行“免、抵、退”税办法的企业不可输入,且同时为0。 ●应纳税额:根据本表计算填报。计算公式:应纳税额=销项税额合计-(进项税额合计+上期留抵税额±调整上期留抵税额)+免抵退应退税额。 《生产企业增值税纳税情况汇总表》通过“生产企业出口货物退(免)税申报系统”录入、打印并生成电子数据。 45、目前使用的《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的填报内容和要求是什么? 答:由于目前使用的《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不能满足现行免抵退税管理的需要,因此,对目前使用的《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须作调整后填列。调整如下:●第9栏“出口货物免税销售额”,填报生产企业出口销售额、来料加工等出口免税销售额。此栏金额必须与《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税明细申报表》中第10栏“人民币金额”合计数一致。深加工结转的出口免税销售额也在此栏反映,在贸易性质栏注明“99”。
●第16栏“免抵退税货物不予抵扣税额”,填报口径为: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征税税率-退税税率)。此栏金额必须与《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税明细申报表》中第13栏“不予抵扣或退税的税额”合计数一致。 ●第17栏“其他”改为“免抵退货物不予抵扣税额抵减额”。此栏金额必须与《生产企业进料加工抵扣明细申报表》中第5栏“不予抵扣税额抵减额”合计数一致,以负数填列。 ●第25栏“免抵退货物已退税额”改为“免抵退货物应退税额”。此栏金额必须与退税部门上月出具的《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审批通知单》中的“应退税额”一致。 自2003年7月1日起,凡使用国家税务总局认定公布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纳税申报电子信息采集系统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均应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重新修订〈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纳税申报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3]53号)规定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纳税申报办法》进行增值税纳税申报。 46、对生产企业出口货物退税电子审核的审核项目有哪些? 答:审核时对企业申报的退税数据进行下面几个项目的审核:(1)自身逻辑审核;(2)进料加工数据逻辑关系审核;(3)与免税电子信息进行对审;(4)与代理出口证明电子信息进行对审;(5)与报关单电子信息进行对审;(6)与核销单电子信息进行对审。 47、对生产企业出口货物退税电子审核的审核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每个项目的具体审核内容如下: (1)自身逻辑审核: 退税数据的自身逻辑审核,是退税数据的基本审核内容,是每条退税数据必须进行审核的内容。
主要进行如下具体项目的审核:数据的唯一性检测、数值项大于大于零、贸易性质代码在代码库中且该贸易性质的出口数据可以退税、币别代码在规定的代码库中、外币离岸价与人民币离岸价的计算关系是否正确、根据退税数据的出口日期审核该数据适用的征税率和退税率正确、征退税差额的计算是否正确等。 (2)进料加工数据逻辑关系审核 对于贸易性质为进料加工的,还要进行进料加工数据逻辑关系审核,这也属于退税数据的自身逻辑审核,是退税数据的基本审核内容,是每条进料加工性质退税数据必须进行审核的内容。 主要进行如下具体项目的审核:该进料加工性质退税数据的进料加工手册登记号是否已经作了备案登记、计划分配率是否与进料加工手册登记库中相应数据一致、该进料加工手册尚未进行核销、出口销售额与应核销海关免税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应抵扣税额、不予抵扣税额抵减额的计算关系是否正确等。 (3)与免税电子信息进行对审 如果电子审核的审核配置要求退税数据与免税电子信息进行对审,则与免税电子信息主要就如下具体项目进行交叉稽核:退税数据的出口发票号码在免税电子信息中可以找到,即该出口货物的销售已向征税机关进行了免税申报;退税数据的所属期与免税电子信息相应数据的所属期之差在规定的范围内。 本项目审核通过后,免税电子信息中相应数据的‘退税已申报金额’被设置为免税电子信息中原‘退税已申报金额’加本退税数据中的‘出口人民币金额’。 (4)与代理出口证明电子信息进行对审如果该退税明细数据属于代理出口的,即该数据的代理出口证明号码不为空,且电子审核的审核配置要求退税数据与代理出口证明电子信息进行对审,则与代理出口证明电子信息主要就如下具体项目进行交叉稽核:退税数据的代理出口证明号码在代理出口证明电子信息中、代理出口证明电子信息中相应数据未被设置挑中标志、申报的退税数据退税率不应高于代理出口证明电子信息中商品代码数据对应的退税率、申报的退税数据美元离岸价与代理出口证明电子信息中美元离岸价之差在规定的误差范围内。
(5)与出口报关单电子信息进行对审 如果电子审核的审核配置要求退税数据与出口报关单电子信息进行对审,则与出口报关单电子信息主要就如下具体项目进行交叉稽核:退税数据的出口报关单号码在出口报关单电子信息中、出口报关单电子信息中相应数据未被设置挑中标志、申报的退税数据退税率不应高于报关单电子信息中商品代码数据对应的退税率、申报的退税数据美元离岸价与出口报关单电子信息中美元离岸价之差在规定的误差范围内。 (6)与收汇核销单电子信息进行对审 如果电子审核的审核配置要求退税数据与收汇核销单电子信息进行对审,则与收汇核销单电子信息主要就如下具体项目进行交叉稽核:退税数据的收汇核销单号码在收汇核销单电子信息中、收汇核销单电子信息中相应数据未被设置挑中标志。 48、外贸企业应采取什么样的退税申报方式? 答:外贸企业可根据情况采取电子与纸质申报或纸质申报。 (1)电子与纸质申报。申报时既要申报电子数据,又要申报纸质报表。 凡出口企业申报退税未录入或录入退税单证信息不正确的,税务机关一律不予受理申报,不予退税。 (2)纸质申报。对特准予以出口货物退税的企业可以不实行出口退税电子化管理办法,按规定手工填写有关申报表申报退税。如对外承接修理修配业务企业、外轮供应公司等。 49、外贸企业一般贸易出口货物应退增值税如何计算?何谓单票对应法?
答:外贸企业出口货物增值税的计算应依据购进出口货物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所注明的进项金额和出口货物所适用的退税率计算。其基本计算公式如下:应退税额=外贸收购不含增值税购进金额×退税率或=出口货物数量×加权平均单价×退税率实行出口退(免)税电子化管理后,除特殊退税企业外,外贸企业出口货物应退增值税的计算均采取单票对应法。所谓“单票对应法”,是指在出口与进货的关联号内进货数据和出口数据配齐申报,对进货数据实行加权平均,合理分配各出口占用的数量,计算出每笔出口的实际退税额。它是出口货物退(免)税信息管理系统中设置的一种退税基本方法。在一次申报的同关联号的同一商品代码下应保持进货数量和出口数量完全一致,进货、出口均不结余。对一笔进货分批出口的,应到主管税务机关开具进货分批申报单。 50、外贸企业出口货物按单票对应法应退增值税如何计算? 答:本期发生应退增值税金额=本期发生应退出口进项金额×平均退税率。 本期发生应退出口进项金额=本期发生应退数量×平均单价。 本期发生应退数量=min(本期发生进项数量,本期发生出口数量),数据的实退数量根据同一(关联号+商品代码)下本期发生进项数量、本期发生出口数量取小,即多出的进项数量、出口数量忽略。 本期发生出口数量=本期(关联号+商品代码)下出口明细数据出口数量的合计。 本期发生进项数量=本期(关联号+商品代码)下进项明细数据出口的数量合计。 平均单价=本期(关联号+商品代码)下的不含税金额合计/本期进项发生数量。 平均退税率=本期发生进项应退税额/本期发生进项金额。 本期发生进项应退税额=本期(关联号+商品代码)下的应退税额合计。 本期发生进项金额=本期(关联号+商品代码)下的不含税金额合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继续教育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考试答案
- 《增值税预缴纳税申报表》填写说明
- 纳税申报表的编制
- 营改增《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及其附列资料填表说明书
- 纳税申报表的编制
- 按4%征收率减半征收的业务怎样填写纳税申报表?
- 会计报表及纳税申报表-附件02增值税防伪税控开票子系统
- 年所得12万以上纳税申报表
- 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2017年版)
- 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鉴证实务(六)
- 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填报说明
- 分局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及相关政策讲解
- A06639(分支机构版)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的分支机构年度纳税申报表(2015版)填报范本
- 10中华人民共和国非居民企业所得税季度纳税申报表(适用
- 20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讲解
- 289-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
- 6148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附表三表样及填表说明
- 《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及其附